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饮食、环境危险因素与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的关联

    作者:张连升;郭伟;金鑫;王振杰;徐永干

    目的 探讨泰州地区饮食、环境危险因素与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间的关联.方法 回顾性分析泰州市人民医院及兴化市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83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结果分为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体重指数(BMI)等指标,并分析前列腺穿刺阳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PSA显著高于非前列腺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列腺癌组患者的吸烟者比例大于非前列腺癌组,体育锻炼、吃绿色蔬菜者比例小于非前列腺癌组(P<0.05).结论 综合考虑患者PSA及食用绿色蔬菜、吸烟、体育锻炼等因素可为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及前列腺穿刺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信息,对泰州地区高危人群的早期预防、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 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围操作期处理

    作者:徐文峰;林哲;叶珊;何素群;于月仪;谢莉敏;梁梅香;张海滨

    目的:探讨直肠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法:2006年1月~2009年1月在直肠超声引导下行经直肠前列腺10点穿刺510例,术前2 d使用肠道消炎药物;术前清洁洗肠,预防性使用抗菌素1次.穿刺均成功.术后常规直肠压迫止血.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前列腺癌145例,PIN 10例,前列腺炎66例:术后1 d~2 d出现败血症12例,血尿116例,直肠出血14例,予抗炎压迫止血后均治愈.结论: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时处理术中、术后出现的并发症,对降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 经直肠超声检查前列腺体积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对检出前列腺癌的影响

    作者:蔡敏娴;卢彩成;陈国强;张贵荣

    目的: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中各项前列腺相关指标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2012年7月至2016年7月在本院行前列腺穿刺2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前列腺体积(PV)与前列腺癌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所有穿刺病例在行穿刺术前均行 PSA、直肠指诊(DRE)及经直肠超声扫描测量 PV 并计算得出 PSAD。结果:在总共278例前列腺穿刺的病例中,有61例经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检出率为22.25%。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两组患者除年龄以外,PSA、PSAD 和 PV 均有显著性差异,PSAD 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显著高于 PSA(0.551)。当 PSAD 截断值为0.15ng/mL2时,检出前列腺癌的特异度为89%。结论:随着 PV 的增大,前列腺癌的检出率逐渐减低,PSAD 诊断效能优于 PSA,对预测前列腺癌的发生和恶性程度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穿刺活检前列腺癌72例病理形态学观察及Gleason分级

    作者:王云帆;缪琦;王淑芳;饶晓松

    目的 观察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组织的病理形态学改变,进行系统的Gleason分级.方法 收集经直肠超声引导的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的前列腺癌72例,复习HE组织切片,并依据2005年国际泌尿病理学协会(ISUP)修订的前列腺癌Gleason分级系统进行分级.结果 72例前列腺癌中53例的主要及次要成分为3级结构(73.6%),59例主要及次要成分为4级结构(81.9%),12例主要及次要成分为5级结构(16.7%).结论 本组前列腺癌Gleason 4级结构与3级结构常常混合存在,而且4级结构相比3级结构更为常见.修订后的Gleason分级系统有助于对前列腺癌进行规范分级,以利于进一步研究,准确反映肿瘤的预后差异.

  • 前列腺上皮内新生物和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与腺癌的关系及鉴别

    作者:蒋智铭;张惠箴;陈洁晴;周健华;刘亮

    前列腺上皮内新生物(PIN)是公认的前列腺癌癌前病变[1,2]。而前列腺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AAH)与癌的关系则有争议[1,3]。本文重点探讨PIN和AAH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及鉴别。  1.材料和方法:自1994年10月~1999年9月,我院共接收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250例,经耻骨上剔除或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标本271例。经全面复查,选择其中含PIN,AAH和腺癌的病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PIN和AAH均作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BE12)标记。对PIN和AAH与前列腺癌的关系和形态学差异作对比分析。

  • 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多点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新源;周正东;季平;唐智勇;顾星

    目的讨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多点穿刺诊断前列腺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7例直肠指检阳性和(或)PSA>4 ng/ml的可疑前列腺癌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多点穿刺活检.结果本组32例(32/97,占33%)确诊为前列腺癌,所有接受穿刺的患者无一例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经直肠超声引导前列腺多点穿刺可为临床提供明确的前列腺癌组织学诊断,穿刺操作简便安全,取材成功率高.

