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临床医学 > 临床肝胆病杂志

临床肝胆病

临床肝胆病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Hepatology 림상간담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 吉林大学
  • 影响因子: 1.42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1-5256
  • 国内刊号: 22-1108/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12-80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临床肝胆病杂志》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吉林
  • 主编: 贾继东,牛俊奇 (执行)
  • 类 别: 临床医学
期刊荣誉:
  •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异常激活与肝癌靶向治疗

    作者:严晓娣;董志珍;姚登福

    肝细胞恶性转化和癌变过程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IGF-IR)异常活化.IGF-IR过表达既可作为肝癌早期诊断的标志,又可作为肝癌靶向治疗的新靶点,且具有应用前景.本文对IGF-IR信号通路异常激活及分子靶向治疗肝癌等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Th17在常见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作者:魏琳琳;周莉;时红波;段钟平

    近年研究发现,Th17细胞是一类新的CD4+ Th细胞亚群,在多种肝脏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成为免疫学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本文详细阐述了Th17细胞与各类肝脏疾病关系的研究概况,以期为肝脏相关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探讨

    作者:张勇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已成为胆囊良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总结近年来各种确切的手术安全措施,建议重视围手术期影像学的检查和术前高危因素的处理,加强手术技巧的训练,积极引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以尽可能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

  •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例报告

    作者:付菲;林影;刘晶华;张晓红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acute fatty liver of pregnancy,AFLP)是一发病急剧,进展极快的妊娠晚期孕妇特有疾病1.其病理改变是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重要器官的脂肪变性.起病急骤,病死率高,常伴有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or diffuse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肾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严重并发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非心源性疾病过程中,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炎症性损伤导致通透性增加,继发急性高通透性肺水肿和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1],临床表现为顽固性低氧血症、呼吸增快和呼吸窘迫[2],病死率高.AFLP合并ARDS近年受临床关注[3],本文回顾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近年内发生的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现报道如下.

  • 幼儿急性重症胰腺炎1例报告

    作者:朴美英;宋丽君

    1 病例介绍患儿,女,18个月,因腹痛、发热2d,嗜睡1d于2011年9月急诊入院.患儿入院前3d进食"生豆角",第2d突然出现腹痛,继之出现发热及呕吐,体温38.0℃左右,呕吐物含少量豆角豆,就诊于当地医院,按"重症感染、豆类植物中毒、急性胰腺炎?",予以洗胃,洗出物中含有数个豆角粒,同时静点"头孢他啶、地塞米松、维生素B6"等,无好转,并出现嗜睡等精神症状,为进一步诊治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入院时查体:一般状态欠佳,血压128/60 mm Hg,心率120次/min,呼吸35次/min,血氧98%以上,表情淡漠萎靡,嗜睡,未见皮肤蓝斑,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瞳孔对光反射存在,咽略充血,腹略胀,上腹部肌紧张,压痛明显,无明显反跳痛,未触及包块,肠鸣音0-1次/min,双足末端凉,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心、肺部及神经系统查体无异常.

  • 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与手术方式选择

    作者:吕文平

    手术是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主要手段,但是我国许多医疗机构对肝胆管结石病的手术方式选择很是不规范,导致肝胆管结石病术后结石残留率和复发率居高不下.本文认为肝胆管结石病的临床分型对肝胆管结石病手术方式的选择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根据临床经验,分别对肝切除术、胆肠吻合术、胆管切口取石术以及肝移植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适应症予以阐述.同时,将解放军总医院应用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技巧以及解剖性肝切除治疗肝胆管结石病的创新技术予以简述.

  • 美国肝病学会和美国移植学会2012年实践指南:成人肝移植成功后的长期管理

    作者:孙晓东;叶军锋;付裕;谭璐东;王传磊;蒋超;陈庆民

    1 序言本实践指南经由美国肝病学会和美国移植学会联合批准通过.本指南为已经成功接受了成人肝移植的受体提供了一个基于数据支持的术后长期管理策略.本指南的撰写基于以下几个方面:(1)正式的已经发表的来自世界各国的回顾和分析性文献(通过Medline题目检索获得);(2)美国医师协会卫生实践评估手册;(3)实践指南,包括美国肝病学会关于发展和应用的政策性实践指南,以及美国胃肠病学会对实践指南的政策说明;(4)指南作者在专业领域的实践经验.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苟卫;王燕玲;徐筱玮;徐文伟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肝源性糖尿病(HD)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是否应用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糖尿病饮食及综合护肝、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给予恩替卡韦0.5 mg,口服,1次/d,观察52周的治疗效果.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清HBV DNA水平,肝功能(ALT、AST、TBil、Alb),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两组间计量资料比较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治疗52周后,治疗组有29例患者(80.56%)出现病毒学应答,26例(72.22%)肝功能恢复和糖尿病控制;对照组有7例患者(19.44%)出现病毒学应答,16例患者(44.44%)肝功能恢复和糖尿病控制.两组病毒学应答率及糖尿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0,P<0.01;x2=5.774,P<0.05);治疗组肝功能、血糖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HBV DNA阳性的乙型肝炎肝硬化伴HD,不但能有效抑制病毒DNA复制,促进肝功能恢复,也能有效控制HD.

