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医学杂志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杂志

Clinical Medicine 림상의학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 河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河南分会
  • 影响因子: 0.90
  • 审稿时间: 1个月内
  • 国际刊号: 1003-3548
  • 国内刊号: 41-1116/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36-38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4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医学》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河南
  • 主编: 秦省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与血红蛋白检测频率相关性分析

    作者:陈丽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死亡风险与血红蛋白检测频率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6例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血红蛋白检测频率[全部患者每3个月检测1次(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与每1个月检测1次(2014年4月至2014年7月)]对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变异、血红蛋白目标范围的变异度的影响;随访1年,依据患者生存情况分为死亡组(15例)与存活组(71例),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单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探讨血红蛋白检测频率与死亡风险的相关性.结果 每1个月检测1次的患者血红蛋白值高于每3个月检测1次的患者,标准差、变异系数低于每3个月检测1次的患者(P<0.05),且两者血红蛋白目标范围的变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值、血红蛋白目标范围的变异度与死亡风险有关(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值、血红蛋白目标范围的变异度是影响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与每3个月检测1次血红蛋白相比,每1个月检测1次可明显提高血红蛋白值,减少血红蛋白变异,血红蛋白变异与死亡率无明显相关,但血红蛋白值、血红蛋白目标范围的变异度是患者死亡风险的独立影响因素.

  • 2153例两癌筛查妇女阴道镜结果分析

    作者:冯艺

    目的 分析南京市江宁区2153例两癌筛查妇女的阴道镜检查结果.方法 对江宁区2016年2153例两癌筛查妇女进行阴道镜检查,可疑病变者予以宫颈活检,统计分析宫颈病变的情况及在各年龄段妇女的分布.结果 2153例阴道镜检查妇女中,予以宫颈活检686例,活检率31.86%,检出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级78例,CINⅡ级44例,CINⅢ级17例,子宫颈癌1例,腺上皮不典型增生1例.宫颈活检妇女中的宫颈病变比例为20.55%.液基细胞学检测(TCT)为LSIL的病理符合率为34.24%,TCT为HSIL的病理符合率为65.38%.TCT为炎症的病理符合率为96.59%,TCT为炎症但阴道镜观察异常的妇女宫颈活检后,发现病变15例,其中CINⅠ级11例,CINⅡ级3例,宫颈癌1例.55~59岁女性检出宫颈病变的比例高(30.35%),其次为35~39岁者(24.68%).结论 阴道镜检查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弥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的低敏感性,是筛查宫颈癌的有效方法.

  • 新辅助化疗联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效果观察

    作者:凌文

    目的 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方法 选取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接受化疗,并在化疗3个疗程后间隔一段时间实施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观察组患者术后继续接受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3.33%)高于对照组(5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辅助化疗与中间性肿瘤细胞减灭术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因其不良反应有所增加,选择术后新辅助化疗方案时需考虑患者耐受情况.

  • 小剂量咪达唑仑镇静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戚应静;谢树锋;谢伟宏;欧渤;梁国源;吴苏华;李远华

    目的 探讨小剂量咪达唑仑镇静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2例出现急性呼吸衰竭的ICU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于小剂量咪达唑仑镇静下经纤维支气管镜引导鼻气管插管,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剂量咪达唑仑或加芬太尼静脉推注后经口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插管成功率、分析置管时间对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血氧饱和度(SpO 2)的影响.结果 观察组一次插管成功率(95%)高于对照组(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后对照组患者SpO 2上升缓慢,观察组SpO 2升高显著,能够较快改善氧合(P<0.05).结论 小剂量咪达唑仑镇痛镇静作用下,纤维支气管镜引导经鼻气管插管的患者血压波动小,插管操作时间短,一次插成功率高.

  •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无痛局部麻醉下包皮环(套)切术中的应用

    作者:胡小华;莫优炼;张平锋;苏嘉鸿;钟陈;冯大军;张家德

    目的 探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局部麻醉下包皮环(套)切术中的镇痛效果.方法 随机连续选取择期行包皮环(套)切术的包茎或包皮过长患儿1500例,年龄3~13岁,术前90~120 min在阴茎根部局部麻醉穿刺处皮肤及周围涂布复方利多卡因乳膏,用保鲜膜覆盖.手术局部麻醉时观察患儿皮肤进针时的疼痛反应,记录手术时间及疼痛评分,并与2006年局部浸润麻醉研究(3000例局部浸润麻醉包皮环/套切术)比较,分析其差异.结果 1500例患儿均为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7.3±1.4)min,术后未见严重并发症,患儿术中感觉无痛或轻微疼痛比例为97.86%;手术时间与2006年局部浸润麻醉研究(3000例局部浸润麻醉包皮环/套切术)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经Mann-Whitney秩和检验,两研究患者痛感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19,P<0.01).结论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小儿局部麻醉手术中可减轻浸润麻醉进针时的疼痛,安全且镇痛效果确切,可消除患儿及家属对手术的负面体验,能缩短手术时间,确保手术顺利完成,是简便、安全、可靠的麻醉辅助手段.

