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수도의과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1.5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6-7795
  • 国内刊号: 11-3662/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56
  • 曾用名: 北京第二医学院学报;首都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80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王晓民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9例分析

    作者:宋伟;王欣

    探讨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的临床特点,为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2002 ~ 2009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9例AFL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资料中9例患者,首发症状均为消化道症状,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肾功能损伤及凝血功能改变,严重时发生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AFLP患者及新生儿预后与病程长短及治疗密切相关.对AFLP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及治疗,及时终止妊娠,积极预防DIC,补充凝血物质,有利于改善AFLP患者及围产儿预后.

  •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关系

    作者:马金力;朱成义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1c)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3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有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病变程度分为3组:正常视网膜组(non-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NDR)、非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NPDR)和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group,PDR),同时测定患者HbA1c浓度,并对相关因素如年龄、性别、病程、血压、糖尿病家族史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NDR组、NPDR组和PDR组的HbAlc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A1c可作为监测DR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 Graves病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变化的研究

    作者:杨宁;徐援;张冬磊

    研究Graves病(Graves disease,GD)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门诊GD患者共275例,其中治疗后缓解199例(缓解组),无缓解76例(无缓解组).检测2组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large cell ratio,P-LCR)以及血小板平均体积和大血小板比率治疗前后的差值(△MPV和△P-LCR).结果治疗前缓解组和无缓解组相比,MPV和P-L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缓解组和无缓解组MPV、PDW及P-LCR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后2组的PDW、△MPV和△P-LC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P-LCR大于24.85%和治疗后小于30.55%均提示GD缓解的可能性较大.结论治疗后缓解组的MPV、PDW和P-LCR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2组治疗前后PDW、△MPV和△P-L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提示血小板参数特别是P-LCR的变化可作为GD治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 医学院校大学生就诊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侯婕;朱宪

    分析医学院校大学生健康状况及其月平均就诊率的影响因素,为医学生健康教育重点及制定相应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2010年某医科大学学生患病资料为基础,采用不同月平均就诊率分析和患病病种分布分析的方法,比较在校大学生月平均男女就诊比例、不同年级及不同生源地学生的月平均就诊率和不同病种月平均就诊率的分布差异.结果某医科大学学生就诊率女生明显高于男生(22.9% vs 13.2%,P<0.05);外地生源学生高于北京学生(26.3% vs 15.3%,P<0.05);大二、三年级学生就诊率明显高于大一、四年级学生(24.9%、25.6% vs 12.6%、12.6%,P<0.05);在所有就诊学生中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疾病多见,损伤以操作锐器伤、动物咬伤、实验灼伤为主.结论医学生与其他人群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应该针对该人群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措施.

  • 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行MAC下无痛膀胱镜检查

    作者:魏威;田鸣

    研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用于无痛膀胱镜检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30位择期行膀胱镜检查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ASA)Ⅰ~Ⅱ级,分为2组(L和H组),2组均无术前用药.常规监护后进行效应室靶控输注瑞芬太尼,L组浓度为2 μg/L,H组浓度为4μg/L,待到达靶浓度后开始手术操作.术中患者主诉疼痛或出现体动时以1 μg/L为单位提高瑞芬太尼靶浓度,高不超过6μg/L.若脉搏血氧饱和度低于90%则给予面罩加压给氧.在麻醉中观察并记录无创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合并症发生率(呼吸抑制、血压下降、恶心、呕吐、咳嗽和躁动)以及瑞芬太尼用药总量、追加次数、高靶浓度,并在2组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VAS评分均可达2~4分,L和H组平均BIS值分别为89±10和86±13(P>0.05).2组患者靶控至预定浓度后血压有明显下降,进镜时收缩压、心率与人室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组与H组辅助呼吸发生率为2/15和8/15(P =0.02).L和H组术中轻微体动的发生率分别为5/15和1/15(P =0.08).瑞芬太尼总用药量分别为(125.5±77.7)μg和(242.5±72.6)μg.结论本实验中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对于膀胱镜检能达到足够的麻醉深度,具有安全性和可行性.靶浓度为2~4μg/L时可提供适合的镇痛强度,同时能够减少不良反应.

