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实用皮肤病学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 실용피부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293
  • 国内刊号: 11-565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http://sypf.cnmanu.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蓉娅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一例

    作者:王俊杰;王露霞;李林海

    报告1例自身免疫功能正常的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患者因右腋窝肿块、进行性加重8个月就诊.皮肤科情况:右腋窝可见10 cm×2.6 cm隆起性肿块,质软、稍有波动感,边界清楚,活动度差;额部、前胸部散在米粒至黄豆大小丘疹及结节.根据其临床症状、组织病理检查、特殊染色及真菌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皮肤隐球菌病.经局部手术切除及口服伊曲康唑治疗痊愈.

  • 皮损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治疗Wells综合征一例

    作者:张帅;李振鲁

    报告1例61岁女性患者,右前臂结节、斑块伴瘙痒1年.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中下层见大量淋巴细胞及嗜酸粒细胞浸润,部分胶原束内可见嗜酸粒细胞脱颗粒形成"火焰"现象.诊断:Wells综合征(嗜酸性蜂窝织炎).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治疗3个月后皮损消退,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

  • 羟基脲致下肢溃疡一例

    作者:冒丹丹;张建中

    报告1例由羟基脲不良反应引起的下肢溃疡.患者女,82岁,既往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5年,长期口服羟基脲治疗.5年前出现下肢溃疡.查体可见双踝周多发性浅溃疡伴网状色素减退,周围皮肤肿胀.诊断:下肢溃疡(羟基脲不良反应).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盐酸莫西沙星片口服,生理盐水、硫酸阿米卡星注射液、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混合后外用,溃疡创面基本愈合,伴白色萎缩.

  • 游泳池肉芽肿5例分析

    作者:张艳坤;王泽辉;姚雪妍;张建中

    报告5例游泳池肉芽肿,患者均有水源性接触史,皮损特点均为暗红色丘疹、结节,沿淋巴管扩散.组织病理示肉芽肿性炎,但微生物学感染证据常缺乏.治疗药物选用利福平、乙胺丁醇和克拉霉素.该文对患者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预后做出分析,并对微生物学感染证据的相关情况展开讨论,总结游泳池肉芽肿的诊断要点,即通过鱼或水源接触史、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及病原体查找确诊.

  • 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术后20年发生严重脂肪液化一例

    作者:姚雪妍;张思;赵琰;周城;温广东;张建中

    报告1例43岁女性,因20余年前注射聚丙烯酰胺水凝胶胸部填充剂后,突发躯干部大面积红肿、瘀斑伴剧烈疼痛.经CT及B超等影像学检查、清创术中及体液培养证实皮损部多发脂肪液化,软组织感染,组织病理可见注射剂及其与组织相互融合、穿凿孔道,为导致脂肪液化、软组织感染的重要原因.

  • 丘疹型结节病一例

    作者:宋伟欣;李东霞

    患者女,56岁.面部、四肢起红色丘疹2个月.查体见面部、四肢散在绿豆至黄豆大小丘疹,边界清楚,表面光滑,质地中等.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上皮样细胞构成的裸结节,境界清楚,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无干酪样坏死.诊断:丘疹型结节病.

    关键词: 结节病 丘疹型
  • 呼和浩特地区1036例可疑皮肤过敏者斑贴试验分析

    作者:王海玲;李东霞

    目的 探讨呼和浩特地区常见化学过敏原的种类及其与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皮肤科2013年3月—2016年3月1036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斑贴试验,并对性别、年龄和患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斑贴试验总阳性率为54.8%,变应原阳性率列前5位的过敏原分别为硫酸镍、硫柳汞、异噻唑、溴硝丙醇、氯化钴.结论 斑贴试验能帮助大多数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患者查找到过敏原,为了解呼和浩特地区常见过敏原提供相关参考.

  •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30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宜彤;郭伟

    目的 探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FSP)早期临床及组织病理特征,降低临床误诊率,并为其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以进一步降低复发率.方法 收集30例临床资料完整被诊断为DFSP的病例,并对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30例患者男女比例为1:1,平均年龄(40.97±18.8)岁.术前80%诊断为其他皮肤病.均有组织病理学检查,表现为典型的梭形肿瘤细胞呈席纹状、车辐状排列.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D34、vimentin阳性率为100%,SMA、S-100蛋白阴性率为100%.16例行局部切除术,其中复发10例(62.5%);14例行扩大切除术,其中复发2例(14.3%).结论 通过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降低临床误诊率.同时强调规范手术治疗重要性,探索新的辅助治疗,以降低术后复发率.

