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临床和实验医学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 림상화실험의학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 影响因子: 1.5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1-4695
  • 国内刊号: 11-4749/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北京市西城区永安路95号(通讯地址:北京市100176-25信箱)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2002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刘建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的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文鹏程

    目的 探索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在胰源性区域性门静脉高压症(PSPH)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38例PSPH 患者行全腹部CT 平扫及增强扫描,进行血管重建,分析脾静脉闭塞后侧支循环血管开放及曲张情况.结果 38 例PSPH 均表现为脾静脉闭塞.胃冠状静脉(GCV)未受累及32例中,胃短静脉(GSV)25例、胃冠状静脉(GCV)30 例、胃网膜静脉(GEV)25 例、胃结肠干(GCT)20 例;GCV受累及6例中,均出现GCV、GSV、GEV曲张.结论 MSCTA 能清晰显示PSPH 中脾静脉狭窄阻塞及侧支循环情况.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毒耐药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国航;瞿志军;骆欢;庄桂龙;赵蔚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48周后的疗效及病毒耐药位点变异情况.方法 收集近2年门诊或住院患者,其中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9例,采用恩替卡韦0.5 mg/d治疗,同时阿德福韦治疗组(10 mg/d)23例、替比夫定治疗组(600 mg/d)15例、拉米夫定治疗组(100 mg/d)14例,于治疗48周后观测其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的水平.结果 治疗48周后各治疗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以及血清HBV DNA自基线下降的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而且恩替卡韦未出现耐药方面的相关表现.结论恩替卡韦能改善活动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功能,疗效与其他核苷类似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耐药方面表现较其他药物为优.

  • 脑电双频指数调控下的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作者:毕林;牟崇明;卓庆亮;刘江洪;刘才堂

    目的 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调控下七氟烷吸入麻醉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I组)和对照组(II组),每组40例.I组通过调控七氟烷呼气末浓度(Etsevo)维持BIS值在40~60,II组维持血压和心率在基础值的±20% 波动调控Etsevo,并监测BIS值.记录两组血流动力学变化、BIS值、ETsevo、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结果 I组麻醉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和BIS值均高于II组(P<0.05);麻醉维持期I组ETsevo低于II组(P<0.05);I组拔管时间和离室时间都明显少于II组(P均<0.05).结论 BIS调控七氟烷吸入麻醉能减少七氟烷的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缩短苏醒和拔管时间,提高麻醉的安全性,在小儿腹腔镜手术中应用是可行的.

  • 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对ICU中急性肾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

    作者:姜琦;朱波;姜利;李春阳;蒋波;王美平

    目的 研究检测血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对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AKI)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以2011年1月到2011年9月收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ICU的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登记患者284例,终有268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AKI组112例,非AKI组156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研究组留取患者入选时血样和入选后1~4 d血样,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NGAL(pNGAL)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pNGAL对AKI的早期诊断作用以及预测需肾脏替代治疗(RRT)和AKI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 血NGAL可以诊断入ICU后48 h内的AKI发生,ROC曲线下面积为0.82(95%CI 0.68 ~0.93);预测RRT的使用,ROC曲线下面积为 0.84(95%CI 0.73~0.95);与AKI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R=0.554,P<0.001).结论 在成人普通ICU中血NGAL可以成为AKI的早期诊断标记物,能预测RRT的使用,与AKI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患者调查分析

    作者:陈惠清;周春莲

    目的 了解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情况,分析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合理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2007~2011年219例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年中医院感染病例中真菌感染率为0.13%~0.17%;>60 岁患者占76.26%;血液内科患者占24.66%;白色假丝酵母菌占69.86%;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60.27%;真菌感染前使用两种及以上抗菌药物占73.97%;接受侵入性治疗占51.14%.结论 加强患者呼吸系统监测,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严格无菌操作,对于高龄、接受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加强病原菌监测,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有助于控制医院真菌感染.