  • 腹腔镜下凝固术与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比较

    作者:杨艳方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凝固术与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方法 选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80例,根据手术实施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与对照组(腹腔镜下凝固术),每组40例.比较两组术后1年复发情况、疼痛情况及卵巢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术后,观察组复发率、各疼痛症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半年及1年的卵巢功能相关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下囊肿剥除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临床效果确切,患者术后复发风险低,各疼痛症状发生情况少,且对患者正常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安全有效.

  • 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在周围型肺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赵小利;张周龙

    目的 探讨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在周围型肺部肿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经穿刺活组织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部肿瘤患者148例(148个病灶),均实施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测量肺部肿块剪切波速度值,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部肿块剪切波速度值的差异.结果 148例肺部肿瘤患者经活组织病理检查,40例为肺腺癌,34例为肺鳞癌,10例为小细胞肺癌,2例为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2例为孤立性细胞性肿瘤,60例为炎性细胞浸润.恶性肿块与良性肿块剪切波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腺癌与肺鳞癌剪切波速度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前,声脉冲辐射力弹性成像技术还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其与常规超声声像图征相结合,能有效捕捉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可用于辅助诊断周围型肺部肿瘤.

  • 109例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的临床特征

    作者:谢志超;徐小娟;柴鸣荣;袁慧珍

    目的 分析轻度胃肠炎伴婴幼儿良性惊厥(BICE)的临床特征.方法 选择109例轻度胃肠炎伴良性惊厥的婴幼儿为研究对象,采集患儿的性别、年龄、个人病史、家族病史等基本资料.分析患儿临床表型,统计患儿发病年龄与季节特征等.针对胃肠炎及惊厥发作情况,给予相应治疗.患儿出院后定期电话或门诊随访1年,记录患儿的惊厥发作以及脑电图、智力运动发育状况.结果 109例患儿中1~2岁患儿所占比例为68.81%,明显高于2~3岁患儿(31.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发生率(65.14%)高于其他季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9例患儿均为急性起病,先有呕吐、腹泻等表现,后有惊厥发作;大便呈黄色水样或蛋花样,无脓血、黏液,大便频率3~10次/d,伴有低热症状;均于发病4 d内惊厥发作,其中71.56%患儿于病程的1~2 d发作.所有患儿惊厥发作持续时间在几秒至几分钟,之后恢复正常神志状态.109例患儿随访1年,未发现惊厥发作,且患儿脑电图正常、智力运动发育未见异常.结论 BICE发病时表现为低热,高峰年龄为1~2岁,不会产生意识障碍,脑脊液及头颅影像学、脑电图等可显示正常,治愈后极少复发,临床预后良好.

  • 术前放化疗对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赵东亮

    目的 观察术前放化疗对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实施手术治疗,观察组术前实施放化疗,术后随访时间为2年,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生存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50%)、生存率(82.50%)分别高于对照组的62.00%、62.5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7.5%)及复发率(5.0%)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5.00%、2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3、T4期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前联合放化疗治疗疗效确切,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高,复发率低,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分析腹腔动脉正常、变异及其与年龄的相关性

    作者:汤培荣;陈剑贤;黄腾飞;郭剑华;易海玲;孙占友

    目的 应用多层(320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重建技术分析不同年龄组腹腔动脉正常位置、腹腔动脉夹角、腹腔动脉主干的长度、腹腔动脉主干及分支的管径、腹腔动脉正常分支及变异.方法 收集430例行上腹部CT增强扫描且腹腔动脉无基础疾病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年组、少年组、学龄组、学龄前组及婴幼儿组.从腹腔动脉开口的位置及与肠系膜上动脉的间距系、与腹主动脉的夹角,腹腔动脉主干的长度、腹腔动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的管径、腹腔动脉正常分支及变异等方面,系统地观察与分析正常腹腔动脉的特点及其与年龄的关系,分析腹腔动脉的变异类型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婴幼儿组及学龄前组儿童腹腔动脉于腹主动脉开口处纵轴位置在脊柱上的投影与成年组、少年组、学龄组在分布上比较要高一个椎体,且随年龄增大而下移,但下移范围在一个椎体内.腹腔动脉与肠系膜上动脉大间距及平均间距从婴儿到成人随年龄组增高而增加.腹腔动脉长度大值及平均值在成年前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腹腔动脉干管径、胃左动脉管径、肝总管管径、脾动脉管径在成人前随着年龄增大管径增宽;腹腔动脉干管径与腹主动脉比值在成人前随着年龄增大而减小.结论 腹腔动脉狭窄发生率较高,且以成年人为主.腹腔动脉狭窄主要的病因是膈肌中脚压迫.轻微狭窄及轻度狭窄的病例大部分在安静、餐后及活动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中度狭窄者安静时出现腹痛者约31%;重度狭窄患者安静时出现腹痛症状者较其他组明显增高,且大部分安静时有腹痛症状者腹部可闻及血管杂音.

