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特别健康杂志

特别健康

特别健康杂志

Special Health 가정보건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 主办单位: 湖北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影响因子: 0.0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2095-6851
  • 国内刊号: 42-1852/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8-167
  • 曾用名: 家庭保健
  • 创刊时间: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特别健康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湖北
  • 主编: 胡其山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老王误己养生

    作者:庞涵颖

    老王是个对养生很有心得的人,他的书柜里放满养生名家的著作,他的书桌上搁着各式健身功法的要诀,他的子女每年孝敬他的礼物,都是当时流行的保健食品,他家的厨房只收留打上有机、无农药标志的蔬果.他的朋友开玩笑地对他说:“你要是活不到一百岁,就真没天理了.”

  • 癌症不是病

    作者:安德烈·莫瑞兹;皮海蒂

    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印度阿育吠陀医学专家安德烈·莫瑞兹结合自己行医30年的经历,成功地治愈很多患癌的病人,并颠覆了原来一般人的观念,推出惊人的观点:癌症不是病.每个人都有癌细胞每个成年人每天都会有300亿个细胞死亡,其中有1%到10%是癌细胞.换言之,我们都有癌细胞.癌细胞是我们自己自动产生的.癌细胞的生长和灭亡,就像一般细胞的生长和灭亡一样,都是身体自然运作的情形.

  • 餐桌上的健康智慧

    作者:张杰

    现代人越来越重视饮食健康,但很多人的餐桌智慧仍停留在“多吃蔬果少吃肉”的层面.其实,注意一些小而简单的用餐变化就能让你吃得更健康.在外点菜有技巧凉菜好含淀粉.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以鱼、肉、蛋为主的凉菜不利于胃肠健康和营养平衡,不妨点含淀粉的素食做凉菜,比如蕨根粉、凉粉、糯米藕等.也可以点少油的大拌菜、水果沙拉等,补充膳食纤维.

  • 每天三片姜足矣

    作者:杨爽

    对于没有阳虚症状的人来说,也可在夏季补补阳,吃生姜就是绝大多数人都能通用的补阳法.浙江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金涛建议夏季做到日不离姜,吃姜方法大有讲究.中午12点前吃姜早上吃姜比晚上吃好.早上的时候阳气较弱,吃姜有助于提高人体的阳气,好在12点前吃.

  • 不跟马拉松较劲

    作者:杨不易

    人类大概都有一个毛病,就是动不动给自己励个志,赶英超美要争第一;再不济,也得弄个专家的头衔.比如有人喜欢写毛笔字,于是就要做书法家;有人是个吃货,于是就要做美食家.至于跑步,跑了三五个月,也会想到奥运会啊、马拉松啊之类的玩意儿,以为不跑个世界第一,就白跑了一场.

  • 汤药不是越浓越好

    作者:吴志

    很多人以为中药煎得越浓效果越好.其实,这样的认识有失偏颇.煎中药饮片是将中药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如果有效成分已经溶解释放到药液中后,再连续不断地煎煮,反而会让药液中的非有效成分(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断溶出,可能使有效成分遭到破坏,导致药效降低.

  • 凉茶还需热饮

    作者:朱国福;王子杨

    凉茶并不算“茶”,而是中草药植物性汤饮,除了水和白砂糖外,多由凉粉草、鸡蛋花、布渣叶、菊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中药配料组成,当然不能乱吃“药”.常见的凉茶配料中,菊花、金银花、夏枯草以及甘草都属于清热药的范畴,药性偏凉,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尿凉肝等功效,少量服用确实能起到消除湿毒的作用,但若服用过量,则“苦寒者必伤阴”.

  • 单方验方

    作者:

    关键词:
  • 我的身体成绩单

    作者:胡子民

    对于老年人来说,每次体检后的化验单就好比“成绩单”.医生告诉我:“你的成绩单有我的一半,但一大半应该属于你自己.成绩好,是你的功劳;成绩差,是你的不足.你我要协同作战,共同努力,尽量做到成绩合格,带病延年.”我是个“三高”患者,外加贫血、冠心病,全身零件几乎没一个完整的.运转六十多年,磨损得差不多了.这样的身体状况,体检成绩想想也好不到哪里去.

  • 散步姿努依体质而定

    作者:尹若雪

    散步是适合老人的锻炼方式之一.老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散步的讲究也有不同.关节差不背手拐杖能减轻身体负重,避免对关节造成二次伤害.关节不好的老人更容易摔跌,尤其要避免背着手散步.此外,尽量少走坡路,可穿软底鞋缓冲震感.

  • 梁漱溟长寿两招

    作者:万辛

    被称为“中国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幼年时体弱多病,发育也很缓慢.长辈们都担心他活不久,但谁能想到他竟活到了95岁高龄呢?甚至在1 986年,医生检查他的身体时,发现他的心脏跳动仍似青年.梁漱溟之所以健康长寿,主要原因有两个.

  • 饿死癌细胞没道理

    作者:胡文静

    许多肿瘤患者认为,吃得越好,机体营养就越好,肿瘤得到的营养也越多,所以,吃得越好,肿瘤长得越快,应该减少进食,“饿死”肿瘤.诚然,在肿瘤学术界,确有“饥饿疗法”一说.但其真正含义是肿瘤的抗血管生成治疗,这种治疗基于以下理论:肿瘤的形成、生长必须伴随新生血管的形成,肿瘤的侵袭转移也要通过血管进行.

  • 风筝飘飘百病消

    作者:雷鸣鸣

    我退休后,为了打发大把大把的时光,开始迷上了放风筝.放风筝,像听戏一样有瘾!我上午放,下午也要放,每天都有四五个小时与风筝待在一起.遇到狂风暴雨、大雪纷飞等恶劣天气,出不了门,我索性拿着风筝,在客厅里走来走去,让风筝在自己的头顶上方飞翔,美其名曰:遛风筝.

  • 中老年人房事原则

    作者:师言

    房事节制,勿禁勿纵,这是台湾许多老中医师一致主张的养生之道.对于房事,老中医们认为青年时不可纵欲,老年时亦不可绝对禁止.中年以后的房事节律,难以有一个定数.有位老中医提出“九九数调节法”,即取年龄的十位数加1后平方,如45岁以后,将十位数4加1,即5×5 =25,25天一次;55岁以后,十位数5加1,6×6=36,即36天一次;65岁以后,按7×7=49,即49天一次.

  • 金鱼吐泡祛眼袋

    作者:姚淑云

    我年过半百,一双眼睛下不知不觉地有了两只眼袋,虽然我用尽各种化妆品,但其效甚微.我是一个爱美的女人,这两只眼袋成了我的心痛.一次,多日不遇的小姐妹上门来玩,我见她的眼袋不大,感到有些蹊跷,先前她的眼袋比我还明显.便问她是不是做了美容手术.小姐妹扑哧一声笑起来,说动什么手术,是跟金鱼学的眯眼吐泡泡.

