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出入境人员3种蚊媒病毒性传染病快速检测基因芯片的研究项目设计

    作者:徐云庆

    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西尼罗热是3种重要的蚊媒病毒性传染病.近年来这3种传染病的流行态势日益严峻,引起了全球世界的广泛关注.快速识别病原微生物是目前检验检疫机构在国境口岸对出入境人员实施卫生检疫时所亟需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出现的生物芯片技术解决这一问题成为可能.本研究其目的在于用基因芯片检测多种蚊媒病毒性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实现大规模集成化的快速检验,从而适应对国境口岸出入境人员卫生检疫的需要.

  • 有机磷抗性库蚊的羧酸酯酶研究进展

    作者:寇宇;潘劲草;乔传令

    蚊虫是重要的医学昆虫之一,传播多种蚊媒疾病.库蚊是丝虫病、乙型脑炎和西尼罗河病毒的主要传播媒介.蚊虫在世界范围内分布,有较高的繁殖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化学杀虫剂的频繁大量使用,蚊虫的抗药性普遍增加,给蚊虫防制工作带来了困难,蚊虫的抗药性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 新型蚊媒RNA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

    作者:吴昊;叶松;陆军;孙立新

    目的 建立一种不使用特异引物的新型蚊媒RNA病毒检测方法,以期用于蚊媒病毒的检测.方法 利用白纹伊蚊C6/36细胞对蚊虫RNA病毒进行培养,提取病毒RNA后反转录成cDNA,经酶切、接头连接、产物扩增、测序、序列比对,确定病毒种类.结果 用建立的蚊媒RNA病毒检测方法可检出实验室培养的乙型脑炎病毒、黄热病毒和登革热病毒,其PCR产物序列与GenBank中相应的已知序列比较,同源性分别>99%、>99%和>95%.结论 该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地检出蚊虫体内的RNA病毒,可用于蚊媒RNA病毒的检测.

  • 1989~1996年湖北省丝虫病监测结果与分析

    作者:彭国平;张绍清;张庆军;王莉莉;霍细香

    为探讨基本消灭丝虫病后丝虫病的流行动态和残存微丝蚴血症者的传播作用,从1989 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丝虫病横向监测和纵向监测.1989~1996年,全省共监测1237871人,查出微丝蚴血症者140例,其中,1989~1993年的年微丝蚴率分别为0.05%、0.02%、0.01%、0.01%和0.004%,从1994年以后未发现微丝蚴血症者;解剖蚊媒89957只,从1993年以后,未发现蚊媒人体幼丝虫.结果提示,湖北省的丝虫病传播已被阻断.

  • 广西全国疟疾监测点2010年疫情分析

    作者:林康明;杜进发;李锦辉;黄亚铭;傅剑羽;房天喜;江识思;黄必超;王尚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全国疟疾监测点疟疾流行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广西3个全国疟疾监测点资料,包括当地居民及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数据及监测点学生疟疾免疫学检测资料,监测点传疟按蚊调查及当地居民蚊帐、纱门纱窗及杀虫剂的使用情况.结果 2010年广西3个全国疟疾监测点发热患者血检共2348人次,血检率为2.24% (2348/104 861),其中当地居民发热患者血检率为1.98% (2075/104 861),流动人口发热患者血检率为0.26%(273/104 861),均未检出疟原虫阳性者;中华按蚊为当地的主要媒介按蚊,室外诱捕中华按蚊密度占99.94%,室内中华按蚊密度为100%,7月中华按蚊叮人率高为49.75只/(人·夜).结论 传疟媒介中华按蚊种群密度依然较高,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监测与管理是巩固防治成果的关键.

    关键词: 疟疾 监测 疫情 蚊媒
  • 2006年雷州市登革热蚊媒监测分析

    作者:林华胜;张薇;王树文;陈和盛

    目的 分析2006年雷州市登革热的疫情动态与蚊媒密度变化情况,为雷州市登革热流行趋势的预测、预警和制定防治对策及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6年原登革热流行区的人群抗体水平和媒介伊蚊等监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全年共采集血清标本192份,其中在发热患者血标本中检出登革热病毒IgM阳性1份,流行后期健康人群血标本中登革热病毒IgG阳性3份.检测蚊媒标本50只均未分离出登革热病毒.蚊幼虫的平均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房屋指数、千人指数分别为10.48、4.01、9.61、24.85.白纹伊蚊广泛分布且密度高,在原登革热流行区为优势蚊种.结论 雷州市白纹伊蚊种群密度较高,存在登革热暴发流行的高度危险性,务必加强监测,预防病原输入而引起暴发流行.