  • X线与多层螺旋CT诊断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价值比较

    作者:贾永

    目的 探讨X线与多层螺旋CT诊断新型隐球菌肺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新型隐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检查方式将其分为X线检查组及多层螺旋CT检查组,每组40例.比较不同检查方法对疾病分布、病变类型及征象的检出情况.结果 80例患者行痰液微生物培养,检出阳性患者68例(85%);其中双侧肺炎43例,肺叶下部病变45例,肺部外周病变48例;多层螺旋CT组对疾病肿块/结节、肺炎样浸润型、实变型、混合型、空洞型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CT检查对新型隐球菌肺炎疾病各征象检出率高于X线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隐球菌肺炎经CT检查早期诊断率虽然高于X线,但仍有一定的误诊及漏诊情况发生,疾病早期诊断还需依赖纤支镜或穿刺活检诊断证实.

  • 微创小切口在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功能性外科手术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傅隆生;黄坚槐;林德;巫巧存;赖海燕;蒋嫦翠

    目的 探讨微创小切口在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功能性外科手术切中除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患者60例,采用耳垂下微创切口,保护耳大神经耳垂支及耳后支,在腮腺下极与下颌角咬肌筋膜浅面寻找面神经,保留腮腺主导管及部分腮腺浅叶组织行功能性外科手术切除肿瘤.术后观察6~24个月,记录患者满意度.结果 60例腮腺肿瘤均为良性肿瘤,腮腺肿瘤一侧多发1例,两侧多发2例;60例患者均手术顺利,手术切口小且部位隐蔽,手术时间30~60 min,术中无一例面神经损伤,术中耳大神经耳垂支损伤1例.随访6~24个月,手术效果患者满意59例(98.33%).结论 微创小切口功能性外科切除术可减少腮腺后下极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有效保护耳大神经、面神经、腮腺功能,术后瘢痕小而隐蔽,美容效果好,推荐临床应用.

  • 运动平板心电图与24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价值比较

    作者:王丽

    目的 比较分析运动平板心电图和24 h动态心电图在诊断冠心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冠心病患者90例为实验研究对象,运用运动平板心电图的方式,在此基础上还同时运用24 h动态心电图的方式对患者病情症状检测确诊,比较分析两种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对90例患者予以不同的方法检测诊断,运动平板心电图的准确性指标(88.89%)、敏感性指标(96.67%)分别高于24 h动态心电图的各项指标(68.89%、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种方式特异性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运动平板心电图对冠心病病情症状诊断的方式更好,能够保证诊断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其与24 h动态心电图诊断的差异性相同.为了提高诊断信息的可靠性可以将两种检测诊断方法共同应用,具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 泰安市3924例小学生尿液筛查及随访结果分析

    作者:亓学海

    目的 了解小学生尿异常情况,探讨儿童尿液筛查的意义.方法 对泰安市泰山区、高新区3924例6~13岁在校小学生晨尿样本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等指标进行检测,初筛阳性者2周后进行复查,复筛阳性者进一步明确诊断并随访、统计、分析.结果 参与筛查的3924例小学生中,初筛尿液异常者522例(13.30%),男214例(5.45%),女308(7.85%).初筛白细胞尿223例(5.68%),潜血尿211例(5.38%),蛋白尿72例(1.83%),血尿并蛋白尿16例(0.41%).初筛阳性者2周后复查,阳性者118例(3.01%),其中男42例(1.07%),女76例(1.94%).复查白细胞尿30例(0.77%),血尿59例(1.50%),蛋白尿17例(0.43%),血尿合并蛋白尿12例(0.31%).女生尿液初筛、复筛阳性率和白细胞尿的发生率均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查阳性118例中有94例得到进一步诊治、随访,其中尿路感染16例,急性肾炎6例,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17例,紫癜性肾病8例,特发性高钙尿症5例,IgA肾病3例,膀胱输尿管反流5例,肾积水2例,多囊肾2例,30例暂时病因不明.结论 尿液筛查是早期发现儿童无症状性肾脏疾病和泌尿系統感染的有效方法,可为患儿提供早期干预时机,减少远期慢性肾病的发生.

