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妇产科学 > 生殖医学杂志

生殖医学

生殖医学杂志

Journal of Reproductive Medicine 생식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生殖医学
  • 主办单位: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影响因子: 1.24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1-4645/R
  • 国内刊号: 罗宏志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SZYXZZ@periodicals.net.cn
  • 曾用名: 生殖医学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北京协和医院 国家人口计生委科学技术研究所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生殖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类 别: 妇产科学
期刊荣誉:
  • 卵巢正常反应人群拮抗剂方案中月经周期长短对卵泡发育同步化的影响

    作者:高玥;王雅琴;徐望明;杨菁

    目的 探讨月经周期的长短在采用拮抗剂方案的卵巢正常反应人群中对卵泡发育同步化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生殖中心接受IVF/ICSI-ET助孕治疗的236例采取拮抗剂方案促排卵且卵巢反应正常的患者,按月经周期的长短分为短周期组(≤28 d,101例)和长周期组(≥29 d,135例),分析患者启动促性腺激素(Gn)日、Gn启动后第4天、第7天及HCG日卵泡平均直径的变异系数(CV)、IVF助孕情况及妊娠结局. 结果 与短周期组比较,长周期组患者平均年龄、BMI、Gn天数、HCG日雌二醇水平、内膜厚度、Gn启动日及Gn刺激第4天卵泡平均直径CV、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长周期组的窦卵泡个数(AFC)[(14.98±4.24) vs.(11.72±4.29)]及基础黄体生成素(bLH)水平[(4.39±2.28)U/L vs.(3.60±1.51)U/L]、HCG日直径≥14 mm卵泡数[(10.06±2.19)vs.(9.98±2.04)]、获卵数[(11.81±4.32)vs.(9.65±4.33)]均明显高于短周期组(P<0.05),而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水平[(6.38±1.24)U/L vs.(6.81±1.53)U/L]、Gn刺激第7天卵泡平均直径CV[(0.122±0.045) vs.(0.143±0.055)]、HCG日卵泡平均直径CV[(0.208±0.037)vs.(0.218±0.041)]、Gn总量[(24.88±7.46)U vs.(29.14±9.56)U]、HCG日孕酮水平[(3.78±2.61)nmol/L vs.(4.45±2.23)nmol/L]均显著低于短周期组(P<0.05). 结论 采用拮抗剂方案促排的卵巢正常反应人群,月经周期较长者促排后卵泡发育同步性可能更好、获卵数更多.

  • HCG注射日不同卵泡直径比例分布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婷;吴春香;刁飞扬;马翔;张园;钱易;高彦;王炜;冒韵东;刘嘉茵

    目的 分析HCG注射日直径≥16 mm的卵泡占≥14 mm卵泡群的比例对IVF/ICSI结局的影响,探讨HCG扳机的佳时机. 方法 回顾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在本中心接受短效长方案促排卵的IVF/ICSI治疗周期,符合纳入标准的共2 391周期.根据HCG日卵泡群直径分布的不同,以直径≥16 mm的卵泡占直径≥14 mm卵泡群的比例分为三组:高比例组(>75%)、中比例组(50%~75%)、低比例组(≤50%),比较三组患者临床和实验室指标. 结果 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指数(BMI)、基础FSH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窦卵泡数(AFC,双侧)在高比例组[(14.65±4.07)]显著低于低比例组[(16.10±4.38)]及中比例组[(15.26±4.22)](P<0.05);高比例组获卵数[(9.43±4.36)]显著低于低比例组[(12.62±5.28)]和中比例组[(11.00±4.28)](P<0.05),且全胚冷冻率(39.73%)也显著低于低、中比例组(分别为57.88%和43.38%)(P<0.05);三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中重度OHSS的发生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流产率在低比例组(1.61%)显著低于中、高比例组(分别为10.48%和15.17%)(P<0.05). 结论 HCG日直径≥16 mm的卵泡占≥14 mm卵泡群不同的比例分布并不显著影响IVF/ICSI的实验室指标和临床妊娠率.

