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实用皮肤病学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 실용피부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293
  • 国内刊号: 11-565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http://sypf.cnmanu.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蓉娅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淋巴瘤样丘疹病一例

    作者:李蕾;邹先彪;陈虹霞;马天;闫颖;李喜龙;屈敏

    临床资料
      患者,男,41岁。主因全身红色丘疹、结节3周,于2014年11月10日就诊。患者诉3周前无明显诱因右上臂出现2个红色丘疹,无疼痛及瘙痒等不适。丘疹逐渐增大,中央破溃,表面结黑痂;皮损逐渐增多,蔓延至躯干、四肢及面部。患者自起病以来无发热、体重下降。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情况:全身散在数十个大小不一的圆形红色丘疹及小结节,新发皮损表面可见少许淡黄色渗出,周围有红晕及淡黄色痂屑;陈旧性皮损消退变平,呈暗紫红色斑,中央溃疡结黑痂(图1);皮损有轻度压痛。右上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棘层肥厚、增生,表皮突下延,真皮内可见异形淋巴样细胞楔形浸润,细胞体积中等偏大,核扭曲、深染,可见核分裂像,其间混合浸润少量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嗜酸粒细胞(图2)。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异形细胞:CD4(+),CD30(+),CD8(±),CD3(局部+),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1(MUM-1)(+),Ki-67(+﹥75%),CD20、CD21、CD56、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CK、EBER均(-),粒酶B(±)(图3)。诊断:淋巴瘤样丘疹病。治疗:局部外用卤米松乳膏。4个月后随访,患者全身丘疹、结节消退,遗留色素沉着及萎缩性瘢痕(图4)。

  • 以肢端麻木为首发症状的结核样型麻风一例

    作者:王林;曹燕;王光平;沈建平;贾虹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安徽宣城人。主因左下肢麻木1年,左足背出现红斑3个月,于2014年12月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麻木,多次于骨伤科就诊,行左踝关节X线片等各项检查,均未见异常。3个月前患者左下肢麻木渐近性加重,活动后轻度水肿,同时左足背出现一元硬币大小淡红色斑块,缓慢增至鸭蛋大,转为暗红色。患者既往高血压病病史3年,血压控制平稳。无其他慢性疾病史,家属无类似疾病史,无疫区疫水接触史。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左足背外侧部见一边界清楚的暗红色环形水肿性红斑(图1a),红斑区域触觉消失,痛、温度感觉减弱;可触及腓总神经,且明显粗大。左外踝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棘层轻度增生。真皮内可见上皮样肉芽肿性结节,伴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浸润,大部分结节沿血管、附属器、神经束周围分布,可见多核巨细胞(图2)。分支杆菌镜检(-),过碘酸雪夫染色(PAS)及抗酸染色均阴性。结合临床及组织病理诊断为结核样型麻风。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多菌型联合化疗方案:利福平600 mg第1天监服,氨苯砜100 mg每日1次自行口服,氯法齐明300 mg第1天监服、50 mg每日1次自行口服;28 d为1个周期。治疗1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自诉红斑明显缓解,肿胀消退(图1b),感觉障碍改善不明显;治疗4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诉红斑消退,仅遗留环状暗红色色素沉着斑,感觉障碍较治疗前明显好转,仍有轻微麻木感,未诉其他不适。

