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的临床探讨

    作者:谭战民;张杰

    目的 分析光固化流动树脂在粘接正畸托槽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病例为2011年10月至2016年11月我院口腔科门诊诊治的正畸初诊患者1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应用京津牙釉质粘合树脂粘接正畸托槽,观察组应用光固化流动树脂粘接正畸托槽,统计两组患者托槽抗剪切强度、ARI评分及托槽脱落情况.结果 观察组托槽抗剪切强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ARI评分及ARI各项评分占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粘接后3个月,观察组托槽脱落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光固化流动树脂在粘接正畸托槽中有较强的抗剪切强度,托槽脱落风险较低,值得推广.

  • 牙面处理方法对托槽二次粘结强度的影响

    作者:赵婧

    目的:寻找一种在临床正畸中可干净去除牙残留的粘结剂,并且对牙釉质损伤小且可获得较理想二次粘结强度的牙面处理方法。方法将上颌第一前磨牙150颗,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为首次粘结组,其余4组分别为金刚砂车针组、矽粒子组、粘结剂去除钳组和超声洁治喷砂组。测定各组托槽粘结强度,并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不同牙面处理后的釉质形貌,记录粘结剂残留指数(ARI)及釉质表面指数(ESI)。应用SPSS统计学软件处理分析各实验数值。结果金刚砂组18.32 Pa、粘结剂去除钳组16.50 Pa、超声喷砂组17.11 Pa的抗剪切强度均明显大于首次粘结组的14.72 Pa、矽粒子组14.73 Pa、与首次粘结组的数值接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I计分金刚砂组较矽粒子组分值高为28分;ARI计分,去除钳组34分>金刚砂组23分>矽粒子组29分>超声喷砂组24分。结论托槽二次粘结强度需满足临床需求。金刚砂车针组容易造成釉质表面损伤,残余粘结剂清除干净;而矽粒子组在釉质上可仅产生很细的划痕,能较好的保护牙釉质。

  • 激光表面处理对树脂粘接剂与Y-TZP陶瓷冠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马永刚;先锋;杨巍

    目的:为评估不同的表面处理方式对树脂粘接剂和Y-TZP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制作直径10mm,厚度0.7mm的盘状Y-TZP氧化锆试件60个,并在其表面上饰瓷,Vita VM9饰面瓷的厚度为1.5mm.所有试样分为6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涂层组-烧结前进行化学硅烷涂层(30-μm SiO2);打磨组-烧结前使用50-μm A1203进行空气打磨;激光组-Er:YAG激光组,Nd:YAG激光组,CO2激光组.试样制作完成后将复合树脂粘接到陶瓷上.应用万能试验机测量全瓷修复体与树脂的平均剪切粘接强度(MPa).使用one-way ANOVA对表面处理方法的影响进行统计学分析,通过Tukey HSD检验进行多重比较(μ=0.05).结果:各组的平均剪切粘接强度(MPa)分别:对照组=14.3±0.8;涂层组=14.9±0.9;打磨组=20.6±1.0;Er:YAG激光组=26.1±1.5;Nd:YAG激光组=27.2±1.3;C02激光组=26.6±1.2.不同的表面处理方法对复合树脂与全瓷修复体的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激光组、打磨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涂层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硅烷涂层处理不能提高复合树脂与Y-TZP间的剪切粘接强度.空气打磨和激光照射能提高复合树脂与Y-TZP间的剪切粘接强度.

  • 三种全瓷基底与其相应饰面瓷的结合性能研究

    作者:李风华

    目的:测试并比较3种全瓷基底材料与其相应饰面瓷的结合强度,为临床选择合适的修复材料提供依据.方法:将成品Lava Frame、Vita In-Ceram Alumina、IPS EmpressⅡ瓷块、StarLoy钻铬合金制成长方体试件,分别在其表面烧结相应的饰面瓷,测试抗剪切强度,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破坏模式.结果:Lava、Vita、IPS EmpressⅡ、金瓷复合体的抗剪强度值分别为11.40±1.08、9.44±1.23、25.56±1.70、27.02±2.06MPa.IPS EmpressⅡ、金瓷复合体的抗剪切强度显著高于Lava和Vita(P<0.05);IPS EmpressⅡ与金瓷复合体的抗剪切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Lava与Vit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PS EmpressⅡ的破坏模式以基底材料破坏为主,Lava、Vita、金瓷复合体以饰面瓷破坏为主.结论:IPS EmpressⅡ基底与饰面瓷的结合强度高,与金瓷复合体无差别.

