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肝胆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

临床肝胆病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림상간담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5256
  • 国内刊号: 22-11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贾继东,牛俊奇 (执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中西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美冬;罗运权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急性胰腺炎的特殊类型,常因误诊、误治而极易引起严重并发症,是临床上棘手的疾病之一。近年来,中西医结合治疗 SAP 已经有了大量的探索和进展,并出现了许多新亮点,在临床治疗方面显现出独特优势。然而,目前治疗SAP 依旧沿用传统方法,有关治疗归类和文献整理的不足限制了其在临床治疗的效率和质量。从西医、中医角度分别整合归类现阶段 SAP 的有效治疗方式,以期为 SAP 临床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胰腺炎 治疗 综述
  •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在肝脏及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孔丽;金萌;赵素贤

    肝脏及胃肠道肿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治疗效果及预后差。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分子2(TIPE2)可负性调控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具有维持免疫稳态的作用。近年来发现 TIPE2可通过影响多条信号通路,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抑制作用。简述了 TIPE2的结构及功能,介绍了 TIPE2对 Ras、Ral、Rac 等肿瘤相关信号通路及其下游分子的调控作用,并对TIPE2在肝脏及胃肠道肿瘤中的作用及相关信号通路、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

  • 肝内胆管癌的诊断策略

    作者:粟立红;朱新宇;张缭云

    肝内胆管癌是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近30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因早期无特异临床表现,不易诊断,晚期治疗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差。因此,对于肝内胆管癌患者,早期筛查及诊断尤为重要。影像学检查是检测肝内胆管癌的重要手段,可以联合实验室指标、病理学检查提高诊断率,降低漏诊率,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选择。

  •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药物预防

    作者:王艾(综述);赵礼金(审校)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已逐渐成为诊治胆胰管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ERCP 术后胰腺炎(PEP)是其常见的严重并发症,近几年发生率已升至40%。如何预防 PEP 一直是临床研究的热点。对药物预防 PEP 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认为目前仍需大样本量的临床对照试验对预防药物是否有效进行证实,且佳用药时间、给药途径、剂量等方面也需进一步探究;此外,不同国家的人口特点、各年龄阶段人群均需列入临床研究的考虑范围之内。

  • PIVKA-Ⅱ在肝细胞癌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

    作者:李俊利;尚佳;宁会彬;郭恩恩;何佳

    肿瘤标志物早期诊断对肝细胞癌(HCC)患者长期生存预后非常重要。阐述了血清异常凝血酶原维生素 K 缺乏或拮抗剂Ⅱ诱导的蛋白(PIVKA -Ⅱ)在 HCC 早期诊断、预后评估和复发预测中的价值,发现其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与 AFP 联合能明显提高 HCC 的早期诊断率。认为动态检测 PIVKA -Ⅱ水平变化能够较好地协助临床正确评价 HCC 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和复发,可以作为 HCC 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

  • 肝肺吸虫病1例报告

    作者:余琴;赵礼金;涂奎;王甸北;王芳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因“右上腹疼痛7 d”入院。7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呈阵发性胀痛,无放射性。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以“右肝占位性病变:怀疑肝囊肿/肝癌”收住院。患者自诉曾食未煮熟的淡水虾。查体:全身皮肤、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心肺查体未见异常。右上腹轻微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墨菲征阴性,剑突下可扪及肿大肝脏,质稍硬,触痛,肝区叩击痛;脾未扪及,麦氏点无压痛,肝肾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WBC 11.40×109/L,嗜酸细胞比例41%,嗜酸细胞绝对值4.63×109/L。肝功能:ALT 64 U /L;HBsAg 阴性。尿、便常规未见明显异常。辅助检查:胸片未见异常。腹部彩超提示:肝右叶不均质低回声区,右肾结石。上腹部 CT 平扫+增强提示:肝实质内多发结节,隧道影低密度、部分融合,边缘模糊,增强扫描病变轻度强化(图1),可能为寄生虫感染,胆管细胞癌等,建议活组织检查。腹部 MRI 提示:T1低信号,T2高信号区肝实质内或边缘强化,形态不规则囊肿(图2)。入院后积极完善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后,于2016年1月7日在全麻下行开腹右肝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提示:送检肝组织内可见脓肿形成,脓肿壁可见上皮样细胞增生,周围较多嗜酸性细胞浸润,脓肿内可见大量夏科雷登晶体形成(图3),寄生虫性肝脓肿,倾向于肝肺吸虫病,需密切结合临床确诊。感染科会诊后考虑肺吸虫病感染,给予吡喹酮治疗。口服吡喹酮1个月后复查腹部彩超结果示:肝脏术后,肝左叶及剩余肝右叶、胆、胰、脾、双肾声像图未见明显异常,随诊。

  • 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合并胆管癌1例报告

    作者:李兆鑫;马文聪;张平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65岁,因“上腹部不适半月余,巩膜黄染1 d”于2014年11月23日入本院治疗。入院时精神状态可,食欲欠佳,偶有恶心,无呕吐,无畏寒、发热。既往体健。入院时查体:皮肤、巩膜轻度黄染,腹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腹壁静脉未见曲张,腹软,右上腹部可触及一大小约3 cm ×3 cm 质软包块,活动度欠佳,触之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功能:AST 296 U/L,ALT 305 U/L,GGT 676 U /L,ALP 141 U /L,TBil 24.2μmol /L,DBil 11.1μmol /L,IBil 13.1μmol /L。肿瘤标志物:CA24-245.37 U /ml, CA19-9110.98 U /ml ,CEA 4 ng/ml。血常规、血淀粉酶无异常。肝胆脾胰多排 CT 平扫+三期增强(图1a ~h)示:胆总管扩张,宽约1.9 cm,局部可见结节样软组织影,大小约2.0 cm,增强扫描可见明显强化。胰头部见一不规则结节样低密度影,大小约3.0 cm,其内可见分隔,局部可见与胰管沟通,增强扫描边缘及分隔强化,呈延迟强化,胰腺体尾部形态尚可,胰管未见明显扩张。胆道核磁水成像(图1i)示:胆总管扩张,走行至胆总管末端截断。术前诊断考虑:梗阻性黄疸,胆总管末端占位性病变,胰腺占位性病变,胰腺囊腺瘤可能性大。

  • PEG -IFNα-2a 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停药后因免疫耐受复发1例报告

