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료녕중의약대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
  • 影响因子: 0.77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673-842X
  • 国内刊号: 21-154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179
  • 曾用名: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 创刊时间: 1999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康廷国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电针远端取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模型大鼠镇痛相关因子影响

    作者:赵骏;粟胜勇;陈霞;陈舒;黄小珍;黄霞;李妮娜

    目的:观察电针远端取穴对神经根型颈椎病(CSR)模型大鼠IL-1β、IL-6的影响,探讨电针远端取穴对CSR模型大鼠的镇痛机制.方法: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每组各20只.除空白组除外,余两组采用手术方法将尼龙渔线放至大鼠C6~7、T1神经根腋下造成CSR模型.电针组大鼠取双侧“太冲”“合谷”电针,每天1次,每次20 min.干预7d后检测各组大鼠机械痛阈.采用ELISA法、Real-Time PCR法分别检测压线处脊髓和神经根组织IL-1β、IL-6含量及IL-1β mRNA、IL-6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痛阈较空白组显著降低(P<0.05);干预后电针组痛阈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模型组IL-1β、IL-6含量及其mRNA含量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电针组较模型组IL-1β、IL-6含量及其m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对CSR模型大鼠具有镇痛作用,通过降低脊髓及神经根组织IL-1β、IL-6含量和mRNA表达可能是其镇痛机制之一.

  • 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在中医药教学中影响研究——以针灸歌赋运用于《针灸学》教学问卷调查为例

    作者:何宁宁;李开平

    目的:对针灸歌赋运用于《针灸学》的教学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方法:对本校的学生和教师分别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由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医学相关课程学习的影响和学生与教师对针灸学课堂中运用针灸歌赋教学形式的看法两个模块构成.结果:对学生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86份,回收率93%;对教师发放100份调查问卷,回收92份,回收率92%.结论:大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中医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中医学教育有促进作用;大部分学生和教师认为针灸歌赋有利于《针灸学》的课堂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有利于学生针灸学学科知识水平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医学的理解.

  • “嗅三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小鼠炎症因子表达影响

    作者:刘瑶;郭阳;刘娜;李志鹏;王强

    目的:探讨“嗅三针”对帕金森病(PD)模型大鼠黑质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同一环境饲养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40只,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Sham)、PD模型组(Model)、电针治疗组(XSZ),左旋多巴组(L-DOPA)各10只,各组为3个月;采用QT-PCR测量小鼠脑部黑质区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蛋白印迹检测TNF-α、IL-6的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PD模型组TNF-α、IL-6表达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PD模型组相比,“嗅三针”治疗组与左旋多巴药物治疗组中TNF-α、IL-6表达量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嗅三针”可通过抑制小鼠嗅球及黑质TNF-α、IL-6因子的表达,抑制炎症过程,有效阻断或减轻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过程,发挥其对PD的治疗效果.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探讨吴焕林教授治疗胸痹用药规律

    作者:陈东雄;冯惠燕;吴焕林

    目的:通过回顾吴焕林教授门诊中胸痹患者的处方信息整理,探寻吴教授治疗胸痹的用药规律,冀望为阐明吴焕林教授对胸痹治疗的思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及整理吴焕林教授2015-2017年门诊治疗胸痹患者的处方,建立数据库,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apropri算法及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对其进行数据挖掘,确定吴焕林教授常用处方中的各中药的关系,包括关联规则及用药频次,提炼出吴教授治疗胸痹的常用药物并得出新方.结果:此研究共纳入出处方407首,统计出频次≥80的中药有24味,频率在≥120次的高频药物组合有46组,挖掘出中心的药物有9味,核心组合24组,根据关联规律得到新处方11首.结论:吴焕林教授治疗胸痹时以健脾益气、利湿化痰、活血化瘀治疗方法为主,处方用药上喜用、善用茯苓、白术、三七、党参、首乌藤、法半夏、橘红、远志等药物,治疗上注意化痰祛瘀,重在五脏整体调理.

  • 灸神阙、针刺组穴对抑郁型大鼠行为学影响

    作者:韩兴军;郑雅峰;王璇

    目的:观察灸神阙、针刺、氟西汀灌胃干预抑郁型大鼠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Open-Field法评分相近的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灸神阙组(艾灸组)、针刺组、氟西汀组(西药组)、抑郁空白组(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对照组),每组6只,采用孤养结合慢性应激的方法造模.实验第21天,进入干预阶段.对照组:常规饲养;模型组:孤笼,常规饲养;艾灸组:选取神阙穴,以温开水调面粉成圈状,其内径与约1 cm,再将备好的药末均匀地填满脐部,将艾炷置于药末上,施灸,连续施灸2~3壮,约20 min,每3d1次,1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针刺组:穴位选取百会、印堂、劳宫、神门以及太冲穴,应用30号1.0寸针灸针,百会穴、印堂向前斜刺,余穴直刺,留针20 min,1次/d,连续21 d.西药组进行灌胃给药,用蒸馏水配成1.8 mg/kg,按10 mL/kg给药,1次/d,连续21 d.通过记录抑郁模型大鼠体质量变化、糖水消耗实验及旷场实验等行为学检测指标数据,观察模型大鼠抑郁症状的持续情况,明确抑郁症模型的稳定性及灸神阙、针刺组穴对抑郁型大鼠行为学的影响.结果:在造模21 d,模型组大鼠的行为学表现、体质量变化、糖水消耗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经过3周的不同干预,第42天,针刺组、艾灸组、西药组大鼠的体质量变化、糖水消耗实验及旷场实验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模型组大鼠(P<0.05),艾灸组和针刺组的抗抑郁效果优于西药组(P<0.05),大鼠体质量方面,针刺组和艾灸组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糖水消耗试验、Open-Field实验,艾灸组的抗抑郁效果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脐疗、针灸疗法能改善抑郁症大鼠抑郁状态,在治疗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其安全性高,副作用小,同时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 苍附导痰汤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痰湿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疗效观察

