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

辽宁中医杂志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료녕중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1719
  • 国内刊号: 21-112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8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康廷国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研究

    作者:白晶

    目的:探讨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DN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给予贝那普利联合肾炎康复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及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Upr)、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空腹血糖(FPG)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7%(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 Upr、Scr、BUN、FPG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贝那普利治疗DN具有显著疗效,安全性高,可减少患者尿蛋白排出,改善肾脏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 针药结合综合方案治疗社区卒中后抑郁的疗效观察

    作者:关东升;孟毅;刘雅芳;崔应麟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综合方案治疗社区卒中后抑郁的疗效.方法:将60例社区PS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药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进行辨证分型,选择合适的方剂和合适的穴位进行中药和针灸治疗,中药汤剂每日1剂,针灸每周3次;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每天2片.治疗周期均为8周.治疗前和治疗第1、2、4、8周分别进行HMAD、SDS、Barthel指数、SSQOL评分,从而对患者的卒中情况和抑郁状况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2,4,8周与治疗前相比,Barthel指数、SSQOL评分均显著提高(P<0.05),组间则没有差异性(P>0.05);两组治疗后2周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SDS评分均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4,8周与治疗前相比,HAMD评分、SD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组间比较没有差异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效率没有差异(P>0.05).结论:针药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对社区PSD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 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王亚明;刘晓玲;陈小俊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2015年2月-2017年2月在本院中医科治疗的130例脑梗死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辅以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灸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分(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5.38%,较对照组的78.46%显著上升,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NIHSS、FMA、ADL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改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偏身感觉异常、偏瘫、口舌歪斜、语言蹇涩、神识昏蒙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较对照组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有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四味健步汤联合针灸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症状,促进运动及生活能力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法干预放射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王一;赵彤;凌云;张曦;周春祥

    目的:通过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寻找更加科学有效的联合治疗手段,改善患者的急性期症状,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并探究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4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激素泼尼松联合抗生素头孢呋辛,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以益气养血化瘀解毒为法的中药汤剂口服.两组均在出现放射性肺炎症状时开始治疗,共观察6周.各组于治疗前后分别观察症状缓解效果、TGF-β1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评价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干咳、气喘、呼吸困难这3个症状的改善显著,缓解率更高(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TGF-β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益气养血化瘀解毒法联合常规西医治疗相比单纯的西医常规方式治疗放射性肺炎,在主要临床症状的缓解上有一定的优势,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安全性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TGF-β1水平的抑制.

  • 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临床研究

    作者:施经伟;张田;李滋平

    目的:旨在对比两种不同药液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招募的7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纳入试验组(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和对照组(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组)各35例.试验组穴位注射液体选择丹参注射液,对照组选择维生素B12注射液.每周行3次治疗,1周为1个疗程,一共4个疗程.分别在4个不同的观察时点,采用相关评分表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总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不同观察时点对比,其疗效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均有疗效,两组疗效相仿;根据不同观察时点对比,说明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效果更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中药联合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观察

    作者:杨明;朱文静;囤荣良;贾默然;盛东亚;彭煜

    目的:探讨中药对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术后排石疗效.方法:将80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治疗,治疗组术后配合中药排石治疗.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红蛋白、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变化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结果: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体重指数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1个月前后两组患者肌酐、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血红蛋白变化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尿红细胞镜检、尿白细胞镜检上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术后1个月清石率治疗组97.5%(39/40)明显优于对照组90%(36/40)(P=0.028).结论: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后配合中药排石治疗可提高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碎石术后排出率,降低术后机体炎性反应.

  • 通肺络补宗气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TNF-α、CTGF及PDGF的影响

    作者:樊茂蓉;韩克华;王冰;苗青;张琼;樊长征;任培中;张燕萍;徐凤芹

    目的:研究通肺络补宗气方对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血清TGF-β、TNF-α、CTGF及PDGF水平的影响.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7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通肺络补宗气方,疗程3个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TGF-β水平明显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对于TNF-0、CTGF和PDGF-AA,两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肺络补宗气方可能通过下调TGF-β的水平从而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

  • 80例溃疡性结肠炎的中医证型特点分析

    作者:周宇倩;陈忠义

    目的:分析8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中医证型特点,以明确该疾病证候的规律及特异性,为其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溃疡性结肠炎门诊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查、记录并归纳本病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结果:80例患者中,中医证根据患者所占比例高低依次为大肠湿热证、肝郁脾虚证、脾气虚弱证、脾肾阳虚证、血瘀肠络证、阴血亏虚证,其中处于缓解期患者以脾气虚弱证多,处于活动期患者则以大肠湿热证分布多,其中活动期患者中肝郁脾虚证和大肠湿热证出现频率要明显高于缓解期患者(P<0.05),缓解期患者中脾肾阳虚证和脾气虚弱证的出现频率则明显高于活动期患者(P<0.05);病情严重程度为轻度组患者中常见的胃肝郁脾虚证,而中度和重度组患者为常见的为大肠湿热证.结论:溃疡性结肠炎病机复杂,活动期以标实为主,缓解期以本虚为主,多见虚实夹杂者.本病证候要素以脾虚、气虚、湿热内蕴多见,病位涉及大肠、肝、脾、肺、肾等多脏腑,并且与疾病的分期及疾病严重程度均显著相关,总体体现为多病性、多病位的要素组合.

