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

特别健康杂志

Special Health 가정보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6851
  • 国内刊号: 42-18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67
  • 曾用名: 家庭保健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特别健康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胡其山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百岁三大迹象

    作者:盛铭

    美国、英国科学家通过大样本研究揭示了下面三个长寿迹象,对照这些特征和迹象,并适当调整生活方式达到这些条件,就能够提高生命质量,有效延长寿命.心率偏慢静息心率偏快的人,发生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明显增加,死亡率也高.有研究对比老年人心率与寿命的关系,发现男性心率大于80次/分比心率小于60次/分活到85岁的比率下降了近一半.心率是预测男性长寿的有效指标,但在老年女性中无明显差异.

  • 如何判断健身效果

    作者:月牙

    很多人都喜欢去健身房训练,不过,在锻炼了一段时间后,怎么来判断健身效果呢?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主观感觉.如果运动负荷安排适宜,则锻炼者的主观感觉应该是精神饱满,体力充沛,倍感舒服,渴望运动.2.排汗量.当运动负荷适宜时,人体可有微汗或中等程度的出汗.如果负荷过大,机体过于疲劳,则锻炼者会满头大汗,浑身湿透.当然,排汗的多少还要视气温、气压、风速以及饮水而定.

  • 软实力成就百岁寿星

    作者:肖忠武;沈文梅

    解放军301医院妇产医学专家、教授叶惠方,是位救死扶伤多、科技成果多、立功受奖多的“三多”老人.叶教授1916年出生于广东省台山县,今年整整一百岁.叶教授至今生活完全自理.每当有人问起健康长寿经验,她就笑:“我哪里有什么经验,像我这样稀里糊涂的人,容易健康长寿.

  • 背诵经典悟养生

    作者:樊霞

    “公交车上都没有人给我让座.”方守度说完哈哈大笑起来.他今年80岁,头发乌黑,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他的养生秘诀是背诵国学经典.方守度是河南洛阳的一名退休外语老师,退休后想重新学习.他挑选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五部经典著作:《论语》《道德经》《金刚经》《孙子兵法》《唐诗三百首》.

  • 前列腺癌懒馋顽

    作者:孙颖浩;第二军区大学附属长海医院《前列腺疾病100问》编写团

    前列腺癌虽然是癌症,但同别的癌症有很大区别.前列腺癌有三个特殊的“个性”,概括起来就是懒、馋、顽,这三个字形象地反映了前列腺癌的“脾气”.懒很多癌症一旦发现后必须马上治疗,否则肿瘤会越来越大,终危及患者生命.在所有癌症中,只有前列腺癌特殊,因为一部分前列腺癌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不发生任何变化,与机体和平共处,不对健康构成任何危害.医学上将这种前列腺癌称为潜伏性前列腺癌.

  • 回看关羽刮骨疗毒

    作者:田吉顺

    说起刮骨疗毒,《三国志》里是这么描述的:羽尝为流矢所中,贯英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 急性心梗就医别打的

    作者:孙立立

    56岁的许先生夜里突然剧烈胸痛、大汗淋漓.家人怀疑他患的是急性心梗,马上叫来出租车.在去医院的路上,病人突然双眼上翻、四肢抽搐、面色青紫,可是全车人都束手无策.到医院后,医生判断病人已经死亡.

  • 单方验方

    作者:

    关键词:
  • 不做加塞儿者

    作者:王永杰

    茶余饭后家人聊天,说到生死这个沉重话题.身为医生的女婿说,人注定要死,而且排着队向着坟墓走去,医生想把那些加塞儿者拉出来,使他们规矩排队,然而有的偏不如此,令医生束手无策.

  • 早中晚锻炼不同关节

    作者:解危

    我从工厂退休二十多年,如今已经进入耄耋之年,身体依然硬朗.年纪大了以后,我每天早中晚锻炼不同的关节部位,已坚持十多年.我认为这可以达到气血流畅、关节疏利、强筋壮骨、脏腑疏通的功效.

  • 遵从身体喜好

    作者:许玲

    饮食疗法是肿瘤治疗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哪怕是一个饮食小误区,都可能成为抗癌治疗中的“老鼠屎”.某肠癌患者,术后做放疗,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肠炎,每天大便十五六次.我给予患者止泻方治疗,但次周复诊时患者称处方无效,腹泻如故.凭借临床经验判断,我的治疗思路和处方并没有什么问题,于是追问患者日常的饮食安排.结果患者说,他每天都要吃六个猕猴桃,以“补充维生素C,达到抗癌效果”.

  • 中央首长数字饮食诀

    作者:曾佳琪

    《首长保健手册》是中央军委保健委员会办公室、总后勤部卫生部保健局编辑的,里面汇集了全面的养生知识,言简意赅,非常实用,而且多是以数字的形式来提出饮食养生的注意事项,非常生动.

  • 偏颇的健康观

    作者:邓笛

    我的一个同学,年龄不算大,也就五十刚出头.我每天看到他的时候,他总是在锻炼,要么跑步,要么打太极,要么跟着跳广场舞的大妈们一起扭着腰肢.他在朋友圈里每天都转发几条微信,内容也大多与健康有关,基本上都是强调一个理念,即这世界上的一切不过是过眼云烟,唯有身体健康才是重要的.一开始,我也同意他的看法,比如说健康是1,其他的是跟在1后面的0,1倒了,就只剩下了0,形象生动,很有说服力.

  • 健康没那么多必须

    作者:吴铭

    每天必须喝八杯水,必须跑五公里,一口饭必须嚼32下再咽,早上必须7点准时起床,炒青菜时间不能超过三分钟……日前,武汉一位梁先生的“养生”遭遇让人哭笑不得.由于梁先生的体检结果显示他体重超标,肠胃也有些问题,女友便找了一堆“科学生活法则”要他严格执行.除上述这些,还有一些零散的“规矩”,比如,切完的青菜不能再洗,以免营养流失;隔夜的菜绝对不能再吃;普通碘盐不健康,要满超市去寻找无碘盐等等.

  • 我年轻的百岁母亲

    作者:李英群

    我年轻的母亲今年一百岁了.说她年轻,不是笔误,也不是故意卖弄,我是有根据的.那年我把母亲接来同住,在小区中陪她散步,一位保安大哥问我:“她是谁?”我说是我妈.保安大哥说:“哇,你妈比你还年轻!”

  • “老便秘”分享调理心得

    作者:王宇

    80岁的长沙人易道松从小就便秘,在与便秘斗争的过程中,他用自己的经验治好了便秘.近日他将调理便秘的经验拿出来与大家分享.饮食调理促进消化易道松称,他平日将主食分成三份,大米和面粉只占三分之一,另外三分之一是红薯、燕麦片、土豆和玉米,剩下的三分之一则是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较多的青菜和水果.每天晚餐,易道松都喝汤,并在汤中加入8~10颗黑胡椒粒来促进消化.平时在家,他还吃些黑芝麻、核桃肉、红枣、松仁.香蕉是他爱的水果,“我连续吃了十几年香蕉,每天至少一根,有时候还蒸着吃”.