    作者:王春艳;凌娜;施晓玲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中药汤剂苍附导痰汤对于痰湿型PCOS不孕症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在临床中选择收治的56例痰湿型PCOS不孕症患者,在进入观察前3个月口服达英-35进行降调,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基础方苍附导痰汤配合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仅口服二甲双胍,两组同时进行促排卵治疗,通过指导同房促进妊娠率.共服药6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妊娠率为39.29%,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出现早期流产的患者仅有1人.结论:苍附导痰汤为基础方联合二甲双胍口服临床疗效较好.

  • 电针在透刺法治疗中风后手指痉挛中临床作用研究

    作者:张俊杰;刘悦;张丽华;谢水平

    目的:观察电针在透刺法治疗中风后手指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60例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中风后手指痉挛的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及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透刺法治疗,电针组在常规透刺基础上接波形为疏密波、频率为2~100 Hz的KWD-808I脉冲针灸治疗仪治疗.两组患者均行常规的药物及康复训练治疗,每日1次,每周日休息,连续治疗3周后进行疗效评估.分别比较两组中风后手指痉挛患者治疗前后的手指肌张力(MAS)分级、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及手指运动功能(FMA)评分,并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差异.结果:①经Mann-Whitney U检验: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5),且电针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优于总有效率为70.00%的对照组;②经t检验:两组治疗后N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0.05),且电针组NDS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5);③经t检验:两组治疗后FMA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0.05),且电针组FMA评分升高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0.05);④经Wilcoxon检验:两组治疗后MAS分级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5),且电针组治疗后MAS分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0.05).结论:常规透刺及透刺后接电针均能明显降低中风后手指痉挛患者的手指肌张力,改善中风后神经功能缺损状况,有助于手指运动功能的恢复,且透刺后接电针在综合改善中风后手指痉挛的临床疗效更佳,适用于临床运用及推广.

  • 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

    作者:谷卓然;关雪峰;杨永菊;胡晓丽

    膝骨性关节炎证属中医“骨痹”范畴,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副作用小等优势.通过查阅近几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相关文献,主要从多种中医外治法的临床疗效等方面来阐述中医外治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进展,目的是为了能够选择出更具有临床治疗有效性、适用病例广泛性和备选方法多样性的中医外治法临床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肝衰竭用药规律分析

    作者:李燕;杨柳依;黄琦玢;朱敏;艾香英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V2.5),探索近10年来中药治疗肝衰竭的用药处方规律.方法:限定关键词,检索近10年即2007年至2017年发表至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文献,建立中医治疗肝衰竭的中药处方数据库,将数据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统计所有中药使用频次、药物性味归经、药物组合规律、衍生的新方组合.结果:共纳入文献150篇,涉及184个中药汤剂处方,用药频次共计1940次.其中茵陈蒿、赤芍、大黄、丹参、茯苓等频数较高,以茵陈蒿关联度高,终得出12个衍生的新方组合.结论:治疗肝衰竭用药多以解毒化瘀、清热利湿为法,常辅以健脾、利水等药物,体现该病的“湿”“毒”“瘀”“热”互为胶结,“毒疫为因,湿热并重、毒瘀互结”的辨证思想.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医治疗概述

    作者:卢义

    当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西医治疗手段与不断升高的发病率呈不相吻合的趋势.在临床治疗中,中医药治疗具有重要地位.回顾近3年临床文献,发现以“痰”“瘀”“肝脾”论治该病较多,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 中西医治疗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复发性流产研究进展

    作者:李佳欣;李娜;张杨;冯晓玲

    复发性流产(RSA)是育龄期女性一种常见疾病,在祖国中医学中属“滑胎”范畴.近年其发病率日渐上升,导致疾病发生的病因复杂,自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发现RSA的发病与全身免疫反应有关,主要发病机制是抗磷脂综合征,其中约20%是由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引起.临床医生治疗因自身免疫原因ACA阳性引起的RSA主要采取免疫抑制、抗凝等方案,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注射丙种球蛋白和低分子肝素,这些方法虽能够提高胎儿的活产率,但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中医领域中根据辨证论治思想理念,以补肾活血为准则,治疗ACA阳性RSA患者,作用范围广,无毒副作用.中西医治疗各有优势,文章做一简要综述,分析近年来中西医治疗ACA阳性RSA方法及疗效.