  • 预置粘接剂托槽的抗剪切强度

    作者:胡炜;傅民魁;孙志辉

    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检测预置粘接剂(Adhesive Precoated,APC)托槽粘接后的抗剪切强度,并与传统的正畸托槽粘接后的抗剪切强度进行对比研究.材料与方法 研究中使用50个离体前磨牙,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个样本.按照相应的步骤在牙釉质上粘接托槽.组1:先进行釉质酸蚀,然后用光固化树脂粘接剂(Transbond XT)粘接金属托槽;组2:先进行釉质酸蚀,然后粘接APC托槽;组3:釉质表面使用自酸蚀偶联剂,然后用光固化树脂粘接剂粘接金属托槽;组4:釉质表面使用自酸蚀偶联剂,然后粘接APC托槽;组5:先进行釉质酸蚀,然后用化学固化树脂粘接剂(Unite)粘接金属托槽.用材料力学实验机对托槽施加剪切力,检测每组样本的抗剪切强度和粘接材料残留指数(ARI).结果 每组的平均抗剪切强度分别为组1:11.37±6.62兆帕(Mpa);组2:11.08±4.63兆帕;组3:11.62±6.88兆帕;组4:10.96±5.94兆帕;组5:14.41±6.34兆帕.方差分析表明,5组之间的粘接强度的差异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预置粘接剂托槽可以有足够的粘接强度供临床使用.

  • 个性化舌侧托槽粘结强度的研究

    作者:李曼;卞晶晶;侯志明

    目的 比较个性化舌侧托槽与成品舌侧托槽的粘结效果及三种粘结剂的粘结效果.方法 将48颗离体牙随机分为4组.组1、2、3分别用UniteTM、Maximum Cure、Blugloo粘结个性化舌侧托槽,组4用UniteTM粘结成品舌侧托槽.检测抗剪切力并计算抗剪切强度.结果 组1的抗剪切强度(16.62±6.34) MPa显著大于组2(8.56±3.38) MPa和组4(9.73±2.79) MPa(P<0.01),大于组3(11.32±7.15) MPa(P<0.05).结论 个性化舌侧托槽的抗剪切强度高于成品舌侧托槽,UniteTM粘结剂的粘结效果较好.

  • 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对正畸粘接剂抗蛋白附着和抗菌性的影响

    作者:张宁;马雁崧;徐华焜;白玉兴

    目的 评价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酸胆碱(2-methacryloyloxyethyl phosphorylcholine,MPC)对正畸粘接剂抗蛋白附着和抗菌性能的影响,为预防正畸治疗中牙釉质脱矿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MPC以0%(空白对照组)、1.5%、3.0%和5.0%的比例添加至商品化正畸粘接剂(Fuji ORTH0)中.收集因正畸治疗而拔除的健康前磨牙40颗,用各组粘接剂粘接托槽,制作粘接试件(每组10个),测试抗剪切强度,即粘接强度.制作粘接剂试件(每组26个),双辛丁酸法评价抗蛋白附着性能;用人唾液培养所得的牙菌斑全菌生物膜模型研究附着于粘接剂试件表面的牙菌斑生物膜的乳酸产量和活/死菌染色情况.结果 在正畸粘接剂中添加3.0%的MPC不影响正畸粘接剂的粘接强度.3.0%MPC组蛋白附着量[(0.46±0.06) μg/cm2]和乳酸产量[(7.12±1.03) mmol/L]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4.57±0.42) μg/cm2和(12.16±1.24) mmol/L](P均<0.05).活/死菌染色显示3.0%MPC组试件表面黏附的活菌量明显少于空白对照组.结论 MPC改性正畸粘接剂可在不影响粘接强度的前提下显著降低蛋白附着量和细菌黏附量.

  • 脱敏剂对牙本质粘接剂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郑明;程辉;陈文多;李秀容;胡志刚;马守治

    目的 研究脱敏剂对牙本质粘接剂剪切粘接强度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操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20个牙试件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个;实验组牙本质表面涂布脱敏剂(极固宁TM);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用牙本质粘接剂(Variolink Ⅱ)将铸瓷(IPS Empress)粘接于两组试件牙本质粘接面上,测试剪切粘接强度,扫描电镜(SEM)观察试件断面.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剪切粘接强度分别为(5.53±0.96)MPa和(7.32±1.34)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SEM见实验组试件发生黏附破坏,对照组试件发生内聚破坏.结论 牙本质表面涂布脱敏剂后可显著降低粘接剂的剪切粘接强度.

