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Worl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odern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세계과학기술-중의약현대화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
  • 影响因子: 1.17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1-5699/R
  • 国内刊号: 王瑀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wst@casipm.ac.cn
  • 曾用名: 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创刊时间: 199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世界科学技术》编辑部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亚健康人群分类及其临床特征分析与评价--基于数据挖掘流程的Logistic回归方法的研究

    作者:刘保延;何丽云;谢雁鸣;李霞;匡宏波;易丹辉

    目的:本文应用基于数据挖掘流程的logistic回归方法建模,对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进行分类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方法:针对亚健康状态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从数据理解、数据准备、变量筛选和选择logistic回归建模的数据挖掘流程的方法,确定终的回归方程,从而得到亚健康状态的判别方程及其临床特征.结果:建立了两种logistic回归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应用数据挖掘的思想对回归方程做进一步的测试,得到了分类准确率较高的验证,其结果提示亚健康的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躯体的疲劳、睡眠不实、记忆力和工作效率下降、饮食二便失调、心理的空虚感和情绪易怒等.结论:在分析判断和解释影响因素较复杂、自变量较多的亚健康人群临床特征研究中,使用传统意义的logistic回归建模具有很大的优越性.

  • 均匀设计在中药小复方精选中的改良应用

    作者:梁茂新;李东安

    方剂的药物构成、配伍关系和剂量配比关系,是影响和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的瓶颈,是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亟待突破的关键方法技术问题.当前,均匀设计方法的引入,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学指导.不过,在中药小复方的上述研究中,完全照搬均匀设计方法,则难以得出比较客观的结论.本文就运用中药小复方普遍存在的关键问题和改良应用方法谈了具体的参考意见.

  • 姜黄素衍生物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晓光;许建华

    姜黄(Curcuma longa L.)为姜科姜黄属植物,药用其根茎,主产于中国、印度、日本等国家.1870年从姜黄属植物中分离出姜黄素,1910年Lampe等首先阐明了其化学结构.现已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抑炎、利胆、抗氧化、抗肝细胞毒性、抗风湿、抑菌、抗低血压、低胆固醇等广泛的药理作用.目前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修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文就目前对姜黄素衍生物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HPLC法测定苦玄参中苦玄参苷IA的含量

    作者:陈勇;甄汉深;刘婧;李耀华;叶乐

    目的:建立苦玄参药材Picria fel-terrae Lour.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RP-HPLC法,采用C18ODS2柱(5μm,4.6×250mm),乙腈-0.3%磷酸(34:66)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64nm.结果:苦玄参苷IA进样量在0.42μg~2.10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1.64%(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准确、专属性强,可作为苦玄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 槲寄生中多肽成分的结构鉴定与细胞毒活性研究

    作者:刘石磊;杜秀宝;孔景临;曹瑛;范崇旭

    从我国东北槲寄生(Viscum coloratum(Kom.)Nakai)中分离鉴定了5种多肽,其中,3种是新成分,命名为槲寄生毒素B5、B7、B8,B7是目前分离鉴定的唯一含有四对二硫键的槲寄生毒素;1种鉴定为槲寄生毒素C1,系首次从我国槲寄生中分得;还有一种命名为B4,与已知的B6的一级结构相同,但HPLC保留时间相差很大,应该是一个新肽.它们的一级结构分别为:B5 KSCCPSTTGR NIYNTCRFTG SSRETCAKLS GCKIISASTC PSDYPK;B8 KSCCPSTTGR NIYNACRFTG SSRETCAKLS GCKIISASTC PSDYPK;B7 KSCCRNTTGRN CYNTCRLPG TPRPVCASLC DCKIISGSKC PADYPR;C1KSCCPNTTGR NIYNTCRFAG GSRERCAKLS GCKIISASTC PSDYP K; B4 KSCCPNTTGR NIYNTCRFAG ASRERCAKLS GCKIISASTC PSDYPK.它们对不同肿瘤细胞系具有选择性细胞毒活性,槲寄生总肽对于人肺癌细胞A549、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脑瘤细胞SF126的IC50值分别为:3.7、1.5、2.1μg/mL;B4分别为1.3、1.3、1.6μg/mL;B7分别为:12、1.3、6.0μg/mL.而对于人胃癌细胞BGC效果不明显.

  • 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研究

    作者:王建明;王桂姬;孙永慧

    目的:测定炎立消胶囊(丁香叶)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方法:HPLC法,色谱柱为KromasilC18柱(4.6×200mm,5um),流动相为乙腈-水(15:85,V/V),流速为1.0mL.min-1,检测波长为260nm.结果:原儿茶酸进样量在0.06~0.18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2%.结论:本方法简便,重现性好,可作为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方法.