  • 溃疡性结肠炎与粪便菌群移植研究进展

    作者:臧思源;柳越冬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发生于人体肠道中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不明确,主要包含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病程迁延日久,且容易复发,也具有较高的癌变几率,已经被纳入世界难治性疾病.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及对UC的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和UC关系密切已经基本达成共识,肠道菌群的改变甚至可以影响UC的起病以及复发.粪便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方法,此种方法主要是把健康人群粪便中的功能菌群移植到患者的胃肠道中,FMT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已经重新进入临床视野,而且应用FMT治疗UC已经成为新的方向.该文从中医及西医角度对肠道菌群、FMT与UC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孙中美;胡立明;毛堂友;陈晓伟;李军祥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消化系统难治病,其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等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其发病率也随着生活压力的升高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而日益增长,但是目前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该文通过查阅近年来有关溃疡性结肠炎治疗的中、英文文献,将溃疡性结肠炎的现代治疗方法进行统一归纳,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思路.

  • 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清Tm、 PGI2水平影响

    作者:余屹;吕勇;金华;王东;王亿平

    目的:探讨清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伴颈动脉斑块湿热证患者血栓调节蛋白(Tm)、前列环素(PGI2)水平的干预作用.方法:选择CKD 3~5期非透析伴颈动脉斑块湿热证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据表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实际完成62例,实验组33例,对照组29例,并选取健康人20例作为正常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清肾颗粒,1次1袋,1d3次,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及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并应用ELISA法测定血清Tm、PGI2水平.结果:(1)对照组治疗前后IMT厚度无明显变化(P>0.05),实验组治疗后较治疗前IMT厚度明显缩小(P<0.01),且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2)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实验组SCr、BUN、TG、TC、LDL-C水平明显下降(P<0.05),HDL-C水平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3)与正常组比较,治疗前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Tm水平升高(P<0.01)、血清PGI2水平下降(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实验组血清Tm水平下降(P<0.01)、血清PGI2水平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Tm、PGI2水平均无明显差异(P>0.05);(4)血清Tm水平与IMT呈正相关(r=0.268,P=0.035),血清PGI2水平与IMT呈负相关(r=-0.397,P=0.001).结论:清肾颗粒可以改善慢性肾衰竭患者颈动脉斑块程度,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m,升高血清PGI2及调节血脂水平有关.

  • 壮药香茅退热外洗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叶渊渊;农志飞;韦杏;单亮亮;邹敏;郭超峰;汪磊

    目的:探讨壮药香茅退热外洗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退热效果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20例外感发热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腋温小于38.5℃时,对照组采用温水洗浴,对照组采用壮药香茅退热外洗方洗浴;腋温大于等于38.5℃时,两组均给予布洛芬混悬液.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腋温变化,记录起效时间、退热时间、退热药使用情况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分配均衡,基线状况良好,可比性强.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44%、69.6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可明显改善发热、恶寒、流涕、咳痰、鼻塞、咽红、纳呆症状;治疗组的起效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退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治疗组使用退热药患者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壮药香茅退热外洗方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且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站桩功对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变化研究

    作者:周雪竹;张志星;崔洪健;张妤;李春日

    目的:观察站桩功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图变化,分析站桩功对核心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3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技术分别记录自然站立位和太极拳站桩位核心肌群的表面肌电变化,对每块肌肉的肌电均方根值与其大随意收缩力肌电均方根值的比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自然站立位和站桩位竖脊肌上段、腹横肌、腹直肌下段、腹外斜肌左右负荷差异明显(P<0.05),核心肌群左右负荷不完全等同;站桩位与自然站立位相较竖脊肌、多裂肌、左侧腹横肌和右侧腹直肌上段肌肉负荷明显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桩功激活核心肌群肌电,锻炼核心肌群功能.结论:站桩功能维持脊柱稳定性,增强腰背部肌力,有效锻炼核心肌群功能.

  • 基于“精血同源”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防治进展

    作者:陈伟国;王想福;叶丙霖;陈晓娟

    近年来,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患者明显增多.现代医学认为骨质疏松症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 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特发性骨质疏松症.对于每种类型的骨质疏松症,临床上所取的治疗方法各不相同,临床上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常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式,将现代医学治疗方式结合于中医辨证论治中,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该文通过综述中医“精血同源”理论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为临床上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参考依据.

  • 盐敏感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脂代谢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差异研究

    作者:褚瑜光;闫芳;胡元会

    目的:通过比较血脂代谢及颈动脉硬化程度差异,探讨盐敏感性高血压不同中医证型血脂代谢及动脉硬化严重程度的差异为“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的中医理论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入选131例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分别测定不同中医证候组间血脂情况及超声学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结果:与阴虚阳亢型比较,痰湿壅盛型与脾肾阳虚、水饮内停型TC、LDL-C、ApoA1水平明显升高(P<0.05),脾肾阳虚、水饮内停型ApoB/ApoA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痰湿壅盛型比较,脾肾阳虚、水饮内停型LDL-C、ApoB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阴虚阳亢型比较,痰湿壅盛型和脾肾阳虚、水饮内停型颈动脉斑块阳性率明显升高(P<0.05),脾肾阳虚、水饮内停型颈动脉内膜厚度水平明显升高(P<0.05);痰湿壅盛型与脾肾阳虚、水饮内停型比较,颈动脉超声相关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组成相关文献研究分析

