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세계과학기술-중의약현대화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99/R
  • 国内刊号: 王瑀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st@casipm.ac.cn
  • 曾用名: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世界科学技术》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制备及其体外降糖作用研究

    作者:邱海龙;汤彬;王玉;李祥;白刚刚;陈建伟

    目的:研究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对HepG2细胞糖消耗及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糖消耗的影响。方法:水提醇沉法制备番荔枝子粗多糖,经过Sevag法除蛋白得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用苯酚-硫酸法检测其总糖含量。取对数生长期的HepG2细胞,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检测其对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建立高胰岛素抵抗模型,同法测定其对细胞液中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能轻度促进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能明显促进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作用,在浓度为0.08 mg·mL-1时,效果佳(P <0.01)。同时,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与生理胰岛素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结论:番荔枝子去蛋白多糖具有较好的体外降糖作用。

  • 不同品种石斛的HPLC-DAD-ELSD指纹图谱研究

    作者:石媛慧;郭力;许莉;郝普彦;陈佳江;韦练;罗方利;张廷模;韩瑜

    目的:采用HPLC-DAD-ELSD建立石斛指纹图谱,并对金钗、鼓槌、叠鞘、细茎和反瓣等5种石斛的指纹图谱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采用Dikma C18(250 mm ×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5%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30℃,流速1 mL·min-1,DAD串联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建立5种石斛的HPLC指纹图谱,并标定9个指纹峰,5种石斛相似度较低。结论:建立的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靠、重现性好,可直接反映石斛品种与化学成分变化的关系。

  • UPLC同时测定酸枣仁中4种活性成分的含量

    作者:崔思娇;罗洁;张靓琦;石绍淮;毕开顺;贾英

    目的:建立UPLC同时测定酸枣仁中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和白桦脂酸含量。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03%磷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波长204 nm,进行检测。结果:斯皮诺素、酸枣仁皂苷A、酸枣仁皂苷B和白桦脂酸的质量浓度与峰面积分别在29.70~594.0μg·mL-1,10.68~213.6μg·mL-1,6.175~123.5μg·mL-1,22.00~440.0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均在98.3%~99.4%之间,RSD均小于1.4%。结论:该方法快速、准确、简便,为全面控制酸枣仁质量提供依据。

  • 合欢花总黄酮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郭超峰;银胜高;夏猛;施学丽

    目的:观察合欢花总黄酮对抑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盐酸文拉法辛0.0125 g·kg-1)、合欢花总黄酮高、中、低剂量组(相当于生药量10、5、2.5 g·kg-1)。以孤养加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建立抑郁症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评价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浆中5-HT、NE的含量。结果:合欢花总黄酮大、中、小剂量连续给药21天能够明显缩短Morris水迷宫定位导航潜伏期(P<0.05或P<0.01),增加空间探索中穿越平台次数(P<0.05或P<0.01),且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合欢花总黄酮大、中、小剂量均能提高抑郁模型大鼠血浆中5-HT、NE的含量(P<0.05)。结论:合欢花总黄酮能够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具有潜在的抗抑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浆单胺类神经递质5-HT、NE含量有关。

