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 산서의과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山西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7-6611
  • 国内刊号: 14-121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22-11
  • 曾用名: 医卫通讯;山西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山西
  • 主编: 段志光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会娟;熊虹飞;牛晓丽;乔敏;李培迪;滑培培;刘鸿涛

    目的 评价羟考酮复合丙泊酚在宫腔镜手术麻醉中的效果. 方法 选择行宫腔镜检查手术患者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羟考酮+丙泊酚组(OP组)与地佐辛+丙泊酚组(DP组),麻醉开始OP组给予羟考酮0.1 mg/kg、泵注丙泊酚2 mg/(kg.h),DP组给予地佐辛0.2 mg/kg,泵注丙泊酚2 mg/(kg·h).待意识消失后,开始手术.观察麻醉前(T1)、意识消失时(T2)、扩宫时(T3)、苏醒时(T4)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氧饱和度,呼吸抑制发生率,术中丙泊酚用量,术后2h疼痛VAS评分. 结果 DP组在扩宫时、苏醒时平均动脉压及心率高于OP组(P<0.05),呼吸抑制的发生率及术后2h的VAS疼痛评分均高于OP组(P<0.05).OP组丙泊酚用量比DP组少(P<0.05). 结论 羟考酮联用丙泊酚在进行妇产科宫腔镜麻醉时,与地佐辛相比具有血流动力学更平稳,丙泊酚用量更少,术后镇痛效果更持久等优点.羟考酮可以替代地佐辛成为宫腔镜麻醉中的新选择.

  • POC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激素和糖脂水平的变化

    作者:张小平;赵家宁;余海珍;贾旭颖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OCS)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低(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患者激素水平和糖脂指标变化. 方法 选择POCS患者216例和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87例,另依据TSH是否>4 mIU/L,将POCS患者分为合并亚甲减组(SCH)61例和不合并亚甲减组(NSCH) 155例,分别对以上各组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催乳素(PRL)、睾酮(TES)、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并对SCH组和NSCH组测定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LH/FSH比值、胰岛素β细胞功能指数(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相关分析比较上述各组指标的差异及相关性. 结果 ①与对照组相比较,POCS组BMI、WHR、LH、LH/FSH、PRL、TES和TSH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而年龄、E2、FSH、FT3、FT4,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SCH组与NSCH组相比较,PRL、TSH、FINS、HOMA-β、HOMA-IR、TG均升高,而E2、FT3、FT4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年龄、BMI、WHR、LH、FSH、LH/FSH、TES、FPG、TC、HDL-C、LDL-C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OCS患者合并亚甲减的比例为28.2%.③相关分析显示:TSH与TG(r=0.371,P=0.000)、FINS(r=0.445,P=0.000)呈正相关,而TSH与其他指标,如年龄、BMI、WHR、E2、PRL、LH、FSH等均无相关性. 结论 POCS合并SCH患者可能存在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并且合并SCH患者催乳素显著上升,而E2、FT3和FT4显著下降.

  • 左旋精氨酸对肺高压大鼠体内循环微粒的影响

    作者:王旭兰;王群让;康平;宋宝国;常凤军

    目的 探讨左旋精氨酸(L-Arg)是否可以改善肺高压(PH)大鼠体内循环颗粒(MPs)对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的抑制作用,以进一步了解L-Arg防治肺动脉高压的机制. 方法 SD雄性大鼠18只(n=6):对照组,野百合碱组(MCT组),L-Arg组.除对照组外,MCT组和L-Arg组大鼠腹腔注射野百合碱诱导PH模型并饲养3周;期间L-Arg组大鼠每日注射L-Arg,对照组和MCT组每日注射与L-Arg等量的生理盐水.3周时测大鼠肺动脉压力后取血提取MPs,然后检测各组MPs含量及各组MPs对大鼠肺血管内eNOS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和L-Arg组的MPs含量均升高(P<0.05),但L-Arg组较MCT组稍有下降(P<0.05);与对照组比较,MCT组和L-Arg组的eNOS蛋白表达均降低(P <0.001).结论 L-Arg可以减少肺高压大鼠体内的MPs的含量,但并不能改善MPs对肺血管内eNOS蛋白的抑制作用,提示L-Arg改善PH的主要机制不是直接影响MPs功能实现的.

