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림상화실험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695
  • 国内刊号: 11-474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通讯地址:北京市100176-25信箱)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研究

    作者:朱小鹏;唐昃;周莉

    目的:对比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临床疗效。方法8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随机分为研究组(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化疗)40例和对照组(单纯化疗)40例。观察两组临床疗效、KPS评分、疼痛评分、肝功能变化、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70.0%(28/40)明显高于对照组47.5%(19/40),但两组疾病控制率无显著差异;治疗前、后两组间KPS评分无显著差异;两组疼痛评分均有较明显减轻,但研究组较对照组疼痛减轻更明显;治疗前后两组间肝功能变化无显著差异;研究组1年生存率达到82.5%,明显高于对照组60.0%( P <0.05);但2年生存率两组无显著差异;两组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疗效好,疼痛减轻更明显,1年生存率较高。

  • 心率变异性在冠心病患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价值的比较

    作者:侯艳杰

    目的:探讨心率变异性( HRV)在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应用价值的比较。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1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行动态心电图的检查患者共计98例,其中冠心病组49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49例。采用时域分析和频域分析两种分析方法检测心率变异性。结果心率变异性时域分析法中rMSSD在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组低于单纯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比单纯冠心病患者的自主神经损害严重。

  • 不同剂量1,25二羟基维生素D3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探讨

    作者:许峰峰;刘信龙;徐正平;杨冰;李明;张建忠;肖丽鸿;廖环;丁强;李政卫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1,25二羟基维生素D3预处理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并用高、中、低不同剂量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大鼠进行预处理,比较各组氧化/抗氧化指标、微血管密度( MVD)和微血管面积密度( MVA)、血管内皮生长因
      子( VEGF)和核因子-κB( NF-κB)结果。结果随着剂量增加,各组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梗死面积逐渐降低,高剂量组与中、低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不同1,25二羟基维生素D3剂量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 CAT)明显升高,脂质过氧化物( LPO)和晚期蛋白质氧化产物( AOPP)明显下降,LPO和CAT三个剂量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高剂量组SOD、AOPP与中、低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中、低剂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MVD、MVA和VEGF均有增加趋势,且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随着剂量增加,各组NF-κB均呈现下降趋势,且随着反应时间延长,高剂量组干预效果更为明显( P <0.05),中、低剂量组差异逐渐减少( P >0.05)。结论1,25二羟基维生素D3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炎性信号通路、减少氧自由基损伤和促进微血管再生有关。

  • 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Nest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丽萍;侯俊德;段爱红;孙志强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志物CD133和Nestin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并研究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与50例上皮性卵巢癌组织,检测其中CD133及Nestin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①CD133和Nestin在正常卵巢组织和卵巢上皮性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62.0%及10.0%、76.0%( P <0.05)。②CD133及Nestin在卵巢癌组中的表达水平与其FⅠGO分期及病理分级有关,在Ⅲ~Ⅳ期、低分化组(G3)比Ⅰ~Ⅱ期、高中分化(G1、G2)组表达率高( P <0.05)。③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D133表达与Nestin的表达呈正相关( r =0.363,P <0.05)。结论 CD133与Nestin在卵巢上皮性癌中高表达,可能促进了卵巢上皮癌的发生、发展,并可能作为卵巢癌干细胞标志物用于判断卵巢上皮性癌的预后。

