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심양약과대학학보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2858
  • 国内刊号: 21-1349/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53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吴春福 刘仁涌(执行)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液质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米格列奈的浓度

    作者:刘茜;郭孟楠;赵辉;张旭;刘洋;邵馨

    目的 建立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米格列奈的浓度,并研究其在健康男性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 血浆经液-液萃取.色谱柱:Agilent TC- C18柱,流动相:乙腈-水-甲酸(体积比为70.0∶30.0∶0.3),质谱检测采用多反应监测模式(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MRM),电喷雾离子源,分析时间:2.0 min.结果 米格列奈线性为5.0~4000.0 μg·L-1,定量下限为5.0 μg·L-1.日内、日间精密度(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均不大于10.5%,准确度(relative error,RE)为-0.8%~-2.0%.健康男性受试者口服含米格列奈10 mg的受试制剂(规格:10 mg/片)和参比制剂(规格:5 mg/片)后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max分别为(0.375±0.079)和(0.396±0.166)h,ρmax分别为( 887±292)和(902 ±298)μg·L-1,t1/2分别为(1.37±0.45)和(1.49±0.57)h,AUC0-t分别为(1 047±379)和(1 067±430) μg·h·L-1,AUC0-∞分别为(1 070±394)和(1092±433)μg·h·L-1.结论 该法适用于米格列奈的药动学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 HPLC法测定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注射液中的溶血卵磷脂

    作者:张冰;唐玮;尹青;张慧;林晓宏;杨清敏

    目的 建立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注射液中溶血卵磷脂1-palmitoyl-2-hydroxy-sn-glycero-3-phosphocholine.(P-lyso-PC)和1-stearoy1-2-hydroxy-sn-glycero-3-phosphocholine( S-lyso-PC)含量测定的HPLC法.方法 色谱柱:Waters XTerra MS C1s柱(4.6 mm× 150 mm,3.5μm),流动相:甲醇-0.02 mol·L-1的草酸溶液(体积比为85∶15),流速:1.0 mL·min-1,柱温:35℃,示差折光检测器,进样量:100μL.结果 重酒石酸长春瑞滨不干扰溶血卵磷脂的检测,P-lyso-PC质量浓度在0.04~0.40 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7);S-lyso-PC质量浓度在0.04~0.40g·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3),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n=9)和99.1%(n=9).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重酒石酸长春瑞滨脂质体注射液中的溶血卵磷脂的质量控制.

  • RP- HPLC法测定葛根解酒片中葛根素和二苯乙烯葡萄糖苷的含量

    作者:袁霞;刘唯芬;张艳君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解酒片中葛根素和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以下简称二苯乙烯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柱(250mm×4.6mm,5 μm),流动相∶乙腈(A)-水(B),梯度洗脱[0 min,φ(B)=90%、40 min,φ(B)=85%、60min,φ(B)=7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50 nm(0 min)、320 nm(30 min).结果 葛根素和二苯乙烯苷进样量分别为50.7 ~676.0 mg·L-1(r =0.999 6)和13.8~184.0 mg·L-1 (r =0.999 5)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6.7% (RSD=1.7%,n=6)和96.4%(RSD=1.4%,n=6).结论 该方法可同时测定葛根解酒片中葛根素和二苯乙烯苷的含量.

  •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凝胶剂的处方

    作者:韩飞;尹然;魏敏;孙晓娇;赵霎;李三鸣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法以经皮累计渗透量为指标优化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凝胶剂的处方.方法 以经皮累积渗透量为评价指标,考察了凝胶基质量(x1)、氮酮用量(x2)和丙二醇用量(x3)对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凝胶剂性质的影响.用多元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描述经皮累积渗透量和3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根据经皮累积渗透量的佳数学模型描绘效应面,选择佳处方,并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三个影响因素和经皮累积渗透量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选的佳处方:卡波姆940为0.15 g、氮酮为0.70g,丙二醇为1.50g.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接近.结论 所建立的模型预测性良好,可用于预测和优化氟比洛芬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凝胶剂处方.

