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水果越酸,维生素C含量就越高吗

    作者:于展虹

    柠檬维生素C还没大白菜高的确,有一些吃起来比较酸的水果,含维生素C非常高,比如说酸枣,每百克就富含900毫克的维生素C.再比如沙棘,每百克含有204毫克的维生素C.然而,更多的水果却不符合这个规律,比如我们常常认为很酸的水果一一柠檬,每百克只有22毫克的维生素C.再如橙子,每百克只有33毫克的维生素C.这些酸酸的,传说中的“高维生素C的水果”,其含量甚至不如大白菜(每百克白菜中含47毫克的维生素C).是的,你没听错!

  • 五羟色胺对糖尿病大鼠脏器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王冬梅;董轲;徐文瑾;张金魁;黄国英;安月玲;刘峰

    目的 研究沙棘提取物中五羟色胺对糖尿病大鼠的脏器保护作用.方法 高糖高脂饮食联合STZ造模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单用安慰剂组、单用五羟色胺组、沙棘提取物提取五羟色胺组,观察糖尿病大鼠一般状况、血糖血脂变化情况.结果模型组在分别给予沙棘提取物提取五羟色胺、单用五羟色胺后,与安慰剂组相比,2组指标变化情况趋势一致,如下.血糖下降(P<0.01),血脂下降(P<0.01),下丘脑五羟色胺含量上升(P<0.01),外周血五羟色胺含量下降(P<0.01),其中沙棘提取物提取五羟色胺组和单用五羟色胺组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沙棘提取物中五羟色胺具有通过降低糖尿病大鼠血糖血脂水平从而保护糖尿病大鼠脏器的作用.

  • 沙棘籽油提取工艺优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作者:张光辉;靳如意;张拴;孟庆华;龙旭;杨帆;戴洋

    目的 优化沙棘籽中沙棘籽油的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Design-expert响应面软件对沙棘油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和粒度大小进行优化,并通过其抗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反应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 沙棘籽油的佳工艺为:提取时间3h,料液比1∶8,提取温度80℃,粒度大小30目左右,提取产率高,为11.13%,佳反应时间8 min,沙棘油抗氧化活性随浓度增加逐渐增强,当样品加入量为4.00 ml时,清除率为77.62%.结论 此方法简单可靠,提取率高,沙棘籽油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 不同产地沙棘中总黄酮含量比较分析

    作者:杨俊军

    目的 对不同产地沙棘总黄酮含量差异进行分析.方法 以异鼠李素为对照品,以AlCl3为显色剂,采用可见-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30 nm下进行测定.结果 异鼠李素在10.2~51.1 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6;平均回收率为96.81%,相对标准偏差为3.1%.结论 不同产地沙棘总黄酮含量存在差异.该方法简捷、准确.

  • 143 沙棘的抗促癌作用

    作者:

    关键词: 沙棘
  • 蒙药达日布-8丸对高脂血症大鼠调节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姹润;孟根杜希;孟根达来;张冲;哈申图雅;松林

    目的 观察蒙药达日布- 8丸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的调节作用.方法 取5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设立正常对照组、高脂血症模型组、蒙药达日布- 8高、低剂量组及血脂康组,基础饲料喂养1周后,每组每天给予相应饲料饲喂及药物灌胃给药,连续12周,末次给药后断头取血,分离血清,送检血脂.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高脂血症模型组明显升高大鼠血清总胆固醇,同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P<0.01),说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制作成功.达日布- 8高剂量组及低剂量组均可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甘油三酯,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达日布- 8高剂量组与血脂康组相比可以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P<0.05).但达日布- 8丸高、低剂量组对高密度脂蛋白的影响与高脂血症模型组相比则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蒙药达日布- 8丸对于高脂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显著的调节血脂作用.

  • 基于TCMGIS的青藏高原沙棘生态适宜性研究

    作者:谭尔;江道峰;苏永文;游佳莉;刘川;谢彩香;张艺

    目的:明确影响沙棘的重要生态因子,分析其在我国的适宜生长地区,为民族药沙棘的引种栽培以及科学区划提供参考。方法:结合文献研究、标本查阅和野外实地采样结果,应用ArcGIS和气候数据库提取各采样点生态因子,得出沙棘适宜的生态因子范围,并以此为依据应用中药材产地适宜性分析平台(TCMGIS-域)对沙棘的生态适宜区进行分析。结果:沙棘生态相似度95%~100%的地区主要分布于西藏、四川、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15个省(区)387个县(市),适宜总面积为737994.71 km2。其中西藏适宜总面积之和占县(市)的比例大,包括察隅县、江达县、波密县、八宿县、芒康县等69个县(市)(适宜面积313857.73 km2,占县(市)比例42.53%,下同);其次为四川(223987.02 km2,30.35%)、甘肃(66314.43 km2,8.99%)、山西(4237.79 km2,0.57%)。此外,辽宁、北京、重庆和湖北等省(市)也有一定面积的适宜区分布。结论:本系统分析出了很多新的适宜区域,通过野外实地考察和田间试验,这些区域非常有可能开发成为沙棘潜在的适生区,这对沙棘的引种栽培、科学区划以及沙棘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微波法提取沙棘总黄酮的工艺研究