  • 积雪草中积雪草酸的分离、纯化及其含量测定

    作者:夏彬彬;李伊莎;徐唯哲;王桥;宋学英

    分离纯化积雪草中积雪草酸,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测定积雪草酸的含量.方法超声提取积雪草中积雪草酸,将粗提物用石油醚-丙酮体系在硅胶柱上梯度洗脱,HPLC法测定积雪草酸的含量.色谱条件: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 10 mmol·L-1乙酸铵溶液( 38:62,V/V),检测波长为210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进样体积为20μL.结果积雪草酸在浓度10~200 mg·L-1线性关系良好(R2=0.9995),其日内、日间RSD均小于5.4%,回收率为100.5%.积雪草中积雪草酸含量为0.99 g· kg-1.经提取、分离、纯化得到积雪草酸白色粉末,纯度为79.0%.结论本实验所用分析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积雪草酸的含量测定:所用提取分离及纯化积雪草酸的方法可使中药中积雪草酸得到有效富集.

  • 尼可地尔预处理保存大鼠离体心脏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国彬;刘亚楠;张宇

    探讨尼可地尔预处理大鼠对低温保存液中离体心脏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24只SD雄性大鼠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腹腔注射0.1 mg.kg-1·d-1无菌0.9%氯化钠注射液(normal saline,NS)和尼可地尔(nieorandil,NCR)共9d,后一次注射后切取心脏并放于4℃ St-Thomas心肌保存液中保存,于2、4、6、8、10、12、16、20、24h取左心室前壁心肌组织测定丙二醛( malonaldehyde,MDA)含量并观察超微结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和蛋白印迹法检测内源性HSP70表达.结果尼可地尔预处理组离体心肌组织MDA含量较NS组显著降低(P<0.05),其超微结构改变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对照组离体心肌各时间点内源性HSP70仅有微量表达或无表达.尼可地尔预处理组随着离体时间延长,HSP70表达量呈类抛物线性相关,并且HSP70表达6h达高峰,24h后显著下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MDA含量与HSP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尼可地尔预处理对离体心脏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内源性HSP70早期持续表达有关.

  • 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鼠脑组织中ATP、ADP及AMP含量

    作者:吴燕川;李尧华;谢胜男;李昕;于顺;何士大

    建立小鼠脑组织中腺苷酸含量测定的高效液相色谱(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HPLC)-可变波长检测法.方法应用酸沉淀蛋白、Agilent1200高效液相色谱系统、Supelco Discovery C18(150 mm ×4.6 mm,5μm)反相色谱柱及相同填充材料的预柱,对小鼠脑组织样品中腺苷酸进行分离分析,波长为254nm,流动相为30 mmol/L K2HP04-KH2PO4(含5%甲醇),pH5.85,流速为1.0 mL/min,进样体积为20μL,柱温为30℃.结果腺苷酸ATP、ADP及AMP在10 ~ 100 mg/L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ATP:A=28.924C+ 14.144,γ=0.99990;ADP:A =31.504C - 12.608,γ=0.99992;AMP:A =46.539C -5.255,γ=0.99995.平均回收率为95.3%~103.2%;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差(RSD)分别为1.14%~1.75%、2.45% ~3.97%.结论高效液相色谱-可变波长检测法可以简便、准确、有效地测定急性重复低氧小鼠脑组织中ATP、ADP和AMP的含量.

  • 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胖大海提取物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

    作者:高丽芳;曹丽歌;田蜜;郜文;陈振良

    研究胖大海提取物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方法利用高脂营养饲料制备大鼠肥胖模型,观察胖大海提取物10、30和100 mg/kg 3个不同剂量对肥胖大鼠的减肥效果及对肝脏脂肪酸合成酶的影响.于实验结束时测定体质量、机体脂肪、食物消耗量、血清生物化学指标及肝脏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指标,实验持续45 d.结果胖大海提取物100 mg/kg组大鼠体脂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实验期间各剂量组大鼠的食物消耗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且100 mg/kg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胖大海提取物组大鼠肝脏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活性低于模型对照组,其中胖大海提取物30和100 mg/kg,2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胖大海提取物可抑制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抑制肥胖大鼠摄食量.

