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药学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남경중의약대학학보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1.6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2-0482
  • 国内刊号: 32-124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28-232
  • 曾用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自然科学版);南京中医学院学报杂志
  • 创刊时间: 195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范欣生
  • 类 别: 中药学
期刊荣誉:
  • 灌肠方抑制晚期肠癌生长及对血清VEGF和miRNA-31表达的临床研究

    作者:俞晨;刘沈林;邹玺;吴坚

    目的 观察灌肠方联合化疗和单用化疗治疗肠癌病人外周血miRNA-3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0例实验组和20例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仙鹤草、败酱草、龙葵组成的灌肠方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FOLFOX方案化疗,观察灌肠方联合化疗对晚期肠癌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评价、中医证侯疗效判定、生活质量评分标准及毒性反映等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灌肠方干预后患者血清miRNA-31表达水平的变化,采用ELISA检测其对人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探索灌肠方的作用机理.结果 联合治疗组缓解率明显大于单用化疗组(P<0.05);2组临床证候疗效比较,P>0.05;经卡氏评分,联合治疗组生活状况优于单用化疗组(P<0.05);联合治疗组VEGF、miRNA-31均低于单用化疗组(P<0.01).结论 灌肠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能提高临床客观疗效及疾病控制率,降低晚期大肠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miRNA-31水平下调有关.

    关键词: 灌肠方 肠癌 miRNA-31 VEGF
  • 120例哮喘患儿中医体质分型研究

    作者:赵霞;卢海燕;孙轶秋

    目的 了解哮喘患儿体质分布情况,为哮喘患儿的中医药调理及日常保育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对12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体质特征进行临床调查,从形体特征、日常表现、易感情况等方面进行体质分型.结果 哮喘患儿体质类型以肺禀不足偏气虚质,肺禀不足偏阴虚质、脾禀不足偏气虚质及肺脾不足偏气虚质为多,分别占总人数的13.33%、24.17%、20.00%和24.17%,其中有22例患儿夹有痰湿,17例夹有痰热.结论 哮喘患儿体质类型以偏虚质为多,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可通过临床调查给予分型.

  • 益气活血通络法对NAION视功能保护的研究

    作者:陈兹满;张梅芳;李志英;冀建平

    目的 通过分析益气活血通络法对非动脉炎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NAION)患者的视力、视野及视神经纤维层的影响,评价本综合疗法对NAION的临床疗效.方法 NAION患者39例49眼为观察对象,其中20例(26眼)接受黄芪注射液20 mL、川芎嗪注射液160 mg、醒脑静注射液20 mL及地塞米松10 mg分别加入0.9% NS 250 mL中静脉点滴治疗(观察组),每日1次,同时服用益气活血通络汤;另外19例(23眼)接受地塞米松3~5 d后逐渐减量.均以2周为1个疗程.结果 ①在经过2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视野缺损对比,2组视野缺损度都有改善,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4周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视野缺损对比,观察组好转明显,2组比较,P<0.05.②在本组病例中,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进行OCT检查分析,2组患者神经纤维层水肿治疗后都有所减轻,2组比较,P<0.05.结论 本综合疗法能使急性期NAION的病情得到较快控制,对NAION有保护视神经功能的作用.

  • 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患者在位内膜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

    作者:黄金燕;文怡;魏绍斌

    目的 通过蛋白组学技术分离并鉴定子宫内膜异位症(EMT)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患者在位内膜的差异蛋白质,寻找EMT证候特异性蛋白质.方法 分别取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患者增生期在位内膜组织和6例增生期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配对分为6组.提取组织总蛋白,通过双向电泳技术分离总蛋白,并得到6组双向电泳凝胶图谱.通过PDQuest7.1.1软件对图像进行分析,并检测出表达差异点.通过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TOF/MS)及蛋白质数据库检索进行蛋白质鉴定.结果 根据蛋白质的不同等电点和分子量,通过双向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技术可以分离人EMT患者及健康妇女在位内膜,发现EMT血瘀证患者与健康妇女在位内膜之间有差异蛋白表达,这些差异蛋白可能成为EMT发病的候选生物标志物.结论 EMT血瘀证、气滞血瘀证、肾虚血瘀证患者在位内膜之间蛋白质组成分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证候实质的内在根源.

