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实验动物科学杂志

实验动物科学

实验动物科学杂志

Laboratory Animal Science 실험동물과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主办单位: 北京实验动物研究中心 北京实验动物学学会 北京实验动物管理办公室
  • 影响因子: 0.6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6-6179
  • 国内刊号: 11-5508/N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18-131
  • 曾用名: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 创刊时间: 198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实验动物科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荣瑞章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猕猴B病毒gB和gC合成基因重组杆状病毒质粒的构建

    作者:严翔;曹玉华;刘慧芳;曾林;隋丽华;崔晓霞;孙兆增;何剑斌

    目的 构建猕猴B病毒gB和gC合成基因的杆状病毒重组质粒(rBacmid).方法 根据本室已经合成的猕猴B病毒gB基因和gC基因,利用BamHI和XhoI特异性酶切,将其亚克隆于昆虫杆状病毒的pFastBacHTA转座载体.将该阳性转座载体转化到DH10bac感受态细胞,从中筛选出阳性重组细菌,并提取重组质粒.结果 获得了重组质粒bacmid-gB和bacmid-gC.结论 该研究为猕猴B病毒gB和gC蛋白在杆状病毒系统内的表达奠定了基础.

  • 2013年春季北京地区啮齿类实验动物健康状况的病理学调查和分析

    作者:姚皓;王继宏;彭云;薛志新;宋志琦;刘春法;袁振;吕悦;付永瑶

    目的 2013年5月本实验室对北京市14家单位的啮齿类实验动物的健康状况进行病理学调查.方法 采集心、肝、脾、肺、肾、大肠和小肠后经10%福尔马林固定,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PAS染色于显微镜下观察.结果 部分动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肝细胞肿胀、轻度肺脏病变、肾脏蛋白样渗出物和管型.结论 本次抽检说明绝大多数啮齿类实验动物为健康状态,上述病变可能与饲养环境、饲料营养成分以及运输、处死时的应激有关,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可加以改善.

  • SPF级与普通级Hartley豚鼠主要脏器系数的比较

    作者:谭巧燕;钟海潮;刘盛来;严家荣;邝少松

    目的 测定SPF级和普通级Hartley豚鼠的主要脏器质量,比较屏障环境和普通环境下豚鼠脏器系数的差异.方法 取2月龄SPF级和普通级豚鼠雌雄各30只,剖检取心、肝、脾、肺、肾等13个脏器,称其质量并计算脏器系数.结果 SPF级和普通级Hartley豚鼠雌性之间比较,体质量、心、脾、肺、肾、肾上腺、子宫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SPF级和普通级Hartley豚鼠雄性之间比较,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睾丸、附睾等其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SPF级和普通级Hartley豚鼠雌性之间比较,心、脾、肺、肾、肾上腺、子宫的脏器系数差异极显著(P<0.01).SPF级和普通级Hartley豚鼠雄性之间比较,心、肝、脾、肺、肾、肾上腺、胸腺、睾丸、附睾的脏器系数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 SPF级和普通级Hartley豚鼠比,除脑以外的脏器系数均有显著差异,且普通级豚鼠的脏器系数普遍高于SPF级豚鼠.

  • 小鼠皮肤机械屏障功能障碍模型的研究

    作者:柳弯;许佳志;刘兴利;解宇环

    目的 以小鼠表皮神经酰胺含量、表皮厚度和组织病理变化为指标,对胶带法和丙酮乙醚法建立的皮肤机械屏障功能障碍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用胶带法和丙酮乙醚法分别破坏小鼠皮肤角质层,连续造模5d后观察皮肤神经酰胺含量、表皮厚度和组织病理的变化.结果 模型组小鼠表皮神经酰胺含量和表皮厚度均低于空白组,并出现相应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以胶带造模组改变更明显.结论 两种造模方法均能造成小鼠的皮肤机械屏障功能障碍,其中以胶带法所建立的皮肤机械屏障功能障碍模型更稳定,操作更方便.