  • 乳腺癌中β-catenin、cyclinD1、c-myc表达及意义

    作者:何艳姣;乔超;刘朝霞;俞进;李光

    探讨β-catenin、cyclinD1、c-my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19例乳腺癌,72例乳腺增生症和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cyclinD1、c-myc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4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β-catenin在细胞膜中强表达,cyclinD1及c-myc阴性表达.乳腺癌β-catenin异常表达率78.15% (93/119)明显高于乳腺增生症44.44%(32/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乳腺癌cyclinD1阳性表达率57.98%( 69/119)高于乳腺增生症33.33%(24/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 <0.01).乳腺癌c-myc阳性表达率56.30%(67/119)高于乳腺增生症27.78%(20/7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β-catenin异常表达、cyclinD1的过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c-myc的过表达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相关.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cyclinD1的表达相关,而与c-myc的表达无关.结论β-catenin异常表达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因子,这个过程可能是通过激活cyclinD1实现的.β-catenin异常表达和cyclinD1、c-myc过表达可作为评估乳腺癌转移预后的指标.

  • 晚期内体的分选转运参与Ⅱ型腺相关病毒在IB3人支气管上皮转化细胞中的转导激活过程

    作者:闫韶飞;文朝阳;高尔静;牛静;郑少鹏;丁卫

    确认Ⅱ型腺相关病毒(adeno-associated virus,AAV2)是否能够在肺上皮细胞中经过囊泡分选过程进入晚期内体,并且进一步检测在内体中分离的腺相关病毒是否具有不同的转导活性,从而探讨内体转运系统在腺相关病毒感染动力学中的作用.方法以RAB7的GFP融合蛋白作为晚期内体的特异性标记,通过对Ⅱ型腺相关病毒进行荧光标记,在人支气管上皮转化细胞IB3中进行共聚焦显微成像的共定位分析.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和内体亲和沉淀对进入细胞内体的病毒颗粒进行分离,并对细胞进行二次感染时的活性在有或无RAB7影响因素的条件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相当部分的Ⅱ型腺相关病毒在感染IB3细胞后能够进入晚期内体且进入晚期内体的病毒比未经细胞分选的病毒表现出更好的外源基因表达活性.结论提示Ⅱ型腺相关病毒在肺支气管上皮细胞中晚期内体的转运可能促进其转导的活化过程.

  • 6-OHDA诱导过表达nurr1基因的SK-N-SH细胞凋亡

    作者:刘扬;赵咏梅;张海燕;李卫红;岳云

    比较自身不表达核相关受体因子(nuclear receptor related factor1,Nurr1)基因的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株SK-N-SH和过表达外源性nurr1基因的SK-N-SH/Nurr1细胞对6-羟基多巴胺(6-hydroxydopamine,6-OHDA)的损伤反应,探讨nurr1基因在6-OHDA致细胞损害(死亡或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和RT-PCR检测基因转染细胞SK-N-SH/NURR1的nurr1蛋白及NURR1 mRNA的表达.细胞经不同浓度6-OHDA(50 ~100 μmol/L)作用不同时间(6、12 h),经AnnexinV/PI双染后流式细胞术( flow cytometry,FCM)测定早期细胞凋亡比例.细胞经75 μmol/L 6-OHDA作用12 h,通过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75 μmol/L 6-OHDA作用6、12h,细胞凋亡因子Caspase-3活性前体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基因转染细胞SK-N-SH/Nurr1表达NURR1蛋白;经RT-PCR检测,基因转染细胞表达NURR1 mRNA,说明外源性nurr1基因在转染细胞内过表达.FCM检测结果显示,75 μmol/L 6-OHDA作用12 h,SK-N-SH/Nurr1细胞凋亡比例明显高于SK-N-SH细胞(P =0.000),而100 μmol/L 6-OHDA作用6、12 h后,2株细胞均表现为毒性损伤.TEM显示,75 μmol/L 6-OHDA作用12 h后,部分SK-N-SH/Nurr1细胞出现了典型凋亡改变,而SK-N-SH细胞主要表现为毒性损伤.4.75 μmol/L 6-OHDA作用6、12 h,SK-N-SH/Nurr1细胞Caspase-3活性前体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 =0.000),而SK-N-SH细胞Caspase-3活性前体蛋白表达变化不明显.结论外源性nurr1基因过表达促进6-OHDA诱导的SK-N-SH/Nurr1细胞凋亡,在低剂量(≤75 μmol/L)时,凋亡比例与剂量呈正相关,高剂量时6-OHDA主要诱导细胞毒性损伤.

