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清胃汤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中医症状的改善作用

    作者:刘多虎

    目的:观察清胃汤对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中医症状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0月到2017年10月收治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68例,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使用清胃汤,对照组则给予针对性中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1个月后的治疗效果,并比较证候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4.12% (32/34)、73.53% (25/34),即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与治疗前具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恶心1例,腹胀1例,食少1例,不良反应率为8.82% (3/34),对照组中有3例恶心、4例腹胀和2例食少,不良反应率为26.47% (9/34),即观察组不良反应出现率明显较低.结论:对于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的治疗,采用清胃汤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率,并改善临床症状,不易出现不良反应.

  • 健胃冲剂联合标准三联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

    作者:刘厚林

    目的 分析健胃冲剂联合标准三联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奇偶性分为对照组(n=39,标准三联治疗)和治疗组(n=39,健胃冲剂联合标准三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胃脘疼痛、苔黄腻、胃脘灼热、口苦口臭、恶心呕吐及大便黏带等症状评分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反应蛋白、IL-6、IL-8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3、6个月后的总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健胃冲剂联合标准三联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慢性胃炎的效果显著,其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性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清胃祛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作者:詹淑娜

    目的 探讨清胃祛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清胃祛湿汤,对2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及胃黏膜修复情况、胃黏膜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22%,与对照组83.33%相比明显较高(P<0.05);2组患者治疗前的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评分、EGFR阳性细胞百分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炎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EGFR阳性细胞百分比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清胃祛湿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效果确切,可促进胃黏膜修复,也能提高EGFR表达,值得推广.

  • 清热祛湿法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胃炎

    作者:李贺元;罗晓韵;安云

    目的 探讨用清热祛湿法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三仁汤加味,疗程2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9%,对照组为63.9%,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Hp清除率为80.6%,对照组为58.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用清热祛湿法治疗脾胃湿热型Hp相关性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 清化愈疡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脾胃湿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晴晴;李保良

    目的 评价清化愈疡汤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脾胃湿热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7月脾胃病科门诊就诊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脾胃湿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四联抗幽门螺杆菌及质子泵抑制剂抗溃疡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服清化愈疡汤.观察2组间内镜下黏膜愈合程度、中医症状积分、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内镜下黏膜愈合程度(P<0.05)、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情况(P<0.05)显著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清化愈疡汤能促进幽门螺杆菌阳性的脾胃湿热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胃黏膜修复,促进临床症状缓解,并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

  • 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姬宪立

    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2例脾胃湿热型胃脘痛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雷尼替丁胶囊)和观察组(香连丸),每组各22例,治疗2周,随访2周,对其胃镜疗效和症候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在胃镜疗效和症候疗效方面,观察组的有效率均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医治疗脾胃湿热型胃脘痛疗效显著,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作者:李强

    目的 研究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90例为对象进行分组.西药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进行治疗,中西药组在西药治疗组基础上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时间、Hp根除时间、住院时间;给药前和治疗4周后患者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症状积分的差异.结果 中西药组跟西药治疗组比较,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中西药组相较于西药治疗组疗效达到显效时间、Hp根除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给药前两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症状积分相似,P>0.05;治疗4周后中西药组相较于西药治疗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症状积分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 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加速Hp根除,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 Hp 阳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分析

    作者:何成华;刘皓月

    目的:探讨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97例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49例和对照组48例。两种患者均采用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治疗。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采用黄连温胆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果胶铋胶囊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病理疗效、Hp根除情况、治疗前后胃镜下黏膜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2%,对照组为60.42%,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组织炎症改善42例(85.71%),对照组组织炎症改善40例(83.33%),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Hp阴性33例(67.35%),对照组治疗后治疗后Hp阴性21例(43.75%),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显著性( 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Hp阳性浅表性胃炎效果较好,患者Hp根除效果好,治疗后充血、水肿、糜烂、出血点发生率少,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临床研究

    作者:徐流亮;徐笑爽

    目的:观察健脾化湿方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7月开封大学医学部收治的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转移因子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健脾化湿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生命质量、免疫球蛋白A(Immunoglobulin A,IgA)、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免疫球蛋白M(Immunoglobulin M,IgM)值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对2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中医症候积分、IgG、IgM在治疗后均下降,而生命质量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上述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IgA在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8.71%(55/62)、3.23%(2/62),均优于对照组74.19%(46/62)、19.35%(12/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湿热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采用健脾化湿方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免疫球蛋白水平,促进患者身体恢复,提高生命质量,且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 半夏泄心汤加减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雪梅;严光俊;刘冲

    目的: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辨治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炎性指标、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疗效机制,为临床脾胃湿热型CAG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荆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脾胃湿热型CAG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2组均予以日常生活指导及兰索拉唑片+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再予以半夏泻心汤加减辨治,2组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血清炎性指标(IL-2、IL-6、TNF-α、G-17).评价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期间2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月后,2组胃脘或肘肋胀满、胃脘灼热、口苦口干、恶心呕吐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完成治疗后血清炎性反应递质IL-2、IL-6、TNF-α 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G-17较治疗前明显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完成治疗后CD3+、CD4+、CD4+/CD8+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脾胃湿热型CAG疾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未收集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辨治可改善脾胃湿热型CAG患者胃部炎性反应、提升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升临床治疗疗效,且不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佛手四黄汤治疗脾胃湿热型胃炎43例

    作者:庄洪顺

    目的 观察和对比佛手四黄汤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诊治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共4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三联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佛手四黄汤治疗,4周后观察其疗效.结果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的治愈人数及取得效果的病例多于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经中医辨证、中药治疗Hp阳性的慢性胃炎患者确有疗效;中医疗治法在改善患者症状、体征及根除Hp和复发率方面,疗效均明显优于单用西药治疗.

