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消化道早期肿瘤新的筛查方法-测定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的水平

    作者:刘为;杨志平

    目的:消化道肿瘤在我国十分常见,其死亡率居于恶性肿瘤的首位,主要是因为消化道肿瘤患者大多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亦难以通过有效途径确诊.一般确诊后几乎都是中晚期.方法:利用血清GDF-15测定血清生长分化因子.结果:大量研究表明,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消化道早期肿瘤患者血清中的水平明显升高,有望成为筛查消化道早期肿瘤的血清标志物.结论:该方法对降低消化道肿瘤患者的死亡率有一定的作用,为筛查消化道早期肿瘤开辟了一种新的方法.

  • 葛瑞林对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大鼠保护作用及生长分化因子-15的影响

    作者:田国忠;魏罡;李梅秀;钟震亚;朱金玲;李艳君;杨宇;魏伟

    目的 制作葛瑞林(Ghrelin)早期干预心肌梗死致心力衰竭(HF)大鼠模型,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表达水平与HF程度相关性,为HF临床治疗奠定理论学基础.方法 80只Wistar大鼠于造模成活6h后被随机分为假手术(A)组(n=18)、HF模型(B)组(n=27)和HF模型干预(C)组(n=27),通过酶联免疫吸附(ELISA)及实时定量PCR,于造模后3d、1周、2周、4周、8周分别检测各组血中GDF-15表达变化及2周、4周、8周末3组HF大鼠心肌组织中GDF-15 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超微结构,并均于处死前行B型超声检测心功能.结果 B组大鼠血GDF-15及心肌组织GDF-15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组,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8周末超声检测结果显示,B组大鼠较A、C两组大鼠心脏增大明显,左室舒张及收缩末期内径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B组大鼠左室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左室后壁厚度及射血分数值均较A、C两组大鼠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此外,心肌超微结构显示C组较B组改变明显.结论 Ghrelin早期干预HF大鼠能改善心功能,降低死亡率;GDF-15表达水平能反映HF病变程度,并可作为辅助检测HF新的标记物.

  • 应激指标血生长分化因子-15、儿茶酚胺、热休克蛋白-70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朔朔;韩国鑫;靳红义;孔令杰;陈月;董恒娟;黎檀实;朱海燕

    目的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与应激指标血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GDF-15)、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HSP-70)的相关性分析.方法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2016年9月10日至2016年10月10日ACS患者40例,对照组选取健康志愿者40例.分别采集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史、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检测血生化(肌酸激酶同工酶、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糖、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指标、测定血清GDF-15、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HSP-70水平.以冠脉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评价冠脉狭窄程度.统计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 GDF-15[(21.94±14.23)vs.(7.06±5.53),P=0.007]、儿茶酚胺[(46592.15±30931.27)vs.(5507.14±2083.28),P<0.001]、HSP-70[(369.56±300.44)vs.(107.76±54.23),P<0.01]血清水平均高于对照组.GDF-15血清水平血管狭窄Gensin积分>40分组较<20分组明显升高[(324.27±198.81)vs.(77.43±699.22),P=0.035],血管狭窄>40分组血清儿茶酚胺水平较<20分组明显升高[(18.71±7.32)vs.(18.6±46.1),P=0.017],多支血管病变组较双支血管病变组GDF-15水平明显升高[(618.40±434.42)vs.(292.07±219.65),P=0.033].结论 冠心病组患者应激指标GDF-15、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HSP-70明显增高,GDF-15、儿茶酚胺(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HSP-70可以作为ACS的新型预测指标,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卢昌均;韦冰心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120例,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发病24 h的血清GDF-15水平,观察血清GDF-15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相关性。同时根据3个月随访时的改良Ranking量表(MRS量表)评分将120例患者分为65例残疾者(MRS≥2分)和55例非残疾者(MRS<2分),比较两者血清GDF-15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为1594(1128~2411)ng/L,高于对照组为656(507~764)n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患者发病24 h 血清GDF-15水平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神经功能缺损)呈正相关(r=0.390,P<0.001)。根据3个月随访时应用的MRS量表评分显示,残疾者和非残疾者在发病24 h的血清GDF-15水平:残疾者[2411(2188~2569) ng/L]高于非残疾者[1128(980~1597) 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684,P<0.001)。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DF-15水平高于正常人,而且与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评分有关联,血清GDF-15水平高则患者预后差。

