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切除胃小弯的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王鹏国;薛锋;郭小琦

    目的 分析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食管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全胃缝缩组(25例)与管状胃组(35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死亡患者.管状胃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全胃缝缩组(P<0.05).结论 对于食管癌手术,采用管状胃代食管重建消化道,符合生理解剖需求,能明显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

    作者:韦发露

    目的 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全胃代食管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肺功能.结果试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肺功能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全胃代食管术,既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又可改善肺功能.

  • 管状胃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学中;刘志广;李建东

    目的:探讨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术中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5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重点探讨该术式在防止并发症方面的优势.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吻合口瘘2例和吻合口狭窄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无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及胃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近期恢复良好,远期生活质量高.结论:用管状胃重建上消化道治疗胸中上段食管癌可有效预防或减少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胸胃漏、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的发生.

  • 管状胃与全胃代食管在食管癌颈部吻合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梁海峰;段林灿;李高峰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颈部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比45例管状胃代食管(实验组)和45例全胃代食管(对照组)行食管癌颈部吻合手术的手术时间、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和术后体重变化等因素.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量、术后体重变化间无统计学差异,而实验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胸胃综合征、胃排空障碍等情况发生率比对照组有显著降低.结论:管状胃在食管癌颈部吻合中比全胃代食管更符合生理,其在较好保留胃的生理功能的同时显著降低了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等症状.

  • "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重建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宏;吕东阳

    目的 评价"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术后食管重建中的临床价值,寻求一种更好的胃代食管术式.方法 随机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2月住本科30例病人为试验组,行"管状胃"代食管,选取同时段30例病人为对照组,行全胃代食管,手术均采用"三切口"术式,然后将2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主观返流症状,术后3、6、9个月的胃镜检查返流客观指标及术后6、9个月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返流客观指标加以对比.结果 试验组:主观返流症状严重者发生率,胃镜检查吻合口及食管炎症,糜烂,溃疡发生率,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返流率分别为10%、3.3%(3个月)、6.6%(6个月)、6.6%(9个月)、16.7%(6个月)、16.7%(9个月).对照组:主观返流症状严重者发生率,胃镜检查吻合口及食管炎症、糜烂、溃疡发生率,上消化道X线、钡餐检查返流率分别为50%、23.3%(3个月)、33.3%(6个月)、36.7%(9个月)、56.7%(6个月)、50%(9个月).2组间比较各项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 "管状胃"在行胃代食管术后能明显减少胃食管返流的发生,明显改善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术后患者治疗返流引起并发症的医疗费用.手术方法简单,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食管癌 管状胃 返流
  • 管状胃与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比较观察

    作者:王会恩;薛文飞;王志康;赵庆涛;谷建琦;段国辰;于雷

    目的 比较管状胃与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血清学标志物、并发症等差异.方法 前瞻性将2014年5月至2017年6月食管癌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50例,B组40例,术前均行2周的辅助化疗,化疗1个月后择期行手术,A组进行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B组进行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血清学指标(测定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肿瘤恶性生物学标志物含量、Survivin蛋白含量),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术后1周两组血清可溶型MHC-Ⅰ类链相关蛋白A(sMICA)和转录因子YYl(YY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urvivin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前和术后sMICA、YYl、MMP-9、VEGF、Survivin蛋白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4.0%,明显高于B组(7.5%),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组主要并发症为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结论 次全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出现的并发症较管状胃代食管颈部吻合术少,相对安全,两者均可下调血清学肿瘤相关因子及Survivin蛋白表达,且差异无显著性.

  • 管状胃进行消化道重建在食管癌根治术中的运用

    作者:徐林友;洪伟

    目的 观察管状胃进行食管癌术后消化道重建的疗效及其并发症.方法 选择2009年1月至 2012年2月住院确诊的胸段食管癌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运用管状胃进行消化道重建,对照组运用全胃进行重建.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闭式引流的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平均减压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和术后6月的心肺功能和术后6月的并发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胸腔闭式引流时间,术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胃肠减压时间、平均减压量、术后住院时间、胃排空障碍、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或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后的肺活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VC%)、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MVV%)、第1 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和射血分数(EF)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管状胃对食管癌患者进行消化道重建疗效确切,对心肺功能影响小,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管状胃代替食管对食管癌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黄建豪;付俊慧;王卫光;郑海波;郑春鹏

    目的 探讨管状胃代替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自2005年1 月至2006年12月,106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接受食管切除术,其中管状胃组50例行管状胃代食管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对照组56 例采用传统胃代食管行弓上吻合.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第1周、第2周、第4周检查肺功能.结果 106例患者均获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8.7%.术后第1 周两组的呼吸功能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第2周和第4周管状胃组通气功能指标改善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管状胃代食管相比传统胃代食管对食管癌患者术后呼吸功能影响较小.

