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皮肤病与性病 >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实用皮肤病学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

Journal of Practical Dermatology 실용피부병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联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
  • 影响因子: 0.6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1293
  • 国内刊号: 11-565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http://sypf.cnmanu.net/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杨蓉娅
  • 类 别: 皮肤病与性病
期刊荣誉:
  • 成人带状分布脂囊瘤一例

    作者:余南岚;游弋;冯林;杨希川

    临床资料
      患者,男,35岁。主因右侧胸肩部、背部出现肤色囊肿并逐渐增多4年余,于2013年7月15日就诊。4年前患者右侧肩部出现3颗玉米粒大小皮损,表面皮肤正常,无痛痒,未予诊治,皮损数量渐增多,呈带状分布于右侧胸肩部、背部。患者平素体健,否认局部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好,营养中等,各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增大。皮肤科情况:患者右胸肩部、背部肩胛区分别可见呈带状分布的隆起性肤色或淡黄色囊肿,大小不一,直径2 mm~1 cm,稍高出皮面,表面光滑(图1),移动度可,有囊性感,无明显压痛,未扪及血管搏动感;余皮肤、指、趾甲无异常。分别取肩部及背部皮损行组织病理检查,组织病理表现基本一致:真皮浅层毛细血管周围有稀疏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真皮内可见囊腔,囊壁由复层鳞状细胞组成,无颗粒层,囊壁上可见皮脂腺小叶,囊腔内少量红染物质,周围见稀疏的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图2)。诊断:脂囊瘤。本例患者无明显不适,了解详细病情后,不接受任何治疗,故嘱其注意观察并随诊。

    关键词: 脂囊瘤 带状
  • 肺癌并发红皮病一例

    作者:张梁宇;陈扬

    临床资料
      患者,男,67岁。主因双手背和面颈部红斑、瘙痒反复发作10余年,渐进性加重3个月,泛发全身10余d,于2013年2月入院。10年前患者双手背出现红斑、瘙痒,诊断为接触性皮炎,皮损渐累及面部(以双颊部为主)、颈部,出现红斑、瘙痒,日晒后加重,期间在外院间断治疗(具体不详),病情时有反复;3个月前自觉面部红斑扩散,皮损加重,在外院诊断为慢性光化性皮炎,予沙利度胺、外用糖皮质激素软膏治疗,疗效欠佳;10余d前,在我院门诊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表皮轻度萎缩,真皮浅层胶原嗜碱性改变,予甘草酸苷静脉滴注、口服羟基氯喹治疗5d后,患者出现颜面部红斑加重、脱屑,皮损泛发至全身。患者吸烟40余年,约每日20支;从事水泥工20年,并长期室外工作。患者自起病以来精神尚可,食欲、睡眠好,排便正常,无明显发热、乏力,体重下降不明显。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右侧腋窝可扪及一蚕豆大质韧淋巴结,无压痛,无明显粘连。皮肤科检查:头面部、双手布有红斑、脱屑,颈部、双侧耳后见肥厚性斑块,皮纹明显,躯干、会阴部、骶部、四肢见弥漫性潮红、肿胀、脱屑(图1)。实验室检查:红细胞压积34.7%(正常值36%~50%),IgA 3.306 g/L(0.7~3.3 g/L),C-反应蛋白9.74 mg/L(0~3 mg/L),总蛋白48.0 g/L (58~80 g/L),白蛋白29.1 g/L(35~52 g/L),葡萄糖6.85 mmol/L(3.9~6.1 mmol/L);男性肿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正常;腹部B超未见明显异常;胸部X线片显示右上纵膈旁软组织影,上缘不清,外缘锐利,双边,右肺门上移;左肺门似增大;肺纹理增多。增强CT提示:左侧肺癌,右上纵膈旁肺癌或不除外左肺癌伴右侧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双侧腋窝淋巴结增大(图2)。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病理确诊为肺鳞状细胞癌。诊断:①红皮病;②慢性光化性皮炎;③肺癌。治疗:泼尼松40 mg/d静脉滴注,第1天皮肤红肿有所改善,但接下来的2~6d皮损反复,且双下肢有加重趋势;第6天起予盐酸吉西他滨及注射用顺铂化疗,7 d后患者躯干、四肢红肿基本消退。现患者定期化疗,红皮病未复发。

    关键词: 红皮病 肺癌
  • 皮肤混合瘤一例

    作者:李志量;冯素英;吴琼

    临床资料
      患者,女,50岁。主因面部皮损2年,于2012年10月12日就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于左侧鼻唇沟出现一小结节,约米粒大小,生长较为缓慢,未予重视,逐渐增至豌豆大小,隆起,无破溃,无痛痒。既往体健,家族中无遗传病史。皮肤科检查:左侧鼻唇沟见一直径约1 cm淡黄色结节,边界不甚清楚,表面凹凸不平(图1),触之较硬,活动度小,无压痛。切除肿物行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内境界清楚的肿瘤团块,周围有包膜,肿瘤小叶内有呈条索状、巢状分布的上皮细胞,并可见到黏液样基质及分化的导管、囊腔(图2)。诊断:皮肤混合瘤。治疗:在局麻下沿皮纹行圆弧形小切口,完整取出肿物。2个月后随访,伤口愈合良好,不影响口唇美观及功能。