    作者:杨可鑫;于莉;张会永;刘彤;杨关林

    目的:对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组成的研究文献进行汇总、分析,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可靠的参考.方法:检索CNKI、CBM、维普和万方数据库中1970--2016年发表的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组成的相关文献,统计冠心痛心绞痛疾病中血瘀证证型患者的分布比例,并对其相关文献所纳入的中医诊断标准进行比较分析,以及对每篇文献中有具体冠心痛心绞痛血瘀证证候组成、出现频数及所占百分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期刊文献6篇.其中有3篇文献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证型患者的比例分布> 50%.文献中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辨证分型所参考的诊断标准分别有1990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冠心痛中医辨证标准,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内科疾病诊断疗效标准,1997年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医疾病诊断疗效标准(行业标准)及2002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在纳入的这4个诊断标准中,共同的证候有:胸闷,心胸疼痛;痛有定处,固定不移;面色晦暗;舌质紫黯有瘀斑;脉结代5项.不同点则在冠心痛心绞痛血瘀证疼痛的特点、伴随症等方面有了新认识.而在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证候组成、出现频数及所占总研究人数的百分比的统计分析中,百分比大于50%的证候有胸痛(心胸刺痛)、固定不移、胸闷、心悸、舌黯红、舌底青紫/舌下脉络紫、脉沉或涩.结论: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相关文献证候组成的研究与目前已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相符合,国家行业标准是受中医医疗与教学的肯定,从而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加明确的诊断标准.

  • 从痰瘀论治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作者:程玉佩;张明香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临床常见的一类脂肪性肝病,中医学将其归属于“积聚”“痰痞”“肥气”“胁痛”等范畴,中医学者大多认为该病的病因以痰浊、瘀血为首,病机以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瘀互结为主,临证诊治或以理气祛痰为主,或以活血化瘀为主,或两者同时兼顾,相辅相成,疗效颇为显著.该文以中医的痰瘀理论为主要切入点来探讨近年来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研究进展,以期能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与治疗提供更为丰富的理论依据.

  • 祛风宁肺散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观察

    作者:郭凯;陈艳霞;王红娟;毛娜;黄长婷;肖和印

    目的:观察祛风宁肺散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试验组口服祛风宁肺散;对照组口服孟鲁斯特片+盐酸丙卡特罗片.14 d后观察两组疗效,1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有效率各时点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增高.治疗后两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下降,咳嗽次数和咳嗽程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宁肺散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疗效较好.

  • 基于节食主义中的“清肠理论”探析瘀滞型溃疡性结肠炎治疗

    作者:王倩;包永欣

    基于节食主义中的“清肠理论”阐述了断食、辟谷疗法治疗瘀滞型溃疡性结肠炎的思路.认为该病病位在大肠,病在血分,气血凝滞,病久瘀积于内;以节食主义中的“清肠理论”为理论基础,提出本病治疗当祛瘀消积、扶正祛邪,清里透邪,从里治表,防止传变,脏腑同调;生发胃气,调和气血,疏布津液,兼顾脾肾.为中医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 不同针刺疗法在痉挛瘫中应用优势与不足

    作者:徐嘉悦;周鸿飞

    为临床更有效的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现从体针疗法、微针疗法及其他针刺疗法等针刺理论角度进行总结与客观评价,探讨不同针刺疗法在中风后痉挛瘫中应用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提出未来中医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瘫的方法,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及中医证型间相关性分析

    作者:都静;张晓明;吴姗姗

    目的:探讨胱抑素C与同型半胱氨酸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及中医证型间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择2016年1月-12月2型糖尿病患者302例,按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单纯糖尿病组(A组),早期糖尿病肾病组(B组),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12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按中医证型分组,对各组指标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CysC、Hcy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中升高明显,与单纯糖尿病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项指标检测阳性率相对较低,二者联合检测阳性率大于单项检测阳性率;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气阴两虚证发生率高(46.75%),其次为阴虚燥热(33.13%)及脾虚湿困(20.12%),3组与对照组比较CysC、Hcy升高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燥热组和气阴两虚组患者的CysC、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湿困组与阴虚燥热和气阴两虚组比较CysC、Hcy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早期肾功能损害患者血清中CysC、Hcy升高明显,且联合检测提高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率,其水平与中医证型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

  • 中药联合黄体酮胶丸治疗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临床观察

    作者:马苗;凌娜;施晓玲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黄体酮胶丸对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0例已确诊为该病的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用中药联合黄体酮胶丸的方法进行医治;对照组32例,单纯用黄体酮胶丸来进行医治.观察两组治疗后的妊娠率、基础体温高温相持续天数≥12 d上升率、排卵后第8天血清孕酮(P)≥5.5 ng/mL上升率及临床证候积分减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妊娠率、基础体温上升率、排卵后第8天血清P值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临床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降低.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妊娠率分别为42.11%、1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础体温上升率分别为92.11%、90.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排卵后第8天血清P值上升率分别为97.36%、8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证候积分减少率分别为94.73%、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黄体酮胶丸法和单纯应用黄体酮胶丸法治疗肾阳虚型黄体功能不全性不孕症患者均有较好的疗效,但中药联合黄体酮胶丸法在提高临床妊娠率,提高患者排卵后第8天血清P值以及在改善临床症状方面相对于单纯应用黄体酮胶丸法有更明显的疗效.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浆hs-CRP、 HCY及FIB与残余血流动力学分型相关性研究