  • 甲状腺自身抗体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

    作者:路鸿艳;郝翠芳;黄雨恢

    目的 探讨甲状腺自身抗体对甲状腺功能正常的患者IVF-ET及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IVF-ET甲状腺功能正常的636例患者资料,其中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ATA +)者124例,甲状腺自身抗体阴性(ATA-)者512例.其中,行新鲜周期移植者423例,ATA +者74例,ATA-者349例;行FET的患者共181例,ATA +者31例,ATA-者150例. 结果 研究显示IVF-ET中ATA +者TSH、Gn总天数显著高于ATA-者(P<0.05),而IVF优胚率、ICSI优胚数显著低于ATA-者(P<0.05).ATA +者IVF-ET中TG-Ab、TPO-Ab水平与IVF受精率呈负相关性(分别为r=-0.30,P<0.05和r=-0.21,P<0.05).FET中ATA +者早期流产率显著高于ATA-者(26.67% vs.1.47%,P<0.05). 结论 对于甲状腺自身抗体阳性的患者无论是接受IVF-ET还是FET的治疗,均对其妊娠结局产生不良影响.

  • 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新生儿体重及疾病构成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作者:王雪莹;刘帅;郭薇;姚冠峰;朱序亭;黄海燕;张会霞;刘效群

    目的 探讨不同辅助生殖技术(ART)新生儿出生体重及疾病构成情况.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行ART助孕并成功分娩的妇女585例及其新生儿648名,按不同ART方案分为人工授精组(AID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组(IVF组)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组(ICSI组),比较各组新生儿出生体重、出生疾病发生率和疾病构成情况. 结果 585例妊娠者共分娩新生儿648名,异常体重儿娩出率为17.75%;其中AID组低出生体重儿娩出率为3.73%,显著低于IVF组(24.26%)和ICSI组(18.18%)(P<0.05),但3组间单胎新生儿异常体重娩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疾病发生率为1.54%(10/648),其中AID组为0.75%、IVF组为2.37%、ICSI组为3.90%,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新生儿疾病构成为先天性心脏病4例、唇腭裂2例、鞘膜积液1例、肾积水1例、性逆转1例、血管瘤1例. 结论 不同ART方案对单胎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新生儿疾病发生率无明显影响,多胎妊娠会增加ART低体重儿出生风险;行ART助孕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以降低异常体重儿及新生儿疾病发生风险,增加新生儿出生安全性.

  • 35周岁以下女性移植不同等级及不同发育速度冻融囊胚的临床结局

    作者:谭巧;莫美兰;胡晓东;陈现;孙青;陈晓燕;曾勇

    目的 探讨囊胚发育速度(D5或D6)分别对35周岁以下女性不同等级冻融囊胚(优质冻融囊胚或非优质冻融囊胚)发育潜能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取卵年龄<35岁,行D5或D6冻融囊胚移植的周期1 539个,根据移植囊胚数目和囊胚等级,单个优质冻融囊胚移植组(283个移植周期)、两个优质冻融囊胚移植组(838个移植周期)、单个非优质冻融囊胚移植组(194个移植周期)、两个非优质冻融囊胚移植组(224个移植周期).各组内再根据冷冻前形成的囊胚时间,分为D5组和D6组,比较各组内D5和D6冻融囊胚移植周期的妊娠结局. 结果 在单个非优质冻融囊胚移植中,D5组的临床妊娠率(46.88%)和种植率(46.88%)高于D6组(分别为33.08%和33.08%),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两个非优质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D5组的种植率显著高于D6组(41.67% vs.31.01%,P<0.05),临床妊娠率(54.54% vs.47.47%)和继续妊娠率(88.89% vs.76.00%)均高于D6组,早期流产率(11.11% vs.22.67%)低于D6组,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单个优质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D5组的临床妊娠率(50.85% vs.52.83%)、种植率(51.41% vs.52.83%)、早期流产率(18.89% vs.17.86%)、继续妊娠率(80.00% vs.80.31%)与D6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在两个优质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D5组的临床妊娠率(78.40% vs.74.86%)、种植率(61.48% vs.59.38%)、早期流产率(7.90% vs.9.70%)、继续妊娠率(91.52% vs.88.06%)与D6组比较亦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 结论 在35周岁以下的女性中,囊胚的发育速度对非优质冻融囊胚的发育潜能可能有着一定的预测价值,但是对于优质冻融囊胚发育潜能的预测价值不大.因此,在35周岁以下的冻融囊胚移植周期中,若无优质囊胚,可考虑优先选择D5非优质冻融囊胚移植.