  • 温针灸对不同时间点KOA模型兔关节软骨中MMP-1、MMP-13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娣;李春;马晓秀;武永利

    目的:观察温针灸(warming moxibustion)对兔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软骨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1、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13,MMP-1、MMP-13)表达的影响,明确温针灸治疗KOA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70只新西兰大耳兔,其中10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随机分为模型2周组、模型4周组、模型6周组、温针灸2周组、温针灸4周组、温针灸6周组.采用右后肢伸直位石膏固定制备KOA兔模型,模型2、4、6周组不予处理,温针灸2、4、6周组分别给予温针灸治疗2周,治疗结束后取材.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各组治疗前后关节软骨中MMP-1、MMP-13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2周组、模型4周组、模型6周组软骨中MMP-1、MMP-13表达明显升高(P<0.05),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相应模型组比较,温针灸治疗后,MMP-1、MMP-13的表达降低(P<0.05),且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可降低KOA兔软骨中MMP-1、MMP-13的表达,说明温针灸治疗KOA可能与其抑制MMP-1、MMP-13的表达有关.

  • 越婢汤对逼尿肌不稳定大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王卫涛;向静宇;蒋凤艳;曾传;常克;孙香娟

    目的:研究越婢汤对逼尿肌不稳定大鼠膀胱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膀胱出口梗阻模型,6周后行尿动力检查筛选出膀胱逼尿肌不稳定大鼠,然后随机分组,分为越婢汤古方、高、中、低剂量组、缩泉丸对照组、灭菌水对照组,每组10只大鼠.给药14 d后制备含药血清.含药血清干预膀胱ICCs细胞,观察EdU染色法中细胞增殖的变化,用TUNEL法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和CFSE/PI双染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越婢汤高中低组及缩泉丸组药物血清均可抑制Cajal细胞的增殖,且无诱导凋亡作用;越婢汤组随着药物浓度从低到高,抑制能力逐渐减弱,呈负相关.结论:越婢汤可以通过调节膀胱兴奋性表达来改善膀胱逼尿肌不稳定.

  • 王清任活血化瘀方剂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IL-6、IL-10的影响

    作者:安聪;王学敏;黄宗轩;潘宇政

    目的:基于IL-6和IL-10探索王清任活血化瘀方剂对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急性期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A)、模型非用药组(B)、血府逐瘀汤组(C)、通窍活血汤组(D)、补阳还五汤组(E),每组24只.采用改良的Feeney's自由落体方法制备重型颅脑损伤大鼠模型,6h后,C、D、E组分别给予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补阳还五汤水提取物灌胃,A、B组给予生理盐水.用药后在第24 h、72 h、168 h等三个时间点分别处死大鼠,采集外周血标本检测血清中IL-6、IL-10的含量.结果:(1)大鼠血清IL-6含量在伤后第24 h明显升高(P<0.05),之后明显下降(P<0.05),至第168 h降至低值,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血府逐瘀汤组、通窍活血汤组、补阳还五汤组在24 h、72 h两个时间点血清IL-6含量明显低于模型非用药组(P<0.05);在第24 h血府逐瘀汤组与通窍活血汤组的血清IL-6含量明显低于补阳还五汤组(P<0.05).(2)大鼠血清IL-10含量在伤后三个时间点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但三个时间点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府逐瘀汤组IL-10含量在24 h含量低,之后逐渐升高,在第168 h含量达到高值,明显高于模型非用药组(P<0.05);通窍活血汤组和补阳还五汤组IL-10含量与模型非用药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和补阳还五汤可以减轻重型颅脑损伤继发的炎症反应,这一作用可能与活血化瘀药强度呈正相关.