  • 2016年夏季湖北地区部分抗洪抢险部队皮肤病调查分析

    作者:陈瑞;晏洪波;周凌;孙建波

    目的 了解驻鄂部分抗洪部队皮肤病的发生情况,分析发病原因.方法 利用巡诊采取抽样调查方式对驻鄂部分抗洪部队皮肤病患者进行疾病统计,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收集皮肤病患者相对完整临床资料125份,皮肤病种类占前3位的是痱子、毛囊炎、日光性皮炎.对其中一部队(空军某部舟桥团)的各种疾病进行统计,皮肤病患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为23%.结论 抗洪抢险官兵的皮肤病患病率较高,主要与高温、高湿工作环境有关,采取积极的防护措施和预防宣教可以显著降低皮肤病的发病率.

  • 生殖支原体感染与女性黏液脓性宫颈炎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冰蕾;占城

    目的 建立生殖支原体Taqman MGB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方法,检测宫颈炎患者生殖支原体感染情况,以期发现生殖支原体感染与女性黏液脓性宫颈炎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参照国内、外文献建立Taqman MGB荧光PCR检测技术;采集大连市皮肤病医院性病门诊有黏液脓性宫颈炎的女性患者生殖道分泌物标本74例、体检中心对照组标本63例,应用上述检测方法检测标本中的生殖支原体.结果 Taqman探针荧光PCR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好.黏液脓性宫颈炎患者生殖支原体阳性率为24.3%,对照组未检测出生殖支原体;除不孕以外其他几项调查内容包括尿道炎症状、非婚性接触史、复发性宫颈炎以及治疗史均与生殖支原体感染有关联(P<0.001),其阳性率分别为17.6%、52.9%、42.5%、100%.结论 Taqman MGB荧光PCR法是目前较为适用的生殖支原体检测方法.生殖支原体感染可能是黏液脓性宫颈炎的致病因素;生殖支原体的检测在指导复发性宫颈炎的治疗中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 甲砜霉素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疗效观察

    作者:王松芬;申琛;胡宗厚

    目的 观察甲砜霉素与复方甘草酸苷(美能)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6例临床确诊的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口服甲砜霉素,对照组23例口阿维A胶囊,均同时静脉滴注复方甘草酸苷,后期均给予NB-UVB照射治疗.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4周进行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4周时试验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为8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脓疱平均消退时间(3.79±0.97)d,不良反应较少,对照组脓疱平均消退时间为(8.35±1.58)d,皮肤出现干裂、红肿及其他不良反应多见,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砜霉素治疗泛发性脓疱性银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肝核受体激动剂对人表皮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

    作者:李漪倩;诸蓉;蔡小薇;张斌;王儒鹏;何威

    目的 探讨肝核受体LXRs激动剂T0901317人表皮鳞状细胞癌SCL-1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T0901317(1.0、10.0、20.0μmol/L)作用SCL-1细胞24、48、72 h后细胞增殖率的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肝核受体激动剂对SCL-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检测肝核受体激动剂对细胞周期相关因子PCNA、p21、p27、CCND1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T0901317可明显抑制SCL-1细胞增殖,并呈现一定的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肝核受体激动剂作用于细胞株后,SCL-1细胞的G1期百分率上升,而S期、G2期百分率下降;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导致细胞周期因子p2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而其他细胞周期相关因子表达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肝核受体LXRs激动剂可能通过促进细胞周期调节负性因子p21的表达,导致细胞周期静息甚至停滞于G1期,从而抑制细胞增殖.

  • CARD9基因敲除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对阿萨希毛孢子菌临床株的免疫反应缺陷

    作者:巴根;吕雪莲;王聪敏;丁潇;区敏仪;祝贺;杨蓉娅

    目的 初步探讨CARD9基因敲除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bone marrow-derived dendritic cell,BMDC)对阿萨希毛孢子菌临床株(Trichosporon asahii,T.asahii)的免疫反应缺陷.方法 体外培养野生型(wild type,WT)与CARD9基因敲除型(CARD9 knockout,CARD9-/-)小鼠BMDC并分别与热灭活的T.asahii进行共培养,比较两者对菌体的黏附吞噬能力、表面共刺激分子的激活、细胞因子的表达以及两种小鼠感染菌株后的生存率.结果 共培养24 h后,WT与CARD9-/-小鼠BMDC对T.asahii的黏附吞噬情况比较未见明显差异;经T.asahii刺激的CARD9-/-小鼠BMDC的CD80、CD86激活情况以及白细胞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 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WT小鼠BMDC(P<0.05);感染T.asahii的CARD9-/-小鼠的生存率明显低于WT小鼠(P<0.05).结论 CARD9-/-小鼠BMDC对T.asahii的免疫反应缺陷主要体现在共刺激分子的激活以及促炎细胞因子的表达,但并未影响其对T.asahii的吞噬识别.