  • 名人长寿三模型

    作者:谭昊

    李嘉诚,85岁高龄,头脑清醒、逻辑清晰,与记者畅谈数小时而精神奕奕.曼德拉,一生历尽艰难困苦,数十年在监狱里度过,依然活到了95岁高龄.让我们把目光放得更宽泛些,再看看一些投资大师级的人物:健在的投资大师:查理·芒格89岁,巴菲特83岁,约翰·内夫82岁.已故的投资大师:邓普顿105岁,费雪97岁,是川银藏95岁……

  • 烹调胡萝卜不放油

    作者:范志红

    胡萝卜必须用油炒,已被当成金科玉律了.那么,烹调胡萝卜不放油行不行?想知道一个说法对不对,首先要知道其中的科学道理是什么.其实是这样的:胡萝卜中富含胡萝卜素,它能够在人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对皮肤、视力和正常免疫功能都是必需的,也是中国人容易缺乏的元素.而胡萝卜素是一种只溶于脂肪、不溶于水的物质,没有脂肪帮忙,它就很难被人体吸收.

  • 单一食物不抗癌

    作者:阮光锋

    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关于食物抗癌的说法,如大蒜抗癌、蓝莓抗癌、菜花抗癌、绿茶抗癌等,真的存在能抗癌的食物吗?想要验证某种食物是否可能抗癌,直接的实验方法就是用该食物或者它所含的某种成分对癌细胞进行处理,观察癌细胞的反应,科学家将其称为“细胞实验”.目前,有不少研究表明,很多所谓的抗癌食物的确含有一些特殊的、有益健康的成分,比如,蔬菜及水果中的维生素、矿物质、花青素、类黄酮等抗氧化成分.

  • 饮食顺口溜之误

    作者:范志红

    苛守“健康饮食”一次在机场,某女认出了我,便冲过来要求咨询.她的问题是:自己几年来一直健康饮食,还有运动,为什么反而脸色发黄,皮肤缺乏光泽和弹性,月经推迟,而且量也变得越来越少了呢?这种问题确实听过很多次了.我问她:“你到底每天吃的是什么呢?”“我早上每天先喝一杯红糖姜水,不是说‘早吃姜,赛参汤’,还说‘女人不可百日无糖’吗?然后喝燕麦粥,配点乳黄瓜小菜.燕麦是优质的杂粮,杂粮可是你一直提倡的啊.

  • 每百年增寿25岁

    作者:任秋凌

    1797年,德国耶拿大学医学教授克里斯托弗·威廉·胡弗兰德撰写了《延长寿命的艺术》,这部著作是他对人类寿命进行长达8年的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胡弗兰德乐观地预测:在为理想的情况下,一个人的寿命可达到200岁.

  • 四十岁后要多长肌肉

    作者:佟彤

    从健康角度考虑,我非常同意减肥,但坚决反对掉肉,特别是四十岁之后,还要多长肉.因为肌肉是身体里大的血糖消耗工厂,肌肉储存不够的人,过了四十岁,就多了患糖尿病的风险.参与运动的肌肉叫骨骼肌,它占全身体重的比例大,达40%.吃进去的食物转化为葡萄糖后,很多都存储在骨骼肌里,这里是人们身体内大的“葡萄糖消耗工厂”.

  • 我的M人生

    作者:王石

    我的人生可以用字母M来概括.M有五个点.第一个点在平面上是低点,人从这里出生,生而平等,无论是来自怎样的家庭都要死.当然,死会在另一个点上.我们都希望往高处走,达到人生的高点.从第一点到第二点,中间的千辛万苦只有自己清楚.上珠峰对我来说是一次偶然.1995年,我发现腰椎有问题,医生诊断随时可能瘫痪.当时我还能活动,就想着一定要去趟西藏,以后如果坐轮椅去很不方便.到西藏一个月后和朋友长聊,他们建议我去登雪山.

  • 不为赚钱为赚乐

    作者:周一海

    93岁还在开店做生意?没错.河南洛阳高新开发区孙旗屯乡三山村,93岁的姚书倍戴着米色棒球帽,穿着蓝色横条衫,正坐在一排石棉瓦材料前,用笔在一个小本子上记账.耄耋之年的姚书倍,独立经营着一家铺子,主要卖些石棉瓦之类的建材.这里的“独立经营”,指的是从进货到销售到账目“一条龙自主经营”,中间只偶尔让儿子来帮个忙.老人对想来帮忙的儿女们说:“我自己干得挺乐和,你们甭管.”

  • 为值得的事买单

    作者:胡筠若

    从68岁至76岁,八年中,我频繁出国旅游,花了不少钱.但这些开支都是在我的“财政预算”里事先大体规划好了的,所以用起来很是爽快,心里没有多少嘀咕.我支付旅游费用时,在两个方面始终舍得掏钱,从不过多计较.一是坚持选大型的、知名度高的旅行社,或参加由高级人士组织的团队出游.同时,一定要选旅游目的国家之佳季节,即该地的旅游旺季.

  • 一次美丽的事故

    作者:李庆桂

    2014年2月13日上午,18岁的石芳丽骑电动车急匆匆去服装店上班,途经北京燕郊一路口,在拐弯时刹车失灵,不小心把76岁骑自行车的韩健撞翻在地.经医生诊断,韩健下颌开放伤,身体右侧第二至第六根肋骨骨折,还有轻微脑震荡,需住院观察治疗.石芳丽的父亲送来了一万块钱住院费.

  • 做个网模亦快活

    作者:王惠玲

    2009年,退休赋闲在家的我,被儿媳“聘请”到她的网店做勤杂.一天,一位上海的老年顾客光临网店,她从店中所挂的服装图片中,相中了一款咖啡色风衣.她很想看看这件衣服的实际穿着效果,便向儿媳提出能否提供有关该服装的模特照片.我灵机一动,穿上风衣,煞有介事地在镜头前摆了两个造型.没想到这一小小的举动,竟产生了模特效应,这笔生意顺利成交了.

  • 带孙自助游全国

    作者:於苏云;薛马义

    退休前,刘松烈夫妇几乎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花在工作上.刘松烈几乎没有双休日,由于工作强度大、时间久,经常不能按时吃饭休息,在工作的几十年里,前前后后胃出血九次.这件事在夫妇俩心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妻子潘素琴说:“从那之后,我就想着早点退休,然后跟他享受一下生活,因为说不定明天就不在了.”2010年,刘松烈60岁,单位仍希望他能留下来帮忙,但是刘松烈表示:“绝不能再多干一天了.”一辈子就这么长,总要留点时间给自己.

  • 我的膀胱又给力了

    作者:黄宗英

    “大活人能让尿憋死?”还别说,我就险些被尿憋死.是2007年7月吧.我的一双腿越来越肿,肿得连膝盖也弯不过来了;心口也闷得很,一走路就喘,老吃丹参滴丸也不管用.恍然我发现自己基本上不小便了,坐在马桶上就像生孩子似的使大劲,也尿不出来.我没少喝水,又不发烧,怎么就没小便,连小便的要求也没有呢?我注意到了自己星期六一天没小便,星期日一天又没小便,48小时没小便了,无论如何也不正常.我就跟我的护工小琴说:我到医院去查查看吧.

  • 王蒙的小乐趣

    作者:刘心武

    人们都说王蒙是个妙人.也有人说他实在聪明过人,因而难以把握.我倒觉得王蒙有些方面的情况,似不大为人注意,而给我印象颇深,故有揭而发之的必要.有一回王蒙在电话里跟我谈完关于我一篇什么文章的意见,便大肆鼓动我去买电动豆浆机,说是他每天清晨用那机器磨鲜豆浆喝,豆浆的热度,机器本身可以控制,喝起来感觉好极了,亚赛活神仙云云,并且热心到把那电动豆浆机的品牌、型号、售卖商场、价格向我一一报告;可是我乃天下第一大懒人,宁愿买速溶的豆浆粉来冲着喝,始终辜负着他的殷殷推荐,至今没有购置那玩意儿.