  • 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

    作者:陈念;柯柳;蒋忠胜;温小凤;苏明华

    目的 分析HBeAg阴性、ALT正常的HBV感染者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 89例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均接受肝组织穿刺病理学检查,并行肝炎病毒标志物、血清HBV标志物和HBV DNA检测,分析其HBV DNA水平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结果 89例患者的肝组织病理结果大部分异常,其中肝组织炎症分级≥G2者70例,占78.6%;纤维化分期≥S2者66例,占74.2%.不同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分级患者之间的HBV DNA定量有明显的差别(F=2.678,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0.327,P<0.01);不同肝纤维化分期患者之间的HBV DNA定量也有明显的差别(F=2.625,P<0.05),而且二者呈正相关(rs =0.314,P<0.01).结论 HBeAg阴性的慢性HBV感染者血清HBV DNA定量与肝组织病理损伤程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如HBeAg阴性慢性HBV感染者HBV DNA滴度明显升高,应及早进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并指导抗病毒治疗.

  • HBV感染者血清自身抗体的检测分析

    作者:徐熙鹏;张钊冠;车媛媛;包金;单红丽;黄晶

    目的 探讨HBV感染者体内自身免疫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取120例HBV感染者作为HBV阳性组,其中HBV携带者,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各30例;同时选取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间接荧光法测120例HBV感染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抗核抗体(ANA)及抗平滑肌抗体(SMA),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抗线粒体抗体M2型(AMA-M2),采用散色比浊法测类风湿因子(RF),采用印迹法测抗可溶性肝抗原/抗肝胰抗原抗体(SLA/LP)、抗肝肾微粒体抗体Ⅰ型(LKM-1)、抗肝细胞浆抗体Ⅰ型(LC-1).结果 (1)HBV阳性组自身抗体总阳性率为48.3%,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x2=30.375,P<0.05);(2) HBV携带组、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自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40%、40%、56.7%、56.7%,组间比较x2=3.337,P=0.3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自身抗体以ANA、RF为主,ANA滴度以1∶100为主,荧光类型以“均质型”、“颗粒型”为主;(4)对ANA滴度≥1∶320者进行肝谱分析,肝硬化组有2例AMA-M2阳性,说明HBV感染有自身免疫肝病发生的可能;(5)自身抗体阴性组和阳性组AS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自身抗体在肝功能破坏方面起一定的作用.结论 HBV感染者体内存在多种自身抗体,并由于自身抗体的存在造成肝功能进一步损伤,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 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14例诊治分析

    作者:陈国度;孟翔飞;王敬;向昕

    目的 探讨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的诊治方法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肝胆外科2002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14例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14例患者猝死4例,其余10例按不同诊断治疗方法分为3组:出血后保守治疗组2例;出血后立即行剖腹探查、止血术组5例;出血后立即行选择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及介入栓塞(TAE)治疗组3例.对其诊治要点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结果 本组病例死亡6例,治愈8例.保守治疗2例均失败(100%),后均接受DSA检查及TAE治疗,1例死亡;剖腹探查、止血5例,2例确诊(40%)后治愈(40%),余3例术后又接受DSA检查及TAE治疗,1例死亡;出血后立即行选择性DSA检查及TAE治疗组3例,确诊3例(100%),治愈3例(100%).所有病例共行选择性DSA检查8例,确诊8例(100%),经TAE治疗9次(8例),有效8次(89%),治愈6例(75%);其中经2次TAE治疗1例,死亡2例.死亡病例中4例猝死,1例为2次TAE治疗后肝功能衰竭死亡,另1例为剖腹转栓塞止血后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选择性DSA检查是本病的首选诊断方法.TAE治疗应作为本病的首选治疗方法.胆道术后假性动脉瘤的形成与手术操作有关,应重在预防.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术的联合应用