    关键词: 混合瘤 皮肤
  • 多发性晕痣一例

    作者:夏罡;孙建波;晏洪波

    临床资料
      患者,男,24岁。主因躯干皮损20余年、伴白斑10年余,于2012年9月2日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出现散在粟粒大小淡红色丘疹,无明显自觉症状;10年前,丘疹增大,周围出现白晕,白晕逐年扩大。患者既往无其他疾病史,父母非近亲婚配,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颈部、胸部、背部散在10余个绿豆大小半球型淡红色丘疹,质软,周围绕以半径约0.3~0.5 cm白晕,边缘无色素增加(图1)。背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内较多巢团状排列的痣细胞,细胞大小一致,未见明显色素,少量淋巴细胞浸润, ;白晕处表皮基底层色素缺如(图2)。诊断:晕痣。治疗:拟行手术切除+308 nm准分子激光治疗,患者拒绝。随访半年患者病情较稳定,仍未治疗,后失访。

    关键词: 晕痣 多发性
  • 黑头粉刺痣一例

    作者:李宗辉;吴凡;胡治丽;邓琳;董小平;桑红

    临床资料
      患者,女,39岁。主因左下肢腘窝密集丘疹30余年,于2013年10月就诊。患者于幼年时发病,开始为单个黑色毛囊性丘疹,后皮损逐渐增多,近半年来发展迅速,表现为局限于腘窝处密集的黑色丘疹,大小均匀一致,皮损可以挤出白色豆腐渣样物质,伴异味。无自觉症状,无功能障碍,行坐自如,无发热、关节痛。患者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左下肢腘窝处可见呈带状分布的多个粟粒状黑色毛囊性丘疹,充满角栓的扩张毛囊口位于丘疹中央,剥去黑色角栓后可见点状凹陷,丘疹大小一致,粟粒大小,互不融合,境界清楚,呈间断带状分布,皮损周围可见炎症后遗留的褐色色素斑(图1)。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轻度角化过度伴宽而深的凹陷形成,类似扩张的毛囊,凹陷中央充满大量角蛋白,形成黑头粉刺样损害,伸向真皮深层甚至接近或达到皮下脂肪组织,也可看到皮脂腺小叶开口于凹陷下端;真皮深层可见巢状分布的小汗腺,形态无异常;真皮见淋巴细胞浸润(图2)。诊断:黑头粉刺痣。治疗:应患者强烈要求,对全部皮损行单次局部切除治疗。根据皮损分布情况,为避免单一切口过大及术后瘢痕影响患肢活动,将皮损分为上下两部分,设计纵向切口,大小分别为2 cm×5 cm、1 cm×2 cm,深度达脂肪层,切除后单纯缝合。术后愈合良好,不影响肢体活动。随访至今未见复发。

  • 经典型卡波西肉瘤一例

    作者:李清;陆原;何雯;柴宝;翁翊;钟萍

    临床资料
      患者,男,72岁,汉族,广东人。主因四肢紫红斑丘疹、疣状突起12年,伴肿胀、疼痛3年,于2013年8月就诊。12年前无明显原因患者手背、足跖皮肤发红,无自觉症状,开始可自然消退,之后手足部皮肤逐渐出现持久的紫红色斑,并向手心、足背和小腿蔓延。曾在当地诊所口服活血化瘀中药、并以中药泡洗,无缓解。5年前皮损隆起,颜色变暗,注射丹参注射液等后,略有好转。近3年来上下肢皮损,尤其是下肢皮损明显加重,并出现肿胀、疼痛等现象,行走时足跖疼痛加重,休息后可减轻。既往史:6年前因脑梗死致右侧肢体活动受限。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全身淋巴结未扪及增大。皮肤科情况:双足稍肿胀,双手背、双足跖、足背及小腿大片暗紫红色斑块,边缘清楚,形状不规则,表面隆起高低不平,呈皮革状或疣状,质硬、无触痛(图1a,1b)。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常规、红细胞沉降率、血糖正常,免疫球蛋白正常,肝、肾功能正常,乙型肝炎免疫学标志、抗溶血性链球菌素O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均无异常;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阴性;痰厚涂片:未找到抗酸杆菌;痰涂片:病理细胞未找到;真菌直接镜检(-),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心电图、胸部CT、腹部B超均正常。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抗体检查(-),抗巨细胞病毒IgM(-)。双足X线片正常。双下肢血管彩超示:双下肢腘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足背部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及皮下组织散在分布肿瘤细胞团块,主要由血管内皮细胞样细胞组成,伴管腔形成,部分区域可见肿瘤细胞呈梭形,广泛明显血管增生、纤维化和少许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局部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和血管外红细胞,PAS染色未见胞内、外嗜酸性小体(图2)。树突状细胞S-100蛋白(-)、少数组织细胞CD68(+)、CD20(-)、CD45RO 30%(+)、血管CD31(+)、CD34(+)、ki-6730%(+)、FⅧ(+)、波形蛋白(+)(图3)。后诊断:卡波西肉瘤。予以干扰素(IFN)-α300万U皮下注射,每周3次;沙利度胺50 mg口服,每日2次;3个月后皮损未继续发展,多数增厚呈疣状处均变平,因患者迁往外地,继续电话随访中。

