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生殖医学杂志

生殖医学

生殖医学杂志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생식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生殖医学
  • 主办单位: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45/R
  • 国内刊号: 罗宏志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SZYXZZ@periodicals.net.cn
  • 曾用名: 生殖医学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生殖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冻融胚胎囊胚培养中胚胎质量与囊胚形成之间关系

    作者:陈希曦;黎淑贞;吴海涛;黎平;郭江华;梁辉洪

    目的 探讨在冻融胚胎囊胚培养中,冻融胚胎的质量与囊胚形成率之间关系,为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2016年在江门市中心医院行冻融胚胎囊胚培养的449名患者共478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不同年龄、解冻后胚胎存活状态、D3胚胎细胞数、D3胚胎细胞评级、D3胚胎质量等分组比较解冻后囊胚培养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分析各因素与可用/优质囊胚形成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年龄增长,患者解冻后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均有下降,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解冻后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形成率在解冻后全存活胚胎组显著高于半存活胚胎组(P<0.05)、D3优质胚胎组显著高于非优质胚胎组(P<0.05)、7~9细胞与>9细胞胚胎组显著高于<7细胞组(P<0.05),D3 A+B级胚胎组的优质囊胚形成率显著高于C+D级胚胎组(19.82%vs.14.83%)(P<0.05);Logistic分析结果表明,患者年龄、胚胎解冻存活状态、D3胚胎细胞数与可用囊胚形成显著相关(P<0.05),患者年龄、胚胎解冻存活状态、D3胚胎细胞数、D3胚胎细胞评级与优质囊胚形成显著有关(P<0.05).结论 在冻融胚胎囊胚培养中,患者年龄、胚胎解冻存活状态、D3胚胎细胞数、D3胚胎细胞评级影响囊胚的形成及质量,其中胚胎解冻后存活状态对可用/优质囊胚形成的预测价值大.

  • 刺血疗法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应用

    作者:张霖欣;兰若心;郑崇勇

    目的 观察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刺血疗法对内膜薄患者内膜厚度以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 将进行人工周期冻融胚胎移植并既往诊断为内膜薄的患者39例,随机分为刺血组(13例)、针刺组(14例)和对照组(12例).三组均采用人工周期方案准备内膜,移植胚胎均为两枚D5优质囊胚.刺血组在进行人工周期的同时,待月经干净后开始进行刺血并联合针刺治疗,直到胚胎移植日前一天;针刺组仅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不加用电针和刺血疗法干预.比较各组患者的内膜厚度和临床结局.结果 刺血组胚胎种植率(65.4%)显著高于对照组(37.5%)(P<0.05);刺血组和针刺组移植日内膜厚度[分别为(0.79±0.19)cm、(0.71±0.53)cm]和临床妊娠率(分别为76.92%、71.43%)与对照组[分别为(0.68±0.08)cm、58.33%]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刺血疗法可能为改善薄型子宫内膜厚度的一种新方法.

  • 冻融囊胚移植结局的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邱乒乒;王烨;纪红;沙艳伟;何雪梅;李萍

    目的 分析冻融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因素,优化囊胚移植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1~12月357例患者的380个冻融囊胚移植周期的临床数据资料.按照妊娠结局分为妊娠和未妊娠2组,比较2组间囊胚发育天数、囊胚质量、移植囊胚数等因素的差异.结果 与未妊娠组相比,妊娠组中D5囊胚(85.3%vs.73.6%)及优质囊胚(72.2%vs.52.9%)所占的比例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Logistic回归校正后显示移植优质囊胚数与临床妊娠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 囊胚质量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大于囊胚发育速度,在复苏周期中应首先选择评级高的囊胚进行移植,而当囊胚评级相同时,优先移植D5囊胚.