  • 锁王与贼斗法20年

    作者:心慧

    今年76岁的刘宝胜生活在河北古城保定.1992年冬天,他家半年内接连丢了三辆自行车.邻居们的车子也经常丢,提起那些偷车贼,大家都恨得咬牙切齿.刘宝胜清楚,小偷之所以屡屡得手,是因为很多自行车锁防盗功能较弱,窃贼几秒钟内可以撬开车锁.自己干了多年钳工,如果能研制出更安全的锁具,岂不更好?

  • 命运的平衡法则

    作者:苏岑

    有两个人:一个富贵体弱,一个贫穷强壮.两人彼此羡慕.甚至,富人愿拿全部财富去换取穷人的健康,穷人愿拿身体的健康去换取富人的财富.他们的心愿,被一个神奇的医生知晓了.医生用交换人脑的方法帮他们实现了各自的愿望:富人从此一贫如洗,拥有了健康;穷人从此富甲一方,变得体弱多病.从那之后,两个人过上了他们渴望的生活.变成了穷汉的富人,由于拥有了健康,并有强烈的成功欲,慢慢地,财富又重新积累起来.

  • 闲不住的发明大王

    作者:余玮

    湖北省咸宁市有一位发明大王,一辈子满心欢喜地干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沉醉其中,欲罢不能.他叫周天坤,年过七旬,穿着劣质拖鞋、花纹短裤和灰色圆领衫,丝毫看不出一点科学家的“范儿”.他连高中都没有毕业,可创制的儿童智力玩具,如汉语拼音棋、汉字魔方、拼音纸牌都简单易行,极易普及.有人问他,为什么能有这么多发明.他挠挠头说:“我其实很笨,可能是我更细心一点,经常留心小事情,所以就有一些奇奇怪怪的念头.

  • 余光中的不老心态

    作者:雪绒花

    一次,余光中参加新加坡华人时评文艺大赛并获得优胜奖,应邀去当地出席现场颁奖活动.同时登台的30名获奖者中,除进入花甲之年、满头苍苍白发的余光中外,都是朝气蓬勃的黑发青年.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余光中自然显得不合群,给台下观众一种英雄垂暮之感.

  • 八旬生日情人节

    作者:汤永海

    这天,老头早上起来,门口站着一个送快递的小伙:“大叔您好,请签收情人节的玫瑰花.”一大束鲜艳的玫瑰花递到了眼前.老头一愣,立即笑了:“小伙子,你搞错了吧,我们两个独居的老人,会有谁送玫瑰花?还情人节呢.”“没错呀.”小伙子拿出投递地址对了对,确实没错.老头只好签字收下了.关上门,坐下来,老头想不明白,会是谁送的呀?

  • 玩转银行省钱招

    作者:稻香翁

    退休后,我把家中收入的大部分都存入了银行.每个月跑一次银行,跑来跑去,竟也跑出了一些“门道”.到期转存多得息.每次到银行存款,办完手续时,我都不忘跟柜台里的工作人员说一声:“到期转存.”别小看了这句话,我的定期存单到期后,即便我忘了到银行办理转存手续,银行也会按照我的要求,自动将我存款的本息以相同的定期年限,按照自动转存当天的定期利率予以转存.

  • 给自己开个大处方

    作者:小轩

    68岁的闫茂顺是北京市太极拳业余一级教练,这些年,他在公园免费向近千人传授了太极拳.可了解他的人都知道,闫茂顺患胃癌已16年,胃切除了五分之四.1996年,刚满50岁的闫茂顺做了一个大手术,他的胃被切除了五分之四,仅剩正常人的五分之一.“提到康复,许多人一脸茫然.有人说,康复就是吃和玩;还有人说,康复就是吃营养品、休息.”闫茂顺说.但他不这么认为.

  • 学那老兰树

    作者:蔡澜

    新居的楼下,长着几株白兰,足四层楼高,比我在天台种的三株大百倍.经过时不仔细看,不知道是白兰,因为它只剩下叶子,看不到花,但却有一股幽香,从何处来?大概是成长的过程中,起的变化,低处生花,顽童一定来干扰;全树开遍,则会引小贩前来采折.白兰树的花,只让站在高处的人看见.

  • 老伴儿去钓鱼

    作者:廖美惠

    老伴儿年轻时就喜欢钓鱼,见到有水的地方就会找根竹竿、绑条线,再找个针什么的做个鱼钩,应该说是克难钓鱼,也钓得乐趣无穷.问他:“为什么这么喜欢钓鱼?”他回答说:“喜欢是没有理由的.”到台湾之后,钓鱼的器具多了起来,钓鱼的领域也从溪、河、池、湖,钓到了大海.每到假日,三五同好一吆喝,八里、淡水、八斗子,不论鱼篓空空还是满满,都晒得全身通红,尽兴而归.

  • 退休夫妻办家报

    作者:施芙宣

    1991年6月30日,冯树凭和妻子罗巧珍创办的《家报》正式亮相,23年来,已经刊出1343期.这其中既有大家庭欢聚的热闹场面,也有家庭成员外出的游记,还有家庭成员生病入院后众人争相照料的感动……虽然记录的都是家庭琐事,但字里行间却充满温暖.

  • 我五次打败了癌症

    作者:罗工柳

    我是1915年出生的离休干部,曾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是人民币的设计者之一.都说癌症是绝症,我六十多岁时开始得癌,到九十出头,29年中前后得过五次癌.今天想一想,感觉癌症没什么了不起,可以对付.

  • 今天该怎样敬老

    作者:许石林

    我曾应邀参加一个单位的改革方案讨论会.涉及薪酬分配的时候,按照方案,那些退居二线、基本上不干活的老员工的收入,会比正在一线冲锋陷阵的青壮年员工多.这就引起了一些议论.眼看这一条要被质疑修改,我作为来宾、顾问,不得不发言了.我说:“一个家庭,年轻人养活老人是天经地义,而不管这个老人在家庭中有无贡献,甚或老人年轻的时候犯浑闯祸,给家庭造成重大损失,影响到家庭的正常延续发展,你都要养活这个老人.

  • 帮父母适应奇异世界

    作者:三秋树

    地铁不再恐怖2013年5月底,我家附近沈阳地铁二号线开通了大半年,父母从没坐过.那时坐地铁还不能刷公交卡,我去自动售票机买票,纸币有点皱,塞进去又被吐出来.爸妈连声问:“怎么了?”我换了一张纸币放进去,到出票口接了两张票和找零,抬头一看,爸妈紧张地盯着我的手,脸上满是敬畏的神情.

  • 寿面师傅

    作者:明前茶

    淳安人到现在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家中有老人做寿时,要预订几百斤寿面,开大灶一碗一碗下好,分派家中的小辈送给街坊邻里.过了两三年,可爱的老寿星还会很得意地说起,他过70岁或80岁生日时,场面如何盛大:“300斤寿面都是从仙居村童师傅那里订的呢.”