    作者:杨彩霞

    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2岁。2014年2月初,因痔疮手术行常规检查发现:HBsAg 阳性,转氨酶升高,HBV DNA 2.71×108拷贝/ml;肝抗原谱 M2-3E 阳性,余阴性;腹部 CT:肝脏Ⅳ段小囊肿,右肾上极小囊肿。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开始服用恩替卡韦(ETV)、熊去氧胆酸治疗。为进一步明确诊断,2014年4月18日就诊于北京佑安医院。相关检查结果详见表1,特种蛋白系列、自身抗体系列、抗核抗体谱、线粒体抗体 IgG 及肝抗原谱均为阴性,甲状腺功能、AFP 及特异质、岩藻糖苷酶、肿瘤标志物正常,甲型肝炎总抗体>60.0 IU /L。腹部 CT:肝右叶下极低密度灶,考虑良性病变可能,肝右叶小血管瘤可能,双肾多发囊肿。肝穿刺提示:轻中度小叶性肝炎,恢复期,不除外药物或化学物因素所致;少数汇管区单个核细胞较密,考虑伴病毒感染,是否为慢性乙型肝炎,需结合临床血清学分析。免疫组化结果示:HBsAg 阴性,HBcAg 阴性,胆管型细胞角蛋白7阳性。

  • 舒普深致中重症急性胰腺炎严重凝血功能障碍1例报告

    作者:娄丽丽;赵旭;王思睿;郭晓林

    舒普深是临床上比较常用的带有β-内酰胺酶抑制剂(舒巴坦钠)的三代头孢菌素,在多年临床抗生素敏感性调查中,始终具有良好的抗菌敏感性。但近年来应用舒普深导致凝血障碍等问题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关注,其主要机制为引起部分凝血因子缺乏,从而导致凝血功能异常,表现为 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严重时可致肉眼血尿、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等[1]。笔者在应用舒普深时,1例患者发生了严重凝血障碍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 胰性脑病的诊治现状

    作者:张永国;郭晓钟

    胰性脑病(PE)是胰腺炎的严重并发症,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介绍了胰酶激活、细胞因子、感染、水电解质紊乱、维生素缺乏等因素参与 PE 的可能发病机制。归纳了 PE 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特点,指出 PE 临床表现特异性不强,缺乏可靠的生化诊断指标,无明确的诊断标准。阐述了 PE 的诊治策略,指出 PE 的重点在于积极有效地治疗原发病,大部分 PE 患者随着胰腺炎病情的缓解而好转。

    关键词: 胰性脑病 诊断 治疗
  • 胰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发展历程

    作者:勾善淼;吴河水

    胰腺癌是所有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患者预后情况差的之一,总体5年生存率仅约5%,即使进行了根治性切除,患者5年生存率也仅为20%左右。复发和转移是影响胰腺癌患者术后生存的关键因素,其中易发生淋巴结转移是胰腺癌的重要特点,因而淋巴结的清扫范围一直是胰腺癌根治术的一个热点问题。对胰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总结,认为规范化的淋巴结清扫是改善胰腺癌术后患者预后的关键因素之一。

  • 胰腺炎与脂肪肝的关系探讨

    作者:高帆;祁兴顺;侯悦;郭晓钟

    胰腺炎系一种常见的、病死率高的消化系统疾病。临床医生常会遇到胰腺炎合并脂肪肝的患者。从脂肪肝在胰腺炎患者中的患病率、脂肪肝对胰腺炎预后的影响、妊娠急性脂肪肝诱发胰腺炎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以探讨胰腺炎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胰腺炎 脂肪肝 预后
  • 急性胰腺炎外科干预的时机及技术探讨

    作者:李非

    急性胰腺炎病情复杂多变,早期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但是早期针对急性胰腺炎的某些病因,需及时行外科干预,以控制其发病病因。而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后期,针对局部并发症,讨论了外科治疗的时机,对经皮穿刺置管引流和视频辅助微创手术等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微创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孰优孰劣、如何合理选择视频辅助微创技术等方面目前还存有争议,今后需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 胰腺癌化疗方案的选择及疗效评价

    作者:卓萌;崔玖洁;王理伟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肿瘤,其治疗极具挑战。近年来发现药物治疗不仅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术前及术后辅助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也是晚期胰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可使胰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及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以吉西他滨、氟尿嘧啶类药物为基础的传统化疗在晚期胰腺癌治疗中疗效有限,目前分子靶向治疗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基于胰腺癌诊治相关指南或共识并结合现有胰腺癌治疗领域重要的临床试验研究,阐述了胰腺癌的化疗选择方案及疗效评价,相信随着新药的研发及新技术的应用,未来胰腺癌的治疗一定会有新的突破。

  • 《2016年美国东部创伤外科学会成人胰腺损伤的临床管理指南》摘译

    作者:谢志波;邹蔡峰(译);傅德良(审校)

    1概述胰腺外伤较罕见,但容易导致急性出血、胰漏/瘘、脓肿和胰腺炎等并发症,死亡率高。当患者发生创伤性胰腺损伤时,须综合考虑患者生命体征、危及生命的合并其他损伤,以及胰腺损伤程度等各方面因素才能制订出佳的治疗方案。

  • 2016年国际胰腺外科研究小组共识声明:胰腺术后乳糜漏的定义和分类

    作者:顾广亮;杨桂元(译);钱祝银(审校)

    乳糜漏是腹部手术后公认的潜在严重并发症。近期文献表明腹腔内乳糜漏,包括乳糜性腹水,在胰腺切除术后患者中发生率可高达10%。由于扩大切除病例数的增加,乳糜漏的发生率可能会进一步增加。

  • 《2016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儿童肝癌治疗指南(医生版)》摘译

    作者:彭忠;祁兴顺;何樟秀(译);韩涛;郭晓钟(审校)

    1儿童肝癌概况1975年以来,虽然儿童肿瘤的发病率呈缓慢增加趋势,但肿瘤在儿童和青少年中仍相对罕见。儿童或青少年肝癌患者应前往具备经验丰富的肿瘤多学科专家团队的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专家团队包括初级护理师、小儿外科医生、放射肿瘤科医生、儿童血液病专家、康复专家、儿童护理专家、社会护工以及精神病专家,以保证患者接受正规治疗、支持护理和康复训练,继而改善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

