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噪声习服及听力损伤快速检测仪的研制

    作者:季家红;余文斌;郭军涛

    目的 研制一台集快速听力损伤检测及噪声习服功能于一体的便携装备,以预防强噪声给外场人员和飞行人员带来的听力损伤.方法 采用基于ARM920T内核的Mini2440为主控核心,采用UCOS嵌入式小操作系统进行任务调度,通过ADS软件来编写开发板程序,产生噪声习服信号和测试信号,并自动完成听力损伤自动检测.结果 仪器能够按照GBZ49-2014《职业性噪声聋的诊断》要求输出稳定频率和强度的音频信号,实现听力损伤自动筛查以及特定背景的噪声习服功能.结论 该检测仪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实现听力损伤自动筛查和噪声习服的功能,整机具有稳定性好,扩展性强、界面友好等特点.

  • 噪声习服对听力损伤保护作用的时程研究

    作者:田传胜;孙菲;张婉虹

    目的 观察噪声习服对豚鼠听力损伤防护效应的时程变化.方法 2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噪声习服组(A组)和直接暴露组(B组).A组动物在声压级为90 dB SPL(声压级)、中心频率为0.5 kHz的一个倍频程噪声下连续暴露10 d,每天6 h,休息5 d,然后与B组动物同时在105 dB的白噪声下连续暴露7 d,每天4 h.每天在强噪声暴露前、后测定两组动物的听觉脑干反应(ABRs)阈值.结果 A组动物在接受低噪声暴露后产生了习服效应.强噪声暴露后,A组1~7 d的平均阈移逐渐增加,而B组的平均阈移则逐渐减少;除第7天时的6 kHz频率外,A组在各时点上的click和短纯音(4、6、8 kHz)的平均阈移均显著低于B组.结论 噪声习服对强噪声暴露引起的听力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作用逐渐减弱.

  • 噪声习服对豚鼠耳蜗抗氧化酶的影响

    作者:田传胜;张婉虹;孙菲

    目的 探讨噪声习服对耳蜗抗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豚鼠随机分为无噪声对照组(A组),噪声习服组(B组),噪声习服+强噪声暴露组(C组),单纯强噪声暴露组(D组).B组动物在声压级为90 dB SPL(声压级)、中心频率为0.5 kHz的一个倍频程噪声下连续暴露10 d,每天6 h;C组动物在经过与B组相同的噪声习服处理后,休息5 d,再暴露于105 dB的白噪声4 h;D组动物直接暴露于105 dB的白噪声4 h.噪声暴露结束后即刻测定耳蜗中的脂质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 D组的丙二醛(MDA)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A、B、C、D组水平分别为144.19±4.59,147.12±4.51,163.76±4.83,187.11±6.14(P<0.05);噪声暴露后C、D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GSH-Px活力均有所增强,C组明显高于D组分别为282.20±22.46 VS 243.95±16.53;32.72±2.24/35 26.84±2.22(P<0.05);D组的过氧化氢酶(CAT)活力明显低于其他3组,而C组的CAT活力增强,A、B、c、D 4组CAT活力分别为63.18±4.59,65.93±4.41,82.34±4.66和45.60±4.88(P<0.05).结论 噪声习服可以提高耳蜗抗氧化酶的活力.

  • 噪声习服预防噪声性听力损失研究概况

    作者:何作顺

    噪声危害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主要的职业危害之一,噪声性耳聋和其他噪声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一直居高不下.如何预防噪声性耳聋的发生和/或减轻听力损害程度已成为各国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 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左红艳;吴铭权;崔博;余晓俊

    目的:探讨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建立噪声习服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及图像分析等技术,定量研究噪声习服后毛细胞内纤维状肌动蛋白(F-actin)、钙调蛋白(CaM)、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表达及游离Ca2+浓度的变化.结果:噪声暴露后毛细胞中F-actin、CaM及HSP70的表达均呈增加趋势.与噪声损伤暴露组(H组)比较,噪声习服后损伤暴露组(CH组)中F-actin和HSP70的表达均明显增多,CaM的表达具有增加趋势.声暴露后毛细胞内游离Ca2+浓度升高,噪声损伤暴露组毛细胞内游离Ca2+浓度明显高于噪声习服组(C组)和习服后损伤暴露组.结论:噪声习服使毛细胞对于其后声刺激的保护性反应增强,毛细胞内细胞骨架系统的加强及胞内钙稳态的维持在噪声习服的保护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

  • 噪声适应性暴露对人听力保护作用的初步探讨

    作者:田传胜;王生;孙菲;刘长春;朱建国

    目的观察适应性噪声暴露对听力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4名青年志愿者随机分为4组(每组11人,男6人、女5人),其中2组为适应性暴露组,另2组为直接暴露组.适应性暴露1组和2组先暴露于中心频率为0.5 kHz、声压级为95 dB SPL的一个倍频程噪声,每天6 h,连续暴露10 d,休息2 d后,再连续3 d分别暴露于声压级为105 dB的一个倍频程噪声(2.5 h/d)和白噪声(0.5 h/d);而直接暴露的两组预先不进行适应性暴露,直接暴露于105 dB的一个倍频程噪声和白噪声,连续3 d,每天2.5 h.以暂时性听阈位移(TTS)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在高噪声暴露过程中,适应性暴露组与直接暴露组相比,除8 kHz外,TTS在各个频率上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经过一定强度噪声的适应性暴露后,能够减轻更高强度噪声所致听力损伤的程度.