    关键词: 登革热 蚊媒 监测 分析
  • 江苏省西尼罗病毒病潜在蚊媒调查

    作者:杨维芳;周明浩;孙俊;褚宏亮;陈志龙;刘大鹏;姜洪方;陈学良;周日辉

    目的了解江苏省西尼罗病毒病潜在蚊媒群落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为及时有效地切断西尼罗病毒病传播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4年4~11月在江苏省苏州、镇江和连云港3市的城区和郊区设点调查成蚊和幼蚊;成蚊调查采用人工小时法和帐诱法,幼蚊调查采用勺捞法.结果初步调查全省西尼罗病毒病潜在蚊媒有5属8种,郊区优势种群为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和骚扰阿蚊,城区优势种为淡色库蚊;成蚊6~10月高发,9月份盛发;4~11月全省幼蚊平均密度为4 906只/勺,成蚊平均密度为22.399只/人工小时;苏州、镇江、连云港3市分别为8.013、26.182和34.944只/人工小时;城区和郊区分别为12.632、25.757只/人工小时;郊区室内和野外分别为20.617、28.057只/人工小时.结论基本了解了江苏省西尼罗病毒病潜在蚊媒的群落构成及季节消长情况.

  • 广东省蚊媒西尼罗病毒携带情况调查研究

    作者:段金花;蔡松武;吴军;邹钦;阴伟雄

    目的 了解广东省蚊媒的构成、发生消长及西尼罗病毒的携带情况,为及时有效地切断西尼罗病毒病传播途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5月至2014年4月在广东省的广州、佛山、东莞、茂名市的城区和郊区设点,采用灯诱法调查成蚊;一步法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蚊媒携带的西尼罗病毒.结果 广东省蚊媒平均密度为11.80只/灯,其密度高峰在4-5月,生境中以牲畜棚中的密度高.致乏库蚊/致倦库蚊占捕蚊总数的89.90%,为优势蚊种.RT?PCR法未检测到西尼罗病毒阳性.结论 致乏库蚊/致倦库蚊是广东省的优势蚊种,加强监测可以掌握其消长规律,为制定适宜的防制措施和预报预警其可能传播的西尼罗病毒提供科学依据;对广东省内西尼罗热的传播媒介种类及其传播流行风险有待进一步研究.

  • 珠海地区蚊媒携带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研究

    作者:孙虹;俞守义;陈竞帆;马洪波;姚若东;柯明剑;谭华;王遇春;曾新宇;陈琨

    目的 了解珠海地区蚊媒携带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病毒情况,为控制乙脑在人群中的流行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成蚊进行鉴定,并对蚊悬液采用细胞培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及荧光定量PCR技术进行病毒鉴定,并进行克隆与序列测定.结果 2005年全年在养猪场共捕获成蚊876只,经鉴定隶属4属8种,其中以三带喙库蚊(35.73%)、致倦库蚊(32.54%)和海滨库蚊(21.35%)为主.在珠海各口岸捕获的542只蚊样本中,则以白纹伊蚊为主,占82.47%,其次为致倦库蚊,占16.25%.应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珠海地区注册养猪场和口岸的蚊媒中检出1份乙脑病毒阳性样本,但强度较弱,这与珠海地区是乙脑低发地区相一致.结论 珠海地区存在乙脑的主要传播媒介,并且在蚊媒中携带有乙脑病毒,提示不能放松对乙脑的防控工作.

  • 地震灾后蚊媒种类及密度监测报告

    作者:卢千超;李新旭;王万松;王勤;陈广玉;张文韬;王卫民

    目的 获得地震灾区特殊环境下的蚊媒分布和密度,为制定灾后蚊媒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在四川省安县驻扎的卫生防疫救援队的10顶救灾帐篷内,用全捕法监测帐篷内蚊虫的种类和密度.结果连续17 d在10顶帐篷内捕获中华按蚊、嗜人按蚊、淡色库蚊、三带喙库蚊、致倦库蚊和骚扰阿蚊共975只,日平均密度5.74只/顶.结论 地震灾区安县蚊虫种类较多,按蚊密度较高,且有嗜人按蚊存在,应开展灾后蚊媒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关键词: 蚊媒 监测 传染病
  • 云南省腾冲市2012-2013年蚊媒调查分析

