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1例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后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分析

    作者:杨静

    目的:总结新生儿大动脉调转术后并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护理.方法:将2016年3月17日在我院进行救治的1例新生儿动脉调转术为研究对象,对新生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循环功能维护、呼吸功能监护、NEC的护理、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结果: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预后良好.结论:在各科室密切配合下,通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患儿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手术获得成功率.

  • 2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像学诊断及特征分析

    作者:常荣;王洁

    目的:分析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像学诊断及特征,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对自2012年6月~2015年6月期间就诊于本院,并确诊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0名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腹部X 线检查,并根据其影像学表现,分析其特征。结果:经腹部 X 线检查发现,早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者6例,主要影像学表现为不完全性肠动力性梗阻,肠管充气多且不均,部分表现出间隙增厚,不规则扩张,肠壁呈蜡样僵硬;12名患者诊断为发展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像学表现为肠壁积气,表现为肠管不规则扩张,肠壁可见散在线条状透亮影和环状的透亮区域;2名患者诊断为终末期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像学主要特征为气腹、腹腔积液、门静脉内积气等。结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影像学特征表现为肠壁积气与门静脉积气,但其早期 X 线表现不典型,可与超声检查协同进行,并行全方位的 X 线检查,判断病情发展,及时行手术或者保守治疗,对于提高患儿的生存率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盛男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新生儿期常见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腹胀、呕吐、便血等.其病情一般较严重,进展快,病死率高,严重威胁患儿的生命安全.早期诊断对患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相关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 全方位观察与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应用效果

    作者:朱演萍

    目的:探讨全方位观察与护理干预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2014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60例进行研究,随机分组各3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位观察和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67%,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期间加强全方位观察与护理可进一步提高治愈率,获得良好的疗效,且可缩短住院时间,使患儿家属高度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早期、延期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预后及肠梗阻风险的影响

    作者:张桂花;贾雁平;陈锋;庄太平

    目的 观察早期、延期手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对预后及肠梗阻风险的影响.方法 选取海口市妇幼保健院2015年1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60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各30例.两组均采取肠内置管外引流术,其中A组采取早期手术,B组采取延期手术,术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随访期间排便异常、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及随访结束时的体重.结果 A组总死亡率为10.00%,低于B组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83,P=0.095).A组未见并发症,B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67,P=0.008).术后6个月,A组患儿体重为(7.02±1.15)Kg,显著高于B组(5.75±1.02)Kg(t=4.525,P=0.000).两组排便异常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8,P=0.840).A组不完全肠梗阻发生率为18.52%(5/27),显著低于B组50.00%(9/18)(χ2=5.860,P=0.015).结论 肠内置管外引流术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可引流并减张肠管,减少肠内毒素吸收,并避免切除过多的肠管,可取得良好预后,且早期手术可进一步减少并发症,提高存活率,降低术后肠梗阻风险,值得推广.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防研究进展

    作者:李修晶;石静云;易彬

    针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高危因素及其预防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有利于临床早期干预,降低本病的发生率与病死率.

  • 小鼠肠上皮细胞岩藻糖基化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生的关系

    作者:杜华;佘香;余加林;胡坤;贺雨;肖洒;艾青;刘东

    目的 观察肠上皮细胞岩藻糖基化水平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小鼠模型中的变化,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将42只10日龄的C57BL/6新生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EC组(n=21,采用人工喂养+缺氧+冷刺激方法建立NEC模型)和对照组(n=21,母鼠喂养,不做处理),建模3d后处死.采用NEC病理损伤评分评估建模效果;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岩藻糖基化肠上皮细胞(F-ECs)和肠道固有层3型天然淋巴细胞(ILC3s)比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肠上皮细胞白细胞介素-22受体(IL-22R)、岩藻糖基转移酶2(Fut2)和固有层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2(IL-22)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固有层淋巴细胞IL-2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建立NEC小鼠模型.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NEC模型组F-ECs百分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C模型组肠道固有层ILC3s百分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NEC模型组上皮细胞IL-22R、Fut2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固有层淋巴细胞IL-22 mRNA表达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EC模型组固有层淋巴细胞IL-22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肠上皮细胞岩藻糖基化参与了NEC小鼠模型的发病,其机制可能与ILC3s-IL-22-Fut2轴有关.

