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Kupffer细胞抑制剂GdCl3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丁虹;黄杰安

    目的:观察GdCl3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效应,探讨Kupffer细胞活性在免疫性肝损伤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卡介苗(BCG)和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模型(ip lmg·kg1BCG,7天后ip 0.2mg·kg1LPS,6h后处理动物),同时一次性给予20mg·kg1GdCl3.测定sALT、sGST活性及肝组织GSH含量;PT-PCR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alpha)在肝组织中mRNA的丰度;免疫组化学研究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光镜观察肝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肝中TNF-alpah mRNA表达和促凋亡基因Bax表达明显上调;凋亡抑制基因Bcl-2表达显著下调;GdCl3能明显逆转上述指标,降低血清ALT、GST水平,升高肝中GSH含量,改善组织损伤.结论:Kupffer细胞选择性阻断剂GdCl3能明显保护免疫性肝损伤,其作用机制与抑制Krpffer细胞活性,减少TNF-alpha释放及肝细胞的凋亡有关.提示Kupffer细胞活性在肝损伤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Kupffer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形成中的作用

    作者:徐柯;洪振丰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常见的肝脏疾病,也是高发病,其本质是肝实质细胞损伤,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肝纤维化、肝硬化;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s,KC)是定居于肝窦区的单核-巨噬细胞,在NAFLD形成机制中,其主要作用是调整肝内炎症和免疫的平衡状态,影响肝内组织细胞的生理、病理状态的改变.

  • Kupffer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发生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张文锋;吴传新;龚建平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相关的代谢性肝脏损伤,其发生机制主要与依附于肝脏血窦周围的Kupffer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密切相关.Kupffer细胞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作用:内毒素与结合激活jun激酶/转录因子-κB信号传导途径;游离脂肪酸、游离胆固醇晶体通过Toll受体4或者转录因子-κB调节因子激活转录因子-κB;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反应磷酸化激活jun激酶;肝细胞脂肪变性导致机体的固有免疫和细胞因子等不平衡.

  • 原发性肝细胞癌、癌旁及肝硬化组织中CD68(+)细胞的研究

    作者:陈罡;罗殿中;郭芳;李萍

    Kupffer细胞(Kupffer cell,KC)是肝内固有的巨噬细胞(Mφ),也是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重要成员之一,是人体内大的吞噬细胞群.CD68主要标记各种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本研究旨在探讨肝细胞肝癌(HCC)、肝硬化组织中的CD68的表达情况,并分析CD68(+)细胞与HCC分化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它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 Anti-CD24抗体促进刀豆蛋白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宏宇;海蕾;项杰;樊亚童;李雄飞;张华;龚菊贞;张学军

    目的:探究anti-CD24中和抗体对刀豆蛋白A( ConA)诱导急性肝损伤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ConA诱导小鼠急性肝损伤的实验模型,观察anti-CD24中和抗体(200μg/鼠)和ConA(10 mg/kg)联合注射组小鼠肝脏解剖学上的改变;HE染色观察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血清学方法检测小鼠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 ALT)的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anti-CD24中和抗体对小鼠肝内Kupffer细胞( KC)亚型分布的影响;胞内染色分析anti-CD24中和抗体对M1型KC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结果从解剖学上,anti-CD24中和抗体和ConA联合注射组(实验组)肝组织肿大;HE染色观察实验组小鼠肝脏出现明显的肝细胞点状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实验组小鼠血清AL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流式细胞术分析表明:实验组小鼠M1型KC细胞百分数显著增加(P<0.01),M2型KC细胞百分数变化不明显。胞内染色流式细胞术表明:anti-CD24中和抗体显著促进小鼠KC细胞分泌TNF-α(P<0.001)。结论 Anti-CD24中和抗体可促进ConA诱导的小鼠急性肝损伤,这可能与CD24中和抗体促进M1型KC细胞分泌TNF-α有关,其免疫机制与信号传导通路正在进一步探讨之中。