  • 生了癌该不该告知

    作者:何裕民;于荷

    完全的保密性治疗无益患者康复对于癌症患者家属来说,纠结的事儿恐怕就是,要不要告诉患者生了癌?生了癌,该不该告诉他?这不是个简单的话题,它涉及到伦理、心理及生存威胁之难题.作为医学,首先是应讲究人性,重视伦理问题的.我们强调: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告诉他(她)适当的部分.在传统观念中,癌症等同于死亡,而大多数国人总是宁可赖活着,也不愿见到死亡,极度恐惧死亡.在这种文化氛围中,如果患者因知情而影响生存,知情权理应让位于生存权.

  • 不该对病人说的话

    作者:高阳

    美国《预防》杂志网站近日公布了“不该对住院病人说的七句话”.无论医生还是亲友,说错话不仅会面临尴尬,还可能影响病人的病情.你必须多休息也许你是出于善意的提醒,但医疗设备的声音、患者们的聊天声、医护人员的脚步声,导致很多住院病人都保证不了充足的休息时间,你的提醒可能会让病人再增烦恼.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杨萍说,这样的话还会传递出一种消极信息,即“身体状况没有好转”.

  • 三招缓解腰肌劳损

    作者:欧阳汉强

    对于腰肌劳损,一般的卧床、按摩、理疗、热敷、外敷、药物均可短期减轻疼痛症状,但只管“舒服”,不管“治根”,因为无法铲除它的两个病因——衰老(20岁以后人体的椎间盘和韧带开始老化)和劳累(伏案工作和家务劳动).防治腰肌劳损的根本措施,是靠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三点——注意姿势、规律运动、锻炼肌肉.1.注意姿势:坐姿挺拔,也就是“坐如钟”.

  • 晚报给我开治癌良方

    作者:刘大寿

    近一年来,好多亲友见了我,都说我“气色好,胖了”,“哪像个癌症病人呀”.我呢,当然高兴.切除乙状结肠癌已近四年,存活期超不过一年的医生原判断完全失准.都古稀之年了,体重竟然还增加了五公斤,充分证明了手术的成功和调养的得法.有癌友向我“取经”,我答:调养得益于《太原晚报》给我开的治癌良方.

  • 把糖尿病当成人生伴侣

    作者:李文慧

    从临床上看,患者一旦发现血糖高,就会与高血糖或糖尿病终身相伴.而如何相伴,往往会决定糖尿病患者的寿命和生活质量.在防治糖尿病并发症的过程中,仍然是态度决定一切.有人可能会觉得,病情的控制,以及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才是重要的.其实,这些都是态度的下游问题,一旦树立了正确态度,应对疾病就不在话下.

  • 长寿无定式

    作者:船舷

    克里斯塔尔1903年9月15日出生于波兰一个犹太人家庭,二战期间被纳粹投入奥斯威辛集中营.据统计,从1940年到1945年,奥斯威辛集中营内约有150万人丧生,幸存者不足1/2000.大难不死的克里斯塔尔离开集中营时,已是瘦骨嶙峋,气息奄奄,体重仅有37公斤.

  • 正确压腿方法

    作者:齐峰

    很多老人锻炼后习惯压腿,但却不太讲究方法,随便找个栏杆,把腿往上一搭,边聊天边压腿.其实,这样做很不合理,老年人肌肉弹性差,关节已有退行性改变,如果压腿的角度没有把握好,很容易造成腿部关节受伤.

  • 游泳带来奇迹

    作者:陈美玲

    当播音员清晰、响亮地播出“第八届全国冬泳锦标赛,女子老年组蛙泳成绩公布……第七名,烟台市陈美玲”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这个曾长期被疾病缠身的人,竟然能在全国冬泳锦标赛中拿到第七名,真是有点恍若梦中.

  • 夏天你得热着过

    作者:王辉

    老百姓常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迟早要作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冬天不很好地储藏阴精,来年春天容易得热性疾病;夏天经常开空调,代谢不畅,也容易得病.中医学认为:“夏属火,其性热,通于心,主长养,暑邪当令.”意思是说心在五行中属火,火热之邪容易损伤心,常有心神不安、心悸失眠、头昏目眩等心神不宁的症状.“汗为心之液”,夏天汗液大量排泄,不仅会损伤心气,还会导致心阴虚,这样更容易受到暑热邪气的侵犯.所以,夏季宜注重养心.可以多吃一些西洋参或人参、麦冬、五味子饮,起到清肺气、收敛心气的作用.

  • 自信是不老丹

    作者:钱海

    一位老友退下来后,经过几年老年大学书法班的刻苦学习,书艺大为提高,毕业时的一幅书法作品在班上得了高分.不久,这幅作品还在省老年协会举办的书画展览中获金奖.他想得到社会上对这幅作品优劣的评判,便将其放在闹市区,请行人过目,认为哪个字写得不行就在下面打叉.

  • 给婆婆当模特

    作者:杨莹

    我婆婆退休后,和一帮老友组成了老年“驴友团”,常包车到全国各地自助游玩.游玩的照片上传到QQ空间或微信朋友圈,老友们互相欣赏评论,生活过得有趣又充实.可惜,婆婆的拍照水平实在让人不敢恭维.同样的景,同样的人,她拍出来就没有她的老朋友林阿姨拍得好看,这让要强的婆婆感到很没面子.

  • 退休订个作息表

    作者:孔令雪

    “这几天怎么没看见老张出来遛鸟呢?”“老爷子住院了,中风!”“平时不是挺硬朗的吗?怎么刚休息两个月就病了……”公园里两个老人的对话,是真实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情.刚退休后,不用上班了,一些老年朋友的生活开始变得不规律.不按时起床,早餐也不吃;窝在家中看电视,运动量减少……这种生活状态与工作时大不一样,身体生物钟几十年来的规律被打破,无法在短时间内适应这样的改变,经常出现刚退休就进医院的现象.

  • 乐呵呵打发癌症

    作者:徐可

    老顽童查出癌症邢爷是我的一个老哥.前些年,我在香港某报工作时,他由另一家新闻机构调来我社,担任我分管的中国新闻部主任.他五十来岁,幽默诙谐,又心地善良,急公好义,人送雅号“邢爷”.每次他去我的办公室,总要在门外大喊一声:“报告!”我知道他是开玩笑,便也沉声应道:“进来!”

  • 老爸办乡村春晚

    作者:佟才录

    老爸给我打电话,叫我们一家人过年早些回去,别错过他办的猴年“春晚”彩排.老爸办“春晚”,是从冬天开始的.那时,老爸刚从语文教师的岗位上退下来,一时间有些不适应.他在满大街转悠时发现,村里的很多男人闲着没事干,不是聚在一起喝大酒,就是打麻将赌博,很多夫妻为此吵闹不休,甚至离婚.