  • 鳖精

    作者:高军

    甲鱼在我老家就叫老鳖,没有其他叫法.在另外一些地方,老鳖被喊成水鱼、团鱼、王八、甲鱼,总之是一样的东西.老鳖不好弄,出太阳的时候,它们会三三两两在沙洲中间晒太阳,有一点动静就“扑通、扑通”跳到水里去,转眼就没影子了.老鳖喜欢吃猪肝,切一块猪肝,用一根针扎进去,在针的中间系上线,一拉针会横过来.把系好的猪肝扔在水里,附近有老鳖出没的水塘里都下了钩子.钩子放下去后,在边上做个记号.第二天早晨去收,这要看运气,有时一只也没有,有时能钓七八只.

  • 面条的王道

    作者:孟非

    人们对待美食和美女一样,既是非常主观的,又是完全可以取得共识的,但却很难制定标准,就像历史上曾有人给美制定了七种物理属性一样不靠谱.但是我又总觉得,面条的所谓高下,应该还是有一些标准可循的.比如,面条总是用来吃的吧,所以味道是王道.我曾在北方某城市看过一位面条大师傅的表演,他用一团面拉出了一万根细如发丝的面条,根根都能穿过针眼.表演非常惊艳,但出来的面条味道却并不如表演那么惊艳.

  • 齐如山细解厨艺

    作者:林怀青

    民国文人齐如山有两个爱好:一个是捧梅兰芳,一个是吃好吃的.捧梅兰芳捧出了一个“梅博士”,吃好吃的让他收获了世间美味,并写出了《烹调述要》.齐如山是真正把“吃”琢磨透了的人.齐如山在老北京“吃”出了江湖地位.他和各大饭馆的大厨都熟悉,每当请人吃饭的时候,他都要提前很长时间到预订的饭店,为的是欣赏那些大厨的“范儿”,至今想来都令人神往.当然,他也因此发现了很多烹饪秘籍.

  • 灯下看酒

    作者:吴克成

    不能于灯下看美人,我便于灯下看酒.我轻易不敢靠近它们,我只是坐在灯影里,远远地打量它们的容颜.白酒晶莹剔透,不染一尘,它们从头到脚就这么素着,一副清白的处女模样.红酒显然已动了芳心,眼波触到它们,常会怦然一动,但它们的芳心从来都只为悦己者荡漾,悦己者不来时,它们便静默着,魅力中越发添了份端庄,令人只能远远叹赏,不忍近前亵玩.

    关键词: 红酒 白酒
  • 食物的烙印

    作者:老猫

    每一个时代都有它的标志,食物就是标志之一.就像街口的小吃店,总有一些会成为路标的.把各个年代的流行食品排列一遍,就会发现,时代不同了,口味也在变化.食物是历史的烙印.在秦汉以前,食物与生产力有关.夏商之时,人们刚从茹毛饮血的时代走出来,吃的大多是肉,养的少,猎的多.那时候农业不发达,种不出啥粮食.烹调方法也都以煮和烤为主,很少有油炸,那时候没有经济作物,拿什么搞食用油呢?

  • 夏日米茶香

    作者:钟正和

    钟祥人酷爱米茶.刚一入夏,当地的大街小巷便出现一道奇观:一口口大炒锅一字摆开,升腾的火热的气焰,推送着淡淡的炒米清香,在这座小城里荡漾.米茶好吃米难炒,米炒得怎样,直接关系到成品的质量.先将锅烧至八成热,大米(选粒大饱满的,无须淘洗)入锅后用文火慢慢地焙炒.米在锅里发出“咝咝”的声音,如同一支和着清风流水的曲子.当白白的米粒渐渐泛黄,米香开始向四周弥漫时,炒米的步骤就算完成了.

  • 市声拾趣

    作者:张恨水

    我也走过不少南北码头,听到过的小贩吆喝声,没有任何一地能赛过北平的.北平小贩的吆喝声,复杂而谐和,无论其是昼是夜、是寒是暑,都能给予听者深刻的印象.虽然这里面有部分是极简单的,如“羊头肉”“肥卤鸡”之类,可是他们能在声调上,助字句之不足.至于字句多的,那份优美,就举不胜举,有的简直是一首歌谣.例如夏天卖冰酪的,他在胡同的绿槐荫下,歇着红木漆的担子,手扶了扁担,吆喝着:“冰激凌,雪花酪,桂花糖,搁得多,又甜又凉又解渴.

  • 南茶北饮

    作者:宋增芬

    中国人喝茶历史悠久,衍生出的文化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尽的.“青灯耿窗户,设茗听雪落”“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莱根”,悠闲与浪漫都可见一斑.不只是这样的茶诗,茶歌、茶舞、茶艺也应有尽有.博大精深的茶道更是由来已久,而我感兴趣的还是南北茶文化的差异.

  • 酒烧鹿肉串

    作者:聂凤乔

    饮食之关在味,这是根本,但是还需要情景与意境的烘托、渲染,不然为什么花前月下,春夜宴桃李园呢!吃了一次鹿肉,那是有一年冬天在长春.友人文孝先有透露,又是在长白山宾馆,这就有了点意思.那时我忽然想起《红楼梦》里史湘云芦雪庵烧鹿肉的故事,颇虚拟了些吃鹿肉的情景.比方,深夜林中,一堆篝火,三五知己,或串鹿肉片于树枝,或架鹿腿于火上,火焰跳动,割腥啖膻,星月在天,纵谈畅饮,野趣之中,还带那么点神秘与玄邃……等回到现实,不免有点落寞.宾馆里吃鹿肉,哪能吃出来那种意境呢?

  • 尊贵客人不好当

    作者:徐路

    尊贵的客人不是那么好当的,既然尊贵,那就得微笑着把招待你的东西吃下去,以博得他人的拥戴和好感.老韩说他带兄弟们去青海打秋风,当地接待很隆重,下了飞机的第一顿午餐,就被招待了一道当地有特色的食品:血肠.据说那里边真的是血,羊血!一口咬下去,那黏稠的血汤便顺着咀嚼着的嘴角流淌下来,看上去相当血腥.我问老韩好吃不好吃,他一个劲摇头.

  • 鹅尚

    作者:巴凌

    我在一个贩鹅朋友的带领下来到清远的一个小镇,去品味那里的正宗黑棕鹅.广东鹅肉的传统吃法是烧鹅,以整鹅烧烤制成.烧鹅的方法源于烧鸭,烧鹅以黑棕鹅为优.现杀的黑棕鹅,再砍掉翅、脚、脖子、鹅头,去除内脏.涂上五香料,缝肚,吹气,滚水烫皮,过冷水,糖水匀皮,晾干后腌制,再挂在烤炉里或在明火上转动烘烤,烤熟后鹅皮橙黄或金红,油光发亮.再斩块或切片,装碟上桌,便可进食.上等烧鹅色泽金红,鹅体饱满,腹含卤汁,滋味醇厚,味美可口.

