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세계과학기술-중의약현대화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99/R
  • 国内刊号: 王瑀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st@casipm.ac.cn
  • 曾用名: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世界科学技术》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作者:刘述梅;周益凡;吕书勤;叶海涛;仝菲

    目的:系统评价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方案(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GP)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清华同方、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摘、Pubmed等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领域杂志,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03月.搜集关于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终纳入12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11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GP方案相比,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结合G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在部分缓解率[OR=1.59,95% CI(1.23,2.05),P=0.0004]、总缓解率[OR=1.72,95% CI(1.33,2.22),P<0.000 1]、KPS (Karnofsky)评分改善[0R=2.59,95% CI(1.96,3.43),P<0.000 01]、KPS评分恶化[0R=0.33,95% CI(0.25,0.46),P<0.00001]、骨髓抑制发生率[OR=0.48,95% CI(0.35,0.65),P<0.000 01]、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OR=0.46,95% CI(0.23,0.91),P=0.03]方面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鸦胆子油乳结合GP方案可增加临床疗效、降低骨髓抑制及胃肠道不良反应的作用.

  • 玛咖挥发油及脂溶性化学成分对比研究

    作者:谈利红;冉海琳;王江瑞

    目的:为了对四川引种玛咖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现对其挥发油及脂溶性成分进行分析对比.方法: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石油醚超声提取法分别提取玛咖中的挥发油和脂溶性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对玛咖挥发油及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质谱库检索系统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经过结构鉴定,从玛咖挥发油中鉴定出22个挥发性化学成分,占98.85%的比例.脂溶性成分中鉴定出40个化学成分,占73.99%的比例.挥发油成分与脂溶性成分的差别较大,十二烷、喹啉、3-甲氧基苯甲醛、棕榈酸甲酯、亚油酸乙酯为两部分中共有的化合物.结论:首次对四川引种玛咖挥发油和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GC-MS对比分析,该研究为四川引种玛咖药物资源及其质量标准评价提供依据.

  • 基于单味药及药对HPLC指纹图谱探讨小青龙汤组方特性

    作者:张玉苹;王青青;邓秀兰;张晓晶;钟相根

    小青龙汤方出自张仲景《伤寒论》,其组成为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半夏、五味子.对单味药以及麻黄-甘草药对、麻黄-桂枝药对、白芍-桂枝药对、白芍-甘草药对、五味子-细辛药对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分析研究逐渐深入.本文从此角度出发分析小青龙汤组方特性,探讨中医方剂配伍科学内涵.

  • 基于HPLC-MSn和化学计量学的指纹图谱在毛诃子鞣质部位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作者:陈文静;梁文仪;李师;吴玲芳;崔雅萍;亓旗;叶婷;梁林金;张兰珍

    目的:建立毛诃子鞣质部位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Atlantic T3(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冰醋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进样量20μL,柱温30℃.采用相似度软件和SPSS、SIMCA软件对11批毛诃子鞣质部位的色谱数据进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标定出20个共有峰.结果显示11批毛诃子鞣质部位相似度在0.832-0.973之间,只有新疆产地药材的鞣质部位的相似度在0.9以下.聚类分析将鞣质部位大致分为3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一致.偏小二乘判别分析找到1、13和14号峰可能是鉴别毛诃子样品主要的色谱峰.采用HPLC-MSn方法总结出毛诃子鞣质部位中14个化合物的液质信息.结论:将毛诃子鞣质部位HPLC指纹图谱数据采用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方法快速、简便、重复性好,可作为藏药毛诃子鞣质部位质量控制有效方法之一.

  • Box-Behnken Design-响应面法优化绿原酸转化为新绿原酸的工艺研究

    作者:温建辉;倪付勇;王雪晶;李明;宋亚玲;王振中;萧伟

    利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绿原酸转化为新绿原酸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 Design实验设计,考察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pH值对新绿原酸产率的影响,优化绿原酸转化为新绿原酸的工艺参数,得到模型预测公式.优化条件为:反应温度107℃,反应时间60 min,pH值为4.72时新绿原酸产率为64.20%,与模型预测值接近,方程拟合良好.采用优选工艺制备新绿原酸并精制纯化,分别运用HPLC、1H-NMR、13C-NMR、ESI-MS等方法对其进行含量测定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纯化后纯度达98.78%,收率为87.37%.

