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研究

    作者:刘朝盛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青光眼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行小梁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比较两种手术的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和眼压均明显优化,且术后6个月的视力和眼压明显优于术后3个月和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视力和眼压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显著,术后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眼压在正常范围,缩短了患者视力恢复的时间,缓解了青光眼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袁雯娴

    目的 分析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的老年白内障7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手术治疗的对照组38例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38例,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分别治疗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4.74%,与对照组(81.58%)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老年白内障采用超声乳化吸除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极高,可改善患者术后视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护理体会

    作者:魏彩梅;柳小东

    目的:探讨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其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2013年6月689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结论:通过精心的心理护理和术前术后护理均取得了良好的复明效果,对术后所有的并发症通过及时的观察和护理,配合医生治疗全部好转,没有造成不良后果.

  • 细节护理干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肖胜梅;孙英莲

    目的 探讨细节护理干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两组均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加强细节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94.87%vs71.79%,2.56%vs15.28%),两组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期间加强手术室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 超声乳化吸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宋军

    目的 观察研究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对于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患者采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白内障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方法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散光度数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视力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散光度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散光度数为(0.83±0.72)°,低于对照组的(1.32±0.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治疗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相比于传统的白内障囊外摘除与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治疗优势显著.

  • 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邱元宏

    目的 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共48例,均是从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所接收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中方便选出的,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单纯小梁切除术,在术后给予患者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为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在接受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终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发现,治疗组有效率95.83%,显著优于对照组62.50%,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39,P<0.05).结论 在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疾病的临床治疗工作中,小梁切除术联合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使用所能发挥的临床治疗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患者在接受此类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后疾病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 舒适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李追

    目的:对舒适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展开研究分析。方法随机选取该院接收救治的200例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眼科常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眼科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围术期护理工作满意度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舒适护理在高龄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中,可有效的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改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分析

    作者:方繁

    目的:研究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本院眼科收治的48例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资料,48例患者均给予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观察并记录4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出现的并发症。结果术后48例患者的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中央前房角深度均有明显增加,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白内障合并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 IOL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方法结合用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治疗效果

    作者:谭泳昌

    目的 探讨IOL植入术结合超声乳化吸除方法 ,用于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3月在我院眼科运用IOL植入术结合超声乳化吸除的方法,治疗高度的近视并发白内障的98例患者的110枚眼球,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结果 在手术前,矫正视力低于0.05的为58例,0.05~0.3的为52例,未出现0.3以上的,在手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低于0.05的为9例,0.05~0.3的为39例,0.3~0.5的47例,>0.5的15例,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9.666,P=0.001),容易看出,在手术后3个月的视力矫正明显改善,而在手术后3个月,脱残率为56.36%,脱盲率为91.82%,患者进行手术后3个月,对双眼进行裸眼屈光度偏差的检查,其中偏差值高于±1.00D的8例,占构成比的7.27%,偏差值处于±0.50D~±1.00D的31例,占构成比的28.18%,偏差值低于±0.50D的71例,占构成比的64.55%.结论 采用IOL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方法结合,治疗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的手术方法,明显减少了手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在临床上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手术后3个月的视力情况改善比较显著,值得在更大的临床范围内进行推广.

  • 探讨超声乳化吸除等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作者:钟华富

    目的:分析探讨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高原地区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所收治的高原地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当中选取162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111眼)和治疗组(81例,106眼)两组。对照组采用白内障囊内摘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力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裸眼视力平均恢复到0.6左右,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412,P<0.05)。结论:根据高原地区老年白内障核硬度,采用超声乳化吸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伴青光眼的治疗价值探析

    作者:赵月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伴青光眼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择辽宁省葫芦岛何氏眼科医院有限公司2014-01—2015-07收治白内障伴青光眼患者6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两组,传统手术组(33例,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小梁切除术);新型手术组(33例,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水平、眼压水平、房角宽度、中央前房深度和术后并发症率进行比较.结果 新型手术组术后并发症率3.03%明显低于传统手术组的18.18%,P<0.05.两组术前视力水平(0.23±0.09)、(0.23±0.08),眼压水平(41.05±10.22)mmHg(1 mmHg=0.133 kPa)、(41.06±10.21)mmHg,房角宽度(1.08±0.24)°、(1.08±0.22)°,中央前房深度(1.48±0.25)mm、(1.48±0.23)mm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视力水平(0.59±0.22)、(0.58±0.23)均显著改善,且新型手术组患者术后眼压水平(17.52±3.59)mmHg、房角宽度(3.97±0.48)°、中央前房深度(3.62±0.33)mm均明显优于传统手术组(26.98±7.34)mmHg、(2.98±0.49)°、(2.95±0.31)mm,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对白内障伴青光眼治疗价值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降低眼压,促进房角宽度、中央前房深度的恢复,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

  • 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白内障术后的合理应用

    作者:史素恩;赵广喜;张荣霞;王志红;王姝蕊

    白内障是65岁以上老年人中常见的眼科疾病之一.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已成为目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术方式.具有疗效显著、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视力恢复好等特点.由于手术操作本身引起的机械性损伤、超声能量及人工晶体植入后的异物反应等,均可引起前房不同程度的炎性反应.局部滴用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被广泛用于白内障术后的炎性反应控制[1].笔者对糖皮质激素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在眼科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探讨其在白内障术后患者应用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超声乳化术植入不同类型人工晶体治疗老年白内障对屈光度及前房深度的影响