  • 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一例

    作者:谭静文;徐馨;吴飞;刘业强;易雪梅;丁杨峰;高芸璐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主因全身皮损伴瘙痒3个月,于2014年9月15日就诊。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全身出现皮损,瘙痒剧烈,影响入睡。曾多次于皮肤科就诊,外用氯倍他索尿素乳膏、口服多塞平等,症状无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病病史数十年,血压高24/9.33 kPa(1 mmHg=0.133 kPa),未正规服用降压药物。本次发病以来入睡困难,饮食、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减轻。否认发病前有服药史。否认有手术、外伤及输血史,否认有食物、药物过敏史。患者既往无类似皮损出现。个人及家族史无特殊。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无增大。皮肤科检查:头皮、躯干、四肢多发孤立红色丘疹、红斑、斑块,部分融合成片,触之中等硬度,部分丘疹、斑块上可见脐凹样凹陷,上有结痂(图1)。实验室检查:γ-谷氨酰转移酶77 U/L(正常值8~30 U/L)。尿微量蛋白140.0 mg/L(<30 mg/L)。空腹血糖7.52 mmol/L(<3.9~6.1 mmol/L),餐后2 ;h 血糖17.61 mmol/l(<7.8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2%(<6.5%)。总IgE 4770 IU/mL(0~360.9 IU/ml)。血、尿、粪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过敏原筛查,甲状腺功能,抗核抗体(ANA),抗可浸出核抗原(ENA)抗体谱,免疫球蛋白,C3,C4,乙肝表面抗原,梅毒抗体,丙肝抗体,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测均正常。取有脐凹的丘疹行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呈杯状凹陷,内为角质栓,角栓由角化不全碎片、变性的胶原以及炎性细胞组成;角栓下方表皮变薄、萎缩,可见胶原束穿通表皮(图2a,2b);VG染色示杯状凹陷底部的真皮有红色胶原纤维穿通表皮(图2c)。诊断:获得性反应性穿通性胶原病。治疗: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75 mg、普鲁卡因注射液0.4 g每日1次静脉滴注;沙利度胺50 mg每日2次kkeb,依巴斯汀10 mg每晚1次口服;皮损局部给予单乳膏、地松樟薄乳膏、青鹏软膏每日2次外涂。

  • 全身播散性丘疹型结节病一例

    作者:彭世光;夏金玉;曹梅;张秀英;何焱玲

    临床资料
      患者,女,75岁。主因躯干皮损2年、加重并累及四肢半年,于2013年9月21入院。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后背出现多发粟粒大小红色丘疹,无明显瘙痒、疼痛等。皮损逐渐增多,受累面积缓慢增大。曾就诊于多家医院,外用糠酸莫米松及中药水(具体不详)治疗无效。部分皮损可缓慢消退,但反复发作,以春季为著。入院前半年皮损面积扩大,累及腹部、髋部、左侧大腿、双侧小腿和右肘部,皮损表面脱屑。入院前1个月在我科门诊就诊,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示真皮内散在上皮样细胞组成的结节,周围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血管周围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图1)。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和婚育史、家族史无特殊。起病以来无咳嗽、咳痰等肺部症状。系统查体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皮肤科检查:胸背部、腰腹部、臀部、左侧大腿、双侧小腿见多发密集粟粒至绿豆大红色丘疹,聚集成大小不等片状分布,边界清楚,表面脱屑;右侧肘部片状红斑,表面覆少量银白色鳞屑;右小腿伸侧片状褐色陈旧性斑疹,表面脱屑(图2)。实验室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血生化:碱性磷酸酶(ALP)145 U/L(正常值50~136 U/L);动态红细胞沉降率(ESR)22 mm/1h(2~20 mm/1h);C反应蛋白(CRP)1.05 mg/dl(0~0.8 mg/dl);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正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弱阳性;T淋巴细胞亚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正位片示双肺纹理增加、双侧胸膜增厚、主动脉硬化;腹部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肺部高分辨CT检查示双肺门及纵隔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肿大、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硬化(图3)。诊断:结节病。治疗:醋酸泼尼松15 mg 每日2次口服。7 d 后患者躯干及四肢原有丘疹逐渐变平、红斑消退(图4),遂出院。出院后醋酸泼尼松缓慢减量至10 mg每日1次维持治疗,2个月后皮损完全消退,患者自行停药。出院1年后电话随访,皮损无反复。

