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气压治疗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作者:周宇凤;杨丽霞;罗茵

    目的 探讨早期双下肢气压治疗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6年12月剖宫产术后行双下肢气压治疗的高龄产妇86例为治疗组,通过病历回顾选取2015年2月至2015年12月剖宫产分娩的高龄产妇65例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治疗组产妇术后返回病房后立即给予双下肢气压治疗.观察两组产妇产后42 d内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有3例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对照组有10例发生静脉血栓,两组有效预防静脉血栓率分别为96.51%、84.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早期双下肢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高龄产妇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值得推广.

  • 气压治疗在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作者:韩晶

    目的:探讨气压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的护理方法.方法:将5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扩血管药物改善微循环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气压治疗及相应的护理.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2.85%;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42%,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气压治疗对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者效果好,见效快,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病程.

  • 气压治疗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有效性

    作者:黄淑妹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气压治疗预防剖宫产产妇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在我院实行剖宫产的1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n=50)与对照组(n=50).为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围术期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附加气压治疗,对比两组产妇术后DVT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产妇DVT发生率(4.00%)低于对照组产妇(16.00%),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剖宫产产妇术后进行气压治疗,能够有效预防产妇术后DVT的发生,值得推荐使用.

  • 气压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护理体会

    作者:袁晓春

    目的:总结气压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中的护理经验,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2013年1月-2014年7月收治术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进行一般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气压治疗及护理,所有患者均于护理前后采用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FMA)对运动情况进行评定、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前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护理后两组患者均明显升高,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后,两组护理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静脉血栓、肺部感染、足下垂、足内翻、肩手综合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对气压治疗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的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降低不良症状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预防研究

    作者:李萍;李勤;张硕;朱致娟;何静;杨国平;丁奇;祝玲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安全、简便、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6年5月入住我科的急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入选患者分为三组:气压治疗+早期床上被动康复、抗凝治疗+早期床上康复、早期床上被动康复.通过比较三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比例及出现出血并发症的风险,寻找更适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结果:气压治疗+早期床上被动康复组与抗凝治疗+早期床上康复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早期床上被动康复组出现下肢静脉血栓的结果较前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抗凝治疗+早期床上康复组有一定的皮肤、黏膜及脑出血风险.结论:第一组(气压治疗+早期床上被动康复组)未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的,且无出血风险,故第一组更有利于急性脑卒中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措施.

  • 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 效果分析

    作者:武春喜

    目的 分析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为重症病房患者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3月该院收治的ICU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方法 ,实验组给予气压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情况、 治疗期间静脉血液流速变化及治疗前后下肢周径比.结果 实验组患者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8.052,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下肢静脉血流速度明显大于治疗前,且实验组增加程度大于对照组(t=2.373,2.806,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下肢周径均小于治疗前,且实验组减少程度大于对照组(t=2.353,P<0.05).结论 气压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气压治疗对卒中后偏瘫患者本体感觉的干预疗效观察

    作者:杨雅敬

    目的 探讨气压治疗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本体感觉恢复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在承德市围场县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35例1个月内的脑卒中患者,在常规康复训练的基础上,给予患肢气压治疗.结果 :80%以上的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较前均匀较大提高.结论 气压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能够有效地促进偏瘫患者本体感觉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法简便易行,可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 气压治疗在预防老年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

    作者:雷文;周以杏

    目的 探讨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气压治疗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 抽取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到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根据临床所采取的治疗措施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分别为50例.研究组采取气压治疗的方式,参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的方式,统计研究组和参照组的临床资料,并且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以及干预前后肢体周径的对比.结果 研究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概率2例(4.00%)显著低于参照组11例(22.00%),两组治疗前肢体周径并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肢体周径(33.42±1.65) mm显著低于参照组(35.42±1.81) mm,P<0.05为差异于统计学而言有意义.结论 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采取气压治疗的措施,能够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 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作者:张晓丽;李晓亮;郑学军;WU Xiao-hong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从2006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53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住院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医采用健脾活血利湿为主治疗,西医应用降纤酶降低纤维蛋白原、改善血黏度,并配合循序治疗仪、弹力袜等治疗.结果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后,53例患者中,临床痊愈9例,显效21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98.11%.结论 绝大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经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均达到防止血液倒流、减低静脉高压、减轻静脉瓣膜损伤、增加静脉血管弹性、防止血栓蔓延、促使侧支形成的满意疗效,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 气压治疗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在预防VTE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艳红

    目的 探讨气压治疗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在预防VTE中的临床研究.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7年7月到2018年7月的78例老年脑出血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9例,采用气压治疗联合早期康复训练.结果 观察组的血浆粘稠度、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跟下肢血栓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气压治疗联合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明显降低下肢静脉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 针对性健康教育配合气压治疗预防DVT的效果观察