  • 丁酸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

    作者:李秋平;余加林;胡坤;贺雨;肖洒;侯婷;艾青

    目的 探讨丁酸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新生小鼠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60只3日龄C57BL/6新生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组(n=30)及丁酸组(n=30),分别予以PBS或丁酸溶液灌胃,1次/d,连续干预7d后,采用缺氧+冷刺激+人工喂养的方法连续3d刺激建立NEC模型,隔夜空腹处死新生鼠.HE染色观察回盲部肠组织病理变化并行双盲病理评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基因表达水平;ELISA检测肠组织匀浆上清液IL-10、TGF-β1蛋白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两组肠道固有层调节性T细胞(Treg)占CD4+T细胞比例.结果 取标本时,丁酸组小鼠体重(4.50±0.42g)明显高于PBS组(4.16±0.60g,P<0.05);丁酸组生存率(76.34%)与PBS组生存率(67.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组织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显示,丁酸组肠组织损伤评分[1.33(1.33~1.67)]明显低于PBS组[2.00(1.67~2.25),P<0.05].肠组织qPCR结果显示,丁酸组IL-6、TNF-α mRNA表达与PBS组比较明显降低(分别为0.85±0.30 vs.1.77±0.49,P<0.05;0.41±0.25 vs.0.96±0.56,P<0.05);而丁酸组IL-I0、TGF-β1 mRNA表达与PBS组比较明显升高(分别为1.91±0.82 vs.0.94±0.43,P<0.05;1.46±0.57 vs.0.88±0.29,P<0.05).肠组织ELISA结果显示,丁酸组IL-10、TGF-β1蛋白表达水平与PBS组比较明显升高(分别为68.60±15.06 vs.37.25±5.81,P<0.05;424.93±19.34vs.127.31±60.83,P<0.05).流式细胞术分析结果显示,丁酸组肠道固有层Treg占CD4+T细胞比例较PBS组高(12.68%±6.79% vs.3.57%±0.88%,P<0.05).结论 丁酸在NEC新生小鼠模型肠道损伤中起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是丁酸下调炎症因子IL-6、TNF-α表达,上调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表达,促进T细胞向Treg细胞分化,从而发挥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 足月儿与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

    目的 比较足月儿与早产儿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症状.方法 选择2001年4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的86例NEC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足月儿组围生期窒息缺氧(45% vs.12%)、晚期肠道感染(23% vs.5%)、肠道畸形(12% vs.0)致NEC发病显著高于早产儿组(P<0.05),早产儿组硬肿症(19% vs.5%)、呼吸窘迫综合征(12% vs.0)、呼吸暂停(19% vs.2%)致NEC发病显著高于足月儿组(P<005).临床症状中足月儿组有便血症状者较早产儿组显著增加(32% vs.12%).早产儿组呕血(29% vs.1%)、肌张力减低(29% vs.11%)、体温不升(29% vs.9%)者较足月儿组显著增加.结论 足月儿、早产儿发生NEC的危险因素各有侧重,临床症状各有特点,防治各胎龄段新生儿高危疾病及注意临床症状特点对于减少NEC的发病有所帮助.

  • 评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手术介入治疗的高危因素和预后因素以及手术时机

    作者:李彦;刘海金;陈枫;傅忠;曾林山;刘金平;黄海金

    目的 评价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手术介入治疗的高危因素、预后因素及手术时机.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6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依据患儿是否需要手术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患儿各3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术后高危因素、预后因素及手术时机.结果 两组患者的RSD发生率、CRP、PLT水平、X线表现气腹和固定肠绊、肠鸣音的消失比例及血培养阳性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实验组患儿中包括19例治愈、7例患儿死亡、3例患儿术中放弃治疗以及1例术后死亡.经分析预后因素发现,治愈患儿的循环衰竭率以及小肠结肠多处穿孔率相较死亡患儿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行NEC手术介入治疗存在多方面的高危因素,患者在术后的治疗预后密切相关于肠道的病变情况及循环衰竭.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连子立;仲铀;张利兵

    目的 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4年1月~2017年1月32例手术介入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32例采用非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作为对照组.就两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血小板计数和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总有效率、机械通气概率、血培养阳性率、气腹出现率、肠鸣音消失比例进行比较、对观察组治愈患儿和死亡患儿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概率、血培养阳性率、气腹出现率、肠鸣音消失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C反应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观察组治愈患儿和死亡患儿临床资料进行比较,显示死亡患儿循环衰竭和多处穿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介入治疗有一定效果,但对于病情严重的患儿预后不好.手术介入治疗和非手术治疗的患儿比较,病情更为严重,炎症水平更高,且机械通气概率、血培养阳性率、气腹出现率、肠鸣音消失比例更高.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手术介入治疗预后和肠道病变程度、循环衰竭情况相关.

  • 腹部B超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中的 价值分析

    作者:和灿琳;崔珊;胡浩;张焱;李杨方

    目的 分析腹部B超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方便选取在2017年9月—2018年5月间在该院处收治的疑似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72例作为该研究的研究对象,患儿发现存在可疑病情时,为其给予腹部B超和X线等相关检查,分析检查诊断结果.结果 患儿腹部B超检查结果为肠壁增厚、肠壁积气以及门静脉积气的患儿例数分别为32例(44.4%)、21例(29.1%)和10例(13.9%),结果为阳性的患儿例数为63例,检出率为87.5%.X线检查结果为肠壁增厚、肠壁积气以及门静脉积气的患儿例数分别为18例(25.0%)、12例(16.7%)和6例(8.3%),结果为阳性的患儿例数为36例,检出率为50%(χ2=23.5636,P=0.0000),腹部B超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B超能够有效的诊断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从而可以医生采取有效治疗方法提供数据参考.