  • 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评估颈动脉斑块硬度

    作者:王艳红;钱林学;胡向东;马棣;梁思

    目的探讨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 SWE)新技术定量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硬度的价值。方法116例颈动脉粥样斑块患者中,常规超声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74处,将其分为软斑块、混合性斑块及钙化斑块;观察不同类型斑块的剪切波弹性图像特点并计算斑块的杨氏模量值。结果二维超声发现软斑块59处,混合性斑块72处,钙化斑块43处。剪切波超声弹性图像中,软斑块显示为蓝色,钙化斑块显示为红色,混合性斑块图像红蓝相间,颜色混杂。钙化斑块组
      的平均、小、大弹性模量值分别为(84.42±9.67)kPa(、74.03±8.36)kPa和(102.51±11.32)kPa,混合性斑块组分别为(48.27±8.61)kPa(、34.79±9.82)kPa和(67.04±8.91)kPa,软斑块组分别为(28.73±6.54)kPa、(12.13±5.71)kPa和(34.39±9.25)kPa,钙化斑块组的平均、小和大杨氏模量均高于混合性斑块组和软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1);混合性斑块组高于软斑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P <0.01,P <0.05)。结论不同类型斑块的弹性图像表现及杨氏模量值不同,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可用于评价颈动脉斑块硬度。

  • 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和剂量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

    作者:仇娇敏

    目的:研究抗病毒药物治疗时间及剂量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4月接受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血红蛋白均降至100 g/L。将其按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严格组( n=45)和放宽组( n=45),严格组当血红蛋白≤100 g/L时减量,血红蛋白≤80 g/L时停药;放宽组当血红蛋白≤80 g/L时减量,血红蛋白≤60/L时停药。观察两组患者的持续病毒学应答( SVR)、复发率、总胆红素( 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γ-谷氨酰氨基转移酶(γ-GT)等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结束停药后随访观察6个月,放宽组患者的SVR明显高于严格组,复发率低于严格组,TBil、AST、ALT和γ-GT与严格组患者相比均有所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出现多种不良反应,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种类及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于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放宽利巴韦林剂量调整可以提高患者的SVR,降低患者的复发率,患者的肝脏指标有所改善,并未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足底压力改变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关系的研究

    作者:杨晓玲

    目的探究足底压力改变与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病情的关系。方法以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无明显周围神经病变组( DM组22例),轻度周围神经病变组( DN1,22例),中度周围神经病变组( DN2,23例),重度周围神经病变组( DN3,23例),并选取同期体检无糖尿病者( DC组,60例),比较5组足底压力随时间的变化和患者足底各区域足底压力峰值。结果①足底压力谷值:DM组谷值(47.57±2.46 min)明显高于DC组(49.11±3.06 min)( P <0.05),DN1组谷值(28.13±2.43)明显高于DC组和DM组( P <0.05),DN2组谷值(45.21±3.42 min)明显高于DC组和DN1组( P <0.05),DN3组明显高于其余各组( P <0.05);②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比:DC组、DM组小( P <0.05),DN3组第一峰值、第二峰值(74.52±3.86 min)和谷值均比DC组、DM组、DN1组和DN2组大( P <0.05);③与DC组比较,DM组、DN1组、DN2组和DN3组第一峰值和第二峰值出现时间出现较早( P
      <0.05),DN2组和DN3组谷值出现时间提前( P <0.05);与DM组比较,DN1组第一峰值时间较晚( P <0.05),DN2组和DN3组谷值出现时间提前( P <0.05);与DN1组比较,DN2组和DN3组谷值出现时间提前( P <0.05);与DN2组比较,DN3组谷值出现时间提前( P <0.05);④与DC组左足底各区域峰值压力比较:DM组T1、M3、M4和HM区域峰值压力较大( P <0.05),M2区域分值较小( P <0.05);DN1组T1、M3、M5、MF足底压力较大( P <0.05),M2和HM区域峰值压力较小( P <0.05);DN2组M3、M4、M5足底区域峰值较大( P <0.05),T1、M2、HM区域峰值较小( P <0.05);DN3组M2、M3、M4、MF足底区域峰值较大( P <0.05),T1和HM区域峰值较小( P <0.05)。⑤与DC组右足底各区域峰值压力比较显示:DM组T1、M3、M4、HM区域足底峰值压力较大( P <0.05),M2、HM压力较小( P <0.05);DN1组T1、M3、M4、M5、MF区域足底峰值压力较大( P <0.05),M2、HM足底峰值压力较小( P <0.05);DN2组M3、M4、M5区域足底峰值压力较大( P <0.05),T1、M2、HM区域峰值压力较小( P <0.05),DN3组M2、M3、M4、M5、MF区域峰值压力较大( P <0.05),T1、HM区域峰值较小( P <0.05)。结论随着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病情的加重,患者前足足底压力增大,步长缩短,压力由足底后部向前部转移。