  • 肝组织清道夫受体A在急性重症胆管炎时的表达与内毒素性肝损伤的关系

    作者:杨慷;刘作金;龚建平;赵蕾;涂兵

    目的: 研究急性重症型胆管炎(ACST)时大鼠内毒素性肝损伤与肝组织中清道夫受体A(SR-A)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 第1组(急性胆道感染组, AOC组), 胆总管予以结扎并注入大肠杆菌O111B4建立ACST动物模型, 第2组(胆总管结扎组, BDL组), 结扎胆总管并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于术后0、4、8、16、24 h分别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肝组织中SR-A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 以鲎试验和ELISA测定血浆内毒素和白介素-6(IL-6); 光镜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血浆ALT、TB含量.结果: 在ACST时随着病程的延长、血浆内毒素浓度逐渐升高(0-24 h: 0.058±0.009, 0.207±0.024, 0.433±0.049, 0.645±0.077, 0.784±0.097, P<0.01), 血浆IL-6、ALT和TB含量明显增加(均P<0.01), 肝功能减损, 同时肝细胞变性、坏死等病理改变逐渐加重, 而AOC组SR-A在术后4 h, 表达已开始下降( P<0.01), 随着病程延长其表达逐渐下降, 至24 h与BDL比较有明显显著性差异(蛋白: 0.156±0.014 vs0.809±0.107, P<0.01; mRNA: 0.138±0.019 vs0.578±0.068, P<0.01).结论: ACST时, 内毒素性肝损伤与肝组织SR-A表达水平的进行性下调有关. 随着枯否细胞清除内毒素的防御能力下降, 肝组织内毒素性损伤进行性加重.

  • IRAK-M在内毒素诱导Kupffer细胞耐受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李旭宏;陈先锋;游海波;刘海忠;刘作金;龚建平

    目的:观察内毒素耐受状态TKupffer细胞中白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M(IRAK-M)的表达并探讨其在Kupffer细胞内毒素耐受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脂多糖(LPS,10μg/L)预处理建立内毒素耐受Kupffer细胞模型,并与对照组细胞进行比较;在LPS(100 μg/L)刺激后不同时点,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细胞培养液中TNF-α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细胞中TNF-α和IRAK-M的mRNA表达,TransAM NF-kB Kit检测细胞中NF-kB活性,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IRAK-M蛋白表达.结果:LPS刺激在两组细胞中均引起TNF-α释放增加.TNF-α mRNA表达以及NF-kB活性增强,但耐受组细胞的三种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细胞在LPS刺激24 h后才能检测出IRAK-M mRNA的表达,而耐受组细胞在LPS刺激前已可检测到IRAK-M的基因表达,且该表达在LPS刺激后迅速增强,于6 h达高峰,24 h时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细胞在LPS刺激24 h后才有微弱的IRAK-M蛋白表达,而耐受组细胞在LPS刺激前已有IRAK-M的蛋白表达,并随LPS刺激进一步上调,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内毒素耐受状态下,Kupffer细胞中的IRAK-M表达明显增强,IRAK-M可能在Kupffer细胞内毒素耐受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SK&F96365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后Kupffer细胞钙池操纵的钙通道电流的影响

    作者:姜楠;张宗明;郭金星;刘亮;张驰;张嫣璐;张子超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肝Kupffer细胞钙池操纵的钙通道电流(ISOC)的影响,并筛选有效的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拮抗.方法:建立SD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低浓度胶原酶循环灌注、差速离心、选择性贴壁的方法急性分离肝Kupffer细胞,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研究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肝Kupffer细胞ISOC的影响及钙通道阻滞剂SK&F96365的拮抗作用.结果:大鼠Kupffer细胞的ISOC为:假手术组-78.7±25.2 pA,缺血再灌注组-159.3±27.3pA,两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n=15,P<0.01).5-50μmol/L的SK&F96365对Kupffer细胞ISOC的抑制呈浓度依赖性增强,ISOC由-152.7±42.5 pA依次降至-81.4±24.2 pA,-56.1±26.4pA,-45.2±21.6 pA,-34.8±17.1 pA,-25.6±13.4 pA,SK&F96365对Kupffer细胞ISOC的抑制率逐渐增加,分别为43.9%±18.1%,59.2%±24.0%,66.3%±23.0%,73.8%±17.8%,80.9%±12.6%,其IC50值为6.53μmol/L.结论:缺血再灌注损伤可以促进S D大鼠Kupffer细胞上SOC的进一步开放,导致ISOC的增大,Kupffer细胞活化,进一步加重缺血再灌注损伤.SK&F96365对Kupffer细胞ISOC的抑制呈浓度依赖性增强,对肝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适于膜片钳技术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急性分离和鉴定