  • 宫腔镜手术对于不同临床分型早孕期剖宫产瘢痕妊娠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左娜;张宁宁

    目的 探讨宫腔镜手术对于不同临床分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的临床诊治效果. 方法选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确诊CSP的患者共70例,依据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分会提出的CSP分型标准进行分组:Ⅰ型组(32例)、Ⅱ型组(26例)、Ⅲ型组(12例),所有患者均行宫腔镜CSP病灶切除术,比较各组患者手术情况、宫腔镜手术成功率、术后恢复情况以及再次妊娠结局等.结果 Ⅲ型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高于Ⅰ和Ⅱ型组(P<0.05);Ⅰ型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Ⅱ和Ⅲ型组(P<0.05);术后阴道流血持续天数3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均无手术并发症发生.Ⅰ型组单次宫腔镜手术成功率96.9%,Ⅱ型组84.6%,显著高于Ⅲ型组的50%(P<0.05);术后门诊随访3组月经恢复时间、HCG下降至正常范围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Ⅲ型组超声影像恢复正常的时间为(42.9±5.2)d,显著慢于Ⅰ、Ⅱ型组[分别为(18.9±4.2)d和(20.6±3.6)d](P<0.05).术后共随访到妊娠患者12例,均无再次CSP发生.结论 宫腔镜手术对于各种临床分型的CSP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临床效果良好,且尤其适用于Ⅰ、Ⅱ型患者.

  • 嵌合体胚胎:移植还是丢弃

    作者:刘茜桐;田莉;解晋琳;师娟子

    在体外受精(IVF)治疗中,有很大比例的种植前胚胎包含两种甚至更多的细胞遗传学不同的细胞系,这种现象称为嵌合体.尽管卵裂期和囊胚期的嵌合现象已经发现二十多年了,但是嵌合体的准确发生率和对胚胎发育结局的影响仍不明确.随着遗传学技术的发展,例如高分辨二代测序(NGS),对嵌合体的检测更加敏感.研究发现嵌合体胚胎种植率明显低于染色体正常的胚胎,但是部分嵌合体胚胎也可以正常活产.如何处置嵌合体胚胎以及移植嵌合体胚胎后的随访变得非常关键.

  • 绝经后女性卵泡刺激素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

    作者:高丽虹;孙爱军

    代谢综合征是一个多症候群的综合征,绝经后女性发病率增加,男女性有不同的发病规律.绝经后女性高卵泡刺激素似乎是代谢综合征的保护因素,但是相关临床和机制研究不足,且对代谢综合征各病理状态作用存在矛盾.高卵泡刺激素不利于血脂代谢,在激素补充治疗过程中血脂改善程度和卵泡刺激素下降幅度有关.本文就绝经后女性卵泡刺激素水平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作一综述.

  • 子宫内膜异位症无创性诊断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凯丽;祁秀娟

    目前对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诊断的金标准仍是腹腔镜下直视、活检证实,尚缺乏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无创诊断手段.本文对近年有关EMT无创性诊断方法包括血清中的标志物、宫颈分泌物、影像学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加以综述,以期指导临床.

  • 精子顶体相关基因SPACA7的转录活性研究

    作者:张菁华;周永翠;唐爱发

    目的 研究精子顶体相关基因SPACA7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0bp至下游+84bp范围内启动子活性.方法 利用启动子截短实验获得人类SPACA7基因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0bp与下游+84bp序列的系列不同长度的启动子共16个,以人肾上皮细胞293T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反应,将不同长度的启动子重组至荧光素酶表达载体pGL3 basic中并转染细胞,转染24h后收集细胞加入裂解液,收集细胞裂解液,利用多功能酶标仪测定荧光素酶活性.结果 我们研究了SPACA7启动子-2000bp至+84bp序列,构建了16个不同长度的promoter::Luciferase,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发现各个启动子都具有一定的活性,其中-1500bp至+84bp序列启动子活性高.结论 初步证明精子顶体相关基因SPACA7启动子在-1500bp至+84bp区域具有较强转录活性.