  • 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保护作用

    作者:左红艳;吴铭权;崔博;宋学政

    目的探讨噪声习服对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取健康成年豚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噪声习服组、噪声损伤暴露组和噪声习服后损伤暴露组.建立噪声习服实验动物模型.采用听觉电生理测试和耳蜗基底膜铺片的方法,分别测定听性脑干反应(ABR)阈值及毛细胞缺失率的变化.结果噪声习服暴露对其后强噪声损伤暴露引起的听力损失产生了13dB的保护作用.耳蜗基底膜铺片显示,本实验中暴露引起的毛细胞缺失较明显,习服后损伤暴露组与直接损伤的暴露组相比基底膜第Ⅰ、Ⅱ圈的毛细胞缺失减少.结论采用适宜的噪声暴露参数,噪声习服暴露可对其后强噪声损伤暴露引起的听力损失产生保护作用.噪声暴露引起的毛细胞形态学改变包括细胞缺失和非致死性细胞损伤.噪声习服暴露后减少其后强噪声损伤暴露引起的毛细胞缺失.

  • 噪声习服对人体听觉系统保护作用

    作者:何作顺;刘柳洪;陈燕萍;章丽娟

    目的 探讨噪声习服对人体听觉系统的保护作用及其抗脂质过氧化机制.方法 适应组每天4 h低强度噪声的习服性暴露,连续6 d,结束后,休息2 d,然后每天3 h高强度噪声暴露,连续6 d;对照组,每天3 h的高强度噪声暴露,连续6 d.测量2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暂时性阈移(TTS),及血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的含量.结果 适应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TTS明显小于对照组(0.4~4 kHz,平均差异6.7 dB,P≤0.05);血清MDA 下降、SOD上升、全血GSH上升.结论 噪声习服可降低TTS,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对听力的损伤,提示应用自由基清除剂和抗氧化剂可能预防或减轻噪声引起的听力损伤.

  • 噪声习服性暴露对听力的保护作用

    作者:刘长春;王生;李桂兰;范昭宾;田传盛;赵苒

    目的探讨噪声习服性暴露对人听觉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试验组首先接受10天,每天6h低强度噪声的习服性暴露,结束后,休息2天,然后再接受3天,每天2.5h高强度噪声暴露;对照组只接受3天,每天2.5h的高强度噪声暴露.测量两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暂时性阈移(TTS).结果试验组高强度噪声暴露后的TTS明显小于对照组(0.5~2kHz平均差异9.5dB,P<0.05).结论噪声习服性暴露可降低高噪声引起的TTS,并对听觉系统有一定保护作用.

  • 不同强度噪声对豚鼠耳蜗HSP70表达特点的影响

    作者:赵苒;刘长春;吴铭权;陈浩宇;余晓俊;宋学政

    [目的]观察无损伤的中等强度的习服声刺激后耳蜗中热应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的表达特点.[方法]习服组先接受10 d每天6 h习服声暴露;对照组静置饲养10 d;习服+高噪声暴露组先接受10 d每天6 h习服声暴露,休息2 d后,再暴露于高强度噪声2 h;高噪声暴露组直接暴露于高强度噪声2 h.然后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各组动物耳蜗HSP70表达情况.[结果]习服组耳蜗中HSP70(积分光密度为22.99,平均光密度为0.28)明显高于对照组(积分光密度为6.77,平均光密度为0.11)(P《0.05);习服+高噪声组明显低于高噪声暴露组(P《0.05),两组积分光密度分别为20.06和43.14,平均光度分别为0.30和0.40.[结论]用无损伤的中等强度习服声诱导耳蜗中HSP70的表达高于正常状态时的表达而低于高强度噪声刺激时的表达,但习服过程诱导产生的HSP70却对听觉系统提供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 噪声习服对听觉系统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桂兰;刘长春

    根据等能量假说,噪声引起的听力损失程度与接受的刺激声音强度和持续时间成正比.但是,近年来的研究结果却与此假说产生分歧,研究表明在特定暴露条件下的听力损失中,部分是由受试对象以前的噪声暴露史决定的,噪声的暴露史可能是决定噪声性听力损伤易感性的一个因素,它可以使机体逐渐适应,从而提高机体对噪声的耐受性.在一定强度的同一噪声中重复暴露,随着暴露的继续,每天的暂时性听阈位移(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TTS)逐渐减小,这种现象被称为"习服”(conditioning).而且,观察组(经过习服暴露的动物)与对照组(未经习服暴露,只接受高强度损伤暴露)动物的比较中,随后的高强度噪声暴露中,观察组产生的永久性听阈位移(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PTS)和毛细胞损伤都较小,这种现象被称为"强化”(toughening),也有人称为"变硬”[1].