  • 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胃良恶性溃疡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喻文强;黄赞松;周喜汉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胃良、恶性溃疡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荧光法测定59例胃良性溃疡患者、72例胃恶性溃疡患者及63例健康人血清hs-CRP浓度.结果 胃良、恶性溃疡组血清hs-CRP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水平(P<0.01 );且恶性溃疡组hs-CRP水平高于良性溃疡组(P<0.01 ).结论 血清hs-CRP在胃恶性溃疡中明显升高,对胃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胸水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评价

    作者:周华;杨春;杜煦;刘忠

    目的 探讨胸水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对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72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胸水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身化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用0.9%氯化钠作为胸水稀释液,联合尿激酶胸腔注入.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的总有效率(86.96%)明显高于对照组(61.54%);实验组胸腔积液中的蛋白含量以及白细胞浓度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胸腔积液消失时间以及患者住院天数和胸膜厚度的比较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水稀释联合尿激酶胸膜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安全有效,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病理学特点分析

    作者:乔海国;张昶;周爱军;庄一林

    目的 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病理组织学形态、胃镜下表现与血清学检测特征,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对65例CAG和135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C)的临床病理资料、血清学检测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予以回顾性分析,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CAG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餐后明显,同时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持续数天或数月不等.胃镜直视下特征表现为胃黏膜变薄,皱襞变浅或消失,色苍白而平滑,透过变薄的黏膜可见黏膜下小血管;长期严重的病例,还可见胃黏膜(多在幽门部)呈细颗粒状,甚至形成息肉.组织学特点比较复杂,其特征性所见是胃黏膜固有腺体(主要是胃窦的幽门腺和胃体的胃底腺)萎缩、以致消失,上皮再生、增生与化生,炎症细胞的浸润和淋巴小结形成,黏膜肌层增生等.血清学检测显示血清胃蛋白酶原(PG)-I及胃泌素-17(G-17)均明显低于CNAC患者,72.3%的CAG患者中Hp阳性伴血清胃蛋白酶原PG-I / PG-II比值(PGR)明显降低.结论 CAG是临床常见的胃癌癌前状态,尤其是伴有肠上皮化生和(或)异型增生则为重要的癌前病变;对其确诊主要依靠胃镜活检组织病理学检查,联合检测血清PG和G-17水平可用于大规模人群的普查,以及对患者的随访和预后监测.

  • 足月新生儿脐血脂联素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

    作者:孟志宁;吕秀芳;明芳

    目的 探讨足月新生儿脐血脂联素(APN)水平变化及其对新生儿发展趋势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大于胎龄儿(LGA)、适于胎龄儿(AGA)、小于胎龄儿(SGA)各30例.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测定脐血和母血脂联素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H)、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并分析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体质指数(BMI)、胎盘重量和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LGA脐血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AGA,差异有显著性(P=0.002);SGA脐血脂联素水平稍低于AGA,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LGA 及AGA血TG、TCH、LDL-c、HDL-c水平与AGA比较:除LGA血TCH明显低于AGA 差异显著(P=0.000)之外,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GA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BMI、胎盘重量、脐血TG呈显著负相关(r=-0.848、-0.780、-0.783,P<0.01);SGA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新生儿身长、新生儿BMI、胎盘重量呈正相关,但与脐血TG呈负相关(r=-0.231,P=0.026)(r=0.386、0.431、0.365,P>0.05).脐血脂联素水平与母血脂联素,孕前及分娩时产妇BMI无相关性(P>0.05).结论 脐血脂联素水平变化与LGA约发生有关,测定脐血脂联素水平有助于判断LGA约发展趋势.