  • 中药辨证与α-1b干扰素防治手足口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海英;王明月;张全发;徐曼曼;牟春笋

    目的 观察中药辨证与α-1b干扰素防治手足口病的效果,进一步探讨适合山东地区的手足口病预防方案.方法 2010年4月-2012年10月期间,在手足口病流行季节发病集中地区,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儿童1 106例,随机分为4组,即预防1组(中药组)、预防2组(中药+干扰素组)、预防3组(干扰素组)、对照组(空白对照),进行预防观察,疗程7d.投药后观察随访4周,统计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数,记录不良反应,比较各组儿童发病率及重症病例发病率.结果 中药组、中药+干扰素组、干扰素组、对照组的发病率分别为8.02%、11.98%、9.92%、36.46%,各预防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各预防组之间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预防组效果指数分别为4.55、3.06、3.68,保护效价分别为78.00%、67.14%、72.79%.预防组平均发病率为9.78%,其中重症病例占6.25%(5/80);对照组发病率为36.46%,其中重症病例占17.14%(18/105),2组比较,P<0.05,预防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辨证与α-1b干扰素预防用药均能显著降低手足口病发病率及重症病例发病率.

  • 《血证论》平衡观初探

    作者:吕军

    探讨《血证论》平衡观思想,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一是燮理脏腑,二是审度邪正,三是平衡气血,四是平衡升降.唐容川重视以平为期的整体观念和治病求本的治疗思想,对血证中医药临床辨证施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重新认识八髎穴

    作者:王玲玲;金洵

    根据近年来临床深刺八髎穴治疗盆底病症所显示的疗效优势,分析八髎穴在定位与深刺方面的难点;指出重新认识八髎穴,包括重新认识八髎穴的临床作用和操作关键技术.介绍了八髎穴的定位方法,指出深刺八髎穴、使针尖顺利进入骶后孔的关键在于认识八髎分别有不同的进针角度.

  • 马培之外科临床刀针使用特点探讨

    作者:路晔;吴亚旭

    探讨马培之运用刀针治疗外科疮疡的特点,分析其刀针临床使用重要性的论述以及运用时机、方式方法,认为刀针使用理论与现代外科学有许多相符之处,至今仍能有效地指导外科临床实践.

    关键词: 马培之 外科 刀针
  • 筋之血化与化腐再生法治疗糖尿病足初探

    作者:徐强;张朝晖;马静;朱朝军;刘现周

    糖尿病足坏疽的转归与肌腱关系密切,变性坏死肌腱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患肢的保全.临床研究发现创面基底部新生血管长入肌腱并与之粘连,可促使肉芽组织包裹肌腱,从而逆转糖尿病足感染延肌腱扩散,同时促进伤口的愈合,此为慢性创面肌腱的血管化.因肌腱属于中医“筋”的范畴,因此称之为“筋之血化”.化腐再生法即是指导其治疗的中医疗法.

  • 中医药抗腹腔粘连实验研究进展

    作者:曾莉;颜帅;李文林

    从传统中医学和现代西方医学两方面阐述腹腔粘连的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综述中医药防治腹腔粘连实验研究概况.认为活血化瘀和通腑泻下两类中药在预防和治疗腹腔粘连方面有显著疗效,但研究思路和方法仅限于药理学方面,对中药和复方的物质基础缺乏深入研究,多方位全面系统的研究亟待开展.

  • 基于膜蒸馏的中药水提液浓缩技术应用前景及问题探讨

    作者:潘林梅;石飞燕;郭立玮

    结合膜蒸馏技术的原理、特点及影响膜蒸馏效果的各因素,借鉴该技术在化学工程、食品工程等领域的应用,针对中药水提液的特性,对膜蒸馏技术应用于中药水提液浓缩工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由于膜蒸馏分离系数高,在常压和低温下即可进行,该技术在中药水提取液浓缩工序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但影响膜过程的因素众多,必须结合分离过程中的热力学变化等机理进一步深入研究.

  • 黄芪、莪术配伍对人卵巢癌HO-8910原位移植瘤组织中MMP2和VEGF表达的影响

    作者:尹刚;唐德才;戴建国;臧文华;吴晓宇

    目的 观察黄芪、莪术配伍对人卵巢癌HO-8910原位移植瘤抑瘤效果以及肿瘤组织中MMP2和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已建立荧光蛋白转染的HO-8910卵巢癌原位癌动物模型(5组),分为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顺铂),黄芪组,莪术组,黄芪、莪术配伍组(按照2:1),动态测量各组肿瘤体积增长情况,观察抑瘤效果.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移植瘤组织中MMP2和VEGF蛋白的表达并计算表达率.结果 黄芪、莪术配伍组以及顺铂组的移植瘤体积和瘤质量均小于模型组(P<0.05),黄芪、莪术配伍组移植瘤体积和瘤质量小于顺铂组、莪术组以及黄芪组(P<0.05),莪术组移植瘤体积和瘤质量与模型组相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黄芪、莪术配伍组移植瘤体积和瘤质量小于顺铂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芪组,莪术组,黄芪、莪术配伍组和顺铂组移植瘤组织中MMP2和VEGF蛋白表达水平平均减弱(P<0.05).结论 黄芪、莪术配伍使用在实验周期内对人卵巢癌HO-8910抑瘤效果明显(P<0.05),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MMP2和VEGF蛋白的表达有关.