  • 护理干预对经直肠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的影响

    作者:李浩然;孙黎鹂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患者采取经直肠途径穿刺活检术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干预对其产生的影响.方法:对90例高度怀疑前列腺癌的患者采取经直肠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并通过改进护理干预方法,有效的减少穿刺活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经直肠途径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对诊断前列腺癌效果明显,同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防止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 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胡秦;李纲;张学锋;殷虎明;王力;陈晔;浦金贤;侯建全

    目的: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5年1月我院793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8~95岁,平均69岁。比较前列腺癌( 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患者间RDW的差异,分析RDW、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血红蛋白(Hb)、血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甘油三酯(TG)和年龄等因素与前列腺穿刺阳性的关系。比较RDW在不同PSA值时对前列腺穿刺阳性的影响。分析RDW与 PCa 患者 PSA、Gleason 评分及临床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PCa 患者 RDW [(13.38±1.11)%,359例]高于BPH患者[(12.75±0.62)%,4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RDW是前列腺穿刺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明显优于年龄和PSA ( OR值分别为2.440、1.061和1.017)。PSA>20 ng/ml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 AUC)为0.730,明显高于其他PSA组。 PCa患者不同PSA组、Gleason评分组及临床分期之间的RDW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随着疾病危险度越高, RDW值越大。结论 RDW在PCa患者中高于BPH患者。 RDW是前列腺穿刺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可用于预测前列腺穿刺结果,尤其是对PSA>20 ng/ml的穿刺患者。 RDW分别与PSA、Gleason评分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RDW可用于评估前列腺癌危险程度。

  • 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中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测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莫晓东;蔡晓峰;李纲;张学锋;唐敬;浦金贤;侯建全

    目的 探讨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测定273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hs-CRP水平.年龄44~ 95岁,平均69岁.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PCa) 9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 177例.比较PCa和BPH患者hs-CRP的差异,以及hs-CRP增高和正常者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hs-CRP、总PSA(tPSA)、PSA密度(PSAD)、前列腺总体积(TPV)和年龄等因素对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影响. 结果 PCa患者血清hs-CRP的中位数(上四分位数~下四分位数)为3.22 mg/L(1.22~9.84 mg/L),BPH患者为1.24 mg/L(0.55~2.76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3 mg/L和≤3 mg/L患者的前列腺穿刺阳性率分别为55%(51/92)和25%(45/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tPSA、TPV和年龄是影响前列腺穿刺阳性率的独立因素,hs-CRP的OR值高于tPSA、TPV和年龄. 结论 hs-CRP升高时前列腺穿刺活检的PCa检出率增加.hs-CRP是影响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独立因素.