    作者:李希尚;李胜国;王加志;丰俊;王学忠;吴金伟;尹授钦;康显虎

    目的:了解云南省腾冲市蚊媒组成及分布特点,为腾冲市虫媒传染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2年7月和2013年8月,根据腾冲市地理位置选取南部(新华、蒲川)、中部(中和、清水)和北部(滇滩、固东)6个乡(镇)9个村,采用诱蚊灯通宵捕蚊,对所获蚊虫进行鉴定、解剖、计数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捕获蚊虫14266只,隶属于2亚科8属11亚属31种,优势蚊种北部地区为中华按蚊(1729/3440,50.26%),中部地区为昆明按蚊(990/2888,34.28%),南部地区为三带喙库蚊(3626/7928,45.74%)。结论腾冲市蚊媒组成及分布较为复杂,存在多种传染病传播媒介。因此,制定虫媒传染病的防控措施要因地制宜。

    关键词: 蚊媒 调查 腾冲市
  • 四川省开江县2011年流行性乙型脑炎蚊媒监测

    作者:刘自远;刘成福;江波;刘敏;林晓琴;赵佳

    目的 探讨开江县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蚊媒种群动态变化和分布特征,为乙脑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1年5-9月在开江县乙脑流行区选择稻田、畜圈、人房各3个点,每半月监测1次,每次每个点各捕蚊15 min,将捕获蚊虫进行种类鉴定.结果 5-9月共捕获蚊虫4734只,平均密度为210.4只/人工小时,其中稻田、畜圈、人房分别为247.3、267.7和114.3只/人工小时.稻田捕蚊1855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占93.21%,致倦库蚊占5.55%;畜圈捕蚊2023只,其中三带喙库蚊占44.04%,致倦库蚊和中华按蚊分别占33.81%和22.15%;人房捕蚊856只,其中致倦库蚊占72.20%,三带喙库蚊占22.08%.稻田三带喙库蚊密度高峰出现在6月上旬和下旬(570.7和583.3只/人工小时),畜圈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265.3只/人工小时)和9月下旬(533.3只/人工小时),人房高峰出现在8月上旬(70.7只/人工小时).结论 开江县稻田和畜圈以三带喙库蚊为主,人房以致倦库蚊为主,乙脑发病高峰季节与稻田和畜圈三带喙库蚊密度分布一致.

  • 不同人群蚊媒防制知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进展

    作者:孙燕群;张守刚;陆墨原;李成国;赵姗姗;徐斐

    对不同人群开展蚊媒防制知识健康教育是防制蚊虫和蚊媒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对蚊媒传染病传播媒介的控制,减轻蚊虫侵害,提升居民生活环境质量均有重要作用.不同人群因其生活环境、文化程度、工作场所和职业特点等的差异,蚊媒健康教育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蚊媒健康教育做了一些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该文就不同人群蚊媒防制知识健康教育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应用沃尔巴克氏体通过种群替换阻断蚊媒病的传播

    作者:李永军;刘起勇;奚志勇

    由蚊类传播的疾病每年造成人类大量的病例和死亡,然而包括登革热一类的重要蚊媒病至今尚无有效的疫苗用于预防.由于传统的、依赖化学杀虫剂的蚊媒控制方法正面临不断增长的昆虫抗药性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探索对蚊媒的可持续性防治手段正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沃尔巴克氏体可以导致宿主产生胞质不相容现象,并能诱导蚊媒产生对多种人类病原体的抗性,因此基于沃尔巴克氏体的蚊媒种群替换在理论上可以阻断蚊媒病传播.相比于其他生物防治方法,该方法具有低成本、可持续以及环保等特点,已在多个国家开展实地测试,它也是目前具潜力的蚊媒病生物防治手段之一.

  • 广东口岸外来蚊媒传入传播风险与思考

    作者:蔡建绿;温少优

    目的研究广东口岸进境集装箱蚊媒传入传播风险与防控措施.方法 对进境集装箱检疫监管措施的合规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 广东口岸外来蚊媒通过集装箱传入传播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大,现行进境集装箱携带外来蚊媒检疫防控体系面临挑战.结论 在口岸通关制度不断推进、口岸范围扩大趋势、口岸功能延伸趋势的大背景下,广东口岸进境集装箱检疫监管模式面临调整,建议实行分流监管.

  • 临沂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的流行趋势

    作者:平凡;张纪霖;张永建

    临沂市为山东省间日疟非稳定性疟区,传播媒介为中华按蚊,防治前有10 a左右出现一次大流行的规律.1960、1971年疟疾年发病率高达20 210.99/10万和10 318.85/10万.