  • 金雀异黄素协同雷公藤多苷治疗去卵巢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的药效学研究

    作者:王迪;张明;孙萍萍;艾浩;牛建昭;李健

    目的:观察金雀异黄素协同雷公藤多苷治疗去卵巢大鼠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甲氨喋呤治疗组和金雀异黄素协同雷公藤多苷治疗组(10只/组)。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均行卵巢摘除术并于尾根注射II型胶原诱导关节炎大鼠模型(CIA)。甲氨喋呤(2.7mg·kg-1)、雷公藤多苷(70mg·kg-1)及金雀异黄素(30mg·kg-1)灌胃给药(1次/天,连续2周)。通过测量大鼠关节炎指数、关节肿胀度和血清中ColII抗体、IL-6及IL-10水平评价疗效。结果:模型组大鼠关节炎指数、关节肿胀度及血清中ColII抗体、IL-6及IL-10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或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氨喋呤和金雀异黄素协同雷公藤多苷治疗组大鼠关节炎指数及关节肿胀度均显著下降(P<0.01),甲氨喋呤治疗组大鼠血清中ColII抗体水平明显降低(P<0.05),而IL-6和IL-10水平没有显著改变。与之对应,金雀异黄素协同雷公藤多苷治疗组大鼠血清中ColII抗体及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IL-10水平显著增高(P<0.01)。结论:金雀异黄素协同雷公藤多苷可显著抑制去卵巢大鼠CIA的发生和发展,且对IL-6、IL-10的调节作用优于甲氨喋呤,提示植物雌激素协同雷公藤制剂对性腺功能异常型RA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为临床女性绝经后RA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实验依据。

  • 酵母转化大黄结合型蒽醌研究

    作者:马超;胡珊;李学如;张波;孟涛

    目的:从酵母菌中筛选出能将中药大黄结合型蒽醌转化为游离型蒽醌的菌株,为减轻生大黄的峻烈泻下作用提供一种选择。方法:通过考察培养基组分、种龄、发酵时间和装液量等因素对菌株转化中药大黄结合型蒽醌的影响。结果:筛选到菌株KM12,经26S rRNA分子鉴定为马克思科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薄层层析表明,在酵母膏1.0%、葡萄糖2.0%、大黄2.0%的培养基中,按5%的接种量接种,培养36~48 h种子液到装有50 mL发酵培养基的250 mL三角瓶中,200 rpm摇床30℃发酵4 d,可将中药大黄中具有峻烈泻下作用的结合型蒽醌大部分解或转化成游离型蒽醌。结论:可通过KM12菌株发酵法炮制大黄,使结合型蒽醌分解或者转化成游离型蒽醌,减轻大黄的峻烈泻下作用。

  • 基于明清医案数据统计的消渴病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郭君哲

    目的:探索明清医家辨治消渴病的治疗原则及用药规律。方法:以南京中医药大学图书馆库存中医学经典医籍为主,制定选案标准,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医案记录其治疗药物组成,利用SAS9.1软件编写程序对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及因子分析,得出具有潜在联系的药物群。结果:该时期消渴病的治疗用药以清热药与补阴药为基础药物群,多与血分药、益气药联用;此外,温里药、补阳药、化湿药、收涩药、化痰药亦为治疗消渴病的重要药物群。结论:明清医家辨治消渴病治法丰富多样,推测与该时期医家认为消渴病病机复杂有关。

  • 补肾化痰益智法对AD细胞模型APP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胡玉萍;王平;孔明望;袁德培;石和元;刘萍

    目的:本研究在成功建立AD体外模型基础上,探讨补肾化痰益智法治疗A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Aβ1-42作用于PC-12细胞,制作AD神经元细胞模型,并用补肾化痰益智方含药血清进行干预,以吲哚美辛为对照。镜下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PC-12细胞存活率,观察补肾化痰益智方对神经元细胞保护作用。RT-PCR法检测APP mRNA的表达,观察补肾化痰益智方抗Aβ神经毒性作用。结果:2.5 mmol·L-1聚集态Aβ1-42使细胞活力明显下降;RT-PCR法对APP mRNA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发现,经Aβ1-42诱导各组APP mRNA表达上调,补肾化痰益智法可明显降低其表达(P<0.01)。结论:补肾化痰益智法对神经细胞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能够抑制APP mRNA的表达,降低毒性作用。

  • 小建中汤及其拆方对芍药苷提取率的影响研究

    作者:王瑞;展晓日;刘厚世

    目的:研究小建中汤及其拆方对芍药苷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Diamonsil RP-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结果:小建中汤拆方前后芍药苷的含量有明显变化,其中去甘草组、去桂枝组、去饴糖组与全方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去生姜组、去大枣组与全方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甘草和桂枝有助于白芍中芍药苷的溶出;大枣、生姜对白芍中芍药苷的溶出影响不大;饴糖可能会以小团块形式包裹芍药苷,使实验中芍药苷的萃取效率降低。