  • 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X前列腺穿刺法诊断前列腺癌的优势性分析

    作者:王辉;邰胜;周骏;施浩强;郝宗耀;张翼飞;张力;梁朝朝

    目的 探讨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X前列腺穿刺法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影响前列腺癌穿刺阳性率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3月622例接受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X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6~88岁,平均(68.1±6.8)岁,其中≤60岁者116例,61 ~ 70岁者251例,71 ~ 80岁者230例,>80岁者25例.PSA 0.35~264.00 ng/ml,平均(28.15±31.42) ng/ml,其中<4 ng/ml 26例,4~9 ng/ml 82例,10 ~ 19 ng/ml 194例,20 ~ 39ng/ml 93例,40 ~ 59 ng/ml 34例,60 ~ 79 ng/ml 32例,80 ~99 ng/ml 66例,≥100 ng/ml 5例.分析患者不同年龄和PSA分组的穿刺结果,以及每个穿刺位点的阳性率、侧区和外侧区穿刺阳性率和穿刺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622例穿刺病理结果为,前列腺增生314例,上皮样瘤变31例,可疑前列腺癌26例,前列腺癌231例,其中前列腺癌检出率为37.1% (231/622).侧叶(第2、4、6、8、10、12针)总穿刺针数3 735针,阳性率21.6%(806针阳性);左右外侧叶(第1、3、5、7、9、11针)总穿刺针数3 736针,阳性率21.3%(796针阳性),侧区和外侧区穿刺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12针的穿刺阳性率平均为(21.6±1.6)%,各针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12针各针阳性率与第X针阳性率(34.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组,各组阳性率分别为≤60岁组26.7%,61 ~ 70岁组32.0%,71 ~ 80岁组45.0%,>80岁组6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PSA水平分组分析,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4 ng/ml组4.5%,4~9 ng/ml组29.2%,10 ~ 19 ng/ml组31.3%,20 ~ 39 ng/ml组15.2%,40~ 59 ng/ml组5.5%,60~79 ng/ml组2.9%,80 ~ 99 ng/ml组10.3%,≥100 ng/ml组0.8%,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年龄(OR=1.652)、PSA值(OR=1.533)是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率的影响因素(P<0.05).12+X点前列腺穿刺术后并发症包括血尿81例(13.7%),大便带血32例(5.2%),尿潴留26例(4.2%),发热57例(9.2%).结论 对于首次接受前列腺穿刺的患者,经直肠超声引导下12+X针穿刺法在增加阳性诊断率及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上都有较大的优势.不同年龄及PSA水平患者的穿刺阳性率有一定的差异,临床上可依据年龄和PSA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选择是否行前列腺穿刺.

  • 四种预测前列腺穿刺阳性风险模型的准确性的外部验证与比较

    作者:王力;李纲;谢赣生;张学锋;殷虎明;胡秦;陈晔;浦金贤;侯建全

    目的 验证与比较4种用于个体化预测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初次前列腺穿刺阳性风险模型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9月431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北美前列腺癌预防试验的前列腺癌风险计算(prostate cancer prevention trial derived cancer risk calculator,PCPT-CRC)模型、蒙特利尔模型以及文献报道的两个国内模型(国内模型1和国内模型2)进行个体化前列腺穿刺阳性风险计算,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各模型的预测准确性,并采用Z检验比较各模型AUC的差异.结果 本研究431例的穿刺病理结果中,123例(28.5%)为前列腺癌,308例(71.5%)为良性病变.前列腺癌组与非前列腺癌组的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百分比(percentage of fre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fPS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2),年龄、PSA、直肠指检、前列腺体积以及超声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PT-CRC模型、蒙特利尔模型、国内模型1、国内模型2和PSA的AUC分别为0.774 (95% CI0.726~0.822)、0.765 (95% CI0.714~0.816)、0.813 (95% CI0.767~0.858)、0.795(95%CI0.749~0.842)和0.736 (95% CI0.684~0.788),各模型间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PSA比较,当PSA范围无限制时,国内模型1的预测准确性提高了7.7%(P<0.05).当PSA为4~10 ng/ml时,4种模型和PSA的AUC分别是0.688(95% CI0.560~0.816)、0.818 (95% CI0.719~0.918)、0.830 (95% CI0.740 ~0.919)、0.853(95% CI0.771 ~0.935)和0.565(95% CI0.419 ~0.710),国内模型2预测准确性高,较PSA提高了28.8%(P<0.05).结论 4种模型均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国内两种模型与PCPT-CRC模型和蒙特利尔模型的预测准确性无差异,但与PSA比较,当PSA范围无限制时,国内模型1更有优势;当PSA为4~ 10 ng/ml时,国内模型2预测准确性高.