  • 噪声性听觉损伤防治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灵活;殷明;章建程

    噪声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各种职业环境下的有害因素,强噪声可导致机体出现噪声性听觉损伤甚至噪声性耳聋,预防和治疗噪声性听觉损伤的研究一直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根据噪声性听觉损伤(NIHL)的特点和机制,国内外学者对噪声防治的研究主要包括个体护耳器防护和应用相关药物进行防治等.近年来,关于噪声习服和噪声易感性现象的研究为噪声性听觉损伤的防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噪声防治领域的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噪声性听觉损伤的易感者筛选以及易感性相关基因的研究方法.

  • 噪声习服对风洞噪声致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余萌;吴玮;韩浩伦;王方园;屈昌北;王刚;王鸿南;李保卫;孟令照;王普杰;虞学军;吴大蔚;牛聪敏;刘钢

    目的 探讨噪声习服对风洞噪声致听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取健康成年豚鼠100只,随机分为噪声习服后暴露组(A组)和直接暴露组(B组)各50只.A组动物先连续七天暴露于习服噪声后再连续七天暴露于模拟强风洞噪声,B组直接暴露于模拟强风洞噪声7天.分别于实验前、习服噪声暴露后、模拟强风洞噪声暴露后检测各组豚鼠ABR反应阈.结果 A组实验前、习服后、强风洞噪声暴露后ABR反应阈分别为13.45±4.96、20.41±8.22、28.58±10.19 dB SPL,B组实验前、强风洞噪声暴露后ABR反应阈分别为:14.88±4.47、26.57±9.89 dB SPL.强风洞噪声暴露后A组豚鼠ABR反应阈阈移(8.18±7.96 dB)小于B组(11.69±10.92 dB)(P<0.05).结论 习服噪声和强风洞噪声暴露均可引起听力损失,但噪声习服可对其后强风洞噪声暴露导致的听力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噪声习服对耳蜗外毛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

    作者:彭建华;陈建福;黄治物

    目的 观察噪声习服对正常清醒豚鼠耳蜗外毛细胞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90 dB(A)的宽带噪声对20只健康豚鼠进行连续14天的习服暴露,每天暴露8小时.分别于暴露前、暴露14天和暴露停止后7天及暴露停止后14天测试豚鼠DPOAE听力图(DP-gram)及1~8 kHz各频率的输入/输出(I/O)函数曲线.结果 DP-gram的测试结果显示噪声习服暴露使豚鼠低频段(1~3 kHz)DPOAE的幅值升高,其中2及3 kHz升高为明显,分别为5.0及7.5 dB(P<0.05);使高频段(4~8 kHz)DPOAE幅值出现轻度降低.在I/O曲线的测试结果中,噪声习服暴露使低频(1~3 kHz)高强度段(50~70 dB SPL)DPOAE的幅值升高,高频段(4~8 kHz)幅值轻度下降,在噪声暴露停止后14天又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噪声习服暴露可以使豚鼠耳蜗外毛细胞低频段的主动性增强.

  • 噪声习服对听觉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许靓

    随着现代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噪声污染已经成为世界七大公害之首.噪声对人体的各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包括听觉、视觉、神经、内分泌、生殖、心血管系统等[1,2],可表现为噪声性听力损失(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NIHL)、视觉敏感度下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失调、内分泌激素失调、生殖能力降低、高血压等.但同时又发现适量的噪声对耳蜗能起到"韧化"作用,对听觉系统存在一定的保护效应.

  • 噪声适应性暴露对人体血清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田传胜;王生;孙菲;尚德刚

    目的观察在适应性噪声暴露过程中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将新进厂工人随机分为适应组和对照组.适应组先在实验室内经适应性暴露后与对照组接触车间强噪声.测定外周血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结果在预暴露于适应性噪声10d的过程中,适应组血清抗氧化酶活性表现出增高的趋势.在暴露于车间强噪声13周过程中,两组对象的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适应组酶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预先反复暴露于中等强度的噪声可以增强工人血清抗氧化酶的活性,从而减轻噪声对听力的损伤.

  • 听觉系统噪声习服的实验观察

    作者:田传胜;王生;孙菲;刘长春;朱建国

    目的观察反复暴露于一定强度噪声对人听觉系统的影响.方法以11名男女青年作为观察对象,连续暴露于中心频率为0.5 kHz、声压级(SPL)为95 dB SPL的一个倍频程窄带噪声10 d(每天暴露6 h).结果在暴露于95 dB SPL噪声的过程中,观察对象在各测定频率的暂时性听阈位移(TTS)呈逐渐减小趋势,与噪声暴露第1天的TTS相比,从第4天开始在某些频率上TTS出现差异显著性(P<0.05),连续暴露10 d后,在0.5~8 kHz的各个频率上均可观察到TTS显著减小的现象.结论反复暴露于一定强度的噪声后,人听觉系统可以产生习服效应.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