  • 生长分化因子-15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动脉僵硬度的关系

    作者:田明玉;朱桢燕;张海锋;夏耘;许迪;李新立

    目的:在中年体检人群中,探讨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左心室舒张功能及动脉僵硬度的关系.方法:于我院体检中心收集178名中年人进行横断面研究,使用标准流行病学调查表进行问卷,测量血压并测定血清空腹生化指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夹心法测定血浆GDF-15水平,并将受试者的血浆GDF-15按三分位数分组:一分位组(<103.96 pg/ml)、二分位组(103.96 pg/ml~121.56 pg/ml)、三分位组(>121.56 pg/ml).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舒张功能、结构指标;应用VP-1000动脉硬化分析仪测定受试者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结果:①随着血浆GDF-15水平的升高,舒张早期心肌血流速度峰值(E)和舒张晚期血流速度峰值(A)比值(E/A)、舒张早期心肌运动速度峰值(E')均呈逐步下降(P<0.05),而E/E'与baPWV均呈逐步升高(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②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logGDF-15和年龄均是baPWV与E'、E/E'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③偏相关分析:调整年龄、性别等后,baPWV与E'呈负相关(P<0.05),与E/E'呈正相关(P<0.01);按血浆GDF-15水平三分位数分组后,在三分位组中仍可得到相似的结果(P<0.05).结论:在中年体检人群中,GDF-15分别是动脉僵硬度增加和左心室舒张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且GDF-15水平的升高可能影响动脉弹性和左心室舒张功能的关系.

  •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许建新;于洪志;吴琦;米杰

    目的 观察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继发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的发生率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的含量,进一步探讨其与CTEPH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96例急性PTE患者临床资料,计算Wells评分,检测血气分析、D-二聚体及GDF-15等,应用超声测量心脏各心房室大小,评估肺动脉收缩压(PASP),同时行CT肺动脉造影(CTPA).定期评估患者心功能分级,随访心脏超声、CTPA,确定CTEPH发生率.结果 96例急性PTE患者中成功随访85例,长随访58个月,短5个月,平均(26.5±14.7)个月,CTEPH发生率为12.9%(11/85).急性期PASP、右心房、右心室大小以及GDF-15在CTEPH患者与非CTEPH患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急性期PASP每升高20 mmHg(1 mmHg =0.133 kPa),CTEPH发生率增加4.9倍(95%可信区间2.163~6.377),GDF-15每升高1 200 ng/L,CTEPH发生率增加2.4倍(95%可信区间1.821 ~4.211).结论 急性PTE患者经治疗后CTEPH的发生率为12.9%.急性期PASP及GDF-15升高是急性PTE患者继发CTEPH的预测因素.

  • 生长分化因子-15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左室重构的预测价值

    作者:殷华;马少雯;杜一平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GDF-15水平及心脏超声指标评估左室重构,探讨GDF-15的变化对左室重构程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新容奇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CHF患者共75例,依据引起心力衰竭的病因分为4个亚组:高血压心脏病组(n=22)、冠心病组(n=28)、瓣膜病组(n=17)和扩张性心肌病组(n=8).另选取同时期8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测定血清GDF-15及其他相关实验室检查,M型超声测量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CHF组的GDF-15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1195.48±43.26) vs (345.28±42.25)ng/L;P<0.05],各亚组的GDF-15水平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GDF-15水平与LVEDD(r=0.63)和LAD(r=0.68)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r=-0.47)和总胆固醇(r=-0.36)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HF患者的GDF-15水平显著升高.GDF-15可作为间接评价CHF患者心室重构的指标.