    作者:韩艳萍;包红辉;刘敏科;王琼;江涛

    目的:探索脑梗死急性期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及纤维蛋白原血浆标志物与残余血流动力学分型的相关性,血流动力学分型对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性的预测价值.方法:共有96例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入组.发病后72 h内,入院24 h内采用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血浆hs-CRP、HCY进行测定,并行TCD检查,并按统计学方法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完全闭塞、部分闭塞及非闭塞组间入院时和发病后第7天NIHSS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两两比较,完全闭塞组与部分闭塞组和非闭塞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hs-CRP、FIB与残余血流分型具有显著性相关(r=-0.29,P=0.008;r=-0.31,P=0.004),然而HCY无显著性相关(r=-0.17,P=0.07).3组间hs-CRP和FIB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CY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残余血流动力学分型,可预测完全闭塞较部分闭塞组及非闭塞组早期神经功能缺损严重.急性期血浆hs-CRP、FIB与残余血流动力学分型具有显著性负相关,即高水平的血浆hs-CRP和FIB具有较差的残余血流分型.

  • 从“乙癸同源”理论论骨关节炎及防治原则

    作者:刘若实;张杰

    从“乙癸同源”理论起源、发展出发,结合肝肾两脏生理、病理特点以及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并佐以现代临床及实验研究,以“乙癸同源”理论为基础对骨关节炎的病因病机及防治进行论述,终结果认为骨关节炎与“乙癸同源”理论紧密相关.骨关节炎病因复杂,实为“本虚标实”,病位在骨,涉及肝、脾、肾多脏,主要病机为肝肾亏虚.诊疗过程中,应防治相结合,全方位、多靶点予以预防,扶正、祛邪相结合以治疗,以补肝益肾、强筋健骨为基础扶正之方,配以祛风、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等祛邪之法.

  • 不同灸量麦粒灸对CSR模型大鼠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1β、 IL-6影响

    作者:李妮娜;粟胜勇;赵骏;陈霞;黄小珍;黄霞;陈舒

    目的:通过观察不同灸量麦粒灸对CSR模型大鼠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的影响,探讨麦粒灸干预CSR的量效机制.方法:(1)采用SPF级雌雄各半Wistar大鼠60只,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麦粒灸3壮组、麦粒灸6壮组、麦粒灸9壮组5组各12只;(2)造模成功后,选用直径约0.5 cm、高约0.5 cm的圆锥形艾炷分别对3、6、9壮组大鼠大椎穴进行施灸,每日1次,连续施灸7 d;(3)相应时间后处死取大鼠脊髓、神经根组织,采用ELISA法测定组织IL-1β、IL-6的浓度.结果:(1)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大鼠压线处脊髓、神经根组织IL-1β、IL-6浓度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2)干预后,麦粒灸组大鼠压线处脊髓、神经根组织IL-1β、IL-6浓度与模型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3)麦粒灸6壮组对IL-1β、IL-6调节作用优于麦粒灸3壮组、9壮组(P<0.01).结论:不同灸量的麦粒灸均具有调节颈椎病神经根损伤后相关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释放的作用,其中6壮组的调节作用优于3壮组与9壮组.

  • 甲状腺肿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崔鹏;王馨翊

    文章通过对中医与西医对甲状腺肿的治疗方案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对化痰散结法干预甲状腺肿相关因子表达影响提出了治疗的新设想.希冀探索出有效的治疗靶点,摸索出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开发该病的内服成药打下坚实基础.

  •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临床研究

    作者:杨国峰;单金平;伊天爽;任吉祥

    目的:探讨并研究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法,包括中药汤剂及针刺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后进行疗效分析,比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指数评分和Fug1-Meyer运动功能(FMA)疗效.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ADL指数评分比较有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Fug1-Meyer运动功能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一定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自拟方补肾1号加减联合克氯米芬对子宫内膜影响

    作者:曹文琪;凌娜

    目的:观察自拟方补肾1号加减联合枸橼酸氯米芬片(Clomiphene citrate,CC)对子宫内膜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将77例符合诊断、纳入标准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随机表分组法分成3组:补肾1号组26例,芬吗通组26例和CC组25例.CC组患者单纯给予CC治疗,补肾1号组患者予以补肾1号和CC治疗,芬吗通组患者予以芬吗通(雌激素红片2 mg/片)和CC治疗,比较3组患者用药后子宫内膜厚度及妊娠情况.结果:与CC组比较,补肾1号组可增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补肾1号组与芬吗通组比较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大致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妊娠数比较,P>0.05,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补肾1号联合CC较单独使用CC可增加HCG日子宫内膜厚度,其药物加减化裁具有灵活性,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针灸结合药物治疗神经性耳鸣临床研究

