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中医学 > 辽宁中医杂志

辽宁中医

辽宁中医杂志

Liaon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료녕중의잡지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 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辽宁中医药大学,辽宁省中医药学会
  • 影响因子: 0.81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0-1719
  • 国内刊号: 21-112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8-87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5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辽宁中医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辽宁
  • 主编: 康廷国
  • 类 别: 中医学
期刊荣誉:
  • 杏枳通腑汤治疗习惯性便秘

    作者:徐妙娣

    目的:观察自拟杏枳通腑汤加减治疗习惯性便秘的疗效.方法:56例患者均用杏枳通腑汤加减治疗,14剂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显效37例(66.07%),有效15例(26.78%),无效4例(7.14%).总有效率92.85%.结论:自拟杏枳通腑汤是治疗习惯性便秘的有效方药.

  • 加味柴苓汤治疗原发性肝癌腹水临床研究

    作者:杨志新;尤建良

    目的:观察腹腔内治疗联合加味柴苓汤治疗肝癌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抽取腹水后,腹腔注入化疗药顺铂及免疫调节剂白介素-2,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加味柴苓汤.观察两组腹水改善情况、生活质量、生存期、症状积分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腹水缓解有效率、临床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卡式评分差值、生存期、细胞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腹腔内治疗联合加味柴苓汤治疗肝癌腹水疗效显著,并可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细胞免疫功能.

  • 综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86例临床观察

    作者:赵杜鹃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用药加吸入可比特气雾剂配合外治方法(频谱照穴、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的综合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144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采用综合疗法)和对照组58例(不采用综合疗法).治疗期间,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及血清IgE指标的变化,有无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经3年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均有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86.047%,对照组68.966%.治疗组患者的临床主要症状及体征改善与对照组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较近期疗效要高(P<0.05).血清IgE指标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综合疗法防治支气管哮喘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临床预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 补气活血方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研究

    作者:尤志珺;王正君;周少华;席刚明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方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30例多发性梗死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气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复康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8周采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修订的长谷川智力量表(HDS)、韦氏记忆量表(WMS)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定智能,观察治疗前后安全性、中医证候及脑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P<0.01),中医证候及脑血管平均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补气活血方,治疗多发性梗死性痴呆安全有效、疗效显著.

  • 扶正消癌Ⅰ号方对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减毒增效的临床研究

    作者:胡艳;高红芳;周莉;刘源;黄燕莉;侯安继

    目的:研究扶正消癌Ⅰ号方对GP方案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老年NSCLC患者35例,按随机设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为20例和15例,研究组给予扶正消癌Ⅰ号方,药用:茯苓10g,白术10g,山药10g,黄芪15g,太子参15g,白花蛇舌草30g,山慈菇15g,蜈蚣2条,每日1剂,连服14天,同时给予GP方案:吉西他滨(GEM)1000mg/m2,第1,8天,卡铂(CBP)AUC 5,第1天,3周为1个周期,至少完成2个周期治疗的病例进入统计学处理,对照组给予GP方案,方法同研究组,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生存质量(QOL)和总生存时间(OS).结果:进入统计学处理的病例数研究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8例和13例,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近期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44.44%vs 38.46%,X2=0.111,P=0.739),研究组毒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OL优于对照组(P<0.05),在中位生存时间(MST)和OS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扶正消癌Ⅰ号方对GP方案治疗老年NSCLC患者能够显著降低毒副反应发生率,提高QOL,具有肯定的减毒增效作用,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证候变化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苏萍;韦艳萍;李文莲;李洁

    目的:观察晚期宫颈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前后证候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对诊断晚期宫颈癌初次接受放化疗的患者进行放化疗前后证候病机变化的对照研究.结果:①临床各证型(肝郁气滞、肝肾阴虚、脾肾阳虚、湿热瘀毒)放化疗前与首次放化疗后1周、第2次放化疗后1周、首次放化疗后3个月、第2次放化疗后3个月的证候构成比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②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前后面色变化比较,面色白放化疗治疗后各时间调查点与放化疗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晚期宫颈癌患者放化疗前后舌色变化观察,舌质(淡红、红、黯红、淡白、淡黯)、舌苔(薄白苔、白腻苔、白厚苔、黄腻苔、剥少苔)构成比放化疗前与首次放化疗后1周、第2次放化疗后l周、首次放化疗后3个月、第2次放化疗后3个月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同期放化疗前后各证型不同,则舌质、舌苔的变化也不同,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与舌苔细胞凋亡的关系研究

    作者:阙铁生;吕军影;黄李平;蓝东;李佳荃

    目的:通过恶性肿瘤患者TNM分期、舌苔及舌细胞凋亡的观察,分析各指标的变化及关系,探讨肿瘤患者舌苔形成机理.方法: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实验组,按TNM分期及苔质厚薄记录;30例健康人正常舌象为对照组.两组对象均刮取舌苔送检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结果:实验组舌苔厚薄与,INM分期有关,Ⅳ期病人中厚苔占的比例高于薄苔;厚苔组与Ⅲ、Ⅳ期患者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分别少于薄苔组、Ⅱ期患者以及对照组,并且舌上皮细胞凋亡指数与TNM分期存在着负相关性.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舌苔的病理变化与舌上皮细胞凋亡及TNM分期有关.