  • 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治疗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分析

    作者:曹雅军;严霞

    目的 探讨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治疗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2011年68例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治疗上肢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同期行口服药物、外用药物及针灸理疗(保守治疗)的患者.结果 治疗后重新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并综合评估,连续臂丛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2.4%,对比的保守治疗组的治疗优良率为79.0%,两组优良率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臂丛组治疗后共出现不良反应例数22例,其主要不良反应为患区后遗症状,如痒感,蚁行感和牵拉或紧束感仍然存在,19例患者均能够耐受,并在治疗后1个月内缓解.3例患者在天气骤变后出现暂时性疼痛加重,气温升高后缓解.保守治疗组治疗后共出现不良反应例数9例,其中恶心、呕吐4例,复视、视物模糊3例,晕针现象2例,均于停药及停止针炙治疗后好转.结论 连续臂丛阻滞在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较传统的药物和理疗具有治疗效果确切,镇痛完全的特点,可成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重要临床治疗手段.

  • 血清survivin定量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彭乙华;曾恒礼;蔡燕;陈玉华;严宗逊;康后生;陈敏

    目的 探讨血清生存素(survivin)测定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检测健康对照组(22 例健康体检者)、乳腺癌患者无转移组(24例)和乳腺癌患者有远处转移组(32例)血清surviv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血清survivin表达水平为0.31±0.06 ng/ml;无转移的乳腺癌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为0.49±0.05 ng/ml;有转移的乳腺癌患者survivin表达水平为1.02±0.18 ng/ml.统计软件分析显示与健康对照组相比,survivin在乳腺癌患者(包括无转移组和转移组)的表达升高(P<0.01) ;而乳腺癌转移组中survivin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结论 血清survivin的蛋白质表达的定量检测可作为乳腺癌发生和转移的预警指标之一.

  • 青年乳腺癌VEGF-C和VEGFR-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作者:李志刚;黄桂林

    目的 探讨青年乳腺癌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特点和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收集44例临床病理资料完整的青年乳腺癌病例(年龄在35岁以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与患者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状况进行比较分析.选取同期45岁以上中老年妇女乳腺癌患者44例进行对照.结果 青年组乳腺癌VEGF-C及VEGFR-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18%及61.36%,中老年组分别为38.64%及40.91%.青年组VEGF-C阳性表达率及程度显著高于中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EGFR-3阳性表达率及程度也显著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VEGF-C与VEGFR-3表达呈正相关(P<0.05),VEGF-C、VEGFR-3与TNM分期、腋淋巴结转移数目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TNM分期增加及腋淋巴结转移数目的 增多,二者阳性表达率显著升高.结论 青年乳腺癌侵袭性强、预后差可能与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高表达有关;监测青年乳腺癌组织中VEGF-C及VEGFR-3的表达情况对判断其预后及指导治疗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 扩大标准大骨瓣并部分内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临床分析

    作者:叶宇;贾军;石小峰;尹夕龙;仪立志

    目的 通过对比扩大标准大骨瓣并部分内减压手术与传统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对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探讨扩大标准大骨瓣并部分内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07年10月至2011年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5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n=26)和对照组(n=24),研究组患者均采用扩大标准大骨瓣并部分内减压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根据两组治疗结果对比其疗效.结果 治疗观察10 个月,根据Jennett-Bondy预后分级,研究组Ⅰ级2例(7.69%),Ⅱ级2例(7.69%),Ⅲ级5例(19.23%),Ⅳ级13例(50%),Ⅴ级4例(15.39%);对照组Ⅰ级2例(8.33%),Ⅱ级5例(20.84%),Ⅲ级6例(25%),Ⅳ级8例(33.33%),Ⅴ级3例(12.5%).研究组存活患者恢复好(Ⅳ~Ⅴ级)17 例,占65.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例(45.83%),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应用扩大标准大骨瓣并部分内减压手术治疗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相较于传统单纯标准大骨瓣减压手术,虽无法明显降低病死率,但可明显提高治愈好转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 地佐辛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严国胜;刘泽文;刘会长