  • 中国梦:没有乙型肝炎的未来

    作者:樊蓉;尹雪如;侯金林;刘志华

    HBV 感染是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阻断 HBV 母婴传播是消灭病毒性肝炎对我国人群危害的主要手段之一。新研究结果证实了妊娠晚期使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治疗可进一步减少 HBV 母婴传播。同时,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于2015年7月25日启动了“乙型肝炎母婴零传播工程”(“小贝壳”项目),旨在通过移动医疗工具对乙型肝炎孕妇进行规范化管理,以达到进一步减少甚至消除 HBV 母婴传播的目的。目前我国抗击乙型肝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信随着这项新研究的发现以及“小贝壳”项目的启动,终将会实现没有乙型肝炎的未来。

  • 急性胰腺炎的液体治疗:复苏时机、液体种类及监测方法

    作者:吴东;钱家鸣

    胰腺微循环障碍和缺血是急性胰腺炎起病阶段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器官灌注不足是该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在入院后初12~24 h 液体复苏是急性胰腺炎早期重要的内科治疗方法,及时而合理地补液有助于改善预后。但关于液体种类、输液速度及监测手段仍缺乏高质量的临床证据,有待更多的随机对照试验加以研究。

  • 《临床肝胆病杂志》稿约

    作者:

    《临床肝胆病杂志》于1985年创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吉林大学主办,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学术支持的医学专业期刊。影响因子为1.127,在中国消化病学类核心期刊中排名第3位。

    关键词:
  • 《临床肝胆病杂志》第十五届编委会(2015-2018年)

    作者:

    关键词:
  • 《临床肝胆病杂志》微信平台查稿功能介绍

    作者:《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

    关键词:
  • 《临床肝胆病杂志》将为论著类文章增加视频服务

    作者:《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

    为了给读者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和阅读方式,本刊现为论著类文章、特别是外科类文章(如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等)提供视频服务。论文结果中如有相关视频文件可以在采编系统投稿时一并上传,文章录用后,我们会将视频放在官网上,同时文章中会附视频二维码,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观看。

    关键词:
  • 《临床肝胆病杂志》2017年1-7期“重点号”选题

    作者:《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

    为使作者了解我刊的编辑出版计划,及时地为我刊惠赐稿件,我刊编委会确定了2017年1-7期“重点号”选题:1期胰腺疾病的诊断及治疗;2期胆道疾病的外科治疗;3期肝纤维化及肝硬化;4期肝胆胰疾病的微创治疗;5期中西医结合肝胆胰疾病;6期丙型肝炎;7期肝癌的诊断和非手术治疗。

    关键词:
  • 肠促胰素的应用与急、慢性胰腺炎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付兴

    【据《Diabetes Obes Metab》2016年11月报道】题:肠促胰素的应用与急、慢性胰腺炎发生风险的相关性研究(作者 Knapen LM等)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方法(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和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是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有效新药。虽然基于肠促胰素的治疗方法与胰腺炎的发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相关证据与急性胰腺炎相矛盾,并且对于慢性胰腺炎,证据也不够充分。为进一步明确肠促胰素的应用与急、慢性胰腺炎或其他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来自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医学中心的 Knapen 等开展了一项基于人群的队列研究,数据来源于英国临床实践研究数据链(CPRD 2007-2012)。将182428例应用1种或1种以上的非胰岛素抗糖尿病药物(NIAD)的成人患者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和其他应用 NIAD 的患者相比,肠促胰素使用者(n =28370)采用 Cox 回归分析校正了胰腺炎患者的风险比(HRa)和95%可信区间(95%CI)。对生活方式、疾病和药物史方面进行了校正。在敏感性分析中,使用了新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
  • 肌少症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

    作者:暴文春;祁兴顺;李宏宇

    【据《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2016年11月在线报道】题:肌少症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发生肝性脑病的危险因素(作者 Nardelli S 等)肝性脑病(HE)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的重要并发症。本项前瞻性研究旨在探讨肌少症与TIPS 术后发生 HE 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 鲁索替尼在骨髓增殖性肿瘤相关的内脏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晓晰;祁兴顺;郭晓钟

    【据《Am J Hematol》2016年11月报道】题:鲁索替尼在骨髓增殖性肿瘤相关的内脏静脉血栓患者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作者 Pieri L 等)内脏静脉血栓(SVT)是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血管并发症之一。意大利研究人员 Pieri 等设计了一项Ⅱ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鲁索替尼在 MPN 相关 SVT 患者中降低脾肿大和改善疾病相关症状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
  • 门静脉血栓仅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还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作者:暴文春;祁兴顺;李宏宇

    【据《Ann Hepatol》2016年11月报道】题:门静脉血栓仅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还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作者 Borjas -Almaguer OD 等)非肿瘤性门静脉血栓(PVT)与预后的关系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评估非肿瘤性 PVT 对肝硬化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以及非肿瘤性 PVT 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患病率。

    关键词:
  • 通过分析血清糖蛋白2能从血清学角度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后

    作者:蒉乙文

    【据《Clin Chem Lab Med》2016年11月报道】题:通过分析血清糖蛋白2能从血清学角度进行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及预后(作者 Roggenbuck D 等)糖蛋白2(GP2)是胰腺主要的酶原颗粒膜糖蛋白,有报道称它在急性胰腺炎的动物模型中有升高。

    关键词:
  • 无刚毛鳞甲复合体同源物样蛋白2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血清球蛋白的关系

    作者:赵洁茹;范超;郑煦暘;秦源;张沛欣;李梦苑;王亚宁;张颖;郝春秋;贾战生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 CD4+CXCR5+PD -1+T 淋巴细胞与血清球蛋白之间的相关性,明确外周血滤泡辅助性 T 淋巴细胞(Tfh)转录因子无刚毛鳞甲复合体同源物样蛋白(Ascl)2的表达在慢性 HCV 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5月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收治的住院或门诊初治 CHC 患者46例,另选取实验室健康成年实验人员以及本院健康体检者3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外周血中 Tfh 细胞在 CD4+T 淋巴细胞中所占比例及其亚群(CD4+CXCR5+PD -1+T 淋巴细胞)变化,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球蛋白水平,并通过 real -time PCR 检测Tfh 细胞中 Ascl2 mRNA 表达情况;分析各指标变化与 HCV 感染的相关性。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结果 CHC 患者外周血 Tfh 细胞与 B 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 =0.5823,P =0.0112),外周血 B 淋巴细胞与球蛋白呈正相关(r =0.4509,P =0.0316),Tfh 细胞与球蛋白呈正相关(r =0.5835,P =0.0383);CHC 患者外周血 Tfh 细胞中 Ascl2 mRNA 表达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019±0.666 vs 6.437±5.776,t =4.552,P =0.0019)。结论 Tfh 细胞与 CHC 患者血清中球蛋白的产生有一定的联系,转录因子 Ascl2可能参与 HCV 感染过程中 Tfh 细胞的分化发育。