    关键词: 卡波西肉瘤
  • CREST综合征一例

    作者:李其爱;晏洪波;周芬;许秉诚;王敏

    临床资料
      患者,女,43岁。主因四肢皮肤发硬、下肢结节8年,伴溃烂、疼痛6个月,于2013年9月就诊。8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双下肢皮肤出现肿胀、渗出,小腿出现2个无痛性结节,在外院诊断为硬皮病,经治疗症状好转。此后结节处经常自行破溃,能挤出白色、质硬物质,用药后创面多能好转;患病期间自觉冬季手脚发凉麻木,手指皮肤变硬且活动受限;间断口服糖皮质激素药物6年余,泼尼松量由30 mg逐渐减量至5 mg,1年前停药。半年前患者自行挤压结节处皮损导致局部皮肤红肿溃烂不愈。起病以来患者体力明显下降,动则出汗伴头昏,饮食正常。否认特殊病史,否认药物和食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体格检查:一般状态良好,系统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右小腿以外侧为主可见数十处大小不等的片状红斑,红斑处皮肤发硬并萎缩凹陷(图1a),一处结节有白垩样物质排出(图1b),局部可触及绿豆大小的硬性结节,活动度差、无压痛;左小腿内侧见两个约0.8 cm×0.7 cm×0.5 cm和0.3 cm×0.5 cm×0.3 cm大小的溃疡面,基底部可见肉芽组织,无明显渗出物(图1c);鼻尖似鹰嘴外观,口唇变薄且收缩成放射状沟纹,手指末端变细,指甲变尖(图1d)。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血糖,电解质均正常;抗核抗体弱阳性(1:100),抗Scl-70弱阳性,抗着丝点抗体(ACA)及其他自身抗体均阴性;凝血酶原时间9.7 s(正常值12~14 s );总胆固醇6.37 mmol/L(2.9~6.0 mmol/L);白蛋白34.8 g/L(37~55 g/L)。心电图及胸部X线片未见异常。双下肢X线片示双下肢胫腓骨及骨关节旁大量钙化影(图2);下肢动静脉彩超示未见血流异常。患者起病以来未诉进食及吞咽异常,所以未行食管钡剂检查。建议患者行皮肤组织病理检查遭拒。临床诊断:CREST综合征。治疗:泼尼松60 mg,每日1次口服, ;用以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硝苯地平控释片10 mg每日2次口服,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静脉滴注,改善末梢循环和缓解雷诺现象;同时外用康复新液湿敷。经1个月治疗,患者腿部溃疡改善,至出院时左小腿内侧两个溃疡面一个已愈合50%,另一个基本愈合。泼尼松减至30 mg/d带药出院。未愈合的部分溃疡面继续外用康复新液湿敷治疗。出院后半年电话随访,患者病情稳定,泼尼松减至5 mg/d,左小腿溃疡已基本愈合,红斑基本消退,手、脚麻木发凉和关节活动度改善。

    关键词: 硬皮病 CREST综合征
  • 播散性复发性漏斗部毛囊炎并发进行性斑状色素减少症一例

    作者:孙建波;晏洪波;冯俊明;李其爱

    临床资料
      患者,男,20岁。主因腰背部色素减退斑、颈部丘疹2年,于2012年6月12日就诊。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部卵圆型浅白斑,表面光滑、无鳞屑,无明显自觉症状,未予处理,皮损逐渐增多。不久颈部开始出现粟粒大小毛囊性丘疹,沿皮纹呈线状分布,似鸡皮样外观,皮损夏重冬轻。既往史无特殊,家族中无类似患者。体格检查: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增大,各系统检查无异常;双侧眼底无异常。皮肤科检查:颈部可见多条沿皮纹横向线状排列的淡黄或肤色毛囊性丘疹,1~2 mm大小,顶端光滑,呈多角形或半球形(图1a);腰背部散发多片境界不清、表面光滑的椭圆形甲盖大小灰白色斑片,边缘无色素沉着,表面无鳞屑,部分白斑在正中线处融合(图1b),白斑在Wood灯下见点状红色荧光。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无异常,肝、肾功能及血糖、血脂均正常;背部浅白斑皮屑真菌镜检阴性。颈部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血管及毛囊周围见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毛囊漏斗部海绵状水肿,周围有炎性细胞浸润(图2)。诊断:①播散性复发性漏斗部毛囊炎(颈部);②进行性斑状色素减少症(腰背部)。治疗:口服维生素A胶丸2.5万U每日2次口服,连服2个月;腰背部皮损外用过氧苯甲酸凝胶,每周2次,擦药后立即用311 nm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腰背部皮损,初次剂量0.2 J/cm2,以后每次增加0.1 J/cm2,累计治疗10次。3个月后复诊,颈部皮损大部分消退,腰背部皮损全部消退。2013年6月复诊时颈部又出现少许粟粒大小毛囊性丘疹,腰背部无明显皮损,继续服用维生素A胶丸2.5万U每日2次,连服2个月。于2013年11月复诊时颈部及腰背部均未见明显皮损。现仍在随访中。

