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实用皮肤病学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 실용피부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293
  • 国内刊号: 11-565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http://sypf.cnmanu.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蓉娅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误诊一例

    作者:李颖;苗朝阳;吴亚桐;张晓艳

    46岁男性患者,下颏肤色丘疹3年伴搔抓后破溃、出血1年.组织病理示:肿瘤位于真皮内,边界清楚,肿瘤团块由瘤细胞束、角囊肿和结缔组织基质组成.初步诊断:微囊性附属器癌.肿物完整切除后随访2年,无复发.重新阅片后修正诊断:结缔组织增生性毛发上皮瘤.

  • 足跖部结缔组织痣一例

    作者:刘静;伦文辉;孙磊;庞艳华

    36岁男性患者,右足跖肿物8年余,曾诊断为跖疣.偏振光皮肤镜检查示皮肤表面纹理连续,乳头样增生物、似脑回状结构.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乳头瘤样增生,颗粒层增厚、棘层肥厚,真皮内胶原纤维增多、增粗,排列不规则,成纤维细胞增生,真皮浅层小血管增生,血管周围散在少量淋巴细胞浸润.马松三色染色示丰富的胶原纤维束.诊断:结缔组织痣.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痣 足跖部
  • 妊娠性类天疱疮一例

    作者:牛建荣;刘雯

    27岁女性患者,躯干、四肢红斑伴痒4个月余,加重并出现水疱1 d.患者4个多月前(妊娠20+周)四肢出现红斑、风团伴剧烈瘙痒,后逐渐扩散至躯干.1 d前(妊娠39+5周)患者自然分娩后红斑加重,四肢出现张力性水疱、大疱,伴痛痒.体格检查:四肢、躯干大片红斑、丘疹,双上肢及股内侧红斑上见张力性水疱、大疱.红斑处组织病理示:表皮下裂隙性疱,真皮浅层血管扩张,血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有较多嗜酸粒细胞.直接免疫荧光示:C3、IgG在基膜带呈线状沉积.诊断:妊娠疱疹.未予治疗,病情逐渐好转,分娩后第20天全身水疱消退,未见新发皮损.

    关键词: 类天疱疮 妊娠性
  • 面膜中防腐体系对人体面颊部菌群微生态的影响研究

    作者:刘星;代颖;李和伟;吕景晶

    目的 通过两种面膜的使用,对人体面颊部进行取样和菌种培养,对比在使用含及未含防腐剂的面膜产品后人体面颊部菌群的种群动态及分布状态变化.方法 采用快速菌种培养及平板计数的实验方法,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持续使用不同面膜前后、面颊部位各菌种的取样和数据分析,且跟踪记录,并研究在停用后含及未含防腐剂面膜对面颊部菌群的持续性影响.结果 ①使用含防腐剂面膜组,持续使用4 d后,人体面颊部菌落总数显著降低,菌群比例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及丙酸杆菌占比增加;停用4 d后,人体面颊部菌落总数有所回升但未达到初始水平,各菌种分布比例也未达到初始比例;②使用未含防腐剂面膜组,持续使用4 d后,人体面颊部菌落总数无显著变化,菌群比例较初始值无显著变化;③比较两组菌群数量动态以及各菌种比例分布,除微球菌外,均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连续使用含防腐剂的面膜严重干扰人体面颊部微生态平衡,连续使用无防腐剂面膜对人体面颊部微生态平衡无显著影响.

  • Fournier坏疽17例患者治疗及转归分析

    作者:孙静;郝丹;李晓雪;蒋献

    目的 探讨广谱抗菌药在Fournier坏疽中的选择与应用.方法 收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0年1月—2017年7月收治的Fournier坏疽患者,对患者的发病特点、分泌物细菌学培养、敏感抗生素使用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纳入17例患者,均行分泌物培养, 16例阳性,1例阴性.共培养出病原菌29例次,其中1种病原菌感染4例,2种病原菌感染8例,3种病原菌感染3例.大肠埃希菌检出率高,共4例(23.5%).药敏分析发现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敏感性高,共18例次(62.0%),其次为头孢三代和喹诺酮类抗生素,分别为16例次(55.2%)和15例次(51.7%).预后分析显示:11例患者广谱抗菌药联合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 2例患者单纯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后痊愈,1例患者广谱抗菌药联合右侧睾丸切除后好转,1例5月龄患儿单纯外科手术治疗后痊愈.死亡2例(病死率11.8%),均死于感染性休克,且并发细菌和念珠菌感染.结论 Fournier坏疽主要为多细菌感染,大肠埃希菌是其主要感染源,推荐早期选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头孢三代或喹诺酮类抗生素.