  • 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在肝细胞癌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以及表达

    作者:张世杰;郎振为;王欣欣;吕福东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glypican-3,GPC3)在高、中/低分化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中的表达强度、特异性和敏感性.方法挑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09年12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肝细胞癌病例70例,经过免疫组化染色,观察GPC3在肝细胞癌内以及其周围非肝细胞癌的着色情况和GPC3在所有肝细胞癌病例中的检出率.将70个病例根据癌分化程度分为高、中/低两组.观察GPC3在两组中的着色强度与Ki67在两组中的表达强度是否有相关性.结果①所有肝细胞癌病例的GPC3染色只在肝细胞癌中,肝细胞癌周围非癌组织中均不着色;GPC3在高、中/低两组中总检出率为85%,高分化组中阳性率73.0%,中/低分化组阳性检出率90.2%.②GPC3中强着色度(++、+++)在高分化组中只有2例,占10.5%;在中/低分化组中38例,占74.8%.GPC3在高,中/低分化的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Ki67在高分化组中(++、+++)中强度表达是0例,占0%;在中/低分化组中中强度表达是37例,占72.5%,Ki67在高、中/低分化组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GPC3在这两组中的着色强度和Ki67在这2组中的的表达强度具有相关性(P<0.01).结论GPC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对肝细胞癌诊断有重要价值.

  • 0期临床试验:新药临床研究的新模式

    作者:张骏;宋紫辉;蔡永明;刘昌孝;张宗鹏

    0期临床试验是一种先于传统的Ⅰ期临床试验开展的研究,旨在评价受试药物的药效动力学和药代动力学特征.0期试验的特点是:小剂量、短周期、少量受试者、不以药物疗效评价为.0期试验主要用于作用靶点指标和(或)生物标记物的抗肿瘤候选药物的药效学和药动学评价.一般可将0期临床研究的类型分为3类.开展0期临床研究可参考美国食品与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探索性研究药物指南”.0期临床试验的局限性可以通过良好的试验设计加以克服.对于分子靶向的抗癌药物,0期临床研究可提高研究效率和后续研究的成功率.

  • 医学期刊论文作者署名状况及问题思考

    作者:王颖;刘利;栾奕;库雪飞;张俊敏;黄秀江;赵良君;苗丽娟

    调查研究医学期刊论文作者署名问题.方法选择《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中国综合临床》、《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和《中国医院统计》6种刊物2010年发表的3156篇学术论著的9429名署名作者进行研究;并对≥4名作者的988篇学术论文中的2468名署名作者中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每篇论文署名作者1 -16名不等,平均3名作者;省级以上基金项目1030项,署名865项,占84%;≥4名作者的学术论文的2468名署名作者符合作者资格者1086名,占44%;532名署名第一作者符合作者资格者475名,占89%;43名通讯作者符合作者资格者38名,占88%;532张收回问卷有53张问卷的署名作者均不具备作者资格,占6%.结论作者的《著作权法》和学术道德伦理意识不强,不重视署名问题;作者、志谢对象、著作权、著作权人、署名权、署名资格等基本概念模糊;作者署名功能异化,署名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 脑胶质瘤MGMT启动区甲基化PCR检测方法的对比分析