  • 真实世界病毒性肝炎死亡患者节气与时辰规律分析

    作者:王雄;杨薇;刘峘;曾宪斌;庄严;谢雁鸣

    目的:探索病毒性肝炎死亡患者节气与死亡时辰规律.方法:采集2003年12月至2011年8月全国20家三级甲等医院40 681例病毒性肝炎住院患者信息,对患者死亡比例在节气、时辰中的分布进行描述性分析,首次将中医时间概念引入到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生存结局当中,并从中医学及现代医学角度对其相关性进行机理探讨,为中医理论与临床的结合提供一种借鉴方法.结果:40 681例患者中,有治疗结局的病毒性肝炎患者(部分频数较高亚型)共36 547例,其中死亡386例,总死亡率为1.06%,其中乙型病毒性肝炎死亡患者308例,占总死亡人数的79.79%.患者在一年中大暑、寒露节气死亡比例较高,分别为6.67%、6.4%,冬季低约为3%.一天中死亡比例高的时辰是申时(23.82%)、酉时(21.78%).结论:病毒性肝炎患者死亡时间规律是:一年中在夏秋季节死亡比例较高,春季次之,冬季低;一日之中金时(15点~l9点)高.

  • TRPV1及相关细胞因子对儿童支气管哮喘调控机制及中药调控作用研究

    作者:张建华;金雯雯;张宁;付段红

    目的:探讨TRPV1基因及相关细胞因子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调控机制及中药对TRPV1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方法:通过KEGG数据库结合文献搜索绘制儿童支气管哮喘初步调控网络图,并对模型中的关键节点进行中药相关文献及数据库检索.结果:KEGG数据库结合前期研究及文献搜索绘制出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初步调控网络图.目前,已有研究表明大黄素、黄芩甙、延胡索、龙血竭等中药对调控网络中的TRPV1基因具有不同程度的下调作用;益肾平喘活血合剂能够抑制细胞因子IL-2的水平、促进细胞因子IL-4的水平,并呈剂量依赖性;而黄芪能够调节Th1 /Th2比值,喘敷灵穴位贴能升高IFN-γ的水平,并且二者均能降低血清中IL-4水平.结论:本研究绘制的儿童支气管哮喘的初步调控网络图对儿童支气管哮喘的调控机制及中药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基础.

  • 中医肾脏病临床研究的几个关键问题

    作者:赵静;孙伟

    中医肾脏病的临床研究长期以来争议较多,关键在于临床研究方向不甚明确.基于长期的中医肾脏病临床研究实践,我们主张将肾脏病分成复合证型,有利于研究的设计与统计分析,可提高临床研究的实际操作性;治法方面,温阳药的应用、祛风湿法与清热解毒利湿法的鉴别,扶正法的地位,治则的组合及其应用时点等值得进一步研究.相关中药的研究是较为常见的切入点,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尚有待进一步健全.总之,中医临床研究要从临床需求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设计方案,有体系、有步骤的实施,才能提高研究的水平.

  • 虫草素治疗抑郁症的生物学机制及效果研究

    作者:李白;罗劭蕾;侯杨杨;高堂鑫;杜静

    抑郁症是一种高患病、高复发的精神类疾病.目前临床常用的抗抑郁药物,主要是基于上世纪50年代开发的三环类和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其通过调节脑中5一羟色胺或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新研发的抗抑郁药虽然特异性较以往有所提升,但仍然存在起效慢、患者应答率低和副作用严重等弊端.虫草素是我国传统中医药材冬虫夏草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通过综述现有文献,讨论虫草素的抗抑郁效果及其涉及的生物学机制,为传统中医药材的研发应用和中医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 日、韩、台中药标准概况及几点思考

    作者:吴婉莹;笪娟;吴婷婷;杨琳;果德安

    通过对中药在日本《日本药局方》、《韩国药典》、《台湾中药典》等邻近国家与地区的药典质量标准进行比较分析,对如何借鉴邻国具有的优势提出思考与建议,为建立更加科学、可行的我国中药标准提供可以参考的研究思路.