  • 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皮损的皮肤CT特征图像初探

    作者:李巧飞;彭丽丽;沈静;曾抗

    皮肤CT已经广泛应用于诸多皮肤病的诊断,但在皮肤深部真菌病如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应用少见报道.该文通过皮肤CT检测1例马尔尼菲蓝状菌病患者的多处皮损,发现其皮肤CT图像有特征性的改变——桑葚样结构,这一结构特征的发现可能有助于马尔尼菲蓝状菌病的诊断.

  • 长沙市气传真菌的分布特点及其与儿童特应性皮炎发病的关系

    作者:何谢玲;刘娜;汤建萍;祝兴元;唐金玲;韦祝;常静

    目的 调查分析长沙市区气传真菌的种类、数量、不同季节飘散规律,探讨其与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关系.方法 于2014年11月—2015年10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门诊楼4楼楼顶安放取样器,采用空气曝片法,对收集到的玻片进行真菌的鉴定和计数.记录同期长沙地区的温度、湿度及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 particulate matter,PM10).同期对该院特应性皮炎的患儿进行发病季节的调查,分析其与气传真菌浓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全年共观察到真菌种类67种,收集到真菌孢子36 425个,全年优势真菌为枝孢属、黑粉菌、链隔孢、粘菌纲、小戴顿菌和小球腔菌.气传真菌飘散的高峰期为10~12月、2~5月.湖南省儿童医院全年诊断长沙市儿童特应性皮炎1 039例,其中新发患儿773例,复发266例.结论 长沙地区气传真菌孢子数与长沙全年温度不相关,与湿度和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呈正相关(P<0.05).长沙地区气传真菌可能促进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发病.

  • 动物源性皮肤癣菌病32例患者病原菌体外药敏试验

    作者:陈玉娟;熊心猜;张浩;唐芹芹

    目的 了解动物源性皮肤癣菌病病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情况.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2014年11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确诊为动物源性皮肤癣菌病的32例患者的菌株.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M38-A2方案,测定收集的临床菌株对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及氟康唑的低抑菌浓度(MIC)值.结果 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对犬小孢子菌的药敏试验MIC值范围分别为0.125 0~4.000 0 μg/ml、 0.031 3~1.000 0 μg/ml、0.002 0~0.031 3 μg/ml和2.000 0~32.000 0 μg/ml,对须癣毛癣菌复合体的药敏试验MIC值范围分别为0.062 5~1.000 0 μg/ml、0.031 3~0.500 0 μg/ml、0.001 0~0.062 5 μg/ml和4.000 0~32.000 0 μg/ml,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药敏试验MIC值范围分别为0.031 3~2.000 0 μg/ml、0.062 5~1.000 0 μg/ml、0.003 9~0.062 5 μg/ml和0.500 0~16.000 0 μg/ml.结论 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和氟康唑对犬小孢子菌、须癣毛癣菌复合体和石膏样小孢子菌的体外药敏试验提示,特比萘芬的抗真菌效果好,其次为伊曲康唑和灰黄霉素,氟康唑抗真菌效果较差.

  • 黑龙江省502例孢子丝菌病患者临床分析

    作者:吴婧楠;刘绍兰;栗玉珍;熊吉奎;杨建勋

    目的 对黑龙江地区502例孢子丝菌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近年孢子丝菌病的发病特点,为今后防治孢子丝菌病提供有力依据.方法 对2014年4月—2017年4月至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就诊,经过临床表现、组织病理检查及真菌培养确诊为孢子丝菌病的50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男女比例1:2,平均年龄49.7岁,以41~65岁人群为多见.66.5%的患者在冬春两季发病,76.2%的患者为农民,37.8%的患者有明确外伤史.皮肤固定型占 74.9%、皮肤淋巴管型24.9%、皮肤播散型0.2%.患者对碘化钾、特比萘芬治疗反应良好.结论 孢子丝菌病在黑龙江地区发病率高,其流行病学特点与吉林省、辽宁省相似,但不同于其他国家.碘化钾、特比萘芬、伊曲康唑是其有效的治疗药物.