  • 皮瓣修复治疗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效果分析

    作者:蔡浩;李文婷;林姗;张宝清

    目的 对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患者实行皮瓣修复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102例手及前臂皮肤烧伤瘢痕的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给予腹股沟皮瓣修复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治疗,对两组修复后的优良率、皮瓣存活率以及皮肤恢复评分、功能恢复评分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优良率和皮瓣存活率较高(χ2=5.307,P<0.05),皮肤恢复评分、功能恢复评分较好(t=8.099,10.166,P<0.05);皮瓣存活率高(t=6.15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手及前臂皮肤烧伤影响患者的外貌,给予腹股沟皮瓣修复可以显著提高皮瓣的存活率,促进皮肤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关因素研究

    作者:姚毓洲;张耿坤;翁钦杰

    目的 分析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感染幽门螺杆菌的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120例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均给予13C呼吸试验,统计幽门螺杆菌(Hp)阳性例数,记录患者年龄、性别、饮食习惯、吸烟史、饮酒史、文化程度、心理状况,胃炎或胃溃疡家族史,应用Logistics回归分析获得Hp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120例患者中,Hp阳性69例(57.50%),Hp阴性51例(42.50%).高龄、有吸烟及饮酒史、有胃炎或胃溃疡家族史、焦虑或抑郁的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Hp阳性检出比例较高(P<0.0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提示,高龄、有吸烟饮酒史、有胃炎或胃溃疡家族史、饮食不规律、有焦虑或抑郁等因素是Hp感染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患者易感染幽门螺杆菌,两者可协同作用损伤胃黏膜,Hp感染与患者年龄、饮食习惯、吸烟饮酒、家族史等因素密切相关.

  • CT扫描技术对脑脓肿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劭彦

    目的 探讨CT扫描技术诊断脑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疑似脑脓肿患者80例,采用头部CT平扫+增强检查,记录并统计CT检查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结果 80例疑似肿瘤患者经金标准检测,确诊为脑脓肿58例;CT扫描检测诊断脑脓肿68例,CT扫描敏感度为96.61%、特异度为95.24%、准确率为96.25%.结论 CT检测可确定脓肿数目、大小,能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可靠依据.

  • 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之间关系的前瞻研究

    作者:李真真;赵正焱

    目的 探讨血清尿酸水平与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 分析2406例(男1264例,女1142例,平均年龄48.5岁)2008年及2012年健康体检者的体检资料.高尿酸血症采用四分位值,应用多重逻辑回归模型计算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的比值比[ORs,95% 置信区间(CIs)].结果 2012年2406例体检者发生高血压309例,代谢综合征382例,高血压并代谢综合征79例.随着血清尿酸水平增高,高血压、代谢综合征及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增加.与第一分位值的血清尿酸相比,第三和第四分位值的比值比为:高血压分别为1.5(1.1~2.1,P=0.013)和1.8(1.2~2.5,P=0.002),代谢综合征分别为1.3(0.9~1.9,P=0.191)和1.8(1.2~2.7,P=0.004),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分别为2.7(1.1~6.6,P=0.028)和3.2(1.3~8.0,P=0.012).结论 血清尿酸增高与高血压和代谢综合征发生率呈显著且独立相关,血清尿酸水平增高可能亦与高血压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相关.

  • 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L1蛋白与Rb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陈凤英;黄仕颖;何春容

    目的 探讨宫颈鳞状上皮病变中人乳头瘤病毒(HPV)L1蛋白与Rb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60例宫颈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并分析人乳头瘤病毒L1蛋白与Rb相关基因蛋白与宫颈上皮内瘤变HPV16/18型感染、细胞学结果、组织病理学结果等的关系.结果 HPV L1蛋白、Rb相关基因蛋白与HPV亚型感染呈负相关(P<0.05);在细胞学方面,低分化细胞分型的HPV病毒感染患者HPV L1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细胞分型HPV病毒感染患者(如LSIL)(P<0.05);HPV感染患者中,低分化细胞分型的HPV病毒感染患者Rb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细胞分型HPV病毒感染患者(如LSIL)(P<0.05);在组织病理学方面,低度恶性的宫颈癌患者HPV L1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度恶性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P<0.05);低度恶性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HPV L1蛋白阳性率高于高度恶性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P<0.05).结论 HPV L1蛋白的表达、Rb相关基因蛋白可能与宫颈病变程度呈负相关.HPV16/18感染的患者HPV L1蛋白、Rb相关基因蛋白的阳性率低于其他HPV亚型感染,HPV L1蛋白及Rb基因相关蛋白的阳性率在上皮内瘤变中表达率高于其他细胞亚型宫颈上皮内瘤变,且HPV L1蛋白及Rb基因相关蛋白的阳性率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II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较低.

