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07-2016年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耐药与分子分型分析

    作者:吕虹;雷高鹏;黄伟峰;黄玉兰;杨小蓉

    目的 研究2007-2016年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分子分型和耐药趋势,掌握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污染状况,为暴发预警、溯源调查及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参考数据.方法 运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微量肉汤稀释法对2007-2016年四川省自临床病例、食品从业人员、食物中毒样品、养殖动物及零售食品中分离的106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分子分型及14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结果 106株德尔卑沙门菌对8类14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人源性和动物源性菌株对四环素、萘啶酸、氯霉素、复方磺胺的耐药率均大于20%.其中人源性菌株对头孢噻肟、环丙沙星、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啉的耐药率均明显高于动物源性菌株;动物源性菌株对四环素、萘啶酸、氯霉素耐药率均明显高于人源性菌株.经XbaI酶切后106株菌共分为67个PFGE带型,不同年份的临床病例、食品从业人员及零售食品生猪肉分离株具有相同PFGE带型.结论 四川省德尔卑沙门菌分离株耐药率较高,并有逐年上升趋势.PFGE型别呈多样性,部分临床病例、食品从业人员分离株与生猪肉分离株PFGE具有相同带型.

  • 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分型及脉冲场凝胶电泳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游兴勇;刘成伟;朱应飞;周厚德

    目的 研究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的血清型,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方法对优势血清型进行分子分型,建立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PFGE指纹图谱资料库,为食源性疾病溯源提供数据.方法 对136株食源性沙门菌进行血清分型,对其中优势血清型德尔卑沙门菌菌株进行PFGE分型,获得分子分型指纹图谱,运用Bionumerics v6.6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36株沙门菌分离株血清群以B群为主,优势血清型主要是德尔卑沙门菌(49.26%),67株德尔卑沙门菌可分为41个型别的PFGE指纹图谱(相似值100%的为同一PFGE型别),主要集中在3个型别中.结论 江西省食源性沙门菌血清型分布呈多样性,优势血清型是德尔卑沙门菌,生肉制品是其主要的来源,同种血清型别的PFGE指纹图谱无相关性.

  • 河南省德尔卑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耐药与分子分型研究

    作者:赵嘉咏;穆玉姣;谢志强;潘静静;夏胜利;苏佳;冉陆

    目的 分析2009-2012年河南省德尔卑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状况与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带型,为以德尔卑沙门菌、阿贡纳沙门菌等非伤寒沙门菌为代表的食源性疾病暴发预警、调查、溯源及公共卫生意义上的抗生素使用策略提供基线与参考数据. 方法 根据国际PulseNet细菌性传染病分子分型监测网络公布的非伤寒沙门菌PFGE分型技术与美国临床与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沙门菌K-B法药敏测试方案,对2009-2012年分离自河南省5个哨点医院的德尔卑沙门菌与阿贡纳沙门菌进行13种抗生素的药敏测试及PFGE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分析. 结果 76株德尔卑沙门菌与84株阿贡纳沙门菌对8类13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耐3种以上抗生素的有141株(88.13%).其中耐3~5种抗生素38株(占23.75%),耐6~8种抗生素66株(占41.25%),耐9~10种抗生素22株(占13.75%),耐11~12种抗生素15株(占9.38%).84株阿贡纳沙门菌经Xba Ⅰ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获得36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1~9个菌株,相似度50.77%~100%,以AGN27与AGN33为主要优势带型.76株德尔卑沙门菌经XbaⅠ酶切与脉冲场凝胶电泳后获得41种带型,每种带型包含菌株数1~12个菌株,相似度43.25%~100%,以DER17与DER34为主要优势带型. 结论 河南省临床分离株德尔卑沙门菌和阿贡纳沙门菌耐药状况较严重,PFGE带型呈现出多样性的同时又具有较显著的优势带型特点,部分带型与其对应的耐药谱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及相同的聚集性.

