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烤瓷程序对可加工玻璃陶瓷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

    作者:李佳玲;郑艳春;赵中亮;宋国轶

    目的:研究烤瓷程序对二硅酸锂可加工玻璃陶瓷颜色和透光性的影响。方法制作48个15×13 mm,厚度(1.00±0.01)mm的爱尔创锂瓷LT VC1方形试件,随机分为A、B、C三组,分别调整不同烤瓷程序参数。使用义获嘉P 300烤瓷炉烧结,color i5台式分光光度计,测定每组试件的色彩参数L、a、b、△E及可见光透过率的值,光谱360~750 nm。结果经过不同的烤瓷程序处理后,各参数与标样之间的色差△E0.52~1.30。可见光透过率的变化值在±1%左右。结论经过不同的烤瓷程序二次晶化处理后,二硅酸锂可加工玻璃陶瓷颜色和透光性无明显变化,色差在临床可接受范围内,满足患者对修复体美学的要求。

  • 牙科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材料机械残余应力的拉曼光谱分析

    作者:王晓东;刀力;简裕涛;赵克

    目的:使用拉曼光谱技术研究静态加载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LDG)晶相改变及内部机械残余应力的影响。方法制作LDG盘状试件,采用双轴弯曲法对试件分别进行100和400 N预加载。使用激光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785 nm波段入射激光扫描两次预加载后试件中央区2 mm ×2 mm区域。根据特征峰的位移反映材料内部应力变化情况,绘制拉曼应力图。结果 LDG拉曼光谱在413 cm-1波段存在Si2O5基团的特征性峰。特征性拉曼峰位置的改变可有效反映内部残余应力的变化。100 N预加载后试件应力分布整体比较均匀,413 cm-1附近的拉曼峰分布在413.2~413.6 cm-1,存在较多应力集中点。400 N预加载后试件的残余应力分布不均匀性增加,特征性拉曼峰位置分布范围扩大至约1.5 cm-1(413.1~414.6 cm-1),应力的集中点更为明显,出现应力集中区。结论通过拉曼光谱技术证实了LDG受静态加载后存在机械残余应力,且随着载荷的增加残余应力更加显著。

  • 前牙超薄瓷贴面美学修复临床效果评价

    作者:张蕾;钱冬冬;骆小平

    目的 评价超薄瓷贴面用于前牙关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2年2月至2013年2月于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修复科就诊的54例要求改善前牙美观患者的126颗前牙,采用IPS e.max Press热压铸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系统高半透性HT色系瓷块制作超薄瓷贴面,口内试戴满意后用光固化树脂黏结剂黏固.修复完成后第1、6个月及第1、2、3、4、5年复诊,参照改良美国公共卫生署(USPHS)评价标准,从继发龋、边缘适合性、外形、颜色匹配和破裂等方面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本研究共制作了126颗超薄瓷贴面进行前牙修复.修复完成后1个月复诊,2颗贴面(1.6%)颜色匹配为B级,其余指标均达A级修复完成后6个月、1年和2年复诊,所有修复体各项指标均达A级.修复完成后3年复诊,2颗贴面(1.6%)边缘可探及间隙,边缘适合性评为B级修复完成后4年复诊,2颗贴面(1.6%)切端折裂l mm,破裂指标为C级修复完成5年复诊,1颗贴面(0.8%)失访;1颗贴面(0.8%)远中切角部分折裂,破裂指标为C级;5颗贴面(4.0%)边缘有较明显的轻度着色,颜色匹配为B级.所有患牙修复后均无牙髓敏感症状、未见继发龋和牙龈炎.结论 超薄瓷贴面的透光性极佳,颜色自然协调,边缘适合性非常好,临床效果令医患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前牙美学修复方法.

  •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前牙过小牙修复的临床应用

    作者:郑树灿;黄旭瑶;周勇;李朝晖

    目的 评价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在前牙过小牙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45例患者的87颗牙使用IPS e.max Press铸瓷贴面修复,于修复完成后1、6、12、24、36个月进行复查,参见改良加利福尼亚牙科协会(CDA)/Ryge标准进行评价,检查包括边缘适合性,瓷表面质地,颜色匹配,牙敏感症状和牙龈健康情况五个方面.结果 1个月复查时,11颗基牙出现牙敏感症状,予脱敏治疗处理后症状明显改善.6个月复查牙龈情况,9颗基牙出现牙龈炎症,经卫生宣教及系统牙周治疗后症状好转.1个月及6个月复查时,所有贴面边缘密合,完整性好,瓷表面质地良好.12个月复查时出现1颗贴面完整脱落,清洁处理后重新粘固未再次发生脱落.24个月复查时,一患者进食过程中前牙误咬硬物发生修复体崩折,牙本质暴露,予重新制作贴面进行修复.观察到36个月时7颗基牙出现不同程度龈退缩.结论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适用于前牙区过小牙修复,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和远期预后.