  • 四逆散、二仙汤及其合剂对慢性应激合并乳腺增生模型大鼠的影响

    作者:宋婷;童钟;李中平;沈红艺

    目的 根据女性乳腺增生的发病与中医情志致病理论密切相关的特点,利用现代医学心身医学的理论与方法,探索复合因素即肝气郁滞兼冲任失调乳腺增生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及中药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将70只雌性未孕大鼠分为正常组10只,模型组15只,四增应组15只,二增应组15只,四加二增应组15只,采用慢性应激合并乳腺增生模型的造模方法,观察造模期间动物的行为学变化,造模后动物乳头组织高度并采用放免法检测血清等指标.结果 造模方法对动物行为影响较大,各中药组治疗后动物体力和活动均有所改善,乳腺组织增生缓解.给予二仙汤、四逆散分煎及合煎治疗后,血清指标均有所恢复,组间无显著差异,合煎液较分煎液更降低E2/P比值,缓解乳腺组织增生程度.结论 四逆散、二仙汤均能缓解大鼠乳腺增生.慢性应激与乳腺增生复合造模,复制出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产生了乳腺增生的效果,四逆散与二仙汤合煎与分煎在血清指标上无显著差异,调节雌/孕激素平衡作用合煎较分煎效果明显.

  • 益肾化瘀法对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机制的研究

    作者:殷燕云;凌云;卞尧尧;周春祥

    目的 探讨益肾化瘀法对慢性盆腔炎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干预机制.方法 分别以不同浓度的益肾化瘀方、益肾方、化瘀方作用于体外培养的NIH/3T3细胞,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并观察不同药方对bFGF、TGF-β、HOP表达的影响.结果 益肾化瘀方有效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其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并减少HOP的产生,呈剂量依赖关系.而拆方组,益肾方与益肾化瘀方相比,其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相关机制的效应显著较低,P<0.05;与之相较,化瘀方与益肾化瘀方相比,其差异也具有显著性,P<0.05,但比益肾方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效应佳.结论 益肾化瘀法具有显著抑制慢性盆腔炎过程中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效应,其机制是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及抑制细胞外基质相关胶原蛋白的表达实现的.与益肾法、化瘀法相比,复法合方的效应优,差异显著.

  • 犀角地黄汤对脑缺血大鼠的自噬相关蛋白Atg-5、Beclin-1表达的研究

    作者:刘红权;王玉;郭立中;黄厚才;钟荣玲;夏智

    目的 探讨犀角地黄汤对内毒素诱导下持续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pMCAO)大鼠脑组织的自噬相关Atg-5、Beclin-1蛋白的mRNA表达,以及透射电镜下观察染色的LC-3抗体表达.方法 造模后进行分组,并采用不同剂量犀角地黄汤进行干预,分别提取RNA、PCR检测Rat-atg-5、Beclin-1基因表达,透射电镜下观察染色的LC-3抗体表达.结果 “瘀热”证pM-CAO模型大鼠中Atg-5、Beclin-1 mRNA、模型组Atg-5和Beclin-1 mRNA明显上升,犀角地黄汤中剂量治疗组和阳性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其表达.LC-3抗体染色颗粒提示,空白组表达不明显,模型组造模成功,尤其在第6天,模型组明显增多;阳性药组明显抑制LC-3的表达,第3和第6天到达佳;低剂量组抑制效果不明显;中剂量组抑制效果好于高剂量组,第6天抑制效果佳.结论 犀角地黄汤通过显著的降低Atg-5、Beclin-1 mRNA的表达,以及明显抑制LC-3的表达,能够起到脑保护的作用.

