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山西医药杂志

山西医药

山西医药杂志

Shanxi Medical Journal 산서의약잡지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影响因子: 0.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9926
  • 国内刊号: 14-1108/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2-38
  • 曾用名: 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版)
  • 创刊时间: 1957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董海原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头孢他啶治疗老年严重下呼吸道感染23例分析

    作者:贾三鹏;戴海生;王路岩;任礼静

    我科自1997年以来应用英国葛兰素药厂生产的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他啶(ceftazidime),商品 名复达欣治疗老年人严重下呼吸道感染23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男21例,女2例,年龄67~84岁,平均73.4岁,其中>80岁者9例,占39 .1%。院内获得性肺炎14例,社区获得性肺炎9例。病种有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合并肺部 感染6例,多发性脑梗死、假性球麻痹致吸入性肺炎7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2例,脑出血合 并肺部感染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肺部感染2例,帕金森病合并肺部感染1例,支气管肺炎 1例。其中5例合并尿路感染。主要并发症有冠心病13例,高血压病10例,糖尿病6例,慢性 肾功能不全4例,植物人状态1例。1.2 临床症状:23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咯痰,痰多呈黄脓样,20例有气促,8例 有紫绀,7例有心衰,17例有发热(其中体温超过38 ℃16例)。两肺均有干湿音。行X线透 视或拍片者15例,肺有单个或多个炎性阴影者11例,余均有两肺纹理增重紊乱。血白细胞> 8.0×109/L者19例,中性粒细胞>0.8者13例。入院后做痰培养18例,培养出草绿色链 球菌5株,卡他球菌5株,表皮葡萄球菌2株,大肠杆菌2株,绿脓杆菌1株,克雷伯杆菌1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2株。

  • 十二指肠降部溃疡32例分析

    作者:朱娜;吕俊旭

    十二指肠降部溃疡发病较少,症状不典型,临床常易误诊或漏诊。1 临床资料  我院从1988-1997年间共收治十二指肠溃疡1 715例,其中十二指肠降部溃疡32例,约占1. 87%。本组32例中,均为男性,年龄23~57岁,平均39.1岁。临床表现:32例均经胃镜检查 确诊,发病至胃镜检查的时间,少于3个月者4例,4个月~1 a 10例,1~5 a 12例,6~10 a 3例,10 a以上3例。病程短者因突发上消化道大出血10 h,行急诊胃镜检查时发现,病 程长者达20 a,因常伴有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故很难真正评价病程。32例 均有左或右上腹疼痛,疼痛一般较剧烈,5例有夜间痛,18例向背部放散,9例有反酸,伴上 消化道出血者8例,其中5例为呕血,5例合并有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镜所见:溃疡直径大 于1.0 cm者5例,0.5cm以下者27例,其中2例溃疡巨大,直径达1.5 cm以上;单发溃疡6 例,病灶均偏大,凹陷明显,多发溃疡21例,溃疡面小而浅,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5例。 2 讨  论  十二指肠降部病变并不等于球后病变,按解剖部位划分,十二指肠球后部是指十二指肠球部 尖端与降部相交呈弓形之弯曲部,长约3.0 cm,而降部则是在该区域以下至横部转折处 [1]。据此,将球后以下包括降部的溃疡统称为球后溃疡[1-4],发病率约 占十二指肠溃疡的5%。

  • 后牙残根残冠根管178例治疗体会

    作者:梁朝霞;郭敏;任龙卿

    根管治疗是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基本治疗方法和佳选 择,已早为国内外学者所公认。随着人口素质及牙体修复技术的提高,人们对于口内残存的 残根残冠的牙根治疗和牙冠修复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作为桩核冠修复的基础,根管治疗更是 “唯一”的选择。本文对近几年来178例患者298颗后牙进行了根管治疗术。就后牙根管预备 及根充的体会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78例患者中,男98例,女80例。年龄在15~71岁,患牙298颗,其中前磨牙124颗,磨牙174 颗。适应证:①后牙不松动;②牙周情况基本良好;③残根断端如在龈下,应<2 mm;④根 管治疗术后能提供桩的置入。1.2 方法  残根、残冠多已破坏至髓腔,只需去腐,将髓室顶揭全,清理髓腔及根髓。若为活髓,要在 局麻下进行上述操作。

  • 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36例疗效观察

    作者:郝玉霞

    近年来研究表明,β-受体阻滞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 竭(CHF),可以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为了观察β-受体阻滞剂对慢性心衰的 疗效,我科从1996—1999年对36例慢性心衰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β 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metoprolol)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治疗对象:36例患者(病例来自本院心内科住院患者)均经充分抗心衰(包括洋地黄、利尿剂及血管扩张 剂)治疗仍无效的严重CHF。男26例,女10例;年龄35~73岁,平均58岁;心衰病程1~5 a。 心功能(按NYHA分级)Ⅳ级7例;Ⅲ级29例。冠心病9例,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2例,扩张 型心肌病7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老年退行性瓣膜病3例。1.2 治疗方法:36例均经常规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洋地黄,在此基础上加用小剂量美托洛尔,首次剂 量为6.25 mg,每日2次,1周后将剂量逐渐增加至12.5~25 mg,每日2次。监测血压、心 率、以心率不低于50次/min,收缩压不低于90 mm Hg为限,连续治疗6~8周。

  • 用铸造金属桩核和烤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

    作者:吴占英

    随着铸造和烤瓷技术的普及,对前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方法也有了更好的选择,传统的把牙 冠与桩构成一个整体这种修复方法有了明显的改进,其修复设计是把牙冠与根分开来制作, 用固位很好的装置来代替缺损了的牙冠组织,并在这个装置上制作牙冠。像在牙体组织上制 作一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国外这种方法已有广泛的指导[1],在国内有关报道 还不多。从1995年起,我院较多地采用铸造镍铬合金桩核—金属烤瓷冠修复前牙牙体缺损, 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本文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 HDLF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疗效观察

    作者:陈乃明;刘玉;苗俊萍;张英

    化疗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老年患者体质差,并发 症多,存在潜在的重要脏器功能改变,寻求安全有效的化疗方案倍受临床工作者重视。我院 自1997年8月至1999年8月收治晚期胃癌22例,采用10-羟基喜树碱(HCPT)、小剂量顺铂(DDP )、小剂量醛氢叶酸(CF)、5-氟脲嘧啶(5-Fu)治疗,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全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年龄60~78岁,中位年龄68岁。全部病例均 为观测病灶,经胃镜或手术病理确诊,按国际抗癌联盟(UICC)TM分期法分为Ⅲ~Ⅳ期,其中 腹腔、盆腔淋巴结转移7例,左锁骨上淋巴结转移4例,肝转移6例,肺转移3例,卵巢转移1 例。手术后复发5例,腹水5例,腹腔广泛转移5例。ELF方案治疗失败者8例。合并2型糖尿病 3例,高血压5例,慢性支气管炎2例,ECG异常5例。

  •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治疗药物性急性粒细胞缺乏症21例

    作者:李桂凤;李卫民

    药物性急性粒细胞缺乏症(简称急粒缺)是临床上较常见的 急危重症,起病急骤,发展迅速,常并发严重感染,病死率较高。我院5 a来用重组人粒细 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治疗本症21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1例急粒缺均为我院1995年1月至2000年1月收住的病例,男8例,女13例 ,年龄16~63岁,中位年龄30岁。诊断及疗效标准按张之南[1]的《血液病诊断及 疗效标准》,发病时外周血中性粒细胞(PMNs)绝对计数<0.5×109/L,并除外放/化疗后 及其他原发疾患引起者,发病前有明确服药史。1.2 病因及发病时间:引起急粒缺的药物:他巴唑9例,安痛定、安乃近各2例,氯氮平、 氯丙嗪、抗菌优、甲硝唑、氯霉素、消炎痛、萘普生、雷米封各1例,发病时间为服药后2~ 40 d。1.3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高热、畏寒,全部病例均有感染表现,多数病例有2个以上 部位感染,其中化脓性扁桃体炎8例,急性咽喉炎4例,肺部感染、肠道感染各3例,泌尿系 感染、败血症各2例,颈部皮肤蜂窝组织炎1例,合并霉菌感染6例,咽峡坏死、口腔溃疡各3 例。1.4 实验室检查:入院时白细胞均在0.2~2.0×109/L之间,大多数在1.0~2.0×1 09/L之间,中性粒细胞PMNs绝对计数低于0.2×109/L者12例,其余在0.2×109~0 .5×109/L之间。骨髓象均呈粒系增生严重受抑或显著成熟停滞,且粒系中易见空泡及中 毒颗粒,仅个别病例示三系造血细胞均极度减低。