  • 牛痘样水疱病一例

    作者:张忠奎;刘太华;周舟;王春梅;陈易华;王骏;唐丽君;陈业红;何思娴

    临床资料
      患儿,女,8岁。主因日晒后颜面、四肢反复出现红斑、水疱伴发热、肿胀5年,于2009年7月6日入院。2004年5月中下旬起颜面、四肢对称出现数个豌豆大小鲜红色斑,有轻度瘙痒。皮损出现第2d出现低热及双眼睑轻度浮肿,数日后上述症状及皮损消失。随后半月上述症状反复出现,诊断为荨麻疹,经治疗无明显缓解,至同年7月下旬上述症状自行缓解。2005年4月中旬颜面、四肢又出现鲜红斑,较去年发作时有所增大,边界清楚,有明显瘙痒。皮损出现第2 d伴有明显发热(37.4~38℃),双眼睑、皮损区轻度肿胀,红斑上出现黑色薄痂,皮损出现第3d体温可自行恢复正常。皮损恢复后留下黄豆大小圆形凹陷性瘢痕。上述症状反复发作,日晒后明显,至当年8月下旬后自行消退。2006年至就诊时,均每年4月开始出现上述症状,逐年加重,邻近红斑相互融合成大片,边界欠清,体温38~39.5℃,体温在次日能自行恢复正常。红斑上频繁出现水疱,双眼睑、皮损区肿胀明显,以双眼睑为甚,瘙痒加重不明显。患病以来,精神、睡眠好,两便正常。患儿系第1胎、第1产,足月顺产,母乳喂养;家族中无类似疾病;父母非近亲结婚,其母在妊娠期间无特殊病史及服药史。按期预防接种,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无光敏感性疾病家族史。系统查体无异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无增大。皮肤科情况:颜面、四肢大量绿豆至黄豆大小圆形凹陷性瘢痕,双眼睑明显红肿,睁眼困难,鼻梁正中有2 cm×3 cm黑黄色痂,痂皮周围皮肤发红,双下肢散在数个胡豆大小黑色瘀斑,右小腿内侧有一拇指大小梭形凹陷性瘢痕(图1)。躯干部未见类似皮损。眼科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尿、粪常规正常,血卟啉、尿卟啉阴性。血沉正常,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抗ds-DNA抗体均阴性。肝、肾功能正常,乙肝、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均阴性,EB病毒抗体滴度阴性。免疫球蛋白E 4730.00 g/L(0~87.0 g/L), C40.58 g/L(0.16~0.47 g/L),C3、C反应蛋白正常。骨髓穿刺示:骨髓像正常。左胫前下1/3处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角层下水疱形成,真皮层胶原纤维增生伴多灶性以淋巴细胞、浆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少许中性粒细胞浸润(图2)。免疫组化:CD3淋巴细胞真皮浅层灶性染色阳性(图3),EBV阴性。直接免疫荧光:基膜带IgG呈线状沉积(图4a),真皮浅层血管壁C3、C4颗粒状沉积(图4b),IgM、IgA、C1q、Fib均阴性。TCR基因重排检查因条件所限未做。诊断:牛痘样水疱病。嘱患者避免日晒,给予硫酸羟氯喹100 mg口服,每日1次,治疗15 d症状明显缓解出院。2013年11月9日随访时,患儿已12岁,学习成绩好,病情仍在缓慢进展中,晒后暴露部位仍有水疱发生。肢体无残疾,器官无损毁;面部水肿,全身无红斑、水疱(图5)。其父母又生育一男孩,现15个月,目前无类似病症。

