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结核病电子网络督导管理系统中建立“患者服药实时监控-预警提醒模式”的效果评价

    作者:郭旭君;王健;钟涛;黄金城;刘盛元

    目的 评估深圳市南山区采用结核病电子网络督导管理系统中“患者服药实时监控-预警提醒模式”管理患者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管理水平积累经验.方法 通过自身前后对照,对比分析深圳市南山区在结核病电子网络督导管理系统中建立“患者服药实时监控-预警提醒模式”前(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10月31日纳入管理的491例患者为“对照组”,服药管理41 774例次)及建立后(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纳入管理的431例患者为“干预组”,服药管理32 698例次)患者漏服药情况及督导医生追踪延迟情况,采用泊松分布、卡方检验和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两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干预组漏服药612例次,低于对照组的927例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8.02,P<0.01).三级督导点漏服追踪延迟率干预组为9.15%(56/612),低于对照组的17.58%(163/927);一级督导点漏服追踪延迟率干预组为5.23%(32/612),低于对照组的8.09%(75/92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48,P<0.01;x2=4.67,P=0.03).三级督导点干预组漏服追踪延迟天数中位数为2d,对照组为1d;一级督导点漏服追踪延迟天数中位数干预组为2d,对照组也为2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1.31,P=0.19;Z=-0.02,P=0.98).结论 “患者服药实时监控-预警提醒模式”对服药管理的时效性和工作质量有促进和优化作用.

  • 人声语音定时提醒系统的设计及应用

    作者:齐志华;朱贵忠;吴冬云;王洁;梁俊华

    目的 设计开发人声语音定时提醒软件系统,解决护理工作中需定时执行的医嘱容易遗漏或延迟执行的问题.方法 利用计算机语音合成技术合成人声语音,通过计算机音箱或病房广播系统进行定时提醒.结果 执行医嘱遗漏率由0.66%降为0.06%,延迟执行时间由14.1min降为5.2min.76%的护理人员认为该系统使用便利,80%的护理人员对该系统表示满意,均较使用传统的提醒方式满意度高(P<0.05).结论 人声语音定时提醒系统能够准确、及时地提醒护理人员按时执行医嘱,避免差错和遗漏发生.

  • 深圳市龙华区居民手机使用情况及视频督导管理意愿调查结果的初步分析

    作者:赖铿;张鑫;谭晓萍;周冰婵;张念莎;陈秋子;房宏霞

    目的 初步分析深圳市龙华区居民的手机使用情况及其对视频督导管理的意愿.方法 本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于2017年1 2月在深圳市龙华区抽取3个调查点(龙华区慢性病防治中心、龙华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部及龙华工业园区)进行调查,对465例(名)调查对象完成了问卷调查,其中调查对象包括疑似肺结核患者(134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75例)及工业园区参加调查的健康工人(256名).收集并分析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手机使用情况、移动网络使用情况与结核病服药督导等数据.结果 共发放问卷465份,剔除存在漏项或填写错误的问卷27份,终纳入438份,问卷有效率为94.2%.调查对象中98.6%(432/438)拥有智能手机,95.2%(417/438)能通过手机上网,93.4%(409/438)使用微信,75.3%(330/438)随时保持手机连网.通过学历分组后发现,初中及以下学历组手机内存在≥16 G的比率、手机能上网比率和使用微信的比率分别为63.2%(115/182)、91.2%(166/182)和88.5%(161/182);高中学历组分别为75.2%(94/125)、97.6%(122/125)和96.8%(121/125);大专及以上学历组分别为84.0%(110/131)、98.5%(129/131)和96.9%(127/131),各项比率有随着学历的升高而升高的趋势(x2趋势值分别为16.97、9.50、9.75,P值分别为<0.01、0.002、0.002).68.9%(302/438)的调查对象愿意选择视频服药的方式(通过每天录制服药视频而一次领取多天药物).在提醒服药方面,77.4%(339/438)的调查对象愿意每天通过微信接收服药提醒信息,而仅有69.2%(303/438)的调查对象愿意接受漏服药时的电话通知提醒.结论 深圳市龙华区绝大多数居民拥有具备肺结核督导管理功能的手机,且选择视频督导的意愿良好;对于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人群,手机使用情况更适合开展视频督导;相比漏服药提醒电话,居民更愿意选择接收服药提醒信息.

  • 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进展

    作者:刘宝刚;李晓玲;闫素英;王瑞丽;张滨;崔晓辉

    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警示形式主要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类.警示内容主要包括药物相互作用、肾功能不全患者用药、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妊娠用药及药物过敏警示等.相对于非侵入性警示和非分级警示,设置侵入性警示和分级警示后的处方修改率明显提高;设置药物相互作用警示后的处方修改率较高,而设置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及药物过敏警示后的处方修改率较低.多数研究认为使用电子处方安全警示系统后处方错误率有所下降,影响其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是警示疲劳.影响安全警示接受率的因素主要包括警示界面设置(颜色,形状等),警示的内容和药物的种类,警示严重程度是否分级,是否给出处方修改的具体建议,警示重复率的高低,以及处方者的专业水平等.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的发展较为成熟,医院普及率较高.国内电子处方系统安全警示研究开展较晚,有待进一步加强.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