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全膀胱切除尿路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研究

    作者:张龙波

    目的 探讨研究全膀胱切除尿路改道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4年3月我院泌尿外科行膀胱切除尿路改道术的47例膀胱癌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早期术后并发症(90 d内)的发生情况,并根据有无并发症进行组间危险因素单因素分析,同时对筛选出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47例中病例中出现并发症的病例数为37例(78.7%),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依次是泌尿系统并发症(18例,38.3%)、胃肠道并发症(11例,23.4%)和切口并发症(9例,19.1%).单因素分析显示与总并发症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吸烟史、平均动脉血压、术前肌酐水平和手术时间;对上述危险因素整合后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术前肌酐水平和手术时间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素.结论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的短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术前肌酐水平和手术时间是引起术后并发症的重要风险因.因此,有针对性的对危险因素进行防控是减少病人术后的并发症的重要途径.

  •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研究

    作者:余成全

    目的 探讨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膀胱癌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治疗,观察术中出血量、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21例膀胱癌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围手术期死亡1例.其中白天控尿良好者12例,夜间控尿良好8例,有8例患者术后勃起功能障碍,随访期未发现尿道肿瘤.结论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具有微创、出血少等特点,术后患者生活质量高,是治疗膀胱癌的理想方法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作者:周玉虹;丛冰;王岩;董隽;高江平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行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17例,采取心理护理、肠道准备、生命体征监测、引流管护理、活动训练、饮食控制、造口指导等围手术期系统护理策略进行护理.结果 17例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该围手术期系统护理策略对腹腔镜下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的手术配合与护理

    作者:周万丹;姜志莲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全膀胱切除术中的应用和手术配合.方法对5例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开腹行下尿路重建(乙状结肠原位新膀胱3例,直肠膀胱1例,回肠代膀胱1例).结果全膀胱切除时间6~10.5 h,术中出血600~1600ml.5例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效果良好,分别随访3个月未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准确、熟练、默契的手术配合是顺利完成该手术的关键.

  • 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

    作者:陈晓君;陈协辉;黄晓晖;谢玫玲

    目的评估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的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护理实践,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社会支持量表和Spitzer的生活质量评定表对48例全膀胱切除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总均分及两者各维度的相关性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社会支持低的患者其生活质量较低.结论护士在临床实践中应尽可能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全膀胱切除"W"形回肠新膀胱术15例疗效观察

    作者:杨国山

    2000~2004年,我们对膀胱癌15例行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效果满意,总结如下.

  •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联合淋巴结清扫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星;胡志全

    膀胱癌在我国是泌尿系统常见和死亡率高的恶性肿瘤,90%的膀胱肿瘤为移行细胞癌,其中约1/4的膀胱癌初发或进展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而术前诊断为无淋巴结转移的膀胱癌患者术后病检提示有将近1/4的病例有淋巴结转移,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 radical cystectomy,RC)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pelvic lymph node dissection,PLND)可作为治疗的金标准[1-3]。若未行任何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2年死亡率高达85%;而行 RC 的膀胱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43%~57%[4-5]。 RC结合PLND不仅有助于更准确地判断预后,而且有可能延长肿瘤特异性生存率。近期研究[6-9]发现,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更能改善预后,可能是由于较早地切除检测不出的微转移灶。 SWOG-8710研究发现淋巴结清扫数量≥10个较MVAC (甲氨蝶呤,长春碱,阿霉素和顺铂)新辅助治疗预后更好[10]。鉴于此,扩大淋巴结清扫有可能成为治疗的趋势,本文就RC联合PLND进行叙述。