  • 乙醇对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粒径及包封率的影响

    作者:李哲;王绍宁;裴莹;王龙;邓意辉

    目的 考察乙醇对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粒径及包封率的影响.方法 以阳离子交换树脂分离游离药物和脂质体,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激光粒度仪分别测定脂质体的包封率和粒径;考察24 h内,空白脂质体、梯度脂质体及盐酸伊立替康载药脂质体在体积分数分别为0%、5%、10%、15%、20%、25%的乙醇溶液中粒径及包封率的变化.结果 在乙醇体积分数不超过10%范围内,空白脂质体、梯度脂质体及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粒径与包封率基本无变化;当乙醇体积分数达到15%及以上时,粒径随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大,而包封率逐渐下降,包封率下降高可达64.51%.结论 在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的制备过程中,一定量的乙醇会对脂质体的粒径及包封率产生严重影响,控制乙醇体积分数不大于10%,脂质体的粒径及包封率基本无变化.

  • 桃儿七中黄酮类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孙彦君;周巍;陈虹;李占林;华会明

    目的 对桃儿七的95%(φ)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Sephadex LH- 20、开放ODS柱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分析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8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山柰酚(kaempferol,1)、槲皮素(quercetin,2)、杨梅素-3',4'-二甲醚(myricetin-3',4'-dimethyl ether,3)、3-O-甲基-槲皮素(3-O-methyl-quercetin,4)、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kaempferol-3 -O-β-D-glucopyranoside,5)、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quercetin-3 - O-β-D-glucopyranoside,6)、芦丁(rutin,7)、山柰酚-3-O-芸香糖苷(kaempferol-3 - O-rutinoside,8).结论 化合物3、4、8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榆树根皮的化学成分(Ⅲ)

    作者:王东;夏明钰;姜楠;代英辉;辛妤;崔征

    目的 研究榆树(Ulmus pumila L.)根皮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法,凝胶柱色谱法,半制备HPLC等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 从榆树根皮正丁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6个化合物,即lyoniside(1)、(+)-lyoniresinol 3α-O-α-L-rhamnopyranoside(2)、正丁基-O-β-D-吡喃果糖苷(n-butyl-O-β-D-fructopyranoside,3)、正丁基-O-α-D-呋喃果糖苷(n-butyl-O-α-D-fructofuranoside,4)、正丁基-O-β-D-呋喃果糖苷(n-butyl-O-β-D-fructofuranoside,5)、胡萝卜苷(daucosterol,6).结论 化合物2-5为属内首次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种内首次分离得到.

  • 黄连水提液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作者:李雪改;杨立国;陈丽霞;邱峰

    目的 对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不同柱色谱技术进行分离,通过波谱手段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了22个化合物,其中9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分别为小檗碱(berberine,1)、巴马亭(palmatine,2)、黄连碱(coptisine,3)、表小檗碱(epiberberine,4)、药根碱(jatrorrhizine,5)、非洲防己碱(columbamine,6)、groenlandicine(7)、木兰花碱(magnoflorine,8)、8-氧化黄连碱(8-oxocoptisine,9);9个有机酸类化合物,分别为5-阿魏酰奎宁酸(5-O-feruloyl-D-quinic acid,10)、4-阿魏酰奎宁酸(4-O-feruloyl-D-quinic acid,11)、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3 -methoxy-4-hydroxybenzoic acid,12)、阿魏酸(ferulic acid,13)、香草酸-4-O-β-D-葡萄糖苷(vanillic acid-4 -O-β-D-glucopyranoside,14)、3-(3',4'-二羟基苯基)-(2R)-乳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3-(3',4'-dihydroxyphenyl) -(2R)-lactic acid-4'- O-β-D-glucopyranoside,15)、3-(4'-羟基苯基)-(2R)-乳酸(3- (4'-hydroxyphenyl) - (2R) -lactic acid,16)、3-(3',4'-二羟基苯基)-(2R)-乳酸(3-(3',4'-dihydroxyphenyl) - (2R)-lactic acid,17)、3-(3',4'-二羟基苯基)-(2R)-乳酸甲酯(3-(3',4'-dihydroxyphenyl)-(2R)-lactic acid methyl ester,18);4个木脂素类化合物,分别为异落叶松树脂素- 9-O-β-D-吡喃葡萄糖苷(isolarisiresinol-9-O-β-D-glucopyranoside,19)、(+)-松脂醇-4,4'-O-β-D-吡喃葡萄糖苷((+)-pinoresinol-4,4'- O-β-D-diglucopyranoside,20)、7S,8R,8' R -(+)-落叶松脂素-4,4'-O-β-D-吡喃葡萄糖苷(7S,8R,8’R-(+)-larisiresnol-4,4‘-O-β-D-diglucopyranoside,21)、7S,8R,8’R-(+)-落叶松脂素-4-O-β-D-吡喃葡萄糖苷(7S,8R,8‘R-(+)-larisi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22).结论 化合物15、16、18-22为首次从黄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6、18、19首次从黄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神经特异性过表达Omi转基因鼠的建立