  • 缺氧条件下GDF-15对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成管的影响

    作者:尚小森;卫兵艳;刘田福;陈小平

    目的 通过缺氧发生装置将心肌微血管内皮细胞(CMECs)进行缺氧,转染GDF-15相关病毒,观察其对CMECs成管的影响.方法 将CMECs分为五组:空白对照组、GDF-15siRNA转染组、干扰对照组、过表达GDF-15组、过表达对照组,以上各组在缺氧发生装置中进行缺氧干预,Western blot测定各组细胞GDF-15蛋白的表达情况.通过内皮细胞成管实验,观察各组在缺氧条件下CMECs管腔结构形成情况.结果 过表达组较其他组GDF-15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干扰组明显降低,缺氧条件较常氧,CDF-15表达增高.缺氧6h时CMECs过表达GDF-15组在Matrigel Matrix上形成管腔结构,而GDF-15siRNA转染组及对照组均未形成管腔结构.结论 缺氧条件能促进CMECs中GDF-15的表达,GDF-15能够促进CMECs增殖及血管新生,为GDF-15在急性心肌梗死侧支循环方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菌群及GDF-15水平的变化分析

    作者:朱雅欣

    目的 探究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肠道内菌群变化及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表达情况.方法 10例新诊断T2DM患者为实验组,另选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均进行肠道菌群分析及GDF-15水平测定.结果 ①实验组肠道菌群中革兰阳性杆菌(G+b)、革兰阴性杆菌(G-b)值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但实验组革兰阳性球菌(G+c)、革兰阴性球菌(G-c)、球菌/杆菌比(c/b)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实验组GDF-15水平为(1009.53±317.84)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6.00±202.68)ng/L(P<0.05).结论 新诊断T2DM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肠道菌群失调,且其GDF-15水平也显著升高.因此在临床新诊断T2DM治疗中,除控制血糖外,还需关注患者肠道菌群失调及GDF-15水平变化情况,及早采取干预措施,避免相关并发症发生.

  •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郑凌冰;郭艳红;于海奕;米琳;汪宇鹏;高炜

    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中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的水平与患者年龄、病史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之间的关联性,探讨其产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入选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组、急性心肌梗死7~14 d组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各30例)和对照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患者血清GDF-15浓度,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与GDF-15水平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GDF-15水平[(649.0±224.21)ng/L]显著高于对照组[(537.2±262.9)ng/L,P<0.01],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组GDF-15水平[(801.6±218.4)ng/L]显著高于急性心肌梗死7~14 d组[(656.2±252.4)ng/L,P<0.05,95%CI1.001~1.061]、不稳定型心绞痛组[(586.9±225.6)ng/L,P<0.01,95%CI0.809~0.950]和对照组(P<0.05,95%CI 1.000~1.012).多元logistic回归筛选与GDF-15水平产生相关的因素为患者白细胞计数(r2=0.276,P<0.01)、乳酸脱氢酶(r2=0.288,P<0.01)、肌酸激酶MB同工酶(r2=0.350,P<0.01)和肌钙蛋白T(r2=0.344,P<0.01)均具有相关性.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GDF-15水平显著高于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升高更明显,其水平与肌酸激酶MB同工酶、肌钙蛋白T、乳酸脱氢酶和白细胞等生物学标志物相关,提示GDF-15可能是一个新的心血管疾病生物标志物.

  • 泻肺利水法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中NT-proBNP及GDF-15水平的影响

    作者:佟彤;尚菊菊;陈嘉兴;刘红旭

    目的 观察泻肺利水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血清中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 BNP)及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 纳入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心衰合剂治疗,于入院及治疗2周后分别检测NT-proBNP及GDF-15水平.结果 治疗后,2组心力衰竭患者血NT-proBNP及GDF-15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泻肺利水法可有效降低患者NT-proBNP、GDF-15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心力衰竭大鼠外周血生长分化因子-15及其心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

    作者:魏罡;田国忠;李梅秀;魏伟;徐建博;杨宇;赵勇

    目的 研究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大鼠外周血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含量变化及心肌组织GDF-15mRNA表达与心力衰竭发生发展关系.方法 结扎大鼠左前降支制备心力衰竭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方法与实时荧光定量方法检测外周血中GDF-15及心肌组织GDF-15mRNA表达;彩色多普勒检测实验大鼠心功能.结果 随着病程进展,HF大鼠外周血液GDF-15含量1452.03±76.88pg/ml高于正常大鼠外周血GDF-15含量26.53±34.06pg/ml,HF大鼠心肌组织GDF-15mRNA亦随之增高,而假手术组则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心功能(Left ventricμlar ejection fraction) EF值随着外周血及心肌组织中GDF-15表达水平增高而降低.结论 外周血中GDF-15含量变化及心肌组织mRNA表达调控与HF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心力衰竭进展新的生物标志物.