  • 丹参不同炮制品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作者:张伟;尹震花;彭涛;康文艺

    目的:考察丹参生品及5种炮制品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变化。方法:通过采用体外α-葡萄糖苷酶抑制模型,以阿卡波糖为阳性对照,测定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丹参生品和炮制品各部位均存在一定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均高于阳性对照药阿卡波糖。除丹参炭甲醇(ME)提取物外,其他炮制丹参ME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均大于丹参生品ME提取物;丹参炮制品石油醚(PE)部位抑制活性与丹参生品PE部位接近;丹参炮制品乙酸乙酯(EA)部位抑制活性均低于丹参生品EA部位;丹参炮制品参正丁醇(BU)部位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均高于丹参生品BU部位,各部位的抑制活性均与质量浓度呈正相关性,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丹参炮制品可不同程度的增加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的疗效评价指标系统评价

    作者:张海龙;王明航;赵栋梁;余学庆;王海峰;李建生

    目的:在系统评价中医药辨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疗效基础上评述其疗效评价指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VIP、万方数据库、Cochrane图书馆、PubMed和Embase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中医药辨证治疗COPD随机对照试验的临床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后,应用 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0篇随机对照试验(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医辨证治疗能够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生存质量,提高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临床症状体征;疗效评价指标使用较多的有肺功能、生存质量、临床综合疗效、急性加重次数、临床症状体征、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其余如6分钟步行距离、BODE指数、卫生经济学评价则选用相对较少。结论:中医药辨证治疗COPD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的质量不高,仍需开展大样本、多中心、方法科学的高质量临床试验;临床疗效评价指标的选用仍不规范,疗效指标的选择应根据临床研究的目的不同而有所侧重,另外还应体现中医药的临床特点。

  • 中药加电针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李种泰

    目的:探讨中药加电针与西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差异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差异。方法:选择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加电针组(35例)和西药组(30例)。中药加电针组采用口服通窍活血汤煎剂结合针刺加电针颈部夹脊穴治疗,西药组采用前列地尔及强的松治疗;两组皆10 d为1个疗程。结果:两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比较,听力改善效果,中药加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1.4%,西药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耳鸣改善效果进行比较,中药加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1.2%,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8.6%,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眩晕改善效果,中药加电针组总有效率为94.1%,西药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血液流变学改善效果,中药加电针组在全血黏度比、血浆黏度比、红细胞电泳时间、红细胞压积方面较治疗组均有明显的改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加电针与西药对改善突发性耳聋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液流变学有显著疗效,且中药加电针疗效优于西药。

  • 中医四诊在中医外科皮肤病的临床应用概况

    作者:郭静;段渠;朱晓燕;杜艾嫒;艾儒棣

    中医诊法分为望、闻、问、切四诊,临床医生通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尤其是疾病的各个症状,作为判断各病种,辨别各证候的主要依据,故四诊法是中医认识和掌握疾病的基本手段。本文通过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分析,整理归纳出中医四诊在中医外科皮肤病中运用的独特之处,旨在为中医四诊在皮肤病的临床诊断中提供新思路。

  • 孙自学教授治疗弱精子症用药经验分析

    作者:王祖龙;马永;郑娟

    目的:总结分析孙自学教授治疗弱精子症用药经验。方法:收集286例孙自学教授治疗弱精子症患者资料,采用频率、频数以及指标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其中37味药使用频率>10%;聚类分析法将药物聚为补肾填精、温肾助阳、益气、养血、清热解毒、清热利湿、活血通络7大类。结论:孙教授在辨证的基础上,处方用药或补肾与益气养血联合,或同用清热利湿与活血化瘀,或共施益肾通络,灵活加减治疗弱精子症;处方中常用药物可归纳为7大类,38味。

  • 经筋手法结合小角度矢状位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何育风;吴双;王翔;李恒腾;曹云