  • β-氨基丙腈抑制机械刮宫后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的研究

    作者:倪冬冬;徐祥波;贺斌;王蔼明

    目的 研究β-氨基丙腈在抑制大鼠子宫内膜损伤后纤维化中的作用及佳使用剂量.方法 将54只8周龄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6只)、对照组(12只)和实验组(36只);对照组大鼠刮宫后自然愈合,实验组大鼠刮宫后立即开始每天注射β-氨基丙腈并根据注射剂量分为100mg/kg/d、200mg/kg/d、300mg/kg/d三个剂量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各剂量组分别于刮宫后72h和7d各处死6只大鼠.获取的大鼠子宫标本进行形态学、病理学、组织化学及胶原检测.结果 实验组大鼠子宫大体形态学接近正常组;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结果显示,与相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三个剂量组子宫内膜增厚且腺体数量增多,内膜基质纤维化程度低,但7d时300mg/kg/d剂量组内膜腺体数量减少,腺腔狭小.子宫搔刮损伤后72h和7d时,不可溶胶原纤维含量在对照组中均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200mg/kg/d剂量组低于100mg/kg/d剂量组(P<0.05),但与300mg/kg/d剂量组无显著差异(P>0.05);可溶性胶原含量在对照组和300mg/kg剂量组中均高于正常组(P<0.05),其他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β-氨基丙腈可以有效抑制Wistar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200mg/kg/d给药量对机械刮宫后大鼠子宫内膜纤维化的抑制效果佳,该研究为子宫内膜纤维化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研究奠定基础.

  • 蜕膜CXCR6+/-单核-巨噬细胞在人早孕期母胎界面的表型差异

    作者:刘倩倩;黄煜;颜莉莉;张鹏;张清宇;杜美蓉

    目的 分析正常早孕期和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妇女蜕膜组织中CXCR6+单核巨噬细胞比例及表型差异.方法 收集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手术室正常早孕期(40例)和不明原因自然流产(20例)妇女的蜕膜组织,分离蜕膜免疫细胞群,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正常早孕组及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组蜕膜免疫细胞中单核-巨噬细胞所占比例的差异;比较两组妇女蜕膜单核-巨噬细胞(dMΦ)表面CXCR6+、CD80、CD206的表达差异.结果 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组CD14+ dMΦ在蜕膜免疫细胞群(DIC)中所占比例为(9.9±1.63)%,正常早孕期组CD14+ dMΦ在DIC中所占比例为(8.9±0.88)%,两组差异并无显著性(P>0.05);正常早孕组CXCR6+在dMΦ的表达率为(40.0±1.90)%,而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组表达率为(31.22±2.38)%,二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正常早孕组CD206、CD80在CXCR6+ dMΦ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CXCR6-dMΦ(P<0.05),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组CD206在CXCR6+ dMΦ的表达显著高于CXCR6-dMΦ(P<0.01),CD80并无显著变化(P>0.05);与正常早孕组相比,不明原因自然流产组CD206在CXCR6+/-dMΦ中的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CD80在CXCR6-dMΦ中表达则显著升高(P<0.05),在CXCR6+ dMΦ中的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妇女中,蜕膜单核巨噬细胞数量并无显著的变化,CXCR6+ dMΦ、表面分子CD206的表达明显降低及CD80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CXCR6+ dMΦ可能参与了自然流产的发病机制.

  • LonP1表达与线粒体稳态以及精子活力的关联性研究

    作者:张家燕;王晓娜;李金晶;黄小圆;朱春芳;费前进;葛红山

    目的 探究线粒体lon蛋白水解酶(LonP1)对精子线粒体稳态的维持调节作用及其可能存在的调节机制.方法 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生殖中心进行精液常规检查的120名男性精液标本,根据精子活力分为正常活力精子(NS)和弱精子症精子(AS)两组,采用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系统(CASA)检测各组精子运动参数,通过免疫荧光法和免疫蛋白印迹法检测精子中LonP1的蛋白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精子的线粒体膜电位强度(MMP,以绿色荧光强度/红色荧光强度比值表示,比值越小代表膜电位越高)和线粒体内活性氧(mROS)水平,比较两组各指标参数差异,并分析LonP1表达水平和精子活力及精子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MMP,mROS)的关联性.另外,NS组精液经密度梯度离心法处理后,沉淀精子加入培养液重悬,以LonP1功能抑制剂CDDO-ME 2.5μmoL/L和5μmol/L为终浓度进行体外培养,同时设置空白对照组(0μmol/L),比较各组精子运动参数、LonP1表达水平以及精子线粒体功能相关指标.结果 ①人类成熟精子中存在LonP1的表达,且稳定表达于精子中段的线粒体鞘部;②NS组和AS组精子LonP1表达水平(0.52 vs.0.22)与精子活力(69.89% vs.26.10%)、MMP(4.72% vs.12.73%)呈正相关(P<0.05),与mROS含量呈负相关(418.85 vs.460.52)(P<0.05);③经LonP1功能抑制剂CDDO-ME处理后,与空白对照组比较,CDDO-ME药物处理组的LonP1蛋白表达水平随CDDO-ME作用浓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5μmol/L浓度组的MMP水平显著下降(78.81% vs.7.34%)、mROS含量增加(640.68 vs.46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CDDO-ME处理后,除精子活率(PR+NP)外,精子运动参数平均路径(VAP)和曲线速率(VSL)均随CDDO-ME作用浓度增加而下降(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5μmol/L浓度组的精子活力(PR) (52.08% vs.65.15%)、曲线速率(VCL)(48.28μm/s vs.78.78μm/s)、侧摆幅度(ALH)(1.28μm vs.1.93μm)、直线性(LIN) (38.83% vs.56.05%)和前向性(STR)(45.53% vs.81.25%)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子线粒体鞘部存在LonP1的稳定表达,LonP1能够通过精子线粒体稳态维持改善精子活力.

