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014-2015年池州市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功能关联的随访研究

    作者:何琼;程华玲;张诗晨;朱鹏

    目的 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认知推理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采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和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于2014年6月和2015年5月对池州市3所高校929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和认知推理能力进行1年随访调查和评价.结果 随访前后的2次横断面分析均显示,大学生手机依赖评分与认知推理得分间有统计学关联(基线:β=-0.101,95%CI-0.168 ~-0.034;随访:β=-0.161,95%CI-0.255 ~-0.067).基线时手机依赖评分与1年后的认知推理能力得分间无统计学关联(β=-0.021,95%CI-0.112 ~ 0.070).在控制多种混杂因素和基线时手机依赖得分后,随访时个体手机依赖评分较基线时每增加10%,随访时认知推理总分减少0.40(95%CI-0.60~-0.20).结论 较高的手机依赖以及手机依赖程度增加可能与大学生较低的认知推理能力显著关联.

  • 教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评价及防控对策研究

    作者:胡晓斌;杨轶男;孙圆圆;白亚娜;郑山;王敏珍

    本文通过分析教师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知晓情况,对比教师与学生之间对大学生手机使用及依赖现状的认知差异,基于教师角度提出切实可行的改善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对策.

  •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手机依赖的关系研究

    作者:李雅鑫;金玲;张淑华

    目的 了解沈阳市某大学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手机依赖现况及其之间关系.方法 采用大学生手机成瘾倾向量表、自我控制量表对22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以班为单位抽取沈阳市某高校大学生.结果 共调查220人,男生73人(33.18%),女生147人(66.82%).手机依赖检出率为33.64%,平均得分(42.81±11.24)分.其中大三学生得分为(47.21±12.27)分,高于其他年级(P<0.05);手机依赖中的社交抚慰维度得分,男生为(6.75±2.76)分,低于女生;文科为(7.79±2.88)分,高于其他专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控制中的健康习惯维度得分,男生为(7.22±2.48)分,低于女生;大二为(8.48±2.58)分,高于其他年级;理科为(9.05±2.45)分,高于其他专业,抵御诱惑维度得分,理科为(12.57±2.10)分,高于其他专业;专注工作得分,大三为(8.63±2.41)分,高于其他年级,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机依赖组大学生在自我控制及其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非手机依赖组,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与手机依赖之间显著正相关(r =0.446,P<0.05)大学生手机依赖和自我控制各因素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在0.079~0.898之间(P<0.01),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学生自我控制的能力越差,对手机的依赖越强.

  • 山西大学本科生手机依赖研究

    作者:王芳;李然;路雅;张福龙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人访谈相结合,调查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及手机依赖与性格之间的关系.结果 大学生手机拥有率在90%以上,并随着年级的升高不断增加.大学生对手机的选择受手机质量和价格的影响.手机依赖与内、外向性格无关,与孤独感呈低相关.是否在班内担任职务和是否恋爱在有无手机依赖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大学生手机依赖性与自身性格和社交情况有相关关系.

  • 大学生手机依赖及对体质健康的影响

    作者:冯红新;王红雨

    目的 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状况,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与体质健康的关系.方法 2016年4-6月,通过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式,获取1422名学生的体质测试数据,并采用手机依赖评定量表(MPAI)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手机依赖总的发生率为25.6%,大一、无规律锻炼行为和高月生活费用的发生率较高,分别为31.7%、32.5%和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手机依赖者体质水平好于手机依赖者,除握力、坐位体前屈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非手机依赖者的优秀率、良好率高于手机依赖者(13.9% vs9.9%,44.1% vs 37.1%),不及格率低于手机依赖者(9.5%vs 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机依赖与体质健康水平呈负相关,4个维度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164、-0.129、-0.183和-0.177,回归的决定系数R2为0.31.结论 大学生手机依赖发生率较高,手机依赖是导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

  • 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凌瑞;朱天民;张晨辰;代宇;朱鑫

    现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于大学生来说,手机是他们的精神伙伴,在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手机的使用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然而没有约束性的使用手机很有可能形成手机依赖症的情况,这对于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弊端.所以,越来越多国内外的学者针对大学生过度使用手机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本文主要是参考近几年与之相关的文献,具体的描述了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同时从手机依赖的含义、手机依赖的测量方式、手机依赖的弊端、现有的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干预措施的角度对大学生手机依赖进行了分析、探究,以期为今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干预措施提供新思路.

  • 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作者:潘月游;梁明辉;管清华;张黎

    目的:探究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的类型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问卷”和K10量表对57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素分析、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可分为两类:“逃避性动机”和“工具性动机”,二者与心理健康水平相关显著(r=0.246,-0.279,P<0.01).经常使用手机上网聊天等功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逃避性动机水平与不经常使用这一功能的大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8,t=0.58,P>0.05).结论:大学生手机使用以“工具性动机”为主,也伴有“逃避性动机”,这与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不应过分担心经常手机上网大学生手机使用动机和心理健康问题.