  • 吃好不易

    作者:池莉

    湖北是千湖之省,又有大江大河,鱼就自然很多.外公谈起往事来,不胜感慨,说他们家的长辈那才叫会吃鱼!清蒸鲫鱼怎么吃?家里的厨子挑一担火炉去湖边,鲫鱼一出水,厨子就地剖了上蒸笼,再一路小跑挑回来,清蒸鲫鱼正好上汽,揭锅就吃,那真正是人间美味呢!说话间我已长大,已经有了民主思想,平等意识强烈,为顶着烈日来回奔波的厨子大抱不平,因此并不欣赏我外公向往的人间美味.我认为外公做的鱼圆子就是人间美味.

  • 猪油渣晚宴

    作者:二毛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西南那边的家家户户,过年之前都会用大锅熬上几大坛猪油以备来年之用.上好的猪油需洁白而又厚实的板油才能熬出,同时又可得到入口即化的香脆油渣.缺肉少油的那些年,用油渣入馔是迫不得已而为之,但往往又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那时我母亲善炒两道油渣菜,一道是“鸡蛋炒油渣”.起一个五成热的菜油锅,将加了料酒的鸡蛋搅打成液,下油锅炒散,拨在锅的一边;接着下油渣炒香,然后将鸡蛋油渣混炒一起,加适量盐和蒜末翻炒起锅即成,鸡蛋的鲜嫩和油渣的香脆,那个时候无论谁碰上都会偷吃一口的啊!

  • 秘诀背后的奥秘

    作者:云无心

    不管是中国的还是西方的烹饪手册里,都有无数“技巧”和“秘诀”.比如,做梨子酱的时候,加一点柠檬汁,就可以保持白色;月圆之夜做蛋黄酱不会成功;烤乳猪出炉之后立刻去头,会让猪皮更脆……但是我们不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秘诀,也不知道它们是真是假.

  • 螺蛳嘬嘬

    作者:谈正衡

    螺蛳在圩乡,根本算不上是一道菜.打撒网的,拉拖网的,用耥网推虾子的,经常连泥带水将螺蛳弄上来,这里一堆,那里一堆,也没见谁来拾取.倒是在我离开家乡出外工作后,吃螺蛳的机会反而多了起来.除了在餐馆里点菜时来一盘,不过事先要看好,一要新鲜,二要干净—偶尔也从菜场买回现成螺肉(那是螺蛳烫过后把肉挑出来)自家烧.螺蛳炒韭菜,是易拿出手的.三月的螺蛳对三月的新韭,犹似好心情对好天气,清新鲜美,自可想象.

  • 韩国式茶牛茶猪

    作者:尤今

    位于韩国南部的宝城郡,享有“绿茶故乡”的美誉,绿茶的产量占全国40%.整个地方,都被茶树蔚成的绿海浩浩瀚瀚地包围了.置身其间,强烈地感受到身上每个细胞都沾染了茶香、茶味、茶色;在此浸淫得久了,整个人都被熏染成了一缕轻飘飘的茶魂.善于在饮食业上变新花样的韩国人,物尽其用,以绿茶为原料,变幻出无数面目斑斓的副食品:绿茶糖、绿茶饼、绿茶麦片、绿茶花生糊、绿茶冰淇淋、绿茶羹、绿茶糕,等等等等,多不胜数.

  • 七旬翁年跑113场马拉松

    作者:松淞

    劳伦斯·马肯是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名律师.从49岁那年起,马肯爱上了跑步,尤其是爱上了跑马拉松.马肯回忆说:“我记得当时在一家法庭中和其他律师聊天,我夸口说自己打算跑一场马拉松,其他律师说:‘如果你跑完马拉松,为什么我们不能给你举办一场庆祝派对呢?’于是我开始跑了生平第一场马拉松.”

  • 咖喱店里说享乐

    作者:近藤大介

    一天早上,一位厨师打扮的印度人在我的东京住所附近发宣传单.我友好地接了过来,他用黑黑的手握住了我的手,热情地说:“今天,我的印度咖喱店开业,欢迎您来捧场.”当天晚上,我便按照宣传单上的指引找到了这家咖喱店.店里只有两张四人桌,和一个能供三人并排而坐的吧台.店里没有客人,只有那位早上在街边发传单的印度人悠闲地站在吧台后面.

  • 加价是对自己的奖赏

    作者:刘卫

    上个月,公司派出贸易小组赴澳大利亚推销文具,顺道拜访东帝汶的潜在客户多复莱先生.从澳大利亚达尔文乘飞机仅一个半小时就到达东帝汶.我们想在客户的公司附近下榻,出租车司机会说英语,他开车带着我们七弯八拐,很快就找到一家面朝大海、环境僻静的小酒店.

  • 人人都能给医院打分

    作者:林夕

    在日本,大到国家公立医院、大学附属医院,小到社区私人诊所,都很注重患者的感受,从各方面给患者营造良好的就医体验,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日本政府从1995年开始实行的医疗机构评估制度.日本中央政府制定了医院监管内容,并要求地方政府定期汇报各医院情况.每年政府会给各医院打分,并将评估结果公布在网上,为评估合格的医院颁发合格证书.

  • 75岁才称老

    作者:雷辉志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新规则,65岁以前算中年人,65岁至74岁算青年老年人,75岁以上算老年人.目前,世界各国的老年观正处于变革之中.意大利:真正意义上的老年人应该是年过76岁,而61岁至76岁年龄段的人不应算老年人.日本:老年人既是一支“旅游大军”,又是一支“发挥余热大军”.他们大多数都在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发挥着余热,有的是公司的顾问,有的是报刊的专栏作家或特约撰稿人,而更多的则是各类社会团体的积极参与者.与此相映成趣的是“老年学习大军”,他们不仅喜欢读报、看电视,还是网络的“新生力量”和老年大学的学员.

  • 免费送药上门

    作者:青木

    在国内,看完病,患者要拿着处方楼上楼下跑,排队、划价、取药.在德国却是另外一番景象,患者看完病就可以直接回家,医院甚至可以直接送药上门.一次,不知什么原因,我的脚疼得寸步难行.医生诊断后,配了两种药和一种药膏.当我准备取走处方时,医生却让我稍等.由于德国医与药分家,除非住院才会配发药物,一般患者看完病都需持处方到药店买药.

  • 德国人心底印绿色

    作者:谢候之

    那一年,春天来得早.德国的春天柔和,没有北京的风沙,到处风和日丽,令人春心萌动,欲有所吃.有位在柏林工大进修的罗女士来访.罗女士是南方人,在与我太太闲聊时,忽然说起:“你家楼外的草地上,有好多荠菜耶.”两人当下跑了出去,挖了一大抱草回来.我看那草,是一种塌地的植物,绿色的叶子,羽状的叶片,带了分叉,有点儿像是荠菜.但心里不敢确定,就说:“荠菜不是长在中国的吗,洋人这儿会有野生的?”

  • 减肥的15分钟法则

    作者:尹玉生

    她是一个极富感染力的讲演者,今天现身说法,帮助到场观众减肥.在现场问答环节,一个中年肥胖男子问道:“当你喜爱的零食出现在你面前时,你如何抵制美食的诱惑?当你心情不好,不想出去锻炼的时候,你如何说服自己?”

  • 从小给孩子练胆儿

    作者:卢丹丹

    在美国,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将溺水的爸爸从游泳池里救了出来.施救的同时,她还指挥六岁的妹妹打通了救援电话.报道称,这个小女孩在八岁时学过预防溺水课,学会了如何在紧急状态下施救.在被小女孩的沉着冷静震惊的同时,我们看到的是美国家长对孩子的技能培训竟然如此多元化.