    作者:李宋玲

    目的 研究微波法提取沙棘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方法 首先用石油醚对沙棘进行脱脂处理,然后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乙醇浓度、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为因素,选取不同水平,以沙棘总黄酮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正交试验筛选出佳提取工艺.结果 实验选取的四个因素中,乙醇浓度和料液比对沙棘总黄酮提取率影响显著;微波法提取沙棘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5%,微波功率300 W,提取时间2 min,料液为1:20,沙棘总黄酮提取率高可达3.9%.结论 微波法提取沙棘总黄酮有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对沙棘活性成分破坏较少等优点,可以为沙棘资源的综合开发提供参考.

  • 沙棘的药理功能初探

    作者:刘超;叶存奇;徐婧;黄成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俗称酸刺、醋柳,为胡颓子科沙棘属植物,是落叶灌木或乔木,雌雄异株,其叶片为绿色,树身具刺,结橙色小果.沙棘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及其毗邻地区,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的温带地区,西起英格兰的西南沿海,东至中国的河北省,北起挪威的东北部,南至亚洲西南部的土耳其;分布在东经2°~123°、北纬27°~69°的广大区域[1].

  • 沙棘抗肿瘤及相关免疫研究进展

    作者:郑玉;张宏方;于东波;于鹏龙

    癌症作为恶性肿瘤,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其发生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现已成为医学难关.近些年来随着医学相关领域对中药沙棘研究的逐渐深入,表明沙棘不但在免疫调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还在抗癌抑瘤方面疗效显著.因此,通过结合沙棘中药属性,并联系免疫相关及抗癌抑瘤方面做相关研究,不失为一种研究新途径.

  • 国内大的沙棘药企落户阜新

    作者:

    关键词: 国内 沙棘
  • 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沙棘籽渣总黄酮的研究

    作者:曹群华;瞿伟菁;李家贵;邓云霞

    目的:研究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沙棘籽渣总黄酮的条件及参数.方法:比较了3种大孔树脂对沙棘籽渣总黄酮的吸附性能;以沙棘籽渣总黄酮的得率和纯度为考察指标,对大孔树脂吸附纯化沙棘籽渣总黄酮的工艺进行筛选.结果:D101大孔树脂对沙棘籽渣总黄酮的吸附性能好,达63.00 mg·g-1湿树脂,D101大孔树脂对沙棘籽渣总黄酮吸附纯化的佳条件为30%乙醇作为洗脱剂,树脂投量与生药比2∶1,径高比1∶10,溶剂用量与生药比10∶1,吸附时间3 h.通过本工艺沙棘籽渣总黄酮的得率达2.39%,纯度达64.81%.结论:工艺简便,树脂再生容易.该纯化方法可取.

  • HPLC测定脉通颗粒中异鼠李素的含量

    作者:燕成英;王海洁

    脉通颗粒由沙棘、丹参2味中药组成,其中沙棘味酸涩,性温,归肺、肝、胃经.功能健胃消食,活血散瘀,化痰止咳.

  • 沙棘的研究开发评述及其重要意义

    作者:刘勇;廉永善;王颖莉;李旻辉;肖培根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是我国西部地区具代表性的经济作物之一,生物多样性广泛,资源蕴藏量丰富.自20世纪80年代起,沙棘作为我国保健品开发和生态保护的重点得到广泛地开发利用,该方面研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目前,沙棘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生态保护的先锋树种仍有重要的意义.该研究仅对沙棘的化学结构,药理活性和临床应用研究及产品开发做一评述,对沙棘研究开发面临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进行研究前景展望,促进沙棘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高我国沙棘综合开发效益,为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 基于DNA条形码和1H-NMR代谢组学二维方法的多基原藏药沙棘鉴定

    作者:刘悦;刘川;谭尔;范刚;向丽;李晓东;张艺

    沙棘为典型多基原藏药,混用现象时有发生.该文旨在构建一种基于DNA条形码和1H-NMR代谢组学的二维鉴定方法,为沙棘药材的准确鉴定与应用提供参考.应用ITS2和psbA-trnH序列以对中国沙棘、江孜沙棘和西藏沙棘进行DNA条形码鉴定,分析其种内及种间变异、遗传距离等,构建系统发育邻接(NJ)树.同时采用基于1 H-NMR代谢组学方法获得3种沙棘药材的代谢物指纹谱图,对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CA).结果表明,DNA条形码结合1H-NMR代谢组学可以发掘3种沙棘种间的遗传和化学特征的差异性,并对3种沙棘进行准确鉴定.基于DNA条形码和1H-NMR代谢组学建立的多基原藏药沙棘二维鉴定方法准确可靠,能为藏药鉴定和质量评价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沙棘总黄酮治疗心肌缺血的作用机制研究

