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剂量口服维生素D3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丁洁

    目的:分析大剂量口服维生素D3治疗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中选择78例进行分组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维生素D3用量,即400IU/d,使用6个月.观察组则一次口服20-30万IU维生素D3,使用后不在使用任何维生素D制剂.间隔3个月后进行患儿体内血清25(OH)D浓度以及血钙复查,依据检查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追加使用大剂量维生素D3.分组依据为信封法,各组均纳入39例,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比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更高(P<0.05).对比治疗后两组血清钙、血清25(OH)D浓度均显示观察组更佳(P<0.05),治疗前对比未见显著差异(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婴幼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使用大剂量口服维生素D3治疗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会引发不良反应,安全性较佳.

  •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李金良

    目的:分析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4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成四组,各组30例.I组患儿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D3,Ⅱ组患儿给予口服维生素D3,Ⅲ组患儿给予口服鱼肝油丸,Ⅳ组患儿给予口服英康利丸;观察比较四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I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总有效率与其他三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的总有效率的比较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给予肌肉注射维生素D3,疗效为显著,值得推广.

  •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彩玲;苏攀宏

    目的:探讨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20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10%的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单纯口服维生素D,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10%的葡萄糖酸钙溶液静脉滴注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 骨强度在婴幼儿佝偻病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刘雨睿;刘静

    目的:探讨骨强度测定在婴幼儿佝偻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骨强度B超仪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127例进行骨强度检测.结果:佝偻病婴幼儿经骨强度B超检测阳性率与健康儿童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阳性率男女儿童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检测结果经临床评价,得到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论:骨强度测定具有较高的特异性、敏感性,能做到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且具有无创、无痛的优点,可以作为婴幼儿诊断佝偻病的辅助手段.

  • 捏脊对婴儿骨密度及血红蛋白的影响

    作者:尹超群;杨卫华;吕细华;黎小崇

    目的 探讨捏脊对婴儿骨密度及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 2015年3月-6月从社康儿童保健门诊中随机抽取1月龄健康婴儿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两组均进行常规儿童保健及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中医捏脊.两组分别在6、12月龄时进行骨密度和血红蛋白监测.结果 进行中医捏脊的治疗组在6、12月龄时骨密度和血红蛋白浓度均高于对照组,骨密度不足(或偏低)发生率和贫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捏脊可以提高婴儿的骨密度和血红蛋白,防治婴儿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及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值得在儿童保健中推广应用.

  • 龙牡壮骨颗粒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雪荣;陈格格;陈庆梅;裴学军;肖飞;向希雄

    目的:研究龙牡壮骨颗粒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对50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给予龙牡壮骨颗粒口服治疗,观察患儿治疗前后疾病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变情况等.结果: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好转率都达到88%.头部、胸骨骨骼畸形、牙齿迟出前后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骨骼畸形用药前后证候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食欲食量、面色、汗证、肌肉、毛发、精神、夜惊、枕秃用药前后证候积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龙牡壮骨颗粒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显著,对面色、汗证、肌肉、毛发、精神、夜惊、枕秃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临床上有很好的应用价值及前景.

  •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疗意义

    作者:黄繁林;梁若虹;郗俊平;黄碧林;黄楚容

    目的探讨骨源性碱性磷酸酶的测定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诊疗意义.方法采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对246例拟诊为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者进行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测定,根据检测结果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结果全部病例症状消失,体征减轻,终全部治愈.结论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检测简便、快速、特异、结果可靠,对临床诊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极具指导价值.

  •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成骨细胞表型标志物相关性研究

    作者:葛静静;刘秀梅;矫晓玲

    目的 探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与成骨细胞表型标志物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佝偻病患儿73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时期体检正常的健康婴幼儿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小儿血清中骨钙蛋白(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及25(OH)D3的含量,将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观察组血清中25-(OH)D3 ·BGP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清中BALP、PIC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BALP与PICP呈正相关(r=0.487,P<0.01);BGP与BALP呈负相关(r=-0.434,P<0.01);PICP与BGP呈负相关(r=-0.408,P<0.01).而25(OH)D3与BGP、BALP、PICP均无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成骨细胞表型标志物是不一样的,呈现增强的为PICP、BALP,合成受抑制的为BGP.

  • 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热孜万古丽米吉提;麦合甫热提麦麦土送

    目的:探讨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诊治方法与预后。方法:2012年8月~2013年10月选择我院收治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小儿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选择住院的年龄、性别匹配的无佝偻病症状的小儿40例对照组,都进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测定,同时观察组患者采用中性缓冲磷酸盐溶液与维生素 D制剂、钙剂的联合治疗方案。结果:观察组的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含量为234.12±18.32 U/L,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0.0%。结论: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表现为血清骨碱性磷酸酶含量增加,采用综合治疗能取得比较好的预后效果。

  • 婴儿亚临床型佝偻病社区干预效果分析

    作者:李铁华;周鑫;戴少敏

    目的 探讨对亚临床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进行社区干预效果.方法 对60例符合亚临床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家长进行社区健康促进干预.结果 干预组患儿的BALP(骨源性碱性磷酸酶)比对照组明显下降,t=5.525,P<0.001.结论 积极的健康干预,对减少亚临床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率、提高治愈率具有贯彻抓早、抓小、抓彻底的重要意义.