  • 苗药狭叶崖爬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王恒;孙宝飞;吉杨丹;余跃生;臧贵勇;陈明;梁景岩

    目的:研究苗药狭叶崖爬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SD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以及干预组,建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后给予狭叶崖爬藤进行干预,测定血清中CK、CK-MB、LDH含量以及心肌组织中SOD、MDA、GSH-Px、CRP、TNF-α、IL-6的含量,评估心肌梗死范围.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含量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t=15.507,12.612,18.463,P<0.05);干预组大鼠血清中CK、CK-MB、LDH的含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11.074,6.801,13.597,P<0.05);干预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梗死区占心肌面积百分比均明显低于模型组(t=7.125,7.090,P<0.05);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中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均明显低于假手术组(t=8.340,15.571,14.777,16.222,5.602,6.790,P<0.05),干预组大鼠心肌组织MDA、CRP、TNF-α、IL-6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GSH-Px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模型组(=5.806,9.980,9.200,8.902,3.725,4.229,P<0.05).结论:苗药狭叶崖爬藤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够减轻心肌细胞损伤、缓解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 透脓散对浅部化脓性炎症中性粒细胞FC受体、C3b受体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桂英;石志强;班秀芬;李元奎;丁鑫;王琦

    目的:研究透脓散对浅部化脓性炎症血中性粒细胞FC受体、C3b受体、C5a与局部愈合情况的影响,探讨透脓散与透托法扶正托毒的作用机理.方法:将Wistar大鼠分为病模对照组、透脓散高、中、低剂量组、头孢拉定组,采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局部注射致大鼠背部浅部化脓性炎症模型,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观察脓肿愈合情况,于3、6、9d取血检测血中性粒细胞FC受体、C3b受体与C5a.结果:透脓散可促进脓肿愈合;给药9d,透脓散组可降低中性粒细胞比值,恢复至正常水平,且明显优于病模对照组与头孢拉定组;透脓散组能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C3b受体水平,且给药6d,明显优于头孢拉定组;给药3d,透脓散组能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FC受体水平;并且可以影响血C5a水平,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炎症早中期降低C5a水平,炎症中后期升高C5a水平.结论:透脓散可促进脓肿愈合,降低中性粒细胞比值,促进炎症消退;升高中性粒细胞C3b、FC受体水平,促进中性粒细胞黏附与吞噬,双向调节血中C5a水平.

  • 巴马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炎症因子和病理形态学分析

    作者:高玉竹;张哲;尹妮;冯元洁;周鹤;杨关林

    目的:观察巴马小型猪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清炎症因子变化,探讨炎症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关系,同时观察冠脉的病理改变.方法:将巴马小型猪随机分配,对照组予基础饲料喂饲,模型组予高脂喂饲联合球囊拉伤.在多个时间点分别对两组行血管内超声、血清炎症因子检测和病理学分析.结果:第24周,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示对照组平均面积狭窄率为6.56%,模型组平均面积狭窄率为44.12%.第24周、28周、36周和48周,模型组hs-CRP、IL-6、VCAM-1、MCP-1和sP-selectin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模型组24周可见冠状动脉内膜局部不规则增厚,增厚的内膜中存在泡沫细胞;48周可见冠状动脉内膜不规则增厚,粥样斑块形成,增厚的内膜中存在大量脂质、泡沫细胞、炎细胞及增生的纤维组织,动脉中膜受压变薄.结论:炎症反应在AS发生、发展和恶化中起重要作用,炎症加速了斑块的进展.

  • 川芎平喘合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对Rho激酶的影响

    作者:郭晓燕;徐向前;钱家骅;范春香;张惠勇

    目的:观察川芎平喘合剂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及对Rho激酶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PASM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川芎平喘合剂组(低、中、高浓度组)、Rho激酶抑制剂组.采用CCK-8方法测定PASMCs增殖,Western blot测定PASMCs中ROCK1、ROCK2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PASMCs增殖明显升高,ROCK1、ROCK2表达增强;Rho激酶抑制剂组PASMCs增殖、ROCK1、ROCK2表达均显著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相比,中、高剂量组PASMCs增殖水平显著降低,低、中、高剂量组ROCK1、ROCK2表达低于模型组,以高剂量组降低显著;低、中剂量组ROCK1、ROCK2表达均低于抑制剂组(P<0.05或P<0.01).结论:川芎平喘合剂可明显抑制COPD相关肺动脉高压大鼠PASMCs增殖,与降低Rho相关蛋白表达有关.

  • 龙蛭汤含药血清对氧化损伤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管型形成的影响

    作者:何泉;刘启华;蒙家泉;邹玲;陈永斌

    目的:探讨龙蛭汤含药血清对氧化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管型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过氧化氢(H2O2)诱导HUVECs氧化损伤模型,采用CCK-8增殖实验、划痕实验和Matrigel实验比较龙蛭汤含药血清(治疗组)和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对照组)对氧化损伤的HUVECs的增殖、迁移和管型形成的不同影响.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细胞具有较高增殖能力、更快迁移速度及迁移距离、形成更多的管形腔及小分支(P<0.05).此外,24 h后治疗组细胞仍能保持完整的管腔结构和形态,而对照组则不能.结论:龙蛭汤含药血清较补阳还五汤含药血清在促进氧化损伤HUVECs管型形成方面具有更优效果.