  • 成人麻疹140例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

    成人麻疹近几年发病率较高,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现将 我院1993年1月至2000年8月间收治的140例成人麻疹临床特点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140例患者,男74例,女66例,年龄18~33岁,平均年龄23.9岁,诊 断均符合《传染病学》的标准[1]。140例患者中75例未接种过麻疹疫苗,23例接种 过麻疹疫苗,3例患过麻疹,39例预防接种史不详。市民58例,农民82例。1.2 临床表现:全身症状:140例患者均出现发热、咳嗽、流涕、眼结合膜充血、流泪、 皮疹。发热:平均发热天数6.7 d,体温高达40 ℃以上者14例,39~40 ℃97例,38~39 ℃者22例,38 ℃以下者2例。皮疹:皮疹较稀疏者25例,皮疹密集的93例,皮疹高度密集 ,暗红色且融合成大片的9例,皮疹呈疮疹样融合成大疮的4例。出疹顺序:先出疹部位: 耳后31例,颜面66例,躯干35例,四肢8例。口腔麻疹黏膜斑:在皮疹之前出现6例,与皮疹 基本同时出现96例,在皮疹之后出现38例。肺部可闻及湿音者7例,32例患者出现肝脏肿 大,9例患者出现脾脏肿大。

  • 复方丹参早期治疗未破入脑室脑出血关于再出血的观察

    作者:徐外仁;陈锦华

    1990年以来,我院开始 早期(发病24 h)静脉应用复方丹参(CSM)治疗脑出血,取得了良好疗效。现将140例未破入脑 室出血二次再出血观察作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均为我院1991年2月至1998年5月住院病例。140例中男81例,女59例,年龄37~84岁。61岁 以上71例占50.8%,60岁以下69例占49.2%。140例脑出血入院时均由CT确诊,都未破入脑 室。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112例,血压均高于21.3/12.7 kPa(160/95 mm Hg)占80%,其他 原因28例占20%。壳核出血81例(57.9%),丘脑出血24例(17.2%),丘脑壳核混合2例(1.4% ),脑叶27例(19.3%),小脑3例(2.1%),尾状核2例(1.4%),脑干1例(0.7%)。140例中血 肿与梗死并存即双重性卒中22例(15.7%),其中腔隙性梗死6例(27.2%),非腔隙性梗死16 例(7.3%),按多田氏公式血肿小0.7 mL,大70 mL。1.2 方法:①脑出血患者经CT确诊入院后当天在常规脱水降颅压、控制血压等对症治疗的 同时开始静点CSM,每日20 mL(上海第六制药厂生产,早开始用药为发病1 h)连用2~6周 。②用药后2、4、6周复查头颅CT,并根据血肿是否完全吸收决定是否停药。③病情如有新 的突然变化,随时复查头颅CT。2 结  果  140例脑出血患者在早期静点CSM全过程中除1例7 mL(高血压性丘脑出血)1周后临床出现兴奋 状态,复查CT原出血灶较前稍有扩大,并破入脑室,继续静点CSM至血肿和血性脑脊液完全 吸收外,其余均未发现新的突然病情变化,复查头颅CT未见原出血灶扩大或新的出血灶形成 。其中56例进行了2~3次复查,其余84例复查1次。

  • 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的鉴别诊治分析

    作者:冯艳;刘亚军

    近年来尖锐湿疣的发病率很高,已跃居性病发病率的第二 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与此同时更应注意尖锐湿疣与其他类似疾病的鉴别诊断,以防 造成误诊。首先在临床上尖锐湿疣应与外观酷似的假性湿疣进行鉴别。现将我科自1997年以 来尖锐湿疣、假性湿疣各20例在临床及病理方面鉴别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尖锐湿疣、假性湿疣各20例,尖锐湿疣20例患者中男13例,女7例,年龄 大者58岁,小者19岁,平均年龄37岁。20例假性湿疣患者均为女性,年龄大者42岁, 小者21岁,平均年龄为29岁。患者主诉均为生殖器部位长出疣状增生物,无自觉症状。尖 锐湿疣的患者有30%承认有冶游史。1.2 病理检查:20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病理切片均显示表皮呈明显的乳头瘤样增生,甚至呈 假癌状增生,位于表皮上部的细胞呈不规则的空泡变性。真皮浅层血管扩张,其周有中等度 慢性炎症细胞浸润。20例假性湿疣患者的病理切片均显示表皮呈轻度乳头瘤样增生,棘细胞 上层为大小一致的空泡细胞。真皮少见炎症细胞浸润。

  • 罕见的几类食管恶性肿瘤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澄涛;邱志钧;张荣生

    本院自1964年1月至1999年11月行食管恶性肿瘤切除术共3 504例,发现食管平滑肌肉病3例,癌肉瘤2例;行贲门恶性肿瘤切除术共3 388例,发现贲门淋巴肉瘤1 例。这几类食管恶性肿瘤实属罕见,兹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例食管平滑肌肉瘤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4岁~57岁,均因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吞咽困 难1~12个月就诊,平均就诊时间为6.5个月,经X线钡餐造影和食管镜检查,多表现为食 管管腔变狭窄,食管壁僵直、黏膜中断等征象,诊断息肉型食管中段癌2例,浸润型食管下 段癌1例。经手术切除后,1例术后7 a10个月因患肺炎病故,2例术后至今已12 a和23 a仍健在。

  • 脑血管病性痴呆60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爱云

    痴呆是指在意识清醒,视听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获得性的脑部高级功能障碍所致的智能衰退 。痴呆必定有记忆障碍,其他尚有思维、计算、判断、定向力的障碍,以及人格、情感等的 变化。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一个临床综合征。脑血管病性痴呆是因脑动脉硬化致多 发性脑梗死而发生,伴有局限性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病程呈阶梯状恶化。痴呆是脑血管病 的常见后果,是影响患者肢体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因素。本文观察了脑血管病后 痴呆的发病情况,现将由CT证实脑梗死所致痴呆60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性41例,女性19例,年龄51~83岁,平均61岁,吸烟10 a以上41例,有 饮酒嗜好28例,高血压病史53例,2次脑梗死39例,3次脑梗死8例,2次脑梗死1次脑出 血7例,出血并梗死3例,有冠心病16例,糖尿病24例,发病短者3个月,长者14 a 。1.2 临床诊断标准:①年龄在50岁以上,且意识清醒。②有明确的智能衰退表现,并均经 神经心理学和缺血量表测定达到痴呆筛选标准。③多有长时间的高血压病史或有糖尿病病史 ,并有多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卒中病史。④与alzheimer型痴呆相比,本病发病相对 迅速,病程呈阶梯性进展。⑤可有全身性动脉硬化的表现,如心脏扩大,心律不齐,有明显 的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⑥CT和MRI可显示在大脑两侧的基底节区、皮层下白质及侧脑室旁 有多发性缺血性梗死灶。本文60例均用长谷川简易智能表测试,总分均在20分以下(总分大 于30分正常,29.5~20分为轻度痴呆),19.5~10分36例,10分以下24例。所有患者均表现 为中、重度痴呆。

  • 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呼吸系统感染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晓芸;许建英;杜永成;王红