  • 经阴道联合腹腔镜下根治性女性全膀胱切除原位回肠新膀胱术

    作者:吴刚;叶锦;张尧;郭建新;白巍;梁平;王鹏;周波;李黔生;靳风烁

    目的 探讨经阴道联合腹腔镜下根治性女性全膀胱切除及原位回肠新膀胱的手术方法.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6例,平均年龄61(55~73)岁.5孔法先行腹腔镜下手术:游离输尿管后分侧清扫盆腔淋巴结;举宫器配合下,用血管闭合器LigaSure切断子宫相关韧带及膀胱两侧血管蒂;电凝钩分离子宫直肠陷窝及膀胱前间隙;LigaSure切断阴蒂背血管复合体;超声刀切开膀胱颈尿道后游离膀胱颈后壁至阴道前穹窿部.阴道手术:直视下剪开阴道前后穹窿,于阴道取出标本,缝合阴道.回肠新膀胱术:下腹正中4~5 cnl切口,将回肠拉出切口外,游离30~40 cm回肠,剖开后w形折叠缝合形成贮尿囊;插入法植入输尿管后将贮尿囊还纳腹腔.缝合切口后重新开启气腹,腔镜下行新膀胱尿道吻合. 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6.2(4~8)h;出血量平均665(400~1200)ml.术后1~3个月患者均恢复较满意的控尿功能,IVU显示双肾功能良好,无膀胱输尿管反流及梗阻.新膀胱大容量平均427(300~600)ml.无新膀胱阴道瘘等需要手术处理的严重并发症.术后平均随访16(9~30)个月,6例均存活.1例术后8个月发现肝转移. 结论 经阴道联合腹腔镜下根治性女性全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治疗女性浸润性膀胱癌可行、有效,应用举宫器及经阴道直视下手术可一定程度上降低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的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由于阴道切口整齐、缝合确切,新膀胱阴道瘘等并发症的发生机会减少.

  •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术(附15例报告)

    作者:黄健;姚友生;许可慰;郭正辉;江春;韩金利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代膀胱手术方法.方法浸润性膀胱癌患者15例,年龄39~71岁,平均59岁,男14例,女1例.采用5个套管针,腹腔镜由脐部上缘套管针进入,手术者经左侧2个套管针操作,助手经右侧2个套管针操作.清扫双侧盆腔淋巴结;游离输尿管下段在其末端切断;男性患者行膀胱前列腺全切除,紧贴前列腺尖端离断尿道;女性行膀胱全切除的同时作子宫及附件切除.在下腹正中线上作4~5 cm切口,取出标本.将回肠拉出切口外,隔离50cm回肠剖开后M形折叠形成贮尿囊,将输尿管末段1 cm插入贮尿囊后顶部作吻合.贮尿囊低位开口与尿道断端6针吻合,前4例直视下作吻合,后11例在腹腔镜下行尿道吻合.结果手术时间5~10 h,平均6.5 h;出血量200~1000 ml,平均387 ml.术后3周KUB、IVU及代膀胱造影检查显示:双肾显影良好,无输尿管返流及梗阻,代膀胱充盈良好,容量约300 ml,术后4~6周内患者均恢复控尿功能.无排尿困难及尿失禁.结论腹腔镜下行膀胱全切除视野清楚,可减少出血,避免尿道括约肌损伤,保留海绵体神经血管束;减少肠管暴露时间,有利于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减少肠粘连.小切口取出标本,体外构建贮尿囊,吻合输尿管,可缩减手术时间,减少腹腔内污染.

  • 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微创治疗

    作者:吴海啸;王先道;余谦;吴汉;汪定海;朱再生

    目的总结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的诊断和微创处理方法.方法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梗阻患者12例.原发病膀胱肿瘤10例、结核性小膀胱1例、放射性膀胱炎1例.术后输尿管贮尿囊吻合口狭窄9例、吻合口以上梗阻3例.均采用MRI和肾镜下肾盂输尿管插管造影诊断.行手术治疗11例,其中镍钛合金记忆金属网支架术6例,输尿管支架术4例6侧,输尿管贮尿囊吻合术1例.结果12例均诊断明确.11例术后随访3个月~5年.IVU示患肾功能恢复正常、肾积水消失9例,肾积水减轻2例.肌酐及尿素氮正常.1例膀胱癌患者术后6个月死于肿瘤肺转移.结论MRI和肾镜下的肾盂输尿管插管造影是有价值的检查手段;输尿管支架术、输尿管镍钛记忆合金支架术手术简单、创伤小、效果好.