  •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与拮抗剂方案应用于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促排卵疗效比较

    作者:杨菁;王艳丹;孙伟;冯亭亭;李洁

    目的 比较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与拮抗剂方案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行IVF/ICSI助孕的236例卵巢低反应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16例采用高孕激素状态促排卵(PPOS)方案,120 例采用拮抗剂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促排卵结局.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基础性激素水平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Gn用量[(2 729.25±1 048.50)U vs.(2 769.75±1 055.25) U]、直径≥14 mm卵泡数[(3.51±2.44) vs.(3.95±2.77)]、获卵数[(2.86±2.05) vs.(2.86±2.27)]、无可移植胚胎周期取消率(29.3% vs.30.0%)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PPOS方案组2PN受精率(60.8% vs.58.6%)、卵裂率(83.5% vs.82.3%)、优胚率(54.0% vs.46.7%)及取卵周期取消率(6.0% vs.5.8%)略高于拮抗剂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PPOS方案组可移植胚胎率显著高于拮抗剂方案组(72.2% vs.60.9%,P<0.05).PPOS方案组与拮抗剂组的Gn天数[(11.11±4.09) vs.(9.73±2.68)]、早发LH峰发生率(0 vs.6.7%)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在POR患者能较好地抑制早发LH峰,增加可移植胚胎率,对于POR患者是较为理想的促排卵方案.

  • 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在卵巢低反应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颜晓红;陈琼华;李仪;孙金莉;张妍;王蔼明

    目的 探讨卵泡期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PPOS)方案在卵巢低反应(POR)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将行IVF/ICSI治疗的POR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卵泡期PPOS方案组(n=79)和拮抗剂方案组(n=77),观察患者扳机日血清FSH、LH、E2、孕酮(P)水平,以及获卵数、成熟卵数、可用胚胎数、单周期促排卵平均用药费用等和随后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的妊娠结局. 结果 PPOS方案组患者扳机日FSH、LH、E2、P水平与拮抗剂组相似(P>0.05),获卵数、成熟卵数、可用胚胎数稍高于拮抗剂方案组[分别为(3.42±2.00) vs.(3.24±1.91)、(2.91±2.03) vs.(2.69±1.81)、(2.08±1.83) vs.(1.94±1.46)],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PPOS方案组单周期促排卵平均用药费用显著低于拮抗剂方案组[(1 990±1 045) vs.(3 925±745),P<0.05);随后的FET周期中,PPOS方案组临床妊娠率、植入率、持续妊娠率均稍高于拮抗剂方案组[分别为(24.24%vs.22.86%、15.38%vs.13.24%、75.00%vs.62.50%),而流产率则低于拮抗剂组(25.00%vs.37.50%),但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卵泡期应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方案可有效抑制LH峰,获得具有发育潜能的胚胎,与以往POR患者促排方案的胚胎实验室及临床结局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更为经济简便,为POR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 联合促性腺激素/枸橼酸氯米芬的非降调节卵巢刺激方案在卵巢反应不良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李艳辉;耿育红;陈莉娟;刘琳;陈春艳;高颖

    目的 探讨联合促性腺激素/枸橼酸氯米芬的非降调节卵巢刺激方案(改良卵巢刺激方案)在符合Bologna诊断标准的卵巢反应不良(POR)患者行IVF/ICSI-ET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在本院生殖中心行标准长方案IVF/ICSI-ET助孕的卵巢反应不良患者(SLP组,191例),同时依据患者年龄和基础窦卵泡数以1∶2比例匹配行改良卵巢刺激方案助孕的患者(MOS组,38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各助孕指标和妊娠结局. 结果 MOS组的平均获卵数及平均正常受精卵数均显著多于SLP组(P均<0.05).虽MOS组与SLP组比较在每移植周期的累积临床妊娠率上无显著差异(55.34% vs.53.57%,P>0.05),但MOS组的周期取消率、早孕期流产率显著低于SLP组(分别为15.18% vs.23.56%和8.77% vs.20.00%)(P均<0.05),因此MOS组每启动周期的累积活产率显著高于SLP组(38.74% vs.28.79%,P=0.02).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获卵数及可利用胚胎数增加时POR患者的累积活产率亦显著增加(P<0.001). 结论 改良卵巢刺激方案在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可获得优于标准长方案的临床助孕结局,其应是卵巢反应不良患者可选择的促排卵方案.

  • GnRH-a降调节后内膜准备方案对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张京顺;陈慧玲;郑连文;徐影

    目的 比较应用长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降调节后人工周期和单纯人工周期这两种方法准备子宫内膜对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生殖中心就诊的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在子宫内膜准备过程中是否应用长效GnRH-a降调节将152个周期分成两组:降调节后人工周期(A组,76周期),单纯人工周期(B组,76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和结局. 结果 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基础LH、E2以及睾酮(T)水平、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脂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移植周期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黄体酮转化日平均孕酮水平及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A组黄体酮转化日的LH[(5.34±4.50)U/L]、E2[(145.26±57.50)pmol/L]及T[(2.15±0.45)nmol/L]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分别为LH(10.14±0.88)U/L、E2(179.71±89.89)pmol/L、T(2.53±0.28)nmol/L](P<0.05);A组的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45.06% vs.32.20%和61.54% vs.42.11%)](P<0.05). 结论 应用长效GnRH-a降调节后人工周期建内膜方案可能改善PCOS患者FET结局.