    在呼吸系统的非细菌性感染中,肺炎支原体(MP)是常见的病原体,感染早期即可出现IgM升 高。为了解呼吸系统感染中肺炎支原体的感染现状及其临床特征,对我院1999年9月至2000 年2月门诊及住院患者234例进行了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测定,综合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受试者为我院呼吸科1999年9月至2000年2月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共234例, 其中男性126例,女性108例,年龄16~76岁。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43例,急性气管、支气管 炎67例,慢阻肺合并感染52例,发热待诊24例,肺炎34例,支气管哮喘9例,其他5例。[ JP2 1.2 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全部人员均为空腹肘静脉采血,离心后取血清冷藏3 d内检测 ;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测定采用酶联免疫法(EIA),药盒购自北京海奥万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根据药盒说明测定结果分为阴性(<770 kU/L)、弱阳性(770~950 kU/L)及阳性(>950 kU /L),而将有呼吸道急性感染的临床表现、肺炎支原体IgM阳性者视为肺炎支原体感染,弱阳 性视为可疑,建议1~2周后复查。

  • 清洁灌肠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前的应用

    作者:焦竹萍;丁志兰

    先天性巨结肠又称无神经节细胞症,是比较多见的胃肠道发育畸形之一。据一般估计 目前本病的发病率为1/2000~5000,性别的发病也有显著差异,男性多于女性,平均男女之 比为4∶1[1]。巨结肠根治术为目前对此病的主要治疗方法,而清洁灌肠又是术前 准备的重要环节,因而认真做好本病围手术前清洁灌肠护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也就有了一 定的意义。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科从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对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施行根治术的患儿共26例,其中男21 例,女5例,年龄小的1岁,大的9岁,进行清洁灌肠的时间一般为7~14 d,术后均取得 满意效果。1.2 清洁灌肠前准备

  • 胸部创伤救治体会

    作者:台英杰;张岚

    胸部创伤是常见急症,且多为复合伤,伤情较重,并发症多,救治难度大,病死率高。我院 自1988年3月至2000年3月收治胸部创伤36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364例中,男277例,女87例,年龄11~76岁,平均31.7岁,以25~45岁为多见。致 伤原因以车祸,施工事故,械斗为多;伤情包括肋骨骨折297例,单纯血胸107例,气胸246 例,血气胸221例(其中22例血气胸43例),连枷胸72例,肺挫裂伤54例,支气管断裂19例, 心脏大血管损伤6例,复合伤39例(其中胸、腹复合伤31例,胸、脑复合伤9例,胸、脊柱、 四肢复合伤13例,胸其他复合伤5例),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7例。本组病人死亡15例 ,病死率4.1%,死因为创伤性休克,入院数小时内抢救失败8例,并发ARDS死亡3例,并发 肺部感染死于呼吸衰竭4例。

  • 肠破裂80例诊治分析

    作者:

    外伤性肠破裂是严重急腹症,是常见的腹内脏器损伤,我 院1983年12月至1997年6月共收治外伤性肠破裂80例,现将有关临床资料及诊治分析报道如 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男75例,女5例,年龄5~70岁,平均年龄33岁。腹部撞击伤48例 (60%),挤压伤20例(25%),跌落伤10例(12%),刀刺伤2例(3%);全组闭合损伤78例(97%), 开放损伤2例(3%)。  临床表现:全部病例伤后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呕吐者18例(30%),体温超过37.5 ℃者32例( 40%),血压<12/8 kPa 20例(25%),典型腹膜炎者70例(88%),只有腹部压痛者10例(12%)。 有72例进行腹穿,占全部病例的90%,其中阳性发现70例,阳性率为96%。腹部透视仅有10例 发现膈下游离气体(12%)。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0×109/L 68例(85%)。  损伤破裂部位:十二指肠破裂5例(6%),空肠破裂15例(19%),回肠破裂50例(66%),结肠破 裂10例(12%)。1处破裂60例(75%),2处破裂12例(15%),多处破裂3例(4%),横断伤5例(8%) 。合并腹内其他脏器损伤:肠系膜伤20例,肝损伤3例,胰损伤3例。1.2 手术方法:单纯破裂修补56例(70%),肠切除吻合术11例(14%),十二指肠空肠吻合2 例,半胃切除空肠吻合3例,结肠造瘘8例。手术全部用双套管及橡皮管多处引流,术后未发 生腹腔脓肿。2 结  果  本组死亡5例,治愈75例,治愈率93%,其中失血休克2例,感染中毒休克3例。

  • 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面部淋巴管瘤短期疗效观察

    作者:王亚拉;刘瑛年;李茂涛

    淋巴管瘤好发于口腔颌面部及颈部,并常与血管瘤并存称淋巴血管瘤,近几年来我们运用平 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取得较好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临床淋巴血管瘤共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8个月~29岁。其中舌部淋巴管瘤6例, 淋巴血管瘤3例,婴幼儿颈部囊性水瘤5例,唇颊部淋巴瘤3例。1.2 治疗方法:确诊后做胸透、血常规检查,范围大者做肾功能检查,结果正常者开始治疗,用药量大和次 数多者治疗后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胸透检查。  注射药物前尽量抽出瘤内液体,每次用4~8 mg平阳霉素加1%利多卡因2~5 mL加地塞米松2 ~3 mg混合多点注射。每4~7 d重复1次直至基本消失,一般为3~7次。3个月后复查评估疗效。

  • 突发性耳聋听力曲线形状与疗效的关系

    作者:高福秀;张芩娜;刘俊杰

    突发性耳聋的治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多认为发病至就诊 时间的长短及耳聋程度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1,2]。我们总结2000年1至8月经我 科治疗的发病1周以内,中~重度的突发性耳聋患者70例70耳,分析其听力曲线形状,旨在 探讨听力曲线形状与突发性耳聋疗效之关系,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50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听力曲线呈渐升型或谷状(以中频损失为主),男33 例(33耳),女17例(17耳);均为单侧,左侧35例,右侧15例,年龄16~59岁,平均46岁,发 病时间1~7 d,平均2.5 d。平坦型与渐降型组20例(20耳),其中男14例(14耳),女6例(6 耳),年龄20~55岁,发病时间1~5 d,平均2 d。诊断和疗效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 科分会1997年颁布的标准。1.2 治疗方法:对所有患者均采用综合治疗,入院后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ATP、辅酶A、东菱克栓酶、川芎 嗪输液治疗,10 d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行第二次纯音听阈复查,全部病例均治疗2个疗程。

  • 面中部复合骨折的处理

    作者:孟彦;张俊生;甘世新;南杰;夏志卿

    面中部复合骨折是指同时伴有上颌骨、颧骨、颧弓、鼻骨 、眶壁等骨折[1-5]。多见于交通事故伤,其中以上颌骨和颧骨骨折更为常见 [1-5]。面中部骨性连接较多,且遭受创伤容易发生塌陷、移位骨折,导致面部明显畸 形。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闭合复位、颅颌悬吊和颌间固定,然而临床实践表明,这种处理方法 不仅病人难以接受,而且不能使上颌骨获得正确复位,面部畸形难以改善。近来由于坚固内 固定技术及正颌外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面中部复合骨折采取开放复位和坚固内固定,取得 非常满意的效果。我们自1995年以来,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面中部 复合骨折12例,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2例中,男10例,女2例。年龄16~55岁,平均40岁。9例交通事故伤,3 例为煤矿井下事故伤。1.2 骨折类型:12例患者共62处骨折,少同时伴3处骨折,多可达8处骨折,全部病例 均有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挫裂伤,其中有3例合并下颌骨骨折。