    作者:柳明杰;沈雁飞

    目的 建立神经特异性过表达Omi的小鼠模型.方法 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启动子(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连接到Omi cDNA上游获得了pSPORT6.0-NSE-Omi重组质粒,并转染神经细胞验证过表达情况.利用EcoRV和PvuI双酶切获得4.3Kb的转基因片段,利用显微注射技术将基因片段注射到800枚受精卵中,其中挑选500枚移植至假孕鼠的输卵管中发育.获得的子代小鼠利用特异性引物PCR验证基因整合情况.结果 显微注射后共获得子代小鼠114只,基因型鉴定有11只小鼠基因上有转基因整合基因,整合率为10%.结论 通过重组质粒及显微注射技术可以获得神经特异性过表达Omi转基因鼠模型.

  • 芜花炮制的研究概况

    作者:李菲菲;彭缨;宋少江

    目的 对芫花炮制方法、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提供有关芫花研究的相对较为全面的借鉴资料.方法 查阅近30年来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芫花及其炮制的相关文献,对芫花炮制方法、炮制前后有效成分变化、炮制后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结果 研究芫花炮制前后的化学成分变化以及药理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 为芫花炮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

  • 实验性脑缺血的神经学检查及认知功能评价

    作者:韦娜;张霞;张婷慧;张予阳

    目的 对实验性脑缺血后的神经学检查及认知功能的评价进行综述.方法 通过查阅新相关文献,阐述神经学检查及认知功能评价方法在脑缺血动物模型中的应用.结果 实验性脑缺血研究时,进行行为学评价是1种行之有效的检测脑缺血严重程度的方法.结论 实验性脑缺血的神经学检查及认知功能评价在检测脑缺血模型以及缺血后动物的恢复方面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结合其他生化检测,能更加全面地评价脑缺血模型及干预措施的疗效.

  • 肌醇制备方法的现状与进展

    作者:刘文宝;金玉坤;游松

    目的 概述肌醇的研究背景以及在药学领域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肌醇制备方法的研究进展.方法 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专利,对肌醇的研究背景和肌醇的制备方法的进展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结果 肌醇可通过提取水解、化学制备和微生物酶解的方法制备获得.结论 在肌醇的制备方法中,微生物酶解法具有巨大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

  • 中药复方脑得生指标成分组合药动学的研究方法

    作者:赵星;赵云丽;于治国

    目的 探索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方法.方法 以活血化瘀中药复方“脑得生”为研究对象,以大鼠血液流变学特性为药效学指标,将中药复方中各指标成分(有效成分)的血浆浓度与相关药效学指标进行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 -pharmacodynamics,PK-PD)线性模型相关分析,确定各指标成分对药效学指标的贡献,并以其贡献为权重,对各指标成分的血浆浓度进行加权组合,以组合血药浓度(表观药效浓度)与药效学指标进行线性模型相关分析,阐述中药复方的药效物质基础.结果 大鼠静脉注射给予“脑得生”后,在其全血黏度发生改变的时间段(1.5-4.0 h)内,指标成分大豆苷元的血浆浓度与大鼠的全血黏度下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r2=0.780 ~0.943);人参皂苷Rg1(r2=0.594~0.815)和三七皂苷R1(r2=0.559 ~0.739)存在负相关;其他指标成分无显著相关性,而在血液流变学考察的整个时间区间(0.5 ~4.0 h)内,血浆中大豆苷元浓度与全血黏度的下降无显著相关性(r2=0.0013~0.0365).但大豆苷元、人参皂苷Rg1和三七皂苷R1的“组合血药浓度”与全血黏度的下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r2=0.797 ~0.908).结论 “组合药代动力学”(combinatorial pharmacokinetics,CPK)与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PD)具有良好的相关性,“组合药代动力学”及其与药效动力学的CPK-PD线性模型拟合,为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其配伍规律的阐明提供了方法学基础.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4 05 06 07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z1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4
1997 02
1996 01
1995 03
1992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