  • 蜱咬伤一例

    作者:芦洁;舒畅;何艳平;孙秋宁

    临床资料
      患儿,女,2岁6个月。因头顶部皮肤被叮咬伴瘙痒、刺痛1 d,于2014年7月就诊。患儿1 d前曾在杨树下玩耍,随后家长发现其头顶部偏右侧有一灰色小结节,质硬、可移动,伴有瘙痒和刺痛。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头顶偏右侧可见一灰白色结节,约绿豆大小,周围皮肤轻度红肿,无触痛。皮肤镜检查:见有一虫体口器刺入皮肤,伤口周围红肿(图1a)。当日于皮肤镜下行虫体拔除术。具体步骤:75%乙醇溶液常规消毒叮咬处,用止血钳贴皮肤夹住蜱头部,缓慢地以持续牵引力垂直拔出虫体,之后皮肤镜下检查发现有蜱口器仍残留叮咬处,断端距皮肤约1 mm(图1b)。用蚊氏钳在皮肤镜下将口器连同周围少量皮肤组织牵出,镜下再次观察患处,未见局部蜱口器残留(图1c)。皮肤镜下观察拔出组织,可见口器较完整,嵌于周围皮肤组织中(图1d)。拔出的虫体,口器缺失,余完整(图1e)。创面予75%乙醇溶液消毒,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外擦患处,每日2次,疗程1周。

    关键词: 蜱叮咬 皮肤镜
  • 儿童穿通型毛母质瘤四例

    作者:韩晓锋;张立新;徐教生;马琳

    毛母质瘤又称Malherbe钙化上皮瘤,首先由Malherbe和Chenantais于1880年报道[1]。临床上偶可见到穿通型毛母质瘤、水疱型毛母质瘤及巨大型毛母质瘤等罕见类型[2]。我科自2012—2014年共收治4例穿通型毛母质瘤患儿,现报告如下。

  • 多发性外毛根鞘囊肿一例

    作者:黄慧;王萍;邓军;杨希川;钟白玉;翟志芳

    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主因头皮多发结节和囊肿渐增大、增多35年,于2013年10月14日就诊。患者于1978年9月起枕部出现一粟粒大小的肤色结节,无明显不适,未予重视及处理。此后结节逐渐增大至绿豆大小,且头顶部出现类似结节,无破溃、糜烂、渗出,无明显痒痛。于1981年曾至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皮下囊肿,未予处理。此后头皮结节缓慢增多、增大。自1997年起,皮损生长较前加快,明显增大、增多,部分增大至鸽蛋大小,期间部分结节表面破溃并有豆腐渣样物质排出,部分结节破溃后可逐渐消退。患者否认有家族传染病及遗传病史。全身系统检查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头部可见10余个胡豆至鸡蛋大的近肤色结节,隆起于皮面,表面光滑,边界清楚,无破溃及渗出,质硬,无明显触痛,部分结节可推动,无波动感(图1)。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肝功能、凝血5项、甲亢8项均无明显异常,血钙:1.99 mmol/L(正常值2.2~2.65 mmol/L),乙肝三对(ECLIA):HBsAb阳性、HBeAb阳性、HbcAb阴性,肿瘤标志物(AFP、CA125、CYFRA21-1、CA242、CEA、CA19-9、NSE)阴性。头颅CT提示:头皮下多发占位,钙化上皮瘤可能,颅内未见异常。胸部X线片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超声提示:甲状腺回声不均质,血流信号丰富。就诊当天,枕后结节皮损组织病理诊断外毛根鞘囊肿。10 d后行手术剥离大部分结节,部分较小结节拟继续观察,暂未处理。术后较大结节均送组织病理检查,组织病理表现一致:表皮轻度肥厚,真皮内可见囊肿样结构,囊壁由鳞状上皮组成,未见颗粒层,有外毛根鞘角化,囊内充满角质,部分有钙化,周围有淋巴细胞、组织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浸润(图2)。结合临床诊断为多发性外毛根鞘囊肿。患者术后恢复好,随访半年切除皮损无复发。