  • 大肠癌证候及其现代生物医学内涵研究

    作者:闫霞;郑佳露;胡兵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可以归属于多个中医病证,临床表现复杂,可以呈现多种证候.现代研究初步揭示大肠癌证候与病理、细胞类型、分期及预后有密切关系;手术、化疗等现代治疗对大肠癌的证候有一定的影响;现代中医同时对大肠癌湿热蕴结、瘀血内阻、脾气亏虚、气血两虚、肝肾阴虚等证候的生物医学内涵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这些研究对大肠癌证候的客观化和规范化研究有积极的意义.

  • 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针灸治疗崩漏穴位经络应用规律研究

    作者:郑琳;闫新瑞;岳明明

    目的:对近30余年针灸治疗崩漏的文献进行研究,以探究其穴位经络应用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崩漏提供参考.方法:以检索到的针灸为主要手段治疗崩漏的临床研究文献为考察对象,采用频数统计及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对针灸治疗崩漏常用的针灸方法、所选经络腧穴及取穴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共有65篇文献纳入研究,常用针灸方法以针刺、艾灸、耳穴为多,常用经络有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耳穴等.所选穴位多与肝脾肾有关且多为交会穴,耳穴选穴多辨病辩证相结合.常用穴位聚类分析后聚为四类.结论:本研究通过对针灸治疗崩漏的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发现,现代临床针灸治疗崩漏以针刺为主,重视肝脾肾,配穴往往健脾,补肾、补气血、疏肝为治疗大法.这些选穴、配穴规律对指导临床有一定意义.

  • 应用FMEA对艾箱灸治疗安全及疗效的探讨

    作者:林静霞;彭鹿;刘宇;汪玲珍;肖舒静;侯海晶;刘旭生;邓丽丽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效果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FMEA)方法对艾箱灸治疗安全进行探讨.方法:对艾箱灸操作流程每一环节进行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其影响分析,且对80名行艾箱灸治疗的患者于治疗过程中进行艾灸局部皮肤肤温的测量.结果:艾灸实施至15 min时皮肤表面温度达高,且与病人的主诉及耐受程度是一致的,提示在15 min时达到佳灸量,且应加强巡视,以避免烫伤,同时应用FMEA活动后在巡视的时间点、灸疗的温度及距离等两项风险优先值(RPN)均有明显的下降(P<0.05).结论:应用FMEA管理模式,加强了我们行艾箱灸治疗的风险管理,规范了治疗流程,对艾灸的温度、距离及巡视时间点提供了依据,保证了治疗的安全及疗效.

  • 大学生不同情感状态的脉图分析

    作者:邵慧江;杨蔚;潘纬榕;郭睿;王忆勤;燕海霞

    目的:探讨不同情感状态下脉图的变化.方法:基于中医情志脉象理论,以大学生脉图为研究对象,通过素材(影片)诱导的方式,激发大学生的不同情感表达,采集大学生平静、悲伤、高兴三种不同情感状态下的脉图,提取大学生三组不同情感状态下脉图的时域参数,运用非参数检验的方法统计三组时域参数的差异;基于时域参数,运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三种不同情感状态进行分类识别.结果:发现三组脉图的时域参数:h3/h1、t、As/(As+Ad)存在显著差异,基于脉图时域参数对三种情感状态的平均识别率为74.25%.结论:脉图特征参数可为情感变化提供客观的参考依据,利用脉图这种生理信号来识别情感状态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中医医院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需求的调查

    作者:彭鹿;刘旭生;林静霞;吴萌;林美珍

    目的:了解我院护士对正在实施的十五个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的需求,作为制定可行的中医护理方案评价表的依据.方法:对我院内科、外科和骨科内7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让他(她)们对问卷3个主题、11项内容按Likert5点评分方法进行打分,输入计算机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结果:93%护士参加过医院或科室统一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表的培训,但是在方案效果评价的可操作性和客观性方面总体态度倾向于消极.护士对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估指引的需求部分结果显示,大部分护士赞同新的中医护理方案需要增加可量化的指标,并增加其客观性以及可重复性.结论:护士普遍认为中医护理方案的评价系统没有量化指标,主观性较强,临床迫切需要一份客观,可操作性强,具有量化指标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补充指引.