  • 通管冲剂治疗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性不孕机制研究

    作者:陈军;李静;闻姬;孙伟

    目的:通过测定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性不孕患者不同治疗方案用药前后外周血单个细胞TLR4及血清IL-6、IL-8水平的变化及终的妊娠结局,探讨通管冲剂治疗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性不孕的机理.方法:选取2006年7月-2007年3月于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科因输卵管因素致不孕而就诊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30例作为实验组,给予阿奇霉素+通管冲剂(成药)治疗,另30例作为对照组,只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测定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外周血单个细胞TLR4及血清IL-6、IL-8的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及终的妊娠结局.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性:IL-6(P<0.05)、IL-8(P<0.01)、TLR4(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指标相比较,前者降低更明显:IL-6(P<0.05)、IL-8(P<0.01)、TLR4(P<0.01);两组患者流产率与宫外孕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临床妊娠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管冲剂可抑制TLR4引发的一系列炎性反应,降低IL-6、IL-8的水平,可以缓解衣原体感染所致的输卵管病理损伤,其活血化瘀、温经通络散结之功效可明显改善输卵管的功能,对输卵管性不孕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 稳心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42例

    作者:侯丽光;及小双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病人经其他方法治疗效果不佳的42例,加服稳心颗粒,每次9g,3次/d.疗程均为4周.结果:显效21例,有效18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9%.结论:稳心颗粒在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方面有较好疗效.

  • 益气化瘀法配合美施康定治疗中重度癌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洒荣桂;黄敏

    遵循中医学理论,采用益气化瘀法配合美施康定治疗重度癌性疼痛.选择中重度癌性疼痛患者3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益气化瘀方加美施康定组)19例和对照组(单一美施康定)19例.观察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疼痛有效率均为94.74%,治疗组疼痛完全缓解(CR)2例(10.53%),部分缓解(PR)10例(52.63%),轻度缓解(MR)6例(31.58%),无效(NC)1例(5.26%);对照组疼痛完全缓解(CR)1例(5.26%),部分缓解(PR)10例(52.63%),轻度缓解(MR)7例(36.84%),无效(NC)1例(5.26%),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病人在治疗后体力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治疗组病人在治疗后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对两组病人进行安全性评价,均未出现4级不安全事件,但两组之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不良事件减少,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改善患者疼痛强度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但在改善患者体力状况、生活质量、中医证候及不良反应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从而说明了癌性疼痛以益气化瘀为法论治的合理性,可用于癌痛病人的辅助治疗.

  • 健肝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研究

    作者:宓余强;曹武奎;徐亮;郑淑文;潘赞红;平蕾;张弘;董红筠;时钢

    目的:观察健肝降脂丸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NAFLD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健肝降脂丸2丸/次,对照组给予水林佳胶囊4粒/次,两组均3次/天,口服,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BMI改善情况,监测肝功能、血脂、血糖及肝脏彩超变化.结果:治疗组乏力、肝区不适、厌食、腹胀、便溏、胸闷症状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治疗组临床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5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组GGT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LT、AST、CHO、TG、LDL-C、FBG、BMI及肝脏彩超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肝降脂丸能有效改善NAFLD患者肝功能及其影像学表现,有效降低血脂、血糖、BMI,并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的疗效观察

    作者:赵奕虹;墨俊卓

    目的:评价稳心颗粒对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的疗效;方法:制定稳心颗粒与慢心律方案,对60例冠心病并发室性早搏患者随机分组观察慢心律与稳心颗粒组的临床疗效,旨在进一步评价稳心颗粒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症状改善情况:对照组显效率46.7%,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显效率63.3%,总有效率93.3%,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有显著性(P<0.05)动态心电图改善情况:对照组显效率30%,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显效率33.3%,总有效率86.7%,组间治疗效果差异无显著性(P>0.05),未见显著不良反应.结论: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稳心颗粒治疗冠心病合并室性早搏者疗效略优于慢心律,且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好.