  • 氢氟酸处理时间对玻璃陶瓷与树脂粘接耐久性的影响

    作者:孟翔峰;周小陆;骆小平

    目的 评价不同氢氟酸处理时间对玻璃陶瓷表面与树脂粘接耐久性的影响,以期为玻璃陶瓷表面氢氟酸处理时间的正确选择提供临床参考.方法 可切削玻璃陶瓷(PmCAD)表面接受4.8%氢氟酸处理0 s(对照组)、30 s(30 s氢氟酸处理组)和60 s(60 s氢氟酸处理组),每组32个陶瓷片.使用三维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量陶瓷片表面粗糙度参数(Ra)和表面积.陶瓷片与4种粘接套装(硅烷偶联剂和树脂粘接剂:A:Monobond S和Variolink Ⅱ;B:Clearfil Ceramic Primer和Clearfil Esthetic Cement;C:GC Ceramic Primer和Linkmax HV;D:Porcelain Liner M和SuperBond)粘接形成粘接试件,每组16个陶瓷片直接测量粘接强度,16个陶瓷片经30 000次冷热循环后测量粘接强度.结果 对照组、30和60 s氢氟酸处理组Ra值[分别为(3.89±1.94)、(12.53±0.80)、(13.58±1.10)μm]及表面积[分别为(7.81±2.96)、(30.18±2.05)、(34.16±1.97)mm2]随着氢氟酸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P<0.05).同种粘接套装相同氢氟酸处理时间下冷热循环后试件的粘接强度均显著低于冷热循环前(P<0.05).冷热循环后粘接套装A、B的粘接强度随着氢氟酸处理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A:分别为(3.59±3.51)、(16.18±2.62)、(20.33±2.45)Mpa;B:分别为(4.74±2.08)、(7.77±1.55)、(13.45±3.75)Mpa];粘接套装D 30 s氢氟酸处理组的粘接强度[(22.00±1.64)Mpa]显著高于相应对照组[(12.96±4.17)Mpa],但与60 s氢氟酸处理组[(20.42±3.01)M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氢氟酸处理时间未对粘接套装C的粘接强度产生显著影响.结论 氢氟酸处理能提高玻璃陶瓷与树脂的粘接耐久性,氢氟酸处理时间的选择不仅取决于陶瓷表面结构的变化,也取决于所使用的粘接套装.

  • 喷砂处理对二氧化锆陶瓷表面性状及树脂粘接的影响

    作者:孟翔峰;谢志刚;陈渊华;顾宁

    目的 探讨Al2O3喷砂处理对二氧化锆陶瓷表面粗糙度、元素构成及树脂粘接耐久能力的影响.方法 可切削二氧化锆陶瓷片试件60个经烧结、研磨、清洗后,30个试件表面在0.3 MPa压力下接受50 μm Al2O3颗粒喷砂处理20 s,形成喷砂后试件(另30个不喷砂试件为喷砂前试件).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喷砂前、后的陶瓷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使用X射线能谱仪对喷砂前、后的陶瓷表面元素成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试件分为6组,每组10个:1、2组分别由喷砂前、后试件与常规树脂粘接剂(Duolink)粘接;3、4组分别由喷砂前、后试件分别与含磷酸酯类功能性单体的树脂粘接剂(Panavia F)粘接;5和6组分别由喷砂前、后试件经含磷酸酯类功能性单体的硅烷偶联剂(Clearfil Ceramic Primer)处理后与Panavia F粘接.各组试件分为两个亚组,分别经0、10 000次冷热循环后测量剪切粘接强度.使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结果 喷砂后陶瓷表面氧元素原子百分比[(65.03±1.48)%]显著低于喷砂前 [(75.85±1.61)%],锆元素原子百分比[(17.30±1.43)%]显著高于喷砂前[(9.62±0.29)%](P<0.001),同时表面粗糙度高于喷砂前(P<0.001).冷热循环降低了所有组粘接强度(P<0.001),其中1、2组试件在循环过程中全部脱落,3、5组粘接强度[(0.59±0.17)、(0.89±0.84)MPa]显著低于4、6组粘接强度[(14.63±3.03)、(16.64±1.90) MPa],6组粘接强度显著高于4组(P<0.001).所有试件粘接断裂模式均为陶瓷-粘接剂界面断裂.结论 Al2O3喷砂处理在增加二氧化锆陶瓷表面粗糙度和表面积的同时,也增加了表面锆元素的质量和原子百分比,从而提高了二氧化锆陶瓷与含磷酸酯类功能性单体的树脂粘接剂间的化学粘接耐久能力.