  • 带儿媳去相亲

    作者:李剑红

    都说婆媳之间难相处,可我的一位邻居阿姨,给我讲的一段婆婆带着儿媳去相亲的故事,证明婆媳相处并不难.她说:“儿媳到我家已经快三十年了,我们相处得如同母女一般,连亲家母都忌妒地说:‘她对我可没对你那么好,有时正在和我打嘴仗,你的电话来了,她就笑容满面地和你说话,真是气坏我了!’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2007年,我儿子因病突然去世.

  • 聆听老人

    作者:简媜

    中国人常常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但是在我们的父母要进入老年时,为人子女的,却必须做一些储备.也许你曾豪言壮语地说,“妈妈,以后我有钱,我会带你环游世界”,但等到你有钱的时候,她已经环游不动了.父母要什么?虽然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可是有一个相同,就是他希望你陪伴他.陪伴他去哪里呢?有时候不是环游世界,只是带他去晒晒太阳,去看看花,他就很高兴了.

  • 开前路与留后路

    作者:刘墉

    惊心的事常会接连发生.有一次我在上海录节目,一个高中男生理直气壮地说:“我爸我妈要我拼命读书,说这样将来才能有钱买大房子.我对他们说,咱们家不是很大吗?你们不是很有钱吗?房子留给我、你们省点花就成了.”接着我又上河南的节目,一个初中男生也理直气壮地说:“我将来要养一堆老的,我不干!”

  • 抗衰老的终极目标

    作者:赵铁锁

    “活得长,死得快”这一有关生命质量的说法,可以说是抗衰老的终极目标.“活得长”是指活得愈久愈好,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长寿;“死得快”听上去有悖于我们的观念,再仔细琢磨一下就能理解其真正含义.既然死亡是无法避免的,每个人都要死,当然死得快比死得慢好,既减少痛苦,又不拖累家人朋友.如果一个人的生命能有这样的质量,岂不是太精彩了?

  • 如何当好家中宝

    作者:陈卓

    常言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对于“宝”一般理解为智者、指路明灯等,但这种角色设定可能不利于后辈的成长,也会给自己带来过大的压力,从而无法获得悠闲的晚年生活.那么,老人们应该如何做好家中宝呢?专家表示,有两类典型的家中宝,一是镇宅之宝,二是开心宝,全看老人如何选择.

  • 生命是一场博弈

    作者:陈逸清

    一个大雨倾盆的上午,我们前去拜访一位百岁老人.循着住址杭州东羊血弄,在街坊的指点下,我们走向一条小里弄,抬头看去,上有路牌——东羊血弄.这大概是我见过的窄的小弄了,没法同时并排站两个人,手中的伞必须倾斜着才能通过.一丝不苟的银丝、擦得锃亮的咖啡色皮鞋和同色开衫相互呼应,左手戴着一只古董手表.终于,我们见到了今天的主角马翼老先生.

  • 85岁羽毛球选手

    作者:李卓然

    推开王则明在重庆市渝中区宏声巷的家门,打坏的羽毛球所制成的手工艺品以及一直在播放的羽毛球节目,宣示着主人的身份——一位资深羽毛球爱好者.多久能称作资深?至少打球大半个世纪的王则明绝对够格.这不,老王前些天已赶往福州参赛,因为今年满了85岁,他参加的单项也从80岁年龄组升级到了85岁年龄组.作为这个组别里的“年轻人”,老王非常有自信:“去年我84岁打80岁的都行,现在打年纪更大的,肯定更有竞争力.”

  • 欲与英女王比风采

    作者:吴翼民

    她把一双手伸出来,十根长长的手指虽然不免干枯,那十个红宝石般的指甲却熠熠生辉,十分显眼.这双手的主人Y阿姨,是我妻子早先在影剧院工作时的同事,行年八十有二.她身材高挑,双眉细如柳叶,画着淡淡的眼影,涂着与指甲一样鲜艳的唇膏,再加上合身的衣着和一串活泼的珍珠项链——如果逢上暖春、炎夏或初秋,还可以看到她镂空皮鞋中探出的十颗抢眼的脚指甲呢,那是跳动于脚上的“宝石”,与手上的“宝石”相映成趣.上下二十颗“宝石”流星般闪耀跳动着,哪还像个年逾八旬的老妪?许多上了年纪的女人只在脸上做文章,美甲则不多见,手指和脚趾皆美就更罕见啦.

  • 以房养老为何搞不起来

    作者:舒圣祥

    中国保监会推出“以房养老”试点近两年后,成效并不乐观.目前,全国反向业务投保人共78人59户,办完所有流程的仅47人38户,其中北京18人12户,上海13人11户,广州14人11户,武汉2人1户.为何参加“以房养老”试点的人如此之少?业内人士表示,以房养老和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冲突,容易让人产生“坐吃山空”的印象.

  • 我死后骨灰撒稻田

    作者:黄永玉

    我死了以后,不要骨灰,也不要盒,烧完了,家里人就回来了,不要带东西回来.跟很多没有家的老百姓骨灰一样,混在一起.我在农场的时候,去火葬场搬骨灰,那骨灰有火燃烧的磷脂味道,然后倒在水田里面,那个稻子长得特别好.我死了以后,骨灰倒在稻田里,也不要江河湖海,不要搞这个,死的终极就是这样的.如果立块碑,就刻上“爱,怜悯,感恩”.爱所有的人;怜悯世界上做这么蠢、这么残忍的事情;感恩,多谢前辈对你这么好,多谢朋友的爱.把我送到火葬场,朋友们回到我的家喝杯咖啡,算了.

  • 儿孙助我们文化养老

    作者:王秀兰

    连孙辈们都大学毕业了,按说我们没后顾之忧了.可孩子们总认为,我们虽然不缺吃、不缺穿,但都患慢性病久了,心情不开朗,得想法子让我们快乐.他们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化养老的文章,受到了启发.一个星期日,姑爷、闺女看见我俩正在老掉牙的小电视机跟前看电视,萌生了为我们换电视的想法,他们说:“我们如今都不用二老操心了,二老应该好好享受啦!”当我俩在春节前两天坐在49英寸的高清大电视机前看电视时,高兴得都合不拢嘴了.

  • 100岁时写自传

    作者:张玉瑶

    要活到100岁现在,89岁的文洁若还住在北京木樨地的那套老房子里.自从1983年搬到这里,她和萧乾先生在这儿共同生活了16年.1999年萧乾先生去世后,她自个儿又在这儿住了17年,加起来有33年了.