  • Toll样受体2与痤疮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蒋姝枫;孙丽蕴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疾病.尽管痤疮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炎症反应是其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痤疮丙酸杆菌是主要致病菌.痤疮丙酸杆菌可通过激活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s 2,TLR2)介导的信号传导通路诱导炎症级联反应,从而形成炎症性痤疮.一些药物可以通过调节TLR2受体的功能与表达,发挥抗炎及治疗痤疮的作用.该文就TLR2在痤疮发病中的作用及与之相关的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 PM2.5致过敏、氧化应激、DNA损伤等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寒梅;孙仁山

    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2.5)是城市大气的重要污染物,因其粒径小,面积大,活性强,易附带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微生物等,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故而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影响.目前已有大量关于其致病机制的研究,如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诱导细胞氧化应激和损害,基因突变和DNA损伤,但具体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该文就以上致病机制进行综述.

  • 成纤维细胞在皮肤衰老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江思熠;杨森;孙良丹

    在过去的20余年间,对皮肤衰老机制的探索是一个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皮肤真皮中重要的细胞成分是成纤维细胞,它与组织创伤修复密切相关.皮肤衰老与成纤维细胞数量减少、形态改变、分泌合成功能减弱或衰退等有关.研究成纤维细胞在皮肤衰老中的作用机制,包括ROS-PTEN-PI3K、Smad3-I型胶原蛋白、miRNAs等,为研究预防和延缓皮肤衰老提供新的思路以及指导意义.该文就成纤维细胞在皮肤衰老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 白细胞介素-29与银屑病

    作者:郭静;尹志强

    白细胞介素-29(interleukin-29,IL-29)是一种新发现的白细胞介素,是IL-10细胞因子超家族的一员,通过与其独特的异二聚体受体复合物结合而发挥生物学效应.IL-29利用与Ⅰ型干扰素相似的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Janus protein tyrosine kinase,JAK)/信号传导子和转录激活子(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STAT)信号途径发挥抗病毒作用,同时IL-29通过诱导产生特定的趋化因子,促进皮肤T淋巴细胞浸润,引起并维持炎症,从而与银屑病的发病关系密切.该文对IL-29与银屑病发病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天疱疮皮损采用清除暴露法护理的临床探索

    作者:高嫚凌;张晓英;孙艳

    天疱疮是一组由表皮细胞松解引起的大疱性皮肤病,特点是在皮肤及黏膜上出现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阳性 [1].一般天疱疮的水疱护理主要采用小水疱(直径<1 cm)不处理使其自行吸收、大水疱(直径> 1 cm)无菌低位抽吸疱液的方法 [2],且均保留疱壁 [3].在实践中笔者发现,对轻症天疱疮患者的皮损采取清除水疱及疱壁,然后暴露创面的方法效果较为理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中重度痤疮的护理体会

    作者:许艳静;尹向阳;崔晓峰

    痤疮好发于青少年,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是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皮脂分泌增多、痤疮丙酸杆菌过度增生引起的炎症反应及非炎症反应 [1].因其病程长,易复发,好发于面部影响容貌,给患者的心理和经济带来很大负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尤其中重度痤疮患者容易出现色素沉着和痤疮瘢痕.5- 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5-aminolevulinic acid photodynamic therapy,ALA-PDT)是一种十分有前景的无创光化学疗法,具有简单、高效、安全、耐受性好等特点,是治疗痤疮的研究热点 [2].我科采用 ALA-PDT 治疗中重度痤疮,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治疗过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浅谈皮肤科继续教育中专业英语教学的现状及思考

    作者:解方;孟宪芙;林碧雯;丁香玉;李承新

    随着医学的飞速发展,对于皮肤科专业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包括能够进行国际交流、撰写英文论文、接诊外宾等.结合皮肤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的现状,简要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缺乏难易适度、内容实用的皮肤科专业英语教材;皮肤科专业英语教学师资水平参差不齐;部分皮肤科医生对于专业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由此探讨专业英语教学的模式,提出一些提高皮肤科专业英语读写水平及英语交流水平的方法,以期为皮肤专业英语继续教育的发展和提高提供一些参考.

实用皮肤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