  •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Th17细胞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史红阳;刘昀;方萍;张德信

    目的 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 (T help cell 17,Th17)的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8例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分别采用流式细胞术、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外周血Th17细胞百分率、核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retino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 gamma-t,RORγt)mRNA的表达及血浆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的水平. 结果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百分率、RORγt mRNA表达水平及血浆IL-17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外周血中Th17细胞及IL-17水平增高,可能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发生有关.

  • 去势更年期雌性大鼠瘦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作者:梁园园;宋博;康白

    目的 探讨去势后更年期雌性大鼠发生肥胖的瘦素抵抗机制. 方法 健康成年雌性未孕SD大鼠20只,10周龄,体质量180-220 g,适应环境1周后随机分成两组:去势组与假手术组(每组10只).取出双侧卵巢制备去势(ovariectomized,OVX)更年期大鼠模型,造模后检测其雌二醇(estradiol,E2)水平的变化,确定造模是否成功.另10只健康大鼠取出卵巢附近同等大小的脂肪组织后作为假手术组(sham).常规喂养30 d,每天称重一次.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定血清瘦素(LEP)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3(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hting-3,SOCS-3)的基因表达. 结果 与sham组比较,OVX组大鼠血清E2和孕酮的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瘦素、TNF-0α和IL-6的水平则明显升高(P<0.05).同时,OVX组大鼠脂肪组织SOCS-3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5). 结论 去势后更年期雌性大鼠发生肥胖的瘦素抵抗机制可能与TNF-α、IL-6水平升高,从而进一步诱导脂肪组织SOCS-3基因表达升高有关.

  •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肺组织HO-1和iNOS表达的影响

    作者:谭敬;周荣胜;刘庆波;马正敏;刘齐宁

    目的 探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对大鼠肺组织血红素氧合酶-1(HO-1)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健康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和肝缺血再灌注组(IR组),每组20只.建立70%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使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肺组织免疫组化切片中HO-1、iNOS蛋白平均吸光度值,镜下观察HE染色肝肺组织病理改变,测量肺叶湿/干重比(W/D),检测丙二醛(MDA)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 HE染色肝肺组织病理改变,IR组肝肺损伤较sham组重.与sham组比较,IR组肺组织W/D、MDA和MPO表达明显升高(P<0.05),肺组织SOD表达明显降低(P<0.05),肺组织HO-1和iNOS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 结论 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加重大鼠肺损伤,上调肺组织中的HO-1及iNOS表达.

  • 全脑缺血再灌注后Bad蛋白的表达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ERK信号转导途径对其的影响

    作者:何家璇;薛荣亮;吕建瑞;吴刚;雷晓鸣

    目的 观察全脑缺血再灌注时Bad蛋白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及ERK信号转导通路对其的影响. 方法 9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n=30):假手术组(sham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IR组)、抑制剂PD98059干预组+全脑缺血再灌注组(PD组).采用四血管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2,6,12,24,48,72 h各个时间点分别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磷酸化ERK和磷酸化Bad蛋白在大鼠海马区的表达,TUNEL染色观察不同时点海马神经元存活和凋亡的变化. 结果 TUNEL阳性细胞于IR组再灌注6h后开始出现,24-48 h达高峰.PD组TUNEL阳性细胞表达各时点均强于IR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表达增强,24h达高峰.sham组各时点未见TUNEL阳性细胞.磷酸化ERK于IR组再灌注2h后在CA3区可见表达,再灌注6h后逐渐下降,至再灌注后48 h未见表达.IR组磷酸化ERK表达强于sham组,sham组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表达减弱;PD组各时点磷酸化ERK未见表达.磷酸化Bad蛋白于IR组再灌注后2h在CA3区可见表达,之后逐渐减弱,再灌注后24 h后未见;PD组各时点磷酸化Bad表达弱于IR组,变化趋势与IR组相同.sham组各时点磷酸化Bad表达明显,无时点变化;二者在CA1区的表达均弱于CA3区.二者的表达下降变化与凋亡发生的高峰时间一致. 结论 磷酸化ERK和磷酸化Bad在脑缺血再灌注时表达下降且变化一致,提示ERK信号通路可通过抑制Bad的磷酸化抗凋亡形式向去磷酸化促凋亡形式的转变,发挥抗调亡机制,参与脑缺血再灌注时神经细胞的保护.