  • 雷锋PK超人

    作者:洪晃

    雷锋和超人,都以助人为乐成名,分别是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的榜样.但是雷锋和超人还是像不同的榜样品牌一样,有区别的.大的区别是雷锋为真人真事,超人则是虚构的.超人甚至不是人,是外星人,是美国老百姓造出来的一个抢险救灾的英雄.政府管不了的事情他都能管,比如飞机要掉下来,超人能一把接住.雷锋是有血有肉的人,飞机他肯定是接不住的.雷锋负责的事情一般是政府懒得管的事情,比如老太太没钱买火车票什么的.这是第一个区别.

  • 法美钓鱼细则严苛

    作者:史彤彪

    法国是一个法制严明的国家,有人开玩笑说:“法国法国,顾名思义,就是法治国家.”单说它的渔政管理,就细得出奇.钓鱼要纳税,不仅江河湖海的税率不同,各个省市也不一样.就是在巴黎一个地区,不同水域价码也有区别.在塞纳河垂钓,一年期的税费是280法郎,而在巴黎近郊莫东市森林内的小湖下竿,每年需交500法郎.巴黎四季气候温和,水面从不结冰,所以一年到头天天可以钓鱼.但自春至冬,早晨开竿和晚上收竿的时间逐月逐周都有不同,钓鱼者必须仔细看好,以免违规.

  • 父亲后的旅游

    作者:亚里·亚尔维拉;彭嵩嵩

    妈妈不愿出国旅行.妈妈想侍弄玫瑰园和豌豆圃,她能种出世上好的土豆、黄瓜和西红柿.在妈妈看来,从我家门廊看到的湖光山色是世上好的风景,空气也新鲜.爸爸想去旅行,但他从没去过太远的地方,因为妈妈不愿去.爸爸有一个方形练习本,里面记满了各地风光.凯旋门、帝国大厦、泰姬陵、罗马圆形大剧场、苏伊士运河、金字塔和哥本哈根的小美人鱼雕像……

  • 病床上的化妆

    作者:T·苏珊·勒;荣素礼

    瑞恩走进病房时看见我正在哭.“怎么了?”他若无其事地问.瑞恩当然知道我有充分的理由哭.两天前,我是我所任职的律师事务所“历史上年轻漂亮的女律师”,老板正考虑请我当合伙人.两天前,我唯一的烦恼是决定下次度假是去瑞士还是冰岛.但就在过去的48小时里,我得知自己左胸长了恶性肿瘤.切除手术虽然成功,但彻底治愈的可能性只有40%.

  • 日本家庭怎么装修

    作者:老黄

    比起中国人,日本人对装修问题的愚笨是难以想象的.因为今天大部分日本新房都是精装修过的,不像中国大量新房是毛坯房.另外,日本二手房交易远不如中国活跃.年代较久的二手房,售出前都会找公司重新装修.在日本,不需自己操心装修被视为理所当然.

  • 新加坡回收甘霖

    作者:赵畅

    在新加坡,当地朋友提议去看看水库.我想,水库有什么好看的.行进途中,当朋友告诉我们,新加坡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并如数家珍、娓娓动听地向我们介绍新加坡治水的经验时,我方知其安排参观水库的原委及良苦用心.作为一个拥有500万人口却只有700平方公里的国家,新加坡天然淡水极度匮乏,远远不能满足繁华都市的需要.城市频频遭受内涝之苦的新加坡政府有一天豁然开朗——将雨水截留下来,不就能够变水患为水利,造福人民了吗?

  • 热爱排队的日本人

    作者:唐辛子

    一位密友曾对我讲述这么一件事:元旦放假时,他和日本同事一起去北海道旅游,在北海道的那几天,碰巧一直下着大雪.天太冷,一群人决定晚餐的时候去吃碗热腾腾的拉面.去的那条街,四周有好几家拉面店,一群日本人却不约而同都选择了店门外正在排着长队的那一家.“简直是冷得要死!人都冻僵了!”在大雪中哆嗦着排了40分钟的队,才终于吃上一碗热腾腾的拉面.

  • 师生甜蜜闪婚

    作者:袁隆平;辛业芸

    我和邓则的结合,在当时堪称“门当户对”.我们是1964年2月结婚的,那时我已经超过33岁了,货真价实的晚婚.1963年冬,学校的老师和过去学生中的热心人,都很关心我的婚姻大事,帮我物色了对象,她是我过去的学生邓则,小我八岁.她1959年从安江农校毕业后,分配到黔阳县农业局两路口农技站,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她也是由于家庭出身不好,一直没有考虑婚姻问题.

  • 在战火中学医

    作者:浦海鸿

    1946年下半年,正值国民党军队大举进犯解放区,我们在苏北五分区盐阜医院一个医训队学习,共28位同学,被华东12纵队卫生部收编.我们这个军训队是个“三无一有”的部队(即无教室、无桌椅、无课本,每人有个背包).就凭这样的条件,我们学完了生理解剖学、外科战伤学、护理学、药物学等实用的课程.当时部队往往是夜间行军打仗,白天驻扎休息,我们就抓住这个短暂的休息时间,在祠堂内、大树下,各自坐在背包上上课.

  • 无悔撑出大胃

    作者:赵大年

    大胃者,大尉之谐音也.我曾参军十载,高职务是少尉助理员.我的顶头上司,科长、副科长,都是大尉,可恨他们偏偏称我为大胃,大概是嘲笑我饭量大,吃得多.殊不知,此中也有冤情.我18岁参军,不久便入朝作战,先从吃饭学起.谁不会吃饭呢?且慢,容我坦白交代.美军掌握“制空权”,我们经常夜行军.“兵不兵,八十斤”,枪支弹药、米袋子、背包,全都自己背上,跋山涉水,走到天亮,隐蔽在山坡树林里,每人挖个避风的雪窝窝,砍些松枝垫底,刚睡着,炊事班就送饭上山来了.

  • 迟来的月饼

    作者:流冰

    那时,盼着中秋,不是为了看月景,面黄肌瘦哪有那份闲情?我们真正关心的是这一天饭锅里油水的厚薄,更重要的是父亲带回来的那一筒月饼,牛皮纸裹着,酥油浸润在纸上,拆开纸包,一斤正好五块,兄妹五人,一人一块.后来,大姐去了省城,那一块便归了母亲,可是母亲每年只是象征性地咬几口,后还是被我们瓜分了.父亲从来不吃,当我们小嘴巴嚼着的时候,父亲总是坐在那里端详着大伙,一副满足和陶醉的神情.

  • 39年的夙愿

    作者:童小鞋

    1970年,19岁的李书真被分配到江西省生产建设兵团九团.春日的一天,李书真所在的小组去郊外的一座山上种树.傍晚时分,大家工作完毕,开始下山往回走.在下山的途中,突然有一块大石头掉了下来,朝着小组中的一个女孩飞过来.李书真一个箭步冲过去,推开了女孩,女孩得救了,她自己的脚却被石头砸中.那个被救的女孩叫胡菊英.