    作者:王昊;董宝强

    目的:探讨针对神经性耳鸣患者实施针灸结合药物治疗的效果探究.方法:将2016年3月-2017年3月在我院耳鼻喉科治疗的86例神经性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耳鸣严重程度、耳内微循环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耳鸣严重程度评分、THI耳鸣残疾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流态积分、襻周积分、管襻积分、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神经性耳鸣患者实施针灸结合药物治疗有显著临床效果,有效改善耳内微循环,促进耳鸣症状的改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西医治疗方法选择

    作者:吴晓飞;陈锋;刘宁;陆佳辰;廖星栋;黄知见;吴海桓;闫乾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中西医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率正在呈逐年增高趋势,目前中西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众多,但因其作用机制比较复杂,临床报道的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安全性各家说法不一,没有统一规范.总结近年来临床应用较多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牵引、中药、针灸推拿、针刀等中医治疗以及西医手术治疗,分析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及优缺点,以期从中获取规律性认识,为临床所借鉴.

  • 手指点穴联合穴位敷贴对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拔除尿管后尿潴留预防研究

    作者:罗银珍;严萍;倪凤燕

    目的:研究手指点穴联合穴位敷贴预防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拔除尿管后尿潴留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8例拔除尿管前予常规膀胱功能锻炼为对照组,另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手指点穴及穴位敷贴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拔尿管后第1次的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尿潴留、辅助措施排尿、再置管、不良事件以及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拔尿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首次排尿时间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342,P=0.001;t=14.388,P=0.000).观察组拔管后尿潴留3例,对照组尿潴留12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x2=4.537,P=0.033).观察组有1例再置管优于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28,P=0.009).观察组经辅助措施排尿2例少于对照组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1,P=0.671).观察组发生不良事件(膀胱刺激征、腹胀及泌尿系感染)的概率及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更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08,P=0.022;x2=8.610,P=0.003;x2=5.604,P=0.038;Z=2.062,P=0.039).结论:高龄患者髋部骨折术后拔除尿管前运用手指点穴联合穴位敷贴治疗,可改善拔尿管后排尿情况、减少尿潴留的发生、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避免再次插管以及提高患者满意度.

  • 外用熏蒸药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疗效分析

    作者:何敬;闻锐

    目的:探讨中药外熏方法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17年3月-2017年7月睑板腺功能障碍型干眼症病例共80例,采用随机双盲的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外用中药药物熏蒸+睑板腺按摩+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人工泪液,对照组:使用睑板腺按摩+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人工泪液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用药后3d、1周、1个月进行SPEED快速问卷、泪液分泌功能测定、泪膜破裂时间、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进行泪膜脂质层厚度测量.采用配对t检验的统计方法进行分析,比较两组药物对干眼症疗效的差异.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泪液分泌功能测定、泪膜破裂时间及脂质层厚度的测量结果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d、1周、1个月的泪液分泌功能测定、泪膜破裂时间及脂质层厚度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明显的差异.结论:外用熏蒸的方法联合睑板腺按摩及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人工泪液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有效.

  • 针刺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赵志超;尤娟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KOA患者随机分为A组25例、B组24例及AB组24例.A组采用针刺疗法治疗,B组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AB组予针刺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观察3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JOA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功能评估,并行组内与组间比较.两组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2周后及24周随访时,3组治疗后VAS评分、Lysholm评分、JOA膝骨性关节炎功能评估分数,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且AB组各项评分均高于A组和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膝关节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临床治愈率95.8%,明显高于其他2组(80%、75%).结论:针刺联合玻璃酸钠注射液关节腔内注射治疗可有效控制KOA患者病情,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氧化苦参碱对神经性疼痛小鼠坐骨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张兵

    目的:探讨氧化苦拳碱(OMT)对神经性疼痛小鼠坐骨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将C57BL/6小鼠分为Sham组,CCI(慢性坐骨神经结扎)组和CCI+OMT组(术后7d给予CCI疼痛小鼠腹腔注射150 mg/kg OMT连续治疗7 d);Von Frey纤毛笔检测各组小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热刺激痛敏仪检测各组小鼠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坐骨神经的形态;硫代巴比妥酸检测丙二醛(DM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CCI组比较,腹腔注射OMT明显提高CCI疼痛小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改善坐骨神经髓鞘和轴突的形态;显著降低MDA的含量以及增强SOD的活性.结论:OMT对CCI疼痛小鼠坐骨神经的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造成的损伤来发挥治疗作用.

  • 健身气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随机对照试验系统评价

    作者:李际强;刘娜;云芯芯;张忠德;汶希;张溪;蔡倩

    目的:系统评价健身气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Cochrane library)、Embase、CNKI、VIP、WanFang Data、CBM等数据库,检索有关中医气功治疗COPD稳定期的随机对照研究(RCT),检索时限均为自建库至2018年1月,由两位研究者独立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纳入20个随机对照研究,共1824例患者结果:与基础治疗比较,中医健身气功疗法联合基础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FEV1%[MD=5.34,95%CI(2.70,7.98),P<0.0001]、[MD=5.35,95%CI(2.58,8.12),P=0.0001];FEV1/FVC(%):[MD=4.49,95%CI(1.66,7.31),P=0.002]、[MD=2.53,95%CI(0.38,4.68),P=0.02]).改善患者生活质量,CAT评分[MD=-4.18,95%CI(-5.52,-2.84),P<0.00001],提高患者运动耐力,6MWD[MD=22.10,95%CI(12.43,31.78),P<0.00001]、[MD=44.46,95%CI(20.59,68.34),P=0.0003]).结论:研究结果显示,与基础治疗相比,中医传统健身气功联合基础治疗可提高COPD稳定期患者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由于纳入的部分研究的质量不佳,以上结论还有待于更多研究予加以验证.

