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基础医学 > 神经解剖学杂志

神经解剖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uroanatomy 신경해부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 主办单位: 中国解剖学会,第四军医大学
  • 影响因子: 0.53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7547
  • 国内刊号: 61-1061/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52-21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神经解剖学杂志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陕西
  • 主编: 李云庆
  • 类 别: 基础医学
期刊荣誉:
  • SB203580对慢性功能性内脏痛大鼠痛觉敏感性的抑制作用

    作者:黄扬;陈倩倩;龚进;林威;唐影;林春

    目的:探究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 大鼠痛觉敏感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通过新生期给予伤害性结直肠扩张刺激建立IBS大鼠模型,检测腹外斜肌对结直肠扩张的放电幅值来评估大鼠是否出现内脏痛觉敏化.观察鞘内注射SB203580后大鼠内脏痛觉敏感性的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鞘内注射SB203580后大鼠脊髓胸腰段和腰骶段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大鼠相比,新生期伤害性刺激可致成年IBS大鼠内脏痛觉敏感性显著增高(P<0.05);IBS 大鼠腹外斜肌对40 与60 mmHg 结直肠扩张压力的放电反应在鞘内注射 10 μg SB203580后较注药前显著降低 (P<0.05);然而正常对照大鼠鞘内注射等量 SB203580前后在相同压力下腹外斜肌放电没有显著差异;同时与溶媒组相比,鞘内注射10 μg SB203580后IBS大鼠脊髓胸腰段及腰骶段BDNF的表达显著减少(P<0.05) .结论:p38MAPK阻断剂SB203580可以缓解IBS大鼠的内脏痛觉敏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脊髓胸腰段及腰骶段BDNF的表达.

  • 抑制下丘脑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对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影响

    作者:郭娟;郭永馨;李慧明;王丹;李文;冉明梓;郝海智;董海龙

    目的:通过抑制下丘脑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后观察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变化,探讨小鼠下丘脑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对焦虑样行为的调控作用.方法:成年雄性Vglut2-ires-cre小鼠随机分为A、B、C、D四组.A、B两组双侧下丘脑外侧区微注射AAV-mCherry病毒,C、D两组注射AAV-hM4Di-mCherry病毒.两周后A、C两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D两组腹腔注射CNO.30 min后进行旷场实验和明暗箱实验,观察小鼠焦虑样行为的变化.行为实验结束后处死动物,验证病毒的表达情况及注射位置的准确性.结果:标记病毒注射后Vglut2-ires-cre小鼠下丘脑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病毒表达成功.旷场实验中,D组小鼠总的运动距离、平均运动速度及进入中央区次数与A、B、C三个对照组相比均未见统计学差异,而在中央区的停留时间则明显缩短(P<0.01) .明暗箱实验中,D组小鼠在明箱侧的停留时间较A、B、C三个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 ,但进入次数则未见统计学差异.结论:抑制下丘脑外侧区谷氨酸能神经元后增强了小鼠的焦虑样行为,提示这类神经元和焦虑的调控有关.

  •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多巴胺能神经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峪涵;刘艳;朱义芳;邓茜

    目的:探讨1-甲基-4-苯基-吡啶盐(MPP+)作用下,还原型谷胱甘肽(GSH) 对MES 23.5多巴胺神经元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8 法检测 MES 23.5 细胞存活率,细胞分为5 组:对照组、MPP+组、MPP++L-Dopa组、MPP++GSH组、MPP++L-Dopa+GSH组.流式细胞术检测凋亡率及线粒体膜电位;通过DCFH-DA探针检测ROS含量;用比色法,检测MDA水平、CAT活性.结果: GSH可以抑制MPP+所致的MES 23.5细胞存活率、△ψm及CAT活性水平降低,凋亡率、ROS含量及MDA水平升高(P<0.05);GSH与L-Dopa合用,这种抑制作用更明显(P<0.05) .结论:GSH与L-Dopa合用对MPP+诱导的MES 23.5细胞氧化损伤有明显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线粒体损伤及脂质过氧化,发挥抗氧化作用有关.