  • 感谢海参

    作者:邓刚

    三十年前,我是捕捉海参鲍鱼的高手.凭着一口气量,我能潜进汹涌的浪涛下面,在暗礁缝隙中寻找这些海珍品的藏身之处,并准确无误地将它们一个个擒拿到手.说起来海参挺可怜,它大概是老实的动物了.在偌大的蓝色世界里,鱼儿犹如离弦的箭一样,嗖嗖地飞来掠去;蟹子既能鬼头鬼脑地与你捉迷藏,又能张牙舞爪地横行;就连身子固定在礁石上的扇贝,逼急了也能断开根系,扇动贝壳逃之天天.但海参却只是老老实实地躺在那里,老老实实地啃泥吃沙.你要是捉它,它更老实地缩在你的手心里,决不逃跑.

  • 施小计赚个对象

    作者:王国玉

    1955年,我们那里征兵小组的成员、漂亮姑娘闫秀敏,动员我去参军.我不想去,怕复员回来年纪大了找不到对象.闫秀敏就下保证:“如果复员回来找不到对象,我跟你,但这事儿你得保密.”我答应了,但转天就让父亲找人去提亲,结果尽人皆知.从那以后,就没有人敢给闫秀敏介绍对象了,破坏军婚,谁敢啊?就这样,她后来成了我的妻子.

  • 新婚背镜子

    作者:郭道忠

    1975年5月24日,是我的新婚喜日.对象是邻村的同学,她个儿不高,扎着两个短辫子,贤惠又温柔,是位中学教师.结婚前一天,我徒步去她家接她.她用一辆新自行车驮着两个小包伴我回家.我背着两个绑在一起的大镜子,镜面上一个写着“东方红”,一个写着“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句子.还别说,背镜子真是个苦差事,既不能前倾后仰,又不能轻松随便,只能挺直身板,小心翼翼地轻轻迈步,心里还不停地叮咛自己:小心、小心.

  • 疲奔八十里看电影

    作者:丁启阵

    好像是1977年吧,就是越剧《红楼梦》拍成电影放映的那一年,古装、越剧、《红楼梦》、电影,这几个词语联系在一起,对正念初中的我来说,充满了诱惑.那之前能看到的电影,除了“战斗片”和几部三突出、高大全的影片之外,就是几个样板戏翻来覆去地放.国外的也无非是“朝鲜电影哭哭笑笑”“越南电影飞机大炮”之类.总之,单调乏味.这个时候猛然听说有《红楼梦》这样场面宏大、布景漂亮的传统戏曲拍成电影放映,而且多少已经听到一些县城里人们看疯了的传说,那诱惑对我来说只能用三个字去形容:挡不住.

  • 破解“妈妈例儿”

    作者:林希

    天津老城厢,世袭居民多,春节期间,年味浓,年也过得热闹,此中“妈妈例儿”也就多.“妈妈例儿”:大年除夕,姑娘不许看娘家的灯,无论娘家有多少事,也无论自己家里如何没事,就是小两口,灯明之前,也一定要离开娘家,回到婆家去.为什么除夕晚上嫁出去的姑娘不许看娘家灯?“妈妈例儿”有“妈妈例儿”的诠释,除夕晚上姑娘看娘家灯,受穷一辈子.表面听来,只是一种忌讳,但其中也有道理.除夕晚上,嫁出去的姑娘直到掌灯时刻还留在娘家,证明她自己家里不忙,为什么不忙?不烧鱼,不炖肉,婆家穷,只得赖在娘家过年了.

  • 争相助人的年代

    作者:张佳玮

    有个江南女人,夏天周末,带着四岁的儿子进城里玩.做娘的给孩子买了新衣服,吃了小笼包,去了趟城中公园,打算挤公交车回家.一辆车来,大家轰隆隆齐上,卷起漫天尘烟.尘埃落定,做娘的眼前一黑:孩子没了.做娘的号啕着追公交车:快停快停,孩子在上面!追了百多米,人腿完败于轮胎.东西掉一地,被其他阿姨阿婆沿途一条线捡回来,打听:怎么啦?孩子丢啦?做娘的只剩了嗷嗷哭.

  • 难忘病号饭

    作者:高志忠

    上世纪80年代,18岁的我参军入伍,在海军北海舰队某训练基地结束了三个月的新兵集训生活,被分配到黄海前哨的一个小岛.由于严重的水土不服,我吃什么都没有胃口.晕船也困扰着我,这是每个水兵接受的严峻的考验.晕船时,我每每呕吐到胃里没有任何食物,就连苦胆水都吐出来了.当时正值初春,青黄不接.补给船每个月的月末会送来给养,主食有大米、白面,副食只有土豆、萝卜、大白菜,肉制品是罐装红烧肉、午餐肉.一日三餐,炊事班的同志绞尽脑汁换着法做也离不开这几样.我是“吃吗吗不香”,身体日渐消瘦,精神萎靡不振.

  • 饥荒年代真汉子

    作者:丁东

    大饥荒年代,甘肃省是重灾区,饿死了一百多万人.省长邓宝珊是对浮夸风有异议的.邓宝珊将军早年参加辛亥革命,民国年代敢于当面向蒋介石直谏:“我愿把领导拥护成华盛顿,不愿把领导拥护成拿破仑.”先后参与促成北平、绥远和平解放.1949年以后,他在甘肃虽贵为省长,但因为是民主人士,并不掌握实权,没有能力改变该省的决策.他只好用另一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甘肃饿死人的不满和无奈.

  • 二月河不解风情

    作者:鲁钊

    二月河的父亲1938年参加革命,母亲1944年参军,他们都是老革命.在教育儿子上,父母并没有在学业上多作关注,只是要求三点:首要的是政治坚定,什么时候都不能在政治上出问题;其次是上学期间不准谈恋爱,不能在作风上出问题;后是要健康,不能在身体上出问题.

  • 享受漫长跑道

    作者:李煜全;王之宏

    少年时,我父亲是厂里子弟学校的体育老师.父亲精瘦,常年穿一身蓝色运动服,胳膊和腿上有三道白杠的那种.冬天披件军绿大衣,常常胳膊撑在腰里,站在学生队伍前或操场上,远远看去,军绿裹着蓝,挺扎眼.那时,我不喜欢体育课.虽然父亲并没亲自教过我,但不知从哪儿冒出的敏感,让我在那时十分不愿意接近父亲,而且,莫名仇视体育课.

  • 我的塞翁失马

    作者:何申

    马年之初,制一闲章“塞翁失马”.缘由是想起1976年秋我从河北大学(校址保定)毕业,时有政策,张家口、承德属贫困地区,学生必须回来,结果一竿子把我又分回上学前插队的承德.那时调动工作胜过蜀道难,想归故里(天津)不可能,慢慢熬成一“塞翁”,倒很现实.当时形容承德市区的顺口溜是“一条马路一座楼,一个警察一个猴(离宫动物园)”,虽夸张,也基本属实.可就这样,我都无缘落足.又一张派遣单,让我沿河坝再行十里,至“五七干校”报到.环视四下:残庙身后立,菜地侵断垣.

  • 铁心娶反革命女儿

    作者:李海长;陈小朝

    闲来无事,我翻阅相册,看到46年前我和贾嘉的结婚照,那年她刚刚18岁.贾嘉的父亲是国民党政府的文职官员,她刚出生,就被社会打入另册.她童年的记忆充满了恐惧,眼睁睁看着父亲无休止地挨打挨批.她从小只要一听到村里开会的钟声,就吓得往厕所里跑.