  • 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19例报告

    作者:刘锋;王帅;祁小龙;郑珉;张琦;毛祖杰;张大宏

    目的 探讨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2010年8月至2014年4月,19例临床诊断为局部进展性膀胱癌(cT2~3 N0~2 M0)的患者接受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及腔镜下直线切割闭合器形成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对围手术期及随访资料进行收集.结果 19例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以及尿路重建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285±37) min,术中出血量(187±36) ml,术后住院时间(21±4)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9±0.4)d.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阳性率32%(6/19).术后发生1例淋巴瘘.3例尿瘘经腹腔引流后治愈.拔除尿管后17例存在尿失禁,均于术后3个月好转,但仍有8例存在夜间尿失禁.3例存在单侧输尿管反流,输尿管轻度积水,其中1例曾于术后1个月内反复感染,经抗炎和导尿治疗后好转.2例存在单侧输尿管吻合口狭窄,其中1例行肾穿刺造瘘后于膀胱镜下置入双J管并留置6个月好转,1例于术后5个月行腹腔镜下输尿管新膀胱再植术后治愈.1例患者术后反复感染后出现双侧输尿管下段狭窄,于术后6个月行腹腔镜下双侧输尿管新膀胱再植手术,一侧行输尿管植入术,对侧行新膀胱壁襻吻合术.术后随访8~42个月,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术后6个月膀胱镜检查未见膀胱结石和切割闭合器钉子裸露,肾功能与术前相比无减退.结论 完全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加直线切割闭合器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手术创伤小,解剖结构显露较满意;应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完成肠道吻合以及新膀胱的制作,手术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技巧

    作者:张琦;祁小龙;刘锋;徐智慧;王帅;毛祖杰;张大宏

    目的 探讨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的手术技巧.方法 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37例诊断为局部进展性膀胱癌(cT2 ~3No ~2Mo)的患者,男29例,女8例.年龄52 ~71岁.根据术前膀胱增强CT检查及膀胱镜活检病理诊断,25例患者术前分期为cT2,12例为cT3,其中25例为原发肿瘤.37例均全麻下行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手术先行双侧淋巴结清扫,然后暴露输尿管至膀胱外壁后离断,结扎膀胱上动脉,暴露精囊和输精管,打开狄氏筋膜,暴露前列腺后方.沿膀胱前列腺两侧经前列腺筋膜内层面保留两侧的血管神经束至前列腺尖部尿道,离断尿道,切除膀胱.再于镜下用直线切割闭合器取30 ~ 35 cm长回肠构建U形新膀胱,然后将新膀胱与输尿管、尿道吻合.记录手术情况及术后随访资料.结果 本组37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5 ~335 min,平均(285±37) min.术中出血量90 ~300 ml,平均(187±56) ml.术后住院时间15 ~ 20 d,平均(17±2)d;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1.3~2.2d,平均(1.7±0.4)d.标本切缘均为阴性.淋巴结阳性率21.6%(8/37).术后1个月22例达到完全自控排尿;术后3个月33例日间完全自控排尿,8例有不完全性夜间尿失禁.术后随访6 ~ 24个月,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病例.术后6个月膀胱镜检查未见明显膀胱内结石形成.新膀胱容量270~350 ml,尿动力学检查膀胱内压力19~25 cmH2O(1 cmH2O =0.098 kPa).结论 完全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切除及原位U形回肠新膀胱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术后恢复快.

  • 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3例报告

    作者:汪灶昆;顾继礼;徐小军;张锦;钱涛;戴雨梅

    浸润性中晚期膀胱癌需要行全膀胱切除术,随着微创外科技术的发展,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及尿流改道术日渐成熟,2012年12月~2013年2月我们开展3例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回肠代膀胱术,获得成功,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3例,均为男性,年龄分别为64、68、73岁.3例分别因无痛性肉眼血尿5、6、8个月就诊.CT检查示:单侧肾积水,膀胱顶壁及左右侧壁占位性病变,直径分别为3.0、4.5、5.0 cm.膀胱镜检查:膀胱顶壁及左右侧壁肿瘤,基底部较宽或多发,单侧输尿管开口未见.活检后病理证实:均为移行细胞癌,其中Ⅱ级1例,Ⅲ级2例;TNM分期:T2N0M0 1例,T3bN0M02例.ECG、胸片、腹部B超均正常,未发现远处和盆腔淋巴结转移.