    关键词: 牛痘样水疱病
  • 正天丸引起大疱性固定性药疹一例

    作者:秦楠;尤艳明;姜薇;张春雷

    临床资料
      患者,男,26岁。主因口腔、外阴、躯干及四肢皮损伴瘙痒5 d,于2013年8月7日入院。5 d前患者因偏头痛单次口服正天丸(华润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6 g后,双手足、躯干、四肢出现30余个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暗紫红斑,中央出现水疱、大疱,口腔及外阴黏膜糜烂,伴疼痛。期间未口服其他药物。既往史:半年前服用“去痛片”后双手足、躯干、四肢出现10余个钱币大小的水肿性暗紫红斑及水疱,口腔及外阴黏膜糜烂;1个月前服用正天丸后,亦出现上述同类皮损;两次均于外院诊断为固定性药疹,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后皮损消退。否认有其他药物过敏史。家族遗传病史无特殊。系统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皮肤科检查:颈后、左腋窝、左前臂及双手指间、手掌、手背、双足背散在大小不等圆形或椭圆形的水肿性暗紫红斑,境界清楚,中央可见水疱、大疱,疱液清亮;口腔黏膜、唇红及龟头部糜烂、渗出、结痂,张口受限(图1)。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百分比81.5%(正常值40%~75%),总胆固醇6.82 mmol/L (<5.20 mmol/L),C反应蛋白36.2 mg/L(<1.0 mg/L)。尿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免疫7项、红细胞沉降率等检查均正常。左前臂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弥漫颗粒层增厚,基底细胞液化,真皮浅层血管周围较致密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伴噬色素增加(图2)。诊断:大疱性固定性药疹。治疗:停用正天丸,予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40 mg、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静脉滴注,氯己定溶液口腔含漱,外用氧化锌油及紫草油。10 d后躯干、四肢皮损干燥脱屑,糖皮质激素减为泼尼松40 mg口服;13 d后部分鳞屑脱落,泼尼松减量至30 mg晨起顿服;15 d后躯干、四肢皮损大部分鳞屑脱落,留有色素沉着,口唇及龟头黏膜糜烂面已结痂,病情明显好转出院。出院1d后糖皮质激素量减为泼尼松20 mg晨起顿服,服用4 d后减为10 mg晨起顿服,连续服用7d天后停药,无新发皮损。同年9月5日门诊复诊,患者躯干、四肢鳞屑均已脱落,口唇及龟头黏膜结痂均脱落,留有褐色色素沉着斑。后失访。

  •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嘉力;何焱玲

    目的:观察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26例)采用ALA-PDT治疗,对照组(29例)采用液氮冷冻治疗,并于末次治疗后12周进行疗效评估,比较两组治疗后的复发状况。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6.9%和48.3%,复发率分别为23.1%和51.7%,试验组和对照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尖锐湿疣疗效高,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 新癀片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临床观察

    作者:杜金锋;裴广德;甄希;杜军波

    目的:观察新癀片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52例轻、中度寻常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80例)和对照组(72例)。两组患者晚上睡觉前均外用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1次;试验组加用新癀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3片;疗程共6周。治疗2、4、6周随访,观察其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21.51%和14.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6周后,试验组有效率(54.43%,84.8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54.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主要为局部刺激症状,两组发生率分别为29.11%、2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癀片联合异维A酸红霉素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疗效满意、安全。

  • 2005-2009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化妆品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作者:谢小琴;韩毅;周成霞;杨利蓉;余瑶;周慧;孟慧敏;蒋献;李利

    目的:探讨化妆品引起皮肤各种不良反应的状况及远期影响。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05-2009年门诊疑为化妆品不良反应的487例患者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并对接诊后观察时间>6个月的患者进行随访。结果487例患者以中青年女性居多,临床表现主要为化妆品接触性皮炎(65.3%),化妆品色素异常性皮肤病(10.9%),毛发损害(2.67%),化妆品痤疮(2.5%)。对281例患者行可疑化妆品斑贴试验,73例阳性。对169例进行了随访,87例(51.48%)经过治疗而痊愈,但是仍有近1/4患者症状反复出现,难以痊愈。结论选择化妆品应谨慎,相关卫生行政部门应重视化妆品的安全性监督和管理,各级临床医生对化妆品不良反应及时进行处理,减少并发症。

  • 强脉冲光联合复方红参肽导入改善面部年轻化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进;樊昕;郄金鹏;郭静颖;蒋长华;杨蓉娅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联合复方红参肽原液导入改善面部年轻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30例健康女性志愿者,均先给予全面部强脉冲光治疗,术后左侧面部给予复方红参肽原液导入治疗,右侧面部为空白对照,7 d 1次,共4次。光子术后4周复诊。对志愿者在治疗前后进行面部皮肤状态问卷评分;VISIA皮肤检测仪、德国CK皮肤检测仪测试。结果问卷评分显示:左侧满意度较右侧高(P<0.05)。VISIA及CK检测显示左侧面部的皱纹、毛孔、弹性、红血丝、水分改善明显优于右侧面部(P<0.05)。结论复方红参肽原液导入治疗有利于强脉冲光治疗术后面部皮肤的修复,并可加强其疗效,两者联合治疗满意度明显提高。

  • 北京军区总医院全军皮肤损伤修复研究所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通知

    作者:

  • 青海省海南州人民医院皮肤科2139例门诊初诊病例分析

    作者:王成良;张继刚;杨维玲

    目的:分析青海省海南州人民医院皮肤科藏、汉族人群皮肤病构成比。方法收集我科2011年7月-2012年7月门诊初次就诊者2139例,并将藏族、汉族患者分别列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诊断98个皮肤病病种,其中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皮肤病的构成比位于前15位。共8种皮肤病构成比在藏族和汉族患者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湿疹、玫瑰糠疹在汉族的构成比高于藏族(P<0.01),而痤疮、梅毒、头癣(P<0.01)及过敏性紫癜、多形性日光疹、尖锐湿疣(P<0.05)在藏族患者中的构成比更高。结论湿疹、荨麻疹、痤疮等15种皮肤病在本地区构成比较高,可能与高原地区特殊的环境、气候特点有关,而湿疹、痤疮、梅毒等疾病在藏、汉族患者间构成比的差异可能与不同民族间遗传背景、生活饮食习惯等的不同有关,进一步分析其原因有利于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 DNA结合蛋白A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

    作者:郑焱;董昕煜;王娟;邢立亚;李政霄;景慧玲;王昊

    目的:研究DNA结合蛋白A(DBPA)在银屑病皮损中的表达及其与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正常皮肤组织、未受累组织和银屑病皮损中DBPA蛋白和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 DBPA蛋白和mRNA强表达于正常组织表皮颗粒层,弱表达于棘层上部;在未受累组织中强表达于颗粒层及棘层上部;在银屑病皮损中,DBPA表达于除基底层的表皮全层。结论 DBPA可能参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和增生。

    关键词: 银屑病 DBPA 分化蛋白
  • 烟曲霉伊曲康唑耐药株的体外诱导及与CYP 51A基因相关性研究

    作者:敖俊红;廖勇;郝震锋;祝贺;杨蓉娅

    目的:构建烟曲霉体外诱导伊曲康唑耐药株,初步探讨与CYP 51A基因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含有伊曲康唑的固体培养基对烟曲霉进行梯度浓度体外诱导耐药,微量液基稀释法测定诱导株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提取诱导株基因组,扩增唑类药物靶酶CYP 51A基因,进行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诱导获得8株烟曲霉体外诱导株,其中6株对伊曲康唑表现出耐药性。耐药株唑类药物靶酶CYP 51A基因发生G54(G54R, G54E)和L98H的点突变。结论伊曲康唑体外梯度浓度诱导是获得烟曲霉伊曲康唑耐药株的有效方法;烟曲霉对伊曲康唑抗真菌药物的耐药性可能与唑类药物靶点基因CYP 51A的点突变相关。

  • 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5-羟色胺浓度与带状疱疹疼痛程度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太华;唐丽君;周舟;王春梅;陈业红;王骏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5-羟色胺(5-HT)浓度与带状疱疹患者疼痛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4月-2013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带状疱疹患者41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 VAS)法进行疼痛评分,抽取外周静脉血分离血清,酶联免疫吸咐试验(ELISA)检测CGRP和5-HT,SAS软件分析VAS分值与血清CGRP、5-HT的相关性。结果 CGRP浓度与VAS分值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63,P<0.01;5-HT与VAS分值无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171,P>0.05。结论 CGRP可能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5-HT在带状疱疹疼痛的作用可能更为复杂。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八种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分析

    作者:江光明;袁娟娜;吴元胜;袁燕

    目的:探讨多种尿微量蛋白联合检测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意义。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联合检测81例常规肾功能检查阴性的SLE患者8种尿微量蛋白含量,进行半定量、定性分析,并与29名健康者比较。结果 SLE患者IgGU、kapU、lamU、β2-MG、mALBU、α1-MU、TrfU 7种尿微量蛋白阳性率及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α2-MU阳性率及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8种尿微量蛋白较单项检测阳性率明显升高。结论联合检测8种尿微量蛋白含量对SLE患者肾损害进行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 白细胞介素-22对人表皮黑素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

    作者:王芳;林新瑜;刘刚;廖恒利;陈明懿;刘伟;王艺淳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IL)-22对黑素细胞生物活性的影响,包括黑素细胞的增生、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和黑素细胞凋亡,从而研究色素障碍性皮肤病的发病机制,为色素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建立模拟正常生理状态的黑素细胞体外培养体系,用不同浓度IL-22作用于黑素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IL-22对黑素细胞增生活性的影响;L-DOPA法检测其对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黑素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①IL-22随着浓度的增加呈明显的时间依赖性抑制黑素细胞的增生,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用浓度为100 ng/ml的IL-22培养黑素细胞,48 h后细胞凋亡率为23.0%,空白对照组为5.1%。结论 IL-22随着浓度的增加明显抑制黑素细胞的增生,呈时间依赖性,当培养时间为72 h时,所有浓度均抑制黑素细胞的增生,黑素细胞酪氨酸酶活性也随着IL-22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黑素细胞凋亡率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均提示IL-22可引起黑素细胞的损伤。