    关键词: 共同生活 北京
  • 人走茶凉本正常

    作者:郑有义

    人走茶凉,一个古老、敏感,却又人人绕不开的“热词”.竖看,千年长叹不衰;横看,男女老少皆知.民之生老病死、起落荣辱,官之当权退位、高升低就,几乎无不生发“人走茶凉”的感慨.正所谓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人走茶凉本正常.商务茶.人与茶都是商业行为、利益关系.逐利而来,利去而散.相逢开口笑,过后不思量,人走荼凉是必然的商务法则.退休后第一件事,先把纯商务关系的微信朋友和联系电话一概清理,不待人家茶凉,自己先泼水,于人于己都清静.

  • 老夫妻相约捐献角膜

    作者:徐风光;肖宁;孙丹丹

    一对年过七旬的老夫妻,相约百年之后共同捐献器官,这在界首市引起不小的轰动.重病患者等器官就是在煎熬家住安徽省界首市的贾友昌,在当地小学教书多年,在不同阶段干着“宣传队”的活儿.去年,在当地卫生院上班的大女儿,跟老贾闲聊时说起了医院里的事情.

  • 享受老的过程

    作者:李愚

    有一位老人,自78岁生日起,决定每天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学习欣赏音乐.人们问他:“为什么这么大年纪了还学习欣赏音乐?”他乐呵呵地回答道:“我在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增加乐趣,也为将来打算——如果届时卧床不起,不至于空耗光阴.”

  • 退而不休做义工

    作者:王培;杨旭

    组建天桥义工服务队苏永福今年73岁,提起这支义工队的组建,他打开了话匣子.“因为我家离烟厂花园比较近,我退休以后,在家没什么事做,就常到烟厂花园广场上锻炼,学习抖空竹,跟在这里锻炼的人都相处得不错.”苏永福说,“那时的烟厂花园环境不好,有一些市民乱扔垃圾,我们这些来锻炼的人一般都是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看到这种情景,我就想,我们能不能在锻炼之后打扫打扫卫生,让环境更整洁.我们几个人一商量,大家都赞成我的想法.

  • 留着扔与吼着爱

    作者:聿为

    “留着扔”,看到这么个组合词,您发现有什么问题吗?话说这个词,是从我妈嘴巴里来的.那天,去老太太家陪她,初春的阳台上,阳光给出一片暖暖的舒适,实在不好辜负,我准备弄点零食在躺椅上看书,一眼看到茶几下面一小箱干果,扁桃仁、开心果、胡桃、腰果、松子、葡萄干、西梅,每样一小瓶独立包装,都还没拆封!不错,一准儿是老太太给我留着的.也不能辜负啊!

  • 九旬玩盆景上瘾

    作者:叶荔;鲁丹丹

    年近九旬的于岳恒老人,善于化腐朽为神奇,大大小小的古树根经过他的精心设计,表现出细腻清新的自然景观.几十年来与花草石头打交道,如今他与盆景结下了不解之缘.种植盆景三百多盆于岳恒是一位盆景爱好者.推开老人盆景园的铁门,一眼就能看到满院子的山水盆景,大大小小,姿态各异.在园内的两侧,有两栋一模一样的房子.包围着房子的都是各式各样的盆景,有罗汉松、黑松、红枫、榆树、刺柏、雀梅等十几个品种,还有专门从日本引进的五针松和大阪松.

  • 自做白斩鸡

    作者:钟正和

    刚改革开放那阵,“小绍兴”门口永远排着乱哄哄的长龙,景象蔚为壮观.小小的店堂里,吊扇慢慢地转着,穿衬衫、汗衫或背心的顾客,大口喝着冰啤酒或鲜橘水,大口吃着皮黄肉白骨红的白斩鸡,每个人都是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我那时没钱,能进店喝上一碗鸡粥,已是颇为开心的事了.若偶尔于清晨,待“小绍兴”开门之际,寻它三五个鸡爪,则于丝丝弹皮筋骨中,真能啃出满满的幸福感!

  • 豆角酱烧肉

    作者:杨莹

    我儿子特别会点菜.每次问他吃啥,他都会有个确切的回答,而且还会交代清楚主料和配料,不用我再费心思去考虑今晚吃啥.今天,他又早早地点了晚餐——酱烧五花肉.他还特别提醒我说:“啥酱不限定,但肉一定要用五花肉,配菜好是豆角.”好咧,听从儿子的吩咐,今晚就吃豆角酱烧肉,这碗踏实的酱烧肉,一定要用碗装,才吃得过瘾……

  • 湘军水火席

    作者:聂崇彬

    说来惭愧,因久居美国,作为曾国藩后人,我去曾国藩故居——“福厚堂”拜祭晚了点,却因晚去,机缘巧合让我知晓了有关湘军的历史文化,深深感受到湖湘人民对曾文正公的情感.

  • 刀工影响营养

    作者:尹若雪

    俗话说,“厨以切为先”,切得一手好菜,不仅决定烹饪的难易程度,还会影响菜肴的营养价值.世界烹饪大赛金奖得主韩国孝说,同一原料,同一烹调方法,只是刀工不同,菜肴成品质地也有差异.比如,一般情况下,熟得快的菜可以切丝、片、丁、粒等;熟得慢的菜就要切大一些,更粗、更厚一些.

  • 一道菜主义

    作者:陈晓卿

    和那些动辄天价的旗舰店相比,我更喜欢平易近人的,尤其是某一道菜能够打动我的小饭馆.我有位高级餐厅的大厨老哥,交情是能一起推杯换盏的那种.当然,他们家的菜谱前几页也都是燕鲍翅之类的唬人玩意儿.他劝我别吃那些.“厨师一辈子,就像我,能接触到这些东西的次数,数都数得过来,没练过几次手,怎么可能做得好?”老哥喝了口酒说,“千万别相信那些高档菜,建议你多吃猪肉牛肉,我们没有一天不打交道的.”之前消费能力不够带给我的挫折感,经他这么一说,立刻烟消云散.

  • 调味有技巧

    作者:汕晚

    99%的菜,都可以在临近出锅前再加盐、醋这两种调味品.过早加入盐、醋,不仅影响口感,还会使菜变得难看.很多人弄不清酱油的种类、作用,其实只需要记住简单的一句话:生抽调味,老抽上色.永远不要忘记葱姜蒜,葱入味,姜去腥,蒜杀菌.很多菜吃起来并没有酸味,可是却有一丝说不清的醋香,其实那是在出锅前加了起锅醋.

  • 话说不入味

    作者:王太生

    做清蒸鳊鱼,将白肚翘嘴的鳊鱼码盐,洗过,入油、生抽、姜丝、料酒、糖、醋,搁锅中蒸,临了,还要淋上麻油、胡椒粉,生怕不入味.味,如何入?当然是先腌,腌咸蛋、腌风鸡……味道慢慢渗透肌理,蒸出来,也就有了风味.