  •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水平

    作者:王善全;刘成洲;刘同祥

    目的 观察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及C反应蛋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5月在山东省临朐县人民医院就诊的239例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病情分为稳定期患者136例,急性期患者103例,同时选取健康体检者80名,纳入对照组.所有入选者进行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及C反应蛋白测定,观察上述指标在三组中的表达情况.同时描绘受试者工作曲线,对上述指标在诊断COPD中的灵敏度、特异性等进行分析.结果 生长分化因子-15及C反应蛋白在对照组、COPD稳定期组、COPD急性期组中依次升高,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义(P<0.01).生长分化因子-15诊断COPD急性期的曲线下面积为0.79(95%CI:0.61~0.89,P<0.01),诊断准确率为72%.C反应蛋白诊断COPD急性期的曲线下面积为0.66(95%CI:0.51~0.76,P<0.01),诊断准确率为61%.结论 GDF-15和CRP在COPD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GDF-15在诊断COPD中的准确性要高于CRP.

  • 生长分化因子-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心力衰竭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黄海燕;崔瑛;洪云玉;李玉兰;王兴军;仲文秀;李美峰

    目的 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及全血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不同严重程度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吉林省延边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于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AHF患者77例(心衰组)及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DF-15、NT-proBNP,免疫层析法检测全血hs-CRP水平,常规做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胸部X线检查,分析GDF-15、NT-proBNP和hs-CRP的表达水平以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心衰组的GDF-15、NT-proBNP和hs-CRP的水平明显升高,左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程度Ⅰ~Ⅳ级患者NT-proBNP、hs-CRP水平有升高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DF-15、hs-CRP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hs-CRP与NT-proBNP呈正相关,LVEF、GDF-15与NT-proBNP呈负相关(P< 0.01);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GDF-15、hs-CRP的曲线下面积对AHF的诊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能力NT-proBNP>GDF-15>hs-CRP.结论 血清GDF-15、NT-proBNP、全血hs-CRP水平在AHF中明显升高,且随着临床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血清GDF-15可以作为AHF患者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的又一新指标,其联合NT-proBNP和hs-CRP检测对AHF的诊治、危险分层、预后判断意义更大.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侯天华;郭靖涛;周江;罗东雷;杨晓云

    目的 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检测147例ACS患者血清GDF-15水平,并根据结果将ACS分为高水平组(>1800μmol/L)31例,中水平组(1200~1800μmol/L)46例,低水平组(<1200μmol/L)70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计算SYNTAX积分.分析GDF-15在ACS中的作用及其与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ACS患者GDF-15水平明显升高(1266.79±589.36)ng/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众多研究变量中仅GDF-15及SYNTAX积分显著影响ACS患者预后(GDF-15:Wals=9.75,P<0.05;SYNTAX积分:Wals=3.51,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的相关性检验发现,GDF-15水平与SYNTAX积分具有直线相关性,呈中等程度正相关(r=0.54,P=0.00).结论 ACS患者GDF-15明显升高,其水平与冠状动脉SYNTAX积分具有相关性,可能预测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预后.

  • 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分析及其在预后中的价值

    作者:金鸣锋;陈广华;周烨;丁澍;王翠平

    目的:针对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15,GDF-15)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并联合心肌梗死标记物三项[肌钙蛋白(cTnI)、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来评估其在ACS患者预后中的价值。方法:106例住院患者,将其分成两组:ACS组73例,根据Global Registry of Acute Coronary Events(GRACE)危险评分将ACS组依次分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三个亚组;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33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各组心梗三项等生化指标,运用ELISA法检测血清GDF-15水平,并随访入选的缩影患者的1年期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S组及其亚组(包括低危、中危、高危组)GDF-15水平均明显增高(P<0.01)。ACS亚组中,高危组GDF-15水平较低危组、中危组明显升高(P<0.05)。GRACE评分与ACS组GDF-15水平呈正相关(r=0.57,P<0.01)。ACS及其亚组GDF-15水平与cTnI、CKMB、MYO水平均呈正相关性(r=0.55、0.56、0.59、0.54、P<0.01)。ACS组患者1年MACE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结论:ACS组及其亚组患者的GDF-15水平升高显著,与心梗三项、GRACE危险评分均呈正相关,可应用于预测ACS的MACE发生及评价其预后。