    作者:刘亮;张宗明;张驰;姜楠

    目的:建立一种适于膜片钳技术(PCT)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的急性分离方法.方法:经门静脉插管,用无Ca2+,Mg2+K-H原位灌注液冲洗后,Ⅳ型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注消化,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制备大鼠肝Kupffer细胞,选择性贴壁纯化.用体内、体外吞噬功能(炭素墨水或聚苯乙烯乳珠)实验鉴定制备的肝Kupffer细胞.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测定Kupffer细胞电流.结果:分离获得的大鼠肝Kupffer细胞形态多样,典型的为多角形或星形,细胞分离产量为2.5-3.5×106/g,细胞纯度90%,贴壁率为39.4%.用台盼蓝染色鉴定,细胞活性大于90%,多数细胞明显吞噬颗粒.易用于PCT,且记录到钙池操纵的Ca2+通道电流(store-operated Ca2+channel currents,Isoc).结论:用胶原酶原位循环灌注消化,结合Pe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和选择性贴壁纯化,成功分离制备出高产、纯度高的适于PCT的肝Kupffer细胞.

  • 体外灌注法分离大鼠肝脏Kupffer细胞及原代培养

    作者:曾仲;黄汉飞;宋飞;段键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高效的大鼠离体肝脏分离Kupffer细胞(KCs)及原代培养的方法.方法:采用大鼠肝脏离体Ⅳ型胶原酶灌注,剪碎肝脏,37℃消化30 min,低速离心去除肝细胞,Pcr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和选择性贴壁的方法分离KCs.通过墨汁吞噬实验和ED2免疫细胞化学来鉴定KCs.结果:分离的KCs的得率在细胞贴壁前(2.1±0.3)×106/g肝脏、贴壁后(1.5±0.1)×106/g肝脏,用0.4%台盼蓝染色,活率大于92%,ED2染色阳性的细胞达90%以上,分离的细胞培养后功能完整并延伸呈不规则型.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大鼠肝脏KCs的分离培养方法简便、高效、稳定,培养的细胞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状,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 CD14在LPS介导KuPffer细胞激活中的作用

    作者:龚建平;韩本立

    感染,特别是脓毒血症(sepsis)至今仍是造成临床患者发生多脏器损伤(multiple organs damages,MOD)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感染造成MOD的重要机制是内毒素或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系统(mononuclear phagocyte system,MPS)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1,IL 6,NO等产生的介质病.Kupffer细胞(KC)占整个MPS的80%~90%,是体内大的固定巨噬细胞群;KC位于肝血窦内,与从肠道进入门静脉血的LPS密切接触;因此,它在机体防御及介导MOD两方面都起重要作用[1].近年来人们对LPS介导KC激活的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特别是对脂多糖受体(LPS receptor)--CD14在LPS介导KC激活机制中的作用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观察[2,3],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现综述如下.

  • Kupffer细胞在肝移植中的免疫作用

    作者:黄汉飞;曾仲

    肝脏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唯一有效手段,肝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是移植器官失功能的主要因素之一, Kupffer细胞在肝移植中的免疫作用往往被忽视. 很多研究发现Kupffer细胞通过直接抗原提呈作用激活T细胞增殖, 加重移植排斥反应, 同时又通过FasL诱导T细胞凋亡, 诱导移植耐受. 本文就Kupffer细胞在肝移植中的免疫作用作一综述.

  • 血小板活化因子对体外培养肝细胞的作用

    作者:何云;王宇明;何燕;袁凤仪;丁健

    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是一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脂质递质,与内毒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后者对肝脏的损害较为明确[1].新近我们研究发现PAF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特别是重症肝炎患者显著增高,与肝细胞坏死程度及血中内毒素水平呈正相关,提示PAF参与了内毒素介导的肝脏损害2.但PAF 对体外肝脏细胞是否有损害作用目前尚未见报道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胶原酶、链酶蛋白酶、PAF标准品、内毒素(LPS,O111:B1)为Sigma公司产品,RPMI1640培养液、肿瘤坏死因子(rhTNF)为Giboo公司产品,PAF受体拮抗剂WEB2170为德国Zimmer博士惠赠.

  • Kupffer细胞与肝脏缺血再灌注损害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作金;严律南

    全身80%-90%的巨噬细胞为位于肝血窦内的Kupffer细胞(KC).KC激活后将诱发TNF-α、前列腺素、一氧化氮及氧自由基等各种炎症细胞因子的大量形成,除导致自身功能形态发生改变外,还直接影响邻近的肝细胞,血管内皮细胞以及位于血窦腔内的中性粒细胞等多种细胞.进而启动热缺血或冷缺血后肝脏的缺血再灌注损害(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本文拟就KC与肝脏IRI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IRI的防治寻求到适宜的治疗靶点及途径.