    关键词: 疟疾 流行 蚊媒
  • 乐山市1950-2016年疟疾蚊媒监测分析

    作者:秦利平;徐蓉芳;黎智斌;罗瑶;王佳;江顿滔;雷霄

    目的 分析该市按蚊的分布及其变化特征,为制定传疟媒介措施以及巩固全市疟防成果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1950-2016年全市疟疾蚊媒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乐山市不同县区以及同一县区不同时期蚊种以及按蚊的种群、密度和生态习性都在发生变化,嗜人按蚊的分布与疟疾流行高峰一致.结论 随着自然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全市蚊种以及按蚊的种群和密度也随着改变,今后应继续加强疟疾蚊媒监测.

    关键词: 疟疾 蚊媒 乐山市
  • 广西基本消除疟疾后传疟媒介按蚊调查研究

    作者:林康明;黄亚铭;黎军;毛玮;李锦辉;覃业新;郭传坤;韦海艳

    目的 了解广西省基本消除疟疾后媒介按蚊地理分布、种群密度及叮人率,为制订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广西省东、西、南、北、中历史上发现较多、按蚊种类疟疾流行较严重的居民点作为调查重点,应用人舍、牛棚通宵全诱捕法、帐内捕蚊法、人工诱捕法3种方法对传疟媒介进行调查,每县至少调查2~3个点.结果 在广西省14个县进行按蚊种群调查,共捕获按蚊7种3 610只,其中在牛棚共捕获按蚊3 025只,构成比为中华按蚊占98.84%、嗜人按蚊占0.50%、日月潭按蚊占0.03%,多斑、嵌斑、可赫、美彩按蚊分别占0.21%、0.17%、0.13%、0.10%;在人舍共捕获按蚊585只,仅捕获中华按蚊一种蚊种.在全州、上思、天峨县开展室外人诱按蚊密度调查,中华按蚊密度为54.37只/顶,嵌斑按蚊密度为0.03只/顶;开展叮人率调查,7月中华按蚊叮人率高,为49.75只/(人o夜).所有市县均未捕获微小按蚊.结论 中华按蚊为目前广西省主要传疟蚊种,嗜人、日月潭按蚊数量大幅减少,微小按蚊不再是广西省主要传疟媒介.

  • 2010-2014年荆州市登革热媒介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郝海波;夏世国;姚梦雷;吴克利;黄继贵

    目的 及时掌握荆州市登革热媒介伊蚊种类及动态变化,为开展登革热风险评估、预警、控制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0-2014年对荆州市两个监测点开展登革热媒介监测,分析蚊虫密度.结果 荆州市登革热传播媒介为白纹伊蚊,未发现埃及伊蚊.布雷图指数、容器指数和房屋指数均以7月高,分别为22.40、15.91%和14.20%;成蚊密度高峰在7月为11只/(人工·h).在所有调查的积水容器中孳生的蚊虫以伊蚊为主(55.97%),也有库蚊、按蚊等其它蚊种;暂时性积水容器中伊蚊阳性率(9.66%)略高于永久性积水容器(6.63%).结论 荆州市具备发生登革热传播甚至暴发的危险性,需加强监测,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防止登革热的传播流行.

    关键词: 登革热 蚊媒 监测
  • 福建省2016年登革热与蚊媒监测结果分析

    作者:祝寒松;李玉伟;谢忠杭

    目的:分析福建省登革热疫情及其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分布情况和动态变化,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2016年福建省登革热数据和22区县蚊媒监测点数据,蚊媒密度指标采用容器指数(CI)和布雷图指数(BI).结果:全省共报告发病976例,其中输入性病例55例 、本地病例921例,无死亡病例,发病率2.54/10万;全年发病多的月份依次为8月 、9月和10月,共占比92.01%.全省蚊媒监测点CI为12.23%;高传播风险(BI>20)记录数为159个,占比10.31%.CI较高的月份为5-10月.CI居前的区县分别为集美 、晋安 、新罗,分别为52.07%、33.26%、23.13%.高传播风险(BI>20)占比居前的为思明 、晋安 、福清,分别为37.50%、30.43%、26.04%.存在高传播风险(BI>20)的蚊媒生境为废旧物品处 、医院和居民区,分别占比46.43%、38.89%和9.86%.结论:思明 、晋安 、集美等蚊媒密度较高区县以及医院 、港口/码头/车站等人口流动频繁复杂场所,传播登革热风险较大,应加强蚊媒监测和综合控制.

6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