  •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柯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作者:吴作军

    目的 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联合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柯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126例,根据患儿家属是否同意给患儿使用PS将患儿分为治疗组(59例)与对照组(67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进行经鼻NCPAP治疗,同时给予对症治疗、补液、营养支持、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治感染与保温等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进行气管内注入肺泡表明活性药物珂立苏治疗.分析两组患儿给药前后并发症与呼吸困难改善情况,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转为机械通气率、治愈好转率、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观察两组患儿药物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 2)、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a/AO 2)、肺部X线情况、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OI)的变化.结果 治疗12 h后,两组患儿OI与PaCO 2显著降低(P<0.05),PaO 2与a/AO 2显著提高(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儿a/AO 2指标、好转率、X线胸片好转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CPAP联合肺泡表明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症可改善患儿氧合指数,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肺癌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其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

    作者:马凤锦;邹俊;王道协;牟晓玲

    目的 分析无创正压通气(NIPPV)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肺癌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动脉血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76例肺癌重症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NIPPV+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进行NIPPV+肠内营养支持.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营养状态,如血红蛋白(HGB)、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值,分析动脉血气指标,如pH值、血氧分压(PaO 2)、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 2).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74%)高于对照组(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ALB、HGB、TP、pH、PaO 2水平高于对照组,PaCO 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重症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采用NIPPV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营养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老年精神障碍照料者焦虑抑郁情绪情况的调查

    作者:莫克强;文春丽;罗健丽;张远潮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障碍照料者焦虑、抑郁情绪等情况.方法 选取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照料者100例为研究组,另选取50例非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照料者为对照组.采用自拟一般情况问卷调查表调查两组照料者的年龄、性别、婚姻、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月收入等,采取社会焦虑量表(SIA)、Zung抑郁自评量表(ZDRS)调查两组照料者的焦虑及抑郁情况,采用Zarit负担量表和社会评定量表调查照料者的照料负担以及社会支持情况.比较两组问卷调查及量表评分结果.结果 研究组照料者的SIA,ZDRS及Zarit评分高于对照组照料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照料者的社会支持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照料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精神疾病患者的照料者焦虑、抑郁等情绪更加严重,照料负担更重,社会支持较差,应给予广泛关注和更多的支持与干预,以提高照料者的生活质量.

  • 先天不对称重睑整形修复术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分析

    作者:徐永飞;张建文;暴志国;陈海洲;武海龙;赵哲媛

    目的 研究整形修复术应用于先天不对称重睑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先天不对称重睑患者6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3例.参照组女15例,男18例,年龄20~52(35.23±4.21)岁;实验组女16例,男17例,年龄22~54(36.58±5.87)岁.参照组患者实行传统切开手术,实验组患者实行整形修复术,观察比较两组先天不对称重睑患者临床修复满意度、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先天不对称重睑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100%)高于参照组(75.7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3%)低于参照组(21.21%),实验组愈合时间(7.52±0.32)d、手术时间(30.21±5.21)min、术中出血量(33.23±4.21)ml分别低于参照组愈合时间(12.21±0.45)d、手术时间(48.57±6.98)min、术中出血量(45.27±5.68)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整形修复术治疗先天不对称重睑患者疗效比较显著,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广泛借鉴.

  • 上举牵引内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机制和效果

    作者:牛杰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上举牵引内收复位法治疗肩关节脱位机制和效果.方法 选择37例肩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上举牵引内收复位进行治疗,总结患者的复位效果.结果 本研究37例患者均通过一次治疗就肩关节复位成功,牵引时间1~6(3.11±0.63)min,经摄片证实患者肩关节复位满意.随访0.5~2年,治愈32例,治愈率为86.49%;显效4例,显效率为10.81%;有效1例,有效率为2.70%;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00.0%.结论 在肩关节脱位的治疗中,上举牵引内收复位法易行、简便,可避免发生继发性损伤,并满足了肩关节解剖以及生物力学原理,应推广使用.

  • 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

    作者:蔡丽霞

    目的 观察阴道分娩与再次剖宫产对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将阴道试产成功的52例产妇纳入观察组,将选择剖宫产的52例产妇纳入对照组.观察两组母婴结局与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产后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大出血、新生儿湿肺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子宫破裂与新生儿产伤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有效结合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的实际情况,对满足阴道分娩条件产妇给予阴道试产,利于改善母婴结局,降低母婴相关并发症,进而加速其产后身心健康的恢复进程.

  • 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

    作者:钟晓燕;徐志坚;骆辉珍;廖艳萍

    目的 探讨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鼻咽癌放疗术后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患者4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耳).观察组患者实施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鼓膜置管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纯音听力测定、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 1年后复查纯音听力测定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听力均有明显改善(P<0.05),两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两组间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χ2=0.44,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复发率(41.7%)高于对照组(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P<0.05).结论 CO2激光鼓膜造孔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手术耗时更短,值得临床应用.