  • 术中胆道造影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毕郭龙;曲方;张思谦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同传统的开腹胆囊切除术相比,LC 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但对它的安全性,特别是胆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令人 关注[1,2]。为了减少或避免胆道损伤并发症的发生,提高LC的安全性,我院自19 95年开展LC手术以来,对其中的36例进行了术中胆道造影,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自1995年5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急性结石性胆 囊炎、胆囊息肉行LC患者68例,对其中36例进行了术中胆道造影。1.2 造影方法:全麻成功后,常规行四孔法LC术,先解剖分离Calot三角,显露胆囊管, 于胆囊颈与胆囊管交界处钛夹夹闭,在肽夹近端用弯型剪刀在胆囊管前壁上剪一小口,见有 胆汁流出后,经右锁骨中线肋缘下5 mm孔送入适当口径的输尿管导管,经剑突下主操作孔的 分离钳帮助将输尿管导管插入胆囊管1~1.5 cm,导管插入前用生理盐水将导管内空气排净 ,然后将输尿管导管和胆囊管妥善固定,推注生理盐水,明确不漏水后,即可推注1∶1稀释 的76%泛影葡胺。造影时病人体位取头低足高15~20度,这样可使肝内胆管得到良好显影, 造影结束后尽量抽吸造影剂。1.3 结果:术中行胆道造影36例,全部插管成功并获得满意的胆管显影图像。发现胆总管 结石2例,副肝管1例,胆囊管直接汇入右肝管1例。2 讨  论

  • 测定糖尿病患者尿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丽中

    目的 了解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测定尿转铁蛋白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82例无明显血管并发症的NIDDM及200名健康人尿转 铁蛋白的排泄(UTFE),将其与尿蛋白排泄(UAE)进行比较。结果 无明显血管 并发症的NIDDM患者UTFE增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UAE增高的发生率(51.2%与28.0% ,χ2=9.31,P<0.01),UTFE与UAE呈明显正相关。结论  UTFE可能是一个较UAE更敏感、更早反映NIDDM早期并发症的指标

  •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及脑脊液甲状腺激素的动态观察

    作者:侯丽英;杨丽丽

    目的 观察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清及脑脊液(CSF)甲状腺激素水平变 化,探讨其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方法 用放射免疫法对实验室、对照组血 清及CSF的T3、FT3、T4、FT4、TSH分别进行检测。结果 在脑出血 发病后3 d,T3、FT3显著降低(P<0.05)。7 d开始升高,14 d 后接近对照组水平。T4、FT4、TSH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及CSF中T3、FT3水平增高可能与急性期脑出血( 特别是脑水肿高峰期)出现的内分泌紊乱有关;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脑出血部位及预后有关。

  • 评价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作者:应逸凤

    目的 讨论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诊断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价值。方法 8例受检者全部经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采用80 mL对比剂2.5 mL/s 单相注射,延迟25 s肾皮质期扫描,65 s肾实质期扫描。观察其病灶组织成分、特征、发生 部位及双期强化峰值。结果 螺旋CT双期增强扫描显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起源于肾实质6例,肾窦1例,肾包膜下及肾周连接组织1例,伴结节硬化2例,两侧多发4例 ,单侧单发4例。双期增强未强化多脂肪成分5例,少脂肪成分2例,无脂肪成分1例,而肿块 内软组织成分明显强化,二者分界清晰。其中术前误诊为肾癌1例。 结论  双期增强扫描对其具有显著的诊断价值,特别是对少脂肪的病例采用薄层加重建更有 利于病变显示。

  • 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顺应性的研究

    作者:侯玉立;朵振顺

    目的 探讨TCD中的脉动指数(PI)与脑血管顺应性的关系。 方法 利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仪对大脑中动脉(MCA)的高血流速度( Vs),低血流速度(Vd)及平均血流速度(Vm)进行观察,然后求出脉动指数(PI),即PI=(Vs -Vd)/Vm。 结果 通过临床上四组资料即正常组(N),高血压组(H)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TIA)及脑梗死组(CI)的PI值分析发现,正常值PI小,随着病情加 重,PI值逐渐加大,四组间两两比较P<0.05。 结 论 PI可作为反映血管顺应性的良好指标,不仅能真实地反映血管顺应性同血管本身 状况(如痉挛、受压、狭窄及扩张),外周阻力及血流量间的密切关系,还能无创地进行定量分析。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精索静脉曲张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贺宝忠;贺美忠

    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不育症的发病机制,众说纷纭,一般 认为,精索精脉血液回流受阻,局部组织缺氧、睾丸温度增加,并能把肾上腺分泌的固醇类 物质、肾脏生成的毒性代谢产物带到睾丸,干扰其正常的代谢,影响精子的产生。其主要原 因均由精索蔓状静脉血流丛血流动力学的异常而引起,为此我们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48例 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的患者进行精索蔓状静脉丛血流动力学的研究,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共收治因左侧精索静脉曲张引起不育患者48例,年龄为21~48岁,平 均为28岁,均为婚后1 a以上不育,且精液检查3次为异常,而无生殖内分泌激素异常,临床 精索静脉曲张(VC)36例,亚临床精索静脉曲张12例

  • B超诊断外伤性脾损伤45例

    作者:王岩;李向东;吴喜宏

    我院近年来收治的外伤性脾损伤45例,根据B超检查结果,其中24例经手术治疗,21例行保 守治疗。经回顾分析,确认B超检查对脾损伤的诊断及指导临床选择治疗方案具有较大价值 。现结合本组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45例,男36例,女9例,年龄小8岁,大65岁。初次检查时间均为外伤后1~24 h, 其中因车祸直接或间接撞伤29例,挤压伤7例,砸伤5例,坠落伤4例。1.2 方法:仪器为AlokassD-1100型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检查时取平卧、右 侧卧位,左肋侧7~9肋间腋前线至腋后线之间及左肋缘下多切面连续扫查,注意脾包膜及脾 实质回声,同时做常规的全腹扫查以排除其他部位的合并损伤,并观察有无腹腔内积血并判 断积血量的多少。对暂行保守治疗者,根据情况进行床边超声动态检测,观察判断有无活动 性出血。2 结  果

  • 老年人致死疾病417例分析

    作者:梁建并

    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条件的改善,人民的寿命将会继续延长,老年医学问题将会 进一步得到重视。老年人常见的三大疾病——脑血管病、心脏病和恶性肿瘤目前占老年人死 亡原因的70%~80%。现将我院1997—1999年60岁以上死亡病例417例分析如下。1 一般资料  我院1997—1999年60岁以上老年人死亡人数为417例,其中60~69岁154例,男88例,女66例 ;70~79岁197例,男134例,女63例;80岁以上66例,男35例,女31例。2 讨  论2.1 按主要疾病所属系统分析:死于呼吸系统的例数较多占30.5%,其次是神经系统(脑血管病为主)占27.3%,消化系统( 肿瘤多见)占21.6%,心血管系统占14.6%,其他系统占4.8%。各系统均以60~79岁组死亡 率较高,见表1。

  • 太原地区感染性腹泻2 714例致病菌群及耐药性变迁的调查

    作者:

    为了解太原地区感染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情况的变化,对1994—1998年 我院感染性腹泻住院病人大便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做10余种抗生素敏感试验,对其耐药性 进行统计学处理。1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4—1998年我院感染性腹泻住院患者,共2 714例。年龄介于7个月~83岁。取 就诊当日新鲜大便脓血部分立即进行培养,用麦康凯琼脂平板及山梨醇培养基,亚硝酸盐培 养基分离及增菌培养,并做血清学及生物化学鉴定。对培养阳性细菌,1994—1997年做氟 哌酸等11种抗生素,1998年加做环丙沙星,羟氨苄青霉素及羧苄青霉素敏感试验。纸片法判 定结果,根据抑菌圈直径大小分高、中、低度敏感及不敏感,不敏感者视为耐药。2 结  果  2 714例大便标本培养出阳性致病菌707株,菌种分布见表1。对707株致病菌做氟哌酸等10余 种抗生素药敏试验,其耐药情况见第29页表2。5 a中氟哌酸、痢特灵、先锋霉素V、卡那霉 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氨苄青霉素、抗菌优、氧哌嗪青霉素9种常用抗生素耐药性 的动态变化见第29页表3。1994年与1998年耐药性的比较见第30页表4。