  • 江苏苏启东市 HBV 感染相关疾病的医疗费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宇婷;黄慧瑶;秦海松;姚红玉;陈松;郁冬梅;代敏;陈陶阳;曲春枫;石菊芳

    目的:量化江苏省启东市 HBV 感染相关疾病的例均医疗费用,并分析其构成及影响因素。方法基于启东市人民医院与启东市传染病医院,采用时间阶段连续病例整群抽样法,选取2012年 HBV 感染相关原发性肝癌(n =217)、乙型肝炎肝硬化(n =234)、慢性乙型肝炎(CHB,n =136)住院患者,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及门诊费用合计(例均医疗费用)及相关基本和临床信息。采用专家咨询法,调查急性乙型肝炎、HBsAg 无症状携带者和 HBV 隐匿感染者的例均医疗费用。不同年份的费用采用2014年医疗保健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转换。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组内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 SNK -q 检验;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法)进行例均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探讨。结果 HBV 感染相关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肝硬化、CHB 患者2010-2012年的例均医疗费用分别为30183元、22066元和15703元,住院费用分别为29058元、21383元和15394元,占例均医疗费用的比例分别为96.3%、96.9%、98.0%;药品费用分别占例均住院费用的55.0%、73.4%和78.2%;3种疾病患者的住院次数(F 值分别为89.1、67.7、11.5,P 值均<0.001)、治疗方案(F =21.8、t =-2.1、t =-3.7,P 值分别为<0.001、0.039、<0.001)、医保类型(t 值分别为3.1、2.6、2.7,P 值分别为0.002、0.011、0.012)是例均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临床分期仅为 CHB 患者例均医疗费用的影响因素(分为轻、中和重度,多因素分析:β=1.238,F =5.9,P =0.021)。急性乙型肝炎患者例均医疗费用为5950元,HBsAg 无症状携带者或 HBV 隐匿感染者的年均医疗费用为770~1540元。结论 HBV 感染相关疾病的医疗费用随着病情加重逐步递增,该数据将为后期疫苗或筛查干预的经济学效果评价提供基线信息。

  • 壳脂胶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效果观察

    作者:宁惠明;欧强;黄玲;汤群

    目的:观察壳脂胶囊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2月于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就诊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50例,分别予壳脂胶囊和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疗程2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脂水平及肝/脾 CT 值的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 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 AST[(49.2±21.7)U /L vs(119.5±44.2)U /L, t =10.0,P <0.01;(52.4±33.1)U /L vs(115.2±48.3)U /L,t =7.6,P <0.01]、ALT[(41.8±14.8)U /L vs(92.8±42.1)U /L,t =8.1,P <0.01;(42.9±16.6)U /L vs(95.3±40.4)U /L,t =8.5,P <0.01]、GGT[(52.3±23.7)U /L vs(168.4±85.9)U /L,t =9.2, P <0.01;(54.8±30.2)U /L vs(177.6±88.7)U /L,t =9.3,P <0.01]、TG[(1.78±1.01)mmol /L vs(3.52±2.35)mmol /L,t =4.8, P <0.01;(2.51±1.08)mmol /L vs(3.65±2.43)mmol /L,t =3.0,P =0.02]、TC[(3.81±1.28)mmol /L vs(6.13±5.22)mmol /L,t =3.0,P =0.02;(3.63±1.39)mmol /L vs(5.27±4.54)mmol /L,t =2.6,P =0.03]水平及肝/脾 CT 比值[肝/脾 CT 比值:(0.94±0.16)vs(0.74±0.18),t =5.8,P <0.01;(0.89±0.13)vs(0.70±0.20),t =5.6,P <0.01]均较各自治疗前均明显改善。治疗结束时,治疗组在 TC、TG 水平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3.5、2.8,P 值均<0.01)。结论壳脂胶囊能有效改善肝功能,降低血脂水平,减轻肝脂肪变性程度,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脾切除术前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黎建云;涂传清;贺德;王典文;黄灿;张旭艳;冯春

    目的:分析激素治疗无效或停药后复发的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脾切除术前 T 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细胞的变化,探讨其与脾切除后 ITP 早期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5年12月于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治疗的ITP 脾切除患者32例,随访时间3~60个月,按脾切除疗效分为早期复发组(脾切除后6个月内复发,PLT <30×109/L)及有效组(脾切除后 PLT >30×109/L 且较切除前 PLT 增加2倍以上)。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患者脾切除术前外周血 T 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3+CD8+、CD3+CD4+/CD3+CD8+、CD3-CD19+)及 CD56+CD16+自然杀伤细胞的百分比(CD3-/CD16+CD56+)。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 Fisher 检验。结果早期复发组患者11例(占34.4%),有效组21例(占65.6%)。早期复发组脾切除术前 CD3+CD4+、CD3+CD4+/CD3+CD8+明显低于有效组[(21.7±5.4)% vs (32.6±4.1)%,t =6.39,P =0.015;0.65±0.21 vs 1.29±0.36,t =3.92,P =0.003];早期复发组脾切除术前 CD3+CD8+明显高于有效组[(34.5±5.9)% vs (26.8±6.6)%,t =-3.20,P =0.030];两组患者 CD3-/CD16+CD56+、CD3-CD1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结论行脾切除术治疗前 CD3+CD4+、CD3+CD4+/CD3+CD8+低的 ITP 患者,术后易出现复发,提示 T 淋巴细胞亚群异常可作为 ITP 脾切除疗效预测的参考指标之一。