  • 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对弥漫性内生型脑干胶质瘤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作者:权俊杰;周乐;付海燕;陆玮;屈建强

    目的:探讨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对弥漫性内生型脑干胶质瘤( DBSG)临床疗效,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将2008年2月至2011年8月本院收治的DBSG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放疗治疗,实验组(32例)采用替莫唑胺化疗联合放疗治疗。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短期疗效、生存率和不良反应,并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Log-Rank分析。结果①实验组治疗有效率68.75%明显高于对照组(40.6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Ridit z=19.232,P <0.05);②两组生存率比较,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2年、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且中位复发时间高于对照组( P <0.05);③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白细胞减少、头痛、呕吐、癫痫及智力下降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④对影响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发现,性别、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Karnofsky评分和组别对生存率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低龄、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2月、Karnofsky评分<70分和仅采用放疗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替莫唑胺能够改善DBSG患者短期疗效,提高2年、3年生存率,且不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且年龄≥65岁、治疗前症状持续时间<2月、Karnofsky评分≥70分患者,有必要采取替莫唑胺联合放疗治疗,以改善患者症状,提供远期生存率。

  • 晚期妊娠引产应用地诺前列酮栓与宫颈扩张球囊的比较

    作者:彭冬梅

    目的:探讨应用地诺前列酮栓与宫颈扩张球囊在晚期妊娠引产中的效果比较,为妊娠晚期需引产的孕妇寻求更安全的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晚期妊娠引产的患者360例进行研究,按照临床试验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地诺前列酮栓组与COOK球囊组,每组180例。观察比较两组引产成功率、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临产时间、新生儿评分以及分娩时胎心及羊水异常情况等。结果两组孕妇引产成功率、总产程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球囊组分娩过程出现胎心异常率、出生时羊水性状异常者比率低于地诺前列酮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新生儿体重和新生儿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球囊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地诺前列酮栓组( P <0.05),但产后缩宫素患者比率、放置时间高于地诺前列酮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两组引产成功率相近,但球囊作用较普贝生缓和,安全,并发症少。

  • 骨桥蛋白和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作者:刘莹;蒋敦科

    目的:探讨血清骨桥蛋白( OPN)、组织多肽特异性抗原( TPS)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患者,其中胃良性病组30例,胃癌组患者30例;另选健康受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ⅠSA方法对三组的血清OPN、TPS进行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和胃良性病组比较,胃癌组患者血清OPN、TPS水平均有显著升高,阳性率均有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与低分化胃癌患者相比,高中分化的胃癌患者血清中OPN和TPS的含量较高( P <0.05);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相比,伴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血清中OPN和TPS的含量较高( P <0.05);与Ⅰ/Ⅱ期患者相比,胃癌临床分期Ⅲ/Ⅳ期患者血清中OPN和TPS的含量较高( P <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血清中OPN表达与TPS表达呈正相关( r =0.363,P <0.01)。结论 OPN和TPS在胃癌的发生发展中有一定指示作用,与胃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性,共同促进胃癌的发生发展。

  • c-kit突变型人胃肠间质瘤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与鉴定

    作者:刘星;蒋伟忠;官国先;陈致奋;卢辉山;周永建

    目的:通过在c-kit突变型人胃肠间质瘤原代细胞中过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建立c-kit突变型人胃肠间质瘤永生化细胞系。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技术获得hTERT目的基因片段,测序正确后,体外构建端粒酶亚单位( hTERT)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转染c-kit突变型胃肠间质瘤原代细胞,通过RT-PCR及western bloth技术检测hTERT在原代细胞内的表达变化,选取hTERT表达升高的细胞,利用有限稀释法获得高表达hTERT的单克隆细胞株。结果实验中成功获得hTERT目的基因片段,获得的细胞株与原代细胞相比hTERT表达上调,且体外传代50次后依然保持很好的细胞形态及活力。结论成功获得c-kit突变型人胃肠间质瘤永生化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c-kit突变对胃肠间质瘤的影响奠定基础。