  • 不同来源及品种水蛭、地龙中腐胺的含量测定及统计学分析

    作者:李勇

    目的:建立不同品种及商品地水蛭、地龙中腐胺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水蛭、地龙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200 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水(58∶ 42)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为室温,以腐胺为特征变量,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不同品种、规格的地龙、水蛭商品药材中腐胺成分含量不同,沪地龙和广地龙腐胺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0406 mg· g-1、0.0161 mg·g1,有显著性差异(★P<0.05),蚂蟥含量平均值为0.1008 mg·g-1,水蛭的含量平均值0.0681 mg·g-1,无显著差异;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广地龙百分百聚为一类,水蛭和蚂蟥有交叉聚类现象.结论: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地龙、水蛭中腐胺的含量,方法简便,结果准确,结合方差分析和聚类分析,为地龙、水蛭的质量评价和资源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 响应面法优化川楝子多糖提取工艺

    作者:蔡梅超;许银银;刘玉红;周洪雷;马艳

    目的:优化川楝子多糖的提取工艺,确定佳提取条件.方法:以川楝子多糖提取率为响应值,考察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3个因素对川楝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中的Box-Behnken设计对川楝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分析.结果:在温度为55℃,料液比为1∶7,提取时间为47 min的条件下,多糖提取率高,为2.6137%.结论:实测值与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能较好的用于优化川楝子多糖的提取工艺.

  • 纳豆激酶稳定性研究

    作者:杨亚楠;陈慧洁;余河水;丁辉;张丽娟;宋新波

    目的:研究温度、pH、金属离子对纳豆激酶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法测定活性.结果:纳豆激酶在低于40 ℃相对稳定,高于45℃时活性下降趋势明显,55 ℃活性完全丧失;纳豆激酶的适pH为7.0,在6.0~9.0相对稳定;Mg2+、Ca2+、Na+对于NK有明显的激活作用,低浓度K+没有明显的激活或抑制作用,高浓度的K+对纳豆激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Fe2+、Zn2+、Cu2+、Ba2+、Al3+、Mn2+对NK的活性有不同的抑制作用.结论:纳豆激酶的保存温度要低于40 ℃,pH值在6.0~9.0的环境下,也可适当加入Mg2+、Ca2+、Na+增加NK的稳定性.

  • 不同产地石上柏中3种双黄酮含量测定

    作者:蒋永梅;田雨佳;钱艳;黎丹;王刚

    目的:建立HPLC-DAD法同时测定石上柏中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银杏双黄酮的含量.方法:色谱柱:DikmaDiamons C18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乙腈-0.1%甲酸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0 nm;柱温:25℃;流速:0.6 mL/min;进样量:10 μL.结果:3种双黄酮在上述色谱条件下分离度良好,穗花杉双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68~4.08 mg/mL,标准曲线为Y=5293X-2881.8(R2=0.9995);扁柏双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45~2.69 mg/mL,标准曲线为Y=1052.1X-242.58 (R2=0.9996);银杏双黄酮的线性范围为0.70~4.13 mg/mL,标准曲线为Y=1513X-1441.6 (R2=0.9995).方法学考察,精密度、稳定性RSD<2.0%,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和银杏双黄酮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03%、97.65%、93.16%,(RSD<3.0%).10个产地石上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在0.232%~0.309%,扁柏双黄酮的含量在0.040%~0.137%,银杏双黄酮的含量在0.043%~0.074%.结论:不同产地石上柏的3种双黄酮化合物的含量有一定的差异,可能与不同地域,不同采收时间以及不同的加工方法有关.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准确,可用于中药石上柏的质量分析.

  •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中西医诊疗研究进展

    作者:田曼;刘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临床常见的致盲性眼病,其发病率有逐渐升高的趋势,现代医学对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明确,目前尚无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法,且治疗中风险与疗效并存,如何有效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已成为研究热点.现代医学对其发生机制进行了初步的开展,主要从血糖水平及糖尿病病程、高血压及高血脂、多元醇代谢通路的异常、蛋白质非酶糖化产物的堆积、氧化应激反应增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系统、细胞因子等角度进行研究.目前西医学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主要有3个方面:激光治疗、玻璃体腔注射、玻璃体切除术,近年来也有学者发现ACEI类及中药制剂离子导入法等治疗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亦有一定的疗效.中医学通过辨证论治,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改善了视力,提高了生活质量.该文通过阐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现代发病机制、现代医学对其的治疗措施,中医学对其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及治法治则,期望为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西医诊治研究进展

    作者:赵天奇;张兰

    查阅近几年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相关文献,分别从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的角度对DPN的临床防治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文献支持.