    目的:观察经筋手法结合小角度矢状位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筋手法结合小角度矢状位扳法)与对照组(理筋手法),各30例。结果:治疗后,两组痊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0%,治疗组疗效较优,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筋手法结合小角度矢状位扳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简单快捷,疗效显著的特点,适宜临床推广。

  • 血清总胆固醇与冠心病痰瘀证候关系Meta分析

    作者:喻松仁;周丽;程绍民;袁肇凯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固醇(TC)的异常改变与冠心病痰瘀证候的关系。方法:应用Meta分析法对10篇文献中冠心病“痰浊证”、“血瘀证”患者与“正常对照者”的 TC含量进行综合分析。结果:TC含量显示,血瘀证患者比正常对照者标准差高0.99~2.426倍,Total 合并=0.71,Total 合并95%置信区间为0.16~1.25;痰浊证患者比正常对照者标准差高1.019~3.761倍,Total 合并=1.05,Total 合并95%置信区间为0.43~1.68。结论:冠心病患者血瘀证和痰浊证的 TC含量与正常对照者比较存在显著差异,TC含量的异常改变可作为冠心病痰瘀辨证的客观指标之一。

  • 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标准

    作者:李瀚旻

    目的:建立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体系与诊疗标准,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方法:采用肝损伤与肝再生的现代生物学指标作为考察“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使“肝肾精虚”的“隐性证候”成为可以准确把握的“显性证候”。结果:建立以肝脏组织学损伤、肝功能减退、再生障碍或紊乱等生物学指标为基础的“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指标体系及诊疗标准,据此对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演变规律进行动态监测,判断预后和指导辨证论治。结论:慢性肝病“肝肾精虚”证的客观量化研究是提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肝病的诊疗水平、临床疗效和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 258例抽动障碍与慢性鼻炎共存的发病机制探讨

    作者:李霁;韩斐

    目的:探讨慢性鼻炎诱发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方法:参照耶鲁整体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及自编抽动障碍(TD)初筛问卷,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TD诊断标准以及《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7版慢性鼻炎诊断标准,对400例抽动障碍患儿进行临床筛查,筛选出258例抽动障碍伴有慢性鼻炎患儿。检测其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IL-6、TNF-α等相关免疫学指标,进行发病机制分析。结果:伴鼻炎TD患儿鼻动症状积分高于不伴鼻炎患儿症状积分,抬臂症状积分、手动症状积分均低于不伴鼻炎患儿,且伴鼻炎TD患儿耶鲁评分高于不伴鼻炎患儿耶鲁评分;与不伴鼻炎TD患儿相比,伴鼻炎TD患儿体内T细胞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不伴鼻炎TD患儿相比,伴鼻炎TD患儿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略低,伴鼻炎TD患儿体内IL-6水平有升高趋势,而TNF-α水平有降低趋势。结论:慢性鼻炎是诱发抽动障碍发病机制因素之一。

  • 针灸调体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新普;童亚男;薛丹;李敏;傅杰英

    目的:评价针灸调体治疗阴虚内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阴虚内热型痤疮患者标准病例66例,随机分为艾灸方案组33例,针刺方案组33例,艾灸方案组采用隔物灸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针刺方案组采用针刺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每周2次,治疗12周后,对痤疮皮损和阴虚体质积分改善情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方案均有一定的疗效,艾灸方案组总疗效高于针刺方案组,两组对照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艾灸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优于针刺加痤疮局部处理治疗;在痤疮皮损改善方面,艾灸方案组患者皮损积分的下降情况,与针刺方案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艾灸方案组对患者皮损的改善更显著;两组治疗后的体质积分均有明显下降,且艾灸方案组更明显,两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艾灸方案组对患者体质状态的改善优于针刺方案组;治疗结束后随访4周,两组治愈和显效患者皮损和体质积分均有所下降并未达到复发诊断标准,可认为针灸调理能调动机体的自我调节、抗病能力,远期疗效客观。结论:针灸不仅可改善阴虚内热型痤疮的皮损情况,且对患者阴虚体质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同时对于阴虚体质的痤疮艾灸改善效果更明显。