  • 山西省眼科现状调查分析

    作者:杨捷;武志兰;冯义;石正琦

    为配合“视觉第一 中国 行动”建立眼科现状数据库项目的完成,1998年我们对全省县级以上的医院进行了填表问卷 式调查。1 全省概况  ①全省11个地(市)有145所县级以上医院;眼科医生644名,五官科兼眼科医生165名,平均 每5万人口中有1名眼科医生(1/50 000);②眼科护士670名(1/50 000);③眼科技师85名; ④所有参与眼科工作的眼科医生会做白内障囊内摘除术(ICCE)、白内障囊外摘除术(ECCE), 人工晶体植入术(IOL)的有422人,占所有眼科工作医生的65.5%;⑤在145所医院中具有裂 隙灯、检眼镜等基本眼科设备的医院137所(94.5%),具有眼科手术显微镜的医院53所(36 .5%);⑥全省共有眼科床位1 640张,每2万人口1张床(1/20 000);⑦全省1996年共计完成 白内障复明手术6 301只眼,白内障手术指数为210;⑧全省42.1%的医院没有独立的眼科, 有12所眼科专院。2 城乡比较

  • 颌面部巨大动脉血管瘤破裂抢救成功一例

    作者:尹刚;张美莲;乔丽平

    患者:男性,42岁。10 a前无意中发现左侧颧弓下有一肿物,质软,无痛,用手按压时 有搏动感,当时未引起患者注意。10 a来肿物逐渐长大,面部明显不对称,故来我院就诊, 经彩色多普勒及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左侧面部动脉血管瘤,体积达8.0 cm×5.7 cm×4 .2 cm,建议行手术治疗。由于患者不同意手术,故未继续治疗。3个月后,因打喷嚏致瘤 体突然破裂而急诊入院,当时患者神志清楚,呼吸困难,血压为12/8 kPa。左面部、颌下、 颏下、左半侧头皮及枕部明显隆起,体积达30 cm×26 cm×15 cm,左鼻腔内出血,开口受 限,左侧眼睑重度水肿,结膜下出血。  抢救过程:在急诊行气管切开,同时抗休克治疗,在全麻下行左颈外动脉结扎术,但效果不 理想,肿胀还在继续加重,既而采取瘤体周围多入路切口阻断交通支,全部切除瘤体及病变 组织,清除淤血约1 500 mL,由于出血过多,给输新鲜血5 400 mL,同时抗休克、保护肾功 能,全身抗感染,止血对症支持治疗,患者病情得到平稳,1周后痊愈出院。

  • 腔隙性脑梗死2例

    作者:李丹

    例1:患者:男, 60岁。以对近事遗忘10余天为主诉入院。10余天来对刚发生的事记忆丧失、遗忘而引起家人 注意。对远期记忆良好,同时伴周身无力,睡眠增多而就诊。查体:血压150/95 mm Hg(1 mm Hg=0.133 kPa)表情呆滞,口角稍向左偏,舌偏向右侧,右侧鼻唇沟变浅。心肺正常, 右下肢肌张力减弱,肌力正常。眼底动脉硬化。头部CT示丘脑部腔隙性脑梗死。既往史:高 血压病15 a。病理解剖的研究证明:人的记忆障碍与海马、海马旁的结构以及边缘系统其他 部位的损害有密切联系,解剖学所述丘脑前核群与海马有往返的纤维联系,背侧核是前核的 延伸,边缘系统由边缘叶、大脑皮质的其他部位如后部眶回、脑岛、颞极皮质以及一些皮质 下核、部分下丘脑、丘脑前核、丘脑内侧核、丘核上部以及中脑被盖房正中部分和中央灰质 组成。所以丘脑部腔隙性脑梗死,虽然面积小,但临床已出现精神异常,记忆障碍及面瘫, 机体肌张力减弱。经扩血管治疗2个疗程,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但我们仍建议患者每年疏通 血管治疗,以防止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

  • 发作性睡病3例

    作者:杨焕仁

    例1:患者: 男:16岁。1 a来不明原因出现睡眠增多,多于上课中发生,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至十几分 钟,发作时睡意难以控制,每次发作多在上午上课中间发生,跟讲课内容无关,睡眠十几分 钟缓解后能正常上课。经头颅CT检查未见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例2:患者:男,9岁。0.5 a来无明显诱因出现精神萎糜,嗜睡;吃饭或玩耍中出现打盹, 但睡眠时间短,数分钟缓解,无猝倒现象,症状可持续3~5 d,过一段时间又出现上症,智 力、思维均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示慢波增多,头颅CT正常。  例3:患者:女,7岁。近2个月来反复发作短暂间睡眠,在玩耍中突然睡眠,难以抗拒,给 予刺激难以醒觉,持续10~20 min缓解如常,近一周发作频繁,早晨进餐中出现嗜睡,有时 饭吃不完即入睡,不能正常上学。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头颅CT正常。  讨论:本文3例均无脑部疾患史、外伤史,家族无特殊记载。发作性睡病临床 上主要表现为日间不可抗拒睡眠表现,大多数病人常有发作猝倒,本文例1表现上课中多发 ,发作时必须睡眠10 min左右可缓解;例3发作频繁,有时一天发作2~3次,特别早晨刚醒 又出现睡眠。以上3例均服用利他林中枢兴奋剂有效。

  • 甲状腺功能低下症误诊为扩张型心肌病一例

    作者:郭燕

    患者:男,69岁。主因心慌、怕冷3 a,乏力、纳差10 d于2000年1月28日入院。3 a前无诱 因出现心慌、胸憋伴怕冷、便秘、头晕等,常年感四肢冰凉,活动后双下肢可凹性水肿,就 诊某省级医院心内科,做心电图示心肌供血不足。B超示心包积液,左室腔扩大。诊断 为“扩张型心肌病”。给予硝酸甘油、消心痛等扩血管,地高辛强心以及利尿等对症治疗好 转出院。院外长期服用上述扩血管、强心药物治疗。10 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咯白色痰,随 即感周身无力,穿衣不能,生活不能自理,神志淡漠加重,纳差、不思饮食。家属诉该病人 年轻时性格开朗,喜交际,善言谈,近10余年性格变弧僻,少言语。查体:体温36.2℃, 血压100/80 mm Hg,他人抬入病房,神志恍惚,神情淡漠,全身皮肤较粗糙,颜面眼睑水肿 ,甲状腺未触及,心界向两侧扩大,心音遥远,心音低钝,心率82次/min,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血K+2.5 mmol/L(3.5~5.5)mmol/L,Na+1.6 mmol/L(135~150)mmol/L,Cl -88 mmol/L(95~109)mmol/L。肾功能:尿素氮10.0 mmol/L(3.9~6.1)mmol/L,血肌 酐191 μmol/L(62~133)μmol/L。甲功:T30.26 mg/L(0.7~2.3)μmol/L,T40.5 1 mg/L(4.2~13.3)mg/L,γT389.4 mg/L(35~95)mg/L,TSH 53.07 mU/L(0.4~7. 3)mU/L。血脂:TG2.34 mmol/L(0.57~1.70)mmol/L,余TC,HDL-C,LDL-C均正常范 围。心脏B超:左右室增大(以左室为主),心包大量积液,心功能降低。诊断:甲状腺功能 低下症,甲低危象前期,甲低性心脏病,心包积液,重度水电解质、酸碱紊乱。给予地塞米 松静点,少量甲状腺素片口服及其他对症、支持治疗10 d,病情稳定后停地塞米松,继续小 剂量甲状腺素片口服并逐渐增加剂量,治疗2个月后出院。出院时心慌、颜面水肿消失,怕 冷改善,性格恢复喜交谈,思维敏捷。心脏叩诊浊音界缩小。复查B超:心包积液少量、心 室腔较前次比较有所缩小。肾功能恢复正常。甲功:T3、T4仍偏低,但较前明显升高, TSH较前下降。门诊随诊治疗。