  • 社区卫生服务防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效果初探

    作者:赵启晖

    目的 探讨用社区卫生服务的方法防控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效果.方法 把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前后的293例婴儿及其母亲分为观察组178例和对照组115例,统计并对比两组婴儿佝偻病发病率和两组母亲对佝偻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用χ2检验统计组间差异.结果 χ2值分别为13.45、28.31,P均<0.01,两组在发病率和相关知识知晓率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的发病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佝偻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扎实持续的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降低社区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显示出明显的防控效果,较传统医学模式更有优势.

  • 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裴敏昕;唐巧云

    目的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分别采用不同药物治疗,比较其临床疗效.结果 维生素D3肌肉注射组的有效率为100%,而维生素D3口服组、伊可新与鱼肝油丸组及英康利组的有效率分别为76.19%、81.82和87.50.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2,P<0.01).结论 不同的药物对小儿佝偻病的治疗作用不同,以维生素D3肌肉注射组的治疗作用好.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护理干预

    作者:刘汝美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预防中的作用,降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发病率,促进小儿健康成长。方法选择在我院儿保门诊进行3个月体检的小儿,以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出生的561例为对照组,产前不予以干预,产后42d来我院体检时予以健康宣教;以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出生的535例为观察组,从母亲的孕期开始叮嘱孕妇要多晒太阳,对于缺钙的孕妇要补充钙剂和适当的维生素D以及对孕妇进行健康教育的宣教,倡导母乳喂养,在婴儿出生后半个月,无异常时即可补充维生素D,在天气好的情况下多晒太阳等。结果对照组561例,检出颅软41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为7.31%。观察组535例,检出颅软10例,小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为1.87%。结论针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原因,预先进行护理干预,可降低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有效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儿童的护理

    作者:孙玉杰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是由于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体内钙、磷代谢失常,造成以骨骼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慢性、营养性疾病.维生素D缺乏不仅使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质疏松、软化、类骨组织堆积而产生骨骼畸形,而且还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导致反复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疾病.本病多见于2岁以下婴幼儿,北方患病率高于南方,是我国儿科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 伊可新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王其芳

    目的 探讨伊可新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医院收治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鱼肝油滴剂治疗,观察组采用伊可新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 临床疗效评价结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生化指标评价,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及完成治疗后,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采用伊可新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临床效果优于鱼肝油滴剂治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各项血清生化指标,疗效肯定,安全有效,凸显伊可新治疗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价值.

  • 90例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会娟;鲁玉霞;孟丽

    目的:对婴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运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足月生健康婴儿病例1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其中对照组婴儿给予单纯维生素D,观察组婴儿给予维生素D联合钙剂,对两组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佝偻病患病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两组婴儿在随访期间第6个月和第12个月的生长发育指标无明显差异,第6个月,对照组有28例(31.1%)婴儿可疑,观察组30例(33.3%)可疑,均无1例佝偻病发病,第12个月,对照组34例(37.8%)可疑,观察组32例(35.6%)可疑,均无1例佝偻病发病,两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结论:婴儿只需要保证适量的维生素D和乳制品摄入就能够有效预防佝偻病的发生,不需要再额外的补充钙剂。

  • 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不合理治疗的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杨育新;李万鹏;翟凤馨;刘锦平

    目的对有不合理治疗病史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进行干预治疗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对147名有不合理治疗病史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患儿进行合理治疗,对其家长和保育员进行卫生宣教.结果合理治疗后患儿的治愈率增加,临床症状显著减少;卫生宣教后家长的问卷及格率显著提高.结论积极的卫生宣教和合理的治疗对于减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提高治愈率很有价值.

  •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初期维生素D联合钙剂治疗之我见

    作者:徐承达

    营养性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witamin D deficiency 以下简称佝偻病)系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导致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其好发于婴幼儿,主要与其生长快需求量大、户外活动少、日光照射时间短生成较少、环境污染等有关.其初期多见于6月龄内小婴儿,症状多为非特异性神经兴奋性增高表现:夜啼、易惊、汗多、摇头擦枕等[1].

  • 沈阳市儿童血液25-OH-D3季节变化研究

    作者:文江舸;刘艳;廖新;李智永;施丽君

    目的 了解沈阳地区青儿童血液维生素D与季节变化的相关性.方法 2012年1月--2012年12月,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体检的儿童1490人,空腹后采取静脉血,应用液相色谱质谱法进行25-OH-D3测定.结果 沈阳市青少年儿童维生素D缺乏仍然比较常见,全年之中1月份处于低,9月份达到高.结论 继续加强儿童佝偻病防治工作,应该根据全年变化,制定预防措施,并且重视大年龄组儿童的相关问题.

  • 不同剂量维生素D3对预防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斌成;周琼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维生素D3对预防早产儿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入院治疗的55例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出生顺序随机分为早产儿A组27例与早产儿B组28例,两组患儿均于出生后给予维生素D3治疗,早产儿A组患儿剂量为每日800IU,早产儿B组患儿剂量为每日400IU.对比两组早产儿治疗后的佝偻病发病率.结果:早产儿A组佝偻病的患病率低于早产儿B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产儿A组骨质改善情况优于早产儿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早产儿出生后应用日均800IU剂量维生素D3治疗,可以减少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患病率,对于预防佝偻病发病及改善骨质有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62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