    作者:伍海庆;杜晓梅;罗丹

    目的 健康教育配合针对性气压治疗应用于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符合条件的8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配合气压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记录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PT,APTT,D-Dimer的变化.结果 试验组患者2周后及4周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及7.5%.试验组患者入院时及4周后PT(11.2±2.3)、APTT(28.2±7.0)明显高于对照组PT(9.75±2.3)、APTT(25.7±6.7),试验试验组D-Dimer(0.42±0.20)明显低于对照组D-Dimer(0.52±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性健康教育配合气压治疗可有效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气压治疗早期介入干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的效果观察

    作者:曹方凝;王宁;宋琳;姚晔

    目的 探讨气压治疗早期介入干预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至2016年10月间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的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介入干预中实施气压治疗,对照组患者仅采用早期介入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上肢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上肢腕横纹臂围值、腕上10cm臂围值、肘横纹臂围值和肘横纹上10cm臂围值,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气压治疗早期介入干预可显著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水肿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于推广使用.

  • 拜阿司匹灵联合气压治疗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光艳;文贵娟;程晓娥

    目的 总结拜阿司匹灵联合气压治疗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210例接受剖宫产产妇,依据术后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组、B组和研究组,每组70例.所有产妇均行基础预防措施.A组产妇行拜阿司匹灵治疗,B组行空气波压力治疗仪治疗,研究组行拜阿司匹灵联合气压治疗.比较三组产妇血栓形成情况、术后疼痛度、切口愈合时间及静息心指数(CI)、双下肢肿胀指数.结果 研究组血栓总形成率为2.86%,显著低于A组的14.29%、B组的15.7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33、6.869,P<0.05);A组血栓总形成率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05).A组与研究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研究组术后VAS评分低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1、3.20,P<0.05);三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静息CI、双下肢肿胀指数均优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拜阿司匹灵联合气压治疗用于剖宫产产妇中,有助于降低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率,降低术后疼痛度,减少静息CI、双下肢肿胀指数,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运动疗法及气压治疗联合预防脑出血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王春营

    深静脉血栓形成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腔内不正常的凝结,阻塞静脉管腔,导致静脉回流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慢性深静脉阻塞.全身主干静脉均可发病,常见的是下肢及下腔静脉血栓形成,尤其是髂-股静脉血栓形成,一旦栓子脱落可造成重要脏器的栓塞,危及患者的生命.脑出血患侧一般处于意识障碍、长期卧床和脱水治疗等状态,很容易发生静脉血栓,如不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及时发现治疗,可导致病人下肢功能完全或部分丧失而致残,并可能发生致命的肺栓塞.

  • 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分析及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

    作者:熊炜

    目的 分析气压治疗预防重症监护室(ICU)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及对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ICU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从入ICU开始便给予长筒靴型间断气压治疗仪行间歇充气加压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预防效果情况.结果 观察组DVT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下肢周径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的减小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明显大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的增加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ICU患者,给予IPC治疗能够通过增加下肢静脉血液流速而有效预防DVT的发生,对减少患者的痛苦,改善预后,缩短ICU住院时间均有积极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与气压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偏瘫疗效观察

    作者:崔燕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结合电刺激与气压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障碍疗效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导致功能障碍的患者8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40例)和对照组(n=40例),两组患者早期均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运动康复治疗,实验组增加气压治疗和电刺激疗法.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评定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偏瘫肢体的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治疗结合电刺激与气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

  • 气压治疗仪预防骨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

    作者:张华

    目的:探讨用气压治疗仪预防骨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2013年9月~2014年9月骨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86例,分为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6例),对照组予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治疗组在传统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外加用气压治疗仪。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下肢DVT的预防效果。结果治疗组46例中仅1例(2.2%)发生DVT。对照组40例中有9例(22.5%)发生DVT,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骨外科术后长期卧床患者应用气压治疗仪治疗简单易行,能够有效的预防DVT。

  • 气压治疗在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

    作者:姜佰;陈芳;顾敬鸿;杨静萍;胡芳芳;吴宇琳

    目的 探讨气压治疗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方法 将70例脑卒中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在入院前双下肢均未接受早期循环驱动治疗.观察组使用气压治疗仪,结合常规治疗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嘱或者家属经常按摩或者双下肢,结合常规治疗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对照组发生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气压治疗的助于预防脑卒中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间歇气压治疗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应用观察

    作者:李财枝;陆燕琼;杨月彩;邝雁明

    目的 观察间歇气压治疗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术后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乳腺癌患者28例,采用常规护理+间歇气压治疗干预,干预前及干预后4周分别测量患肢的上臂和前臂两个周径,并与健侧肢体对比,比较观察病例干预前、后患肢水肿的程度.结果 干预前、后观察病例患肢水肿的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间歇气压治疗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气压治疗对神经外科术后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

    作者:浩育盈

    目的 探讨气压治疗结合常规护理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将神经外科重症患者100例依据住院号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按神经外科护理常规及预防深静脉形成的护理要求进行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气压治疗仪进行干预,2周后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对照组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8例,治疗组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2例.治疗组患者肢体肿胀程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气压治疗结合常规护理能有效预防和治疗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04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