  • 新生儿低镁血症呈落日眼2例

    作者:高群英;闫芳华

    例1:患者:女,20 d。第2胎,足月顺产,牛乳喂养,母孕期有腿抽筋史。主因反复呈落日 眼7 d住院。患儿生后13 d开始出现双眼球垂直震颤,并呈落日状,每日10余次,不伴发热 ,无呕吐。查体:T 36.5℃,神志清楚,精神可,头围34 cm,前囟平坦,无颅缝裂 开,心肺腹未见异常。头颅CT平扫:未见异常。脑脊液正常。查血钙2.0 mmol/L,诊断为 “低钙惊厥”,给予静滴10%葡萄糖酸钙治疗3 d无效,查血镁为0.4 mmol/L,加用25%硫酸 镁0.3 mL/kg,2次/d,深部静脉注射,用药第2天其落日眼次数减为6~7次,第4天2~3次 ,第6天1次,用镁硫酸治疗第7天后再未出现落日眼,改为10%硫酸镁口服,每次1~2 mL/k g,2次/d,共服5 d,查血镁正常后停用。  例2:患者:男,26 d。第3胎,第3产,母乳喂养,母孕期有腿抽筋史。主因眼球反复呈落 日状伴肢体抽动5 d住院。患儿生后21 d开始出现间断性眼球垂直震颤及落日眼,伴肢体抽 动,每日10余次。查血钙略低,血镁0.35 mmol/L,头颅平扫:未见异常。脑脊液化验正常 。诊断为低镁血症。给予25%硫酸镁0.3 mL/kg,深部注射,2次/d,用药3 d后未出现落日 眼,抽风停止,改为口服10%硫酸镁4 d巩固疗效,用药1周后查血钙、血镁正常。

  • 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一例

    作者:赵乃倩;温彦芳;牛鹏姣

    患者:女,40岁。于1989年9月无诱因出现多饮、多尿、消瘦,测空腹血糖2 800 mg/L,尿 糖(),尿酮体阴性,诊断为糖尿病,予控制饮食及口服达美康、二甲双胍治疗。于1994年 出现进行性耳聋,经耳鼻喉科检查确诊为神经性耳聋。于1997年无诱因出现恶心、呕吐,测 尿酮体(),考虑糖尿病酮症,开始胰岛素治疗。高体重55 kg。既往体健。妊2产2,第1 胎体重4 500 g,第2胎因早产数天后死亡。家族中母亲患耳聋,死于失语、偏瘫,未经诊治 。父亲无糖尿病、耳聋病史。同胞姐妹3人,姐姐患糖尿病、神经性耳聋,一直口服降糖药 治疗,无肥胖史。查体:身高160 cm,体重45 kg,BMI 17.6 kg/m2,极度消瘦,听力障 碍,余无异常所见。辅助检查:空腹C肽0.6 μg/L(正常值:0.6~3.8 mg/L),胰岛细 胞自身抗体阴性。于院外行PCR扩增基因诊断技术检查,结果为线粒体tRNAleu(UUR)n t 3243A→G突变,从而确诊为线粒体tRNAleu(UUR)基因突变糖尿病,给予适当放宽饮 食控制,从事轻度运动及胰岛素、辅酶Q10 150 mg/d治疗,追踪观察疗效,并建议其相关亲 属进行基因检查。

  • 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HBV DNA的初步研究

    作者:谢红彦;张玲荣;郎丽娟

    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诊断,通常是检测乙肝五项以及采 用常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则HBV DNA。近年来,定量PCR方法已经用于临床,为 精确检测病毒含量提供了灵敏的指标。我们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了33例乙型肝炎病人的39 份血清的HBV DNA,并与定性PCR方法进行了比较,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3例病人为我院1997年6月至1999年10月住院的乙型肝炎病人,其中男性29例,女性4例,年 龄21~68岁。诊断符合1995年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 案。临床类型包括急性肝炎7例,慢性肝炎23例,亚急性重型肝炎1例,肝炎后肝硬化2例。3 3例病人共采集39份血清标本。乙型肝炎抗原抗体系统五项指标中至少有两项异常。1.2 主要试剂

  • 不同剂量甘露醇在脑出血治疗中对肾功能影响的对比观察

    作者:

    对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我科治疗,经CT证实的脑出 血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在治疗中小剂量甘露醇与大剂量甘露醇的疗效及对肾功能 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15 例,平均年龄为67.2岁。出血位于丘脑6例,基底节区24例,外囊4例,脑叶8例,破入脑室 者6例。对照组36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7例,平均年龄为68.5岁。出血位于丘脑7例,基 底节区21例,外囊2例,脑叶6例,破入脑室者3例。入院时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 疗组平均23.5分,对照组平均21.4分,两组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从发病到开始治疗时间为2 h~3 d,入院后治疗组予20%甘露醇12 5 mL每8~12 h静点1次。对照组予20%甘露醇250 mL每8~12 h静点1次,治疗7~14 d,其他 予神经营养、支持、预防性抗感染等治疗,并避免应用其他肾功能损害药物。  入院当时及第3、5、7天监测尿素氮、肌酐的改变,如有异常每日复查。

  • 出血坏死性上颌窦炎的X线CT诊断

    作者:赵浙民;胡红

    出血坏死性上颌窦炎在临床上易被误诊为上颌窦肿瘤,X线、CT检查对观察病变范围和鉴 别诊断上有重要价值[1-3]。X线、CT检查主要以窦腔内软组织肿块、窦壁骨质吸 收或破坏为特征,而一般上颌窦多以窦腔致密、有液平及黏膜增厚、窦壁改变不多见为特征 。慢性期可表现为窦壁的增生硬化。为了进一步对出血坏死性上颌窦炎X线、CT表现的认识 ,本文就10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资料结合X线、CT诊断进行分析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0例中,男7例,女3例,年龄10~70岁,平均年龄41岁。临床表现均有间 歇性鼻塞、脓涕(呈黄色或灰色),有时鼻衄,病灶多为单侧性改变,个别病例中有涕中带血 丝,面部肿胀等病程多为慢性,以反复上颌窦炎治疗效果不佳或无效。1.2 检查方法:10例病人均采用常规摄副鼻窦,柯、华氏位片和CT轴位扫描,扫描层厚及间距各为5 mm,有 6例作了平扫加增强扫描,分别摄软组织窝和骨窝片,机型为美国产PIKER-IQCT。

  • 193例胫腓骨开放骨折临床治疗体会

    作者:徐立渊;李根民;乔建军

    自1994年8月至1999年12月,我院共 收治胫腓骨开放骨折193例,均手术治疗。随诊5~24个月,出现术后并发症47例,余治疗效 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临床资料:本组男性189例,女性4例,年龄9~62岁,平均年龄35.5岁,左侧小腿11 7例,右侧小腿76例。骨折部位:中上段36例,中段62例,中下段95例。骨折类型:斜型67 例,螺旋型18例,粉碎骨折61例,横形41例,多段骨折6例。损伤机制:煤矿砸伤167例,车 祸伤10例,高处坠落伤6例,爆炸火器伤6例,其他损伤4例。按Custilo分类[1]: Ⅰ型34例,Ⅱ型62例,Ⅲ型97例。受伤时间:8 h以内164例,8~12 h 23例,12~20 h 6例 。1.2 治疗方法:本组病员均行手术治疗。清创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23例,跟骨牵引,后 期管形石膏固定26例,螺钉固定36例,梅花针髓内固定39例,钢板固定28例,外固定架固定 34例,交叉斯氏针固定3例,一期截肢4例。一期闭合创口182例,延期闭合创口11例。

  • 急性肌张力障碍32例分析

    作者:吕振国;赵希福;古丽娟

    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碍 (ADT)临床多见,单一药物引起的报道较多,现将我院收治的32例药物引起的急性肌张力障 碍患者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男21例,女11例,年龄小10个月,大45岁,平均21.3岁。1.2 用药情况:①胃动力药16例(50%):均为胃复安, 单剂小量10 mg,大量100 mg ,3例为服用3次后,余均为首次用药后发病。肌注多在1 h左右,口服1~2 h后发病。②抗 精神药物13例(41%):氯丙嗪3例,单剂小量25 mg,大量50 mg;奋乃静2例,均为2 mg ;三氟拉嗪1例,剂量5 mg;泰必利2例,1例为0.3 g日服2次,1例为0.1 g日服3次;服药 后至出现症状的时间不确切。氟哌啶醇5例,单剂小量2 mg,大量8 mg,4例为首次用药 ,1例为服药3次后,肌注者0.5 h,口服者12 h出现症状。③抗癫药3例(9%):苯妥英钠2 例,为癫痫患者不规律用药突然加大剂量,0.4 g顿服后发病;卡马西平1例,每次0.3 g ,日服3次后发病。