  • 异常透明带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若琳;王勇;林首任;张春晖;钱卫平;周亮

    目的 分析卵母细胞透明带发育不良的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至2016年7月于北京大学深圳医院生殖医学科行IVF治疗的患者共569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出现透明带发育不良分为2组:出现卵母细胞透明带发育不良为A组,217个周期;卵母细胞正常为B组,352个周期.比较两组基本资料.再按年龄和卵巢功能分组来比较促排卵、获卵与受精情况,分析临床结局. 结果 A组与B组相比,年龄[(35.4±5.6)岁vs.(34.4±5.9)岁]、基础FSH[(9.37±5.37)U/L vs.(8.52±4.00)U/L]、AMH[(3.76±5.71) ng/ml vs.(4.68±4.12) ng/ml]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年龄是透明带发育不良的暴露风险因素[OR 1.036,95%CI(1.004-1.070)](P<0.05).再按年龄及卵巢储备功能分组后,≥35~<40岁卵巢储备良好组中的A组与B组相比,Gn天数[(11.7±2.8)d vs.(10.3±3.4) d]、Gn用量[(44.76±16.90)U vs.(34.22±17.44) U]、MII卵数[(6.0±4.1) vs.(9.0±6.1)]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40岁卵巢储备良好组中的A组与B组相比,Gn天数[(11.4±3.9)d vs.(9.4±3.4) d]、Gn用量[(49.24±27.51)U vs.(33.96±18.08)U]、MII卵数[(3.9±2.3) vs.(5.6±4.7)]及优质胚胎率(19.2% vs.40.9%)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年龄是影响卵母细胞透明带发育的独立暴露危险因素,随着年龄增大(≥35岁时),当患者卵巢储备良好时,Gn用量越多、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透明带发育不良;且透明带发育不良的出现导致该组成熟卵数显著下降,影响促排卵效率;而当年龄≥40岁卵巢储备良好时,透明带发育不良组还会出现优质胚胎率下降.

  • 术中超声的妇科临床应用

    作者:王丹莹;刘海元;史宏晖;樊庆泊;孙大为;郎景和

    二十世纪80年代起,术中超声以其高分辨率、高频率、实时传感器、多重频率传感器以及灵活可变的探头应用于各学科手术中.术中超声能确定术中病变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与术后病理符合率更高,逐渐成为了外科手术辅助应用设备.本文针对该项术技术的实用性及有效性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 孕激素维持妊娠及防治产科并发症新进展

    作者:徐匆;赵爱民

    孕激素是维持妊娠所必需,在内膜转化、胚胎着床、母-胎免疫及子宫收缩方面均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长久以来,孕激素作为先兆流产的治疗方法,疗效一直存在争议,近的荟萃分析由于入组的高质量研究有限仍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相反,孕激素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疗效得到大部分文献的肯定和支持.此外,随着孕激素维持妊娠机制的研究深入,部分研究开始将孕激素应用于一些新的领域并显示出一定的效果,例如防治早产、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及治疗胎儿宫内生长受限等.本文综述孕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临床的应用情况,并对其给药途径进行简单比较.