  • 海昆肾喜胶囊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抗氧化机制研究

    作者:石东英

    目的:探讨海昆肾喜胶囊对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氧化应激指标、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和血脂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并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实验组给予常规治疗并海昆肾喜胶囊口服,2粒/次,3次/d;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检测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氧化应激指标、血脂、ET-1和NO。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达到较好治疗效果,与治疗前相比各指标明显好转( P <0.05),且实验组尿素氮( BUN)、血肌酐( Scr)、内生肌酐清除率( Ccr)、24 h尿蛋白定量4个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 P <0.05);治疗后实验组MDA、AOPP和AGEs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ET-1、NO、TC、TG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实验组有效率79.17%,对照组70.83%,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海昆肾喜胶囊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改善患者氧化应激状态,提高内皮功能,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脂代谢紊乱,有利于改善疗效。

  • 上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胃癌前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妮娟;李静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症状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变的相关性。方法临床纳入2010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门诊初诊为慢性胃炎的患者,其中上消化道症状阳性组的患者360例,上消化道症状阴性组的患者36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碳14呼气试验进行Hp检测及胃镜下活检检测诊断,分别比较有无上消化道症状对患者的Hp阳性检出率之间的关系;以及有无上消化道症状与胃镜活检诊断为胃癌前疾病的相关度。结果上消化道症状阳性组Hp检出率高于上消化道症状阴性组( P <0.05);上消化道症状阳性组的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组的发病率
      明显高于上消化道症状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上消化道症状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上消化道症状与慢性胃炎伴不典型增生具有相关性。

  • 肺癌细胞株中miRNA-449 a的表达与生物学机制探讨

    作者:杜立树;平龙玉;王莹莹

    目的:探讨miRNA-449a在肺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肺癌分化程度的影响。方法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法对40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及20例非肺癌患者(非肺癌组)肺组织活检细胞中的miRNA-449a进行检测,比较其在肺癌组与非肺癌组中的检出差异。同时根据肺癌分化程度将肺癌组分为高分化组(16例)与低分化组(24例),比较miRNA-449a在不同分化组织中的检出差异。结果肺癌组miRNA-449a的阳性检测率明显低于非肺癌组( P <0.05),肺癌高分化组miRNA-449a的阳性检测率显著高于肺癌低分化组( P <0.05);此外,肺癌组95D-pCD-NA3.1-miR-449a划痕宽度明显低于非肺癌组( P <0.05),肺癌高分化组95D-pCDNA3.1-miR-449a划痕宽度显著高于肺癌低分化组( P <0.05)。结论 miRNA-449a可作为筛查肺癌及评估肺癌分期的一项重要指标。

    关键词: 肺癌 miRNA-449a 细胞株
  • RPA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作者:张光林;占红;王旭东;蒋慧;陈曦

    目的:观察复制蛋白A1( RPA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PCR)和蛋白质印迹法( Western blot)检测30例肝细胞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RPA1 mRNA及蛋白的半定量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肝细胞肝癌患者中RPA1表达的临床意义。结果 RPA1 mRNA在肝细胞肝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0.635±0.228 vs.0.448±0.186,P <0.05)。RPA1蛋白在肝细胞肝癌组织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0.876±0.205 vs 0.727±0.153,P <0.05)。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RPA1 mRNA的表达在临床分期Ⅰ+Ⅱ组低于Ⅲ+Ⅳ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471±0.190 vs.0.744±0.184,P <0.05)。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RPA1蛋白的表达在临床分期为Ⅰ+Ⅱ组低于Ⅲ+Ⅳ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42±0.155 vs.0.965±0.188,P <0.05)。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RPA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在患者不同年龄、性别、肝癌组织分级、是否有乙肝表面抗原、淋巴转移、门脉癌栓等临床病理特征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RPA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其表达上调可能促进肝癌的发生和发展。