  • 浅析中职生手机依赖的成因与应对策略

    作者:黄英霞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手机依赖用户呈低龄化趋势,中职生手机依赖现象也越来越普遍,手机依赖影响中职生的身体健康、心理、学习、人际等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本文分析了手机依赖的八大原因及应对策略,如健全与完善网络监管制度、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校园文化活动等,以降低中职生手机依赖的程度.

  • 90后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作者:冯桂梅;王晓英

    手机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身体、心理和学业等方面的伤害,该文分析影响手机依赖的心理因素是攀比心理、从众心理、人格特质、压力、自我控制力差、缺乏社会支持系统,从大学生自身角度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 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对策分析

    作者:潘亮;王坤;庞淑兰;李开智

    通过对大学生目前使用手机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讨论了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原因.进而分析了手机对大学生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并根据对手机依赖的情况分别提出了预防手机依赖的方法和对策.

  • 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及对健康的影响分析

    作者:郑锴;刘仁慧;任丽平;王柳行

    目的:通过调查某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探索相关因素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以某高校不同年级的691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问卷和梁永炽编制的手机依赖量表,其中自编问卷包含学生基本信息和手机使用情况。运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症发生率为16.5%,男生手机依赖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生活费、上网用途、手机话费是手机依赖的危险因素;性别、年级、充电间隔是手机依赖的保护因素。结论手机依赖与大学生的健康有关,应加强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提高大学生对手机依赖的认知度和危害防范意识,促进大学生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形成健康的身心状态。

  • 医学生手机依赖与睡眠质量及其影响相关性研究

    作者:胡福瀚;廉新异;刘博宇;万松;唐俊雅;衣英欣

    目的 了解医学生手机依赖与睡眠质量之间的相关性,探究其影响因素,为减少因手机依赖而导致的医学生不合理生活方式提出建议.方法 运用已经成熟的量表,采用随机抽样对150名医学院校在校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 医学生手机依赖和睡眠质量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手机依赖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在突显性上存在性别差异;PSQI总分在性别上无显著差异,但睡眠障碍上存在性别差异;睡眠质量与手机依赖均与年龄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当前医学生睡眠问题存在普遍的质量不高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活和学业,对未来发展不利,医学院校在学生心理发展规划上应做出相应举措.

  • 某高职学校学生抑郁症状和手机依赖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侠

    目的 探讨高职学生抑郁症状及手机依赖与自杀意念的相关性.方法 在安徽省六安市某高职学校选取1 826名一至三年级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青少年手机使用依赖自评问卷(SQAPMPU)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研究对象进行抑郁症状和手机依赖行为进行评估.结果 高职学生有自杀意念检出率12.49% (228/1 826).抑郁症状(OR=2.89,95%CI:2.13~3.89)和手机依赖(OR=2.43,95%CI:1.82~ 3.26)是自杀意念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层分析结果显示,相比较有抑郁症状且无手机依赖(OR=1.30,95%CI:1.07~ 1.75)和无抑郁症状且有手机依赖(OR=1.95,95% CI:1.60~2.51)的学生,有抑郁症状且有手机依赖的高职学生自杀意念的风险高(OR=3.12,95% CI:2.28~4.27).结论 自杀意念在高职学生中的检出率较高,抑郁症状和手机依赖与自伤意念均呈正相关,相比较仅有抑郁症状或仅手机依赖行为的学生,同时有抑郁症状和手机依赖行为的学生出现自杀意念的危险更高.

  • 止动控制、启动控制对大学生睡眠问题的影响: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

    作者:陈李双;黄端

    目的:考察大学生的止动控制、启动控制、手机依赖和睡眠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手机依赖的中介作用.方法:对武汉大学生实施止动与启动控制量表、大学生手机依赖问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问卷,获得801份有效问卷.结果:①止动控制与睡眠问题和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11,P<0.01;r =-0.16,P<0.001),手机依赖与睡眠问题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34,P<0.001),止动控制与启动控制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r=0.39,P<0.001);②启动控制与睡眠问题没有显著相关(r =-0.03,P>0.05),与手机依赖呈显著负相关(r=-0.12,P<0.001);③手机依赖在止动控制与睡眠问题之间具有完全中介作用,其中介效应占总效应比例为48.15%.结论:止动控制是大学生睡眠的保护因子,手机依赖在两者关系中是重要中介因素;启动控制与睡眠问题无显著相关.