  • 黄连温胆汤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的疗效

    作者:谭其佳

    目的:探讨对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采用黄连温胆颗粒制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60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疗法,研究组患者给予黄连温胆颗粒制剂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及幽门螺杆菌根除率等.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与研究组患者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温胆颗粒制剂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较佳,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在临床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六神丸联合黄连素治疗脾胃湿热型口腔溃疡

    作者:蔡少娜;陈文艺

    目的:探讨脾胃湿热型口腔溃疡采取六神丸联合黄连素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接收的口腔溃疡患者70例,将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分别采取六神丸和六神丸联合黄连素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临床疗效上,实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5.7%,实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实验组疼痛消失时间、溃疡消失时间及年复发次数分别为(2.23±0.51)d、(4.18±0.35)d、(2.15±0.22)次,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3.52±0.82)d、(8.02±0.63)d、(8.32±0.48)次,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脾胃湿热型口腔溃疡采取六神丸联合黄连素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土茯苓乌贼骨治疗小儿慢性胃炎

    作者:胥小云;夏丽;简波

    土茯苓、乌贼骨是师授常用于治疗胃脘痛的常用药对.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将此两味药制成散剂治疗小儿慢性胃炎、中医辨证属于脾胃湿热型者,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治疗方法:将土茯苓、乌贼骨两药以4∶1的比例混合,研成细末内服,视年龄大小每次服用2~6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5天为1个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燥热,生冷难消化食物.

  • 萎缩性胃炎临床证型分类研究

    作者:朱方石;姒健敏;王良静

    目的:探讨萎缩性胃炎(CAG)中医证型分布的主次,确定相应的治则治法,为制定CAG辨证分型客观标准提供框架结构和依据.方法:检索近4a的医学期刊,收集含辨证分型具体病例数据的论文53篇中确诊CAG病例9995例,总结、比较分析CAG中医证型的构成比.结果:CAG临床常见证型依次为肝胃不和型、气滞血瘀型、肝胃郁热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弱型和胃阴不足型等6种.结论:上述6种证型反应了CAG的病变机制,临床治疗以健脾益气为基本大法,根据病情证候择选其他治法.

  • 藿朴夏苓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药效学评价

    作者:张凤

    目的 分析藿朴夏苓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临床药效学评价.方法 患者例数为120例,将以上患者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实施藿朴夏苓汤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在治疗后胃镜分型方面,观察组患者数据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温热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实施藿朴夏苓汤的治疗效果较为理想,能保证患者健康,临床意义较为深远.

  • 中药加火针治疗156例寻常痤疮的临床观察

    作者:才吉甫;向红芬

    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火针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8组,对照组78例。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平素的恢复情况。结果:“中药+火针”的治疗方法明显高目的:观察中医药辨证论治+火针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15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8组,对照组78例。2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平素的恢复情况。结果:“中药+火针”的治疗方法明显高于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加米诺环素胶囊口服;结论:中药+火针治疗寻常痤疮的方法,效果明显。

  • 清利化浊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邹济源

    目的:探究清利化浊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三联疗法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清利化浊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1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利化浊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治疗总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清化饮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指标及胃部症状的价值

    作者:赵与洋

    目的 探讨清化饮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临床指标及胃部症状的价值.方法 方便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该院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患者,分为50例研究组(治疗方案为清化饮治疗)和50例对照组(治疗方案为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慢性胃炎治疗疗效;两组慢性胃炎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期间安全性.结果 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疗效分别为94%、82%,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慢性胃炎治疗前胃脘胀满、苔黄腻、黄腻满舌分别为(2.34±0.41)分、(2.46±0.25)分、(2.34±0.28)分vs(2.31±0.39)分、(2.43±0.37)分、(2.64±0.37)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慢性胃炎中医症状评分治疗后分别为(0.75±0.34)分、(0.63±0.34)分、(0.52±0.29)分、(1.17±0.42)分、(1.28±0.37)分、(1.69±0.34)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服用药物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好,研究组出现1例尿常规异常、1例粪常规异常、2例肾功能异常;对照组出现1例血常规异常、2例尿常规异常、2例粪常规异常、1例肝功能异常、1例肾功能异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05).结论 清化饮可以改善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患者相关临床指标及胃部症状,药物服用安全.

  • 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湿热型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临床观察

    作者:旷欲胜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Hp)相关性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本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相关性DU患者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83.78%)(P < 0.05);观察组患者溃疡愈合率和Hp清除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十二肠球部溃疡疗效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溃疡愈合率及HP清除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13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