    作者:郭霞;王彩虹;高小丽

    目的:探讨不同人工晶体类型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对术眼屈光度及前房深度变化的影响,为临床保留不同屈光度、选择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10例(268眼),根据植入人工晶体类型不同分为单片式组98例(131眼)和三片式组112例(137眼),两组患者均实施超声乳化吸除混浊晶体核及皮质,并分别植入单片式人工晶体和三片式人工晶体,术后1月、3月、6月检查术眼屈光度及前房深度,评价植入不同晶体对老年白内障患者术后屈光度及前房深度的影响。结果:屈光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术后裸眼远视力逐渐降低,裸眼近视力逐渐上升,术后1个月近视力及远视力与术后6个月时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两组间在术后各时间点近视力与远视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前房深度:两组术后1月、3月、6月前房深度均依次下降,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月前房深度与术后6月比较差异显著(P <0.05);组间比较:单片式组术后各时间点前房深度均显著低于三片式组(P<0.05)。结论: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植入单片式人工晶体眼的前房深度变浅,植入三片式人工晶体眼的前房深度无变化,且植入三片式人工晶体的术眼较植入单片式人工晶体的术眼前房深度更深,能阻止人工晶体前移,为老年白内障手术选择不同类型的人工晶体、保留不同的屈光度数提供参考。

  • 高度近视性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IOL植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作者:齐卫

    目的 评估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治疗中采用超声乳化吸除+ IOL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相关手术选择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92例(139眼)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纳入研究,以上患者全部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治疗,术后严格随访,观察评估术后矫正视力、脱残率、脱盲率等指标及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 术后随访显示,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时佳矫正视力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041,P<0.01).术后3个月时矫正视力恢复明显,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202,P<0.01).不同眼轴长度(26~30 mmVS>30 mm)术后各时间点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脱残率为56.83%(79/139),脱盲率为92.09% (128/139);术后随访发现黄斑囊样水肿者16眼,高眼压6眼,予以相应处理后均恢复正常,整个随访期间无视网膜脱离问题发生.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 IOL植入术治疗高度近视性白内障安全、有效,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 小梁切除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龚艳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7例(50只患病眼睛),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包括25只患病眼睛,对照组患者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小梁切除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前房深度及眼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视力水平、前房深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4天时实验组患者的眼压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梁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于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视力、降低眼压,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术式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对比

    作者:陈基黎

    目的:比较用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对A组30例(32眼)患者进行小梁切除术,对B组30例(33眼)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对C组30例(33眼)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术后对这三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并观察比较手术前后其视力、眼压、前房中央深度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A组患者和B组患者相比,C组患者进行手术后其眼压更低,其前房中央深度更大,其视力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患者和B组患者相比,C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小梁切除术、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相比,用超声乳化吸除加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较好,且安全性较高.

  • IOL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方法结合用于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治疗效果评价

    作者:罗俊

    目的:分析探讨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IOL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除方法结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0例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眼科的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对其实施IOL植入术联合超声乳化吸除方法进行治疗,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的视力恢复情况.结果:患者手术后3个月的矫正视力较手术前的矫正视力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手术后3个月时,脱残率为55.88%(38/68),脱盲率为92.65%(63/68),屈光度偏差值在±0.50D以内的占58.82%,屈光度偏差值在±0.50D~±1.00D的占36.76%,屈光度偏差值在±1.00D~±2.00D占4.41%.结论:在高度近视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中使用IOL植入术与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方法,临床上显示了较好的效果,患者手术后的矫正视力显著改善,屈光度偏差值也有较大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角膜水肿的影响分析

    作者:陈硕;曹征;黎锦萍;郭娴吟

    目的:观察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情况,并分析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治疗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60眼),观察术后1~3 d角膜水肿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60眼中共发生角膜水肿13眼,发生率为21.67%;单因素分析显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与患者年龄、晶状体核硬度、糖尿病史、眼部手术史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的发生与晶状体核硬度、抗青光眼手术史相关(P<0.05)。结论:高龄、晶状体核硬度程度高、合并糖尿病、抗青光眼手术史患者是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角膜水肿发生的高危人群。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不同闭角型青光眼临床护理研究

    作者:蒋敏锋

    房角闭角型青光眼较为常见,闭角型青光眼是常见的眼科疾病,发病人群以老年人居多[1-2],其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极大,很容易导致患者双目失明,为了有效处理该疾病,医护人员做了长期的深入研究,终提出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的手术方式,相关文献[3-5]显示,其手术效果非常理想。本研究从护理的角度探讨在该治疗方式下应如何开展有效的护理,现报道如下。

  •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闫锡秋

    目的 探讨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10月来本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6例,患者均采用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将术后患者相关的临床症状与术前进行比较,观察并发症情况.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患者手术后眼内压(14.47±2.18)mm Hg(1 mm Hg=0.133kPa)、前房深度(4.09±0.12)mm、眼房角开放角度(73.24±9.45)°、视力情况(0.73±0.24)°均优于术前[(36.24±2.14)mm Hg、(2.09±0.14)mm、(196.54±9.52)、(0.17±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6、64.17、54.38、13.79,均P<0.05).结论 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原发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强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3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