  • 中胚层给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双琳;丛林;张歆;吴英英;王昱惠;杨蓉娅

    目的 观察和分析中胚层给药技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60例雄激素性脱发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 例),其中观察组采用中胚层给药疗法,治疗7周;对照组外用米诺地尔酊.疗程结束时和3个月后随访收集观察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有效率为 73.3%,对照组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油腻程度、瘙痒程度、鳞屑程度、脱发情况有所改善.治疗结束3个月后,观察组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有效率为53.3%,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胚层给药治疗雄激素性脱发疗效明显,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中药抗真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冯佳佳;陶元勇

    中药作为抗真菌药物,具有价格低廉、资源丰富、不良反应小、不易耐药等优点.该文通过对单味中药、复方中药、中西药协同抗真菌作用及中药抗真菌作用的机制及近年来中药抗真菌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临床抗真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真菌 中药 研究进展
  • 脂肪因子和银屑病皮肤炎症及代谢异常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含;周婧

    脂肪因子是由白色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系列生物活性物质,参与脂质和糖类代谢、炎症反应、凝血过程与血管稳态的调节.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银屑病患者血浆及局部皮损中多种脂肪因子表达失衡,提示脂肪因子可能作为炎症递质和代谢功能调控因子,在银屑病的皮肤炎症与代谢异常中发挥重要作用.

  • 氧化应激在天疱疮发病机制中研究进展

    作者:张欢;梁俊琴;康晓静

    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天疱疮免疫介导的病理机制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目前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研究表明天疱疮的发病机制涉及桥粒芯蛋白-3和胆碱能受体,目前研究证实氧化应激(抗氧化/氧化失衡)在天疱疮的发病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探讨天疱疮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该文对氧化应激在天疱疮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儿童特应性皮炎健康教育的新进展

    作者:彭戈;张铎;崔丽霞;仵文青;韩秀萍;王岩

    在儿童特应性皮炎治疗过程中,健康教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能帮助患儿认识疾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取得良好疗效的重要基础.该文对儿童特应性皮炎的影响因素,如患儿穿衣、与宠物接触、母乳喂养、环境影响、沐浴和润肤剂的使用等健康教育相关问题在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欧洲血管性皮肤病的激光和强脉冲光治疗指南解读

    作者:刘丽红;周国瑜;陈淳;杨蓉娅

    激光和强脉冲光已经广泛应用于皮肤血管性疾病的治疗,但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仍应引起操作者和患者的重视.欧洲激光皮肤病学会于2015年发布的《血管性疾病激光与强脉冲光治疗指南》基于有效性、安全性、耐受性、美容效果、患者偏好和满意度等证据,并适时参考专家意见,制订了血管性皮肤病激光与强脉冲光操作规范.该文对该指南作简要解读,以期为我国皮肤科和美容整形科同道提供治疗方面的帮助.

    关键词: 激光 强脉冲光
  •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瘢痕不良反应的防治及护理

    作者:王聪敏;李海涛;余明莲;周染云

    目的 研究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瘢痕的不良反应及其护理与防治措施.方法 观察统计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瘢痕所出现的常见不良反应,针对常见的不良反应,临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预防或减少不良反应.结果 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0%,常见的不良反应是疼痛、红斑、水肿、水疱、色素沉着或减退、瘢痕等.通过术前严格治疗参数、应用表面麻醉剂、口服糖皮质激素、术后患处冷敷、防晒等针对性护理措施,绝大多数的不良反应可以预防或显著减轻.结论 掌握好治疗参数、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很好的预防或减少点阵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瘢痕不良反应发生.

  • 白彦萍治疗寻常痤疮的经验

    作者:张天博;白彦萍

    寻常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由多因素综合作用所导致.白彦萍认为寻常痤疮的病因病机为热、湿、瘀.内治法总则以散、清、利为主,外治以火针针刺、刺络拔罐法为常用. 该文将白彦萍教授治疗寻常痤疮经验作一总结.

    关键词: 寻常痤疮 治疗 经验
  • 基础教学法和临床病理讨论贯续联合教学法在青年皮肤科医师培训中的应用

    作者:李冰;李凯;刘玲;王雷

    目的 研究基础教学法(team-based learning, TBL)和临床病理讨论(clinical pathological conference,CPC)贯续联合教学法对青年皮肤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影响.方法 通过回顾医院87例青年皮肤科医师继续教育培训的资料和调查问卷,比较TBL和CPC贯续联合教学方法和单纯TBL教学方法的优劣.结果 与单纯TBL授课相比,TBL和CPC贯续联合授课能够明显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自学能力和临床诊疗水平及技能.结论 TBL和CPC贯续联合教学方式有利于提高青年皮肤科医师的继续教育水平,是值得推广的教学方法.

  • 阴囊皮瓣修复乳房外Paget病术后创面一例

    作者:郑亮;张良;陈娜

    目的 探讨利用阴囊皮瓣修复乳房外Paget病术后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设计利用阴囊皮瓣开洞,修复1 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术后缺损.结果 阴囊皮瓣开洞未对阴茎位置及形态造成明显的影响,手术难度、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时间明显减少,术后皮瓣成活良好,随访3个月患者生活正常,肿瘤无复发.结论 阴囊皮瓣开洞修复乳房外Paget病术后缺损,效果良好.

实用皮肤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