  • 京尼平通过线粒体动力学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Neuro-2a细胞凋亡

    作者:谢祥军;吴菲菲;王圣明;拜云虎;王亚云;杨瑞华

    目的:观察京尼平(genipin) 对 H2O2诱导 Neuro-2a细胞凋亡的影响,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体外培养Neuro-2a细胞,利用400 μmol/L H2O2诱导6 h建立 Neuro-2a凋亡模型.处于对数生长期的Neuro-2a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京尼平组、京尼平预处理后模型组.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2,7-二氯荧光素二乙酸酯)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线粒体活性氧(ROS) 的产生;qRT-PCR检测UCP2、UCP4、Mfn2、Drp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测定UCP2、UCP4、Mfn2、Drp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增加,ROS生成量升高,同时UCP2、Drp1 蛋白及 mRNA表达增加,Mfn2 蛋白及 mRNA表达降低, UCP4及mRNA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提前给予京尼平(40 μmol/L) 干预后,与模型组相比,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凋亡率降低,ROS生成量减少,同时UCP2、Drp1蛋白及mRNA表达减少,Mfn2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但UCP4蛋白及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以上指标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适宜浓度的京尼平能缓解氧化应激诱导的Neuro-2a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UCP2蛋白表达,促进线粒体融合进而改善线粒体功能有关.

  •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提升脊髓损伤小鼠血小板反应蛋白4表达促进运动功能恢复

    作者:周治来;徐华丽;姚舜;黄子祥;黄炫武;黄帅;许立惟;张辉

    目的:评估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移植对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小鼠血小板反应蛋白4(thrombospondin-4,Thbs-4)表达水平的影响,及ADSCs修复SCI的作用.方法:制备小鼠T10 SCI模型,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ADSCs移植组,每组30只.取同种系转绿色荧光基因小鼠皮下脂肪组织,分离培养ADSCs.损伤后即刻移植106 个细胞至ADSCs移植组小鼠脊髓内,模型组注射同等剂量PBS.术前及术后每周进行运动功能BBB评分;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移植细胞存活、炎症反应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移植术后第7 d各组动物脊髓组织Thbs-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术后第3、14 d各组动物脊髓组织TNF-α浓度.结果: ADSCs移植后可在宿主体内存活至少2 周.移植术后第7 d, Thbs-4在假手术组表达水平低,模型组次之,在ADSCs移植组表达水平高(P<0.05);ADSCs移植下调SCI后TNF-α浓度;移植术后第14 d,ADSCs移植组ED-1+炎症细胞数量显著少于模型组(P<0.05);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显示从第2周起,ADSCs移植组小鼠显著优于模型组(P<0.05) .结论:ADSCs移植促进SCI小鼠运动功能恢复,其机制与提升Thbs-4蛋白表达水平,减轻受损脊髓组织炎症反应增生有关.

  • TG2基因修饰的鼻粘膜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的研究

    作者:崔学文;史文涛;戴瑶;毕士奇;杨开元;陈平波;孙勇;张志坚

    目的:研究重组transglutaminase 2(TG2)腺病毒转染对鼻粘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MSCs) 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影响.方法:利用贴壁筛选法分离培养和扩增EMSCs,通过免疫荧光方法分析EMSCs的纯度,采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测定转染效率.实验分组:重组TG2腺病毒转染EMSCs(adEMSCs)组、重组GFP腺病毒转染EMSCs组(GFP-EMSCs)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 ,诱导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倒置显微镜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的变化.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诱导后 EMSCs 的轴突膜蛋白(GAP-43) ,微管相关蛋白(MAP2)和髓磷脂碱性蛋白(MBP)的表达情况.向大鼠脊髓内注射adEMSCs,2周后取脊髓.结果:实验数据表明转染TG2腺病毒的EMSCs可稳定表达TG2.诱导7 d后,adEMSCs组细胞呈现双极和多极的典型神经样细胞形态,并且GAP-43,MAP2和MBP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移植入体内2周的adEMSCs存活良好且部分细胞表达GAP-43.结论:TG2基因修饰有利于EMSCs在体外向神经样细胞分化,并且具有良好的可移植性.