  • 黄芪多糖含量测定的方法学研究

    作者:李孝栋;陈景山;陈峰;张小如

    本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黄芪中多糖的含量,通过对多糖部位的水溶部分、水不溶部分及两部分混合物的多糖含量测定,表明水溶部分与水不溶部分总多糖的含量和两部分混合物的多糖含量接近,结合多糖特性和Molish反应的阳性现象,提出用沸水代替冷水对黄芪多糖有效部位萃提的方法更具准确性.本研究结果证明苯酚-硫酸法也可用于测定水不溶多糖.

  • 微生物转化苷类中药的机理及应用

    作者:徐萌萌;王建芳;徐春;白家峰;何晨;薛慧玲;孙启玲

    众多研究表明,苷类中药需经肠道中的微生物转化为苷元后方能产生药效,利用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酶系,建立苷类中药体外转化模型,将苷类物质转化为相应的苷元,能有效提高活性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利用微生物将药材中的苷类成分转化为中间体苷元,过程简单,成本较低,不但可以将中间体开发为新剂型,而且符合中药炮制现代化的客观要求,也符合中药生产现代化和产品国际化的发展要求.

  • 一种利用制备液相色谱特异性去除北细辛毒性成分的新方法

    作者:程孟春;张峰;徐青;肖红斌;梁鑫淼

    目的:应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技术特异性去除北细辛中的毒性成分黄樟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技术对北细辛正己烷提取物中的强毒性成分黄樟醚进行目标去除,并保留其它活性成分.采用霍恩氏法(Horn's法)和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试验对去除黄樟醚前后的提取物进行急性毒性及抗炎活性检测.结果:HPLC检测结果显示黄樟醚已基本被去除.北细辛的LD5o值由去除前的1.47ml·kg-1(可信限为0.951~2.27)增大为2.37 ml·kg-1(可信限为1.48~3.80),毒性明显降低;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的抑制率由40.00%增大为84.28%,抗炎活性明显增强.结论:采用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技术可以在基本保留其他活性成分的基础上特异性地去除中药毒性成分,从而达到减毒增效的目的.

  • 山楂叶提取物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付建华;李澎;李欣志;刘建勋

    目的:研究山楂叶提取物(奥沙恩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以犬为实验对象,复制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从心肌酶、血管活性物质、心外膜电图、心肌耗氧量、心肌缺血及坏死面积等多种角度,研究奥沙恩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结果:奥沙恩注射液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后心肌酶(CK、CK-MB、LDH)的含量,显著降低血管活性物质(ET、TXB2)的升高,提高血浆6-Keto-PGF1α的水平和6-Keto-PGF1α/TXB2比值,显著降低心肌耗氧,减少心肌死区面积.结论:奥沙恩注射液对犬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明确的保护作用.

  • 不同地区医院处方与经方药味、用量比较

    作者:程先宽;韩振蕴;陈志刚;范吉平;余海滨;张伟华

    目的:比较<伤寒杂病论>205首汤剂经方与北京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上海龙华医院等3家医院中医处方的药物组成、用量.方法:按照中国历代度量衡量值表,对205首经方进行古今折算,计算经方平均药物组成、用量.随机抽取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3天门诊汤剂处方,上海龙华医院一天门诊汤剂处方,分别计算它们的处方平均药物组成、用量,分别与经方比较.结果:现代3家医院平均处方用药较经方明显增多,有显著差异,P<0.05.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平均处方用量与经方用量无明显差异;北京东直门医院处方用量较经方用量小,有显著差异,P<0.05;上海龙华医院处方平均用量较经方用量大,差异显著,P<0.05.结论:与经方相比,东直门医院、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上海龙华医院处方药味明显增加;与现代医院处方相比,经方单味药物用量较大.经方药物组成、用量值得深入研究.

  • 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从延胡索中分离制备延胡索乙素

    作者:俞雁;金艳;徐超;沈平孃;张继全

    利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一次进柱过程即可从延胡索粗提物中分离到活性成分延胡索乙素.两相溶剂系统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甲醇-水四元系统,上相为固定相,下相为流动相,转速为850r/min,流速为1.2ml/min.通过EI-MS和1H-NMR鉴定,基本确认了其化学结构.经HPLC分析,纯度达96.4%.