  •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泛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一例

    作者:李燕红;王玮蓁

    临床资料
      患者,女,55岁。主因面部、颈部,前胸V型区散在蝶形的淡紫红色斑片、丘疹15 d,于2014年8月21日就诊。患者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21年,双侧髋关节起包块15年。长期在武汉市第一医院肾内科就诊,经糖皮质激素、中药等治疗后,病情基本稳定。高血压病病史十余年,口服坎地沙坦酯片和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血压控制稳定。否认有糖尿病、冠心病和内分泌疾病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和结缔组织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皮肤科检查:头发稀疏,眶周水肿,双侧颧部肌肉萎缩呈舟状。双耳前、下颌处数个坚硬结节。额部、双颊、颈部、前胸V型区散在紫红色斑片、丘疹,局部上覆白色磷屑(图1a)。双侧髋部散在不规则结节,质硬,表面高低不平,局部表皮萎缩。右侧髋部2个直径约3 cm的紫红色半球状结节,质坚硬(图1b)。双上臂外侧数个不规则皮下结节,稍隆起于皮面,质硬(1c)。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2.49×109/L[正常值(4.00~10.00)×109/L],血糖和血清钙正常。尿常规中尿蛋白(+);免疫相关检查:IgA 4.45 g/L(0.70~4.00 g/L),IgG 20.3 g/L (7.00~16.00 g/L),C30.34 g/L(0.90~1.80 g/L), C40.069 g/L(0.100~0.400 g/L);肾功能:尿素氮7.3 mmol/L(2.86~7.14 mmol/L);肝功能:白蛋白39.2 g/L(40.0~55.0 g/L);红细胞沉降率23 mm/1h(0~20 mm/1h)。抗核抗体:均质型,滴度(1:3200),抗dsDNA阳性(1:32)。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右侧髋关节处结节):表皮萎缩变平,真皮内可见嗜碱性钙盐沉积,其周边有慢性炎性细胞浸润,结缔组织包绕(图2)。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泛发性皮肤钙质沉着症。治疗:甲泼尼龙片10 mg、胸腺肽肠溶胶囊30 mg每日1次口服,益康倍松软膏外用。

  • 吗替麦考酚酯治疗疱疹样脓疱病一例

    作者:高梅;刘玮;蔡瑞康

    临床资料
      患者,女,23岁。主因全身红斑、脓疱伴痒痛40 d,于2013年11月12日入院。患者妊娠35+6周,自周妊娠30周起无明显诱因左腋窝出现散在粟粒大小红斑、脓疱。20 d后类似皮损增多、融合,波及右上肢、左胸部、腹部及臀部,形成片状红斑及群集性脓疱,伴瘙痒及刺痛,自觉发热(体温未测)。当地医院诊断为带状疱疹,予以青霉素、清开灵静脉滴注、针灸及外用炉甘石洗剂治疗,效果不佳,病情进行性加重,部分皮损破溃、渗液。患者为首次妊娠,否认发病前有用药史,否认既往有类似发病及银屑病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8℃,浅表淋巴结不大,沟纹舌,心、肺听诊无异常,肝、脾肋下未及。皮肤科情况:左腋窝、左肋部、右肘窝、右上臂外侧、腹部、臀部可见多发性鲜红色水肿性斑片,表面见群集性粟粒至绿豆大小脓疱及脓疱融合形成的“脓湖”,部分皮损中部见糜烂面及渗液、药物混合形成的黄白色厚痂,指(趾)甲无异常(图1a,1b)。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11.6×109/L[正常值(4~10)×109/L],中性粒细胞83.2%(50%~75%),血红蛋白97 g/L[(130~175)×109/L],尿、粪常规正常。血清白蛋白34.3 g/L(35~55 g/L),血清总蛋白、血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均正常。血液和脓疱液普通细菌、厌氧菌及真菌培养均阴性。胸部X线片、心电图无异常,腹部B超示肝脏体积增大、右肾积水、脾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棘层不规则增厚,棘层细胞内及细胞间水肿,表皮内可见Kogoj海绵状脓疱形成,真皮浅层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图2)。