  • 树脂表面粗糙度对丙烯酸树脂与硅橡胶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李风兰;马兰;石勇;赵铱民

    高并不利于提高丙烯酸树脂与硅橡胶间的粘接力,用较小粗糙度的600目砂纸打磨丙烯酸树脂表面可提高丙烯酸树脂与硅橡胶间的粘接强度.

  • 氧化锆陶瓷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剪切强度的影响

    作者:马永刚;邓旭亮;先锋;杨巍;张念

    目的 研究Cercon氧化锆陶瓷表面不同处理方法对含有磷酸酯粘接单体的Panavia F的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600号砂纸打磨、喷砂、硅烷化、喷砂加硅烷化4种表面处理方法,对完全随机分组的4组氧化锆陶瓷试样进行单面处理.在玻璃模具的辅助下,将两块不同规格的试样中心相对地用Panavia F树脂类水门汀加压粘接固定,万能实验机测定剪切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600号砂纸打磨试样剪切强度(21.50±1.98)、喷砂组剪切强度(23.68±2.31)、硅烷化剪切强度(20.69±1.55)、喷砂+硅烷化(24.01±2.19) MPa,其总体均数不相等,其中,喷砂组和喷砂加硅烷化组高于600号砂纸打磨组和硅烷化组,P <0.05;喷砂组和喷砂加硅烷化组之间,以及600号砂纸打磨组和硅烷化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喷砂是提高树脂粘接剂与氧化锆陶瓷剪切强度的有效方法,而砂纸打磨和硅烷化并不能显著提高剪切强度.

  • 自粘接型树脂粘接剂对玻璃陶瓷粘接耐久性的研究

    作者:孟翔峰;刘清;骆小平

    目的 评价自粘接型和普通型树脂粘接剂与玻璃陶瓷粘接的耐久性,以期为树脂粘接剂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按照ISO 4049 国际标准,对粘接剂A(自粘接型,G-CEM)和粘接剂B(普通型,Linkmax HV)各5个试件在6周内的大吸水值和溶解值以及其光照射后0.5、24 h和6周的表面显微硬度进行测量.对64个陶瓷试件分别使用硅烷偶联剂A(Monobond S)、B(Clearfil Ceramic Primer)和C(GC Ceramic Primer)进行表面处理或不进行表面处理,再分别使用粘接剂A和B粘接,并于冷热循环前和冷热循环30 000次后测量试件粘接强度.结果 粘接剂A的吸水值和溶解值分别为(79.62±5.63)和(4.78±3.33)μg/mm~3,明显高于粘接剂B[分别为(35.03±3.33)和(0.00±0.00)μg/mm~3].两种粘接剂的表面显微硬度在光照射后24 h达到大值.冷热循环30 000次后未行表面处理和硅烷偶联剂A、B、C处理后的陶瓷试件与粘接剂A的粘接强度分别为(0.00±0.00)、(2.86±3.25)、(12.75±1.55)和(11.98±2.35)MPa,与粘接剂B对应试件粘接强度[分别为(0.00±0.00)、(5.15±5.20)、(10.94±3.30)和(14.18±3.13)M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使用硅烷偶联剂的前提下,自粘接型树脂粘接剂可以代替普通型树脂粘接剂进行玻璃陶瓷粘接.

  • 表面融附玻璃陶瓷对氧化锆与树脂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陈超;姜婷

    目的 评估氧化锆玻璃陶瓷表面融附处理后粘接力的变化.方法 将60个氧化锆陶瓷试件平均分为3组,分别接受以下表面处理:50 μm氧化铝喷砂(Sb组);融附玻璃陶瓷(Fu组);氧化铝喷砂后融附玻璃陶瓷(Sb-Fu组).另以20个铸瓷试件作为铸瓷对照组.所有试件应用树脂粘接材料Super bond C&B粘接在核树脂圆柱上,其中1/2试件经过冷热循环老化(10 000次,5~55℃),测量所有试件的粘接强度.结果 未经过冷热循环处理的Sb、Fu、Sb-Fu和铸瓷对照组试件的粘接强度标准差±均值分别是24.76±2.80、29.08±5.80、28.67±7.20和31.30±2.90 MPa,Sb组的粘接强度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而Fu和Sb-Fu组与铸瓷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冷热循环后,4组的粘接强度分别是24.45±3.90、28.50±3.70、25.41±2.00和32.19±3.90 MPa,Sb和Sb-Fu组明显低于铸瓷对照组(P<0.01).Fu和Sb-Fu组多为树脂内聚断裂和混合断裂.结论 玻璃陶瓷融附处理比单纯喷砂更能提高氧化锆的粘接强度.