  • 内科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苏新生;吴宏;肖永红

    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的严重症状,一般情况下首先采取内科治疗,在基层医疗单位更是 第一选择,如无效时方考虑转院或外科手术。自纤维内镜问世并广泛应用以来,绝大多数病 人可望内科治疗成功。现介绍基层常用的内科治疗手段。1 输  血  对每一个大出血病人,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治疗,首先都必须给病人输血,除补充失去的血容 量,尚可有止血的作用,输血的量和速度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而决定。好是输同型新鲜血 ,因为内含大量凝血因子;对肝硬化病人尤其要输新鲜血,因为陈旧性血内生成大量的氨, 血液放置时间越长,血氨越高,肝硬化病人本身就有血氨增高的潜在危险,如果输入较多的 陈旧血液极易诱发肝性脑病而致肝昏迷。另外,临床上所输均为抗凝血,因此应在输血时加 入适量的钙剂以对抗Na+,以促进凝血功能。一般每输入400 mL血后,静脉推注10%葡萄 糖酸钙10 mL。

  • 改良剖宫产术102例应用体会

    作者:李素云

    新式剖宫产术是由以色列Stark医生1988年开始推广,并被19个国家所采用[1]。 我院于1998年开始引用,并在此基础上加以改良,具有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不需 拆线,腹部切口美观等优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8年6月至1999年12月,在我院因各种原因采用改良后新式剖宫产术分 娩102例,年龄22~27岁,平均26.77岁,其中前置胎盘4例,妊高症15例,胎儿宫内窘迫15 例,胎头位置异常39例,臀位12例,骨盆异常5例,宫颈扩张阻滞12例。

  • 逍遥散治疗黄褐斑51例疗效观察

    作者:赵玉梅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色素性皮肤病,属中医“肝斑” 范畴,它是面部黑色素病变的一种, 以淡褐色或褐色蝴蝶片状分布面部,多见于女性,影响美观。  有报道曾用逍遥散加服维生素E胶丸内服治疗黄褐斑取得良效,近年来笔者作了51例观察, 证实此方治疗黄褐斑确实效果肯定,叙述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我所妇科门诊1994年5月至1998年10月随机就诊的黄褐斑患者51例,均系 女性。年龄在18~60岁,25~40岁者较多。病程长者6 a,短者8个月。干部10例,工人 21例,农民14例,其他6例。1.2 治疗方法:内服中药逍遥散。处方:当归12 g,柴胡12 g,白芍15 g,白术12 g,茯 苓10 g,薄荷3 g,甘草8 g,煨姜3 g。  西药口服维生素E胶丸,每日服2次,每次100 mg。另外用维生素E涂面部,每日2次。2 结  果  痊愈21例(黄褐斑全部消退,肤色恢复正常),占41.1%;显效25例(黄褐斑大部分消退,色淡),占49%;无效5例(治疗后色斑无改变),占9.9%,总有效率达90.1%,治愈时间平均为 35 d。

  • 腹腔镜下直肠前壁折叠术体会

    作者:周全胜

    我院自1998年3月以来,利用腹腔镜技术行直肠前壁折叠术治疗直肠脱垂,取得了满 意结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14~29岁,平均19.2岁。病史2~36个月,平均12.2个月, 部分脱垂1例,完全脱垂3例。1.2 手术方法:气管全麻下腹腔镜手术。脐缘为10 mm观察孔,左右下腹及右中腹各置5、10、10 mm套管针 ,头低脚高位。助手以钝性器械向头部方向推牵乙状结肠及直肠上端,显露直肠膀胱或直肠 子宫陷凹,沿直肠前壁腹膜低处用电钩及剪刀向左右弧形分离腹膜,分离腹膜后疏松组织 ,达直肠提肛肌边缘,以4号丝线带针将原切开的直肠膀胱陷凹的前层腹膜缝于提高后的直 肠壁上,一般缝合4针即可。在直肠上和乙状结肠下端前壁自下而上用1号丝线带针,作横形 折叠缝合,一般缝合4针即可,每层折叠相隔2 cm,一般折叠4~5层即可。

  • 预处理对肝脏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燕忠;任智;李正中

    目的 评价缺血预处理(IPC)对大鼠肝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在原位灌注的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模型上观察IPC的保护作用。结果  预处理可阻止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及脂质过 氧化物(LPO)水平增高,而使组织超氧化歧化酶(SOD)保持在较高水平。 结 论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有保护作用。

  • 内毒素致孕鼠蛋白尿机制的研究

    作者:邓洋;吕晓萍;姚宏;张利亚;刘慧荣;支建明

    目的 研究内毒素对孕鼠蛋白尿的影响,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 在鼠妊娠的第14天,沿尾静脉分别注入内毒素(1.0 μg/kg)13只,注入生 理盐水(1.0 mL/kg)7只。测尿蛋白含量。结果 孕鼠中内毒素注射组尿蛋白 含量明显较生理盐水组增高(P<0.01)。结论 内毒素可损 伤孕鼠肾脏使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增加

    关键词: 内毒素 蛋白尿 大鼠
  • 达克宁霜剂治疗足癣疗效观察

    作者:姜冬梅

    足癣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在足部位引起的皮肤病,其患病率较高。目前,临床治疗上以1% 克霉唑霜为主。对于西安杨森公司生产的达克宁霜剂治疗足癣的疗效,我们于1997年10月至 1999年10月进行了一项以1%克霉唑霜作对照的临床研究,现把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病程在1个月之内,未合并严重并发症的自愿受试者,年龄19~68岁,男5 0例,女35例。随机抽样分组:试验组45例,对照组40例。1.2 用药方法:试验组将达克宁霜剂涂擦于患处,2次/d,适量,连续用药20 d。对照组 外用1%克霉唑霜,适量,连续用药20 d。1.3 治疗结果:见表1。

  • 咳嗽变异型哮喘误诊误治分析

    作者:李晓虹

    咳嗽变异型哮喘和急慢性支气管炎均为呼吸科常见多发病,均表现为反复发作咳嗽。临床医 师常对前者认识不足,误诊为急慢性支气管炎,滥用抗生素治疗,使病程迁延,降低患者生 活质量,增加经济负担。为此,对我院门诊咳嗽2周以上,抗菌药物治疗差,院外诊断为急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行气道激发试验及T细胞亚群、过敏原测定,以探讨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特 征,提高临床医师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的认识。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组:门诊1998年9月至1999年9月咳嗽2周以上,无发热,X线阴性,已 在院外用抗生素治疗无效者30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20例,年龄20~54岁,平均37岁。慢 支组:门诊或住院患者25例,男性20例,女性5例,年龄35~60岁,平均47岁。哮喘组:哮 喘缓解期患者28例,男性16例,女性12例,年龄14~58岁,平均34岁。1.2 方法:询问病史填入调查表。 用德国Jarger公司体容积描记仪及气道激发试验仪分 别测定肺通气功能、气道阻力及吸入乙酰甲胆碱(MCH)的气道反应性。对气道反应性增高者 行过敏原测定及T细胞亚群测定(间接免疫荧光法)。并行表面皮质激素吸入治疗6周后,再行 气道激发试验。

  • 大脑镰旁脑膜瘤5例误诊分析

    作者:冀友仁;史清平

    大脑镰旁脑膜瘤是常见颅内肿瘤之一,在临床上有时大脑镰旁脑膜瘤的症状、体征及辅助 检查易与病毒性脑炎相混淆,尤其是大脑镰前1/3脑膜瘤,我们曾遇5例大脑镰旁(前1/3)脑 膜瘤误诊为脑炎,现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5例病例中男性1例,女性4例,年龄16~36岁,平均26岁。临床表现:5例均有头痛、发热、 恶心、呕吐,且前驱均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2例有抽搐,2例有精神症状。体征:5例均神 志清楚,定向力、判断力、记忆力、计算力均正常,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 感觉系统正常,腰穿刺脊液压力首次在200~300 mm H2O之间,白细胞数在10~40×106 /L,有3例第二次腰穿压力为80~100 mm H2O,脑电图均为轻中度异常,头颅CT平扫均呈 等密度,有3例可见侧脑室前角减小,5例均中线结构居中,后经CT增强扫描或MRI而确诊。