    目的 评价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行LC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并随机分为3组.观察组:关腹前30 min分别肌肉注射地佐辛0.1 mg/kg(A组,n=20)、0.2 mg/kg(B组,n=20) 对照组:给予5 ml 0.9%氯化钠溶液静注(C组,n=20).比较3组患者全麻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时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拔管后苏醒室内患者恶心呕吐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3组患者的全麻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显著性;但拔管时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A组和B组明显低于C组(P<0.05),且无呼吸抑制;苏醒后VAS评分C组高,A组和B组次之(P<0.05).拔管后苏醒室内恶心呕吐的发生率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1).结论 0.2 mg/kg地佐辛于手术结束前30 min肌肉注射可以明显降低LC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

  •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比研究

    作者:苏凤丽

    目的 探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将2009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和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剔除肌瘤的数目多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术后并发症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剔除肌瘤的大直径、术后患者的平均高体温、平均排气时间和平均术后住院时间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无血肿形成.结论 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剔除术都具有微创和保留生殖功能的特点,经阴道剔除术术中出血少,剔除肌瘤数目较多,但其术后并发症较腹腔镜高,且适应症较为局限.术前要仔细对患者进行评估,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术式.

  • 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临床观察

    作者:孙莉

    目的 观察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实施阴道分娩的结局,探讨临床可行性及注意事项.方法 选择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产妇340例作为研究对象,符合阴道试产条件者实施阴道分娩,并按1∶1比例选择同期年龄、孕周类似的阴道分娩的初孕妇作为对照对象,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结局的差异.结果 340例中阴道试产50例(14.71%),试产成功44例(88.00%),无子宫破裂;6例试产过程中转急诊剖宫产.两组产时出血量、产程时间、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住院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剖宫产术后再妊娠阴道试产具有安全有效的,实施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进行良好的沟通、密切注意产程.

  • 经鼻内窥镜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58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亚珍

    目的 探讨经鼻内窥镜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临床经验.方法 选择2005年5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患者58例,在鼻内窥镜引导下进行手术治疗.其中8例因术前拟诊为上颌窦出血坏死性息肉采用内窥镜下柯-陆手术.58例患者术后均未行抗真菌治疗.结果 55例治愈.按要求随访不少于6个月,除了1例失访,其余患者原有症状均消失,未见复发.结论 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鼻窦炎的基本术式是鼻内窥镜术,该术式可以彻底清除病灶,纠正鼻腔结构异常,保证鼻窦通气引流.术后是否进行抗真菌治疗对疗效无明显影响.

  • 急救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呼吸衰竭的急救措施及其临床效果

    作者:黎明

    目的 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的急救措施及其临床效果.方法 对收治的32例重度有机磷中毒伴吸吸衰竭患者采取洗胃、肌注阿托品及氯解磷定、清除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例患者因呼吸衰竭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其余27例患者均治愈,治愈率达84.38%,机械通气时间4~12 d,平均8.6±2.5 d.患者治疗入院时血氧饱和度和胆碱酯酶分别为(52.3±3.8)%、(3 768.8±156.3)U/L,治疗第7天时血氧饱和度和胆碱酯酶分别为(96.3±2.5)%、(6 982.3±245.2)U/L,治疗后显著高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呼吸衰竭是引起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采取机械通气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缺氧症状,提高救治成功率,与此同时,需积极采取洗胃、肌注阿托品及氯解磷定、清除口鼻及呼吸道分泌物等配合治疗,可提高救治成功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壁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欧秀美;林秋兰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技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室壁瘤(LVA)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186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心电图技术和超声心动图技术在诊断LVA的敏感度进行比较.结果 186例AMI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为室壁瘤21例,占11.29%.21例LVA用超声心动图检查多见的异常室壁为前壁及左室心尖部15例,其次侧壁4例、下壁2例.敏感度为100%.②心电图检查以病理性Q波和V1~5多个导联ST段抬高(V1~V3≥0.2 mv;V4~V6≥0.1 mv),肢体导联(AVR除外)ST段持续抬高≥0.1 mV一个月以上为标准.诊断21例LVA患者中,前壁及心尖部占12例、侧壁4例、下壁2例,漏诊3例.诊断敏感度为85.7%.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心尖LVA的诊断应是首选,而心电图对AMI后LVA的初步诊断亦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CTA对Wingspan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评价