  • 油爆虾的刚与柔

    作者:周彤

    在油爆虾诞生之前,河虾的吃法无非是较为家常的“盐水虾”“醉虾”,和较为考究的“清炒虾仁”“汤大玉”(清汤大虾仁),但这些做法要么太过简单,要么太过细腻.油爆虾早的雏形是太湖船菜——将河虾油炸以后,浸在酱油汤中.这种做法在太湖沿岸的百姓家中还有存留,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那就是虾头没人吃,而且味道一般较淡.

  • 有料的手工牛肉酱

    作者:蒋静

    吃牛肉酱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验,一瓶酱快吃完了,发现自己吃的都是酱,压根没见着牛肉,说好的牛肉酱结果只是酱而已.于是我们开始逐渐降低自己的期望,买一瓶牛肉酱单纯把它想成酱,自动屏蔽“牛肉”二字.

    关键词: 手工 牛肉酱 体验 屏蔽
  • 蒜蓉蒸丝瓜

    作者:郭小娜

    盛夏,宝宝每次吃饭都没什么胃口,蔬菜类吃得就更少.上周末一家人刚好在外面吃了顿粤菜,其中有一道菜叫蒜蓉蒸丝瓜,倒是深得大家的欢心,宝宝居然也吃了好几块.听妈妈说,现在正是吃丝瓜的季节,且丝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能解暑热,消烦渴,所以这几天我便决定自己动手做一盘来尝尝.再者,清蒸的莱更清淡一些,也适合宝宝吃.

  • 烹饪土豆六个小窍门

    作者:华健

    土豆是家常菜,也是备受喜爱的健康佳品,用它能做出许多菜肴.下面告诉你几个小技巧.1.新土豆炖煮,老土豆烹炒.新鲜土豆口感细嫩稠滑,容易做熟.由于其水分多、糖分多、胶黏性较好,在水中仍能保持块状,吃起来口感很面,所以适合做汤、炖烧菜等;而老土豆相比新土豆,在营养上没有很大差异,但水分减少,口感爽脆,下锅后不会发生新土豆那样易粘锅、易糊的现象,适合烹炒.

  • 夏天送你一块姜

    作者:李力

    神农尝百草,有一天运气不好吃了毒蘑菇,晕倒在一堆尖叶子青草旁.根据“毒蛇出没之处七步之内必有解药”的原理,神农挖了一块根茎细细嚼下,芳香辛辣,一阵上吐下泻后,居然解了毒,活过来了.神农大喜,给这种有着独特味道的植物起名“生姜”,因为他姓姜,意思就是这东西能让自己起死回生.

  • 自做冷饮度夏

    作者:佳婷

    夏天来了,每每看到商店冰柜里的冷饮和冰棍,嘴都馋了!爱吃的芒果,爱喝的酸奶,一样都不能少.很多人都想一试身手做甜点,但终却多以失败而告终.如果你不甘心,不妨试试这些分分钟就能做成的简易冷饮.

  • 烹饪豆腐不碎

    作者:张彩玲

    日常烹饪豆腐,苦恼的就是豆腐很“娇气”,处理不当就会碎.我倒有几个窍门和大家分享.盐水焯在正式烹调之前,我们可以将锅中水烧开,加一小勺盐,把切好的豆腐块焯一下,然后轻轻捞出冲凉.盐水焯过,豆腐里面的水分会出来一些,而且盐会使蛋白质凝固,这样豆腐在烧制的过程中就不会轻易破碎了.

  • 煲汤不超1.5小时

    作者:王海芳

    很多人喜欢小火煲汤,而且一煲就是一整天,认为这样食物的营养才能充分地溶解到汤里.其实,这一做法并无科学依据.研究证明,煲汤时间适度加长确实有助于营养释放和吸收,但过长就会对营养成分造成一定破坏.

  • 生炒排骨的如烟往事

    作者:钟洁玲

    有一年,广东四大名园之一的顺德清晖园招聘私厨,各路高手纷至沓来.高手过招,比试的却是三道家常菜,其中一道是生炒排骨.为什么选生炒排骨?清代广州一口通商,外国客商云集.外国人爱吃的中国菜,就是糖醋排骨.可以说,生炒排骨是应对时尚的一道考题.

  • 清凉荷叶食

    作者:李笙清

    荷叶煮粥荷叶煮粥,可谓夏季消暑的上佳饮食.母亲一般都是在中午煮荷叶粥.一张新鲜的嫩荷叶摘下来后,剪去荷梗,洗得干干净净.母亲沿着荷叶的筋脉撕成一条条的,放进锅里煮沸.捞出荷叶,放进用水泡胀的粳稻米或糯米,煮至黏稠时,加入白糖或冰糖就行了.有时,母亲也会放一些绿豆和红豆进去,煮熟后用纱布罩好.如此,粥到晚餐时已经变凉,吃起来清香爽口,解暑生津,吃在嘴里,清凉中含着一丝荷叶的清雅气息,直透肠胃.

  • 种花的老婆婆

    作者:村田喜代子

    一个天气晴朗的早上,我到附近的邮筒投寄信件,回来的路上发现家旁边的空地上,有一位老婆婆背对着我蹲着.我刚要进门,又迟疑地站住了.我看到空地角落处的泥土被翻起,排成了细细长长的一列.这块地好像有主人,但我从没遇见过.

  • 花60年修复疫苗信任

    作者:王梦影

    伴随着一阵阵眩晕,五岁的美国小姑娘安妮·戈茨丹克剧烈地呕吐起来.到了下午,她左腿犹如刀割,甚至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坐起来.“我怀疑这是小儿麻痹症.”家庭医生对焦急的父母说.这似乎不可能.这年春天,全美有12万名儿童接种了卡特实验室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安妮就是其中一个.

  • 可以吃的小镇

    作者:夏生荷

    托德莫登是英格兰北部的一个小镇,拥有1.5万常住人口,因其地理位置普通,缺少城市活力,甚至有些破败,因此很少受到外界的关注.然而,一位叫帕姆的老大妈却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这一切,让原本死气沉沉的小镇变得声名大振、访客不断.托德莫登也因此变成了一个“可以吃的小镇”——这里到处是菜圃、果园和草药地.

  • 让婚礼用花二次芬芳

    作者:陈莉

    白发苍苍的艾丽欣然接过詹妮弗手中的玫瑰,如二十岁的少女一样凑近花朵,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然后小心翼翼地把它们插在玻璃瓶里,眉眼之间溢满了笑容:“每天我都等着你,谢谢你给我带来这么美丽的花!”詹妮弗亲热地搂了搂艾丽瘦小的身体,也笑着说:“我很高兴你能喜欢!”这是一家老人院,詹妮弗每隔两天就会带着她的花来到这里,让清新洒满这个本来暮气沉沉的庭院.