  • 3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像学诊断及预后分析

    作者:冯奇科;熊天德

    目的 探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影像学诊断及预后情况,提升诊断能力,减少误诊的几率.方法 选择该院2009年4月-2012年6月进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33例,对其进行影像学诊断,并分析预后情况.结果 腹部X光检查结果显示肠壁积气12例,占总例数的36.36%;气腹9例,占总例数的27.27%;肠梗阻6例,占总例数的18.18%.根据分期诊断要件分为三期,第一期有10例;第二期有17例;第三期有6例,其中第三期较严重,需要综合治疗.结论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检查方法是腹部X线检查或者超声检查,早诊断,发现病情,早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美罗培南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陈颖洁;覃丽波;潘强

    本文为了探讨美罗培南在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疗效,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10年6月—2014年12月收治的2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评价采用美罗培南治疗这26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效果,从而得出结论:美罗培南应用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治疗中,可以起到不错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中腹部B超的临床价值探析

    目的: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诊断中应用腹部B超进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1年8月-2013年9月收治的62例可疑NEC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儿均常规给予腹部正侧位X线片与腹部B超检查,12小时后对患儿进行X线片与腹部B超复查,观察腹部B超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第一次超声检查准确度为66.7%,灵敏度为90.4%,特异度为54.8%;12小时后超声检查准确度74.3%,灵敏度88.8%,特异度为45.2%。结论对NEC患儿应用腹部B超检查诊断,能够提高诊断灵敏度、特异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输血相关性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炎症因子水平分析

    作者:许白叶;王琦凡;庄婉珠;梁世山

    目的:对输血前后新生儿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进行分析,以探讨输血相关性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需要接受输血的162例患儿,其中接受输血后48 h内13例发生输血相关性NEC(试验组A),149例未发生NEC(试验组B)。同期未接受输血患儿1292例,发生NEC 45例(对照组A),在1247例未接受输血也未发生NEC的患儿中按随机数字表法选择30例(对照组B),比较各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水平的差异。结果162例患儿在接受输血后48 h内共13例发生NEC,发病率8.02%,同期未接受输血患儿1292例,发生NEC 45例,发病率3.48%,接受输血的患儿NEC发病率显著高于未接受输血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79,P<0.01)。试验组A和试验组B患儿在接受输血后24、48 h血清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B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试验组A在输血后24、48 h血清TNF-α、IL-6水平较试验组B、对照组A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试验组B在输血后24、48 h血清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A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A在发生NEC后24、48 h测得的血清TNF-α、IL-6水平较对照组B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血相关性NEC发病率较普通NEC发病率高,其发病机制可能与全血处理与红细胞储存过程中产生的炎症介质如TNF-α、IL-6等有关。

  • 宫内感染致早产儿多器官功能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李丽(综述);王少华(审校)

    宫内感染是病原微生物进入羊膜腔引起羊水、胎膜(羊膜、绒毛膜)、胎盘的感染。目前宫内感染已成为早期自发性早产的主要原因。病原微生物及感染产物刺激机体发生炎症反应紊乱致炎性细胞因子失控,终导致早产。另一方面,宫内感染可引起此类早产儿发生多器官功能损伤,如脑损伤、肺发育不良、败血症、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心肌损伤等,严重危害其生命,影响其生存生存质量。因此,应该重视围生期的保健以及积极治疗宫内感染,避免和减少早产的发生。

  • 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意义

    作者:刘曼;张慧娟

    目的:探讨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意义。方法58例NEC患儿作为实验组,同期58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血清 DAO 水平。结果实验组患儿血清 DAO 水平(11.44±2.88)、(12.42±1.40)、(16.81±2.38)U/ml 明显高于对照组(6.88±0.61)U/ml (P<0.05)。结论血清 DAO 可作为早期诊断 NEC 较准确的生物学指标。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早期诊断的生化指标检测

    作者:刘曼

    目的:探讨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表达水平对早期诊断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的意义。方法58例NEC患儿作为实验组,58例非NEC患儿作为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患儿血清中I-FABP表达水平,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实验组入院第1天Ⅰ、Ⅱ、Ⅲ级患儿血清中I-FABP水平(169.81±22.38)、(238.42±21.40)、(317.44±26.88)U/L及治疗第7天(52.01±7.81)、(58.23±8.88)、(68.83±8.89)U/L明显高于对照组(68.88±20.61)、(46.97±7.80)U/L (P<0.05);且随着级别越高,患儿I-FABP水平越高(P<0.05)。结论I-FABP可作为早期诊断NEC较准确的生物学指标。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

    作者:那静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ecolitis NEC)是新生儿胃肠道的严重疾患.多见于早产儿.目的:讨论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患儿临床症状进行观察并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与治疗.结论:本病严重者肠壁全层坏死发生穿孔,导致腹膜炎,本病可引起肠道狭窄后遗症,病死率为10%~50%,因此要及时进行治疗.

9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