  • 小儿结核病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蒋淑贞;王春艳;韩丽英

    目前,结核病在我国仍是常见多发病,由于临床表现差异较大,胸部X线片又缺乏特异性,常与其他 疾病相混淆。本文对78例小儿结核病误诊病例因素进行综合性分析,并提出减少误诊措施, 以期提高结核病的诊断率。1 临床资料  本文取自1993—1998年由综合性医院确诊为结核病而转入我院的78例患儿,其中住院16例 ,门诊62例;男性41例,女性37例;年龄6个月~14岁;误诊时间2个月以内33例,6个月以 内26例,12个月以内14例,1 a以上5例,所有患儿都已接受抗结核治疗。服药时间>9个月1 9例,长的1例为28个月。误诊为:颌、颈淋巴结结核25例,浸润性肺结核6例,肺门淋巴 结结核44例,结核性胸膜炎3例。经进一步检查(正侧位胸片、PPD,部分行CT及病理等)动态 观察证实:肺部正常50例,慢性扁桃体炎症23例,其中合并胸膜炎1例,纵隔肿瘤伴胸腔积 液2例,先心病2例。2 讨  论

  •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病理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姚宏

    人类的历史有多长,医学的历史也就有多长,这是因为疾病与生命相伴而至的。医学的 任何一个进步都是建立在当时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相应水平上。因此,了解医学的历史也就 是了解科学技术发展史,医学的目的是解除人体的病痛,其核心是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两个环 节,而这两个环节的关系可以明确为:任何疾病的有效治疗均来源于正确的诊断,在当今医 学发展的现状下,虽然疾病的诊断手段有几十种之多,但就其准确性来说首推病理诊断准确 性高,即病理组织学诊断要比化验、放射、CT、核磁共振、核素等任何一种诊断方法更准确 、更可信、更有权威性。而在病理组织学诊断中,免疫组织化学(以下简称免疫组化)已成为 其中的一种常用手段。1 免疫组化的发展

  • 复方丹参在脑梗死治疗中对血液流变的影响

    作者:蔡欣

    复方丹参注射液系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为丹参。从1998年5月至2000年8月我科在治疗脑梗 死合并高黏滞血症患者过程中应用复方丹参液后对血液流变的改变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168例脑梗死患者均为我科连续住院观察病例。脑梗死诊断按1986年中华医学 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确诊,全部经头颅CT或 头颅MRI检查确诊,入院后未经任何治疗检测血液流变存在高黏滞血症的患者。其中男124 例,女44例,年龄61~78岁。1.2 方法:所有病例入院后均给予尼莫地平、胞二磷胆碱、脑复康、脑组织液等对症治疗 ,而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等影响血黏度的药物。所有病例均给予复方丹参液20 m L(正大青春宝药业公司生产,10 mL/支)加入0.9%氯化钠液250 mL中静脉点滴,每日1次, 15 d为1疗程。1个疗程后检测血液流变,与入院时检测各项指标比较。2 结  果  脑梗死患者在复方丹参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变化:见表1。

  • 类风湿关节炎治疗进展

    作者:王斌;唐福林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炎为特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自身免疫性结缔组 织病中其患病率列首位。我国初步调查该病患病率在0.24%~0.40%之间。大多数RA患者如 不及时治疗,头2 a内是发生不可逆关节破坏或畸形的关键时期,早期诊断和有效合理的治 疗可减少RA致残的发生[1]。该病传统治疗方法是用非甾类抗炎药(NSAIDs),如果 无效则换用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或两者合用。目前临床上主张该病一旦确诊后,尽快 使用DMARDs二线药物,以便尽早控制病情发展[2]。本文就RA药物治疗现状作一介 绍,以期合理治疗RA。1 非甾体抗炎药(NSAIDs)[3,4]

  • 干扰素治疗丙型肝炎的现状及进展

    作者:秦俭;旷正新;王玉斌;李清

    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对人群的影响 非常之大,丙型肝炎转变为肝硬化、肝癌的可能性是乙型病毒性肝炎的2~3倍[1] ,故丙型肝炎的治疗有其深远的临床意义。丙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到目前为止,尚缺乏特效 的临床药物治疗。干扰素(IFN)是目前临床治疗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2]。为了今后 在医疗实践中筛选和科学地总结,寻找更加确实有效的方法,并注意因使用更多的药物,而 增加肝脏负担。本文就其现状及进展作一综述。1 IFN治疗的机制  IFN治疗的机制:Weiss等[3]认为:丙肝患者血清HCV-RNA含量和ALT呈正相关,说 明病毒的复制常伴随肝损伤。在于阻断丙型肝炎的繁殖和复制。干扰素不能进入宿主细胞直 接杀灭病毒,而是与细胞膜接触,并在细胞内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即抗病毒蛋白(AVP),后 者可抑制病毒mRNA信息的传递,从而阻止病毒在宿主细胞内的增生。干扰素并能增强致敏淋 巴细胞的细胞毒作用,对B细胞有毒性作用,因而能抑制免疫反应。干扰素亦能增加巨噬细 胞的吞噬功能,从而清除病毒,防止病毒进入肝细胞。

  • 恶性胸腔积液

    作者:刘介平;张国良

    恶性胸腔积液(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MPE)是恶性肿瘤胸腔转移或原发性胸腔恶性 肿瘤所致,是晚期癌症患者的一种临床表现。约占全部胸腔积液的18.7%~35.2%[1 ],引起MPE常见的恶性肿瘤是肺癌、乳腺癌、卵巢癌、淋巴瘤、胸膜间皮瘤等。MPE一经 产生,即进行性增多,可对肺部产生机械性压迫从而使肺容量减少致肺不张及/或肺部感染 ,产生呼吸困难、咳嗽、胸痛、胸闷等症状。若不予以治疗,必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 胁及缩短其生命;反之,如能尽早建立准确的诊断并予以适当的治疗,则可改善生存质量, 延长生存期。1 MPE病理生理学及发生机制1.1 正常胸腔积液形成:生理状态下,胸膜腔是连接肺和胸壁之间潜在性密闭的腔隙,其 内仅有10~30 mL液体,起润滑作用,以利于肺脏在胸腔内扩张与回缩。壁层胸膜的毛细血 管床是由体循环的肋间动脉供应的,且壁层胸膜间皮细胞间有无数2~12 μm开放的小孔 [2,3]。这些小孔对于胸液、蛋白、细胞自胸膜的进出是必需的,它亦与胸膜的淋巴 管、纵隔的淋巴结相交通

  • 国际拜新同抗高血压试验的结果分析

    作者:张亮清

    国际拜新同抗高血压试验(INSIGHT)是一项大规模、双盲、随机临床试验,是一项对合并心 血管危险因素的高血压患者实行降压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1]。本试验于2000年6 月3日正式揭晓,现将这项科学性和权威性临床试验的概况和结果分析介绍如下。1 背  景  20世纪70年代之后进行的降压治疗临床试验的结果表明,使用利尿剂和β-阻滞剂治疗高血 压可以预防中风的发生[2]。现代降压药物钙拮抗剂的疗效是否优于传统降压药物 利尿剂或β-阻滞剂尚未得到肯定。日常就诊的高血压患者中,绝大多数伴有一项或多项心 血管危险因素,这类患者选用何种降压药物理想,日前也没有明确的结论。本试验观察比 较了长效钙拮抗剂硝苯地平控释片(拜新同)和复方利尿剂(双氢克尿噻+咪吡嗪)治疗伴有心 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的高血压患者[3],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2 方  法

山西医药分期目录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