  • 蓝光损伤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功能及病理改变

    作者:罗阿丽;董志章;伍小蝉;李娟

    目的:改为研究蓝光损伤模型中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的功能及病理改变.方法:采用6 ~8 周龄BALB/c小鼠28只,雌雄不限,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4只,实验组连续蓝光照射14 d,用罗兰电生理仪观测全部小鼠视网膜电图波幅后处死小鼠,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层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经固定、包埋、苏木素-伊红(HE) 染色后进行光学显微镜观察,超微结构改变经固定、包埋、铅铀双染后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感光细胞层细胞凋亡改变经固定、包埋、TUNEL试剂盒染色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小鼠视网膜电图Rod波形中b波及Max波形中a、b波波幅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HE染色后,实验组小鼠视网膜感光细胞层厚度值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 ,感光细胞核数量减少、排列紊乱;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实验组小鼠感光细胞核内染色质分布不均匀,可见核固缩、核碎裂,内节内线粒体肿胀,可见空泡,外节膜盘部分叠状结构解离、消失;TUNEL染色后,实验组小鼠感光细胞层内见多量棕黄色免疫反应阳性产物沉积.结论:小鼠经蓝光照射后可发生视网膜功能下降,提示这与感光细胞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以及感光细胞凋亡有关.

  • 6%和8%缺氧对新生大鼠脑白质损伤的差异及其机制

    作者:王晓舟;王宇;张振中;姚瑞芹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不同缺血缺氧(hypoxia-ischemia,HI) 条件下脑白质的损伤状况,并探其损伤的机制.方法:新生3 d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缺氧和8%缺氧损伤模型组,模型组大鼠进行右侧颈总动脉结扎,2 h后进行6%或8%缺氧,建立HI脑白质损伤动物模型.分别于2周、3周和4周取脑制作冰冻切片,免疫荧光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 和髓鞘相关糖蛋白(myelin-associated glycoprotein, MAG)的变化,RT-PCR检测增殖和分化相关因子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4 (chrondroitin sulfate proteoglycan 4, CSPG4)和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1,IGF-1) 的表达,探索 HI 脑白质损伤的机制.结果:体重统计显示:与正常对照组大鼠相比,HI损伤后1周、2周、3周和4周时模型大鼠平均体重在各时间点均显著性降低;6%和8%模型大鼠平均体重在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与对侧MBP和MAG荧光强度相比,3周和4周时6%缺氧组损伤侧MBP和MAG荧光强度的比值均较8%缺氧组减少(P<0.05) .RT-PCR结果显示:同一时间点,6%缺氧组CSPG4的表达显著高于8%缺氧组(P<0.05) ,而IGF-1 的表达显著低于8%缺氧组(P<0.05) .结论:6%或8%缺氧损伤均可造成新生大鼠明显的脑白质损伤,但6%氧损伤导致大鼠脑白质损伤较8%缺氧加重,其机制可能与不同缺氧程度导致的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分化抑制因子CSPG4和增殖分化因子IGF-1的不同表达有关.

  • 电针通过抑制小鼠缺血半暗带NDRG2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杨岑;尹安琪;王静怡;王枫;熊利泽

    目的:探讨NDRG2在电针预处理神经保护作用中的机制.方法:小鼠缺血半暗带区注射NDRG2过表达病毒(NDRG2)及其对照病毒(Vector)或NDRG2干扰病毒(si-NDRG2) 及其对照病毒(si-control) ,4周后转染了NDRG2过表达病毒组小鼠的行30 min电针后2 h取脑组织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转染了si-NDRG2病毒组的小鼠灌注取脑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分别验证病毒转染是否成功.NDRG2过表达和Vector组每组各9只小鼠进行30 min电针,2 h后实施大脑中动脉缺血(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 ,si-NDRG2组直接行MCAO,1 h后恢复脑血流.缺血再灌注后24、48 h和72 h行神经功能学评分,结束后取脑组织计算梗死容积.结果:缺血半暗带区过表达NDRG2可以逆转电针引起的减小梗死容积、改善神经行为学评分的神经保护作用,而抑制NDRG2表达则可模拟电针的神经保护作用.结论:电针通过抑制NDRG2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海带多糖调节小鼠小胶质细胞活化保护放射损伤后的海马记忆功能