  •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预后价值

    作者:张月琴;林玎;谢晓林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与临床预后之间的关系,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在我院心内科住院且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90例(心衰组)为研究对象,收集同期门诊排除心力衰竭的40例就诊者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两组血清GDF-15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心衰组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并进行为期2年的临床随访,记录临床不良事件(包括因心力衰竭加重急诊或住院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心衰组血清GDF-15水平与心血管死亡和临床不良事件的关系.结果 心衰组血清GDF-15水平(1 629.22 ng/L)显著高于对照组(842.5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与血清NT-proBNP水平(r=0.670,P<0.01)、纽约心功能分级(r=0.315,P<0.01)呈独立正相关;心衰组2年内临床不良事件随GDF-15水平升高而增加;GDF-15水平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和临床不良事件风险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814(95%CI:0.718~0.888,P<0.01)和0.821(95%CI:0.726~0.894,P<0.01),预测价值均不劣于NT-proBNP;联合GDF-15和NT-proBNP2项指标的预测价值优于单个指标(P<0.05).结论 血清GDF-15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年内临床预后具有独立于NT-proBNP的预测价值,有望成为新的心力衰竭标志物.

  •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丽华;郝信磊

    目的 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在滨州医学院烟台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初始以10μg/kg进行静脉推注,3 min内完成,之后以0.15μg/(kg·min)持续性静脉泵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灯盏花素注射液,20 m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心绞痛发作次数.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95.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均显著下降,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心功能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心房利钠肽(NT-proBNP)、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均显著降低,心肌营养素-1(CT-1)、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这些血清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显著减少,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明显优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盐酸替罗非班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改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辅酶Q10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仲卓

    目的 探讨辅酶Q10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10月辽宁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0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缬沙坦胶囊,1粒/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口服辅酶Q10胶囊,1粒/次,3次/d,饭后服用.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型利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cTn)I、血清相关指标、超声心动图相关指标、6min步行距离(6MWD)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9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BNP、cTnI、生长分化因子-15 (GDF-15)、半乳糖凝集素-3(Gal-3)、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这些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输出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6MWD值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收缩末期内径(LVESD)值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CO、LVEF、6MWD值高于对照组,而LVEDD、LVESD值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辅酶Q10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抑制患者心肌重构,减轻心肌损伤,提高心脏运动耐力,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马萍;徐环;徐烨华;徐清斌;熊爱琴

    目的:观察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生长分化因子(GDF)-15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CHF患者100例(心衰组)和健康体检者30例(对照组);心衰组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脏功能分级分为NYHAⅡ级组35例、Ⅲ级组32例、Ⅳ级组33例,按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分为LVEF<0.4组52例和LVEF≥0.4组48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浆GDF-15、B型利钠肽(BNP)水平,常规超声心动图测定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收缩末期内径(LVDs)及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分析GDF-15与NYHA分级、BNP及超声心动图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NYHAⅡ~Ⅳ级组BNP、GDF-15、LVDd、LVDs基本呈升高趋势, LVEF、LVFS基本呈下降趋势(P<0.05)。对照组、LVEF≥0.4组和LVEF<0.4组BNP、GDF-15、LVDd、LVDs依次升高,LVFS依次降低,组间多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浆GDF-15水平与BNP、NYHA分级、LVDd、LVDs呈正相关(r=0.524、0.286、0.453、0.531,均P<0.05),与LVEF、LVFS呈负相关(r=-0.592、-0.587,均P<0.05)。结论血浆GDF-15可作为CHF诊断、治疗、判断预后的又一新指标。

114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