  • 棘层松解性鳞状细胞癌一例

    作者:黄彬彬;郭付云;李若虹;杨旭芳;苗朝阳;王建峰;张晓艳

    棘层松解性鳞状细胞癌又名假腺样鳞状细胞癌、腺样鳞状细胞癌,它是鳞状细胞癌组织病理学上的一种亚型,多见于老年人的面部、耳部、手背等暴露部位,也可发生于口腔、眼结膜及外阴等部位。本文报道1例成功手术治疗高危老龄患者的棘层松解性鳞状细胞癌。

  • 308nm单频准分子光与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面部白癜风的自身对照研究

    作者:丛林;吴英英;杨蓉娅

    目的:比较308 nm单频准分子光(308 nm monochromatic excimer light, MEL)与窄谱中波紫外线(narrowband ultraviolet B, NB-UVB)治疗面部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面部白癜风患者相邻或对称分布的两处白斑分别照射308 nm MEL或NB-UVB,每周2次,共照射20次。结果308 nm MEL组复色达2级需要的平均照射次数为(8.6±1.31)次,NB-UVB组为(15.8±4.29)次,308 nm MEL组明显少于NB-UV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8 nm MEL组的总有效率为92.13%,显效率为42.70%,NB-UVB组的总有效率为86.52%,显效率为31.46%。308 nm MEL组的显效率明显高于NB-UV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有效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主要不良反应均为暂时性红斑和局部水疱,患者均能耐受。结论308 nm EML治疗面部白癜风比NB-UVB疗效更好,复色更快,但不良反应相似。

  • 丹参酮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秦晓峰;郭志丽;顾军

    目的:探讨丹参酮胶囊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轻、中度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及平行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98例患者分为3组,试验组给予丹参酮口服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治疗,对照Ⅰ组给予丹参酮口服治疗,对照Ⅱ组给予过氧苯甲酰凝胶外用治疗,于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88.24%,对照Ⅰ组有效率为59.38%,对照Ⅱ组有效率为65.63%,试验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对照组间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参酮联合过氧苯甲酰凝胶治疗轻、中度痤疮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 2012-2014年北京地区基层部队官兵皮肤病病种分布及专科用药配置情况调查

    作者:田艳丽;杨蓉娅

    目的:调查北京地区基层部队官兵常见皮肤病病种分布及治疗用药配置情况,为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及防治官兵皮肤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2—2014年5~7月北京地区8个师旅团基层部队巡诊中官兵皮肤病病种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基层部队配置专科药物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基层部队官兵皮肤病患病人数较多,且呈逐年增长趋势,2012—2014年就诊患者依次为654、792、852例。官兵常见的3种皮肤疾病依次为足癣、湿疹和痤疮,3种疾病的总患病比例逐年增多。基层部队卫生部门的皮肤病专科药物配备情况总体较好,种类较全、数量较多、针对性较强,以外用药物为主,口服药物为辅。结论皮肤病是部队官兵多发的常见疾病之一,足癣、湿疹和痤疮是北京地区基层部队常见的皮肤疾病,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北京地区基层部队卫生部门的皮肤病专科药物配备情况总体较好,但差异较大。

  • 柳州市2004-2013年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莫坤;殷凯;普正豪

    目的:了解柳州市2004—2013年梅毒发病趋势和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4—2013年梅毒发病情况和流行特征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2004—2013年柳州市梅毒平均年发病率为75.91/10万,2004—2011年发病率呈上升势。2012年开始明显下降。市区发病率高于农村,青壮年高发,职业发病比例高的为农民。结论应高度重视梅毒的防控工作,加强重点人群与高发地区的防控,同时加强培训,按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减少误诊和误报。