  • 大学生自我控制在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中的中介作用

    作者:张潮;翟琳;王畅

    目的:探讨大学生自我控制在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选取315名大学生,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SCS)以及学业拖延量表(PASS)进行测量,使用回归分析、Bootstrap程序及结构方程模型来检验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结果:手机依赖得分与学业拖延显著正相关(r =0.22,P<0.01);与自我控制量表得分显著负相关(r=-0.29,P<0.01);学业拖延与自我控制量表得分显著负相关(r=-0.19,P<0.01);自我控制在手机依赖和学业拖延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学业拖延有显著的影响,自我控制是重要的中介变量.

  • 高中生父母冲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情绪管理的中介作用

    作者:邓兆杰;张浩;黄海;李翠景;吴和鸣;周春燕

    目的:探讨高中生手机依赖与父母冲突、情绪管理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儿童感知的父母冲突量表( CPIC) ,情绪智力问卷对湖北省某两所公立中学高一至高三学生进行班级集体施测,收回有效问卷430份,运用SPSS 18 .0及AMOS 20 .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相比手机依赖低分组的高中生,手机依赖高分组的父母冲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显著更高(P<0.001),而情绪管理的得分显著更低(P<0.001). 手机依赖得分与父母冲突各维度得分、父母冲突总分呈显著正相关(r=0.218~0.278,P<0.01),与情绪管理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259,P<0.01). 情绪管理在父母冲突与手机依赖的关系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20 .45%. 结论:情绪管理在高中生父母冲突和手机依赖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父母冲突能够通过情绪管理影响手机依赖.

  • 手机依赖对安徽某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影响的实证调查

    作者:宋默涵;黄华平

    目的:调查大学生手机依赖和价值观现状,分析手机依赖这个影响因素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影响.方法:本研究运用心理学量表对469名大学生手机依赖、价值观现状及两者关系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大学生手机依赖检出率为17.1%,手机依赖组和非手机依赖组大学生在平等(t=3.23,P<0.01)、尊重父母长辈(t=2.77,P<0.01)等价值观上存在明显差异;手机依赖程度与大学生的社会的公正(r=-0.234,P<0.01)、清洁(r=-0.241,P<0.01)等价值观得分呈负相关关系.结论:手机依赖对大学生部分价值观有显著影响,且随着手机依赖程度加深,部分价值观也产生相应变化.

  • 团体心理训练对高中生的手机依赖及其自尊的影响

    作者:张锐;李婷婷;葛玲;徐勇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训练对手机依赖高中生依赖程度及其自尊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00例手机依赖高中生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被试进行为期1个半月的团体心理干预(每周1次,每次两小时,持续6周),对照组不进行干预.干预前1周与干预结束1个月后分别对两组被试进行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和缺陷感量表(FIS)的评定,了解其手机依赖水平和自尊水平的改变情况.结果:高中生手机依赖指数量表得分与其缺陷感得分有显著负相关;两组被试干预前后MPAI得分和FIS得分差值有显著性差异(t=-3.024,3.657;P<0.01).结论:高中生手机依赖程度与其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团体心理训练可显著降低手机依赖高中生的手机依赖水平,并显著提高其自尊水平.

  • 大学生手机依赖状况及其与人格特质

    作者:洪艳萍;肖小琴

    目的 探讨手机依赖人群的状况,并揭示手机依赖与人格特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为合理防范手机依赖提供心理依据.方法 采用自编的手机使用情况问卷、郑毅的手机依赖测查表和EPQ-RSC量表对湖北省某高校266名大学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在266名大学生中,82名存在不同程度的手机依赖;②在是否担任班干部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942,P<0.05);③大学生手机依赖与精神质之间呈显著性正相关(r=0.122,P<0.05);④经过回归分析,手机依赖对精神质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β=0.167,P<0.01).结论 大学生手机依赖较为严重,担任学生干部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高于其他学生;手机依赖受精神质因素影响,精神特质得分高的大学生手机依赖程度高.

  • 医学生手机依赖现状及影响因素

    作者:李静;张静平;闫国伟

    目的:了解医学生手机依赖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文版手机依赖指数(MPAI)量表、UCLA孤独量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696名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生 MPAI 平均得分为(42.82±11.30),显著高于一般大学生(t =14.664,P <0.001)。得分位于前6位的是:使用手机的时间比预期长、因使用手机而占用睡眠时间、失落时用手机来缓解失落的情绪、孤独时用手机与人交流、被告知使用手机花费太多时间、感到被孤立时用手机与人交流。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每天使用时间(t =9.632,P <0.001)、生源地(t =2.092, P <0.05)、UCLA 总分(t =7.636,P <0.001)、消极应对方式(t =7.742,P <0.001)对医学生的手机依赖得分有统计学意义,总的决定系数(R2)为0.258,复相关系数(R)为0.513。结论:医学生的手机依赖状况严重,影响因素有每天使用时间、生源地、孤独感、消极应对方式。

104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