  •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生殖器疱疹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

    作者:刘军连;杜海平;司少艳;徐冰心;敬华;吕世超;易勇

    目的:评价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生殖器疱疹(GH)诊断和分型中的应用。方法以单纯疱疹病毒(HSV)-1 DNA多聚酶基因和HSV-2糖蛋白D基因为靶基因区,设计合成正向、反向引物和探针,分别对HSV-1和HSV-2进行FQ-PCR检测,优化反应体系,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对疑似GH患者的生殖器棉拭子标本采用FQ-PCR进行检测和分型。结果建立的FQ-PCR对HSV检测和分型具有特异性;线性范围好(标准品的浓度为5×102~5×108 copies/ml,r=0.998);灵敏度达到5×102 copies/ml;重复性较好,批内CV值为2.29%,批间CV值为4.76%。186例患者HSV阳性44例,阳性率为23.7%(44/186);其中44例阳性者中HSV-18例(占18.2%),标本病毒载量为8.5546×106 copies/ml,HSV-236例(占81.8%),病毒载量为1.9861×106 copies/ml。FQ-PCR与PCR法的HSV检出率与分型检测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FQ-PCR方法具有高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型、定量准确,方法快速、简便,可用于GH的诊断和分型。

  • 脂肪因子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弛;胡白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多伴有系统性代谢性疾病。脂肪组织作为内分泌器官可分泌多种脂肪因子参与多种代谢性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目前的研究证实一些脂肪因子可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过程,并且为将来的诊断治疗提供新的生物学标志。

  • 绿茶及其提取物防治光源性皮肤损伤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胡昆;邓列华

    皮肤长期暴露在自然界各种物理、化学的环境中,容易诱发不同的皮肤疾病和癌变。而紫外线则是导致皮肤免疫抑制、光老化和肿瘤生长的主要外界因素。绿茶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饮用绿茶和局部外擦绿茶多酚可保护皮肤,并在抗氧化、免疫调节、化学预防等方面发挥强大功效。绿茶和绿茶多酚使用经济方便,且安全有效,是防止紫外线照射导致皮肤损伤的重要预防措施,并且是较为有效的防治光源性皮肤损伤的方法之一。

  • 1.25-二羟维生素D3与皮肤病

    作者:杨欢;苏忠兰;张美华

    1.25-二羟维生素D3是维生素D的活性形式,参与机体钙磷代谢、免疫反应、应激、炎症以及肿瘤的调控等。大量研究表明,1.25-二羟维生素D3能与T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发生作用,通过抗光老化、抑制自身免疫细胞的增生及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在炎症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皮肤肿瘤中发挥作用。1.25-二羟维生素D3和类似物将在皮肤病治疗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 2013欧洲白癜风指南

    作者:宋月星;邹先彪

    欧洲不少国家都有自己的白癜风治疗指南,但尚无统一的欧洲指南版。该指南是欧洲白癜风学组在循证医学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第一次制定的针对节段型和非节段型白癜风的欧洲指南。该文解读此指南以供参考。

  • 他克莫司软膏与308 nm高能准分子光联合治疗白癜风的护理

    作者:周京;李琳;刘晓峥

    白癜风是一种局限性或泛发性的皮肤黏膜色素脱失,该病病因复杂,临床治疗有一定难度[1]。现行治疗方法很多,但尚未找到一种疗效确切并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2]。308 nm准分子光作为一种新型光源在临床的应用已越来越普及,与窄谱中波紫外光相比,它治疗白癜风的照射时间更短,疗效更优,患者依从性更好[3]。我院从2011年9月-2012年9月采用他克莫司软膏联合308 nm高能准分子光治疗白癜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从络病学说新视角论治皮肌炎

    作者:王连祥

    从中医络病理论探讨皮肌炎的中医病机及治疗,从络病论治皮肌炎是中医药治疗这一难治性疾病取得疗效突破的切入点。根据皮肌炎的发病特点、病位、传变规律、临床症状及疾病的特点等,认为络脉病变贯穿于皮肌炎发生发展。从络病学说和皮肌炎的现代研究出发,揭示了二者间存在密切联系;并分5个证型从络病论治皮肌炎。

  • 浅谈皮肤科临床教师师资队伍建设

    作者:祝贺;敖俊红;杨蓉娅

    皮肤科临床教学有着以形态学示教为主的学科特点。如何面对教学工作中的实际困难,提升临床教师的师资力量,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提高学习兴趣,大限度地学习皮肤科专业知识,增长临床技能,是新时期医学生素质教育所面临的问题。本文旨在分析皮肤科临床教学所面临的一些问题,探讨从教师师资队伍建设入手,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 皮肤病学 教学
  • 皮肤扩张器修复局限性硬皮病额部凹陷1例