  • 食管癌手术细管状胃制作及术中肠内营养通路的建立

    作者:冯源;吴楠;阎石;陈晋峰;郑庆锋;吕超;王宇昭;李少雷;张力建;季加孚;杨跃

    目的 介绍食管癌手术中细管状胃代食管技术及手术中经鼻或经皮穿刺方式放置空肠营养管的方法.方法 我科从2003年7月至2006年4月,对就诊的食管癌患者(接受两切口及三切口手术)采用传统管状胃代食管技术,2006年5月至2009年11月对就诊的食管癌患者采用细管状胃代食管技术,所有食管癌患者均进行术中空肠营养管置入术,术后早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结果 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改进的细管状胃代食管组患者术中管状胃长度较满意,器械吻合操作顺利,两组患者术后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食管癌切除术的处理中,胃大弯侧细管状胃的使用,能提供器械吻合的便利,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有利于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开展.

  • 管状胃在胃代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孟小勇;赵奔英;王强;查明元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胃代食管根治术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05例食管癌行胃代食管癌根治术患者,分为管状胃组及全胃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发生、吻合口瘘的发生及术后反流情况。结果:管状胃组患者与全胃组患者相比手术时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管状胃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肺部感染、术后吻合口瘘及返流性食管炎均优于全胃组患者。结论:管状胃应用于胃代食管癌根治术,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胸腹腔镜食管胃颈部吻合术胃经不同上提路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作者:朱天翔;蓝斌;方忠民;李锐雄

    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胃颈部吻合术管状胃经胸骨后与食管床不同上提路径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胸外科行胸腹腔镜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术58例患者的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其中采用胸骨后路径者35例,食管床路径者23例。结果经胸骨后路径组胃液引流量[(312.5±69.7)ml]明显少于食管床路径组[(832.7±132.6)ml,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胸骨后与食管床路径术后吻合口瘘(14.3%vs.8.7%)、肺部感染(8.6%vs.17.4%)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胸骨后路径者术后胃液引流量少于经食管床路径者。经胸骨后与食管床不同胃上提路径行食管胃颈部吻合术均是可行的消化道重建方式,应根据临床经验及患者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 管状胃重建食管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杨宁;冯永健;薛会岗;何佳虹;刘晓川;董斌

    胃是食管癌切除术中食管重建常用的替代器官,食管残端与胃吻合是目前食管癌切除术中普及的手术方式,这主要是因为胃距离食管近,取材方便,有足够的长度,血供良好,但是在临床实践中,也发现有其不可忽视的缺点,就是这类患者多为高龄,心肺储备功能较差,特别是许多患者术前合并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加之术后胸胃占据胸腔较大空间压迫肺组织及心脏,引起呼吸循环功能的减退,同时导致其他并发症(如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障碍等),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

  • 034食管切除后用作替代食管的重建管状胃处的第二个原发癌

    作者:

  • 管状胃成形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睿;张义栋;姜睿;郝鸿泽;姜文波

    目的:评价管状胃成形术在食管癌根治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患者61例,按采取的手术术式不同分为管状胃组和传统组,管状胃组:31例,传统组:30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后心肺并发症、吻合口狭窄发生率、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等临床指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的胸胃综合征和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心肺并发症和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状胃成形术能减少食管癌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很好地临床应用价值.

  • 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处理体会

    作者:郑海波;彭小雨;吴智勇;傅俊惠;陈捷鑫

    目的 总结腔镜食管癌切除术后颈部吻合口瘘的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8年4月腔镜食管癌切除术528例资料,发生术后颈部吻合口瘘29例(5.5%),其中7例继发胸内瘘,2例纵隔瘘.无早期瘘(术后1~3天),中期瘘(术后4~14天)27例,晚期瘘(术后14天以上)2例.发现吻合口瘘后及时颈部切口敞开,充分引流换药,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和营养支持治疗,合并胸内瘘者予胸腔引流,应用生长抑素减少胃液分泌.结果 确诊吻合口瘘后2~4周愈合20例,1~2个月8例,2个月以上1例.6例半年内出现吻合口狭窄行胃镜下扩张术.结论 手术中注意尽量切除管状胃上端血供较差部分组织,消除各种对管状胃持续挤压的因素,预防消化液对术野的污染,手术后彻底的颈部引流和及时发现处理继发的胸内瘘有助于降低吻合口瘘的风险.