  • 生长激素调控PCOS大鼠血清与卵巢组织中血管因子表达的研究

    作者:王施元;李肖肖;于彩虹;王珊;尹晓静;刘羽;王芳芳;王瑞静;刘梅梅

    目的 探讨来曲唑诱导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大鼠血清与卵巢组织中内皮抑素(ES)、内皮素-1(ET-1)和血小板反应素-1(TSP-1)的表达及意义,并对比给予生长激素前后ES、ET-1和TSP-1的表达变化.方法 选取6周龄清洁雌性SD大鼠70只,分为对照组20只,模型组50只.模型组给予来曲唑造模,剂量1mg/(kg·d),连续灌胃21d建立PCOS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1%羧甲基纤维素灌胃.随机选取模型组10只大鼠评估造模成功后,模型组余下大鼠随机分为生长激素组(GH组,20只)和PCOS组(20只).GH组皮下注射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剂量为1U/(kg·d),PCOS组和对照组皮下注射与rhGH等量的生理盐水,均21d后处死,留取各组大鼠血清样本及卵巢组织.采用ELISA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清、卵巢组织中ES、ET-1和TSP-1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PCOS组大鼠血清及卵巢组织中ES和ET-1均表达增加(P<0.05),TSP-1表达降低(P<0.05);与PCOS组大鼠相比,GH组大鼠血清及卵巢组织中ES和ET-1表达降低(P<0.05),而TSP-1表达增加(P<0.05).结论 ES、ET-1及TSP-1在PCOS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GH可能通过调节血清及卵巢组织中ES和ET-1的表达而在PCOS中发挥作用.

  • 不同生理阶段小鼠雌激素受体水平及IL-13、TNF-α含量的变化

    作者:唐飞;徐娟;邵明君

    目的 观察小鼠在不同生理阶段雌激素及其受体及白细胞介素13(IL-1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探讨雌激素水平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清洁级健康雌性C57BL/6小鼠60只,其中2月龄小鼠(40只)随机分为发情间期组(对照组)、妊娠组,10月龄小鼠拟为自然绝经组,每组20只.3个月后进行实验,RT-PCR技术检测3组小鼠脾脏IL-13、TNF-α mRNA、ERα mRNA和ERβ mRNA水平,ELISA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比较三组间各个指标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妊娠组血E2水平[(82.27±8.70)pmol/L vs.(55.23±5.11)pmol/L]和ERα mRNA水平[(3.93±1.54)vs.(2.70±1.17)]显著升高,自然绝经组E2水平[(23.52±4.46)pmol/L vs.(55.23±5.11)pmol/L]和ERα mRNA水平[(1.15±0.71)vs.(2.70±1.17)]显著降低(P<0.05);妊娠组小鼠脾脏IL-13、TNF-α mRNA水平显著降低,而绝经期小鼠脾脏IL-13、TNF-α mRNA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小鼠ERβ mRNA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绝经组小鼠IL-13、TNF-α浓度水平较妊娠组及发情间期组升高,可能与其雌激素水平及ERα受体下降有关.