    作者:李杰飞;孙彦辉;刘福生;金贵善;柴奇;张红波

  • Alu-LTRPCR方法检测HAART治疗系列各细胞亚群的整合型HIV-1DNA

    作者:李娟;焦艳梅;高艳青;寇卜心;张彤;吴昊

    应用Alu-LTR PCR方法对高效抗反转录病毒治疗(highly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系列的CD4+T,CD8+T及B细胞进行检测,明确不同细胞亚群及HAART治疗的不同阶段是否存在整合的HIV-1 DNA.方法收集20例HIV-1感染患者HAART治疗过程中0、4、12周及10例健康对照的抗凝血标本,纯化CD4+T,CD8+T及B细胞并提取DNA,应用Alu-LTR 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20例HIV-1感染者HAART治疗系列中CD4+T细胞及CD8+T细胞成功扩出片段,CD8+T细胞所扩条带亮度均低于CD4+T细胞,HAART治疗系列0、4、12周标本所扩条带亮度没有明显差异.B细胞及10例健康者均为阴性.结论CD4+T及CD8+T细胞存在整合型HIV-1 DNA,HIV储藏库主要存在于CD4+T细胞内.B细胞内不存在整合型HIV-1 DNA.随着HAART治疗的进程,整合型HIV-1 DNA仍然存在,进一步证明HAART不能根除HIV储藏库.

  • 性病门诊性传播疾病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调查

    作者:柯吴坚;车雅敏;田敬群;冯斌;李春莉;张天璐

    了解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性传播疾病(sexually transmitted disease,STD)病原体混合感染的情况.方法分别检测1124例就诊者沙眼衣原体、解脲支原体、梅毒螺旋体、人乳头瘤病毒、白色念珠菌、淋病奈瑟菌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7种病原体.结果混合感染率为36.0% (405/1124).共统计出16种混合感染模式.混合感染者主要集中于21~30岁年龄段,高中及以下学历,工人和个体职业者.混合感染者与非混合感染者的性别、平均年龄及婚姻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感染与学历和性伴数相关(P=0.001).结论在性病门诊中,STD混合感染率较高,混合感染模式多样,混合感染与低学历、多性伴有关.

  • 寻常型银屑病中医证候与年龄、病程关系的研究

    作者:陈维文;王萍;张广中;姜春燕;周冬梅;孙丽蕴;王莒生;邓丙戌;李萍;赵一鸣;刘瓦利;瞿幸;曾琳;李若瑜

    探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初次发病时的年龄)、年龄(接受证候调查时的年龄)、复发次数、总病程及本次病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设计,用EPIINFO 6.0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2675例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病程等因素与中医证候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中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为常见,其中血热证1489例(55.7%),血燥证593例(22.2%)和血瘀证323例(12.1%),以上3型之间发病年龄及患者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燥证发病年龄小,其次为血热证,血瘀证患发病年龄大,血热证患者平均年龄小,其次为血燥证,血瘀证患者平均年龄大;血热证的复发次数少于血燥证和血瘀证(P<0.01);3型之中血热证的总病程和本次病程均短,血燥证次之,血瘀证的总病程和本次病程长(P<0.01).结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是“从血论治”银屑病的基本证候,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3个证候间不仅存在着时相性,而且治疗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 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调查分析

    作者:马秀华;宋风丽;马丽丽;石鑫;李妍;史伟;王春霞;刘盈;马琳

    探讨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原因、特点和控制措施.方法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附属大兴医院产科分娩的母婴同室新生儿9131例进行研究.结果新生儿皮肤感染206例,感染率为2.26%;感染主要以新生儿脓疱疮(192例)为主;感染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3d内发生的占89.81%;是否有创分娩、产程是否延长、是否为有围产期合并症的新生儿,感染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病原菌前5位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简称金葡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表皮葡萄球菌.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利奈唑烷对金葡菌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而青霉素、氨苄西林和红霉素等药物的耐药率相当高.结论新生儿皮肤的特点是新生儿皮肤感染的内因,环境因素是外因.其感染的发生与分娩方式、产程长短、围产期合并症等因素有关.重视孕期保健和母婴同室新生儿皮肤感染的管理,可有效地控制感染的发生.