    作者:陈晨;张思琴;韦力;徐杨;柴溶;符桢琳;阮林

    目的:观察海带多糖(laminaria japonica polysaccharides,LJP) 对小胶质细胞活性和放射诱导脑损伤后海马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只2月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JP组、放射组、放射+ LJP组,每组30只.用60 Co射线制作小鼠的放射诱导脑损伤模型,LJP腹腔注射于放射前1 d进行,放射后4 d结束.采用Morris水迷宫观察LJP对放射后1 d、7 d、14 d小鼠空间记忆功能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的表达;ELISA检测海马中IL-1β、TNF-α含量.结果: 放射后,小鼠在水迷宫中第1次找到平台的时间延长、穿越平台的次数减少(P<0.05);经LJP防治后的小鼠在各时间点找到平台的时间比放射组缩短、穿越平台的次数也增加(P<0.05);放射后1 d、7 d、14 d,放射组小鼠海马小胶质细胞胞体面积明显增大(P<0.01) ,细胞突起变粗、数量明显增多(P<0.01) ,IL-1β、TNF-α含量明显增多(P<0.05);经LJP处理后,与放射组相比,小胶质细胞突起逐渐变小,细胞面积和突起数量也减少,IL-1β、TNF-α含量减少(P<0.05) .LJP组和对照组未见差异.结论:LJP处理可以通过调节小胶质细胞活性、降低IL-1β、TNF-α含量保护放射损伤后的海马记忆功能.

  • 顺铂诱导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衰老的研究

    作者:杨清清;施金洪;韩笑;秦建兵;金国华;李浩明

    目的:探讨顺铂(CDDP)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明确CDDP在星形胶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方法:分离、纯化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应用0,1,5,10,20 μmol/L的CDDP处理细胞24 h,再用新鲜培养液培养3 d,随后进行细胞活力检测.10 μmol/L CDDP处理星形胶质细胞24 h,更换为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3 d后,分别应用免疫荧光检测Ki67阳性细胞,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A-β-Gal)标记衰老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16和p21的表达变化,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 10 μmol/L和20 μmol/L CDDP处理星形胶质细胞24 h后,细胞活力明显下调;即使在新鲜培养液中继续培养3 d,细胞活力仍受明显抑制.10 μmol/L CDDP减少Ki67阳性细胞的比例,但增加SA-β-Gal阳性细胞的比例;此外,10 μmol/L CDDP还能够上调p16、p21的表达水平,并使细胞周期阻滞于S期.结论:CDDP能够抑制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衰老.