  • 白术茯苓汤及提取组分对脾气虚大鼠肠道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贺晓芳;贾波;祝捷;罗云波;张楠;彭腾;彭成;刘兴隆

    目的:比较研究白术茯苓汤及其分离组分与组分配伍对脾虚大鼠肠道局部免疫的调节作用.方法:以灌服大黄厚朴枳实水煎液加饥饱失常法复制脾气虚证的动物模型,再给模型组分别灌服不同成分,用时设模型组和空白组对照.七天后称脾和胸腺湿重并计算脾指数及胸腺指数;用EUSA法检测大鼠肠道分泌性免疫球蛋白A(sIgA)的分泌水平.结果:治疗组各组脾指数除了低剂量组,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各组胸腺指数除了白术内酯Ⅲ中低剂量组、络合物各剂量组、组分配伍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提高明显(P<0.05);sIgA分泌水平治疗各组与模型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白术茯苓汤及各提取分离组分对脾气虚大鼠模型的肠道局部免疫功能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其中以白术茯苓汤及多糖组明显;各组分配伍有协同增效作用.

  • 过敏煎对SD大鼠血中IgE变化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彦军;龚盟;马淑然;袁卫玲;樊怡欣

    目的:通过测定哮喘大鼠血中IgE的变化,观察过敏煎对哮喘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用抗原液致敏SD大鼠,以抗原攻击后建立哮喘模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E(IgE)水平.结果:过敏煎对过敏性哮喘有显著的治疗作用(P<0.05).结论:过敏煎可以对抗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表明过敏煎具有治疗哮喘的作用.

  • 龙牙楤木叶总皂苷抗肿瘤作用机理研究

    作者:吴勃岩;韩玉英;梁颖;王晶

    目的:探讨龙牙楤木叶总皂苷抗肿瘤作用机理.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S-180小鼠IL-2、TNF-α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rasP21蛋白和突变型P53蛋白含量.结果:龙牙楤木叶总皂苷明显增高S-180小鼠IL-2、TNF-α含量(P<0.05);对rasP21和P53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龙牙楤木叶总皂苷能诱生荷瘤小鼠IL-2、TNF-α含量,抑制ras癌基因蛋白P21和突变型P53蛋白的过度表达,而达到抗肿瘤的作用.

  • 二苯乙烯苷对脂肪肝家鸭模型肝脂的干预效果及机制研究

    作者:李雪飞;徐宗佩;张增瑞;远颖;任永丽;李玉红;苏菁;刘鹏

    目的:考查二苯乙烯苷对脂肪肝家鸭模型肝脂的干预效果,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复制脂肪肝家鸭模型,以二苯乙烯苷进行干预,考查家鸭体重、肝指数、肝脂、脂蛋白脂肪酶(LPL)、肝脂酶(HL)、肝脏病理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苯乙烯苷具有降低脂肪肝家鸭模型体重、肝指数、肝脏TG、TC,升高肝脏LPL、HL活性,改善肝脏病理形态的作用.不同剂量二苯乙烯苷干预脂肪肝效果有所差异,在剂量为13~52mg范围内随剂量递增,效果渐佳.结论:二苯乙烯苷具有抗脂肪肝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肝脏LPL、HL活性,调节脂代谢,保护肝细胞有关.

  • 活血理肠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效学机制研究

    作者:赵海梅;刘端勇;汤菲;左志琴

    目的:探讨活血理肠丸治疗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60只小鼠分成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活血理肠丸高、中、低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采用传统的DSS法复制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给药10天后,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在进行简单血小板活化情况评价的同时,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结肠上皮细胞凋亡率,用ELISA测定其外周血PAF及其结肠组织匀浆TNF-α、IL-10、TGF-β表达水平.结果:各治疗组结肠指数、结肠损伤评分、病理组织学评分及细胞凋亡率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在改变高凝状态方面,各治疗组可明显降低血小板计数及PAF表达水平,升高平均血小板体积(P<0.01或P<0.05).在调节炎症因子方面,活血理肠丸除高剂量组外,均可显著降低TNF-α表达水平(P<0.05);同时除中剂量组外,活血理肠丸可明显升高IL-10、IFN-γ水平(P<0.05);而且除低剂量组外,活血理肠丸还可升高TGF-β水平(P<0.05).结论:活血理肠丸可能通过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的高凝状态,抑制血小板活化因子的活化,进而调节抗炎因子和促炎因子平衡,减轻炎症损伤,促进黏膜修复、溃疡愈合.