  • 复方鳖甲软肝方对LPS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MMP9/TIMP1表达的影响

    作者:李相辉;赵宗江

    目的:研究复方鳖甲软肝方对肾小管上皮细胞LPS刺激不同时段表达MMP9、TIMP1的影响.方法:制备含药血清,将5%含药血清培养基加入体外培养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分别于LPS刺激24 h及48 h采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各组MMP9、TIMP1的表达.结果:LPS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12 h后,细胞胞浆内MMP9活性逐渐增强;24h达到高峰;TIMP1于LPS刺激24 h逐渐增强,48 h达到高峰上.复方鳖甲软肝方降低24h时MMP9的表达,同时也降低48h时TIMP1的表达.结论:复方鳖甲软肝方含药血清能抑制细胞早期MMP9的表达,可降低MMP9早期对基膜的破坏引起的上皮细胞转化,同时又降低后期TIMP1的表达,从而促进细胞外基质的降解,其双向调节作用可能是其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之一.

  • 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重要模式

    作者:陈可冀;宋军

    本文通过具体的事例说明了西医疾病诊断与中医辨证相结合的病证结合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重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模式.作者认为,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模式是中医学历史发展的必然,病证结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是对中医学发展的巨大贡献,充分体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的优势互补,是中西医两种医学有机结合的表现形式,也是较高层次中西医结合的具体体现.

  • 遵古不泥古循源觅新境--记同仁堂三百多年与时俱进的不平路

    作者:

    明永乐年间,祖籍浙江宁波府慈水镇,乐氏宗谱记载乐姓家族第廿六世乐良才是一位行医卖药的“铃医”,于永乐帝朱棣迁都之际由宁波迁到北京,成为北京乐氏宗族始祖.

  • 本期封面1则

    作者:

    关键词:
  • 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肾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天斗;李承禧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肾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3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6例,治疗组口服六味地黄丸,同时服用西拉普利,对照组单服西拉普利,观察8周.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BUN、Cr、mALB等肾功能指标及ET、NO等指标.结果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总有效率86.4%,两组有显著性差别(P<0.05),治疗组在降低SBP及DBP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降低BUN,Cr、mALB、ET水平和升高NO水平方而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具备良好的保护靶器官功能,从不同程度上延缓或逆转了老年性高血压患者的肾损害,对老年性高血压患者具有多重性肾保护作用

  • 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

    作者:吕勇;王亿平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损害实验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5例,口服降糖西药加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41例,单服降糖西药.共观察16周,检测24h尿蛋白定量、尿微白蛋白排泄率(UAE),尿α1-微球蛋白(α1-MG)、血一氧化氮(NO),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酶)、血β2-微球蛋白(β2-MG),血肌酐(Scr)等肾损害实验指标.结果六味地黄丸治疗组尿UAE,尿α1-MG,尿NAG酶、血β2-MG、血肌酐治疗后均较本组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有明显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肌酐清除率(Ccr)和尿NO有明显上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各项肾损害实验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及其药理实验研究

    作者:赵建生;叶振邦;赵涛;陈京江;钟建国;王磊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2例,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50例,口服安慰剂.并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观察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作用.结果治疗组肾虚衰老治疗后症状积分值,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区别.近视力、握力、心理衰老、瞬时记忆积分等,应用六味地黄丸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安慰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清过氧化脂质、肾上腺皮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睾酮、雌二醇、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治疗组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药理学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应激等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且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基础.

  • 六味地黄丸对绝经期后反复尿路感染防治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翟晓丽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绝经期后反复尿路感染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口服六味地黄丸(浓缩丸),对照组32例,口服谷维素,观察2个月.两组均予对症处理.结果治疗组尿路感染次数显著减少(P<0.05),对照组变化不大(P>0.05),且治疗纽尿感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中每次尿感时近期治愈时间,治疗组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值较治疗前下降显著(P<0.01),且其下降幅度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尿SIgA及血雌二醇水平,治疗组均提高显著(P<0.01),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对绝经期后反复尿路感染有显著的预防与治疗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六味地黄丸方剂学历史沿革及古代临床应用概况

    作者:张家玮

    本文对六味地黄丸的方剂学进行了文献综述,并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进行了归纳整理.

  • 解析同仁堂创新管理新范式

    作者:刘会武;金永年;魏立君

    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中药产业发展的典范,探索其创新管理范式对推进中药现代化进程有很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本文从企业管理范式的一般理论出发,通过分析同仁堂的发展历程,归纳总结,提出具有同仁堂特色的由"成长战略、技术创新、营销策略、资金筹集与供应和品牌、文化与学习"五个模块组成的创新管理新范式,并重点介绍了每个模块的形成与特点,以期对读者产生一定的借鉴和启发.