  • D-Ser2-Oxyntomodulin改善Aβ31-35所致小鼠昼夜节律紊乱

    作者:赵今;原媛;张蕊;王昌图;王丽;王晓晖

    目的:观察胃泌酸调节素类似物 D-Ser2-Oxyntomodulin(Oxy) 是否可以改善 β 淀粉样蛋白31-35 (Aβ31-35)所致的小鼠昼夜节律紊乱,探讨Oxy改善Aβ31-35所致昼夜节律紊乱的细胞分子机制.方法: (1) 选取6~8周龄C57BL/6雄性小鼠进行跑轮行为学实验,分析Oxy改善Aβ31-35所致小鼠昼夜节律紊乱的作用.(2)选取小鼠海马HT22神经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Real-time PCR检测不同时间点钟基因Bmal1 和Per2 mRNA的变化趋势,Western Blot分别检测CT20时Bmal1蛋白和CT16时Per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 Aβ31-35引起小鼠昼夜节律紊乱,与对照组相比,自由运转周期显著延长.Oxy预处理再给予Aβ31-35后小鼠的昼夜节律紊乱情况有所改善,与Aβ单独给予相比,自由运转周期显著降低.(2) Aβ31-35引起HT22细胞存活率显著降低,Oxy预处理后有效逆转Aβ31-35诱导的细胞存活率下降,且具有剂量依赖性.(3)经Aβ31-35处理后,HT22细胞的Bmal1和Per2 mRNA水平分别在CT20和CT16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Oxy预处理组Bmal1和Per2的异常表达均得到显著改善.(4)与对照组相比,Aβ31-35组CT20时Bmal1和CT16时Per2蛋白水平显著降低;而与 Aβ31-35 组相比,Oxy预处理组 Bmal1 和 Per2 蛋白水平有所升高.结论:Oxy 可能通过调整Bmal1和Per2的表达改善Aβ31-35所致C57BL/6小鼠昼夜节律紊乱.

  • 转染基因miR-17-5p对PC12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鲁娟;刘红兵;王凤斌;张皓云;谭春艳

    目的:观察基因miR-17-5p转染对体外培养PC12细胞增殖和功能的影响.方法:用质粒PEGFP-N1-vector空载体和PEGFP-N1-miR-17-5p表达载体转染正常的PC12细胞,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空载组、miR-17-5p组.倒置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学改变,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荧光分析法测定儿茶酚胺类(CA)递质的分泌量.结果:显微镜下,空载组细胞形态边缘清晰,细胞贴壁能力强,细胞密度高.miR-17-5p组可见部分细胞有损伤的表现,细胞肿胀圆缩,粘附能力下降,部分细胞裂解成碎片,漂浮于培养基中,细胞密度低.与对照组比较,空载组PC12细胞增殖率、细胞周期分布和CA递质含量无明显变化(P>0.05);与空载组比较,miR-17-5p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细胞处于G1期的百分比明显高于空载组(P<0.01) ,而处于S期、G2的细胞百分比低于空载组(P<0.05);CA分泌量明显降低(P<0.01) .结论:miR-17-5p基因的过表达对PC12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有损伤作用,抑制PC12细胞分裂增殖能力和CA分泌功能.

  • 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性反应对神经元细胞Mecp2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婧;赵晖;张霞婧;田丽颖;喻倩;李江静;邓斌;高昌俊;孙绪德

    目的:体外研究Aβ1-42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对海马神经元细胞甲基化CpG结合蛋白(Mecp2)表达的影响.方法: (1)用不同浓度的Aβ1-42(终浓度分别为0,5,10,20,30 μmol/L)处理小胶质细胞系(N9) ,24 h后取上清液,ELISA检测每组N9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选择合适的Aβ1-42的终浓度.(2)用Aβ1-42 (终浓度为20 μmol/L)及TLR4拮抗剂TAK-242(终浓度为1 μg/ml)处理小胶质细胞系(N9) ,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n组) 、单纯Aβ1-42处理组(Aβ1-42组) 、Aβ1-42处理后TAK-242干预组(TAK-242组) .24 h后取上清液,ELISA检测每组N9细胞培养上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1β的含量.(3) 实验分组同(2) ,24 h后收集培养液,分别干预生长良好的海马神经元细胞系(HT-22) .24 h后,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每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的表达.结果: (1) ELISA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1-42处理后,N9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的表达量随Aβ1-4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P<0.05) .(2) ELISA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1-42组的TNF-α、IL-1β的表达水平明显提高(P<0.05);TAK-242组的细胞分泌TNF-α、IL-1β水平较Aβ1-42组显著降低(P<0.05) .(3) 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1-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Aβ1-42组相比,TAK-2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 .(4) 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con组相比,Aβ1-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明显增强;而与Aβ1-42组相比,TAK-242组HT-22细胞中Mecp2蛋白表达减弱.结论:Aβ诱导的小胶质细胞发生炎性反应,导致神经元的损伤,可能是由于这种炎性反应使得神经元细胞中Mecp2蛋白的表达量增加,从而损伤神经元.