  • 肾气丸与右归丸对肾虚大鼠肾功能损伤恢复的实验研究

    作者:陶汉华;吴翠珍;张诏;高秀娟;郭根艳;黄磊

    目的:观察肾气丸与右归丸对实验肾功损伤大鼠影响的比较研究.方法:雄性wistar雄鼠40只,随机分成4组,空白组常规喂养.余3组造劳倦过度加庆大霉素肾虚模型.2周后,造模成功后,B组(右归丸组),C组(肾气丸组)给予灌药.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取颈静脉血栓测血清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变化情况及病理变化.结果:造模成功,用药后,Cr检验4组对比不明显(P>0.05),但模型组、右归丸组与肾气丸组均有恢复趋势,肾气丸组较其他组更具优效性.实验后Bun有恢复趋势,且前后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肾气丸组恢复明显.病理切片显示:模型组,右归丸组,肾气丸组均有病理损伤,模型组右归丸损伤严重,肾气丸损伤相对轻.该实验从对比角度,研究肾气丸,右归丸对模型大鼠的肾功能恢复的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打下实验基础.

  • 六郁论脂

    作者:涂晓龙

    试图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整理挖掘古代医籍,追溯郁证源流,运用中医理论结合现代医学观点探讨郁证与高脂血症的关系,以"六郁"阐释高脂血症的发病机制,运用六郁理论指导高脂血症临床研究及治疗工作.指出该病病机为肝脾气郁,胆枢不利,诊为"郁证"、"聚"、"积".提出早期属"郁",病在气分,为气郁,病标在肝脾,病本在少阳.精微不布膏脂不化.渐进致"聚",疾病后期病情发展而久之成"积".

  • 论中医理论与圆运动规律

    作者:林佳清;吴颢昕

    中医学通过其内在的理论体系阐述了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描绘了生命图像,阐述了生命本质.通过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五脏气机升降运动、经络循行等方面的运动规律-圆运动来描述人的生命活动本质.同时运用耗散结构论加以印证.

  • 从玄府学说论鼻渊发病的重要机制

    作者:刘颖;张勤修

    通过深入分析刘完素的"玄府学说",结合鼻渊(鼻窦炎)发病机制及其特点,作者认为,玄府不通以致窦窍阻塞.亦为鼻渊发病的主要根源之一,是该病诊治中不可忽视的病因病机.

  • 试论分裂情感性精神病及其治疗

    作者:丁德正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介于躁狂抑郁性精神病与精神分裂症两者之间的一种混合性重性精神病,根据本家族对此病独特的病因病理认识及辨证论治经验,就此病临床上常见的心性、肝性两大类病理属性之致病之因、病机转换与证候演变,以及临床表现、治则方药、针灸方法等做了论述;同时,还就防止心、肝之气虚、实转换,以杜绝其交替发作,以及善后防复提出了其家之见解与治疗方法.

  • 不同性别阳虚体质形成机理研究

    作者:李杰;吴承玉;马志明;李永平;张广梅

    目的:研究不同性别阳虚体质类型的分布状况和形成机理,为进一步从多方面开展阳虚体质研究提供可借鉴的依据.方法:对青海地区的自然人群采用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结合的形式.结果:本次共进行了493例的中医体质类型流行病学调查.其中男250例,女243例;就不同性别阳虚质而言,男性阳虚质共29例(11.6%);女性阳虚质41例(16.9%).其形成主要是因为男女在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心理状态和遗传等方面的差异有明显关系.

    关键词: 性别 阳虚质 机理
  • 疏肝解郁法治疗功能性月经过少机理探析

    作者:张晓丹;徐继辉

    目的:探讨疏肝解郁法治疗月经过少的机理,观察逍遥散加减治疗月经过少的效果.方法:40例月经过少患者用逍遥散随症加减治疗.结果:40例中,痊愈2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结论:肝郁气滞是月经量少的重要发病机理,疏肝解郁法是治疗月经量过少的一种常用、有效的方法.

  • 从基因组的稳定看肾精的微观维稳功能

    作者:孙玉文;冯全生;刘家强;王米渠

    肾精被认为是维持人体稳态的关键.基因组是人体生命信息的承载体,基因组的稳定是生命延续的基础.肾精通过发挥其微观维稳功能,保证了基因组在面对内外各种刺激下亦能相对稳定,行使各种职能.

  • 温病营分表证论

    作者:黄利兴;刘英锋

    首先从生理上论述营气的分布与作用主要发挥于体表;继而论证温病学中的原有的"营分证"实质是邪热由营入血之初的血分轻证,说明它并不是温病应有营气病证;后列举并阐述了温病营气表证的典型证候,它们与伤寒的营气证候有共同的生理,为沟通寒温理论奠定了辨证学基础.