  • 操作经验对自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

    作者:徐永祥;林红;孙志辉

    目的 研究操作人员的操作经验对白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及磷酸酸蚀后牙釉质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对90颗牛切牙进行牙体预备,暴露牙釉质粘接面,平均分给3组人员:无操作经验组(A组)、4年操作经验组(B组)和10年操作经验组(C组).每组又进一步分为非酸蚀亚组和预酸蚀亚组.非酸蚀亚组采用白酸蚀粘接剂和复合树脂进行牙釉质粘接,预酸蚀组预先使用磷酸酸蚀剂进行酸蚀处理,然后按照非酸蚀亚组的步骤粘接.测试粘接试样的抗剪切强度,即粘接强度,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对于非酸蚀试样,A组[(16.32±5.99)MPa]与B组[(21.36± 4.07) MPa]粘接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6),而A组与C组[(18.77±3.78) MP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3);对于预酸蚀试样,A组[(21.34±5.62)MPa]与B组[(26.18± 3.57) MPa](P=0.007)、A组与C组[(25.35 ±4.51) MPa] (P=0.023)粘接强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是非酸蚀试样,还是预酸蚀试样,B组与C组粘接强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140和0.672).具有操作经验人员操作后的粘接强度高于没有操作经验的学生.此外,3组操作人员的非酸蚀亚组与预酸蚀亚组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组P=0.025、B组P=0.002、C组P=0.000).预酸蚀处理增加了白酸蚀粘接剂与牙釉质的粘接强度.结论 操作经验对粘接强度有显著影响.为了获得佳的粘接效果,不仅需要具有粘接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需要一定的操作经验,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操作.

  • 不同酸性水解催化液对硅基质陶瓷与树脂粘接效果的影响

    作者:李睿;王晨;孙迎春

    目的 研究使用新型双液型硅烷底涂剂(A、B液)对树脂-硅基质陶瓷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432个陶瓷实验体分为9组(每组48个),分别使用9种实验性底涂剂处理陶瓷表面.9种底涂剂中A液均为50 g/L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methacryloxypropyletrimethoxysilane,MPTS)的乙醇溶液,B液分别为0.10、0.05、0.01 mol/L盐酸、磷酸和醋酸水溶液与同体积99%乙醇配比的混合溶液.处理后陶瓷与树脂粘接剂(Link Max,GC,日本)粘接形成实验体.其后将每组分为3个亚组(每个亚组各16个实验体)分别在24h后、5000次和10000次冷热循环后测试剪切强度.结果 冷热循环前后高剪切强度均在0.05 mol/L盐酸组,分别为(19.5±3.7)、(15.7±3.0)、(14.6±3.0) Mpa.10 000次冷热循环后,当酸性溶液浓度为0.10 mol/L时,盐酸组的(10.6±3.5)Mpa和磷酸组的(9.5±2.7)Mpa明显高于醋酸组的(6.3±2.5) Mpa (P<0.05);当酸性溶液浓度为0.05 mol/L时,盐酸组的(14.6±3.0)Mpa明显高于磷酸组的(6.3±1.9) Mpa和醋酸组的(4.7±1.8) Mpa (P<0.05);当酸性溶液浓度为0.01 mol/L时,盐酸组的(12.7±3.2) Mpa明显高于磷酸组的(2.3±1.2) Mpa和醋酸组的(1.5±1.2) Mpa (P<0.05).结论 选择0.05 mol/L盐酸作为水解催化液的硅烷底涂剂可得到较高的硅基质陶瓷-树脂粘接强度及粘接耐久性.