  • 德尔卑沙门菌PFGE分型探索

    作者:王颖;顾其芳;陈敏;刘诚;张美英;周培君

    [目的] 用脉冲凝胶电泳方法绘制德尔卑沙门菌的DNA 指纹图谱,为研究德尔卑沙门菌的同源性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 [方法] 从本实验室在各类食品中分离到的12株德尔卑沙门菌中提取DNA,经过限制性内切酶Xba1的切割,再用脉冲凝胶电泳仪进行DNA分子分型,并使用Quantity OneTM软件对其同源性进行分析比较. [结果] 实验得到10株菌的DNA指纹图谱,与2003年D1号菌株遗传基因密切相关的菌株占22%;与2004年D15号菌株遗传基因密切相关的菌株占44%;2005年的4株菌中有3株之间的遗传基因密切相关;2006年的4株菌,分别为2株之间的遗传基因密切相关. [结论] 脉冲凝胶电泳方法是分析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菌的同源性的有效方法.

  • 一起由德尔卑沙门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作者:蒋秀芳

    2001年9月29日溧阳市某宾馆餐厅因办婚宴导致26人发生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验证实由德尔卑沙门菌引起,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德尔卑沙门菌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慧娟;潘志明;焦新安

    德尔卑沙门菌是重要的人兽共患病原菌,可引起人食物中毒和败血症等症状,而且对牲畜的繁殖及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就德尔卑沙门菌的流行现状、基因组学及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总结,以期为该菌的防治提供指导.

  • 一起由德尔卑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共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检测报告

    作者:刘红;刘秀锋;陈伟;潘珍瑜

    1998年6月23目,福州市某体校发生一起72人集体性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和病人临床症状及检验结果,证实是一起德尔卑沙门菌和副溶血性弧菌混合污染食品所起和细菌性食物中毒.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 一起食物中毒分离出二种沙门菌

    作者:钱瑶;严涛

    2000年9月下旬,丹徒镇共有91人因食用该镇个体工商户销售的红烧凤爪而引起食物中毒.根据临床表现和流行病学调查,疑为细菌性食物中毒.经过对所食食物、中毒者粪便进行细菌学检验和鉴定,从食物及中毒者粪便中同时分离出乌干达沙门菌和德尔卑沙门菌.

  • 德尔卑沙门菌致食物中毒的细菌学调查

    作者:石亚素;童国忠

    1流行特征调查2003年9月19日早上,舟山市某职业学校5名学生在学校小餐厅内食用饺子和馄饨后,于当晚10时起陆续出现发热(38℃~39.5℃)、腹泻(2~5次/d)、腹痛、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潜伏期14~30h.在校医务室内输液和抗生素治疗(采样前)后,1~3d康复,无死亡病例发生.

  • 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耐药谱及PFGE分型研究

    作者:王岚;贾华云;陈帅;胡旃;张林青;刘建琪;张红

    目的 了解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的耐药谱及分子分型,建立沙门菌指纹图谱数据库. 方法 运用肉汤稀释法对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进行药敏试验,并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法(PFGE)进行分子分型. 结果 47株德尔卑沙门菌中,有46株对1种以上抗生素耐药(97.87%),有29株多重耐药菌株(61.70%);德尔卑沙门菌分为32种PFGE型,其中有10种PFGE型的菌株数超过1株. 结论 湖南省食源性德尔卑沙门菌分离株呈高耐药和多重耐药趋势,PFGE分子型别呈多态性,有同源菌株存在,PFGE分型为食源性疾病溯源和预警提供技术基础.

  • 多重耐药德尔卑沙门菌临床株耐药基因的研究

    作者:郭仲辉;陈冬雅;黎毓光;林晓晖;严智敏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德尔卑沙门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及其耐药机制.方法 选取8株多重耐药的德尔卑沙门菌,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质粒指纹图谱分析耐药质粒分布.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TEM、CTX-M型β内酰胺酶基因、Ⅰ型整合子相关的整合酶intI基因和qacE△12sul1耐消毒剂和磺胺基因,染色体和质粒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parC,qnrA/qnrB/qnrC/qnrS,aac (6')-Ⅰ b-cr,oqxAB等12种耐药基因.结果8株多重耐药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呋辛、头孢西丁、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复方磺胺甲唑、四环素及氯霉素等9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2株对头孢曲松耐药.所有菌株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敏感.质粒电泳显示,8株菌均携带1~4种大小不等质粒,其中约182kb大小质粒可发现于3株菌中.所有8株菌都携带TEM编码基因,intI和qacE△12sul1、aac (6')-Ⅰ b-cr基因.有2株菌携CTX-M-14型耐药基因.在喹诺酮耐药相关基因中,5株菌的GyrA发生了D87S的氨基酸突变,5株菌的ParC发生了T57S的氨基酸突变.5株菌携带oqxAB基因,4株菌携带qnrS基因.所有菌株都未携带qnrA/qnrB/qnrC耐药基因.结论 多重耐药沙门菌同时存在多种耐药基因,耐药质粒与Ⅰ型整合子系统共存是导致菌株同时对多种结构各异的抗菌药物耐药的原因.