  • 《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一词多义举要

    作者:赵天才;杨景锋

    就<伤寒论>与<金匮要略>中的一词多义现象,从一词两义、一词三义、一词四义3个方面,列举了外证、身疼痛、手足温、证、痞、胃中、中风等10余个词语进行分析探讨,以利准确理解仲景原著的精神实质.

  • 肺主治节之我见

    作者:李泽庚;王传博;彭波

    着重从肺与心、肝、脾、肾的关系和在气血津液代谢等方面的作用上,探讨了肺主治节的功能及某些疾病的发生机理,以期在临床为某些疾病从肺论治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治节
  • 从脾胃升降理论探讨慢性肾衰的辨治思路

    作者:马晓燕;许静芳

    依据中医基础理论,结合本人多年临床实践的积淀,提出脾肾亏虚与毒邪互结是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机关键;肾虚是其发生发展的内在根据;毒邪是病情迁延及加重的重要因素;治疗上尤重视调理脾胃升降,包括健脾益气、辛开苦降、芳香化浊、温中降逆、通腑泄浊.

  • 张仲景治喘经验浅析

    作者:白云苹;谢洋;刘贯华

    将<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书中的治喘方剂进行总结、分析并结合临床将其治喘经验归纳为五法,从中既知治喘常法,又知病证结合、辨证分析,以指导遣方用药,提高临床疗效.

  • 孙桂芝治疗食道癌经验

    作者:何立丽;陈桂芝

    国家级名老中医孙桂芝教授擅治消化道肿瘤,她治疗食道癌以脾胃为本,重视调理脾胃枢机,予以健脾升清、健胃消食、和胃降逆治疗,增强并调动脏腑机能,积极防止胃酸反流加重食道损伤,在此基础上运用抗癌解毒、祛腐生肌、祛瘀生新等法,有效缓解症状、抑制肿瘤生长,并重视情志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予以疏肝解郁、调理气机,辅以疏导心理,增强患者对抗癌症、战胜肿瘤的信心,多管齐下,疗效显著.

  • 王云铭辨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论析

    作者:张登山;刘瑞芬;王云铭

    王云铭系淄博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名誉院长,年逾九旬,从医60余载,为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王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独具专长,笔者有幸跟师学习,兹介绍王师诊治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经验如下.

  • 黄吉赓论治哮证的经验

    作者:何大平;余小萍

    黄吉赓教授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对历代论述的研究,认为哮证与喘证既有区别又不可分割,提出"哮未必兼喘,喘亦可兼哮"的观点.在治疗上根据哮证发作多实的特点,提纲挈领地分为寒、热二证,并在选方用药上有其独到的经验.

  • 袁红霞辨治反流性食管炎经验初探

    作者:刘清君;刘彩梅;黄霞;巩婷;袁红霞

    从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发病基础、病机关键、治则遣方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袁红霞教授辨治RE的经验.即脾胃虚弱为本病的发病基础,胃虚气逆为其病机关键,益气和胃为本病主要治则,同时还应针对兼夹邪气的不同,合理予以遣方用药.

  • 不同产地大黄ITS序列分析

    作者:李沛清;张帆;金建文;陈彻;楚惠媛;李海龙

    目的:建立不同产地大黄的分子系统学基础,为大黄的基源鉴定和品质评价提供分子依据.方法:采用PCR技术获得ITS基因,进行测序,经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样本闻的遗传距离并建立系统树.结果:大黄ITS序列G+C含量较高,达66.55%~68.49%,8个样品ITS(包括5.8s)序列的长度范围为562~568.所有样品5.8srDNA高度一致,除DH5样品有两个位点的碱基转换外,其余无碱基差异.结论:ITS序列特征可以作为大黄种间鉴别的有效分子标记,药用大黄在属内与其它种关系较远.

  • 电针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性不孕疗效观察

    作者:张敏;孙伟;崔薇;纪春艳

    目的:探求中药保留灌肠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孕的佳配合方案.方法:将130例慢性盆腔炎不孕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西药组各65例.电针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理疗法,对照组采用口服氧氟沙星和甲硝唑常规西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理疗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比较两组间痊愈率、总有效率、临床妊娠率,电针组均高于对照组,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理疗治疗慢性盆腔炎不孕临床疗效显著,优于西药组.