  • 一种通用粘接剂对不同CAD/CAM可切削材料的短期粘接成绩

    作者:吴欣祎;谢海峰;陈冰卓;孟虹良;何峰;陈晨

    目的 评估一种通用粘接剂对于3种不同类型的CAD/CAM可切削材料的短期粘接成绩.方法 制作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陶瓷、纳米复合陶瓷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试件各20枚,其中前两者进行喷砂处理,后者进行氢氟酸酸蚀处理.各组陶瓷再分为2个亚组,分别使用(SBU)或不使用(Ctr)通用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以上表面处理瓷片与复合树脂柱通过树脂水门汀粘接,制作粘接试件,37℃水储24 h后测试剪切粘接强度并记录断裂模式.喷砂处理的氧化锆陶瓷和纳米复合陶瓷,以及酸蚀处理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表面微观形态.结果 SEM观察显示酸蚀处理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喷砂处理的氧化锆陶瓷和纳米复合陶瓷相对于粗化处理前呈现出粗糙的表面形态.3种经粗化处理的材料使用通用粘接剂表面处理后,剪切强度较未使用者显著增强.结论 通用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能够增强氧化钇稳定四方相氧化锆陶瓷、纳米复合陶瓷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3种类型CAD/CAM可切削材料的短期粘接强度.

  • 烧结次数对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不同部位颜色的影响

    作者:黄璀;余佳;蒙绍峰;高碧云

    目的 评价烧结次数和渐变厚度及其交互性对椅旁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作(CAD/CAM)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不同部位颜色的影响.方法 在标准中切牙模型上制备贴面修复模型,用椅旁扫描仪采集光学印模,椅旁CAD/CAM系统制作24个二硅酸锂玻璃陶瓷贴面样本共4组(n=6),初次结晶组为对照组S0,其余按上釉烧结次数依次为S1、S2、S3组.使用Vita easyshade电子比色仪测定每个贴面的色彩参数L、C、H、a、b,用SAS 9.1.3统计软件采用重复测量多因素方差方法分析不同烧结次数以及不同部位厚度间各颜色指标的差异性.后扫描电镜(SEM)观察每组贴面的晶体排列和致密度.结果 随着烧结次数增加,试件的L值总体呈减小趋势(P<0.05).C和b的烧结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除S2组与S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组之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发现二硅酸锂晶体随着烧结次数增加,晶体变大,晶体间的孔隙变小,晶体间的锁结变得更为紧密.结论 上釉次数和厚度及其交互性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色相、明度、彩度均存在影响.

  • 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与瓷睿刻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在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比较

    作者:武金强;王士成;王蓓

    目的:比较分析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与瓷睿刻(CEREC)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对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6月笔者科室诊治的后牙牙体大面积缺损患者100例(共110颗牙),随机将其分为Ceramage组与CEREC组,均行12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修复后即刻、修复后12个月的效果.结果:CEREC组修复即刻、修复后12个月修复体颜色成功率分别为94.34%、96.23%,均显著高于Ceramage组的80.70%、82.46%(P<0.05);但两组在修复即刻、修复后12个月修复体的表面磨耗、边缘着色、修复体固位、继发龋、牙齿完整、边缘密合、牙周状态成功率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Ceramage聚合瓷高嵌体、CEREC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在后牙根管治疗后大面积缺损中修复效果均较好,但CEREC二硅酸锂玻璃陶瓷高嵌体在修复体颜色方面有明显优势.

  • 烧结温度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析晶和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王彬;肖云;左起亮

    目的:观察烧结温度改变对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析晶行为和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两段式烧结法烧结陶瓷,改变烧结终温度,XRD和SEM分别观察烧结前后陶瓷物相和表面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经不同温度烧结后陶瓷呈现不同的析晶行为和微结构改变,以800 ℃时的改变为显著,经840 ℃烧结后的陶瓷具有较高结晶度(P<0.05)和均匀致密的表面微结构.结论: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烧结中的温度控制至关重要,800 ℃ 和840 ℃为陶瓷晶相和微结构改变的关键温度.

  • 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与牛牙釉质磨损性能的体外实验研究

    作者:王雪松;张少锋;贺林;张珍珍;郭嘉文;孙亚丽;伊远平;杨雪薇;郭振兴

    目的:研究模拟口腔环境下牛牙釉质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特性.方法:将18个长8 mm、直径3 mm的二硅酸锂玻璃陶瓷圆柱作为上颌磨头,分别与下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或牛牙釉质试件配副,每组9个样本,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在人工唾液、室温环境、10 N载荷、转速100 r/min、回转半径2.5 mm、匀速圆周运动的条件下进行54万次循环磨损实验.在整个磨损周期中选取10个循环节点,用三维形貌仪测量每个节点下颌试件的磨损高度损失量并绘制相应磨损曲线,扫描电镜观察相应磨损阶段对应的磨损面微观形貌.结果:各循环节点牛牙釉质的磨损量均大于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量(P<0.05);实验循环周期内,牛牙釉质的磨损曲线呈现出“跑合期”、“稳定磨损期”、“剧烈磨损期”3个磨损阶段,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曲线呈现“跑合期”和“稳定磨损期”两个磨损阶段.2组的微观形貌也呈现出与磨损曲线相对应的阶段性动态衍化规律.结论:在模拟口腔环境下,牛牙釉质和二硅酸锂玻璃陶瓷的磨损行为均呈现出阶段性动态衍化规律;牛牙釉质的磨损量显著高于二硅酸锂的磨损量,提示应注意防止二硅酸锂玻璃陶瓷修复体对对颌天然牙的过度磨损.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