  • 植物精华对皮肤美白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崔文颖;杨高云;李妍

    本文从减少黑色素生成、角质剥脱剂、植物防晒剂、基因水平上抑制黑色素形成、减少黑色素传送到角质细胞等方面分析了植物美白的作用机制.介绍了曲酸、植物多酚、根皮素、维生素C及其衍生物、内皮素拮抗剂、植物类黄酮等6种目前常见的植物美白剂,并从纳米技术、复配方案及中草药化妆品3方面对未来植物精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 HIV相关性瘙痒性丘疹的研究现状

    作者:韩洁;朱威;伦文辉;连石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相关性瘙痒性丘疹(pruritic papular eruption,PPE)是HIV感染者中常见的皮肤表现.HIV-PPE在热带地区发病率较高.临床表现以慢性、瘙痒性、对称性丘疹为特征.但HIV-PPE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还不清楚,病理特征尚未明确.HIV-PPE与CD4细胞计数下降有一定相关性.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

  • PGN激活BV2内吞Aβ寡聚体后对PC12的影响

    作者:姜新;谢明;白丽娟;陈晓虹;马恩龙

    探讨前炎性介质肽聚糖(peptidoglycan,PGN)激活BV2细胞内吞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protein β,Aβ)1~42寡聚体后对PC12的影响.方法采用细胞株传代法培养PC12细胞及BV2细胞,分别替代神经元细胞和小胶质细胞;用转移筛网进行PC12、BV2细胞共育培养;制备Aβ1-42寡聚体;分别采用MTT方法检测PC12细胞抑制率、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PC12细胞tau( pS396)蛋白表达情况、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凋亡.结果Aβ寡聚体、Aβ寡聚体作用BV2细胞后及PGN作用BV2细胞后均能抑制PC12细胞增殖、增加PC12细胞tau( pS396)表达量、增加PC12细胞凋亡率;而PGN激活BV2细胞内吞Aβ寡聚体后对PC12细胞增殖抑制、tau (pS396)表达量、PC12细胞凋亡率与前面三种情况比较明显增加.结论Aβ寡聚体可引起PC12细胞的细胞抑制率,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水平,细胞凋亡的增多;PGN激活BV2细胞内吞Aβ后,加重Aβ寡聚体引起PC12细胞的细胞抑制率,tau蛋白异常磷酸化水平,细胞凋亡的增多.

  • 强脉冲光对人皮肤MMP-1、MMP-8及TIMP-1表达的影响

    作者:袁宁;赵俊英

    观察强脉冲光照射后人皮肤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的表达,探讨强脉冲光嫩肤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选择皮肤类型为Ⅲ~Ⅳ型志愿者,年龄大于20岁.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恰当的治疗参数,取560 nm/590 nm的滤光片,单/双/三脉冲的不同脉冲方式,脉宽为2.0~4.0 ms,脉冲延迟25~40 ms,能量密度16~ 20 J/cm2,治疗间隔3周,治疗次数3~4次,于治疗后2~3周在照射部位及非照射部位各切取1块皮肤样本,约5 mm×5 mm×5 mm大小,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照射后皮肤MMP-1、MMP-8及TIMP-1均有阳性表达,3周时的MMP-1、MMP-8表达弱于2周时的表达,而3周时的TIMP-1表达与2周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非照射部位阴性染色.结论强脉冲光可增强人皮肤中MMP-1、MMP-8、TIMP-1的表达,后3者对皮肤重塑起一定的作用.

  • PCR为基础的反向线点杂交及16S~23S rDNA间区测序分析5种少见类型奴卡菌

    作者:王晓彦;孔繁荣;连石

    探讨5种新出现的奴卡菌种16S~23S rDNA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DNA基因序列的多态性,筛查特异的奴卡菌种逆向线点杂交(reverse line blot,RLB)探针.方法对6例奴卡菌标本进行ITS基因扩增、克隆、测序,设计奴卡菌种特异探针及ITS间区rDNA基因特异的探针,进行以PCR为基础的RLB(PCR/RLB)杂交试验,不同的RLB型进行ITS基因测序分析,以鉴别不同的奴卡菌种及种内分型.结果发现2个Nocardia beijingensis菌株ITS间区有8个基因序列型,4个RLB型;N.thailandica有4个基因序列型及RLB型;N.blacklockiae有5个基因序列型,3个RLB型,其中N-bla RLBⅢ型与所有Nbla-ITS探针杂交没有信号;N.elegans有5个基因序列型,3个RLB型;N.vinacea有5个基因序列型,2个RLB型.结论通过PCR/RLB试验,准确的ITS基因测序认识了新出现的菌种,即N.beijingensis,N.blacklockiae,N.elegans,N.thailandica及N.vinacea.同时建立了可以大量筛查奴卡菌种的PCR/RLB方法,以进行快速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研究.