  • 针刺手法参数的研究现状和分析

    作者:席强;郭义;郭永明;陈雷;李桂兰

    针刺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必然涉及刺激参数和刺激量的问题.千百年来针刺手法与刺激量、针刺效应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重点.通过总结分析近30年来关于针刺手法参数研究的文献,发现虽然针刺手法研究的思路在不断拓展,研制的针刺手法参数仪的功能在不断完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针刺手法的研究要从临床角度寻找思路,充分利用信息处理技术,从大量复杂的信息中提取规律的东西,从而探索针刺手法量学研究,以期指导临床,提高疗效.

  • 论中医推拿按摩疗效的影响因素

    作者:庞军;王开龙;雷龙鸣;唐宏亮;芦玥;高丽芳

    推拿按摩既能保健延年益寿,调治亚健康,防治各种急慢性病,也可以广泛运用于内外妇儿各科.临床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很复杂,文章从四方面进行了探讨:①穴位特性;②手法操作;③时间因素;④患者的年龄、形体、体质与功能状态等因素.目的是为了增加对诸多因素的重视程度,以提高推拿按摩临床治疗效果.

  • 五输穴透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秀芳;刘瑶;李燕;李琳;董湘玉

    目的:观察五输穴透刺结合心理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探讨针刺抗抑郁作用的内分泌机制.方法:随机将100例抑郁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穴位透刺和心理治疗,疗程8周,对照组给予氟西汀口服和心理治疗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第8周末测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检测血浆皮质醇(COR)浓度.结果: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SDS评分降低、COR浓度伴随症状的好转逐渐降低到正常范围,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间比较,疗效相当,但是观察组副反应小.结论:五输穴透刺结合心理疗法对抑郁症有一定的疗效.

  • 糖尿病医案证候的半定量聚类分析

    作者:薛声波;王米渠;邓雪梅;周忠科

    目的:从统计分析的角度探索糖尿病医案中的辨证规律.方法:应用中医四诊量表和血瘀量表,分别对138例糖尿病医案病例进行评分,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①聚类分析将筛选后的四诊因子分为了肾阳虚类和肾阴虚类.②四诊与血瘀19因子比较发现舌诊因子在糖尿病诊断中权重较高.结论:应用聚类分析的统计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地验证了糖尿病中医辨证规律.

  • 胁部症状单元的提取

    作者:马洪刚;田欣;王义国;武嘉兴;于明珠;张启明

    目的:确立胁部的症状单元及其二级临床特征和限定因素.方法:从历代医案数据库中提取胁部四诊信息的1573种临床描述,基于这些临床描述的发生频数、当代中医权威著作记载的辨证意义和西医权威著作记载的辨病意义,界定胁部的症状单元及其二级临床特征和限定因素.结果:胁部有8个症状单元、33个二级临床特征和9个限定因素,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界定.结论:历代医案中存在着多个当代中、西医学权威著作值得关注的临床信息.

  • 中医月经类症状单元的提取

    作者:李毓秋;赵宜军;王义国;李檬;张启明

    总结历代医案中月经类四诊信息的4109种不同描述,依据逻辑学的划分原则和科技术语的约定,得到7种属性和月经类症状单元20个.与西医学的阴道出血、闭经比较,发现了中医特有的月经类症状单元,和值得借鉴的西医学研究成果.

  • 101例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中医证候学分析

    作者:汤朝晖;刘叶;陈宏标;罗炳德;林培政

    通过对101例门诊成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主要为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者)病例资料的发病节气、中医病名、证型、症状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证候学的角度讨论了岭南地区该类疾病证型的"湿热"特征.

  • 中药五味药性理论疑难辨析

    作者:常惟智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阐述中药传统功效及其作用机制,用以指导临床用药的重要理论工具[1].五味理论历史悠久,在中医药学理论发展中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五味学说在理论上和实际运用中出现不少分歧和混乱,也存在诸多问题.针对五味药性理论经常产生的一些相关疑难与困惑加以阐释分析,以图对学习者有所裨益.

  • 中医智能化诊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余江维;马利庄;杨华元

    对人工智能与中医诊断信息处理相结合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的概括.总结了在每一个发展阶段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中医领域的特点.并基于中医智能化诊断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展望,包括深化研究中医四诊诊断信息的获取与分析技术、建立中医基础理论数字模型、以"证"为研究单元的综合数据挖掘技术、重视"人工"和"智能"两方面的研究工作等,以期为中医智能化诊断的发展提供服务.

  • 中医肾系基础证规范化研究中肾概念的探讨

    作者:全建峰;吴承玉

    中西医学肾的概念与内涵存在很大不同,从解剖、病、证、生理功能等方面对肾在中、西医学中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从而提出:中医的"肾",是在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独特的外延和内涵,构成了中医理论体系的一部分,所以坚持以中医理论为指导,合理运用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是肾系病深入规范化研究的前提.