  • 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Ⅲ型骨折的临床效果及手术指征分析

    作者:王磊;王挺

    目的:分析与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NeerⅡ~Ⅲ型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手术指征。方法将2010~2013年收治的肱骨近端NeerⅡ~Ⅲ型骨折患者142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手术治疗组72例和保守治疗组70例。保守治疗组运用手法复位外固定进行治疗,手术组运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和分析更适合手术治疗的手术指征。结果治疗后24周手术组治疗优良率为83.33%,保守组为65.71%,手术组优于保守组( P <0.05)。保守治疗组治疗效果与骨折位移、骨端成角、合并大结节骨折、合并骨折数目呈负相关( P <0.05)。结论对于肱骨近端NeerⅡ~Ⅲ型骨折的患者而言,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比采用保守治疗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骨折位移大、骨折成角大、合并大结节骨折、合并骨折数目较多的患者更适合手术治疗。

  • 体外循环手术后血浆PAF、ⅠL-8、ⅠFN-γ的变化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赵林林;姜珊;王洋;李春晖;李强

    目的:体外循环手术后测定血浆血小板激活因子( PAF)、白细胞介素-8(ⅠL-8)、γ-干扰素(ⅠFN-γ)水平变化,分析血浆PAF、ⅠL-8、ⅠFN-γ水平与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关系。方法选择2006年12月份至2014年6月份应用体外循环手术治疗的156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67例并发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即观察组,另89例未发生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作为对照组。在术前、术后1d、3d及7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浆中PAF、ⅠL-8及ⅠFN-γ浓度,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后血浆PAF、ⅠL-8和ⅠFN-γ浓度明显高于手术前( P <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时段血浆PAF、ⅠL-8和ⅠFN-γ无明显波动( P >0.05);观察组血浆PAF、ⅠL-8和ⅠFN-γ浓度明显升高并在术后3 d时达高值后逐渐下降,但术后各时间的浓度值均显著高于手术前( P <0.05);手术后同一时间点相比较,观察组血浆PAF、ⅠL-8和ⅠFN-γ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体外循环手术后ALⅠ/ARDS患者血浆PAF、ⅠL-8和ⅠFN-γ变化显著,血浆PAF、ⅠL-8和ⅠFN-γ变化与ALⅠ/ARDS发生关系密切。

  • 替比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宇;欧晓娟;马红

    核苷(酸)类似物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 )的常用药物。研究显示,此类药物可能造成肾功能损伤[1]。由于部分患者在治疗前可能已存在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s,GFR)下降,因此应用此类似物时,可能造成肾损害加重;但如果因此不进行抗病毒治疗,又会造成肝功能进一步损伤。近期一些回顾性研究发现,替比夫定( telbivudine,Ldt)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可使患者GFR有持续改善。这一发现为上述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了依据。本文就LdT在这方面的作用进行总结。

  • 高迁移率族蛋白1在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高翔宇;陈晖;王萍;李虹伟

    高迁移率族蛋白1( 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 HMGB1)也称两性蛋白质,是细胞核内非组蛋白 DNA结合蛋白。HMGB1由一定的细胞分泌,在炎症、细胞迁移及分化及肿瘤的发生均发挥重要作用。目前认为HMGB1与全身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急性肺损伤(AK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相关[1]。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HMGB1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方面有重要的诊断、危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价值,HMGB1作为一种细胞缺血和损伤的潜在标志物成为研究的热点。现就HMGB1在心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

  • 交感神经系统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

    作者:韩凌

    对于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研究随着病理生理学、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已逐步从器官水平深入到细胞水平甚至基因水平,并确立了神经内分泌系统的主导作用,其中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举足轻重,大量研究证实其与CH病死率密切相关。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不但可减轻心力衰竭症状,更重要的是可改善心衰患者的临床预后,降低病死率、再住院率。本文从生理、病理生理等方面对交感神经系统在心力衰竭(简称心衰)中所起的作用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临床和实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