  • 同仁堂六味地黄丸质量保障体系评述

    作者:周立东;蔡金环;史静;简秀枝;解素花;白建;朱共培

    北京同仁堂公司主营中药产销和研发,其品牌有300多年历史.六味地黄丸是其主导产品之一,品质优势突出.本文评述同仁堂六味地黄丸的质量保障体系,主要体现在原料药材质量保障、生产工艺技术保障、建立完整的全面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同仁堂依靠现代科技,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保障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有效地保护和发扬了自身的知名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了优势.同仁堂的成功实践,促进了中药产业的现代化发展,也为同行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六味地黄丸对去势高脂雌鼠雌激素受体a、β 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梁瑞宁;陈明人;邱丽瑛;黄烨;付向春;姜玉婵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去势高脂雌鼠ER(a,β)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去势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地黄组、雌二醇组、对照组共3组,每组8只,分别给予六味地黄丸(2.4g/d/只)、苯甲酸雌二醇注射液(0.2mg/3d/只)、生理盐水,观察6周.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测血脂、放免法测FSH,E2,硝酸还原酶法测NO,RT-PCR法分析ERa,ERβmRNA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地黄组能明显降低TC,TG,有显著性差异(P<0.01),升高HDL-C(P<0.05),E2上升(P<0.05),NO明显上升(P<0.01),ERa,ERβ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改善血脂作用,并可调高去势高脂大鼠主动脉ERa,ERβmRNA的表达及升高血清NO的作用,该作用为其在绝经女性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应用提供了依据.

  • 六味地黄丸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荆鲁

    本文通过对六味地黄丸临床研究进展的回顾性分析,对六味地黄丸的临床应用做一系统总结.六味地黄丸自宋代创制以来,其临床主治病证不断扩大,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内分泌、泌尿生殖等临床各科疾病.这种多系统、多病种的广泛性的治疗作用为我们提出了全新的课题.因此,深入研究六味地黄丸的主治病证以及其作用机理,结合现代疾病深入探讨肾阴虚证或肝肾阴虚证的病理实质,对进一步揭示中医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和提高临床治疗水平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六味地黄丸对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增效减毒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顺金;刘家生;张莉;曹恩泽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丸对糖皮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增效减毒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法,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泼尼松,并予必要的对症处理.同时试验组48例,加服六味地黄丸.结果试验组总体疗效、Ⅰ型者疗效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TG、TC等指标两组均改善显著(P<0.05、0.01),但均以试验组为优(P<0.05);其复发率亦以试验组为低(P<0.05).试验组出现的阴虚火旺证候积分值及副作用的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为低(P<0.05、0.01).结论六味地黄丸能显著提高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的疗效、减少肾病综合征的复发,并能对抗激素的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款冬叶片褐斑病病原鉴定与防治研究

    作者:张丽萍;赵阿娜;丁万隆;武滨

    对款冬花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病害进行了调查研究;分离与鉴定了款冬叶片褐斑病病原菌;筛选了几种药物防治,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制订了款冬叶片褐斑病的综合防治措施;为款冬花种植的标准操作规程SOP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款冬 褐斑病
  • 不同栽培品种山茱萸药材的化学质量评价

    作者:陈随清;王利丽;扬晋;冀春茹

    目的:以化学成分为指标评价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的质量.方法:测定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中的熊果酸、马钱苷、总多糖、总鞣质、水溶性浸出物、醇溶性浸出物的含量,采用灰色模式识别法对山茱萸的不同栽培品种药材进行综合质量评价.结果:评价了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质量的优劣.结论:初步建立了山茱萸不同栽培品种药材化学质量评价的新方法.

  • 试论中医蒙医通用药材比较研究

    作者:包·照日格图;包凤兰

    本文从中医药学和蒙医药学具有较多的通用药材为切入点,从传统医药理论、药物临床应用等方面比较研究,探讨异同之处.本文有助于拓展天然药物临床应用、探索天然药物的药性物质基础,进而开发针对现代疾病谱疗效确切的天然药物新药.

  • 论民族医学--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作者:诸国本

    中国的传统医学分3个组成部分:中医学,民族医学及民间医学.近几十年来,我国对30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资料进行发掘整理,民族医药的文献资料逐步得到全面整理,没有文字的民族医药经验也用汉文记录下来并进行理论上的总结梳理.全国现有民族医医院196所,共计床位6492张,门诊部359个,藏医、蒙医、维吾尔医都有高等医药院校.藏、蒙、维、傣、苗、彝6个民族分别有社会化、现代化的民族药产品,民族药成药的生产企业130多家,允许生产的药品国家标准865个,其中非处方药(OTC)200个,民族药生产已成为民族地区发展经济的亮点.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5 07 08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