  •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中医证候分析

    作者:许苑;刘同换;何志仁;卢富华;刘旭生

    目的:分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规律、中医证候特点,指导临床经验性用药.方法:对180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80例患者中,男性117例,占65%;40岁以上患者占73.33%;膜性肾病为常见的病理类型,占40%;革兰阴性菌为主要的致病菌,占51.7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低,三代头孢、喹诺酮类抗生素居中;中医证候中气虚痰湿内阻证患者所占比例高,为25.56%,其次是痰热阻肺证17.78%,风邪犯肺证13.33%,气虚痰热内阻证9.45%,气虚血瘀水停证8.89%;虚实夹杂证占59.45%,且以气虚为主.结论:中老年男性、病理类型为膜性肾病的肾病综合征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几率高;致病菌以革兰氏阴性菌多见,抗生素选择应以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三代头孢类为主;中医证候以气虚痰湿内阻为常见.

  • 基于肠道微生态探索“补脾益肾”法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新思路

    作者:吉春兰;卓若君;吴禹池;卢钊宇;刘旭生;黄春林;邹川

    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发病率、患病率已呈上升趋势,成为全球性的重要健康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慢性肾脏病进展的重要指标因素之一是患者肠道菌群发生紊乱,血清内毒素水平升高.现代中医学家认为,慢性肾脏病主要病机为脾肾亏虚,治疗大法为健脾补肾.而脾居中焦,具有运化抗邪之功能,这种运化抗邪的功能与肠道菌群对机体代谢、免疫等功能极其相似,后者可能是脾生理功能的生物学基础之一.本文从现代肠道微生态与代谢的角度系统阐述了从中医“脾”论治慢性肾脏病(CKD)的现代理论基础,主要包括:1.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与脾胃的联系:中医“脾”生理功能的现代生物学基础可能与肠道微生物对机体代谢及免疫功能等的影响有关;2.肠道微生物及其代谢与慢性肾脏病的关系:慢性肾脏病患者胃肠功能紊乱,其肠道微生态也发生紊乱,从而产生蛋白结合毒素,影响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愈后,基于此对CKD进行防治是现在研究的热点;3.慢性肾脏病从脾胃论治的源流和现状:慢性肾脏病迁延日久,损耗人体正气,属于慢性疾病中虚劳性疾病的一种,脾虚是其核心病机之一,因此健脾法应该贯穿治疗的始终.且在前期临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的理论,提出了基于系统生物学技术开展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 芒硝外敷下肢治疗肾性水肿的疗效观察

    作者:彭鹿;刘旭生;邓丽丽;林静霞

    目的:评估芒硝外敷对于肾性水肿患者的消肿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试验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遵医嘱使用利尿剂+芒硝外敷双下肢,观察两组的体重、腿围、尿量等的变化情况,并记录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变化和腿围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尿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2名患者发生了下肢瘙痒的不良反应,可能与外包芒硝的布袋材质过敏有关.结论:芒硝外敷作为一种无创的中医外治法,能对肾性水肿患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消肿作用,提升常规治疗的消肿疗效,同时不影响利尿药物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有效方法.

  • 真实世界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体系构建与应用探索

    作者:李晓东;巴元明;刘建忠;吴辉坤;涂远超;盛国光

    为了更好地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病种建设与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以下简称“共享系统”)建设,湖北省中医院构建了研究型门诊.研究型门诊以“真实世界中医临床科研范式”为建设理念,从临床研究、健康管理、特色诊疗三个方面进行真实世界中医肝病临床研究体系构建模式的探索与应用,为研究型门诊及研究型医院的建设提供参考.