  • 高频超声联合X线钼靶诊断早期乳腺癌的应用价值

    作者:林育成;王浩;宁丽洁;李玲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联合X线钼靶检查对早期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经高频超声及X线钼靶检查符合诊断标准的女性乳腺肿块患者288例,年龄18~73(44.3±5.6)岁,其中<45岁62例,45~55岁136例,>55岁90例;肿块直径<1.0 cm 56例,1.0~1.5 cm 102例,1.5~2.0 cm 130例.记录单项检查和联合检查对不同年龄段妇女及不同大小肿块的诊断结果,比较单项检查、联合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统计不同检查方法对乳腺癌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X线诊断恶性124例,良性164例;高频超声诊断恶性174例,良性114例.年龄>55岁、肿块<1.0 cm的乳腺肿块患者,X线钼靶检出例数多于高频超声;年龄<45岁、45~55岁者,高频超声乳腺肿块检出例数多于X线钼靶.联合检查诊断早期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30%、80.56%、89.81%、93.69%、87.88%,各数值均高于高频超声及X线钼靶相应数值.结论 X线钼靶和高频超声联合检查可提高早期乳腺癌的确诊率,临床诊断应综合个体资料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

  • CT与磁共振检查诊断鞍区肿瘤的价值

    作者:朱焕敏

    目的 探讨CT与磁共振检查(MRI)对诊断鞍区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鞍区肿瘤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CT和MRI检查,将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统计CT和MRI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CT与MRI在垂体瘤与脑膜瘤检测符合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颅咽管瘤与胶质瘤的检测符合率分别为47.06%、41.67%,分别低于MRI的检测符合率(88.24%、9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诊断总符合率(92.31%)高于CT诊断符合率(71.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与MRI检查诊断鞍区肿瘤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可作为诊断鞍区肿瘤的首选方案.

  • 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的临床意义

    作者:杨浩;吕勤珍;许军生;吴健

    目的 探讨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控制的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接受免疫学检验的血液标本400份为研究组,期间予以质量控制;另抽取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进行免疫学检验的血液标本400份为对照组,未予以质量控制.比较两组血液标本合格率,分析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质量控制的干扰原因.结果 研究组采集血液标本的合格率为97.75%,对照组为8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学检验分析前血液标本质量控制的干扰原因,主要有标本凝固、溶血、标本污染、标本量过多或是过少、标本容器错误,以及标本重复采取等.结论 免疫学检验分析前对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质量控制,可提升采集血液标本的合格率,减小免疫学检验分析结果的误差,减少医疗纠纷.

  • 72例围生期心肌病的临床治疗分析

    作者:王伟

    目的 分析围生期心肌病的治疗方法和结果.方法 选取围生期心肌病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钠疗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缓解率、心功能指标及预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缓解率(94.4%)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9.45±4.17)%,低于对照组的(55.26±5.40)%(P<0.05);观察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55.69±4.35)mm,长于对照组的(50.01±4.30)mm(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11.1%)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分子肝素钠疗法治疗围生期心肌病患者能改善心功能,预防血栓形成,不良反应少.

  • X线不对称征象结合触诊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探讨

    作者:郭彩平;郭奕;朱培贵

    目的 探讨X线不对称征象结合触诊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发现局灶性不对称征象的50例患者,根据病理与临床需求将患者分为甲组(腺病)、乙组(炎性病变)与丙组(恶性肿瘤),比较并探讨X线不对称征象与触诊在乳腺癌中病变的诊断符合率.结果 触诊的诊断符合率为70.00%,X线不对称征象诊断符合率为74.00%,两者联合筛查诊断符合率为98.00%,三组患者的X线不对称征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筛查与触诊的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乳腺癌筛选的过程中,实施X线不对称征象结合触诊在乳腺癌筛查中的临床筛查结果显著,能有效提升筛查的准确性,减轻患者的痛苦,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对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王强

    目的 探讨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患者对围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食管癌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腹腔镜联合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为(101.53±32.78)ml,胸腔引流量为(581.10±31.23)ml,术后拔管时间为(4.71±1.32)d,住院时间为(11.84±2.23)d,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腹腔镜联合治疗食管癌患者有利于改善患者围术期指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快速恢复.

  • 两种机械通气疗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性脑病患者通气指标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

    作者:王雨

    目的 探讨不同机械通气疗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性脑病对患者血气分析以及通气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性脑病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入住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时间与总机械通气时间、通气指标与血气分析指标.结果 观察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1周内再插管率均低于对照组,入住RICU时间与总机械通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aO 2、SaO 2以及pH均高于对照组,PaCO 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肺性脑病患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临床使用.