  • 吡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影响

    作者:邸倩;邱明才;张鑫;杨静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吡格列酮(PIO)干预影响糖尿病(DM)大鼠骨代谢指标及骨密度的状况. 方法 10只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28只随机分为PIO小剂量治疗组(4 mg/(kg ·d),n=10)、PIO大剂量治疗组(20 mg/(kg·d),n=8)、DM未治疗组(n=10).留取血、尿标本分别检测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和24h尿钙、骨密度. 结果 各组大鼠血钙、磷、碱性磷酸酶水平无显著差异.低剂量PIO干预DM大鼠骨密度无变化,高剂量PIO干预DM大鼠可使DM大鼠骨密度减低(P<0.05).结论 吡格列酮可以降低骨密度,宜小剂量使用.

  • 多发性骨髓瘤误诊1例分析

    作者:马秋云;戈蕾;左小宏;孟海超;王正田;崔万森;武雪亮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系由于骨髓中异常浆细胞(或称骨髓瘤细胞)克隆性增殖,引起溶骨性骨骼破坏,骨髓瘤细胞分泌单株免疫球蛋白或其片段(M蛋白),正常的多克隆免疫球蛋白合成受到抑制,尿内出现本周蛋白,后导致贫血和肾功能损害等.我国骨髓瘤发病率约为1/10万,发病年龄多在50-60岁,男女比例为3∶2.首发症状以骨痛、贫血、肾功能异常为常见,因首诊科室大多不是血液病科,临床症状又无特异性,极易被误诊为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强直性脊柱炎等.笔者就临床遇到的1例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报告如下.

  • 利奈唑胺致重度贫血1例

    作者:裴宁

    利奈唑胺为一种人工合成的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球菌、链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感染有确切疗效.随着其近年在临床上应用的逐渐增多,相关不良反应的报道也逐渐增多.本文通过对1例应用利奈唑胺后导致血液系统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及报告,以期提高临床医生对该药不良反应的认识,在今后应用利奈唑胺过程中注意监测其不良反应.

  •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演变病例报告

    作者:杜媛;肖懿慧;马云龙;韩秀;朱丹军;王燕妮

    急性暴发性心肌炎(acute fulminant myocarditi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心肌炎性浸润伴坏死的重症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起病急骤,发展迅速,短时间内可出现严重的心力衰竭、休克、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1,2].其心电图可呈急性心肌梗死样改变以及各种心电活动紊乱和低下.本研究对1例急性暴发性心肌炎的病例资料进行报道,结合其心电图动态演变过程,以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其临床特点和发病演变过程.

  • 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皮肌炎肌酶显著升高1例

    作者:刘佳;郭志新;刘越素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hypothyroidism,简称甲减)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低甲状腺激素血症或甲状腺激素抵抗而引起的全身性低代谢综合征,其中常见的病因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IT).皮肌炎(dermatomyositis,DM)是一种以近端肌无力和肌肉炎症为主要表现,伴有特征性皮疹和多系统脏器损害的自身免疫性疾病.AIT与DM的发病机制均与自身免疫有关,且临床表现均可出现肌无力、肌肉损害及肌酶升高.现将我科收治的1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合并皮肌炎报道如下.

  • 2型糖尿病合并布鲁氏菌病1例报告

    作者:梁栋;孟海艳;唐全;王彦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动物源性传染病,可累及机体内多个系统,临床上可表现为固定或游走性的反复发作的关节和肌肉疼痛[1].2型糖尿病合并布鲁氏菌病的患者以双下肢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可能会因对其认识不足而误诊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现将我科1例以双下肢痛为主诉入院诊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布鲁氏菌病的病例报道如下.

  • 膀胱术后梭形细胞结节1例

    作者:杨立民;耿月华;孟加榕;林惠灵

    发生于尿路、膀胱术后的梭形细胞结节(postoperative spindle cell nodule of the urinary bladder,PSCN),是一种发生于手术部位的反应性、非肿瘤性病变,较为罕见,且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本文报道1例PSCN,患者因膀胱癌术后8年,发现膀胱占位1周就诊,临床诊断为膀胱癌复发,入院后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切除术,病理诊断为PSCN,术后1 1个月,未见肿瘤复发.

  • 神经节苷脂在神经再生中的作用

    作者:王红;高美玲;兰婧;李夏青

    20世纪30年代,神经节苷脂被发现于大脑灰质细胞的Ganglionzellen中,并因此而得名.随后的各种实验清晰地阐明了神经节苷脂的分子结构、组织分布以及相关作用等.神经节苷脂为存在于神经细胞及其轴突膜上的主要糖脂成分,根据其分子结构上所结合的涎酸分子数量的不同可以分为单涎酸神经节苷脂(monosialoganglioside1,GM1)和多涎酸神经节苷脂(polysialoganglioside,GP1),譬如:二涎酸神经节苷脂(disialoganglioside,GD1)及三涎酸神经节苷脂(trisialoganglioside,GT1)等.

