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军字一号”的危急值警示功能的设计与实现

    作者:王兴强;徐茂云

    本文对“军字一号”中的危急值警示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给出了具体应用的实现,确保了医护人员获得实时危急值警示信息.

  • 检验危急值在住院精神病患者中的分布

    作者:刘天富;芮黎

    目的 探讨检验危急值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分布情况.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2015年6月至2016年5月住院治疗的27920里各类精神疾病患者的送检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760例为常规血液样本,13160例为生化血样本.分析所有送检血液样本的血清K+、Ca2+、肌酸激酶、血糖、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计数检验危急值.结果 27920例样本中,246例发生检验危急值,发生率为0.88%,以低血K+、肌酸激酶升高和白细胞减少依次位列前3位,发生率分别为41.5%,24.4%,11.8%.女性患者低血K+危急值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男性患者肌酸激酶升高危急值显著高于女性(P<0.05).女性患者WBC减少危急值发生率与男性相当(P>0.05).结论 住院精神疾病患者常见的检验危急值依次是低血K+、血清肌酸激酶升高和白细胞总数减少.

  • 血糖检验危急值在糖尿病社区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汤松平

    糖尿病是社区的多发病、常见病,也是社区责任医师在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需要重点监控的慢性病之一.它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等而引发的糖、蛋白质、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糖尿病(血糖)一旦控制不好会引发并发症,导致肾、眼、足等部位的病变,且难以治愈[1].

  • 区域性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检验危急值跨院协同信息化管理机制应用

    作者:华孙英;徐炜新

    通过对集约化区域检验中心中检验危急值管理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分析,利用一系列信息化技术手段建立起区域性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检验危急值跨院协同信息化管理机制,并引入相关监控指标,促使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覆盖范围内的每所医疗机构均能有效提升检验危急值管理与处置的效率,并形成行之有效的闭环管理机制,进而强化其对相关医疗风险的管控能力,使得集约化医疗服务中心的质量管理体系在各个被服务单位得到有效地下沉与延伸.

  • 检验危急值应用的评估与持续改进

    作者:兰海丽;张秀明;余元龙;杨有业;杨勇;韩志安;李钰燕;欧阳能良;解鸿翔

    目的 挖掘检验危急值数据中隐藏的规律,通过临床联系和评估为危急值报告制度的完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统计、分析、探索、评估适合医院特点的危急值项目和范围.结果危急值的发生率为0.14%;经过临床评估查实、统计分析,结合文献报道和咨询临床专家,检验科修改了PO2、GLU、PT、APTT的危急值范围;新增了新生儿K+、GLU、BiLi和AKT、MYO、CTnl,同时删除了AMY等危急项目,并报医务科批准和执行.结论 定期分析评估、不断总结、持续改进,使检验危急值报告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这样有助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检验科的服务意识和临床医生的诊疗水平.

  • 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

    作者:胡前平

    目的:利用信息化手段优化医院的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实验室信息系统(LIS)和中国移动通信浙江分公司等三家公司的有效协作来实现相关功能.结果:通过优化相关流程,标准化了医院检验危急值报告程序,提高了临床处置能力.结论:在临床和就诊患者需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使医院的工作效率和临床满意度得到了持续性改进.

  • 急诊科对检验危急值预警反馈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分析

    作者:严维力;张玲;杨大金

    目的 探讨急诊科检验危急值预警反馈系统质量控制方法改进的效果.方法 急诊科通过规范标本采集运送,监控危急值标本的反馈时效、报告接收制度等对检验危急值预警防控系统的质量进行控制,分析控制前后标本的不合格率、危急值与临床诊断吻合率、复查重复率、急诊抢救成功率.结果 质量控制前、后检验标本的合格率分别为44.2%和94.2%,报告与临床诊断吻合率分别为45.4%和85.9%,标本复查重复率分别为25.8%和95.4%,急诊抢救成功率分别为76.5%和9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科对于检验危急值预警防控系统的质量控制措施行之有效,可以极大地提高急诊科工作质量,满足患者的安全要求.