  • 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影响的机制研究

    作者:郭颖;王晓尉;周芳;安琪;谷翊群

    目的 研究肥胖对雄性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初步探讨其氧化损伤的相关机制.方法 6周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普通饮食,15只)和肥胖组(高脂饮食,30只).喂养16周后,处死,测定体重、脏器系数、代谢参数和生殖内分泌激素(GnRH、FSH、LH、TT、E2)和SHBG,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氧化应激和附睾精子参数,比较两组各指标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大鼠相比,肥胖组大鼠体重和Lee指数明显增加,血清瘦素(Lep)[(3.17±0.23)ng/ml vs.(2.33±0.21)ng/m1]、胰岛素(INS)[(28.99±2.43)μU/ml vs.(20.62±1.72)μU/ml]和甘油三酯(TG)[(0.55±0.03)mmol/L vs.(0.36±0.04)mmol/L]显著升高,血清GnRH[(36.46±1.95)pg/ml vs.(45.51±2.75)pg/ml]、LH[(3.06±0.37)U/L vs.(4.67±0.70)U/L]、总睾酮(TT)[(0.81±0.13)ng/ml vs.(1.98±0.32)ng/ml]、SHBG[(55.31±3.80)nmol/L vs.(71.69±4.65)nmol/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UNEL结果显示,肥胖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4.26±0.35)% vs.(3.09士0.28)%,P<0.05];氧化应激结果表明,肥胖组大鼠的MDA上升、SOD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附睾精子分析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肥胖组大鼠的精子活力显著下降[(14.36±7.67)%vs.(36.40±9.17)%,P<0.01],而精子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雄性大鼠的肥胖,代谢和生殖内分泌紊乱,氧化损伤增加,导致生精细胞凋亡增加,并终使精子活力下降.

  • 月经发生中低氧诱导因子-1A对VEGF的调节

    作者:郭士格;南楠;尹德东;周芳;王树芳;刘建兵;贺斌;王介东;徐祥波;陈西华

    目的 在小鼠月经样模型和人蜕膜化子宫内膜基质细胞模拟月经发生基础上,探索低氧诱导因子-1A(HIF1A)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调控作用,以及月经发生中HIF1A对VEGF mRNA表达的调控机制.方法 建立小鼠月经样模型,用ChIP方法检测HIF1A是否直接调控Vegf mRNA的表达;利用HIF1A抑制剂甲氧雌二醇(2ME)抑制HIF1A的功能,检测小鼠月经样模型中HIF1A、VEGF蛋白的表达量;入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体外诱导蜕膜化并模拟月经发生,检测HIF1A与VEGF mRNA的表达;用siRNA敲降的方法抑制HIF1A,检测VEGF mRNA的表达.结果 小鼠月经样模型在孕酮撤退0h,HIF1A结合的Vegf promoter的相对百分比较低,随后在8h和12h逐渐上升,在12h达到峰值(P<0.05);2ME抑制HIF1A入核的同时,抑制了VEGF的表达量(P<0.05);人蜕膜化子宫内膜基质细胞中,孕酮撤退显著上调HIF1A和VEGF mRNA的表达量(P<0.01);敲降HIF1A后,VEGF mRNA的上调受到明显的抑制(P<0.01).结论 在月经发生中,孕酮撤退能够激活HIF1A转录因子的功能,HIF1A被激活后,结合于VEGF promoter区并启动VEGFmRNA的表达.

  • 乳腺癌肿瘤干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的建立

    作者:许保海;崔熠;张瑶楠;郭永;王乾兴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乳腺癌肿瘤干细胞体外培养的三维培养体系.方法 根据不同的培养方法分为两组:二维细胞培养组,采用传统二维细胞培养方法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三维细胞培养组,将乳腺癌MCF-7细胞接种于三维胶原支架材料上,在摇床上动态培养5d,在光学显微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乳腺癌肿瘤细胞在胶原材料上的形态学特征.采用CCK-8细胞增殖检测的方法,比较三维培养组和二维培养组细胞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乳腺癌肿瘤干细胞标志CD44+/CD24-/low的表达差异.结果 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二维培养组MCF-7细胞为单层生长平展的粘附生长,呈多边形、铺路石样的上皮细胞形态;三维培养组MCF-7来源的细胞再次二维培养后,细胞展现出三角形或者长梭形及较多细胞呈不规则形,部分细胞还伸展出长浸润性伪足.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显示,MCF-7细胞均匀地生长在三维支架材料上,局部放大后清晰可见长伪足,且细胞大小不均一,细胞形态多样.三维培养组细胞增殖速度与二维培养组相似.与二维培养组相比较,三维培养组CD44+/CD24细胞比例显著增加,由38.9%增加至60.3%.结论 基于三维胶原支架材料的三维培养体系能够有效维持乳腺癌肿瘤干细胞干性.