  • 利多卡因凝胶膏治疗疱疹后神经痛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研究

    作者:王爱平;王晓雯;赵俊英;葛蒙梁;郭在培;宋智琦;白彦萍;韩秀萍;杨雪源;李明;陆前进;鲁建云;顾军;谢红付;陈涛;郑捷;邱双军;丁娜;李若瑜

    目的:比较5%利多卡因凝胶膏与安慰剂治疗疱疹后神经痛(PH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中央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分组、多中心的临床研究方法。5%利多卡因凝胶膏或安慰剂凝胶膏覆盖疼痛严重区域,每次多使用3贴,每日贴敷不超过12 h,疗程4周。结果与基线相比,在第4周时采用受试者日记卡中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下降值为主要疗效。结果显示,VAS平均下降差值利多卡因凝胶膏组为(20.71±19.07)mm,安慰剂组为(8.04±14.25)mm(P<0.0001)。其中在第4周时VAS下降达到30%的分别为56.07%和20.39%(P<0.0001);VAS下降达到50%的分别为36.45%和11.65%(P<0.0001)。早期脱离率分别为1.68%和7.83%(P=0.0264)。与研究药物可能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利多卡因凝胶膏组为10.83%,安慰剂组为12.93%(P=0.6183),主要表现为皮肤刺激,发生率分别为5%和6.03%(P=0.7277)。结论5%利多卡因凝胶膏外用治疗PHN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不良反应与安慰剂相似,耐受性好,安全性高,使用方便。

  • 某部队官兵足部胼胝患病情况及防范措施探讨

    作者:王砚宁;李岩;周红;王刚;许卿

    目的:调查某部队全训官兵足部胼胝患病情况,对其发生因素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对华北某部野外作训的462名官兵的胼胝患病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462名士兵中共检出足部有不同程度压痛和角质增厚较明显的胼胝170例,患病率为36.8%;军龄>1年士兵组胼胝患病率高,军龄<1年士兵组胼胝患病率低,两组患病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部队士兵足部胼胝的患病率高,不同兵龄组胼胝患病率差异显著,应加强和重视足部胼胝的防范工作。

  • 提高梅毒检测准确性改善患者临床诊疗

    作者:

    日前,在东方检验年会期间举行的“罗氏诊断卫星会--新一代Elecsys? Syphilis梅毒免疫检测试剂中国多中心研究分享学术会议”上,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潘世扬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潘柏申教授分享了新一代Elecsys? Syphilis梅毒免疫检测性能比对中国多中心研究进展,并深入讨论Elecsys? Syphilis梅毒免疫检测在中国人群的循证依据,以辅助常规临床实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药敏分析

    作者:李宗辉;孔庆涛;邓琳;胡治丽;杜雪;桑红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病原菌的种类以及病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临床疑似感染的住院患者的31305份血液及体液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菌株,采用直接镜检、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32自动分析仪等进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ATB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测试药敏,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真菌290株,分离率为0.92%;标本中真菌检出构成比以血液高(41.03%),其次为尿液(21.38%);真菌检出高的科室为普通外科(55.82%);真菌构成比依次为白念珠菌31.03%,热带念珠菌17.93%,光滑念珠菌17.59%,近平滑念珠菌13.10%。药敏试验中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相对较高。4种常见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血液标本真菌检出构成比高;普通外科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布多;分离菌株中念珠菌属多见,尤以白念珠菌感染率高;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唑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各菌种间耐药性存在差异。