  • 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和前扣带回TRPC3和TRPC6通道的表达上调

    作者:王旭;杜祎康;吴文斌;王福东;罗层;白占涛

    目的:探讨慢性炎性痛诱致小鼠焦虑样行为情况下前扣带回(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ACC) TRPC 3/6通道的表达改变.方法:采用小鼠痛行为检测方法、旷场行为检测方法和免疫印迹实验(Western Blot) .结果:小鼠后肢足底皮下注射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 建立慢性炎性痛模型.痛行为检测结果显示足底皮下注射CFA可以诱致小鼠产生长时程的机械性和热痛觉过敏现象.旷场实验可见CFA致炎致痛后的小鼠较正常小鼠在旷场中央区活动距离明显降低,停留时间明显减少,提示慢性炎性痛小鼠表现为显著的焦虑样行为.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实验发现炎性痛焦虑样小鼠前扣带回脑区的TRPC3和TRPC6通道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动物显著上调.结论:CFA引发的慢性炎性痛模型中,小鼠产生焦虑样情绪,TRPC3和TRPC6通道蛋白在ACC部位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提示这些焦虑样痛情绪的发生与疼痛痛觉通路中ACC脑区的TRPC3及TRPC6表达密切相关.

  • 骨髓源性单核细胞向LPS脑炎小鼠中枢神经系统迁徙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博文;康文;孙永涛

    目的:研究小鼠骨髓源性单核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onocytes,BMDM) 向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脑炎小鼠中枢神经系统内迁徙的能力.方法: 分离小鼠原代BMDM,用不同的超顺氧化铁(super paramagnetic iron oxide,SPIO)对其进行体外标记.5 μg LPS脑内注射小鼠诱导急性炎症,24 h后尾静脉注射5×106BMDM.分别于注射后第2、5、7 d收取脑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脑内星形胶质细胞活化程度,检测体外标记的BMDM和GFP+BMDM在小鼠脑内的迁移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BMDM在小鼠脑内的数量变化.结果: SHP30对BMDM体外标记效果好,且以0.1 mg/ml的浓度标记2 h即可达到100%标记效率.LPS注射可以成功诱导小鼠产生急性脑炎,外源性BMDM可有效的向炎症形成部位聚集,且随着炎症消散而逐步消失.结论:小鼠原代BMDM可以有效的向LPS脑炎小鼠脑炎部位迁徙并聚集,且随炎症缓解而消散,因此BM-DM有望成为治疗性药物的中枢神经系统运输工具.

  • Kir 2.1在小鼠伏隔核中等多棘神经元的表达模式

    作者:姚涵;李瑞;刘海鹰;郭保霖;孙唐娜;任可可;王文挺;武胜昔

    目的:分析内向整流钾通道2.1 蛋白(Kir 2.1) 在小鼠伏隔核区中等多棘神经元的表达分布模式.方法:成年Drd1-tdTomato/Drd2-eGFP双转基因小鼠,制备含伏隔核区冠状脑片,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Kir 2.1进行染色.通过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成像及应用Imaris等软件对表达Drd1的多巴胺受体1型(D1) 中等多棘神经元(D1-MSNs)和表达Drd2的多巴胺受体2型(D2)中等多棘神经元(D2-MSNs)胞体上Kir 2.1免疫荧光阳性信号的密度进行分析.结果: Kir 2.1阳性信号颗粒在伏隔核区域的分布密度大概为0.3 个/μm2 .D1-MSNs胞体上Kir 2.1荧光像素值与D2-MSNs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Kir 2.1在伏隔核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介导的直接通路及间接通路上的表达含量相似.