  • PFGE和质粒图谱分析人和猪来源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的同源性

    作者:郭仲辉;陈冬雅;黎毓光;林晓晖;严智敏

    目的 分析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的分子同源性,为研究多重耐药性在人畜之间传播提供分子生物学技术依据.方法 药敏试验检测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对10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脉冲凝胶电泳方法(PFGE)检测菌株间的分子同源性;结合实验或电转移试验获得目标质粒,质粒酶切图谱检测质粒的同源性.PCR分析染色体介导喹诺酮耐药基因gyrA和arC,质粒可介导的喹诺酮耐药基因qnrA/qnrB/qnrC/qnrS、aac(6)-Ⅰ b-cr、qepA和oqxAB.结果 共收集48株德尔卑沙门菌,经药敏试验筛选获得11株多重耐药株(MDR),人源性8株,猪源性3株.11株菌除对氨苄青霉素、氯霉素、链霉素、磺胺和四环素(R型:ACSSuT)耐药外,所有菌株也对萘啶酸和环丙沙星耐药,6株对左氧氟沙星耐药,5株对头孢曲松耐药.PFGE分析,11株菌共分为6个克隆,3株动物源性菌株与8株人源性菌株无克隆相关性.喹诺酮耐药基因分析显示,有5株和3株动物源株检测到gyrA的Ser83Leu或/和Asp87Asn突变,6株人源株和3株动物源株检测到parC的Ser80Ile或/和Thr57Ser突变.质粒电泳分析显示,所有菌株都存在1-4条质粒条带,大小介于2~180kb,其中3株人源性菌株和1株动物源性株都存在4kb左右大小的质粒;2株动物源性菌株仅存在20 kb大小质粒.用结合实验和电转移方法,分析4kb质粒结构,证实4个质粒的酶切图谱完全一致,质粒中均存在介导外排基因oqxAB和喹诺酮耐药基因aac(6')-Ⅰ b-cr.结论 人和猪来源的德尔卑沙门菌多重耐药株中质粒介导的外排基因oqxAB和喹诺酮耐药基因aac(6')-Ⅰ b-c是喹诺酮重要的耐药机制,可能在沙门菌间传递,导致对喹诺酮类高耐药性.通过人和猪的接触或间接途径,沙门菌有传播喹诺酮耐药性的风险,同一种质粒可在人和动物中转移而传播该耐药机制.

  • 德尔卑沙门菌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分析

    作者:马弋;吴南;杨秀丽;王斌;谢茂慧;郑华英

    [目的]对2004年湖北省食源性疾病监测中检测出的德尔卑沙门菌进行分型,探讨RAPD技术在沙门菌鉴别和分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RAPD法(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sm DNA),选用11条随机引物,对7株德尔卑沙门菌进行分型,用标准菌株猪霍乱沙门菌(ATCC 50019)和鼠伤寒沙门菌(ATCC 50115)作为对照.[结果]在选用的11条随机引物中,不能分析出任何条带的有3条,扩增条带无多态性的有5条,能够扩增出条带且图谱具有多态性的有3条(WM-l、WM-4、WM-7).利用3条具有多态性的引物进行分析,扩增出54条DNA片段,片段大小为0.3~1.1¨,其中7个菌株共有的片段有44条,显示多态性的片段有10条,可以将7株德尔卑沙门菌分别分成2~3个亚型.[结论]利用RAPD法对同一血清型的沙门菌进行分析,可区分出不同的亚型菌株,能够起到监测菌株的变异情况的作用.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