  • PSA"灰区"前列腺癌预测模型及随访系统的建立

    作者:吴杰;赵睿哲;黄源;张成;潘永昇;汪骏;柳金良;秦超;成功

    目的 建立PSA"灰区"人群前列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及前列腺穿刺随访系统.方法 第一阶段: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436例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前列腺活检初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33 ~86岁,平均67.1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反向消除法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并筛选潜在的预测指标以建立模型.同时基于逻辑回归分析,建立一个评估前列腺癌风险(PCaR)的预测公式.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所建立模型的诊断效率.根据模型得出的前列腺癌风险值,将患者分为两个风险组.第二阶段:应用新建立的模型,对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我院188例PSA在"灰区"的初诊患者进行风险评估.对于高风险组患者建议立即接受前列腺活检;对低风险组患者建议每3个月一次密切随访观察.随访1年后,比较两个阶段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和Gleason评分的分布.结果 新模型较PSA显著提高了"灰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33.0% vs.21.1%,P=O.012),新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0.789)与传统临床指标PSA (0.566)、PSAD (0.664)和f/t PSA(0.654)的曲线下面积比较明显升高(P <0.001),诊断效率更高.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患者的基本情况和Gleason评分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08).结论 我们建立了针对"灰区"患者的前列腺癌风险预测模型和一套前列腺穿刺随访系统,能减少不必要的前列腺活检并在不延误患者诊断和治疗的情况下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 血清PSA水平与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Gleason评分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董杰昌;夏同礼;冯陶;李淑清;王松涛

    我们对1999年1月至2001年1月间收治的72 例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与穿刺活检标本Gleason评分统计分析,探讨二者的关系.

  • 前列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mRNA的表达

    作者:马乐;潘柏年;李鸣;丁义;刘漓波;辛殿旗;张志文

    采用巢式RT-PCR方法检测33例前列腺癌(PCa)患者外周血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 mRNA的表达,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43例患者分2组:(1)PCa组:33例,其中B期9例,C期20例,D期4例,均经前列腺穿刺病理证实.21例接受过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HRH)治疗.(2)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组:10例,经TURP术后病理证实.取患者静脉血5 ml,Ficoll分离白细胞,提取RNA,逆转录cDNA,巢式PCR扩增,扩增产物用凝胶电泳观察,测序鉴定PCR结果.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χ2=35.85.

  • 经直肠超声与磁共振融合成像靶向穿刺技术在首次诊断性前列腺穿刺中的应用

    作者:侯建全;席启林;浦金贤;黄琛;欧阳骏;李纲;黄玉华;马超;王子贤

    目的 评估经直肠超声与磁共振融合成像(transrectal ultrasound/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TRUS/MR)靶向穿刺技术(targeted biopsy,TB)在首次诊断性前列腺穿刺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我院经多参数磁共振(muh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pMRI)扫描发现可疑病灶,且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rostate imaging and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PI-RADS)评分≥3分的9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首次行诊断性穿刺.年龄46~ 83岁,中位年龄68岁.穿刺前血清PSA 1.2 ~85.0 ng/ml,中位PSA 11.2 ng/ml,其中PSA< 10ng/ml者36例,10~20 ng/ml者30例,>20 ng/ml者25例.使用实时超声多影像融合系统对mpMRI提示的可疑病灶进行靶向穿刺2针,同时进行常规12针的系统穿刺.自身对照研究比较TB和系统穿刺的前列腺癌和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clinically significant prostate cancer,CsPCa)的检出率.结果 本组91例中,总的前列腺癌检出率为57.1%(52/91).TB和系统穿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分别为44.0% (40/91)和51.7%(47/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CsPCa检出比例TB高于系统穿刺,分别为80.0%(32/40)和68.1%(32/4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对于PI-RADS评分为5分和3分的病灶,TB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分别为77.1% (27/35)和10.3% (3/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TB和系统穿刺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在PSA< 10 ng/ml[27.8%(10/36)和36.1%(13/36)]、10~20 ng/ml[50.0% (15/30)和56.7% (17/30)]、>20 ng/ml[60.0%(15/25)和68.0%(17/25)]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对位于不同PSA区间的首次诊断性前列腺穿刺患者,2针TRUS/MR融合成像TB可以获得与12针系统穿刺相似的前列腺癌检出率,同时,TB可检出更高比例的CsPCa.PI-RADS评分系统对选择合适患者进行TB穿刺有指导作用.