  • 食管腔内测压、24h动态pH值与胃电图在食管癌术前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波;任光国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首选手术.食管癌手术不可避免地会切断迷走神经前后干、切除部分食管并行管状胃成形,术后食管、胃在解剖生理上都发生了变化,残余食管和胸胃的收缩、蠕动功能大大减弱,导致食管癌患者术后食管、胃功能障碍[1].

  • 食管管状胃颈部圆形吻合器的临床应用

    作者:杨光煜;胡为才;何苡;侯广杰;张晓林

    2008年8月至2009年5月,我们对21例胸中、上段食管癌病人采用食管胃颈部圆形吻合器吻合,吻合口瘘和狭窄发生率较低,现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 本组中男14例,女7例;年龄53~71岁,平均年龄64.3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吞咽困难,经食管镜检查及活检病理证实食管中上段鳞癌.全组均行左开胸双野淋巴结清扫+食管管状胃颈部圆形吻合器吻合.其中,使用强生吻合器SDH21型号13例,SDH25型号8例.

  • 食管癌腔镜手术60例

    作者:李勇;张月峰;温士旺;徐延昭;李振华;田子强

    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国内、外都已开展了腔镜下食管癌切除术.现总结报道我们开展60例食管癌腔镜手术的体会.资料和方法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行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60例,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35~76岁,平均60.5岁.包括食管上段癌21例,中段癌26例,下段癌13例.33例食管中上段癌患者行胸腔镜游离食管,腹腔镜游离胃,食管胃颈部吻合术.患者取左侧卧位,游离食管,清扫食管旁、隆凸下及右、左侧喉返神经淋巴结.向上游离至胸膜顶,向下游离至膈裂孔.患者改平卧位,两组同时从颈部游离食管、腹腔镜下游离胃.颈部食管游离完成后掏出食管切断,腹腔游离胃部后将食管拉出,腹部正中切口约5 cm,胃部用闭合器做成管状胃,腹腔镜下将管状胃送入胸腔,关腹.将管状胃拉出颈部,与食管行端侧吻合.

  • 食管胃侧侧吻合术预防胸段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并发症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李辉;张永明;杨文锋;李兆敏;刘曙光;张百江

    目的 观察胸段食管癌应用食管胃侧侧吻合方法预防术后吻合口并发症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12-01-2014-07-31山东省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160例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取食管胃侧侧吻合组70例,术中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采用直线型缝合器纵向缝合食管胃吻合口后壁,使吻合口后壁延长至≥5 cm.同期90例食管癌切除食管胃常规吻合作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术后情况,纤维胃镜和造影评估吻合口面积.结果 食管胃侧侧吻合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为1.43%(1/70),低于手工吻合组的14.47%(11/76),x2=8.220,P=0.004;也低于机械环形吻合组的14.29%(2/14),x2=5.600,P=0.018.食管胃侧侧吻合组术后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2.86%(2/70),低于手工吻合组的13.16%(10/76),x2=5.125,P=0.024;也低于机械环形吻合组的14.29%(2/14),x2=3.360,P=0.067.食管管状胃全侧侧吻合口面积为(2.45±0.12) cm2,端端+侧侧吻合口面积为(2.05±0.10) cm2,大于Gambee's吻合的(1.25±0.18) cm2,t=39.174,P=0.001;也大于机械环形吻合的(1.45±0.35) cm2,t=17.054,P=0.001.食管胃侧侧吻合组的胸胃综合征发生率为5.71%(4/70),低于常规吻合组的12.22%(11/90),x2=3.106,P=0.078;颈部手工吻合方法切除食管长度明显长于侧侧吻合组,t=5.283,P=0.011;食管胃侧侧吻合组术后9例轻度返流,1例中度返流,占14.28%(10/70);相比常规吻合,食管胃侧侧吻合组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3.055,P=0.081.结论 在食管癌手术中,应用食管管状胃侧侧吻合术可以显著降低术后吻合口并发症的发生.

  • 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明亮;郭伟;陈勇;田怀杲

    为了探讨使用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选取胸段食管癌手术患者72例,分为管状胃代食管组(36例)和传统胃代食管组(3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吻合口瘘、肺部感染、心律失常、胸胃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及患者进食哽咽感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管状胃组无吻合口瘘发生,肺部感染3例,心律失常2例,胸胃综合征3例,反流性食管炎6例,进食梗阻感1例;传统胃代食管组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6例,心律失常6例,胸胃综合征14例,反流性食管炎20例,进食梗阻感2例.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管状胃组明显少于对照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使用直线型缝合器重塑管状胃代食管在胸段食管癌手术中应用,能使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225 条记录 1/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