    作者:张广玉;米玉霞;王艳玲;尚万余;于冰

    目的 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标准,评价CT血管成像(CTA)对Wingspan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就诊于沧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接受Wingspan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于术后第6个月对随访患者进行CTA和DSA检查,分别测量血管狭窄程度,以DSA检查结果作标准,评价CTA对支架内再狭窄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3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术后支架内管径CTA和DSA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个月,16例患者完成CTA及DSA随访,4例患者发生支架内再狭窄(狭窄程度>50%),支架内管径CTA和DSA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于支架内再狭窄>75%的患者,CTA所测支架内管径显著小于DSA测量结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A对Wingspan动脉支架成形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程度<75%的诊断有较好的准确性,但对于狭窄程度>75%者存在夸大效应.

  • 三种检测方法在肺外结核病诊断中价值的探讨

    作者:王龙成;魏建华;宋广荣;许智芳;贾晶晶;王芳;马丽娟;席丽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菌素试验3种方法在肺外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将所观察对象分为两组,非结核病组121例及肺外结核病组132例,各组诊断采用双盲法,且有可比性.对非结核病组的血标本或痰标本及肺外结核组血标本或/和结核性胸膜炎的胸水标本、结核性腹膜炎的腹水标本、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标本和泌尿系结核的尿液标本、部分颈淋巴结结核干酪坏死分泌物标本进行PCR扩增及ABI-7 300仪器荧光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定量.应用统计学分析敏感性、特异性.对所选病例均同时做血清抗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菌素试验.结果 结核杆菌DNA检测肺外结核病的敏感性34.85%、特异性85.12%;血清抗结核抗体敏感性62.88%、特异性52.07%;结核菌素试验敏感性65.15%、特异性65.15%.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DNA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快速准确、特异性高、假阴性低、需时短,缩短了肺外结核诊断的检测时间,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有效支持.血清结核抗体检测及结核菌素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阳性结果提示感染结核分枝杆菌.3种方法是诊断肺外结核病必要的辅助方法.

  • 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20例报告

    作者:汤志高

    目的 研究利用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利用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治疗20例高血压脑出血,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20例中术后6个月日常生活自理(ADL)分级,Ⅰ级5例,占25.0%,Ⅱ级13例,占65.0%,Ⅲ级2例,占10.0%.结论 利用YL-Ⅰ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操作简单,疗效明确,对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患者神经功能损害及术后并发症有着明确的疗效.

  •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67例体会

    作者:白长友;金智勇;纪树青;李光友;宋庆伟

    目的 探讨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6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DHS内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延迟负重.结果 随访6~18个月,平均12.6个月,按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33例,良 21例,可10例,差3例,优良率达到80.60%.结论 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经颅多普勒监测重型颅脑损伤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分析

    作者:刘宝江;王守臣;赵爱军;杨立丰;冯宝静;徐小明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意义.方法 5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观察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应用TCD检测两组对象的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后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脑血流动力学检测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重型颅脑损伤后1~3 d开始出现血管痉挛、7 d左右达到高峰期、10 d以后逐渐消退.伤后1~3 d、5~7 d、10~14 d不同时间段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不同时间段的血管痉挛程度亦有显著差异.结论 TCD能够早期发现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痉挛,对于指导治疗及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呼吸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和耐药性分析

    作者:林辉斌;李伟杰;许志成;苏伟强

    目的 分析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细菌分布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呼吸重症监护室138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研究对象的细菌培养结果及药物敏感性情况.结果 革兰阴性杆菌占79.25%,以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为主;革兰阳性球菌占20.75%,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阴性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均<15%),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呋喃妥因耐药率较低(均<15%).结论 对呼吸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进行了分析,可为临床医生在对重症监护室下呼吸道感染进行经验治疗时提供重要参考价值.