  • 电切电凝术在扁桃体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张利平

    目的 探讨电切电凝术在扁桃体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行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施以常规剥离术,观察组施以电切电凝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以及疼痛程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对照组,白膜脱落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领域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6 d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切电凝术在扁桃体切除中,可有效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急性喉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体检儿童之间差异性分析

    作者:廖柳华;刘日阳;黄心茹

    目的 分析急性喉炎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正常体检儿童之间差异性,探讨小儿急性喉炎发病初期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无其他免疫系统疾病且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喉炎患儿87例,年龄0.3~14岁;另选取同期体检结果正常的健康儿童66例,年龄0.5~13岁.采集患儿血液样本,检测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比较其检测值与健康儿童的体检结果.结果 急性喉炎患儿CD8+T淋巴细胞、CRP及WBC含量分别为52.66%、84.79 mg/L及80.44×109/L,健康儿童分别为73.48%、52.47 mg/L及58.23×109/L,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喉炎患儿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分别为54.36%、66.18,健康儿童分别为69.23%、58.13,经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儿急性喉炎可引起T淋巴细胞亚群CD8+升高,CRP、WBC检测值降低,其检测结果可指导临床正确应用免疫调节剂以及抗生素,改善患儿预后.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作者:贾凯

    目的 探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青光眼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36眼)行传统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37眼)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浅前房发生率、眼压变化、手术成功率、功能性过滤泡形成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浅前房发生率(5.41%)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所有患者眼压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眼压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成功率(86.49%)高于对照组(44.44%),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91.89%)高于对照组(66.67%),并发症发生率(13.51%)低于对照组(44.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青光眼可有效减少患者浅前房发生率,降低眼压,提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和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推荐临床使用.

  •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效果与安全性

    作者:于锰锰;李小芹

    目的 探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HSP)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腹型HSP患儿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综合治疗+地塞米松、泼尼松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予以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疗法+泼尼松激素治疗.记录两组皮疹、腹痛、血便、呕吐等症状消退时间.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短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8.4%)(P<0.05);观察组皮疹开始消退、完全消退时间及腹痛等主要症状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1.4%)低于对照组(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 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可短时间内控制症状,用药安全可靠,复发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彩色多普勒超声与磁共振诊断甲状腺癌的价值对比

    作者:孙玉梅

    目的 比较彩色多普勒超声(CDUS)与磁共振(MRI)诊断甲状腺癌(TC)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手术治疗并经过病理检查结果证实的120例TC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CDUS、MRI单一诊断和联合诊断对TC检出率的差异,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影像学特征和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性差异.结果 CDUS和MRI联合诊断对TC患者的检出率为95.83%(115/120),高于CDUS和MRI单一诊断的检出率88.33%(106/120)、86.67%(104/120)(P<0.05);CDUS与MRI单一诊断检出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式对病灶检出率和回声/信号观察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CDUS对钙化灶和内部血流信号检出率均高于MRI,MRI对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的病灶检出率高于CDUS(P<0.05).CDUS与MRI对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分别为86.96%(80/92)、84.78%(78/92),两者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US对TC病灶钙化、内部血流信号的检出优于MRI,而MRI对癌症浸润周围组织的观察效果更佳,两者对TC及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均较高,且联合诊断可提高单一诊断TC的准确性.

  • CD64联合CD14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高旭红;徐丹;李蓉

    目的 分析CD64联合CD14检测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流式细胞术对患者细胞CD14及CD64抗原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分析免疫分型检测结果.结果 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中,抗原表达CD64者白细胞计数高于CD14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14在M0型、M1型、M2型、M3型、M4型、M5型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0、0、56.52%、75.00%,CD64分别为0、0、15.38%、45.45%、82.61%、100%,CD64和CD14联合检测为0、0、15.38%、45.45%、86.96%和100%.结论 CD64联合CD14检测可提高M4型和M5型的鉴别诊断率,可指导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鉴别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保留膀胱术联合动脉化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苏燕习

    目的 探讨保留膀胱术联合动脉化疗与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80例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80例患者分成A组(41例)与B组(39例).A组予以保留膀胱术联合动脉化疗,B组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并比较组间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分析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瘤生存率、复发率、转移率以及病死率.结果 A组总缓解率(92.68%)与B组(94.87%)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小于B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4.88%)低于B组(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复发率(14.63%)与转移率(7.32%)低于B组(35.90%、25.6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膀胱癌患者采用保留膀胱术联合动脉化疗进行治疗,近期疗效满意,可降低远期复发率、转移率,值得临床推广.

  • 孟鲁司特钠联合万托林治疗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效果观察

    作者:王莉萍

    目的 探讨将孟鲁司特钠与万托林联合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疾病对患儿呼气峰值流速(PEF)情况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万托林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予以孟鲁司特钠联合万托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呼气峰值流速(PEF)、促痰炎症因子含量、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PEF、促痰炎症因子含量及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EF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促痰炎症因子含量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孟鲁司特钠与万托林联合用于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可有效改善其PEF水平与血清炎症指标水平,并降低促痰炎症因子含量,有利于促进病情恢复.