  • “补肾生髓成肝”治疗肝脏病的基础及临床应用

    作者:李瀚旻

    通过论述“补肾生髓成肝”新的治疗法则的概念、理论基础、理论体系和科学内涵,简述了“补肾生髓成肝”治疗肝脏病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为临床治疗肝脏病提供理论参考。

  • 个体化健康食谱的建立与实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影响

    作者:邓丽丽;张广清;林静霞;刘惠;傅立哲;吴一凡

    目的:通过建立与实施个体化健康食谱,探讨其对糖尿病肾病早期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本院的12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食谱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并在治疗前、2周后、2月后及6月后进行空腹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检测。食谱组还增加个体化健康食谱干预治疗。结果:从2周后,食谱组空腹血糖便比对照组要低。6个月后,食谱组空腹血糖比治疗前低,而对照组空腹血糖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两组各阶段空腹血糖<7.0 mmol·L-1例数比较有极其显著差异;从2周后,两组各阶段24 h尿蛋白定量相比较皆无显著差异。6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食谱组有极显著差异,而对照组无差异。结论:个性化健康食谱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治疗中有显著作用,尤其在降低及控制空腹血糖方面。实施6个月后,其在降低24 h尿蛋白定量,以及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方面有显著作用。

  • 中医五行音乐改善老年及非老年肿瘤患者生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廖娟;郝玉芳;杨宇飞;项春燕;吴煜

    目的:为客观评价中医五行音乐治疗对老年及非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完善肿瘤中医综合治疗模式,方法:按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设计,选取晚期肿瘤患者170例,按照70岁年龄分层,并按2:2:1设立治疗组,耳机聆听中医五行音乐,阳性对照组耳机聆听西洋音乐,阴性对照组只戴耳机,不接受任何音乐治疗,每次30 min ,每周5次,观察期为3周,收集生存质量表、KPS评分及患者填写的症状日记等结局资料。结果:从总体上看,肿瘤生活质量指数(HQOLI-R)评分,KPS和患者症状日记评分各组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中医五行音乐组治疗前后有统计学差异(P<0.05),西洋乐和空白对照组治疗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无论是老年、非老年,中医五行音乐治疗均能够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主观症状,但对于老年肿瘤患者症状日记评分作为一种评价生活质量的指标其敏感度仍有待考证。

  • 腕踝针临床应用文献计量学分析

    作者:王洪彬;崔建美;赵舒;李雪青;马树祥;李旗

    通过对2002~2011年腕踝针临床应用及研究文献进行计量学研究,发现腕踝针已广泛用于治疗运动、神经、外科、泌尿生殖、皮肤科等多个系统及科室的50余种不同疾病,其中主要应用于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表明其适应症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但同时该法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法,规范标准加强随机对照研究使其更好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腕踝针 计量学
  • 特定穴位针刺治疗对肥胖模型小鼠血清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

    作者:唐红珍;植兰英;颜世俊;陈丹丹;刘佳;张昭阳;戴慎

    目的:探讨特定穴位针刺治疗对高脂饮食肥胖模型小鼠血清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针刺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针刺治疗组,每组6只。小鼠15周高脂饮食制备肥胖模型后,采用特定穴位针刺法干预治疗10天,酶联免疫法检测小鼠血清胰岛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瘦素、一氧化氮水平。结果:肥胖模型小鼠血清胰岛素、一氧化氮以及瘦素水平上升,而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以及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没有明显变化;特定穴位针刺治疗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一氧化氮、瘦素水平,并可提高肥胖模型小鼠血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但对血糖水平、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水平没有影响。结论:特定穴位针刺疗法具有较好的减肥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管再生有关。