  • 自身免疫性肝病首诊临床特征的年代变迁

    作者:李燕妮;周璐;张洁;邓宝茹;郭丽萍;张君;王邦茂

    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在不同年代中,首诊时临床特征的改变、首诊肝硬化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的变化趋势,以及首诊途径和肝穿刺病理结果的变化情况,总结 AILD 患者首诊特征的年代变迁,为早期筛查和规范化诊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5年12月514例首诊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科的 AILD 患者,根据时间划分为2个年度段,即2000年1月-2007年12月(n =86)、2008年1月-2015年12月(n =428),比较患者首诊年龄、疾病特征、诊断途径、首诊肝硬化及其并发症的比例、合并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情况和肝穿刺病理特征。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不满足χ2检验条件则采用校正χ2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结果514例 AILD 患者中,326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06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62例为 PBC -AIH 重叠综合征、2例为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18例为 IgG4相关胆胰疾病。以2007年12月31日为分界点,2个年度段的患者首诊为肝硬化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3.72% vs 29.91%,χ2=84.996,P<0.05)。514例患者中204例(39.69%)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首诊无症状),男女比例分别为6.4%(13例)、93.6%(191例),2007年后因体检发现转氨酶升高而就诊的无症状女性患者比例增多(22.4% vs 50.3%,χ2=16.525,P <0.01)。514例患者中97例(18.87%)为因合并其他疾病从相关科室(如风湿免疫科)转诊的患者,男女比例分别为32.0%(31例)、68.0%(66例),2007年前后相关科室转诊女性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4% vs 14.0%,χ2=4.640,P =0.031)。2007年前后首诊消化道出血女性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3% vs 4.0%,χ2=51.184,P <0.01)。171例合并其他肝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AILD 患者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比例为34.5%(59例)。在2006-2015年完成的244例 AILD 患者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中,每年肝纤维化/肝硬化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487,P =0.004);2014-2015年间 AILD 患者肝活组织检查肝纤维化/肝硬化比例为25.5%,2006-2007年为70.0%,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28,P =0.009)。结论自身免疫性肝病患者中,因体检筛查发现肝功能异常而初诊的比例明显上升,但首诊年龄呈下降趋势,初诊时肝硬化及并发症的发生率逐年下降。提示对查体发现转氨酶升高的患者进行规范的免疫学检查,重视疾病早期诊断,对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肝移植术后发生人细小病毒 B19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张达利;臧红;高银杰;郭桐生;周霞;贺希;刘鸿凌

    目的:观察肝移植术后发生人细小病毒 B19(HPV B19)相关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PRCA)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07年7月-2016年7月于解放军第三○二医院行肝移植术后定期随访的患者420例,其中5例患者短期内 Hb 水平进行性下降,骨髓细胞学检查提示红系造血障碍,HPV B19 IgM阳性,排除其他病因后诊断为 PRCA。予人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调整免疫抑制剂等治疗。观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外周血细胞分析中网织红细胞计数(RC)、Hb、WBC、PLT、骨髓象改变,以及肝功能、肾功能等相关指标变化。结果给予人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输注 RBC 等综合治疗后,5例患者乏力、气短、头晕等症状明显减轻,外周血细胞分析中 Hb、RC 水平明显恢复,贫血得到纠正。结论对于 HPV B19相关 PRCA 患者,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人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等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 1例携带 HFE 基因剪切突变的遗传性血色病患者家系调查

    作者:宁会彬;何佳;李俊利;刘俊平;肖二辉;尚佳

    目的:探讨1例新型的遗传性血色病(HH)患者家系 HFE 基因突变形式。方法对确诊的1例 HH 患者分析其与5位相关亲属的血色病基因,提取血液基因组 DNA,采用 PCR 扩增相关基因 HFE、HJV、HAMP、转铁蛋白受体(TfR)2、SLC40A1的外显子、内含子剪切序列,琼脂糖凝胶电泳、纯化后,双向直接测序检测突变位点。结果先证者肝功能异常,血清铁(SI)、总铁结合力(TIBC)、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均升高,HFE 基因外显子 EXON2的区间序列2号内含子第4个碱基出现 T→C 纯合突变(IVs 2+4T→C,C /C 纯合,splicing,异常),HJV、HAMP、TfR2、SLC40A1未见异常,患者儿子出现与其相同纯合突变,3位亲属存在杂合突变,1位亲属无异常突变。结论基因检测在血色病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HFE 基因 IVs 2+4T→C 突变可能是新型的中国HH 的致病遗传基因突变类型。

  • 乌司他丁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胰腺炎的 Meta 分析

    作者:李路;韦宏成;冯淑芬

    目的:评价乌司他丁预防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的有效性。方法检索 Cochrane 图书馆、PubMed 、EMBASE、CNKI、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乌司他丁预防 ERCP 术后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1970年至2016年6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选择试验、提取资料和评估方法学质量,采用 RevM5.3软件进行 Meta 分析,各纳入研究间的异质性分析采用χ2检验,采用漏斗图评估发表偏倚情况。结果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共923例患者。乌司他丁预防 ERCP 术后胰腺炎[优势比(OR)=0.26,95%可信区间(95%CI):0.13~0.53]、高淀粉酶血症(OR =0.47,95%CI:0.33~0.67)、腹痛(OR =0.56,95%CI:0.34~0.91)的效果均优于安慰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0002、<0.001、0.020);乌司他丁预防 ERCP 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腹痛的效果与加贝酯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52、0.13、0.79);小剂量乌司他丁预防 ERCP 术后胰腺炎、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与加贝酯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 值分别为0.49、0.25)。基于乌司他丁预防 ERCP 术后胰腺炎分析结果绘制的漏斗图稍欠对称,提示可能存在一定的发表偏倚。结论乌司他丁(剂量≥15×104 U)可有效预防一般人群 ERCP 术后胰腺炎及高淀粉酶血症、腹痛,建议术前开始使用。

  • 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安全性评价的 Meta 分析

    作者:李伟男;杨刚;李敬东;唐涛;李强;李勇

    目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普外科复杂的手术之一,本研究旨在评估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通过计算机系统检索中文数据库、外文数据库有关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文献,检索时间自1994年1月至2016年4月,由两位研究者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数据。采用 Stata12.0软件对手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胰漏发生率、消化道排空障碍发生率进行分析,运用 Begg 秩相关检验及 Egger 线性回归法检验发表偏倚情况。结果加速康复外科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风险比(RR)=0.748,95%可信区间(95%CI):0.680~0.824,P <0.001],胰漏发生率的比较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 =0.894,95%CI:0.734~1.089,P =0.266),加速康复外科组消化道排空障碍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 =0.520,95%CI:0.400~0.670,P <0.001)。结论加速康复外科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是安全、有效的,但加速康复外科中的一些措施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仍需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