  • 瑞舒伐他汀对高血脂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者:叶逻湾;陈志强;叶志明

    目的 分析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82例高血脂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进行研究,将其根据住院先后顺序分为两组,每组41例.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分析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不同时段的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的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3、6个月TC、TG、LDL-C显著降低,HDL-C明显升高,同时治疗组TC、LDL-C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颈动脉IMT和粥样硬化斑块显著下降,治疗组效果更好(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高血脂症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其血脂水平,缓解动脉粥样硬化的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透明质酸钠配合手术治疗对髌股关节炎膝前痛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卫东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配合手术治疗对髌股关节炎膝前痛患者疼痛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髌股关节炎膝前痛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膝关节镜关节清理术治疗,术后给予对照组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服用,观察组实施透明质酸钠关节腔内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Lysholm评分及VAS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透明质酸钠配合手术可提高髌股关节炎膝前痛临床疗效,缓解疼痛程度,提高膝关节功能.

  • 氯胺酮应用于高危产妇剖宫产全身麻醉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作者:罗凤丽

    目的 探讨高危产妇剖宫产全身麻醉术中使用氯胺酮对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产科剖宫产高危产妇10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椎管内麻醉,观察组实施全身麻醉并于术中使用氯胺酮,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情况及产后Apgar评分.结果 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及分娩1 min、5 min后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危产妇剖宫产全身麻醉术中使用氯胺酮不会对新生儿神经行为及呼吸产生影响,新生儿结局好,安全性较高.

  • 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特发性矮小症患儿生长速度及身高标准差分值的影响

    作者:翟艳玲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特发性矮小症对患儿生长速度及身高标准差分值的影响.方法 选择特发性矮小症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运动疗法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加以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儿身高、生长速度及身高标准差分值并记录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儿身高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身高及生长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身高标准差分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身高标准差分值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症状很快消失.结论 给予特发性矮小症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疗效肯定,对其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泽荣

    目的 比较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高血压老年患者114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7例.对照组患者单用氨氯地平,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厄贝沙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压、血压变异性、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水平与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4 h DBP与24 h SBP变异性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一氧化氮分泌量高于对照组,内皮素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可调节老年高血压患者内皮细胞功能,减少血压变异性,改善患者预后.

  • 低分子肝素钙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

    作者:黄粤;刘敏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钙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选取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给予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比较两组产妇血小板计数、术前及术后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指标.结果 观察组患者未见一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6例,其中小腿肌肉静脉丛血栓2例,股静脉血栓2例,髂骨静脉血栓2例.术前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纤维蛋白原含量为(4.37±0.85)g/L,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个月,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低分子肝素钙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且不影响患者其他机体功能,可减轻患者经济和心理负担.

  •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分析

    作者:王晓清

    目的 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临床应用资料,统计分析各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情况,其中主要是统计其用药金额、日均费用(DDDc)和用药频度(DDDs),并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种类、药物利用指数(DUI)和各种类药物的用药频度进行统计.结果 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在我院均有广泛应用,其中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用药金额及用药频度均明显高于第1代和第2代,而第2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日均费用均高于第1代和第3代,但其用药频度明显低于第1代和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用药种类统计结果显示,头孢丙烯的用药金额、药物利用指数和用药频度均明显高于其他药物.但其药物利用指数超出1,说明其临床应用合理性较低.结论 我院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情况基本处于合理状态,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第3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应用较高,很容易导致病菌产生耐药性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

  • 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α-酮酸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作者:吕志广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与复方 α-酮酸联合用于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对其肾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改善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予以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观察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 α-酮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肾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复方 α-酮酸治疗方式对其肾功能指标可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临床疗效确切.

  • 电动吸乳器联合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作者:翟娟

    目的 探讨电动吸乳器联合乳房按摩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按照方便抽样法分段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乳房按摩为产后2 h内进行,按摩时间为每侧乳房10~15 min,1次/d;电动吸乳器为2次/d,第一次为按摩后进行,吸乳时间为每侧乳房15~20 min,连续按摩及电动吸乳2 d,对照组不进行乳房按摩及电动吸乳器吸乳,观察记录产妇首次泌乳时间及产后48 h泌乳量、乳房胀痛情况.结果 产后电动吸乳器联合乳房按摩可以有效促进乳汁分泌,提升泌乳量,减少乳房胀痛的发生(P<0.05).结论 越早给予产妇乳房按摩及吸乳器应用,其泌乳量越多,有助于促进产妇母亲角色的转变,提升纯母乳喂养率.

临床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