  • 针刺对ApoE-/-小鼠主动脉窦斑块病理变化因素的影响

    作者:陶文剑;詹冬梅;艾炳蔚

    目的 观察针刺干预ApoE-/-小鼠后主动脉窦斑块的形态和斑块部位PPARγ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各组小鼠间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含量的差异,探讨针刺改善ApoE-/-小鼠主动脉窦斑块病理因素的影响机制.方法 将6周龄34只ApoE-/-小鼠喂食高脂饲料14周后,随机处死4只,取主动脉窦,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判断动脉粥样硬化(AS)造模是否成功,其余30只小鼠被随机分为10只模型对照组、10只药物对照组、10只针灸治疗组,另将喂食普通饲料的4只C57BL/6J雄性小鼠作为空白组.药物治疗组辛伐他汀灌胃治疗,40 mg/(kg·d),针灸治疗组针刺“内关、神门、后三里(足三里)、三阴交”治疗.治疗11周后,采血检测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含量,并取小鼠主动脉窦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比较各组小鼠间血清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和载脂蛋白B含量的差异以及主动脉窦斑块的形态和斑块部位PPARγ表达的变化.结果 针刺治疗能保护血管内膜,明显抑制斑块的发展,疗效好于药物治疗.结论 针刺治疗能通过调节脂质和能量代谢、抗氧化等途径达到抑制斑块的发展,起到健脾益气,化痰逐瘀的功效.

  • 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NT-3、TrkC的影响

    作者:耿楠;冼思彤;吴剑聪;鲁梦倩;姚斌彬;高玉峰;李小琴;于跃;于天源

    目的 研究推拿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感觉功能及NT-3、TrkC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持法建立坐骨神经损伤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模型对照组、推拿组,以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进行干预,通过热痛阈实验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背根节内NT-3、TrkC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大鼠的PWL值与正常组相比明显延长,推拿组与模型组相比PWL值明显缩短,与正常组相比无显著差异.模型组、模型对照组及推拿组NT-3免疫组化表达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推拿组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医推拿可以改善神经损伤大鼠的行为学表现,通过促进NT-3及其受体TrkC的表达,发挥抑制细胞凋亡,对神经元胞体和突起的生长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损伤神经的修复,改善坐骨神经损伤大鼠的感觉功能.

  • 电针不同经穴对小肠运动障碍大鼠植物神经放电的影响

    作者:柯晖;程茜

    目的 以经络-脏腑相关理论为指导,观察电针不同经穴对小肠运动抑制大鼠的植物神经放电的影响.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电针治疗组.造模后,电针单侧足三里、梁丘、内关和大陵,采用神经电生理技术,记录各组大鼠迷走神经和内脏大神经放电变化.结果 空白对照组植物神经放电频率在观察期内无明显变化;模型对照组造模前后比较,造模后迷走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减少(P<0.01),内脏大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高(P<0.01);电针治疗组中足三里组、内关组、梁丘组电针后迷走神经放电频率明显增高(P<0.05),而内脏大神经电针后的放电频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通过对小肠的植物神经系统的影响是穴位针刺效应产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 建泽泻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研究

    作者:周娟娟;谷巍;陈菁瑛;吴启南;巢建国

    目的 研究建泽泻叶片光合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方法 利用LI-6400型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建泽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环境因子日变化以及光响应.结果 建泽泻叶片净光合速率(Pn)与气孔导度(Gs)光合日变化呈双峰曲线,蒸腾速率(Tr),胞间CO2浓度(Ci)及气孔限制值(Ls)日变化呈单峰曲线,水分利用率(WUE)呈单谷型曲线.相关性分析表明,建泽泻叶片Pn与主要影响因子光合有效辐射(PAR),Gs,Tr,大气温度(Ta)和WUE呈正相关,与空气相对湿度(RH),Ci和Ls呈负相关.结论 建泽泻为气孔限制型阳生植物,Pn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水分利用率、光合有效辐射和蒸腾速率是影响建泽泻叶片净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为提高药材质量和产量及指导建泽泻合理栽培提供了科学依据.

  • 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栀子逆流提取过程中栀子苷含量

    作者:杨培培;周函钰;丛晓东;蔡宝昌;钱建华;方小民;彭美仙

    目的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透射法快速测定栀子逆流提取过程中栀子苷含量.方法 以HPLC测定值作为参照,采用近红外光谱(NIR)透射法,结合偏小二乘法(PLS)建立栀子苷含量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 建立的栀子逆流提取液中栀子苷校正模型的相关系数(R)、校正均方差(RMSEC)分别为0.997,0.113.经外部验证,校正模型的预测均方差(RMSEP)为0.132,预测值和真实值相关系数达到0.996.结论 NIR可以作为一种准确、快速、无损的检测方法用于中药逆流提取过程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