  • ERK1/2通路和血管内皮细胞在15-KETE诱导缺氧大鼠肺动脉收缩中的作用

    作者:郭守利;张一飞;郝天军;孙艳

    目的 用组织浴槽血管环技术研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 1/2,ERK1/2)通路和血管内皮细胞在15-KETE诱导缺氧大鼠肺动脉收缩中的作用.方法 16只体质量为(220±20)g清洁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2组(n=8),正常对照组置于正常环境中饲养(FiO2=21%),缺氧组置于缺氧的培养箱中饲养(FiO2=10%),连续饲养9d后处死,游离直径约为0.5-1.0 mm肺内肺动脉(PA).剪成3 mm长的动脉环,在组织浴槽内进行张力研究.比较在15-KETE给药前后肺动脉环张力变化;机械法去除动脉环内皮,比较内皮完整和去内皮后,15-KETE对缺氧性肺动脉环的收缩作用;用ERK1/2上游激酶抑制剂U0126孵育肺动脉环,比较U0126孵育前后15-KETE对缺氧性肺动脉环的收缩作用;机械法去除动脉环内皮,再比较U0126孵育前后15-KETE对缺氧性肺动脉环的收缩作用.结果 1)15-KETE对缺氧大鼠肺动脉环有收缩作用,呈浓度一效应关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2)内皮完整和内皮去除的肺动脉环,15-KETE对其缩血管作用均受到抑制,但差异显著(P<0.05);3)内皮完整肺动脉环,在U0126孵育前后,15-KETE的缩血管作用均受到抑制,但差异显著(P<0.05);4)内皮去除的肺动脉环,U0126孵育前后,15-KETE的缩血管作用也受到抑制,差异显著(P<0.05).结论 15-KETE可浓度依赖性地收缩缺氧大鼠肺动脉环;15-KETE引起缺氧肺动脉收缩可能与ERK1/2信号转导通路和血管内皮细胞有关,并且位于平滑肌的ERK1/2通路也参与15-KETE诱导缺氧大鼠肺动脉环的收缩.

  • 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建立方法

    作者:孙晴;张璐;郭书文;郑敏;张阔;刘健;武敬平

    目的 探究快速、有效地建立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方法.方法 15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颈总动脉球囊损伤组(n=8)和假手术组(n=7),两组均饲喂高脂饮食,14周后结束实验,对颈总动脉和其他血管节段(胸主动脉、主动脉根部和腹主动脉)作病理观察,计算内膜增生面积/内弹力膜围绕面积(%)、平均内膜厚度/内弹力膜围绕面积半径(%)和大内膜厚度/内弹力膜围绕面积半径(%),以评价斑块大小;确定病变组织形态学分型(美国心脏协会推荐)以评价斑块病变严重程度.测定实验前后的动物血脂水平.结果 高脂喂养14周,在兔主动脉各血管节段中,斑块尺寸由大到小顺序:胸主动脉>主动脉根部>腹主动脉.胸主动脉虽在单纯高脂作用的各血管节段中斑块尺寸大、病变进展快,但仍主要停留在以内膜细胞外脂质池出现为特点的过渡性病变,较少发展至以脂质核心形成为特征的进展性病变.球囊损伤术使病变轻微、进展缓慢的颈总动脉斑块尺寸明显超过胸主动脉(P<0.01),并使其发展为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病.结论 在高脂饮食基础上,球囊损伤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建立以脂质核心形成为特征的进展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兔模型,为进一步探究不稳定性斑块的形成机制及干预措施提供了适用的动物疾病模型.

  • 15-KETE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ERK1/2活性的影响

    作者:郭守利;张一飞;郝天军;孙艳

    目的 从细胞分子水平上研究15-酮基二十碳四烯酸(15-ketoeicosatetretraenoic acid,15-KETE)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上ERK1/2的活性的影响.方法 通过酶法分离、培养SD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smooth cells,PASMCs),使用Western blot技术观察15-KETE对大鼠PASMCs上ERK1/2活性的影响.结果 1)10-6mol/L 15-KETE作用从0.5h到24 h与对照组(未加15-KETE)比较,对ERK1/2总量没有明显的影响.2)与对照组比较,15-KETE处理0.5、1.0、2.0、4.0、8.0h明显增强p-ERK1/2(P <0.05).3)与对照组比较,10-8、10-7和10-6mol/L 15-KETE明显增强p-ERK1/2(P<0.05),随15-KETE浓度增大,p-ERK1/2增多.4)与15-KETE作用比较,ERK1/2抑制剂PD98059 20 μmol/L、50 μmol/L和U0126 0.1μmol/L、1μmol/L均能抑制15-KETE对ERK1/2的活化(P<0.05),并且随着抑制剂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加强.结论 15-KETE对大鼠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上的ERK1/2表达没有明显的影响,但能激活肺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ERK1/2,使其磷酸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ERK1/2通路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U0126能抑制15-KETE对ERK1/2的磷酸化.

  • 食源性肥胖对SD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

    作者:李长宇;徐蓉;朱海燕;刘玮

    目的 探讨食源性肥胖对SD大鼠生殖能力影响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60只6周龄的SD雌性大鼠,采用高脂肪、高热量食物饲喂2周,根据体质量选择肥胖倾向的大鼠20只作为肥胖组(OG组),同周龄的另20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NG组),分别给予高脂饮食和普通饲料饲喂6周后,与雄鼠合笼交配1周,继续喂养直至孕鼠分娩.观察交配前的体质量和Lee's指数,以及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瘦素(leptin)和雌二醇(E2)的水平,并比较两组的妊娠率、平均子鼠数量和平均鼠出生体质量.结果 饲喂6周后OG组体质量和Lee's指数显著高于NG组(P<0.01);OG组大鼠妊娠率明显低于NG组(P<0.01);OG组大鼠TC、TG和LDL-C水平均显著高于NG组(P<0.01);OG组大鼠血清leptin水平较NG组明显升高(P<0.01).结论 高脂、高热量饮食诱导的SD大鼠食源性肥胖模型,其生殖能力降低,可能与leptin水平升高有关.