  • 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对雄性SD大鼠的影响

    作者:贾艳飞;郭颖;张蔚;张开舒;傅龙龙;安琪;童越;谷翊群

    目的 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探寻高脂饮食诱导性肥胖雄性SD大鼠生理代谢改变及对生育力的影响. 方法 利用NCBI中的GEO基因芯片公共数据库进行芯片数据搜索,终选择芯片数据(GSE8700)作为分析对象,使用bioconductor包中R工具的函数及Limma程序包识别差异性表达基因,应用DAVID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分析,选用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差异表达基因的PPI网络. 结果 通过对GSE8700进行分析,得到1 014个表达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544个,下调基因470个;上调差异基因GO条目全部富集于生物过程(BP),主要为氧化还原、轴突生成、对肽类激素反应、对糖皮质激素反应过程;下调差异基因GO富集于生物过程(BP),主要为女性怀孕、对类固醇激素的反应、甘油三酯代谢等过程;富集于细胞组成(CC),主要为细胞外间质,细胞质,血液微球等组成;富集于分子功能(MF),主要为丝氨酸肽链内切酶活性、脂肪酸结合、磷脂质结合等功能;上调差异基因并未富集到任何KEGG通路,而下调差异基因富集到3条通路,分别为PPAR信号通路(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脂肪的消化和吸收通路、胰腺分泌通路,其中重要的节点基因为热休克蛋白90AB1(Hsp90ab1)、细胞外钙敏感受体(Casr)及趋化因子9(Ccl9)等. 结论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雄性SD大鼠脂质代谢发生了紊乱,大鼠生殖功能可能受到影响,类固醇激素、肽类激素代谢异常可能是其影响途径.

  • 低氧环境下子宫内膜基质细胞增殖及Prohibitin表达

    作者:朱媛媛;吴夏迪;侯振;高超;高莉;严正杰;刘嘉茵;崔毓桂;冒韵东

    目的 观察常氧和低氧环境下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Cs)的增殖,探讨抗增殖蛋白prohibitin(PHB)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病理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10例正常内膜组织(正常对照组)和10例EMs患者在位内膜组织(在位内膜组)各分为两份,分别置于常氧(21% O2)与低氧(1% O2)环境中培养.运用BrdU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并以光密度值(OD)代表细胞的增殖能力;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荧光技术和蛋白质印记法(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HB表达. 结果 在常氧环境,在位内膜组的OD值略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低氧环境,在位内膜组的OD值[(1.400±0.659)]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590±0.021)](P<0.001),且显著高于常氧环境的在位内膜OD值[(1.156±0.044)](P<0.05).无论是常氧还是低氧环境,在位内膜组的细胞凋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117±0.450)% vs.(7.247±0.707)%及(4.983±0.393)% vs.(9.867±0.6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常氧环境,在位内膜组ESCs的PHB表达[(0.747±0.026)]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590±0.021)](P<0.05);在低氧环境,正常对照组和在位内膜组ESCs的PHB表达水平均较常氧环境的PHB表达水平降低[分别为(0.358±0.071)vs.(0.590±0.021)和(0.458±0.054) vs.(0.747±0.026)],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正常子宫内膜组织表达PHB,EMs患者的在位内膜组织PHB表达升高;低氧环境下ESCs的PHB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可能与促进ESCs增殖、抑制ESCs凋亡相关,因此PHB在EMs病理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 HIF1A与VEGF在小鼠月经样模型的表达与共定位

    作者:庄太凤;陈西华;贺斌;陆超;刘建兵;王树芳;周芳;郭士格;南楠;王介东;徐祥波

    目的 在小鼠月经模型基础上,研究低氧诱导因子(HIF1A)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与定位,探索HIF1A与VEGF在月经发生中可能的调控机制. 方法 建立小鼠月经样模型,假孕小鼠通过花生油子宫腔注射的方法诱导小鼠子宫内膜发生蜕膜化,切除卵巢致孕酮(P4)撤退以模拟月经的发生.在P4撤退后0、8、12、16、24 h分别收集小鼠子宫;利用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HIF1A、VEGF的定位与表达量,利用Real-time PCR检测二者mRNA相对表达量;分析HIF1A与VEGF的表达变化趋势与相关性. 结果 P4撤退后,小鼠子宫内膜发生崩解出血,模拟月经发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HIF1A蛋白在P4撤退后12、16 h,内膜基质蜕膜细胞核中的表达量逐渐升高;HIF1A表达区域与VEGF表达的区域均集中在子宫内膜蜕膜化区域外周,即崩解组织与基底层交界区域.Western blot蛋白定量结果显示,细胞核中HIF1A蛋白表达量在P4撤退后8、12、16 h显著增高,VEGF在细胞质中的表达量在P4撤退后0、8、12 h较高.HIF1A与VEGF mRNA的表达变化趋势非常相似,即P4撤退后,逐渐升高,在12 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 结论 结果提示月经发生子宫内膜崩解中,HIF1A转录因子功能激活并调节VEGF mRNA的表达.