  • Kupffer细胞与胆道感染

    作者:戴国华;吴传新;龚建平

    急性胆道感染是肝胆外科常见的危重疾病,是引起脓毒症、多器官系统衰竭(multiple organ system failure,MOSF)和患者死亡的常见原因.胆道系统可通过物理、化学和免疫等机制防御感染,Kupffer细胞(KC)是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御胆道感染的天然屏障,在胆道感染的发生发展和防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并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如何调控急性胆道感染时KC的功能,预防和减少MOSF的发生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本文就KC在胆道感染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关键词: Kupffer细胞 胆道 感染
  • Kupffer细胞与HBV慢性感染引起的肝损伤

    作者:龚建平;廖汪洋;何益平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目前世界上导致许多慢性肝脏疾病常见的病因,HBV感染所致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可以导致肝硬化以及肝细胞肝癌.Kupffer细胞是门脉系统的第一道屏障,也是机体固有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通过表达TLR、FasL、PD-L1或者产生分泌大量的炎症因子、氧自由基和NO等.作用于HBV感染的肝细胞,在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和肝损伤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牛磺酸通过抑制Kupffer细胞保护内毒素诱导的肝损伤

    作者:张耘;魏思东;龚建平

    牛磺酸通过激活细胞膜上的甘氨酸受体(GlyR)而抑制Kupffer细胞(KC)的活性.GlyR通道的激活促使氯离子内流,导致细胞膜超极化进而抑制脂多糖(LPS)诱导的KC激活.在内毒素诱导的大鼠肝损伤模型中,喂食牛磺酸可通过激活GlyR,继而抑制KC起到保护肝损伤的作用.在高渗透压下,LPS诱导的环氧化酶-2和前列腺素的合成明显增加.牛磺酸可抑制KC内高渗透压诱导的环氧化酶-2和前列腺素,而对LPS诱导的肝损伤起到保护作用.牛磺酸可能有益于LPS诱导的肝损伤的临床治疗.

  • Kupffer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双向作用

    作者:丁世凯;任轲;丁雄;龚建平

    随着肿瘤相关巨噬细胞概念的提出,巨噬细胞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双向作用已为人们所重视.巨噬细胞除了抗肿瘤作用外,还可通过血管形成、基质重构等机制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作为一类特殊的巨噬细胞,Kupffer细胞在肝癌发生发展中同样起着双向作用.深入研究巨噬细胞特别是Kupffer细胞促进肿瘤发生发展的机制,必将为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 Kupffer细胞在内毒素诱导肝损伤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作者:胡玉川;徐峰;徐发良;龚建平

    内毒素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的肝损伤参与了多种肝脏疾病发生发展的进程,肝脏巨噬细胞(即Kupffer细胞)在LPS诱导肝损伤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方面,Kupffer细胞通过LPS4信号转导系统被激活而释放促炎因子,并在肝脏内其他细胞的相互作用下介导肝脏损害:另一方面,Kupffer细胞的活性又被LPS耐受和其他生理调控机制所抑制,避免Kupffer细胞活化而诱导肝脏损害.因此,Kupffer细胞同时受到激活和抑制性因素的共同作用并维持在相对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机制被病理因素打破,就可能招致肝脏损伤;而Kupffer细胞活性的抑制性干预就成为保护内毒素诱导肝损伤的重要策略.

  • 暴发性急性胰腺炎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秦钧;雷若庆;许志伟;邓漾;朱坚;费健;毛恩强;陈胜;王建承;吴卫泽;韩天权;汤耀卿;张圣道

    目的 建立暴发性急性胰腺炎模型,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NP组、LPS加重组、LPS+BPDL(胆胰管结扎)组和LPS+GdCl3组,各6只.于制模术后6 h观察各组大采血量、腹水量及血清谷丙转氨酶、肌酐、淀粉酶、TNF-α的含量和腹水淀粉酶、TNF-α的含量,并对胰腺、肺脏、肝脏和肾脏做病理检查.结果 LPS加重组、LPS+BPDL组的腹水量、谷丙转氨酶、肌酐、淀粉酶、TNF-α均较ANP组、假手术组明显升高;而大采血量明显减少;肺脏和肝脏病理分值显著升高(均P<0.05或0.01).LPS+BPDL组较LPS加重组的病情严重程度更重.LPS+GdCl3组较LPS加重组的有效循环血量和肝肾功能明显改善,肺脏组织病理学改变明显减轻.结论 在ANP基础上从胆胰管内加注内毒素可产生较ANP更为严重的病理损伤,可以作为一种暴发性急性胰腺炎的模型.

145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