  • 实验小鼠数量对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体内活性测定的影响

    作者:张卫婷;王英;张红霞

    目的 体内生物学活性是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质量控制的关键指标之一,通过研究找出实验小鼠数量对rhuEPO体内活性测定结果的影响,减少检测的复试率和误判率,控制质量风险.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三部的方法,按低、中、高3个剂量组,分别于皮下注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标准品和样品溶液,在注射后第4天从小鼠眼眶后静脉丛采血测定EPO活性.根据实验设计每剂量组实验小鼠分别选择为3只、4只、6只、9只、12只,通过实验观察每剂量组小鼠数量不同对rhuEPO内活性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每剂量组小鼠为3只的EPO活性测定复试率、相对标准偏差、大误差范围和误判率都远高于小鼠数为4-12只各组的EPO活性测定结果;每剂量组小鼠只数为4只和6只的实验复试率、相对标准偏差和大误差范围相差不大;每剂量组小鼠为9只和12只的实验复试率、相对标准偏差、大误差范围和误判率均低于其他3个实验.结论 每剂量组小鼠数量越多,EPO活性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误差范围和误判率等越低,结合检测成本及实际可操作性,我们认为每剂量组小鼠数量设为9只为EPO生物学活性测定佳的小鼠使用数量.

  • 湖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教育培训现状及对策

    作者:周娉;徐琳本

    通过对湖南省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教育与培训现状调查,分析实验动物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提高认识,完善实验动物人员教育培训机制和加强实验动物创新人才团队建设3个方面提出对策.

  • 探索一种蛙类成蛙的给药方式

    作者:王加美;陈秀萍;朱昊俊;丁家桐;彭于发

    目的 探索一种对成蛙给药的新方式.方法 采用90日龄虎纹蛙(Rana rugulosa)成蛙为实验动物,人工灌胃添加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菌剂的饲料,实验分组为1个空白对照组和5个剂量组,其剂量分别为1 000、2 150、4 640、10 000和21 500 mg/kg,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有5只成蛙,通过计算农药的LD50及14 d的体质量增加,评价采用灌胃给药开展成蛙急性毒性实验的可行性.结果 人工灌胃饲料可使虎纹蛙获得营养支持,使其体质量增加;通过强饲添加不同剂量的Bt菌剂饲料,可以引起成蛙不同的毒性反应及不同的死亡率,且死亡率随Bt剂量增加而增大.Bt菌剂的LD50为6 691 mg/kg,95%的置信区间为(5 564,8 329) mg/kg.结论 对成蛙可以采用灌胃方式给药或者补给营养,以进行成蛙相关的毒性实验.

    关键词: 成蛙 灌胃 毒性 给药
  • 人工哺育离乳期婴猴的饲养管理措施

    作者:陈丽雄;王俊斌;杨凤梅;赵远;鲁帅尧;李艳艳;禹文海;和占龙

    为提高人工哺育离乳期婴猴成活率,通过采取早期离乳、单笼双养、少食多餐、严格控制环境设施温湿度,制定并加强饲育笼舍和饲育器具的清洁消毒工作以及疾病检测和防控等管理措施,解决了人工饲养婴猴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 28例犬、猫角膜疾病的诊疗

    作者:李守杰

    临床选取确诊为角膜疾患但眼压正常的犬、猫共28例,运用雾化熏蒸给药法,结合中医疗法的优势,根据病症分型,辨证施治.结果治疗犬、猫角膜疾病总有效率达85%,此结合疗法可为眼压正常的犬、猫角膜疾病的治疗提供一个治疗模式.

  •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模型的应用概况

    作者:高婷;刘健;樊小农;王舒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是一种自发性高血压动物模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的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该模型亦越来越多地构建成与其他疾病相关的动物模型用于医学研究,如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代谢综合征和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

  • 阿尔兹海默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白杨;辛随成

    阿尔兹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一种与年龄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由于其病因不明、发病机制复杂,制约了该病模型的制作研究工作,本文拟对各类AD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优缺点进行评价,认为转基因模型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 基因敲除小鼠肝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萌;李莉;柴梦音;陈德喜

    基因敲除是研究基因功能的有效手段.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建立的小鼠肝病模型,在研究基因功能及人类疑难病症致病机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目前已获得的基因敲除小鼠肝病模型进行了分类和总结,为相关研究的展开打下了一定基础.

实验动物科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4
1999 01 03 04
1998 03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