  • 外阴侵袭性血管粘液瘤累及盆腔伴子宫肌瘤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钞晓培;万希润;滕莉荣

    侵袭性血管粘液瘤(aggressive angiomyxoma,AAM)是一种罕见的软组织间叶性肿瘤,具有侵袭性强、易复发、少见转移、生长缓慢等特点,主要发生于生育年龄女性盆腔及会阴部.本文报道1例外阴AAM累及盆腔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术前疑诊外阴AAM,开腹子宫肌瘤剔除便于同时在术中充分探查外阴肿物蒂部,并进行满意切除.通过文献复习,回顾此病的诊断过程、治疗方法及愈后情况.

  • 利用鼠胚实验对新建人类辅助生殖实验室进行质量控制分析

    作者:屈春凤;莫凤明;蒋军松;韦福庆;韦海燕

    目的 利用鼠胚实验(MEA)对我院新建IVF实验室培养体系进行评估,检测其是否符合人类胚胎体外培养的要求.方法 利用昆明系小白鼠进行体内、体外受精实验,体外受精实验:小白鼠经药物促排后,手术获取雌雄配子后行体外授精培养;体内受精实验:小白鼠经药物促排后合笼交配,手术获取体内受精原核胚培养.观察并记录两组胚胎体外培养的发育情况.结果 体外受精实验共25个周期,总获卵数1023个,其受精率、卵裂率及2-细胞囊胚形成率分别为80.4%、95.1%及77.1%;体内受精实验共17个周期,总获卵数642个,其中原核胚513个,受精率、卵裂率及2-细胞囊胚形成率分别为79.9%、97.1%及80.9%.结论 通过鼠胚体内、体外实验综合评估我院新建辅助生殖实验室的培养条件,其实验结果符合人类辅助生殖实验室的质控标准.

  • 移植2枚冻融胚胎发生单卵单胎合并单卵双胎并成功减胎一例

    作者:胡卫华;姜根风;徐庆阳

    目的 辅助生殖技术的普及增加了多胎妊娠率,减胎术可改善多胎妊娠的妊娠过程和临床结局.方法 通过报道1例移植2枚冻融胚胎获三胎妊娠(单卵单胎合并单卵双胎)并成功减一胎的病例,结合文献总结分析多胎妊娠中单卵双胎发生率、不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中的影响因素及治疗.结果 该例患者成功减胎并持续妊娠,孕33+5周剖宫产分娩2名健康男活婴.结论 多胎妊娠尤其是单卵双胎,对于母儿均有严重不良影响,减胎术是降低多胎妊娠率、改善多胎妊娠预后的首选补救措施.

  • 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48例临床效果分析及2例并发感染的诊治

    作者:黄侠

    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因子宫肌瘤行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4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年龄为21~49岁,平均年龄36.1岁;生育史1~3次,平均1.5次;瘤体直径5~8厘米.48例患者中浆膜下子宫肌瘤6例、肌壁间子宫肌瘤23例、多发性子宫肌瘤19例,肌瘤个数1~15个,平均3.5个;全部患者手术经过顺利,无膀胱、输尿管等损伤性并发症.手术时间42~82min,平均55.5min;术中出血量20~210ml,平均107.8ml;术后2例发生感染,均经住院治疗痊愈.结论 结合患者的情况正确严格地把握手术适应证,此术式是安全可行的.

  • 少见且易误诊的子宫内膜异位囊肿

    作者:於利刚;邓姗

    子宫囊肿临床少见,但病因机制多样且复杂,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深,易误诊、漏诊.对合并严重痛经、B超提示囊性出血性包块,且与子宫肌层边界不清的患者,建议查盆腔MRI,有利于鉴别诊断.手术是目前为确切的治疗手段.

生殖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