    作者:魏志成;童东;杨娟;赵可惠;孟宪丽;张艺

    该研究采用网络药理学虚拟筛选方法,旨在进一步研究沙棘总黄酮(total flavonoids of Hippophae rhamnoides,TFH)治疗心肌缺血的活性成分和作用机制.首先通过TCMSP数据库和PubChem数据库,结合口服利用度和类药性分析,筛选出沙棘化合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筛选得到的7个化合物再通过ChemMapper服务器进行靶点的预测分析.将得到的潜在靶点导入MAS 3.0数据库,结合KEGG数据库进行靶点分析和通路分析.后使用Cystoscope 3.3.0软件绘制“化合物-靶点-作用通路”网络图.虚拟实验预测得到了68个潜在靶点和60条信号通路,其中有31个靶点和23条通路直接或间接与心肌缺血有关.结果表明,TFH主要通过对钙离子信号通路(calcium signaling pathway)、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VEGF signaling pathway)和缝隙连接信号通路(gap junction)等信号通路的调节发挥协同作用,且与文献报道吻合;提示其可能通过参与调节血小板聚集、脂质代谢、炎症反应等过程,增强心功能和对血管内皮细胞保护作用,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 甘青宁沙棘植物资源及其综合利用

    作者:白长财;韩璐;李晓军

    沙棘植物资源在我国西北地区较为丰富,本文对甘青宁三省区的沙棘资源进行整理,并根据其开发利用现状,提出了综合开发利用的建议,为沙棘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沙棘 资源 甘青宁 野生
  • 沙棘与疏肝理气及清热利湿方配伍对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

    作者:吴振宇;张云;李永海;吴广均;张红梅;温中平;刘晓梅;王荣梅

    目的:探讨沙棘分别与逍遥散及二妙散配伍对实验性脂肪肝大鼠的防治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N)、模型组(M)、西药(东宝肝泰)组(D)、沙棘配逍遥丸组(SA)、沙棘配二妙散组(SB),每组10只.正常组基础饲料喂养,其余各组高脂饲料喂养8wk后行药物干预,并继续高脂每日加250mL/L乙醇12mL/kg,ig,1mo后观察进食量、体质量、肝脾指数、用药前后血清总胆固醇(CHO,mmol/L)、三酰甘油(TG,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 mmol/L)、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mmol/L),高密度脂蛋白(HDL,mmol/L)及肝脏病理改变.结果:高脂喂养2mo和药物干预后.与N组相比,M组大鼠体质量增长加快,CHO,TG,LDL和VLD明显升高,HDL明显下降;与M组相比,SA和SB组大鼠进食量减少、TG和VLDL下降(TG:3.9±0.2,4.0±O.1vs5.4±0.3;VLDL:2.4±0.1,2.7±0.1vs 3.1±0.2,P<0.05),D组TG下降(3.3±0.5vs5.4±0.3,P<0.05).肝脏病理方面,M细肝细胞呈广泛的气球样变,SA和SB组均能明显减少病变的肝细胞数和减轻病变程度.结论:沙棘与逍遥散及二妙散配伍对肝脏损伤有保护作用,以沙棘与逍遥散配伍防治作用更好.

  • 浅谈沙棘对糖尿病的新研究进展

    作者:左静

    糖尿病在临床中较为多见,该病的诱发因素包括遗传、饮食因素、环境因素等,病情发生发展会对患者健康产生不同程度影响,影响表现在降低患者身体机能,同时未经及时治疗的情况下可能诱发多种并发症,威胁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因此对于患者进行相关诊断后,应该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疗.而目前关于其治疗可用药物较多,包括胰岛素的使用结合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和饮食指导等干预,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观念也已经逐渐深入人心,常规的治疗方法对于患者可能无法产生十分良好的效果,或在其他方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劣势,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分析更有效的治疗用药,沙棘在目前的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一定作用,对于患者的治疗可能更加具有保健意义,同时不需要患者再使用临床化学等方法合成的药物,用药的安全性可能进一步提高,因此更加适用于临床;本次我们针对沙棘在糖尿病中的作用进行分析,同时总结其进展情况,并做出如下分析.

  • 沙棘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正常小鼠血糖的影响

    作者:郭凤霞;曾阳;李锦萍;陈振宁;马继雄

    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L.subsp.chinensis Rousi),又名醋柳,系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别名醋柳果、醋刺柳、酸刺子、黑刺、沙枣,大量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和西南,为传统藏药[1],干燥成熟的果实入药,具有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化瘀等功效.现代研究证明沙棘果和沙棘叶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并具有解重金属毒、放射保护、抗氧化应激、抗肿瘤、抗炎、抗溃疡、抗病毒和调节免疫等多种药理作用[2,3].

129 条记录 1/7 页 « 123456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