  •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吴寿善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用药规律

    作者:卢晨霞;李晓东;吴辉坤;吴寿善

    目的:基于中医医疗与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湖北中医大师吴寿善教授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用药规律.方法:应用结构化电子病历采集767例吴寿善接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门诊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数据集成、汇交、整合后,利用数据分类、关联、聚类规则方法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确定259个处方中药物的使用频次前五位药物分别是茯苓、茵陈、陈皮、丹参、连翘;②药物配伍方面,关联度高的配对分别为茯苓-甘草-白术、茯苓-丹参-白术、茵陈-茯苓-甘草等;③挖掘核心处方时,发现蒿芩清胆汤、大安丸、半夏白术天麻汤等经典方加减使用频次高.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方法,我们发现吴寿善教授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在治则治法上,主要从毒痰瘀虚进行辨证施治.

  • 基于数据挖掘的黄疸病中药组方配伍规律研究

    作者:何堂清;吴辉坤;李晓东;舒梓心;卢晨霞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治疗黄疸病的中医用药组方配伍规律,为中医诊疗黄疸病提供经验参考.方法:对纳入的湖北省中医院1960-1978年间,诊断为黄疸病的住院病历处方信息进行录入,对方剂信息预处理后使用关联规则方法中的Apriori算法分析方剂的配伍规律.结果:对3 404首方剂进行分析,共计327味中药,处方药味数量集中在10-12味之间.对327味中药进行频数统计分析,确定了治疗黄疸病的中药处方中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较高的前50味中药多为利水渗湿药、清热药、补虚药、理气药、活血化瘀药、消食药、化湿药、泻下药、化痰药等.对327味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共提取常用药对27对,常用角药24对,该药对及角药多具有清热利湿、疏肝活血、理气和胃、消食、清热泻下及活血清热类等配伍规律.结论:应用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和频数统计方法分析黄疸病的中医用药规律,初步揭示了该时期治疗黄疸病的用药经验,为我们开展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 基于数据挖掘的沈忠源教授治疗乙肝肝硬化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詹磊;李晓东;沈忠源

    目的:将沈忠源教授治疗乙肝肝硬化的临床病例资料录入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系统进行分析从而探讨其用药规律,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方法:利用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对2012年9月至2015年9月沈忠源教授专家门诊乙肝肝硬化的患者信息进行采集,并对其中药用药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发现其治疗乙肝肝硬化的用药规律及性味归经分布规律.结果:①388例乙肝肝硬化患者所用中药共计127种,累计使用中药5 595频次,常用的中药前10味分别为郁金、枳壳、乌贼骨、白术、黄连、丹参、半边莲、茵陈蒿、瓜蒌、鸡内金;②常用的中药药味主要是苦味和甘味,其次是辛味;药性以寒、微寒、温、平为主;常用中药的归经以归肝、脾经中药为主.结论:沈教授治疗乙肝肝硬化多以清热解毒、益气健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药物为主,药性多为寒、微寒、温、平,是基于中医“平调阴阳,以平为期”的辨证论治思想,体现了沈教授“解毒祛瘀、理肝健脾”的重要原则.

  • 面向文摘的中药方剂与疾病关系抽取

    作者:杨晓欢;单娅辉;解丹;李晓东

    目的:利用机器学习的方法,从文献摘要数据入手,研究中药方剂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在中国知网的“文献分类目录”中选取“医药卫生科技”—“中医学”类别,使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摘要数据,经过数据清洗、构建词典、分词等预处理步骤,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处理后的文本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并构建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模型,对中药方剂与疾病进行关系抽取.结果:共爬取1073581篇摘要,根据中药方剂与疾病词典筛选出同时包含中药方剂与疾病的语句共204780句,利用句法解析抽取的特征构建SVM分类模型,准确率达87%,将该SVM模型应用于筛选后的句子,终得到中药方剂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三元组.结论: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医学摘要文本数据进行关系抽取,得到的中药方剂与疾病的关系三元组,将对中药方剂治疗疾病研究起积极推动作用.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5 07 08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