  • 检验危急值制度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意义分析

    作者:陈彩媛

    目的 探讨检验危急值制度在精神病患者中的应用意义.方法 通过对罗定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检验科危急值报告登记本》记录的危急值报告内容进行分析,了解危急值制度在精神病患者临床诊治中具有的作用.结果 5年内共报告危急值243例,占同期全部检验报告数的0.81%,发生率高的是低血钾(K+),报告105例(43.21%),其次为高肌酸激酶(CK)58例(23.87%)、高血糖(Glu)19例(7.82%)、低白细胞(WBC)19例(7.82%)和低血小板(PLT)19例(7.82%).结论 检验危急值制度对指导精神病患者安全用药、防范医疗风险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升精神病院医疗安全.

  • 探讨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途径及完善方法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途径及完善方法。方法根据实际案例情况,加强医院各个科室之间的合作,收集和整理有关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的各项指标,完成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结果初步构建的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评价指标包括结构质量指标、过程质量指标和结果质量指标三个一级指标;还包括人员、设备、标本采集、检验报告等九个方面的9个二级指标;另外还有55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合理的临床检验危急值运行质量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医院整体医疗水平。

  • 检验危急值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作者:姜峻;黄杰

    目的:通过对检验危急值实现计算机管理,确保了医护人员实时处理危急值.方法:利用“军卫一号”医院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和网络架构,使用PowerBuild程序开发工具检验危急值管理系统.结果:简化了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结论:系统性能可靠,运行稳定,从多角度满足了医院领导管理现代医院的深层次需求和职能科室需求.

  • 检验危急值短信自动发送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作者:钟初雷

    介绍了检验危急值短信自动发送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包括:检验危急值项目与范围的设定、接收短信医生移动电话号码设定,以及检验危急值短信发送机制;并指出通过设置检验危急值项目与范围,利用短信将危急检验结果自动告知临床医生,不但能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缺陷,更能防范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切实提高病人就医质量.

  • 基于信息平台的检验危急值报告系统设计与应用

    作者:王毅;卢瑞鸿;杨伟丽

    为了改变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纯手工的危急值报告登记、处理的工作模式,通过信息平台,整合HIS、LIS、EMR、移动护理系统、床头卡系统、危急值报告终端报警系统、报表系统等,建立及时、稳定、全方位的一体化检验危急值报告系统。在减轻检验科、质控管理部门工作量的同时,又提升医疗服务质量。重点介绍系统背景、系统设计、系统功能及系统应用特点。

  • 检验危急值的回顾分析与评估

    作者:潘建华;罗丹

    目的:对检验危急值历史数据进行回顾分析,评估危急值报告制度的适宜性和执行效果。方法从实验室信息系统中筛选出2010~2014年的危急值数据,评估危急值项目发生率与分布、危急值数量和患者人次的关系、危急值的实验室周转时间。结果共报告危急值31615件,发生率为0.34%;其中住院患者占86.42%,病区分布主要集中在ICU、血液科、心内科、急诊科及呼吸科,占86.88%;2012年前后两次危急值周转时间调查结果有明显差异,抽查项目的平均TAT缩短了20min,有显著改善。结论定期回顾分析危急值项目数据,是临床实验室持续改进工作质量、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满足患者安全要求的必要手段。

  • 护士在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中的重要性

    作者:吕燕;张艳梅

    目的:探讨护士在危急值报告制度落实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层层培训,使护士掌握危急值报告制度、流程及危急值内容,强化危急值意识,主动关注危急值。结果危急值报告制度得到有效落实,获得危急值报告到治疗时间由20min~6h缩短为3~10min。结论护士掌握危急值报告制度,牢固树立危急值意识,对危急值报告的主动关注,能促进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有效落实。