    作者:罗梅;颉玉胜;杜华;庞艳

    应用皮肤扩张器修复局限性硬皮病额部凹陷1例。手术分为两期,Ⅰ期手术在皮损周边正常皮肤下置入皮肤扩张器,充分扩展皮肤。Ⅱ期手术行扩张器取出,切除皮损组织,皮瓣转移修复。皮肤扩张器修复局限性硬皮病额部凹陷效果良好。

  • 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真性血管瘤疗效观察

    作者:向芳;丁媛;于世荣

    目的:探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真性血管瘤的疗效。方法应用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40例婴幼儿皮肤真性血管瘤并观察疗效。结果40例患者中,治疗3次以内6例,治疗3次及以上34例。治愈18例(45%),显效15例(37.5%),有效3例(7.5%),无效3例(7.5%),总有效率82.5%。结论595 nm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婴幼儿皮肤真性血管瘤疗效确切、安全,可在临床推广。

  • 《实用皮肤病学杂志》开通微信平台

    作者:

    为扩大交流,满足读者、作者的需求,《实用皮肤病学杂志》已开通了微信平台。进入微信平台,点击通讯录中的订阅号就能查阅杂志新一期目次以及相关资讯。欢迎广大读者、作者加入到我们的大家庭当中。添加方法:①进入微信后,点击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添加朋友”,在搜索输入“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或“sypfbx_01084008103”加关注即可;②进入微信后,点击“发现→点击扫一扫,扫描杂志封面左下角或http://sypf.cnmanu.net/网址左上角二维码加关注即可;③进入微信后,点击通讯录→点击“订阅号”→点击右上角的“+”号,在搜索栏中输入“实用皮肤病学杂志”或“sypfbx_01084008103”,加关注即可。

  • 第十一届国际美容皮肤科学大会

    作者:

    第十一届国际美容皮肤科学大会即将于2014年9月26-28日在北京召开。此次会议由国际美容皮肤科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Cosmetic Dermatology)主办,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和中华医学会承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协办。此次会议由陈洪铎院士、Pierfrancesco Morganti教授、刘雁飞副会长任大会名誉主席,张建中教授和高兴华教授任大会主席,刘玮教授任大会秘书长,李远宏教授和陈周教授任大会学术委员会主席。会议将邀请60余位国内外著名美容皮肤病学专家演讲,探讨美容性皮肤病诊治、环境与皮肤、皮肤老化等数十个热点话题的新进展。敬请全国同道踊跃参加,详情请登录www.ICCD2014.org。

  • 全国皮肤美容化妆品制剂研修班招生

    作者:

    全国皮肤美容化妆品制剂研修班自2002年开办以来,已有4000余名国内外各级皮肤科教授、医师,皮肤美容师、技师,药师,化妆品工程师、技师,医学生等参加培训,促进了我国皮肤美容外用药与化妆品结合,皮肤美容与化妆品的融合与发展、中西医药结合,参加学员掌握了配制技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医学美容杂志社和马振友皮肤病研究所等机构于2014年8月,在西安交通大学药学院继续举办研修班(继续教育文号陕:14070),学期5天,以《皮肤美容化妆品制剂手册》第2版为教材,以外用药与化妆品制备示教和实习为主,有全国名老中医艾儒棣传授中医外用药应用与炼丹,赵炳南嫡传弟子邓丙戌传授赵炳南经验及鲜药应用及配制技术,顾伟程、马振友、李维凤、王伯亚教授和药师等传授和示教外用制剂配制技术,张宝元工程师传授化妆品配制技术。另提供皮肤美容原料药及教材邮寄信息。

  • 第十四届全军皮肤科专业学术会议通知

    作者:

    为促进我军皮肤病领域的学术发展,提高军队皮肤病防治及研究水平,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批准,第九届全军皮肤科专业委员会拟定于2014年10月16-19日在云南昆明召开“第十四届全军皮肤科专业学术会议”。本次会议将由全军皮肤科专业委员会和成都军区昆明总医院共同主办,内容将继续发扬历届大会的传统,邀请国内及军内知名专家做特邀讲演,阐述皮肤科研究领域的新研究进展,并将重点突出交流我军皮肤病防治研究成果。征稿内容:未公开发表的皮肤病及性病临床和基础研究;皮肤病治疗方法;流行病学调查,特别是部队常见皮肤病防治经验及多样化军事行动皮肤病防控;疑难病例讨论及典型病例展示;激光美容医学及新技术、新设备临床应用;激光治疗与皮肤修复;皮肤外科、注射美容与微创美容技术等。

  • 非手术瘢痕治疗中心

    作者:杨蓉娅;陈卫

    瘢痕组织是人体创伤修复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尽管关于瘢痕形成的确切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大多数研究认为,其主要是由于在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组织修复和再生的调节机制出现障碍,从而导致创伤修复出现异常的纤维化。病理性瘢痕(包括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发生率高,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约占美容外科患者的1/3,也是临床相关学科的研究热点。

实用皮肤病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2010 01 02 03 04
2009 01 02 03 04
200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