  • 小儿感冒中医诊断的主症标准调查结果

    作者:艾军;汪受传;王赟华;陈升;李志刚;杨继峰

    目的:制定客观化、标准化的中医小儿感冒主症诊断标准.方法:采用德尔菲(Delphi)法,发给国内30名专家按正高级职称、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年以上、对本病有一定研究的要求遴选调查专家.邀请他们根据自己的经验,对课题组提出小儿感冒诊断标准的主症指标作出自己的选择,对专家反馈的调查表汇总整理,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第一轮鼻塞、流涕、喷嚏、发热、恶风寒、咳嗽、头身痛x值大于1.0,R值均为0,CV值在0.1821~0.2650;第二轮发热、鼻塞、流涕3项的x值均为0.9302,R值均为6.98.第一轮无汗或少汗、咽痛、咯痰x值1.4565~0.8913,R值2.17~13.04,CV值介于0.3748~0.4249,第二轮咯痰的x值为0.3171,R值为68.29.结论:两轮调查结果表明专家认为鼻塞、流涕、喷嚏、发热、恶风寒,咳嗽、头身痛是小儿感冒主症中很重要的,而无汗或少汗、咽痛、咯痰作为小儿感冒主症的重要性相对较小,且咯痰可考虑删除.

  • 逍遥散对慢性束缚应激大鼠相关脑区NMDAR2A和NMDAR2BmRNA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作者:王竹风;汪宝军;岳广欣;陈家旭;徐筱颖

    目的:观察海马及杏仁核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ic acid(NMDA)受体NMDAR2A(NR2A)和NMDAR2B(NR2B)的蛋白在束缚应激状态下的mRNA表达变化及道遥散的作用.方法:使用捆绑的方法制作束缚应激动物模型,并用逍遥散进行干预,分别于7天后和21天后检测模型大鼠海马CAI区、CA3区、齿状回(DG)、杏仁核NMDA受体NMDAR2A和NMDAR2B的蛋白mRNA表达的情况.结果:NR2AmRNA和NR2BmRNA在海马的CA1,CA3,DG和BLA都有不同程度的基因转录.NR2AmRNA在CA3,DG和BLA区,7天和21天模型组的表达均下调(P<0.05和P<0.01),在CA1区不明显.NR2BmRNA在CA1,CA3,DG和BLA区,21天模型组的表达均下调(P<0.05和P<0.01),在CA1和BLA区7天模型组表迭不变.逍遥散对CA3和DG区的NR2AmRNA和NR2BmRNA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在CA3和DG区7天和21天的表达均上调(P<0.05和P<0.01).而在CA1区对NR2AmRNA和NR2BmRNA没有调节作用.其中以CA3区和DG区的调节作用明显,这里可能是逍遥散的调节靶点.结论:逍遥散在海马和杏仁核区对慢性束缚应激引起的神经传递的改变有明显的双向调节作用,可以影响突触可塑性,以适应机体的功能,主要靶点在CA3和DC区.

  • 肺痨的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黄世敬

    参阅了近10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肺痨(肺结核)方面的相关文献,认为肺痨主要为感染痨虫、正气虚弱而发病,病位在肺,以阴虚多见,病久可累及脾肾等脏.辨证分型尚不统一,以脏腑气血阴阳亏损证候为主,或兼有气滞血瘀痰阻等证.治疗当以补虚培元、抗痨杀虫为总则.中医药在针对耐药性肺痨的治疗、减轻抗痨药的毒副作用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提出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现代科技与传统方法相结合,研制出高效、安全的抗痨药物及中西医抗痨治疗方案将是今后中医药防治肺痨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医药 肺痨 综述
  • 中西医结合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50例

    作者:黄小菊;钟朋光

    目的:观察加味三拗汤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西药组50例,采用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组50例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三拗汤随症加减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两个疗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92%,疗效明显优于西药组的72%(P<0.05).结论:加味三拗汤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有较好的疗效.

  • 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周围神经病43例疗效观察

    作者:吴文军;秦杰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3例采用针灸、中药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38例单纯运用西药治疗.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酒精性周围神经病可明显提高疗效.

  • 中西医结合疗面瘫的疗效观察

    作者:张辉;佟素云

    贝尔面瘫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急性周围性面瘫.又称特发性面瘫,临床上较为常见,任何年龄均有发病,但20~40岁者多见,寒冷和凉风刺激以及精神创伤等可诱发本病.临床表现为突然发生,迅速加重,一侧周围性完全或不完全面瘫[1].