  • 王肯堂论胸痹心痛探略

    作者:唐思云;杨涛;徐征

    明代医家王肯堂精研医理、术精岐黄,对胸痹心痛的病位、病因病机、治法等有独到见解.其将心痛、胃脘痛的病位做了严格区分,又进一步丰富了胸痹心痛的病因病机,认为胸痹心痛既有寒邪、阳微致痛,又有气血不足、瘀血、气滞、情志因素等其他影响.在治疗上,辨别虚实,虚则补,实则消,针对不同的证型,审势用药,补气、补血,或行气又或消瘀.这些理论、治法、方药对于现代临床治疗冠心病仍有重要价值.

  • 舌诊在高血压病健康风险评估中的作用意义研究

    作者:王河宝;吴丽芳;孙悦;曹征;丁成华

    高血压病是由多因素引发的慢性疾病,且呈蔓延趋势,对高血压病进行健康管理及风险评估是预防高血压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舌内通脏腑,其变化直接反映内脏的生理功能及病理状况.舌质、舌苔、舌态及舌下脉络的变化是判断脏腑寒热虚实与盛衰的根本依据.舌苔舌质的变化往往先于临床症状而存在.因此,将舌诊信息运用于高血压病的辨证施治,对高血压的早期诊断、早期预警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重症肌无力辨治规律探究

    作者:林海雄;王晓彤;杨伟钦;马延怀;刘凤斌

    目的:采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探讨国医大师邓铁涛治疗重症肌无力处方规律.方法:收集并录入邓铁涛辨治重症肌无力的方剂,进行改进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的聚类等数据挖掘.结果:高频药物为白术、黄芪、柴胡、升麻、甘草;挖掘出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和6首新方等.结论:邓铁涛创立“五脏相关学说”辨治重症肌无力,主张补脾益损、升阳举陷;数据挖掘技术为深入探讨名中医经验提供了良好的借鉴.

  • 《黄帝内经》方剂理论体系框架基本要素探析

    作者:何流;孙鑫;钱会南

    《黄帝内经》是现存早为方剂命名的中医学著作,其所载13首方剂及方剂相关理论内容,已初步显现出方剂理论体系框架的基本要素.文章基于《黄帝内经》原文,将其所具备的方剂理论框架基本要素总结归纳为治则与治法、辨证方法、组方结构、配伍原则、制方形式和方剂用法6方面,并进行分析探讨,认为《黄帝内经》已蕴含了方剂学理论体系之萌芽,为后世构建系统而完整的方剂学理论体系奠定了基础.

  • 《内经》脉学的“规矩权衡”与四时六脉图

    作者:闪增郁;陈燕萍;张美玉;张喜;逯波

    “四时脉”是《内经》脉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规、矩、权、衡”是四时脉的标准和法度.《素问·脉要精微论》将四时脉的特征归纳为:“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文章对“夏应中矩,秋应中衡”的对应关系提出质疑,根据古今文献及作者获得的四时脉数据结果进行了论证,提出“夏应中衡,秋应中矩”的观点.并绘出了平人四时六脉图,用现代技术方法,说明“四时脉”及其对应关系的真实存在.

  • 基于循证医学经方治疗痛经证治规律的研究

    作者:刘宏宇;高岑;宋俊生

    目的:采用循证医学回顾性的研究方法,根据文献现状提炼出经方治疗痛经的证治规律,以期充分发掘经方的价值,开拓临床思路提高临床疗效,并补中医现行教材未备之处.方法:检索并获取收录于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所有关于《伤寒论》与《金匮要略》方的临床研究和个案经验文献,归纳出治疗痛经的所有经方的方剂谱,同时总结经方在临床运用时的加减运用规律.结果:通过循证医学的回顾性研究发现,有众多经方及其加减运用对于痛经有较好的疗效.结论:经方治疗痛经具有广泛适用性,在临床上有发掘和利用的广阔空间.

  •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脉法探析

    作者:丁瑞丛;杨怡然;刘玲;王平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是近代发现的张仲景《伤寒论》传本之一,其内容完整,较好地体现了张仲景的脉学特色,文章通过桂林古本《伤寒杂痛论》的学习,对仲景的脉法进行初步探析.