  • 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61例临床体会

    作者:王红星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是一种是介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稳定型心绞痛(AS)之间的临床综合征[1],又称梗死前综合征,临床表现严重,易发展为AMI甚至猝死,有效地控制UAP的发作对于患者的预后及其重要.我院自2007年8月至2010年11月期间采用辛伐他汀治疗UAP 61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创伤性肋骨骨折影像学诊断方法探讨

    作者:李元锋;吴庆超

    人体肋骨呈细长弓状的扁骨,自后上斜行向前下,前方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由于其这个解剖特点,在X线的重叠、二维图像上漏诊、误诊并不少见,由此,带来很多医患矛盾及医疗纠纷.进行法医伤情及伤残等级鉴定时肋骨骨折的数量是一项重要指标[1].为此作者搜集相关文献结合工作实践,对创伤性肋骨骨折提高影像学诊断水平,做简要探讨.

  • 浅谈医学英语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作者:孙颖;李强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医学信息和国际交流日益增多,要求医生要具备用英语获取专业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能够撰写学术论文、摘要、病例报告等,并具有参加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的能力.因此,对当今的医学生不仅要求能"读懂"、"听懂"英语,而是要成为"听、说、读、写、译"的全面型应用人才.

  • 临床诊断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

    作者:宋淑菊;段婷

    临床诊断学是医学教育的一门主干课程,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医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要做到不断总结改进、探索改革.总结取得较好教学效果的体会有:合理的师资梯队;加强教材建设;优化教学方法,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手段等.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可以从提高临床医生的带教意识、注重带教资格认证、建立及应用标准病例库、课间见习实行分专业带教、改革考核模式等几方面加以改进.

  • 自拟活络解郁汤治疗脑出血术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作者:赵春蕾

    目的 观察自拟活络解郁汤治疗脑出血术后抑郁症的疗效.方法 将脑出血手术治疗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50例,予氟哌塞吨美利曲辛片1片日一次口服,加用活络解郁汤日一剂水煎服;对照50例,对照组服用氟哌塞吨美利曲辛片1片日一次口服.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0%,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5).结论 自拟活络解郁汤治疗脑出血术后患者抑郁症可明显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未见明显毒副作用.

  • 卵圆孔未闭并发缺血性脑卒中1例

    作者:王薇;毕鸿雁;赵亚明;张拥波;李继梅

    缺血性卒中是引起中老年人致残率及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而有近半数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未找到明确的病因.近年来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卵圆孔未闭导致的反常性栓塞与缺血性卒中有一定的相关性,是引起青年性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院收治的1例卵圆孔未闭并发缺血性脑卒中进行报道,并对其发病机制、诊断及治疗进行总结.

  • 大黄对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紊乱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黄光伟;任爱民;张淑文;王红;王超;王宝恩

    目的 探讨中药大黄对脓毒症大鼠肠道菌群紊乱的影响.方法 将42只SD雄性大鼠随机抽出12只为正常对照组,余下按照15 mg/kg腹腔注射内毒素方式建立内毒素脓毒症模型后,再随机分为模型组、大黄组,大黄组于制模后每日用大黄汤剂灌胃3次,模型组每日用相同剂量生理盐水灌胃3次,10天后用强迫排便法取各组大鼠新鲜大便进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4种菌的培养与计数,菌落计数以LgCFU/ g计算.结果 模型组与正常组相比较存在明显菌群紊乱,厌氧菌减少(P<0.05),需氧菌增多(P<0.05),厌氧/需氧比值降低(P<0.05);大黄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着明显的纠正菌群紊乱的作用,表现在厌氧菌增多(P<0.05),厌氧/需氧比值升高(P<0.05).结论 ①脓毒症大鼠存在肠道菌群紊乱;②中药大黄有明显的纠正菌群紊乱的作用.

临床和实验医学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03 04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2002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