  • 粘接瓷对纯钛与低熔瓷粉结合强度的影响

    作者:姚海;骆小平

    目的 通过研究粘接瓷对纯钛与低熔瓷粉结合强度的影响,探讨粘接瓷影响钛-瓷结合的作用机制.方法 根据ISO 9693中三点弯曲法制作钛试件40个,分为4组,每组10个;分别进行砂纸打磨(B组)、打磨+喷砂(S组)、打磨+表而烧结GC Initial Ti粘接瓷(BG组)和打磨+喷砂+表面烧结粘接瓷(SG组)处理;于4组试件中部烧结低熔瓷粉(Vita Titankeramik).测试钛-瓷结合强度,体视显微镜观察钛-瓷断裂模式,并对钛试件剥脱面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表面烧结粘接瓷的BG组和SG组的钛-瓷结合强度分别为(32.72±4.46)和(34.25±6.52)MPa,均达到ISO9693的临床标准(>25 MPa),并显著高于不应用粘接瓷的B组和S组[分别为(20.70±3.15)和(23.92±5.02)MPa,P<0.05].结论 粘接瓷能有效提高钛-瓷结合强度.

  • 三种树脂粘接剂对可切削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粘接强度的比较研究

    作者:阎雪冰;王勇;郑刚;吕培军

    目的 通过比较3种树脂粘接剂对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纳米二氧化硅-二氧化锆(polymethylmecrylate/nano SiO2-ZrO2,PNSZ)可切削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的粘接强度的差异,寻找适合PNSZ可切削复合树脂的树脂粘接剂,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使用树脂粘接剂A(RelyX ARC)、B(Panavia-F)和c(Variolink II)粘接PNSZ可切削复合树脂与牙本质,测试剪切粘接强度和微拉伸粘接强度(各分为A、B、C 3组,每组10个试件),并采用50倍立体显微镜观察断裂模式.结果 剪切测试中A、B、C组试件的粘接强度分别为(14.07±4.67)、(13.17±4.63)、(12.10±2.18)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拉伸测试中A、B、C组试件的粘接强度分别为(11.49±4.90)、(9.66±4.15)、(10.11±4.20)M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立体显微镜观察显示,3种粘接剂的断裂模式均以牙本质-粘接剂界面的断裂为主.结论 3种树脂粘接剂对PNSZ可切削复合树脂与牙本质的粘接效果相近.PNSZ可切削复合树脂一粘接剂界面的粘接优于牙本质-粘接剂界面.

  • 选区激光融化成形钛合金个性化舌侧托槽粘接强度初探

    作者:邹道星;王泽敏;郭宏铭;厉松;白玉兴

    目的 研究选区激光融化技术制作的钛合金个性化舌侧托槽的粘接强度,以确定其能否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方法 选择80颗离体前磨牙,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个性化舌侧托槽组(选区激光熔化制作)和普通托槽组(3M不锈钢托槽)(每组40颗),每组细分为剪切实验亚组和拉伸实验亚组(每亚组20颗).采用35%的磷酸酸蚀后用粘接剂(3M Unitek)粘接托槽,并于室温下保存24 h,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进行剪切和拉伸实验,记录牙面粘接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es,ARI)计分值和托槽脱落时的大载荷,并计算得到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结果 个性化舌侧托槽组剪切强度[6.80(6.20,8.32) MPa]显著小于普通托槽组[10.46(9.72,11.48) MPa](Z=-3.463,P<0.05);拉伸强度[(6.93±1.21) MPa]显著大于普通托槽组[(5.88±1.23) MPa](t=2.81,P<0.05).结论 本项研究制作的个性化舌侧托槽的剪切强度小于普通不锈钢托槽,拉伸强度大于普通不锈钢托槽,但均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 粉液比例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托槽粘接的影响

    作者:黄梓濡;邹华;侯沐明;许欢;吉建新;陈艺

    目的:比较不同粉液比例改变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托槽粘接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40颗离体人上颌前磨牙随机分为7组,每组20颗。将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粉剂改变范围设置成(-30%~30%),具体分组如下:对照组、A组(+30%)、B组(+23%)、C组(+17%)、D组(-17%)、E组(-23%)、F组(-30%)。每组牙齿经过牙面处理后用不同粉液比例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进行托槽粘接。记录粘接24 h的抗剪切强度和粘接残留指数,用SPSS 19.0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E组的抗剪切强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降低30%粉剂比例的F组的抗剪切强度(5.71±1.55) MPa比对照组(7.55±1.20) MPa降低,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F组具有较低的粘接残留量。结论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有较宽的临床使用范围,增加粉剂比例对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粘接剂托槽粘接强度无明显影响,但降低30%粉剂比例则会降低其粘接强度。

91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