  • 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及文蛤水提醇沉上清液中相关核苷类物质的含量测定

    作者:陆杰霖;柴尧;贾梦蛟;刘睿;王令充;王欣之;吴皓

    目的 建立四角蛤蜊、菲律宾蛤仔及文蛤软体水提醇沉上清液中主要核苷类成分尿苷、黄嘌呤、胸腺嘧啶、次黄嘌呤、肌苷、鸟苷、2-脱氧鸟苷、2-脱氧肌苷、胸苷、腺苷的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xBridge C18(4.6 mm×250mm,5μm)色谱柱;以水和甲醇作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254 nm为检测波长,体积流量0.5 mL/min,柱温:25℃.结果 四角蛤蜊、文蛤、菲律宾蛤仔的水提醇沉上清液中含有尿苷、黄嘌呤、胸腺嘧啶、次黄嘌呤、肌苷、鸟苷、2-脱氧鸟苷、2-脱氧肌苷、胸苷、腺苷.结论 本检验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相关蛤蜊软体水提醇沉上清液中主要核苷类成分含量的常规检测方法.

  • HPLC法同时测定复方五仁醇软胶囊中绿原酸、芍药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

    作者:周山;周晓东;丁青龙;狄留庆;康安;周伟

    目的 建立HPLC双波长法一次进样同时测定复方五仁醇软胶囊中绿原酸、芍药苷、五味子醇甲、五味子乙素4种主要有效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Lichrospher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梯度洗脱,双波长检测(λ1=230 nm、λ2=327 nm),柱温35℃,体积流量1.0 mL/min.结果 绿原酸在316~19.75 μg/mL(r=0.999 1)、芍药苷在208~13 μg/mL(r=1.000 0)、五味子醇甲在656~41 μg/mL(r =0.999 8)、五味子乙素在484~30.25 μg/mL(r=1.000 0)范围内均成良好的线性.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14%、98.41%、98.79%、102.16%,RSD分别为2.24%、2.85%、1.51%、0.68%(n=6).结论 本检测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评价复方五仁醇软胶囊的质量.

  • HPLC同时测定复方五味含片中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

    作者:单鑫;陆兔林;毛春芹;季德;郎永英;黄双

    目的 建立HPLC同时测定复方五味含片中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6种成分含量的方法.方法 KromasiL C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葛根素、甘草苷、甘草酸铵、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分别在0.031 0~0.154 9、0.013 7~0.068 5、0.042 4~0.211 8、0.017 4~0.087 1、0.001 8~0.009 1、0.013 6~0.068 1 mg/mL线性范围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6%、100.4%、98.3%、98.3%、96.8%、99.4%;RSD分别为2.6%、2.8%、1.2%、2.3%、0.9%、2.5%.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五味含片的质量控制.

  • 中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

    作者:邱建利;许华;牛敏敏;陈达;李悦

    目的 对中医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分析目前临床研究现状.方法 检索2002年至2012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医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数据提取表提取数据,Jadad标准评价文献质量,由两名评价者独立提取资料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4.3软件对纳入研究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检索到相关文献112篇,终纳入符合条件的14篇文献共1 989例患者.经Meta分析显示,中医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总有效率优于西药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比值比(OR) =3.66,95%可信区间(95%CI)为2.78~4.82,Z=9.22,P<0.01].结论 中医药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发热与西药治疗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因纳入文献数量有限且部分质量较低,结论尚不确定,需高质量证据来进一步验证.

  • 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的Meta分析

    作者:刘丽荣;朱燕娟

    目的 比较中医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在近期疗效和生存质量方面的差异.方法 应用Meta分析方法的随机效应模型,对国内2000年1月-2012年6月为止单纯采用中医药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并以单纯化疗作对照的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合并分析.结果 在肿瘤患者缓解率方面,中医药联合化疗组的418例患者中有159例取得了完全或部分缓解,化疗组363例患者中有107例取得了完全或部分缓解,2组比较,P<0.01.中医药联合化疗组的147例患者中有89例生存时间超过1a,化疗组102例患者中有47例生存时间超过1a,2组比较,P<0.01.在生存质量方面,中医药联合化疗组的267例患者中有155例卡氏评分提高,化疗组243例患者中有76例患者卡氏评分提高,2组比较,P<0.01.结论 中医药联合化疗方案在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效率和1年生存率上优于单纯化疗方案,而且中医药联合化疗在提高生存质量上有明显优势.

  • 中西医结合的原则与路径

    作者:刘沈林

    阐述了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形成与研究现状;强调中西医结合必须以临床为基础,找准结合的切入点;认为从实践中探索规律是构建理论体系的前提,要避免用西医的框框,套装中医的东西.强调不打破各自原有的理论体系,充分发挥各自的治疗特长,取得治疗实效,是中西医结合的重要原则.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8 01 02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