  • 病证结合模式下疗效评价指标建立几个关键环节的思考

    作者:余学庆;李建生

    疗效评价指标的科学建立是病证结合模式下中医疗效评价方法研究中的关键环节,目前尚缺乏公认的研究方法。本文针对疗效评价指标建立研究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环节,认为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框架的形成是前提、评价指标的筛选是核心、指标考核与验证是关键,为开展该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 试述十二律结合四气理论防治五脏疾病

    作者:贺海辉;雷磊;吴子明

    目前音乐疗法在欧美的研究和治疗应用非常普遍,而我国中医音乐疗法还处于挖掘整理阶段,无论是基础理论还是临床实践都有待进一步的探索和发展。本文通过论述十二律的形成和十二律吕制度表明十二律反映十二月阴阳,以及五脏通应自然界四时阴阳,认为十二律能够防治五脏疾病,并提出十二律结合四气防治疾病的思路。

  • 慢性乙型肝炎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作者:陆奕宇;宋雅楠;张贵彪;张永煜;苏式兵

    中医对慢性肝病的诊疗特色和优势体现于在证候分类基础上进行个体化治疗。本文对慢性乙型肝炎(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进行系统生物学研究,探讨其证候分类与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基因和蛋白表达谱的区别、尿代谢物的差异以及“同病异证”、“异病同证”的分子机制。结果显示乙肝及其肝炎后肝硬化中医证候分类具有分子生物学物质基础;基于系统生物学的中医证候判别方法可有助于形成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新的分类,并为乙肝及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60味中药提取物抗菌活性的研究

    作者:佟天天;黄浩;王义明;罗国安

    目的:体外观察60味中药的240种提取物对9种常见病原菌的作用,并对其中抑菌效果明显的提取物进行低抑菌浓度检测。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对240种提取物进行初步的抗菌活性筛选,并采用液体培养基法(2倍稀释法)测定活性提取物的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共有104种提取物对1种或多种细菌显示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丹参等11味中药的20种提取物对3种常见菌体现了强抑制作用(MIC <0.2 mg·mL-1)。结论:丹参、蛇床子、蓼蓝、蒲公英、桑叶、甘草、姜黄、紫草、半边莲、野菊花和密蒙花等11味中药的乙醇、丙酮、正己烷提取部位对枯草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强抑制作用。

  • 常用中药学术性专利数据库建设

    作者:谭芳;姚霞;刘海波;彭勇

    中药专利文献中蕴含着大量的科技信息,但由于多种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和利用。本文以《新编中药志》中638味中药为研究对象,利用SooPat专利搜索引擎,获取1992~2011年20年间相关的所有中药专利文献,手工筛选得到具学术价值的中药专利,运用Ac-cess建立数据库,并对专利信息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通过常用中药学术性专利数据库的建设,挖掘有价值的专利信息,总体上把握中药专利的申请方向,促进中药专利信息的有效利用,为中药研究人员开辟一种新的信息资源。

  • 体现中医药特色的道地药材黄连品质评价系统研究

    作者:范刚;唐策;张静;赖先荣;孟宪丽;张艺;范昕建

    本文以道地药材黄连的研究为例,对其生长环境进行分析,运用ISSR等方法考察其遗传型,采用HPLC、1H-NMR及NIR等方法对化学型进行分析,并从抗内毒素、抗微生物的生物热力学,以及治疗糖尿病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生物效应等角度考察其药效型,综合分析其相关性,初步建立了基于黄连生态型、基因型、化学型和药效型的道地药材品质评价方法,同时建立了结合道地性的黄连规范化质量标准,为构建体现中医药特色的黄连品质评价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 脑出血急性期治疗述评

    作者:任吉祥;刘海艳;赵建军;赵德喜;黎明全;王健

    本文对脑出血的现代医学及祖国传统中医学的主要治疗方法进行了总结及评价。文章介绍了现代医学脑出血急性期治疗中降低颅内压药物、控制血压药物、超早期止血药、亚低温治疗及神经保护剂的应用概况及评价,同时介绍了目前较大规模的中医药脑出血急性期临床试验研究及用药的系统评价,为脑出血急性期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脑出血 急性期 治疗
  • 中药抗乳腺癌骨转移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张小慧;韩向晖;刘胜;王春丽