  • 萆薢本草考证研究

    作者:沈桂芹;于世家

    目的:通过对萆薢及其复方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梳理归纳,为现代草薢及其在降尿酸方面的临床应用提供明确的理论指导,为萆薢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更多的理论支持.方法:查阅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古籍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现代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了解萆薢在内、妇、儿科领域及降尿酸方面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萆薢及其配伍应用在在内、妇、儿科领域及降尿酸方面均有记载,萆薢不仅可以治阳明之湿而固下焦,而且长于去风湿能治缓弱顽痹.结论:萆薢及其复方配伍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浊邪导致的痛疼性疾病,不仅具有明确的降尿酸物质基础,也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 肥胖痰湿证形成机制及证治规律探微

    作者:喻松仁;舒晴;王萍;简晖

    通过梳理古今文献,从发病原因、病理机制、治法方药等多方面探讨肥胖痰湿证的证治规律,以期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依据.

  • 孕期“恐伤肾”对子代脑发育的影响机制及其干预

    作者:朱江慧;杨丽萍;万海娇;李新民;侯俊林;李改;马慧子;郑军

    文章以中医“恐伤肾”为理论基础,从孕期不良情志活动调控的角度出发,结合现代都哈学说(DOHaD),参考大量相关文献,总结探讨孕期“恐伤肾”对子代脑发育的影响及干预,以期引起社会对孕期妇女心理健康的重视,为优生优育提供科学依据.

  • 从《中药成方制剂》含乌梅方剂的配伍规律探讨乌梅的临床应用

    作者:丁晓洁;董正平;孙喜灵

    目的: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药成方制剂》中含“乌梅”方剂的配伍规律,为乌梅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从《中药成方制剂》数据库中筛选含“乌梅”的方剂,采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等数据挖掘方法,对治疗疾病、证候及组方配伍进行分析;并选取高频药对及高频疾病进行药物组合深度分析.结果:获得含“乌梅”的方剂共59首,涉及药味272种,常用药物组合28个;主治中医疾病15种(频次≥3),主要证候8种(频次≥3);选取高频药对“乌梅-甘草”“乌梅-白芍”和高频疾病“胃痛”“痹病”进行药物组合的深度分析,显示乌梅在不同药对中作用方向有差异,在不同疾病中治疗作用各异.结论:乌梅不同组方配伍和乌梅“收”“散”的双重特性决定其作用灵活多样.临床上应根据病证特点,选择合理的药物配伍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以发挥乌梅不同的功效.

  • 徐志伟治疗心身疾病经验撷菁

    作者:郑莉明;朱艳芳;敖海清;徐志伟

    心身疾病是一组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的情志病.徐志伟教授治疗心身疾病疗效显著,其临证辨治遵循审症求因,辨证论治;急则治标,缓则治本;重视心理疗法;鼓励患者坚持治疗等四大原则.文末介绍验案一则,详细展现其诊疗心身疾病的思路和特色.

  • 单兆伟诊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特色举要

    作者:严湖

    文章介绍单兆伟教授诊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脾胃虚弱为发病根本原因,湿热、血瘀为主要病理因素.诊察时重视舌诊,强调舌镜互参.辨证灵活,分型论治而不拘泥.治疗时强调标本兼顾,健脾和胃疗其本,清化活血治其标;同时运用膏方辅助治疗;重视饮食调养,怡情悦性;用药平和,适合久服,疗效突出.

  • 雷晓琴运用化瘀通络法辨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经验

    作者:李高彪;周云云;李雨薇;任翠翠;马为梅;杨婧;雷晓琴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本虚标实,痰浊、瘀血是糖尿病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病机转化过程中的病理产物,同时又是新的致病因素.消渴日久,痰瘀入络,形成痰瘀阻络证.雷晓琴主任医师在古方驻景丸基础上,加用理气化湿、化瘀通络之品化裁,形成通络驻景丸方,针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痰瘀阻络证疗效确切.

  • 马骏针灸治疗震颤麻痹的经验

    作者:王彬;马骏;王述菊;余沛豪;王中明;王琪

    震颤麻痹,又称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确切的疗法.近年来,针灸作为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已越来越多地用于震颤麻痹的治疗中.马骏教授总结多年相关经验,认为本病主病在肝,病位在脑,针刺主要选取风府、太冲为主,根据证型辨证选取配穴治疗震颤麻痹.

  • 名老中医郁仁存治疗原发性肝癌经验拾萃

    作者:马云飞;孙旭;杨永;孟慧;于明薇;王笑民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肝积”等范畴.郁仁存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和学术研究50余年,在治疗肝癌上辨证独具特色,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郁仁存教授认为肝癌发病主要是由于正气亏虚、外感疫毒共同所致,在治疗上以疏肝利胆、益气活血、化痰散结、解毒抗癌为主要法则,常用柴胡疏肝散、小柴胡汤、逍遥散、膈下逐瘀汤、自拟肝癌方、青蒿鳖甲散及一贯煎等方加减,柴胡、姜黄、八月札、虎杖、茵陈、小叶金钱草、木香为郁仁存教授治疗原发性肝癌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临床上通过对患者灵活辨证,随证加减治疗,疗效卓著.