  • 把垃圾带回家

    作者:吴嘉禾

    在日本,无论城市繁华的街道还是乡村僻静的小道,除了饮料自动售货机旁会设置一些供丢弃饮料瓶、罐的专用垃圾箱外,想丢弃一张废纸,你都找不到垃圾箱.“带垃圾回家”成为国民习惯.早提倡“将垃圾带回家”的,是有“日本百景”之称的尾濑国立公园.日本列岛山脉蜿蜒,地势狭窄,不方便分散设置垃圾箱进行垃圾回收.此外,野生动物们也喜欢偷偷地翻垃圾箱,将垃圾弄得到处都是.为了应对难以清理的山野垃圾,1972年,尾濑国立公园管理处将公园里的垃圾箱都拆掉了.

  • 留住生命的树

    作者:毛建光

    斐尔出生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由奶奶一手带大.三年前,奶奶突然离世,让12岁的斐尔悲痛万分.好长一段时间,斐尔都沉浸在对奶奶的回忆中,思念至极时,他常对着奶奶的空房发呆,神情恍惚.“宝贝,奶奶的离开虽然对你打击很大,但是我们还是要坚强、振作起来,她不希望你过得不开心,你要让她知道你是一个非常坚强的男子汉!”父亲赫斯曼一次次安慰着他,可斐尔悲伤的心情没有一点儿改变.

  • 让孩子说孩子话

    作者:魏蔻蔻

    上次去巴黎,在圣母院前看到很多游客在抢占佳位置拍照留念,包括一队中国游客.一个八九岁的女孩站在这座美轮美奂的建筑前,抬头向上专注地看着什么.突然传来一个焦急的女声:“你在干吗?快过来拍照,快点!”“妈妈,我在看顶上的雕花,那个纹路……”“看什么看,快来拍照.你要看雕花,让爸爸拍下来,你回家在电脑上想放多大看就放多大看,想看多久就看多久!”

  • 吸油盘子帮你减肥

    作者:乔凯凯

    萨拉是泰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的一名工作人员.和所有爱美的女生一样,萨拉也很注重身材的保持,每天都喊着要减肥.可尽管她吃得并不太多,体重却还是时有上升.一次,萨拉和朋友们去餐馆吃饭,一道道色泽诱人的菜肴大大刺激着人们的味蕾,萨拉和朋友们忍不住大快朵颐.快要吃完时,萨拉看到盘子底部残留着厚厚的油——泰式食物本来就重油,而由于餐馆的烹饪需要,每道菜的用油量都大大超过了推荐标准.

  • 丹麦人的叶特尔法则

    作者:高荣伟

    年初,我到丹麦工作,常常听人提到“叶特尔法则”.一次,在哥本哈根琥珀博物馆参观时,我不禁好奇地问馆长索恩:“什么是‘叶特尔法则’?”索恩馆长笑了笑说:“‘叶特尔法则’是丹麦民族的灵魂,也是北欧人崇尚的一种平等理念:任何人不得自称比别人好、聪明或者富有;同时,丹麦人也不认为他人会比自己更好、更聪明或更富有.基于这一法则,丹麦人非常讨厌别人的傲慢和自夸,谈到自己往往也很低调,有意对个人成就轻描淡写.丹麦人不主动交换名片,很多人甚至没名片.”

  • 特别的退休派对

    作者:一名

    美国底特律一位老爷爷,在税务局工作了60年.他86岁时决定退休.后一个工作日结束后,他像往常一样来到车站,要搭乘坐了60年之久的530路公交车回家.这天的公交车格外漂亮,司机脸上也不时流露出神秘的微笑.老爷爷上车后才发现,车厢里坐的全是自己的亲友.原来,这是大家为他策划的一个退休派对,而这时惊喜才刚刚开始.

  • 瑞士人否决免费午餐

    作者:于湧仙

    2016年6月5日,瑞士举行公投,决定是否向每位成年公民每月无条件发放2500瑞士法郎(约合人民币1.7万元),结果近77%的瑞士人对这项夺人眼球的提案说“不”.照理说,这种“天上掉馅饼”的福利应该人人欢迎,为何大多数瑞士民众却毫不领情?

  • 超越沉默

    作者:简·维尔斯;孙开元

    第一次见到病人艾琳时,我才17岁,在斯托克顿精神病医院当实习护士.此后的五年时间里,我在一个大约有一百名病人的病区工作.有些病人有很强的攻击倾向,所以经常要给他们穿上约束衣,限制他们的活动.那时,艾琳二十多岁,属于被要求穿约束衣的一组病人,尽管我并没有看到过她对别人使用暴力.

  • 学会无动于衷

    作者:张珠容

    野生动物电影纪录片制作者德瑞克·朱伯特和贝弗利·朱伯特夫妇,从年轻时候就一直居住在非洲博茨瓦纳的野生环境中,至今长达30年.拍摄过程中,朱伯特夫妇遇到过各种各样的画面.但不管画面怎样惨不忍睹、怎样惊心动魄,他们始终表示:“我们要做的,只能是无动于衷.”

  • 汉堡城埋掉噪音

    作者:青木

    城市噪音太大怎么办?德国北部城市汉堡的经验是“埋了”!贯穿德国南北的联邦高速公路A7穿过汉堡市区,将整个城市一分为二.为了降低日益增长的交通噪音,汉堡决定给A7高速加个盖子,并在上面建造三座公园,以便让城市重新回归宁静.

  • 悉尼人的刻板契约

    作者:徐悦

    去澳大利亚悉尼之前,就听说过悉尼人的刻板,在悉尼生活半年后,我才真实地体验了悉尼人刻板的“契约”观念.刚到悉尼时,有一个叫卡鲁斯的悉尼人跟我走得很近,不到两个月,我们就成了好朋友.有一次生日派对,餐桌上出现了速冻水饺,于是大家就谈起这个在悉尼算是新奇的玩意.因为我是中国人,有话语权,我就告诉大家,现在我们吃的是速冻的,要说味道,现场包的饺子更美味.

  • 老伴入诗70年

    作者:韩勋

    贺丙丁今年89岁,老伴余秀兰大他一岁.老伴85岁那一年,贺丙丁隐隐约约有个预感:今年老伴过大寿,恐怕还要出一件大事.不料几个月过去,老伴大寿庆典已过,大事仍没有出现.正疑神疑鬼,突然一天早上老伴说她做了一个梦,竟然把两人六十多年前结婚那一天的事情重演了一遍,“连我头上戴的啥花,客人来了多少都记得清清楚楚,你看这是咋回事?”

    关键词: 庆典 结婚
  • 高考没有失败者

    作者:高延萍

    1977年,我24岁,已经在一家水泥厂当了七年的工人,可是当恢复高考的消息传来时,我同样激动得彻夜难眠.上大学是人生多么美好的愿望啊!可惜在这之前,我们这批意气风发、渴望知识、渴望学习的年轻人却被无情地阻挡了.