  •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小龙;涂彦渊;王巍;袁祖荣;唐健雄;唐文皓;王伟艺

    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上防治 PD 术后胰瘘提供一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2月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行 PD 治疗的75例患者临床资料,对胰瘘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比较腹腔镜 PD 与开腹 PD 术后胰瘘发生率。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或 Fisher′s 精确概率法,多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模型。结果75例患者中21例(28%)发生胰瘘,A 级胰瘘7例,B 级胰瘘11例,C 级胰瘘3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有无胰管扩张及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水平是术后胰瘘发生的影响因素(χ2值分别为6.868、12.990、4.383,P 值分别为0.009、<0.001、0.004)。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表明,年龄≥65岁(95%可信区间:2.551~187.550)、胰管不扩张(95%可信区间:5.210~487.321)是 PD 术后胰瘘发生的危险因素(P 值分别为0.005、0.001)。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管淀粉酶水平≥5000 U /L 对术后胰瘘发生有一定预测作用。腹腔镜 PD 胰瘘发生率与开腹 PD 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8.8% vs 30.5%,P >0.05)。结论对于年龄≥65岁、胰管不扩张及术后第1天引流液淀粉酶水平≥5000 U /L 的患者,应尽早采取临床相关措施,避免胰瘘的发生。

  • 早期通便、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高压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强;唐才喜;冯斌;杨凯庆;贺明连;赵志坚

    目的:探讨早期通便、引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株洲市中心医院肝胆胰外科2009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2例 SAP 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常规治疗组(22例)和通便引流组(30例)。比较两组2周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率、腹内压降至15 cm H2 O 以下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胰腺感染率和病死率的差异。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早期通便引流组患者2周内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及腹腔间隔室综合征发生率显著降低(31.8% vs 10.0%,22.7% vs 3.3%,χ2值分别为3.89、4.68,P 值分别为0.049、0.031),胰腺感染率及病死率显著下降(40.9% vs 13.3%,22.7% vs 3.3%,χ2值分别为5.15、4.68,P 值分别为0.023、0.031)。与常规治疗组相比,早期通便引流组患者腹内压降至15 cm H2 O 以下时间[(4.7±1.0)d vs (8.3±0.9)d]、肠鸣音[(3.0±0.5)d vs (6.5±0.9)d]及排气排便恢复时间[(3.8±0.7)d vs (7.8±0.9)d]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值分别为1.02、6.67、2.13,P 值均<0.01)。结论 SAP 早期采取通便、引流可有效降低腹腔高压的程度,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一定程度缓解 SAP 的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出现,从而显著改善 SAP 的预后。

  • 超声造影评估胰腺癌周围血管受侵程度及可切除性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站;唐少珊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CEUS)观察胰腺癌侵犯周围血管情况,探讨术前 CEUS 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2月-2014年10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经手术探查或术后病理证实为胰腺癌的患者25例,术前均行 CEUS 检查。观察病灶与胰周大血管的关系,评估受侵犯程度,同时进行评分,与术中探查及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别计算胰周大血管受侵率、术前 CEUS 评估胰周血管受侵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CEUS 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总符合率及约登指数。结果术前 CEUS 诊断血管受侵42条,术中所见血管受侵41条;术前 CEUS 评估可切除者17例,术中探查判定可切除15例,CEUS 评估胰腺癌可切除的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70.0%,总符合率为84.0%,假阳性率为30.0%,假阴性率为6.7%,阳性预测值为82.4%,阴性预测值为87.5%,约登指数为0.633。结论 CEUS 评估胰腺癌周围大血管受侵程度与术中判断相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CEUS 评估胰腺癌可切除性与术中判断对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符合率,能较为准确的评估胰腺癌对胰周大血管的浸润程度,为术前评价胰腺癌的可切除性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 神经前体细胞表达下调蛋白9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吴铁龙;薛丽莉;戴圆圆;盛颖玥;王文远;薛育政

    目的:检测神经前体细胞表达下调蛋白(NEDD)9在胰腺癌和癌旁组织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胰腺癌进展、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05年8月-2010年12月于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治疗的98例胰腺癌患者的癌和癌旁组织样本,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患者胰腺癌和癌旁组织中 NEDD9的表达,并对 NEDD9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胰腺癌组织中 NEDD9的高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7.1% vs 41.8%,χ2=4.592,P =0.032)。胰腺癌组织NEDD9的表达与患者 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相关(χ2值分别为45.02、20.41、36.21,P 值均<0.001);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有无肝转移无相关性(P 值均>0.05)。结论 NEDD9可能在胰腺癌的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有可能作为评估胰腺癌预后的分子指标和治疗靶点。

  • 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孟艳;朱莹;张亚庆;邹凌云;张秋楠

    目的:探讨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CysLTR)1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月-10月葫芦岛中心医院收治的病理确诊为胰腺癌的患者42例,收集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 real -time PCR 检测组织 CysL-TR -1 mRNA 相对表达量,并对患者随访1年。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 -t 检验。胰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癌组织中 CysLTR -1 mRNA 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371±0.0205 vs 0.0168±0.0114,t =6.58,P <0.001);CysLTR -1 mRNA 相对表达量与患者的 TNM分期(t =2.731,P =0.009)、分化程度(F =10.537,P <0.001)和淋巴结转移相关(t =3.408,P =0.002)。随访期内死亡17例,存活25例;死亡患者 CysLTR -1 mRNA 相对表达量高于存活患者(0.0456±0.0217 vs 0.0313±0.01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1,P =0.03)。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比值比(OR)=6.92,95%可信区间(95%CI):1.30~36.82,P =0.02]、分化程度(OR =5.71,95%CI:1.44~22.62,P =0.01)以及淋巴结转移(OR =9.62,95%CI:2.23~41.46,P <0.001)是影响胰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控制患者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分化程度、肿瘤发生部位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后,CysLTR -1 mRNA 表达量仍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OR =1.11,95%CI:1.07~1.15,P =0.03)。结论 CysLTR -1参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作为判断胰腺癌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汁性腹膜炎的术后感染状况分析

    作者:杨亚林;徐志杰

    目的:探讨并发胆汁性腹膜炎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OC)后对机体系统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影响的差异。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6月于上海市利群医院明确诊断为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合并胆汁性腹膜炎的45例患者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根据手术治疗途径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 LC 组(n =23)和 OC 组(n =22);观察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死亡情况;在术前及术后的第1、3、6天采集患者血液样本,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中性粒细胞、血清 CRP、红细胞沉降率(ESR)、IL -6的水平变化情况以及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LC 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显著少于 OC 组[(5.4±2.7)d vs (10.2±3.5)d,t =-5.46,P <0.001];LC组术后发生腹腔脓肿1例(4.3%),OC 组为6例(27.3%),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P =0.03)。两组患者术后病死率为17.8%(8/45),其中 LC 组1例(4.3%),OC 组7例(3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P =0.02)。OC 组并发腹腔脓肿死亡4例,并发肺栓塞死亡1例;并发心肌梗死死亡两组各1例。两组患者术前各项炎症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3、6天 LC 组患者中性粒细胞、血清 CRP、ESR(除术后第1天)、IL -6水平均低于 OC 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此外,OC 组患者术后内毒素浓度显著高于 LC 组患者(P <0.05),但两组患者术后第2天左右内毒素水平回归正常。结论 LC 相较于 OC 能降低内毒素血症的发生概率和系统炎症反应的水平,有利于短暂免疫防御的建立,可降低术后感染风险。