  •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附15例报告)

    作者:郑军华;鄢阳;彭波;许云飞;高其若;张海民

    目的 介绍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回肠新膀胱术的方法及经验.方法 本组15例,均为男性,年龄45~62岁,平均54岁.术前均明确诊断为浸润性膀胱癌.采用腹腔镜下行膀胱癌根治性切除,然后取长约40 cm回肠于体外缝制贮尿囊及输尿管贮尿囊吻合,体内行贮尿囊尿道吻合术.结果 手术时间5.5~8 h,平均6.5 h;出血量200~11 00 ml,平均550 ml.术后8周静脉尿路造影以及代膀胱造影检查显示:双肾显影良好,无输尿管返流及梗阻,代膀胱充盈良好,容量约300 ml.术后3个月全部患者日间控尿良好,7例患者夜间控尿良好,夜间排尿2~3次.结论 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体外建成贮尿囊及输尿管再植、体内贮尿囊尿道吻合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尿控率高、恢复快.

  • 阑尾阴囊皮肤再造尿道术一例

    作者:陈家友;潘亚强;吴根和;徐宾

    1998年10月,我们在改良Indiana代膀胱术的基础上,为1例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患者,施行了回盲肠代膀胱-阑尾阴囊皮肤再造尿道成形术,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 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患者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作者:梁骏;杨惠雯;陈英华

    目的 分析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患者的真菌感染 ,提高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241例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患者临床资料 ,根据病原菌感染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17例为真菌感染 ,对照组24例为其他病原菌感染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感染时间与血细胞成分 ;采用SPSS21 .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患者真菌感染率为7 .10% ,其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常见占52 .94% ,真菌感染与其他感染在出血量、输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而在术后感染时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计数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真菌感染患者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 ,氟康唑治愈率88 .24% .结论 全膀胱切除术后尿流改道患者真菌感染率较高 ,抗菌药物应用时间越长 ,真菌感染率越高 ,采用氟康唑等药物进行抗真菌治疗有效.

  • 膀胱癌的术后治疗

    作者:王志平;邵红刚

    膀胱癌是我国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方法很多,目前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原则上表浅膀胱癌行保留膀胱的手术,浸润癌行全膀胱切除术.因膀胱癌有多灶性、种植性等特点,故术后复发率高达50%~70%.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方法有很多,在这里我想浅谈一下常用的膀胱灌注治疗及术后随访.

  • 改良阑尾输出道,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附2例报告)

    作者:翟崎昌;王明生;孙文功;王永启

    我院1997年7月~1999年12月对2例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并应用改良脐部造口阑尾输出道,盲升结肠可控性膀胱术,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 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疗效分析

    作者:任鹰

    目的 探讨全膀胱切除加尿道改流术加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治疗膀胱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00年1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全膀胱切除加尿道改流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术式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5例患者中术后出现盆腔感染3例,切口感染4例,尿路逆行感染3例,经抗感染、切口换药等治疗后均好转.随访33例,失访2例.随访33例患者中,术后五年存活28例,死亡5例,五年存活率84.85%.结论 治疗膀胱癌全膀胱切除加尿道改流术仍为有效地治疗手段,预防性淋巴结清扫术可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

  • 膀胱全切术后两种流出道术式比较

    作者:陈立勋;贾本忠;郑铎

    目的:探讨膀胱全切术后,原位膀胱和Bricker膀胱两种尿流改道方式的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7月~2012年7月共30例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5~72岁,平均(62±9)岁。原位膀胱11例,Bricker膀胱19例,对比其手术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术后生活质量及术后护理情况。结果 Bricker膀胱术及原位回肠膀胱术在手术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及手术出血量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原位膀胱在生活质量及术后护理上优于Bricker膀胱(P<0.05)。结论在严格选择适应证的基础上,应先选择回肠原位代膀胱术,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Bricker膀胱术作为全膀胱切除后尿流改道的次选术式。

136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