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磷酸钙骨水泥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修复骨缺损

    作者:廖红兴;刘展亮;邹学农

    背景:单独将骨形态发生蛋白或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植入体内易被血液冲刷掉而不能大限度发挥诱导成骨和血管生成作用,同时缺少载体的支撑作用。
      目的:观察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磷酸钙骨水泥联合应用在骨缺损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方法:制作新西兰兔双侧股骨内侧髁骨缺损模型,左侧分别植入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及磷酸钙骨水泥,右侧不植入任何物质作为空白对照。植入8,16周通过硬组织切片组织学观察、电镜扫描等手段观察新骨形成情况。
      结果与结论:各组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良好,未见明显炎症组织反应。植入8周时,磷酸钙骨水泥/骨形态发生蛋白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组骨水泥-骨组织交界处基本上被新生骨小梁包绕,材料进一步降解,新生骨小梁表面可见大量活跃的成骨细胞;16周时,新生骨小梁继续长入,进一步增长、增粗、增多,有大量新生编织骨成网格状长入材料中,骨水泥材料降解明显,与周围组织结合紧密,降解与骨长入同步,此组不同时间点成骨速度及成骨效果均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材料(P <0.05)。表明3种材料联合应用可协同促进骨缺损修复。

  • 低氧诱导因子1α与骨形态发生蛋白6协同过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低氧环境下的成骨和成血管效应

    作者:廖红兴;张志辉;刘展亮;黄健;谌业光;黄映梅;钟志雄

    背景:目前认为低氧诱导因子1α是维持机体细胞内氧稳态的重要调控因子之一,骨形态发生蛋白6是成骨活性强的骨形态发生蛋白之一,实验拟构建二者共表达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系,以研究细胞在低氧状态下的耐受及功能受益问题.目的:探讨体外模拟低氧环境下低氧诱导因子1α和骨形态发生蛋白6协同过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和成血管生物学特性.方法:分离培养鉴定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将已构建好的携带有骨形态发生蛋白6和低氧诱导因子1α双基因的腺病毒真核表达载体共同感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积分数为21%O2,2%O2条件下分别进行培养,并以常氧状态下未转染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作为对照组,RT-qPCR检测各组细胞HIF-1α、VEGF、BMP-6、GLUT-1、SIRT-1、OCN、RUNX2、AKP的mRNA水平.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共培养后,观察体外小管形成能力;各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经成骨诱导培养基干预后,碱性磷酸酶染色及茜素红染色鉴定成骨效果.结果与结论:①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第4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高表达CD29、CD90、CD44,低表达CD45、CD11、CD34;②低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VEGF、GLUT-1、SIRT-1、OCN、RUNX2、AKP mRNA表达水平高于常氧组(P<0.01);③低氧组小管形成数量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④低氧组细胞出现更多的钙结节及圆形矿化结节;⑤上述结果表明,低氧诱导因子1α与骨形态发生蛋白6协同过表达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低氧环境下具有更强的血管生成及成骨分化能力.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骨形态发生蛋白6和铁调素与贫血的关系

    作者:邬秀娣;张振;陈勇;谢斌华;干敏芝;黄娴倩;刘磊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骨形态发生蛋白6(BMP-6)和铁调素(Hepc)与贫血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9例RA患者、1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40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BMP-6、Hepc水平,同时检测RA患者的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水平(HGB)、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铁(SI)、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TfR)、铁蛋白(SF),分析比较RA组与SLE组和健康对照组、RA患者贫血组与非贫血组、慢性病性贫血(ACD)与慢性病伴缺铁性贫血(IDA+ACD)组间及不同疾病活动度组间BMP-6、Hepc和其他贫血相关指标,以及RA患者血清BMP-6和Hepc水平与其他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RA患者贫血发生率为59.6%,其中ACD占52.5%, IDA+ACD占47.5%。血清BMP-6和Hepc水平在RA患者中明显升高,与SLE组、健康对照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贫血组的IL-6水平及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较非贫血组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SI、SF、BMP-6和Hepc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A伴ACD患者的血清SF、Hepc、BMP-6水平及DAS28评分均明显高于RA伴IDA+AC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DAS28>5.1的RA疾病高度活动组血清BMP-6及Hepc较DAS28评分≤5.1的疾病非高度活动组明显升高,而HG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RA患者的血清BMP-6与Hepc水平呈正相关(P<0.01),且两者均与IL-6、DAS28呈正相关(P<0.05),BMP-6还与SI呈正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贫血类型以ACD为主,其血清BMP-6和Hepc水平均明显升高,在伴ACD或疾病高度活动的RA患者中升高尤其明显,且互相关系密切,说明BMP-6和Hepc水平异常正是诱导RA患者发生ACD的主要因素之一,两者可能可以作为RA患者ACD治疗的靶点,其在RA中的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探索。

  • BMP6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刘更;连文静;周鸿鹰;别明江

    目的 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6 (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BMP6)在乳腺癌组织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BMP6 mRNA在36例配对乳腺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BMP6蛋白在80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并结合组织临床病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实时荧光定量RT-PCR结果显示,BMP6 mRN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低于相对的癌旁组织(P<0.01).BMP6 mRNA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ER-乳腺癌组织,同时BMP6mRNA表达随乳腺肿瘤分化程度的增高而降低(P<0.01).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BMP6蛋白在不同ER、孕激素受体(progestogen receptor,PR)表达、增殖细胞核蛋白Ki-67表达指数及病理分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人表皮因子受体2 (Her2)表达状况以及乳腺癌分子亚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P6分子在乳腺癌组织的低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提示BMP6有可能成为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重要分子指标,对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等具有重要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