  • 范文甫温通法论治胸痹经验浅析

    作者:赵梦慧;杨涛;徐征

    清末民初著名医家范文甫学宗经典,师崇仲景,善用经方,临床崇尚实践,治病谨守病机,理论与治验结合,济世救人,蜚声杏林.观其论治胸痹,明辨病机,辨证简明,立温通法,标本兼治而主次分明.治方或融合经方成“栝楼薤白方”,或遵循经方原方,或略作加减,有的放矢,施治巧妙,临床效果显著.

  • 探讨郑钦安学术思想之一二

    作者:张林落;陈贵喜;汤芝荃;罗磊;王裕帆;郭立中

    郑钦安之扶阳思想有其深层的理论依据和临床价值.郑氏在《内经》“阴阳平衡观”基础上,进一步发挥,提出阴阳平衡下的“阳主阴从”,具体体现在生理观、病理观和元阳为本论上,为其扶阳提供了理论依据.郑氏立论临证,()为本,辨证重视阴阳,又不离六经;善于辨识证之寒热,更善于应用大剂量姜附以救治三阴病和急危重症.

  • 孙桂芝诊疗宫颈癌经验浅析

    作者:郭秀伟;张培彤;孙桂芝

    孙桂芝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孙教授认为,湿热瘀毒、气血双亏、肝肾阴虚、脾肾两亏是宫颈癌的主要病杌,采用清热化湿、疏肝解郁、益气养血、滋补肝肾、温补脾肾、活血软坚解毒抗癌多管齐下的治疗方法,收效甚佳.

  • 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与红景天苷的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比较

    作者:栾茹乔;赵鑫;张学兰;李慧芬;姜秋;宋梦晗;徐保鑫;刁家葳

    目的:比较女贞子酒蒸前后质变与量变特征化合物(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红景天苷)的大鼠在体胃肠吸收差异.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胃肠吸收模型,以HPLC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点大鼠胃和小肠灌注流出液中3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通过计算吸收速率常数和4h累计吸收率比较三者在大鼠胃和小肠的吸收差异.结果: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与红景天苷在胃和小肠中的吸收速率常数及4h累计吸收率的顺序为:红景天苷>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结论:红景天苷较女贞苷G13、oleonuezhenide更利于胃肠吸收.研究结果为阐明女贞子酒蒸增效机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 HPLC法同时测定四黄止痛喷雾剂中黄芩苷、小檗碱和大黄素的含量

    作者:李辉标;陈慕媛;丘振文;李得堂;唐洪梅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四黄止痛喷雾剂中3种有效成分黄芩苷、小檗碱与大黄素的含量的HPLC法.方法:采用安捷伦ZORBAX SB-Aq色谱柱(4.6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用磷酸调节pH至3.0)(B),采用梯度洗脱(0~9 min,24%A;9 ~ 10 min,24%A→29%A;10~20 min,29%A;20~22 min,29%A→63% A;22~32 min,63%A),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检测波长分别为280 nm(黄芩苷),265 nm(盐酸小檗碱),254 nm(大黄素).结果: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和大黄素进样量分别在0.5907~2.9536 μg(r=0.9999),0.3046 ~1.5232 μg(r=1),0.01444~0.0722 μg(r=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加样回收率(n=6)分别为99.86%、100.84%和99.66%,RSD分别为1.24%、1.97%和1.35%.结论:本法适用于同时测定四黄止痛喷雾剂中黄芩苷、盐酸小檗碱和大黄素的含量.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为制定四黄止痛喷雾剂质量标准及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 女贞子炮制前后环烯醚萜苷类成分转化机制研究

    作者:张学兰;宋梦晗;姜秋;李慧芬;徐保鑫;栾茹乔;刁家葳

    目的:探讨女贞子蒸制过程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的转化机制.方法:采用LC-TOF/MS法,通过对照品定位、质谱数据、文献参照,分析女贞子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的化学成分.液相色谱采用Diamonsil C18柱(2.1 mm×150mm,5μm),流动相为A(乙腈)-B(0.1%甲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40 nm;质谱使用Agilent 6230 LC-TOF/MS联用系统,Dual ESI离子源,在ESI/MS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4种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模拟清蒸品中均检出了橄榄酸,oleonuezhenide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了特女贞苷、红景天苷和特女贞苷异构体,女贞次苷模拟清蒸品中还检出了红景天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与oleonuezhenide模拟清蒸品成分比较,女贞苷G13模拟清蒸品的成分增加了女贞次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oleopolynuzhenide A模拟清蒸品的成分增加了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和女贞次苷异构体.结论:oleopolynuzhenide A、oleonu-ezhenide、女贞苷G13、女贞次苷性质不稳定,加水、加热可使其水解生成其次级苷和苷元.女贞子酒蒸后补肝肾作用增强与女贞子中环烯醚萜苷类成分在炮制过程中发生水解转化密切相关.