  • 怀念民国结婚证书

    作者:羽戈

    生在民国的人们,还记得结婚证书那美轮美奂的证词,更被视为一个时代的风流写照:“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当然,并非所有人都喜欢民国的结婚证书.有人认为民国结婚证上的文字过于矫情,华而不实;有人说,华美的结婚证书,未必能通往华美的婚姻与爱情;有人指出,结婚证词应该实在一些,与其附庸风雅,不如直言不讳,将法律抬出来,《婚姻法》才是婚姻切实的保障……矫情云云,恐怕不是是非问题,而是审美问题,这并无一定之规可言.

  • 头彩难逃我手心

    作者:顾建平

    民国时期,以中彩为诱饵的骗局,屡见不鲜.当时,上海有一家书局,老板姓沈.为了招徕顾客,他想了个以彩票售书的妙法,把一个小木箱放在柜台上,内藏纸卷几百个,均写明号码.一号为头彩,中彩者,得双凤牌风琴一架;二号为二等奖,可得留声机一部.以下各奖,或铅笔,或练习簿不等.凡购买书款满一元者,即可摸彩一次.门口的黑牌上写着醒目的大字:“头彩尚在,号号有奖.”

  • 第十三次结婚

    作者:费骧恩

    一位律师娶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之前已经结过12次婚.婚礼当晚,他们住进酒店的新婚套房.新娘对新一任先生说:“请你一定要温柔一点,我还是处女.”这话让新郎非常不知所措——她都已经结过12次婚了,总不可能每一任丈夫都不行吧!他想听听新娘解释这是什么原因.

  • 麻麻痒痒的气功

    作者:蔡澜

    遇见几个老朋友,话题一转,谈到气功,竟然大家都练过,滔滔不绝地说起他们学习的过程和功效.某某人患胃病,学了气功后治好.同学太太的失眠症,不用服药而痊愈.我听得入神,心里蠢蠢欲动.听说容易上手的是一门“自发五禽戏动功”.我以前也看到一位仁兄示范,有点像东方催眠术.什么疑难杂症都被医好,一定是有道理的,我想.我也相信的确有气功这回事,并且知道有一天必然去练.不如现在就开始吧.

  • 老外劝架

    作者:刘卫

    去年年底,宿舍楼搬来了个叫欧文的外教,汉语讲得溜顺.时间一久,大家都称他为老欧.老欧爱管闲事.谁乱扔垃圾,只要让老欧撞见了,他就直来直去地对人一顿猛剋.碰到邻里间发生矛盾,他会认真地倾听,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批评不对的一方.

  • 萧伯纳的幽默

    作者:董长民

    候客一天,萧伯纳收到一个有钱的女人寄来的大红请帖:“我将在星期二下午4时至6时在舍下恭候.”萧伯纳退回原帖,并在上面写道:“萧伯纳先生同日同时在家恭候.”

    关键词: 萧伯纳 女人 大红
  • 手势不该太灵活

    作者:马未都

    中国人的小聪明特多,许多时候从小处就可以看出.比如,中国人可以用一只手五个指头轻而易举地表达十个数字,从一到十轻松自如,非常好使,从不混乱.可西方人笨,表达十个数得用两只手,六以上数目的表达就双手并用,一副投降的姿势.就是伸手指的顺序,也透着中国人的灵活.中国人的一是伸食指,二是加上中指,但三是食指、中指、无名指,四就不用说了,五才将大拇指伸出.

  • 良性惧内症

    作者:孙绍振

    女儿入小学,一年年往上升,考试成绩虽然都在九十分以上,但总不能使她的母亲满意.在她看来,我们的孩子应该门门都得一百分才顺理成章.孩子每次拿到九十四五分回来,她脸上都没有笑容.有时孩子失误,只拿到八十几分,就有引发暴风骤雨的可能.有一回,孩子放学回家老远就喊着:“爸爸——”我知道这肯定是有好消息了.果然带回来一个九十九分.

  • 健康箴言

    作者:

    关键词: 健康
  • 专家神会诊

    作者:王家顺

    蔚丽医院内三科收治一名发热待查的女学生,入院已经一周,联合应用多种药物,高烧始终不退,经过反复检查,仍未作出明确诊断.后,应科室之邀,医务科召集本院相关专家进行床头会诊.中医科专家贾忠一,摸摸脉搏,看看舌苔,扒扒眼睑,略作沉思状,如同念咒语:“热病为阳表症居,心烦口渴体质虚.三焦火盛灼心肺,寒凉之剂祛顽疾.”

  • 摊上大事了

    作者:李雪涛

    同学聚会,推杯换盏间,大家说起这一年各自都摊上了什么大事儿.老常说他拿下了黄金地段的一块地皮.老周说他今年由副局长转为正局长了.老黄说他有情人这事被老婆发现,离婚了.老李说他的煤窑出了事故,被查封了.老齐说他的一幅油画在全国美展上获得了金奖……

  • 将帅幽默

    作者:西遇尘

    巴顿将军在巡视军营时,发现一位战士在放哨时没有按规定站好,而是倚靠在墙上,无精打采.巴顿走过去对他说:“老兄,你就保持这个姿势,德国人看到了肯定不敢轻举妄动,以为你这是故意表现出的疲劳、涣散,在诱敌深入呢.”这位士兵顿时严肃起来,站出了标准军姿.

  • 无奈报警不灵

    作者:拉克

    夜深了,老查理正准备上床睡觉,老伴轻声对他说:“我们家院子的库房里似乎有人.”查理来到窗前仔细观察,果然发现库房里有手电筒亮光在晃动,隐隐约约还能看见有几个人正在往外搬东西.查理赶紧拨打911报警电话.接电话的值班警察不紧不慢地问道:“这些人伤害你了吗?”“没有,他们在院子里.”“哦,也就是说他们还没有进入你们的卧室,是吧?”

  • 亚当的得失

    作者:王烨希

    上帝问亚当:“你怎么了?”亚当说:“一个人闲得无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听了这话,上帝说要给亚当创造一个伴儿,那将会是个女人.上帝说:“这个人会给你找吃的;你脱下的脏衣服,她会给你洗;你做的每一个决定,她都无条件赞同;她会给你生孩子,从来不会让你半夜起床照顾孩子;她从不会对你唠叨;当你们意见不一致时,她总会先认错;她永远不会让你头痛;任何时候,只要你有需要,她都会免费给你献上爱和热情.”

  • 干活者寿

    作者:丛武

    15年前刚退休时,我确定了一个“保八、争九、望百”的晚年保健目标.经过多年的思索和实践,我总结出了一套“我的养生一二三”.首先是坚定一个信念:干活比生病强,吃饭比吃药香,老了坚持生活自理比让别人伺候好一千倍.其二是坚持两项活动:坚持植物养生,天天乐;坚持助人为乐,乐无穷.其三是提高三个自觉:自觉同疾病作斗争,有病不拖及时治;自觉同“懒”字作斗争,眼里有活勤为快;自觉同不良嗜好作斗争,香烟、白酒永不沾.

特别健康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13 14 15
2018 02 03 04 05 06 07 0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2 23 24
2008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23 24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8 09 10 12
2003 01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