    骨是乳腺癌常见的转移部位,乳腺癌骨转移可导致骨质疏松、高血钙症、脊髓压迫和病理性骨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中医中药在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方面显示出潜在的优势。近10年研究发现,许多中药单体、提取物以及中药复方能够从不同分子机制发挥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缓解乳腺癌细胞引起的骨质破坏及癌性骨痛作用。

  • 心与神志关系的现代研究进展

    作者:徐雅;李澎涛

    心主神志是中医藏象理论的主要内容,本文从文献、临床试验研究、基础实验和现代科学研究等角度综述了心与神志相关的研究成果,阐释“心主神志”的现代生物学内涵,诠释了传统中医理论的科学性。

  • 硫磺在中医药中的应用概述

    作者:张勇;谢丽玲;张振霞;曹晖;于留荣;向飞军;郑玉忠

    硫磺作为火药的主要成分,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和军事。事实上,硫磺在中医药的应用上也有着悠久的历史。硫磺在中医的应用展现了中医理论和实践的独特性,在中医发展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从科学的角度上探析硫磺在中医药中的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硫磺在中医发展过程中的应用和演变,为研究硫磺在中医领域的价值和作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硫磺 中医 应用 演变
  • 正交试验优化芩双颗粒喷雾制粒工艺

    作者:姜鸿;王光函;吴怡;尤献民;吕晓东

    目的:优化芩双颗粒的佳喷雾制粒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颗粒成品率和黄芩苷转移率为考察指标,对芩双颗粒喷雾制粒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佳工艺参数为雾化压力1800 Pa,进口温度90℃~100℃,出口温度50℃~60℃,流浸膏相对密度1.10(60℃测定)。结论:该工艺条件合理,制得颗粒质量稳定,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依据。

  • 新技术在中药多糖提取工艺中的单独及协同应用

    作者:王忠雷;杨丽燕;曾祥伟;张小华

    随着中药现代化进程的加快,经典的提取方法由于存在有效成分提取率不高、杂质清除率低等不足,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近年来,具有绿色环保、条件稳定、提出率高、生物活性强等优点的新型提取技术,已在中药提取中广泛应用,并显示出各自的优势。本文拟从新技术在中药多糖成分提取中的单独及协同应用两方面,论述其在中药多糖成分提取工艺中的应用进展,以期为新技术能更加合理有效地应用于中药多糖成分的提取提供依据。

  • 在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中践行“质量源于设计”的思考

    作者:刘雳;瞿海斌

    现代制药工业的质量控制理念从“检验放行”经历“过程控制”发展到“质量源于设计”(QbD)。但如何将QbD应用于中药研发、生产和监管,目前尚无成功案例。中药注射剂安全性再评价工作客观上为系统地践行QbD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从中药注射剂关键质量属性的确定,关键物料属性和关键工艺参数的识别,设计空间的开发,控制策略的制定以及持续改进5个方面探讨了如何运用QbD理念和工具改进中药注射剂质量控制模式,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

  • 冬病夏治穴位贴敷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谢洋;余学庆

    基于“天人相应”、“春夏养阳”的中医理论,冬病夏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免疫功能、阻抑炎症反应、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蛋白酶-抗蛋白酶失衡有关,但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确证。

  • 对中药量效关系的认识和思考

    作者:孟胜喜;胡义扬;冯琴

    本文阐述了中药剂量与量效关系存在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对中药量效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中药量效关系的研究应该以临床疗效为基础,以中医理论为指导,运用各种现代化科技手段和方法进行多视角、多层面和多学科的系统研究,从而有可能全面系统地揭示中药量效关系的实质和内涵。

  • 病症选穴与治疗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作者:李亚洲;赵佳佳;王洪彬;王萌;申少珍