  • 透灸法理论探讨与临证应用

    作者:陈岩;高希言;史智君

    目的:探讨透灸法的理论依据与临证应用,为在临床上普及透灸法奠定基础.方法:通过查阅古代文献总结透灸法的理论依据,并应用于临床证明其有效性.结果:透灸法是在古代医家重灸理论的基础上,并结合多年临床用灸经”摸索、总结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施灸方法.结论:透灸法理论依据充足,且疗效显著,医者易于操作,患者乐于接受,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三种不同推拿流派拇指揉法力学采集与参数对比分析

    作者:卢群文;万义文;罗才贵;苏程果;刘华辉;罗建;阎博华

    目的:采集、对比分析三个不同推拿流派拇指揉法的力学参数.方法:采用ZTC-Ⅰ智能推拿手法参数测试系统分别采集筋伤、骨伤、小儿推拿流派高年资临床推拿医师拇指揉法的力学参数,运用SAS 9.2统计软件包对具体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个流派测试者手法波形稳定,说明其均能熟练运用拇指揉法,但手法的频率、时间周期差异显著(尸<0.05),振幅受力差异主要体现在Z轴(垂直)方向,不同推拿流派拇指揉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流派临床治疗疾病的特点.结论:三个不同流派拇指揉法频率稳定、压力值大小各有不同,反映了各自的临床推拿特色,不同推拿流派拇指揉法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自流派临床治疗疾病的特点.

  • 针刺“腹脑”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脑可塑性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李宝;张立志;樊莉;许能贵

    “腹脑”与颅脑是相互影响的整体,两者在胚胎发育、解剖学以及神经递质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迷走神经是颅脑与“腹脑”相互联系的重要基础.作者通过针刺腹部任脉上的“腹人中”穴、“腹百会”穴以及督脉上命门、腰阳关穴,发现针刺可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大脑可塑性产生明显促进作用.而在缺血性脑卒中的针灸作用机制方面,“腹脑”针刺法与传统针刺法有共同点,但也有其差异性.针刺“腹脑”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大脑的可塑性作用,主要表现在对迷走神经功能的抑制作用,调节神经细胞内、外钙离子的稳态,从而起到保护脑组织的作用.文章试从腹脑-颅脑的相关理论来探讨针刺“腹脑”对缺血性脑卒中后可塑性的作用机制.

  • 纪念宋继美教授及“宋氏理论”

    作者:李永明

    四十年前,辽宁中医学院(现辽宁中医药大学)组胚教研室的宋继美老师首先提出皮肤肥大细胞与经穴现象相关的假说,认为肥大细胞可能是经穴“感传”和“得气”现象的细胞学基础.后经多个科研机构的独立实验验证,先后有上百篇中英文相关科研论文发表,近年有多项国家针灸课题聚焦肥大细胞研究,目前已经有足够证据表明肥大细胞的确在经穴的结构和功能上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据此,肥大细胞与经穴关系的假说被命名为“宋氏理论”(Song's The-ory),此理论将继续指导针灸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探索.文章简要介绍了“宋氏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辽宁中医学院研究人员的贡献.

  • 经当归补血汤干预的肌源性干细胞Wnt信号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作者:王丽帆;王晓玲;王溯源;左涌丽;汪涛

    目的:探讨在体外造血微环境中肌源性干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及当归补血汤(DBD)载药血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分离纯化并经流式细胞仪鉴定的MDSCs与BMSCs体外培养,根据实验需要随机分为6组进行药物干预,即空白对照组、共培养Wnt激动剂组、共培养Wnt抑制剂组、DBD+共培养组、DBD+共培养激动剂组及DBD+共培养抑制剂组.Real-time PCR检测各实验组MDSCs Wnt通路上下游节点基因Wnt3、Wnt3a、β-catenin及MDSCs增殖分化相关基因CyclinD1、C-myc、CD34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MD-SCs CD34、Sca-1阳性.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共培养Wnt激动剂组、DBD+共培养组、DBD+共培养激动剂组MDSCs较空白对照组生长密集且生长速度快,激动剂组聚团明显,共培养Wnt抑制剂组MDSCs增殖明显受到抑制.Real-timePCR检测结果显示:DBD+共培养激动剂组的Wnt3、CyclinD1、CD34 mRNA表达水平高,共培养激动剂组与DBD共培养组其次,空白对照组低.结论:当归补血汤载药血清作用于共培养体系下的肌源性干细胞,Wnt信号通路持续激活后,体外造血微环境中的MDSCs更易增殖并分化.