  • 远隔后适应对大鼠脑组织中淀粉样前体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闫峰;刘向荣;张营;张陈诚;吉训明;罗玉敏

    研究远隔缺血后适应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存在于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中的淀粉样前体蛋白(β-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β-APP)的影响.方法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模型,缺血即刻和再灌注即刻分别给予肢体缺血后适应.应用双侧股动脉夹闭10 min/放开10 min,反复3次进行肢体缺血后适应.实验分为7组:假手术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4h、24 h组),缺血再灌注+缺血即刻远隔缺血后适应组(4、24h组),缺血再灌注+再灌注即刻远隔缺血后适应组(4h、24h组),每组4只大鼠.采用免疫荧光方法观察 β-APP蛋白表达的部位;采用免疫印迹方法研究β-APP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脑缺血组大鼠缺血脑组织β-APP蛋白表达在缺血后不同时间点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可以看出β-APP在大鼠缺血后4h无升高,缺血后24 h开始升高.给予远隔缺血后适应组与单纯缺血组比较,24h时缺血即刻给予远隔后适应组,β-APP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远隔缺血后适应可能会通过降低脑缺血后β-APP蛋白表达水平,从而减轻脑缺血损伤.

  • PGN对BV2细胞内吞Aβ寡聚体的影响

    作者:善新;相荣才;白丽娟;张贺敏;陈晓虹;马恩龙

    探讨前炎介质肽聚糖( peptidoglycan,PGN)对BV2细胞内吞β淀粉样蛋白1-42(amyloid proteinβ,Aβ1-42)寡聚体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株传代法培养BV2细胞,分别替代小胶质细胞;按Klein WL(2002)方法制备Aβ1-42寡聚体;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鉴定BV2细胞内吞Aβ的量;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各组BV2细胞磷酸化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p38MAPK)、p38MAPK蛋白表达情况;PCR方法检测各组BV2细胞鼠同系物甲酰肽受体( mouse homologue formyl peptide receptor 2,mFPR2) mRNA.结果 PGN激活BV2细胞内吞Aβ1-42寡聚体增多,可被mFPR2拮抗剂抑制;PGN可引起BV2细胞表达mFPR2 mRNA增多,且存在浓度、时间相关性,可被SB202190-p38 MAPK抑制剂抑制,且随着SB202190浓度增加,抑制程度增加,各组浓度与0μmol/L相比,抑制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μmol/L组P<0.05,10、20、30 μmol/L组均P<0.01; PGN作用BV2细胞后各时间点p38MAPK的磷酸化激活程度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GN可激活BV2细胞内吞Aβ增多,此过程可被mFPR2拮抗剂阻断,推测BV2细胞内吞Aβ可能与mFPR2表达有关;PGN可引起BV2细胞的表达mFPR2 mRNA增多,可能参与激活BV2细胞内吞Aβ的作用;PGN可引起BV2细胞p38MAPK表达量增多,且其抑制剂抑制mFPR2 mRNA表达,可能为激活BV2细胞内吞Aβ的作用机制.