  • 令我悔憾终生的鸡蛋

    作者:刘庆邦

    意志消沉1967年初中毕业后,我回乡当了两年多农民.我承认,我不是一个好农民,因为我对种地总也提不起兴趣.我成天想的是,怎样脱离家乡那块黄土地,到别的地方去生活.我不敢奢望一定到城市里去,心想只要挪挪窝儿就可以.若是我从来没有外出过,走出去的心情不会那么急切.在1966年秋冬红卫兵大串联期间,当年15岁的我,先后到了北京、武汉、长沙、杭州、上海、南京等大城市,在湘潭过了元旦,在上海过了春节.我的头脑里装进了外面的世界,知道天外有天,河外有河,外面是那样广阔,那般美好.

  • 母亲制作的营养餐

    作者:宋伯航

    我参加高考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当时我生活的山区农村,尽管实行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可农户还未从贫困中解脱出来,物资依然匮乏,生活相对困难.作为农村孩子,若想改变命运,好的出路就是考上大学,毕业后由国家分配工作,成为名副其实拿工资的“公家人”.

  • 礼待日本降兵

    作者:汤礼春

    1946年秋,我所在的部队从武汉转去洛阳.列车在郑州火车站停了下来,据说要在这里停好长时间.我见对面铁轨上停着一辆铁皮车,车上好像也是当兵的,便走了过去,想问问他们是何部队,准备开拔到哪里.

  • 义诊一家五口白内障

    作者:王德良

    上世纪70年代初,在我工作的医院,发生了一件温暖人心的事,令我至今难忘.那天上午,一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搀扶着一个四十多岁、双目失明的妇女走进眼科门诊.小姑娘说:“大夫,俺妈两眼从小就看不见,去过好几家医院,医生都说时间太长没法治了.俺从报纸上看到咱医院为很多人治好了眼病,所以把俺妈领来看看到底能不能治.”经检查,病人患有双眼先天性白内障.我对小姑娘说:“手术摘除白内障后能恢复部分视力,起码生活可自理.”小姑娘一听高兴地跳了起来,问:“手术费要多少钱?”我也没多想,直言相告:“一只眼二三百块钱.”话音刚落,小姑娘脸上灿烂的笑容消失了:“这么贵?俺家可拿不出……”

  • 艺可救命

    作者:沈博爱

    一日上午,监门的小窗门突然打开,露出警察的半个脸孔,问监房里有谁能画画.坐在我对面的周声振老头立即抢着回答:“有!沈博爱这里画了一列火车.”于是那列在草纸上飞驰的火车就从小窗口飞驰而出.那警察把火车带走,“啪”,关上了小窗门.

  • 阴差阳错过高考

    作者:刘亚华

    1980年,是恢复高考的第四年,高考已经粗具规模,考试科目是五门半,语文、数学、政治、物理、化学各100分.由于那时候刚刚从“四人帮”耽误的年代过来,所以大家的文化基础并不好,英语就更别说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英语折合算分,就是考试分数乘以30%计入总分.

  • 记载乡情的旧账本

    作者:叶若林

    前不久,父母回了一趟乡下老家.临行前,我让他们帮我找找我读书时的日记本.读书期间,我对中医产生浓厚的兴趣,阅读了很多中医古籍,并在日记本上摘录了很多简易可行的偏方.父母问我,怎么突然想起那些三十多年都没有动过的东西?我告诉他们,妻子所在的敬老院有老人得了疥疮,去医院看了几次都不见好,我记得读书时在日记本上记过一个治疗疥疮的小偏方,想找到日记本,配些药给老人试试看.

  • 跟书记下村

    作者:徐永杰

    1970年,我被调到公社写材料.一天,我陪同党委书记张志柏下村检查秋种进度和质量.下午,我们到山上,社员们正在刨地、耕地.见了我们,谈不上热情,也说不上冷淡.“同志,检查来啦?这样干行吧?”像是领工的只说了这么一句.打过招呼,又接着干自己的了.社员们刨的刨、耕的耕,不再跟我们说话.我觉得,我们同社员中间好像隔着一层膜.我们觉得有点尴尬,张书记看看我:“有镢,咱们也刨吧.”说着顺手递给我一把镢:“来,刨.”

  • 睡凉炕带来的糗事

    作者:梁劲松

    东北人常说:“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四十多年前,17岁的我下乡到黑龙江兵团,“傻小子”火力再壮也没能抵御住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在北大荒落下了病根.1969年年底开荒建点.帐篷不够用,我们就住“地窨子”.那地窨子一人来深,在齐胸高的位置搭起大通铺,炕席下铺些草.知青没有狍子皮、狗皮的褥子,只有从关内家里带来的棉被褥,抗寒根本不管用.

  • 揣手榴弹出诊

    作者:王德良

    白大褂、急救箱、听诊器、血压计,这是医生出诊的标配,但在我四十多年的行医生涯中,有三年时间,我的出诊包中还带了一样铁家伙——手榴弹.上世纪60年代末,我毕业后分到牟平养马岛,当上了一名海岛医生.岛上驻军多,民兵多,军事氛围浓厚,两千多户居民过着半渔半农的生活.卫生院设在租赁的私人四合院里,有五名大夫.岛上谁家有病人,都是请医问诊,往返取药送药是医生的事.

  • 向老书记援之以手

    作者:宋章

    日前,我在菜市场买菜,与我们厂人事科科长老杜邂逅,不由得想起上世纪70年代初的一件往事.那是“文革”中的事情.我所在企业的“造反派”以“保皇派”的罪名把我从生产科长的位子上赶了下来,勒令我到装卸队劳动改造.当时,我刚四十出头,身强力壮,难得重回生产一线,倒也满不在乎.与我一同被赶到装卸队的还有财务科长大老王、人事科长老杜、党支部书记祁明礼.他们都年长于我,其中祁书记已年过半百.

  • 风干墨迹成偏方

    作者:张善文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有了病,首先想到的不是去医院诊治,而是想方设法寻找一些偏方去治疗.这样的做法并非讳疾忌医,而是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在那个年代,有些偏方的确经济又实用,所谓“偏方治大病”,有时的确也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 土豪的酒庄之旅

    作者:柏代华

    旅居德国的吴先生曾跟我讲述过一段土豪酒庄之旅,是一出喜剧,笑点连连.主角是一名温州土豪,和吴先生联系了几次便杳无音信.吴先生以为土豪不再露脸,没想到土豪突然从威尼斯来电说,那个酒庄他要了,明天就去看看,看中了就签约.吴先生方寸大乱,在欧洲什么事都得提前预约的,不是上厕所,想去就去啊.看在中介佣金的面子上,吴先生还是好说歹说让酒庄主同意了次日接待,并雇车连夜从法兰克福赶到威尼斯,接了土财主直奔米兰.

  • 新版公事公办

    作者:孙毛伟

    周日一大早,市一中刘校长家中就有一位老同学来访.老同学是为上高一的儿子转一中插班借读的事来的.刘校长面露难色:“现在廉政和行风建设抓得紧,上上下下都盯着,这事不好办哪!”老同学恳切地说:“我也知道事情难办,无论如何得请老同学给想想办法.”