  • 白细胞介素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1在播散性毛孢子菌病小鼠模型中的动态研究

    作者:杨冬倩;敖俊红;廖勇;杨蓉娅;王瑞丽;夏志宽;田艳丽;韩秀峰

    目的:观察播散性毛孢子菌病小鼠模型中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动态表达,并探讨其在播散性毛孢子菌病中可能发挥的作用。方法50只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只,尾静脉分别接种阿萨希毛孢子菌(T.asahii)悬液和生理盐水,接种后3 d、7 d、14 d、21 d及28 d,对小鼠肾脏载菌量进行测定;取小鼠内眦静脉血,离心获得血清,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小鼠不同感染时间血清IL-10和TGF-β1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两组小鼠不同感染时间脾脏IL-10 mRNA和TGF-β1 mRNA表达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试验组小鼠不同感染时间肾脏载菌量与血清IL-10、TGF-β1、脾脏IL-10 mRNA、TGF-β1 mRNA表达量及试验组小鼠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脾脏IL-10 mRNA表达量、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脾脏TGF-β1 mRNA表达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接种后3 d,试验组小鼠肾脏载菌量为(69.5±9.1)cfu/mg,接种后7 d,小鼠肾脏载菌量达到峰值,为(120.3±11.4) cfu/mg,其后载菌量逐渐降低,接种后28 d为(2.0±2.5)cfu/mg。试验组小鼠血清IL-10与TGF-β1表达水平在7 d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4 d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接种后7 d、14 d、21 d,小鼠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接种后7 d、14 d、21 d,小鼠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小鼠脾脏IL-10 mRNA、TGF-β1 mRNA表达量在7 d逐渐增高,14 d时达到峰值,随后逐渐降低至对照组水平。接种后7 d、14 d、21 d,小鼠脾脏IL-10 mRNA、TGF-β1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试验组小鼠血清IL-10表达水平与脾脏IL-10mRNA、血清TGF-β1表达水平与脾脏TGF-β1 mRNA表达量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5)。接种后7 d、14 d、21 d,试验组小鼠肾脏载菌量与血清IL-10、TGF-β1表达水平及脾脏IL-10 mRNA、TGF-β1 mRNA表达量均呈明显正相关(P均<0.05),而接种后3 d和28 d,试验组小鼠肾脏载菌量与血清IL-10、TGF-β1表达水平及脾脏IL-10 mRNA、TGF-β1 mRNA表达量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IL-10和TGF-β1可能参与了小鼠播散性毛孢子菌感染后的免疫应答反应,且表现为先增高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可能减弱了机体清除T.asahii的能力,为T.asahii的存活提供了有利条件。

  • 乳房外Paget病97例临床及组织病理分析

    作者:王娟;沈柱

    目的:通过对97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研究,分析其皮损部位及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收集我科2003年9月—2011年12月收治的97例乳房外Paget病患者临床资料,对其皮损部位及组织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乳房外Paget病男女均可发病,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63岁。皮损主要发生于顶泌汗腺分布较丰富的区域,如阴囊、阴茎、会阴、肛周、阴唇、阴阜等部位,少部分发生于腹股沟、腋窝、前胸、臀部。本病临床上易误诊。典型的组织病理表现为表皮内散在或成团块状分布的Paget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CEA、CDX2、CAM5.2(CK8/18)阳性,S-100蛋白、EMA等阴性,有利于鉴别,而CK7和CK20在不同部位的表达总分不一致。结论对乳房外Paget病早期行组织病理检查有利于减少临床误诊。

  • 5例少见恶性黑素瘤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分析

    作者:王文岭;田艳丽;夏志宽;郝震锋;敖俊红;杨蓉娅

    一些特殊类型的黑素瘤因临床和组织病理表现不典型,很容易误诊。该文报道5例少见恶性黑素瘤患者的临床和组织病理特点。其中无色素性黑素瘤2例,肢端黑素瘤局部转移、皮赘状先天性色痣恶变、结缔组织增生性和向神经性黑素瘤各1例。

    关键词: 黑素瘤 恶性 诊断
  • 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谷晓广;张春雷

    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是仅次于蕈样肉芽肿的第二大类常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其发病率占原发性皮肤T细胞淋巴瘤的25%左右。该病是一种病谱性的疾病,临床上包括淋巴瘤样丘疹病和原发性皮肤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以及其中的中间类型。近年来对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组织病理类型的细化、发病的病因学、淋巴细胞凋亡异常以及基因异常的研究,为揭示皮肤CD30+淋巴增殖性疾病发病以及治疗提供了一些新的观点。