  • 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的预警因素分析

    作者:王春秋;马颖才;朱智勇;袁玲

    目的:探讨胆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的早期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就诊于青海省人民医院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入院3 d 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CRP、ALP、GGT、DBil、胆总管直径、结石直径、氧分压、尿胆原。将研究对象分为单纯胆管结石组和胆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组;2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筛选采用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单纯胆管结石组和胆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组比较,性别、CRP、ALP、GGT、DBil、胆总管直径、氧分压、尿胆原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值均<0.05);进一步二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比值比(OR)=4.24,P <0.001]、CRP≥3 mg/dl(OR =2.39,P =0.030)、GGT≥224 U /L(OR =4.33,P <0.001)、ALP≥198 U /L(OR =2.76,P =0.010)、DBil >73μmol /L(OR =2.57,P =0.020)、胆总管直径≥13 mm(OR =8.21,P <0.001)、氧分压<80 mm Hg(OR =31.23, P <0.001)、尿胆原≥2+(OR =2.28,P <0.001)是胆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的危险预警因素。结论胆总管结石并发化脓性胆管炎可早期发现危险因素,以便更好的选择手术时机和方式。

  • 解剖性肝切除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观察

    作者:王甸北;赵礼金;涂奎;余琴

    目的:探讨解剖性肝切除术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12月于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行肝切除术的117例肝内胆管结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解剖性肝切除66例(试验组)、非规则性肝切除51例(对照组)。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当日引流量,术后第3天血清 AST、ALT 及 TBil 值,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出院后2个月~2年患者的一般情况,肝功能指标,腹部 B 超、CT 或 MRI 检查结果,统计有无结石残留、复发情况。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303.1±51.6)min vs (246.5±36.2)min,t =6.963,P<0.01),但是与对照组相比,其术中出血量少[(467.9±80.6)ml vs (565.9±92.0)ml,t =6.026,P <0.01]、术后当日引流量少[(212.6±54.9)ml vs (358.3±69.4)ml,t =12.682,P <0.01]、术后并发症少(10.6% vs 25.5%,χ2=4.497,P =0.034)、术后残石率低(4.5% vs 15.7%,χ2=4.192,P =0.041)、住院时间短[(13.4±2.6)d vs (21.9±3.2)d,t =15.427,P <0.01],试验组术后第3天血清 AST、ALT、TBil 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ST:(62.7±25.4)U /L vs (114.8±37.0)U /L,t =9.024,P <0.01;ALT:(91.3±35.7)U /L vs (149.5±53.3)U /L,t =7.067,P <0.01;TBil:(31.8±10.4)μmol /L vs (51.3±14.3)μmol /L,t =8.531,P <0.01]。结论解剖性肝切除在尽可能保留残肝功能的前提下,做到彻底清除病灶,具有术后残石率及复发率低、术后恢复快等特点,其疗效优于非规则性肝切除。

  • 勘误

    作者:

    本刊2016年第32卷第11期樊蓉等“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现状及展望”一文,因作者疏忽出现错误,现予以更正:文中2.1小节第三段“但在高病毒载量人群中(HBV DNA≥108 IU /ml),联合治疗的 HBV DNA 阴转率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80.4% vs 69.8%,P =0.046)”更正为“但在高病毒载量的 HBeAg 阳性人群中(HBV DNA≥108 IU /ml),联合治疗的 HBV DNA 阴转率显著高于单药治疗组(79% vs 62%,P =0.018)”。

    关键词:
  • 勘误

    作者:

    本刊2016年第32卷第11期梁晓华等“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联合脾动脉栓塞对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和肝功能的影响”一文,因作者疏忽出现错误,现予以更正。

    关键词:
  • 离心机转速及相对离心力的正确表示

    作者:

    离心机转速用 rpm 表示已是非法定单位的写法。正确的写法是:当低速离心时(1万转以下)用 r/min 表示;当高速或超速离心时(1万转以上)用相对离心力“×g”表示,g 是斜体,前面是乘号。

    关键词:
  • HBV 感染者耐药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庞婷;邢卉春

    目的:探讨 HBV 耐药基因突变与肝细胞癌(HCC)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12月31日在北京地坛医院进行 HBV 耐药基因突变检测,且为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经治,但 HBV DNA 仍可检测到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随访,以出现 HCC 为临床结局。分析 HBV 感染者耐药基因突变与 HCC 发生的相关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并采用 log -rank 检验比较组间 HCC 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有22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 HBV 耐药基因突变检测结果中未检测到耐药基因突变者占45.37%(103/227),检测到耐药基因突变者占54.63%(124/227)。HBV 耐药基因突变组与未突变组的 HBV DNA 载量分别为(5.19±1.60)log10 IU /ml、(5.44±1.75)log10 IU /m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 =-1.134,P =0.258)。HBV 耐药基因突变组与未突变组中肝硬化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4.19%(30/124)、16.50%(17/103),两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χ2=2.026,P =0.155)。中位随访时间为28个月(4~58个月),HCC 发生率为7.49%(17/227)。HBV 耐药基因突变者的 HCC 发生率为9.68%(12/124),未检测到 HBV 耐药基因突变者的 HCC 发生率为4.85%(5/103)。发生 HCC 的患者中基线时检测出 HBV耐药基因突变者占70.59%(12/17),未发生 HCC 的患者中基线检测出 HBV 耐药基因突变者占53.33%(112/210)。结论在抗病毒治疗过程中 HBV DNA 未被有效控制的患者,其 HCC 发生率与未进行抗病毒的患者 HCC 发生率结果相当,有较高的 HCC 发生的风险;若出现 HBV 耐药基因突变,其发生 HCC 的风险可能较高,未来需更长时间、更大样本的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 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效果观察