  • 902例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的并发症分析及处理

    作者:钟婉媚;莫承强;罗俊航;岑俊杰;苏冠宇

    目的 探讨经直肠前列腺穿刺并发症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共902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的患者病例资料,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处理方法.结果 902例穿刺患者中,发生血尿者270例(29.93%);发生血便者155例(17.18%),其中直肠出血者19例(占血便的12.26%);继发感染者46例(5.11%),其中急性附睾炎者4例(占感染的8.70%),感染者中有l例发生穿刺术后败血症导致横纹肌溶解及急性肾损伤;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者7例(0.78%).结论 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术技术简单易行、创伤少,但仍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穿刺前的充分合理准备及术后预防均十分重要.

  • 前列腺癌术后病理较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升高的相关因素

    作者:何必鸣;陈锐;高旭;任善成;杨波;侯建国;王林辉;杨庆;周铁

    目的 探讨影响前列腺癌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较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升高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择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的102例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收集可能影响Gleason评分升高的相关因素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Gleason评分升高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PSA密度(PSAD)与直肠指诊(DRE)等相关指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前列腺体积对于前列腺癌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升级具有重要相关性(OR=0.981).结论 通过测量前列腺体积可预测前列腺癌术后病理Gleason评分较穿刺病理Gleason评分升高的可能,从而准确估算前列腺癌患者的实际Gleason评分,以便做出更有利的医疗决策.

  • PSA<2.5 ng/ml 的前列腺癌的特性

    作者:孙其鹏;高新

    国外前列腺癌防治试验的数据指出:在PSA<4 ng/ml及直肠指检正常的男性人群中,仍有15%的个体在前列腺穿刺中发现患有前列腺癌.

  • 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回顾性研究

    作者:程龙;陈弋生;邹滨;陶凌松;孔艰;朱光标;王家伟;陶良俊

    目的 分析前列腺穿刺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及抗菌药物方案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本院泌尿外科收治的750例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穿刺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分为口服喹诺酮类组(A组)及静脉应用三代头孢类组(B组).记录两组患者年龄、前列腺体积、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术前1周是否曾留置导尿,是否合并糖尿病以及术后的病理结果.统计术后1周内两组患者血尿、血精、血便及感染的发生率,分层比较各指标及两种抗菌药物方案下的感染发生率.结果 750例患者感染发生率约为6.4%.年龄75岁及以上、合并糖尿病、术前1周内曾留置导尿以及术后1周内出现血尿、血精、血便的患者感染率更高.通过Logistic回归检验,结果显示年龄75岁及以上、合并糖尿病、术前1周内留置导尿以及术后出现血尿、血精、血便是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感染率与体质指数、收缩压、前列腺体积及术后病理为前列腺炎或前列腺癌无关(P均>0.05).A组患者中年龄75岁及以上、术前1周内曾留置导尿以及术后1周内出现血尿、血精、血便的患者穿刺后感染率显著高于B组(P均>0.05).结论 年龄、糖尿病、术前7 d留置导尿管及术后1周内出现血尿、血精、血便可能是前列腺穿刺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对年龄75岁以上、术前7 d内曾留置导尿及术后7 d内出现血尿、血精、血便的患者,三代头孢类药物静脉应用可能会有更好的预防效果.

  • 直肠指诊和经直肠超声扫描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郭悦江;王道虎;毛晓鹏;陈炜;吴荣佩;邓春华;丘少鹏

    前列腺穿刺是目前确诊前列腺癌的惟一手段,穿刺前行前列腺经直肠指诊(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或进行前列腺经直肠超声( 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y,TRUS)是否有必要性,在临床上一直存在争议[1].我们分析穿刺前行DRE及TRUS的必要性,报道如下.

110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