  •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与毛囊的生长

    作者:兰雪梅;杨希川

    Wnt信号通路是广泛存在于多细胞真核生物中的一条高度保守的通路,它可调节细胞的增生、分化,维持干细胞的活性,影响细胞的迁移及极性。近年来研究显示,Wnt/β-catenin通路与毛囊的胚胎发生及生长密切相关。

  •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瑶;郑捷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指一组病因不明、外周血及骨髓中嗜酸粒细胞长期持续增多、仅累及皮肤的一组疾病,具有明显异质性。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临床上易发生误诊及漏诊,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该文旨在总结该病发病机制的进展,以便明确疾病本质,找出有效的治疗对策。

  • 调节性T细胞在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中的作用

    作者:赵丽;李邻峰

    调节性T细胞是一类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T细胞亚群。近年来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除了CD4+CD25+Foxp3+T细胞外,还有多种亚型,通过多种免疫调节机制作用于效应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参与机体多种炎症和自身免疫相关疾病。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炎症性皮肤病,是抗原特异性T细胞介导的皮肤超敏反应。调节性T细胞通过多种免疫调节通路,在其致敏阶段和诱发阶段均发挥重要作用,从而阻止弱抗原引发的接触性皮炎,减弱强抗原引发的皮肤炎症反应。

  • 2014年欧洲性传播感染性伴管理指南解读

    作者:程明浩;邹先彪

    性伴管理是阻断性传播感染传染链接的重要手段,欧洲皮肤病论坛制定了性伴管理指南。该文解读此指南,主要包括性伴管理的对象和目标、性伴管理的步骤等方面。

  • 封闭式负压引流联合皮肤移植治疗糖尿病足的护理体会

    作者:丘海燕;陈葵;廖元兴;余文林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常是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周围血管病变、足部畸形及外伤感染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患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1]。糖尿病性溃疡一直是临床的挑战与治疗难题。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广泛用于各种难愈性创面患者的治疗,在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中取得了满意的疗效[2]。我科2012年11月—2013年10月采取封闭式负压吸引联合皮肤移植治疗糖尿病足患者15例,经临床精心护理,均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专家呼吁:加强性病筛查诊断,尽早阻断疾病传播

    作者:

    在厦门召开的第十一次全国妇产科学术会议上,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皮肤病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陈祥生教授和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感染协作组副组长、中国性学会生殖道感染组组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刘朝晖教授等与会专家,就我国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简称CT)和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简称NG)感染等性传播疾病的筛查诊断、检测方法等进行了讨论,旨在呼吁各级医疗机构开展CT/NG筛查的重要性,以及提高CT/NG筛查与诊断的服务水平,促进CT/NG等性传播疾病的有效控制。罗氏诊断 cobas?4800 CT/NG检测于2014年12月获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在华上市;2015年4月8日,cobas?4800 CT/NG检测尿液样本收集盒获得CFDA批准,为临床提供更为简便的样本收集和检测方式。

  • 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熏蒸疗法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观察

    作者:王倩;李元文;马一兵;周冬梅;张广中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临床疗效。方法3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150例,采用辨证论治口服中药联合中药熏蒸治疗,对照组仅辨证口服中药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71.4%和5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试验组银屑病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红斑、鳞屑、浸润单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服联合中药熏蒸对寻常性银屑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缩短治疗周期,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案例教学法联合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模式在皮肤性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冉立伟

    皮肤性病学是一门涉及面广、整体性强、直观性强的临床学科,传统的讲授教学法(LBL)已不适合。将以形象直观生动的案例为基础、引入情境的案例教学法(CBL)和以精心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的问题为基础、培养思维和能力的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运用,形成优势互补,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实用皮肤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