  • 237例意向生育二孩男性精液常规与精子DNA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范烺

    目的 对40岁以上有意向生育二孩的男性精液常规参数与精子DNA损伤进行相关性分析. 方法 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9月来本中心就诊的40岁以上有二孩生育意愿的男性精液标本237例.分别利用计算机辅助方法进行精液常规分析,利用改良巴氏染色法进行精子形态学分析,通过染色质扩散法(SCD)检查精子DNA碎片率.依据年龄与精液常规主要参数进行分组,分析各组精子DNA损伤差异,探讨精液常规各参数与精子DNA损伤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 237例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43.7±3.4)岁,精液体积(3.2±1.5) ml,精子浓度(67.5±38.9)×10 6/ml,精子前向运动率(45.0±22.2)%,正常形态精子(9.6±5.5)%,精子DNA损伤程度(21.8±14.9)%;精子DNA碎片率与精子前向运动、精子正常形态成低度负相关(r=-0.333、r=-0.365),与年龄成极弱正相关(r=0.146),与精液体积、精子浓度无相关关系(r=-0.064、r=0.057). 结论 精子DNA损伤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与精子活力及形态成负相关,40岁以上有意向生育二孩的男性精液常规分析可与精子DNA碎片进行联合分析.

  • 孕三烯酮预处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作者:许伟标;蔡喆;杨桂艳

    目的 探讨孕三烯酮预处理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生殖中心2015年1~12月接受IVF-ET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208个新鲜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降调节方案分为3组:孕三烯酮预处理后长方案降调节为A组,共60个周期;超长方案降调节为B组,共56个周期;常规长方案降调节C组,92个周期.分析和比较A组与B组、C组在年龄、不育年限、Gn天数、Gn剂量、血清基础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率、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差异. 结果 A组与B组、C组比较,年龄、不育年限、Gn剂量、血清基础FSH、LH、E2水平、HCG日子宫内膜厚度、获卵数、可移植胚胎数、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的Gn天数[(11.4±2.0) d]和优质胚胎率(48.9%)均显著高于B组[分别为(10.6±1.8)d,37.6%]和C组[分别为(10.7±1.6)d,39.5%](P<0.05). 结论 孕三烯酮预处理可以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助孕的优质胚胎率,但未明显改善临床结局.

  • 国外简讯

    作者:

    关键词:
  • 性激素负反馈作用在男性不育诊疗中的应用

    作者:曾勇;宋明哲;赵明;叶丽君;蔡靖

    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对男性的生殖功能起着关键性作用,下丘脑和垂体共同参与调控睾丸的甾体激素合成与精子发生;复杂的刺激和反馈机制通过神经腺成分来控制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下丘脑和垂体均有大量雄、雌激素的受体,同时受睾酮及其芳香化产物(包括雌激素)的负反馈调节.利用男性生殖内分泌轴系中的负反馈作用,通过给予抗雌激素药物或芳香化酶抑制剂,可减弱睾酮及其芳香化产物的持续负反馈调节作用,增加内源性促性腺激素的分泌,而且还能去除雌激素对生精的副作用,恢复生精或提高精液质量.

  • ICSI周期显微取精术治疗13例AZF微缺失致无精子症的临床研究

    作者:季兴哲;刘项;周梁;孙建华;周寒鹰;张洲;师娟子

    目的 探讨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在AZF微缺失致无精子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生殖医学中心男科就诊并接受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13例AZF微缺失致无精子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指标主要包括AZF微缺失类型、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次数、单/双侧睾丸取精、精子获得率、精子可用率、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 结果 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的13例AZF微缺失致无精子症患者中,AZF微缺失类型分别为:AZFa区完全缺失1例,AZFc区完全缺失9例,AZFc区部分缺失1例,AZFd区部分缺失1例,AZFc区完全缺失伴AZFd区部分缺失1例.共行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14例次,其中9例次单侧睾丸取精术,5例次双侧睾丸取精术;精子获得率78.57%,可用率72.73%.行ICSI助孕治疗者的正常受精率61.29%、可用胚胎率71.43%、优胚率40.48%、临床妊娠率57.14%. 结论 ICSI周期显微镜下睾丸切开取精术可以使部分AZF微缺失致无精子症患者获得数量足够的精子行ICSI助孕治疗,并能获得良好的正常受精率、可用胚胎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信息动态

    作者:

    关键词:
  • 剖宫产后Asherman综合征2例

    作者:王遥;邓姗

    Asherman综合征是引起子宫性闭经的常见原因,严重影响日后的生育结局.由于前置胎盘或胎盘早剥等并发症行剖宫产的患者,子宫缝合和/或子宫动脉栓塞等止血治疗增加术后宫腔粘连的风险,而此类宫腔粘连往往比普通人工流产术后的Asherman综合征预后更差.

生殖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11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z1 z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7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6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5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4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