  • 检验危急值系统设计与实践

    作者:张超

    在现有的HIS、LIS、EMR、NIS、短信平台基础上,设计了全新的检验危急值报告、反馈流程和系统结构,开发了检验危急值系统,弥补了传统报告方式的缺陷,实现了危急值实时报告和数据整合,并且提出了系统实施后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检验为切入点,解决了患者危急值警示信息的及时送达问题,加快了医疗的介入速度,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

  • 检验危急值快速报告方式的研究

    作者:葛秀洁;樊红艳;朱鑫华;顾春山

    目的:快捷、准确地获取检验危急值结果.方法:制定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报告和双通道报告(即LIS和电话同时报告)检验危急值的标准、流程并进行监管.采用x2检验、Pearson相关系数、数据差Shapiro-Wilk检验及秩和检验法对LIS报告和双通道报告结果获取时间、回复率进行比较.结果:与LIS报告相比,双通道报告13 min即可完成检验危急值由检验科发出,经护士工作站再到医生无误获取结果的过程,比LIS报告时间显著缩短(P<0.05);双通道报告护士回复率及医生回复率也显著增高(P<0.00001).结论:双通道报告检验危急值回复时间、回复率都优于LIS报告检验危急值,缩短了报告时限,提高了报告准确性.

  • 某医院检验危急值预警系统在重症监护室运行效果的评价

    作者:张玲;王厚照;姚一;欧阳玲;许树根

    目的 对中国人民解放军174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危急值项目进行历史数据分析,评价检验危急值预警防控系统在重症监护室的实施效果.方法 从检验危急值预警系统中筛选出2011年重症监护室的危急值项目数据1 667项,经数据预处理、变换后,计算出危急值项目的发生率和周转时间,对患者标本检验结果周转时间、回报后医疗干预开始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危急值的发生率是0.85%,主要集中在上午10:00 ~ 13:00,危急值项目总体周转时间控制在1.5h.危急值预警系统运行前危重患者标本检验结果回报时间为(69.3±18.4) min,医疗干预开始时间为(48.9±11.7) min,重患抢救成功率为(53.3±9.4)%;系统运行后危重患者标本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医疗干预开始时间、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分别为(46.8±17.9) min、(22.1±7.9)min、80.9%,前后比较时间上明显缩短,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P<0.01).结论 该院危急值高危预警系统在重症监护室运行较好,可以提高危重患者抢救的成功率,满足患者的安全要求.

  • 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值标准的制定方法及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廖琴

    目的 探讨针对精神病患者的检验危险值标准的制定方法及其临床运用效果. 方法 选取该院精神科2013年1月-2014年3月收治的76例精神病患者,按照检验危急值判定标准的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 试验组采用新型的判定方法进行检验危急值判定;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检验危急值判定方法进行判定. 观察2组治疗后的病情变化. 结果 试验组患者病情好转率为44.7%优于对照组的23.7%,试验组治疗过程中无1例医疗事故发生,远低于对照组的4例(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合该院新型精神病患者检验危急值判定标准,能有效判定精神病患者在持续用药进行临床治疗过程中其检验危急值的临界点,防止了医疗事故的发生,对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效果

    作者:李海霞

    目的:分析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危急值患者中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检验其血清电解质水平,并且建立起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对其临床应用效果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危急值患者中,有5例患者死亡,患者死亡率为10%,女性死亡患者有2例,男性死亡患者有3例;60岁以上死亡患者有3例,50岁~60岁死亡患者有1例,50岁以下死亡患者有1例.结论: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值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为了将患者的具体病情更好的反映出来,对患者血清电解质危急值前、中、后加强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证.

  • 检验危急值报告流程在门诊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沈芳;沈林玲

    危急值是一种极度异常的检验结果,如果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患者将处于危险的状态.国内学者对危急值的概念、危急值项目设置、作用和意义等有所认识[1,2],中国医院协会<2007年患者安全目标>第4点明确要求建立危急值报告制度.

49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