  • 补益药治疗抑郁症研究进展

    作者:李梦頔;黄世敬

    为探讨补益药在治疗抑郁症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通过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近十年文献,并结合抑郁症发病机制和中药的药理学研究,对其在临床和基础实验中的相关研究和应用进行总结.分析发现人参、红景天、巴戟天、淫羊藿、当归、白芍、枸杞子等是治疗抑郁症的常用补益药.这些补益药对治疗抑郁症具有良好疗效.对补益药治疗抑郁症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其抗抑郁的作用机制和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提升对抑郁症患者的诊疗水平.

    关键词: 补益药 抑郁症 综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晰;王耀光;徐冰;李蔓

    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HBV-GN)作为继发性肾脏病的一种在我国较为常见,关于HBV-GN的发病机制、病理学特点及相关治疗等存在长期争议.作者整理近三年关于HBV-GN相关的一次文献,总结了HBV-GN在发病机制、病理特点、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探索治疗HBV-GN更为合理有效的方案.

  • 耳穴疗法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秦媛媛;朱华;李方远;郎琰;袁振洁;王政研

    围绝经期综合征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文章整理近10年耳穴疗法为主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研究现状,结论指出,耳穴疗法作为针灸中的特色治疗,安全有效、操作简便、患者依从性好,并且耳穴疗法在围绝经期失眠症的治疗上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 中药有效成分防治糖尿病认知障碍的研究进展

    作者:曾文赟;索艳荣;李虎虎;魏冰;孙英新;杨琳;姜希娟

    糖尿病脑病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人们生活健康.长期慢性高血糖是其核心病理因素,可通过诱导氧化应激、神经炎症、Aβ沉积、神经营养缺乏、血脑屏障破坏等导致中枢神经系统病变,进而发生认知障碍.近年来,中药防治糖尿病认知障碍的研究文献增多,显示出中药在防治糖尿病脑病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该综述简要概述了糖尿病脑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及部分中药有效成分的防治作用,以期为糖尿病脑病的临床治疗及药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 加味人参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庞嘉言;何跃;杨郦郦

    目的:探讨加味人参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本院消化内科治疗的120例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加味人参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溃疡面积、Hp清除率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痛胃胀、反酸嗳气、倦怠乏力、畏寒肢冷、神疲懒言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溃疡面积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观察组1年复发率为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人参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脾胃虚寒型胃溃疡效果显著,能够提高Hp根除率,促进溃疡面愈合,减少复发,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加味二妙颗粒联合尤靖安治疗人乳头瘤病毒持续感染伴CIN Ⅰ临床研究

    作者:孙凤丹;任青玲;黄彦肖

    目的:观察加味二妙颗粒联合尤靖安治疗HPV伴CIN Ⅰ持续感染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HPV持续感染伴CIN Ⅰ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二妙颗粒联合尤靖安治疗,对照组仅予尤靖安.以3个月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HPV转阴率、CIN Ⅰ逆转率、中医证候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情况.结果:①治疗组HPV转阴26例,对照组HPV转阴19例,两组HPV转阴率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治疗组的HPV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②治疗组CIN Ⅰ逆转27例,对照组CIN Ⅰ逆转20例,治疗组CIN Ⅰ的逆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③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积分均明显减少,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④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3.33%、73.33%,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二妙颗粒联合尤靖安对于治疗湿热下注型HPV伴CIN Ⅰ持续感染的患者有较好临床疗效,能有效清除持续感染的HPV并且有效逆转CIN Ⅰ,在改善中医临床证候方面有一定优势.

  • 威麦宁胶囊联合卡培他滨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评价

    作者:王海燕;权毅

    目的:观察威麦宁胶囊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乳腺外科治疗的10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服用威麦宁胶囊,一次6~8粒,3次/d.卡培他滨1250 mg/m2,分2次口服,d1~ d14,治疗两周,停药1周,21 d为1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2个周期以上.观察患者的治疗周期、无进展生存期(PFS)、总体生存期(OS)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患者的平均治疗周期为6.5(2 ~12)个周期;平均治疗时间为4.5(1.4~8.4)个月;平均PFS为6.8(1.5~15.3)个月;平均OS为14.9(2.5 ~21.1)月.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骨髓抑制、高血压.总缓解率为80% (95% CI 1.78 ~5.69).其中10例完全缓解;70例部分缓解.结论:威麦宁胶囊联合卡培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具有一定的疗效,耐受性高,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辽宁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