  • 咏联结姻缘

    作者:贾玉阁

    明朝年间,河南修武县城东关有一个林员外,膝下有一个小女儿,芳龄十八,名叫林凤仙,长得如花似玉,琴棋书画,吟诗作对,无一不精.城西关也有一个员外,姓赵,家大业大,远近闻名.赵员外膝下有一子,名叫赵儒生,年方一十九岁,才高八斗,学富五车,文质彬彬,眉清目秀.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上门提亲的自然不少,但没有一个中意的.

  • 治赖妙招

    作者:刘超

    同事向我借了一万元,眼看就快到约定还钱的日子了,可他一点还钱的意思都没有,更离谱的是,还钱的前两天,同事突然告诉我,自己得了健忘症,记忆力大减,很多事情都记不清楚了.若真得了健忘症倒也罢了,可他貌似除了向我借钱这事不记得之外,其他事都记得一清二楚.

    关键词: 健忘症 记忆力
  • 感谢那个虫子

    作者:薛长登

    德隆老爹在河边割草,他直起腰,看到河对面一个人向他挥手,他认出那是于奎——他的仇人,两家为了一棵树的归属撕破脸,几年不说话.于奎又向德隆老爹挥了一次手,德隆老爹鬼使神差地把镰刀丢在地上,举起右手,也跟着轻轻地摇了两下.接着对岸传来于奎吆喝牛的欢快的调子.德隆老爹也拿起镰刀低头割草,轻声哼起一首老歌.

    关键词: 德隆 镰刀 割草
  • 顽童姥爷

    作者:赵晓苏

    万能金句姥爷有个万能金句:话又说回来了.无论对方怎样引经据典、逻辑缜密,只要姥爷金句一出,对方立刻败下阵来.今年大年初二,姥爷抱怨:“今年菜太少,都是肉.”大姨说:“菜贵啊!你去菜市场看看,都是十元一斤!”我妈接话:“过年了,都想多赚点.”姥爷说:“话又说回来了,都想多赚点,卖肉的为啥不提价?肉还是比菜贵,你得多买菜!”姥爷胜了一局.

    关键词: 菜市场 提价 逻辑
  • 『铁榔头』的软幽默

    作者:宋桂奇

    现在我是“君子”2016年2月14日,在《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主持人白岩松问郎平:“接这支中国女排时,你说‘这是我教练生涯中纠结的一次’,为什么?”郎平说:“从内心来讲,中国女排确实在走下坡路,作为一名老女排,我有责任——女排困难的时候,国家需要你,你应该做这个贡献;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年龄也不小了,担心身体万一撑不下来怎么办.”就在观众对她的这种家国情怀报以掌声时,白岩松又追问:“现在身体怎么样?”闻言,她并不正面回答:“现在我是‘君子’,动嘴的时候比较多,动手少一点,年轻教练都做得非常好.”

  • 不知爸吃的什么草

    作者:周晓禾

    自打我和我沈老爷结婚以来,这15年里,婆婆风雨无阻,每周必给我们送一次莱.我很感激她对我们小家庭的爱和关心,可是,真不知道该不该说出来——婆婆在烹调上,真的毫无天赋.但是,她固执地认为自己的菜做得非常非常好吃.

  • 翁婿互相蹭酒

    作者:陈亮

    结婚之后,老婆大刀阔斧地“严厉整顿”,宣布两种情况我可以喝酒:一是出门走亲戚,二是有客人来访.喝酒对我来说,成了一件难事,我无计可施.就在我犯酒瘾的时候,家里来了位“救星”——岳父大人.老婆自然要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还拿出一瓶业已封存的“稻花香”.沾岳父的光,我终于可以开怀畅饮,一解酒馋.岳父那天十分高兴,酒量也发挥超常,菜还没上齐,我们翁婿二人已将一瓶酒喝得见了底.不得已,老婆只好又拿出一瓶.

  • 神奇的鹦鹉

    作者:刘洪文

    为倡导爱护小动物,县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宠物技能大赛.主办方规定:只要你的宠物有一技之长,只要你的宠物能做到同类做不到,够萌、够绚、够可爱,皆可参赛.第一名可得奖金万元.比赛进行得如火如荼时,县长家的鹦鹉登台了.县长夫人一袭靓丽的仕女装,优雅地向在场观众行了一个礼,然后从怀里掏出一沓百元大钞.“五千,五千.”鹦鹉瞥了一眼就说.

  • 马三立逮流氓

    作者:孙福海

    用幽默化解尴尬,是相声演员的特点.马三立生前住市文化局高知楼,地点就在河西区科艺里.居委会服务得很好,马三立认为,咱不能光让人家给咱服务,于是就配合街道大娘们一起巡逻.他戴着“治安巡逻”袖章,看见谁家的自行车没锁,便喊一嗓子:“哎,谁家的自行车?下楼锁车!”“谁的窗户没关?睡觉关窗户!”

  • 失眠治疗法

    作者:李国新

    老刘年过不惑后,经常失眠,吃药、锻炼都试过,还是睡不着.老刘的工作中涉及开会的多,每每坐在会场上,打不起精神,坐着就想躺着,躺着就来了睡意.领导在台上讲话正起劲的时候,他就想睡.眼皮如千斤重,头脑昏沉沉,脑袋像钓鱼一样一点一点.

  • 马英九发乎情止乎礼

    作者:侯爱兵

    这种工作适合马做马英九来到台湾歌仔戏发源地宜兰县员山乡,穿上状元戏服,戴上红色官帽,骑着一匹道具马,有模有样地扭了起来.有人当场拿他的姓氏奚落道:“马跑再快也是被人骑.”马英九说:“我出来走访,本来就是心甘情愿为人民当牛做马,而且马不扬鞭自奋蹄.俗话说,马到成功,希望我的到来,能够更好地推动歌仔戏文化.”有人问:“听说你每天工作17个小时,你不觉得太辛苦吗?”马英九一语双关道:“这种工作实在不适合人做,适合马做.”

  • 为自己规划生命历程

    作者:周运亨

    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在快要退休的时候,就分三个阶段为自己规划了生命历程,使日子过得有方向、有目标、有乐趣.第一阶段,1990年我55岁时,规划自己到2007年生命历程三步走.第一步,到1995年60岁时圆满退休;第二步,再过七八年,活到全国的平均年龄.由于刚从岗位上退下来,身体还好,有人让我补差,有人劝我炒股,但我一概谢绝.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一是坚持读书和写作,发表了两百多篇稿件,出版了《青山未老》文集;二是外出旅游,和老伴儿一起出游了欧洲、东南亚等地11个国家.第三步,72岁是我的本命年和金婚,全家老少为我和老伴儿祝福.我们顺利走过了第一阶段.

特别健康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13 14 15
2018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2
2003 01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