  •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颈痈疗效观察

    作者:王蒲宁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颈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对照组22例.治疗组采用活血解毒、益气养阴,和营托毒之中药内服,配合抗生素消炎及外敷药治疗;对照组只用抗生素消炎,常规换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疼痛的改善及总有效率等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颈痈疗效显著.

  • 中西医结合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吴淑玲;唐风荣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未破裂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导致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LUFS致不孕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3个月经周期,共161个周期,治疗组36例采用克罗米芬(CC)加自拟的温胞饮加味活血促排卵汤,对照组30例采用克罗米芬配合HCG治疗.结果:治疗组82个治疗周期中67个周期正常排卵,排卵率81.71%;LUF周期复现数8,复现率9.76%,36例中19例妊娠,妊娠率52.78%.对照组79个治疗周期中48个周期正常排卵,排卵率60.76%;LUF周期复现数18,复现率22.78%.30例中8例妊娠,妊娠率26.67%.两组间排卵率、妊娠率、复现率经X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能有效地治疗LUFS从而提高妊娠率.

  •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附睾炎36例分析

    作者:唐志安

    目的:探讨慢性附睾炎的中西结合治疗与单纯西药治疗的优劣.方法:对6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采用中西结合治疗,一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44%,总显效率75%;对照组总有效率69.44%,显效率41.66%.结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 补中益气汤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作者:张卫红;赵春英;郑洁;郑一华

    目的:探讨补中益气汤在乳腺疾病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的总结了应用该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高泌乳素血症及产后各乳腺疾病的情况.结果:应用该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高泌乳素血症、回乳、产后乳汁自出具有良好的疗效.浆细胞性乳腺炎创面愈合、肿块消失,高泌乳素血症乳头溢液症状消失,血清泌乳素恢复正常,产后乳汁自出的症状消除,回乳期缩短.结论: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的补中益气汤,对于因中虚气弱,清阳不升而致的各种证候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在治疗因该病机所致的乳腺疾病时具有独到之处.

  • 经方治疗肝胆病临证体悟

    作者:熊兴江;王朋倩;魏戌

    根据方证对应原则,临证运用五苓散治疗脂肪肝,半夏泻心汤治疗乙型肝炎,大柴胡汤治疗胆囊息肉均取得一定疗效.

  • 五行辨证案例探微

    作者:戴永生

    以<丁甘仁医案>中18个病证共36个医案为依据,区分解析为母病及子、子病犯母、相乘和相侮五行辨证四类模式;提出"同病异辨"与"异病同辨"是五行辨证的核心思维方法,应在临证中传承光大.

  •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组方证治规律

    作者:郑红

    周围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临床实践表明,中药可明显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及提高神经传导速度,显示了中医药的独特优势.然而,由于医生对病机的认识不同,体现在该病治疗的用药方法存在着个案化、经验化差异.因此,通过对近10年来中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组方药物的频次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中医治疗DPN以益气、活血、通络的药物为主,清热、利湿药为辅;证候类型可概括为气虚血瘀及湿热阻络.揭示了本病气虚血瘀、湿热阻络的基本病机.

  • 更年期抑郁症从痰论治

    作者:刘艳玲

    从中医对更年期抑郁症的认识及其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临床研究4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进一步明确女性更年期抑郁症是肾虚肝郁为本,痰浊蒙神为标,治疗上应遵循"治病必求于本",以滋肾疏肝,理气解郁,化痰醒神为治疗原则,从而达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 甘蔗叶提取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作者:邓家刚;郭宏伟;侯小涛;韦玮

    目的:探讨甘蔗叶不同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法对甘蔗叶提取分离,得到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95%乙醇4个提取部位.运用MTT法和集落形成法观察4个提取部位对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宫颈癌细胞株Hela、肝癌细胞株BEL7404的生长抑制情况.结果:4个提取部位对3种肿瘤细胞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己酸乙酯部位的抑制作用为明显,并在测定浓度范围内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性.结论:首次确定了甘蔗叶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乙酸乙酯部位是其主要的活性部位.

  • 六味地黄丸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运用经验

    作者:董梦久;王再超;吴中兵

    六味地黄丸为宋代医家钱乙创制[1],见于闫秀忠所撰的<小儿药证直诀>一书.本方由熟地黄,山茱萸,干山药,泽泻,牡丹皮,白茯苓等组成.现今本方为补阴的基础方,后世很多滋补肾阴的方剂都从此方加减化裁而成.方中重用熟地甘微苦微温,滋肾填精为君药;山药甘平,补脾养胃,益肺养阴而固精;山茱萸酸涩微温,养肝肾而涩精止遗,二药为臣,与君药共起滋肾阴,养肝血,益脾阴而涩精止遗.

辽宁中医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