    作者:孙力波;赵晓飞;张海涛;武聚山;林栋栋;臧运金;伏志;李宁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其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6月于北京佑安医院就诊的34例行射频消融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22例,腹腔镜下射频消融10例,开腹肝切除联合肝血管瘤射频消融2例。观察采用不同射频消融方法进行治疗的患者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射频消融治疗均顺利完成,超声引导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组、腹腔镜下射频消融组和开腹肝切除联合肝血管瘤射频消融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5.45±27.33)min、(97.90±32.37)min、192.5 min,术后中位住院时间分别是3、3、10.5 d。术中、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完全缓解率为94.1%(32/34),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未见病灶复发。结论射频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肝血管瘤治疗方式,严格把握手术指征以及个体化选择射频手术方式十分重要。

  • 隔姜灸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郁脾虚型原发性肝癌的效果观察

    作者:诸佳瑜;徐望;陈闯;欧杰;毛素菲;莫晓丽;陆冬玲

    目的:观察隔姜灸足三里、涌泉穴配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住院的中医证候属肝郁脾虚证的原发性肝癌初诊患者60例,随机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行 TACE 治疗,术后均给予常规护肝、护胃、止痛、止吐等对症支持治疗。艾灸组在此基础上,自TACE 术前1 d 开始进行艾灸治疗。施灸穴位取双侧涌泉穴、双侧足三里,1次/d,30 min /次,连续施灸8 d。于术前1 d 和术后7 d记录肝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中医证候评分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 EORTC QLQ -C3问卷结果变化。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Mann -Whitney U 检验。结果艾灸组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9.692,P =0.046)。艾灸组中医证候显著改善7例,部分改善16例,总有效率为77%;对照组中医证候显著改善5例,部分改善9例,总有效率为4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8,P =0.027)。生活质量方面,艾灸组患者疲倦、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以及总体健康状况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t 值分别为2.722、2.530、2.538、3.144,P 值分别为0.011、0.017、0.017、0.004)。结论双侧足三里、涌泉穴隔姜灸配合 TACE 治疗原发性肝癌,可减轻TACE术后不良反应,改善患者中医证候及生活质量,体现了“局部+全身”的综合治疗模式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特点和优势。

  • 女性肝硬化患者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初步探讨

    作者:李丽;李红芳;易为;庄虔莹;胡玉红;蒋红丽

    目的:探讨女性肝硬化患者性激素水平的变化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门诊或住院的女性肝硬化患者30例作为肝硬化组,无慢性肝病而因其他疾病就诊或体检的非肝硬化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患者血清中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孕酮(PRGE)、睾酮(T)水平。比较两组的绝经比例及性激素水平。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结果对照组绝经13例(43.33%),肝硬化组绝经23例(76.67%),肝硬化患者绝经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44,P =0.008)。E2水平肝硬化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4.489,P <0.01);FSH 和 T 水平肝硬化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10、-4.082,P 值均<0.01)。结论女性肝硬化患者的部分性激素水平与正常女性存在差异,与男性肝硬化患者的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相较也具有不同特点,可能与慢性肝病的发病和进展有关,提示肝硬化的性激素治疗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效果观察

    作者:张东旭;骆子义

    目的:观察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治疗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VB)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0年12月-2013年7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肝硬化 EVB 患者84例,随机分为套扎组(A 组,应用 EVL 联合生长抑素、埃索美拉唑治疗)、对照组(B 组,应用生长抑素、埃索美拉唑治疗),每组42例。观察2组止血率、再出血率、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等,了解 EVL 后静脉曲张根除率、早期再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 Mann -Whitney U 检验,组内两两比较采用 Wilcoxn 符号秩和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 Kruskal -Wallis H 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 Fisher 确切概率法。生存率的计算采用 Kaplan -Meier 法,比较不同组别的生存情况采用 log -rank 检验。二分类资料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 logistic 回归方法。结果 A、B 2组止血率分别为97.62%、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29)。A 组1年~2年(15.38% vs 38.89%,χ2=5.323,P =0.021)、2~3年(15.38% vs 48.48%,χ2=10.448,P =0.001)再出血率均低于 B 组。A 组14例(33.33%)有不良反应,B 组7例(16.67%)有不良反应。A 组3年内死亡4例,B 组3年内死亡9例。A 组治疗后1周的 ALT、AST 水平较治疗前1周明显改善(Z 值分别为-2.177、-2.044,P 值分别为0.029、0.041),2组治疗后1周的 PTA、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Alb 均较治疗前1周明显改善(A组:Z =-4.007,t =3.866,Z =-4.152,t =-4.623,P 值均<0.001;B 组:t =-5.069,Z =-3.870,Z =-3.909,Z =-5.245,P 值均<0.001),2组治疗后1周的 PTA 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Z =-3.902,P <0.001)。A 组 EV 总消失率为85.71%,复发率为14.29%,肝功能分级与门静脉内径之间有明显关系(F =3.319,P =0.047)。入院症状、住院天数、Child -Pugh 分级、合并自发性腹膜炎、门静脉内径、PT、INR、ALT 是套扎后早期再出血危险因素(P 值均<0.05)。结论 EVL 是治疗肝硬化 EVB 的一种安全、有效且并发症少的重要手段。

  • 主编致辞

    作者:贾继东;牛俊奇

    2017年承载着希望向我们悄然走来。值此千里莺歌之际,谨代表《临床肝胆病杂志》编委会和编辑部,向一年来给予我们关爱帮助和辛勤付出的各位编委、审稿专家、作者、读者表示衷心地感谢!向所有给予我们关注支持的同仁和朋友们致以美好的新年祝福!

    关键词:
  • 坚持学术公正和独立,推动肝脏病学科健康发展

    作者:任红;牛俊奇;陈成伟;贾继东;庄辉

    近年来,随着基础研究、药物开发与临床研究的进展,有关肝脏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理论、新药物、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临床治疗观念也不断更新。目前通过3到6个月的全口服抗病毒治疗,能够使95%以上的慢性丙型肝炎达到临床治愈。长期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能够改善肝脏炎症坏死、逆转肝纤维化和早期肝硬化,减少肝硬化失代偿及肝细胞癌的发生,而且针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复制过程及机体免疫应答诸多环节的新药研发也取得重要进展,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目标逐步提高到追求临床治愈或功能性治愈阶段。药物性、酒精性、脂肪性、遗传代谢性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规范诊疗也日益受到重视,有效地促进了临床诊疗水平的提高。各种综合治疗手段的合理应用,提高了肝功能衰竭、肝硬化代偿期/失代偿期患者的内科治疗效果,减少了死亡和对肝移植的需求。多学科团队综合诊疗模式也明显改善了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如能得到大范围推广应用,必将大幅度提高我国肝细胞癌的治疗水平。

    关键词:
临床肝胆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