  •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凝血因子Ⅷ中铝残留量

    作者:高红琴

    目的 建立人凝血因子Ⅷ中铝残留量测定的一种新方法. 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309.3 nm波长处检测人凝血因子Ⅷ铝含量. 结果 在本实验条件下,铝残留量在2.0-30.0 μg/L范围内与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A=0.010 2C +0.015 3,R2=0.997 3);精密度实验中连续进样10次吸光度RSD为1.84%;重复性实验中铝残留量RSD为7.48%;平均回收率97.4%,RSD为2.11%. 结论 此方法检测结果准确,可用于人凝血因子Ⅷ铝残留的测定.

  • 神经调节蛋白1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

    作者:周芹;王晞;王龙

    目的 研究神经调节蛋白1对大鼠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及对心肌Toll样受体4的影响. 方法 将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心梗模型组(MI组,n=12)、NRG-1预处理组(NRG组,n=12)及假手术组(sham组,n=6).MI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sham组仅开胸暴露冠脉而不结扎;NRG组于制备模型前30 min经鼠尾静脉注射重组人神经调节蛋白1(rhNRG-1,0.01μg/g)后制备大鼠急性心肌梗死模型.MI组和sham组均于手术前30 min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尾静脉干预.术后24h测量大鼠心率与心肌梗死面积.利用RT-PCR技术检测各组梗死区心肌Toll样受体4 mRNA表达,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与sham组相比,MI组Toll样受体4 mRNA的表达增高(P<0.01);与MI组相比,NRG组大鼠心梗面积减小(P<0.05),Toll样受体4 mRNA的表达下降(P<0.01). 结论 NRG-1预处理可减少大鼠心肌梗死面积,下调大鼠心肌梗死后Toll样受体4 mRNA的表达以减轻缺血心肌损伤.

  • 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凝血功能与GRACE评分的相关性

    作者:李卫萍;顾复生;李虹伟

    目的 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凝血功能及其与全球急性冠脉事件注册(GRACE)危险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连续入选2012-06 ~2012-11因ACS在我院住院的患者300例,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DM组)126例,非糖尿病患者(NDM组)174例.比较两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和D-二聚体(D-dimer)以及GRACE危险评分.根据GRACE评分将DM组患者分高危、中危、低危组. 结果 DM组的女性比例、血浆Fib、FDP水平以及GRACE评分显著高于NDM组(P<0.05或P<0.01).DM患者中与GRACE评分低危组相比,高危组的空腹血糖、Fib、FDP及D-dimer水平均显著升高,ATⅢ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与中危组相比,高危组的ATⅢ水平明显降低(P<0.01),D-dimer水平明显升高(P<0.05).DM组患者的GRACE危险评分与Fib、FDP和D-dimer成正相关(r=0.275,0.608,0.408,均P<0.01),与ATⅢ成负相关(r=-0.376,P<0.01). 结论 ACS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存在更显著的高凝状态,其凝血功能指标对预后的评估作用与GRACE危险评分具有临床一致性.

  • 辛伐他汀联合氨氯地平及复方盐酸阿米洛利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效果

    作者:杨竞霄;张志敏;艾永飞

    目的 比较氨氯地平+复方盐酸阿米洛利(氨+阿)与氨氯地平+复方盐酸阿米洛利联合应用辛伐他汀(氨+阿+辛)治疗高血压伴有左室肥厚(LVH)患者的血压及左室肥厚的效果. 方法 将确诊的59例LVH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氨+阿组(41例)和氨+阿+辛组(18例).治疗18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脏形态、功能及血压水平的变化. 结果 氨+阿组及氨+阿+辛组患者经过治疗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室间隔厚度(IVST)、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LVM)、左室质量指数(MI)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降低(P <0.01);E/A比值及EF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增高(P<0.05);两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氨+阿组与氨+阿+辛组两组治疗后的IVST、LVPWT、LVM、LVMI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氨+阿+辛组作用更明显. 结论 氨+阿组具有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而加用辛伐他汀后有更好的逆转LVH的作用,提示辛伐他汀具有增强氨氯地平+复方盐酸阿米洛利逆转高血压左室肥厚的作用.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1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0 01 02 03 04 05 06 Z1
1999 01 0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