  • Necrostatin-1对阿尔茨海默病细胞模型的保护作用

    作者:杨吉平;费琳;赵朝华;樊文科;成娟娟;苟兴春

    目的:研究程序性坏死在阿尔茨海默病(AD) 中的作用及Necrostatin-1(Nec-1) 对其保护机制.方法:采用25 μmol/L Aβ25-35作用于原代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36 h,复制AD细胞模型,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Nec-1进行干预,采用MTT法评价细胞的存活率,试剂盒检测LDH的漏出量,用活细胞碘化丙啶(PI) 染色观察细胞坏死的情况,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的RIPK1、RIPK3和磷酸化MLKL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P<0.05) ,上清中LDH 含量明显升高,PI阳性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有聚集成团现象,细胞RIPK1、RIPK3和MLKL蛋白表达量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 .Nec-1处理后对Aβ细胞毒性作用有明显的减轻,RIPK1、RIPK3和磷酸化MLKL蛋白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5,P<0.01) .结论:Aβ25-35模拟的AD细胞模型中发生了程序性细胞坏死,Nec-1可能通过对抗程序性细胞坏死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阿霉素及棉酚双药纳米载体对U87胶质瘤细胞的协同抑制作用

    作者:李璠;李科;周韵;张瑞三;史小映

    目的:建立一种具有协同治疗效果的阿霉素及棉酚双药纳米载体,并检测其协同抗神经胶质瘤的效果.方法:通过MTT法检测阿霉素和棉酚对人脑胶质瘤细胞U87的协同抑制作用,使用透明质酸和阳离子两亲性淀粉为材料构建双药纳米载体,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利用荧光标记的纳米载体观察其在U87细胞和体内模型上的靶向递送水平,后检测双药纳米载体体内抗肿瘤效果.结果:阿霉素和棉酚针对U87细胞有显著的协同抑制效果,所制备的双药纳米载体粒径为145.7 nm ± 5.6 nm,棉酚的包裹率为93.8% ± 2.5%载药量18.2% ± 2.1%;盐酸阿霉素的包裹率为89.4% ± 4.7%载药量1.9% ± 0.6% ,72 h阿霉素释放率小于40% ,低于40℃环境下稳定时间超过5周.药纳米载体可在1 h内即可在U87细胞中达到较高的积累量,并持续释放携带的药物,细胞抑制效果与游离双药一致,体内实验表明,双药纳米载体可有效靶向肿瘤组织,体内抑瘤效果显著,抑瘤率高于90% ,明显好于游离给药组,且毒性降低.结论:阿霉素与棉酚双药纳米载体可将两种药物有效递送至肿瘤组织和细胞内,并发挥出显著的协同抑瘤作用.

  • 星形胶质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进展

    作者:徐磊;王晓冬

    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 的损伤后再生问题一直是世界性难题,当人类遭遇到脑损伤、脊髓损伤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时,由于神经元本身的再生能力较弱,并且传统的临床治疗手段不能有效地形成对受损组织的修复以及功能的恢复.因此,各国科学家及医生都希望能找到一种行之有效地治疗手段去攻克这一难题.

  • mTOR信号通路及其对衰老的影响

    作者:王袖和;童红霞;徐浩;张力军;晁满香

    衰老是一种自然规律,包括生理性衰老和病理性衰老.一般认为生物体衰老作为一个复杂生物学过程,主要是其结构和功能伴随着时间推移发生渐进性老化和衰退,其本质是机体内分子、细胞和器官的老化或疾病,终生物体死亡[1,2].对衰老机制的研究是一个既古老又崭新的生命科学领域,在人类发展和医学漫长进程中,对衰老的研究提出过数百种假说.衰老机制的研究或许就如同瞎子摸象.衰老学说反映不同侧面的衰老机制,而mTOR(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信号通路在衰老过程所起的作用倍受关注[3-5].mTOR是细胞内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作为细胞生理病理过程的关键调控分子,对来自细胞内外的各种刺激(激素、生长因子、营养、能量、缺氧、应激)等进行接受、整合后作出应答,介导的信号通路在生命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作用[6,7].mTOR与AMPK(adeno-sine 5'-monophosphate-activated protein kinase)在细胞内交互调控能量平衡,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4-6].本文综合近年mTOR信号通路及其对衰老的影响,为深入研究衰老提供参考.

神经解剖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