  • 早期梅毒对HIV感染者CD4+T细胞计数的影响

    作者:黄舒燕;吴昊;张明;孙欣;黄晓婕;焦艳梅;李娟;高艳青

    分析在男男性接触人群中早期梅毒对HIV感染者外周血CD4细胞计数的影响.方法在男男性接触人群中建立HIV感染者新发早期梅毒的研究队列,确诊梅毒后给予苄星青霉素治疗.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梅毒感染前、感染期间和成功驱梅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外周血CD4细胞,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分别对比梅毒感染前与感染期间、感染期间与成功驱梅治疗后3个月、6个月CD4的变化.结果HIV合并早期梅毒感染者共50例,其中有45例驱梅治疗成功.与梅毒感染前相比,感染期的CD4计数降低(P=0.04);驱梅治疗后3个月CD4计数较感染期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CD4计数较感染期显著升高(P=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梅毒螺旋体的早期感染使HIV感染人群的CD4计数下降,而成功的驱梅治疗可以逆转这一趋势.

  • APP5肽类似物P165和罗格列酮对SH-SY5Y细胞IRS-1和p-CREB表达的影响

    作者:张景燕;王蓉;赵静姝;姬志娟;赵志炜;盛树力

    观察APP5肽类似物P165和罗格列酮(rosiglitazone)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损伤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 - SY5Y细胞后,胰岛素信号通路相关因子IRS-1和p-CREB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人神经母细胞瘤株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STZ损伤模型组(STZ 0.8mmol/L)、罗格列酮保护组(STZ 0.8 mmol/L+罗格列酮20 μmol/L),APP5肽类似物P165保护组(STZ 0.8 mmol/L+P165 30 μmol/L),进行细胞形态观察,IRS-1和p-CREB免疫细胞荧光染色观察,采用image-pro plus 图像分析软件测定平均吸光度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TZ损伤组细胞生长分裂减慢、突起缩短,细胞胞体皱缩,IRS-1和p-CREB免疫荧光染色强度减弱;与STZ损伤组相比,罗格列酮组和P165组突起伸展,细胞形态和细胞胞体皱缩现象明显改善,细胞出现强荧光染色.平均吸光度值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STZ损伤组IRS-1和p-CREB平均吸光度值降低(P<0.008),与STZ损伤组相比,P165组和罗格列酮组平均吸光度值有所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结论APP5肽类似物P165和罗格列酮可能通过增加IRS-1、p-CREB的表达来改善STZ对于SH-SY5Y细胞的损伤,从而达到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 热量限制与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赵静姝;王蓉

    热量限制( caloric restriction,CR)是一种在保证机体营养充足的条件下将摄入热量减少30%~50%的进食方式.CR对延缓机体衰老、延缓或预防某些年龄相关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有利作用日益得到人们关注.其中CR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一直是研究热点,具体机制可能涉及诸多方面,如抗氧化、提高代谢率、提高沉默调节蛋白及多种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对抗炎性反应等.

  • 黄芩茎叶黄酮对大鼠缺血性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王玉梅;曹凯;刘永平;秦博文;商亚珍

    探讨黄芩茎叶黄酮(flavonoids from stem and leaf of 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SSF)对大鼠永久性慢性脑缺血引起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雌性sprague-dawley (SD)大鼠双侧颈总动脉永久结扎2个月制备慢性脑缺血记忆障碍模型,通过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测定海马细胞中胆碱乙酰转移酶(chlo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蛋白表达来探讨黄芩茎叶黄酮对大鼠缺血性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及对胆碱乙酰转移酶和一氧化氮合酶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脑缺血模型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找到平台的游泳路程显著延长;海马细胞中ChAT和eN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nNOS和iNOS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然而,17.5、35.0和70.0 mg/kg SSF灌胃给脑缺血大鼠38 d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明显缩短大鼠找到平台的游泳路程;增加海马细胞中ChAT和eNOS蛋白的表达;抑制海马细胞中nNOS和iNOS蛋白的表达.结论SSF对大鼠脑缺血性记忆障碍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脑内ChAT和一氧化氮合酶的异常变化有关.

  • 安住正念以唯勤,趣逐外尘而无暇——记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安威教授

    作者:陈瑞芳

  • 投稿须知

    作者:

    关键词: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5 01 02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1990 01 02 03 04
1989 01 02 03 04
1988 01 02 03 04
1987 01 02 03 04
1986 01 02 03 04
1985 01 02 03 04
1984 01 02 03 04
1983 01 02 03 04
1982 01 02 03 04
1981 01 02 03 04
1980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