  • 滋阴潜阳方对2K1C高血压大鼠血压、炎症因子及肾损伤影响

    作者:程斌;濮燕屏;宋婷婷;董昌武

    目的:探究滋阴潜阳方对2K1C高血压大鼠血压、炎症因子水平及肾脏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24只8周龄雄性SD大鼠,复制2K1C模型随机分为中药组、西药组、模型组,各8只;另选8只同龄SD大鼠为假手术组.造模后2周,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给予2 g/mL滋阴潜阳方水煎剂、0.1 mg/mL贝那普利混悬液灌胃,持续8周;用尾动脉搏动法测大鼠手术后2周,灌胃4周、8周血压.给药结束后,观察肾脏组织学变化,并用ELISA测定肾组织上清液中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造模2周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血压明显升高(P<0.05);灌胃4、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治疗组血压在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IL-6、IL-8、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西药组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肾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滋阴潜阳方能明显降低大鼠血压,肾脏中IL-6、IL-8、TNF-α的表达,减轻肾脏损伤程度,可能是其有降低血压及防止靶器官损害的机制.

  • 肾复康Ⅵ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治疗作用及调节纤维化机制研究

    作者:管丽蔷;刘芳;白晓红;赵历军;曹欢;刘诗洋

    目的:研究肾复康Ⅵ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调节由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 Proteinase MMP)、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TIMP)、胶原-Ⅳ(collagen-IV,COL-Ⅳ)参与的纤维化机制.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结合组,每组12只.采用大鼠尾静脉重复注射阿霉素的方法建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建模6周后中药组予肾复康Ⅵ方煎剂灌胃,西药组予泼尼松灌胃,结合组予肾复康Ⅵ方煎剂联合泼尼松溶液灌胃.观察各组大鼠于实验第6周~第10周每周末24 h尿蛋白定量及第10周末血生化,光镜下观察肾脏病理变化,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肾组织TGF-β、MMP、TIMP、COL-Ⅳ的表达.结果:模型组血清白蛋白较正常组显著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较正常组显著增多,TGF-β、TIMP、COL-Ⅳ的表达较正常组显著增多,MMP的表达显著减少.治疗组血清白蛋白较模型组增多,24 h尿蛋白定量较模型组显著减少,TGF-β、TIMP、COL-Ⅳ的表达较模型组减少,MMP的表达较模型组增多.治疗组间24 h尿蛋白结合组少于西药组及中药组;TGF-β、COL-Ⅳ的表达结合组较中医组及西药组减少,TIMP的表达中医组与结合组较西药组少,MMP的表达在治疗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肾复康Ⅵ方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治疗可能是通过减少炎性致纤维化因子的表达,调节基质降解酶系统,抑制细胞外基质的过度积聚,减少尿蛋白的排出,改善肾脏病理损害而实现的.

  • 清脂通脉颗粒佳药物剂量配比筛选与疗效验证实验研究

    作者:张欢;安阳阳;于睿;张颖;梁健

    目的:探讨清脂通脉颗粒的佳药物剂量配比,研究其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对的机制与NPC1、NPC1L1之间的联系.方法:通过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D3(60万IU/kg),复合高脂饲料喂养8周来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以构成清脂通脉颗粒的5味中药为研究对象,采用均匀设计“5因子10水平”的分组设计.清脂通脉颗粒灌胃4周后,以血脂四项的水平为筛选指标,筛选出佳剂量配比组.之后将佳配比组与空白组、模型组对照,检测肝脏与小肠中NPC1、NPC1L1的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①血脂四项检测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组8与组12四项结果均有统计学意义,与其他中药组相比,降脂效果更佳,故选取组8与组12的药物配比为佳剂量配比.②实验结果显示,清脂通脉颗粒可以显著降低大鼠血脂水平,升高NPC1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NPC1L1的mRNA和蛋白表达.结论:运用均匀设计筛选获得的8组与12组的计量比例为佳配比;清脂通脉颗粒可以通过升高NPC1的mRNA和蛋白表达,降低NPC1L1的mRNA和蛋白表达来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 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胃组织匀浆和血浆中Ghrelin、SS含量影响

    作者:杨可新;潘广辉;张法荣

    目的:观察黑地黄丸对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CRF)大鼠胃组织匀浆和血浆中胃促生长素(Ghrelin)和生长抑素(SS)含量的影响,探讨其对改善慢性肾衰竭脾虚证候的调控机制.方法:建立5/6肾切除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6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黑地黄丸高剂量组、黑地黄丸低剂量组、对照组和模型组4组,另取10只作为空白组,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胃组织匀浆和血浆中Ghrelin、SS的含量.结果:黑地黄丸高、低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大鼠胃组织匀浆中Ghrelin和SS的水平(P<0.05),黑地黄丸高剂量组能明显降低大鼠血浆Ghrelin含量(P<0.05),黑地黄丸高剂量组能升高大鼠血浆中SS的水平(P<0.05).结论:黑地黄丸能调整CRF大鼠模型胃组织匀浆和血浆中Ghrelin、SS的含量,从而改善慢性肾衰竭脾虚证候.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