    随着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与针炙相关的软件也应运而生。本文通过采用传统针灸疗法结合现代信息技术,设计出一款传统针炙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操作性强的医疗指导软件---病症选穴与治疗,为普通群众提供便捷而切实有效的自我针灸治疗方案,真正让中医针炙在大众中得到普及,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 蒙药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的方药组成考证

    作者:佟海英;高娃;呼和木仁;呼日乐巴根;高钰思;乌吉斯古冷

    蒙药孟根乌苏(水银)-18味丸源于《甘露四部》,在该书中名为金-18,孟根乌苏-18方名首见于《蒙医金匮》,后代医家对其组成和用量有所调整,直至《内蒙古蒙成药标准》的颁布,使其统一而趋于固定。在不同时期药物组成有17、18、19味不同,至少出现5个不同药物组成的孟根乌苏-18方。但其中制水银、诃子、草乌、硫黄、苘麻子、决明子、白云香、木香、石菖蒲、苏格木勒、石膏、肉豆蔻、丁香、草果、红花、黑云香等16味药物是固定不变的。孟根乌苏-18味丸的药物配比在不同时期出现了不一致现象,其落差显著,单味药物配比变化较大的属硫黄和白云香,其次有苘麻子、决明子、草果、文冠木。沿用至今的孟根乌苏-18味丸与《甘露四部》载金-18方是药物组成相同的同方异名,与《蒙医金匮》和《诃黎勒晶珠解疑难经》载孟根乌苏-18方药物组成和配比均相同的同方同名。

  • 四川省民族医药古籍发掘整理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作者:俞佳;张艺;德洛;张丹;刘继林;邓都

    少数民族医药古籍文献资料作为民族医药文化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地域性与民族性。本文采用问卷、访谈、文献等方法,从文献的资源调查、发掘整理等方面阐述四川省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研究现状。根据四川省藏医药、彝医药、羌医药的现状差异,提出了民族医药发展忽略文献研究等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如何保护与利用四川省民族医药古籍文献等建议,为进一步促进四川省民族医药文献发掘整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中医临床医疗科研信息共享系统的智能整合及应用

    作者:余海宾;李素云;胡金亮;李真

    为探索以数据库为核心数据智能整合,以数据挖掘为核心的知识发现等智能整合及应用。在现有临床科研信息共享平台基础上,从结构化电子病历智能整合、数据整合、多种数据挖掘方法整合等方面阐述。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证候分布及证候诊断标准的验证方法学研究为示范研究,进行数据整合,利用水晶报表和复杂网络智能优化,挖掘出证-症、病-证-中药关联度。以上分析说明基于共享系统,根据研究方案,数据智能整合,挖掘方法的智能整合,提高共享平台的应用功能,实践证明是可行的。

  •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及运行模式的内容及体会

    作者:王玲姝;刘松江;张志刚;张茗;赵楠;王桂媛

    为了鼓励、保护和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家设立专项,投入资金建设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其目标是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深化改革,创新机制,逐步建立起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的临床科研创新平台。为了保障基地业务建设,我院加大了投入的力度,重点体现在人才培养、网络中心、检验中心、影像中心、伦理平台、实验室建设等,并探索总结与之相匹配的运行模式。经过几年的努力,基地建设初具规模,并发现顶层设计、领导重视、经费支持、团结协作对于基地的建设发展尤为重要。

  • 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肝病)基地

    作者: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建于1963年,是“七五”期间全国七所重点建设的中医院之一。经过历代中医附一人的不懈努力,医院事业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所中医特色突出、综合功能完善、名老中医荟萃、临床疗效显著、研究创新能力强、管理规范的现代中医医院,成为湖南省首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湖南省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教、研中心和龙头,其综合实力和发展态势达到国内省级中医院的先进水平,2008年12月成功入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医院占地面积110亩,现有建筑面积13.6万平方米,在建的国家科研大楼9.5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800张,实际开放床位990张,年门诊人次90余万人次,年住院人次3万余人次。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5 07 08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