    作者:李健;李学远;陈红兵;杨少伟;王健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小切口胆总管探查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方法 本组2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均来自2007年12月至2012年7月我院收治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切除胆囊并解剖显露胆总管前壁,镜下确定腹壁切口位置,做3 ~5 cm切口入腹,经小切口切开胆总管,取石钳取石后根据情况用纤维胆道镜/硬性输尿管镜行胆道探查取石.结果 本组无1例中转扩大切口手术,手术时间90 ~160 min,平均(120±10) min;住院时间10 ~20 d,平均13 d;21例拔除“T”管痊愈出院;2例术后“T”管造影B超检查右肝管残留结石,带管出院,术后6周经胆道镜取石痊愈;2例肺部感染,伤口均甲级愈合.结论 该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多发结石创伤小,较单纯小切口安全,比全腹腔镜术式节省时间,取石彻底,适合基层医院.

  • Mirizzi综合征合并消化道瘘5例诊治分析

    作者:蒲竞;李久澄;崔兰兰;米泰宇

    目的 探讨Mirizzi综合征合并消化道瘘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2011年11月间经手术证实的5例Mirizzi综合征合并消化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例Mirizzi综合征患者术前经B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检查,按Csendes分型法分为Ⅱ型1例、Ⅲ型3例、Ⅳ型1例.术中证实合并消化道瘘,行Roux-肝总管空肠吻合术2例,行肝圆韧带胆管修复术3例,患者住院时间短14 d,长28 d,平均23 d.术后胆漏2例,经腹腔冲洗后自行闭合.结论 Mirizzi综合征在胆道损伤的基础上合并消化道损伤时,术前诊断困难,手术操作复杂,术前应对手术复杂程度有充分的估计及准备,并根据探查结果选择手术方式.

  • 肝内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作者:崔龙;徐智;凌晓锋;王立新;候纯升;王港;周孝思

    目的 探讨微创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方法、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总结2006年5月至2012年11月采用完全腹腔镜治疗肝内胆管结石15例.手术方式包括腹腔镜单纯肝脏切除、腹腔镜单纯胆道探查取石,或者联合保留Oddi括约肌的皮下通道胆囊或游离空肠肝胆管成形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残留结石率26% (4/15).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率100%.平均随访29个月(2~80个月),术后吻合口狭窄1例,未见结石复发.结论 认真掌握手术适应证,仔细操作,合理利用胆道镜及皮下通道,可实现肝内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

  •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切割时间与碳氧血红蛋白含量的关系

    作者:章琪;张清河;张从雨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切割时间与外周静脉血碳氧血红蛋白(COHb)含量的关系.方法 选择腹腔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分别于手术切割开始及结束时抽取患者外周静脉血测定COHb含量,对比其前后变化、分析其与切割时间变化的关系.结果 腹腔镜手术完成38例,2例患者中转开腹.患者外周静脉血COHb含量术后(11.07%±1.18%)较术前(1.44%±0.26%)明显升高(P<0.05),且在一定时间内与手术切割时间呈正相关(r=0.85).结论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产生的CO可导致外周静脉血COHb含量升高,且手术切割时间越长,COHb含量升高越明显.

  • 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残余结石573例临床分析

    作者:韩庆;邓浩源;庄礼钊;邓雪松;范子冰;詹勇强;倪勇;张敏杰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治疗胆道术后残余结石的方法及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1月-2012年12月应用纤维胆道镜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57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73例患者中536例取净结石,取净率93.5%.取石次数1~7次,平均为(2.36±1.45)次.治疗期间一过性发热23例(4.0%),腹泻42例(7.3%),并发胆道出血7例(1.2%),胰腺炎3例(0.5%),窦道穿孔5例(0.9%),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纤维胆道镜技术是治疗术后胆管残余结石的安全、有效方法,应作为常规技术推广普及.

  • 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道狭窄的病因分析

    作者:吴晓峰;林栋栋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非吻合口胆道狭窄(NABS)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0年12月年肝移植病例175例,对早期(2004年1月-2006年12月)93例与后期(2007年1月-2010年12月)82例的2组患者发生NABS的危险因素(性别、年龄、原发疾病、血型、是否保留T管、急性排斥反应、胆道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Child-Pugh评分、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无肝期时间和术后1周平均肝动脉血流)进行分析,每组按照是否发生NABS再分为2个亚组(发生组和未发生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患者发生NABS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早期非吻合口胆道狭窄的危险因素包括:是否发生胆道感染、是否留置T管和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在后期,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对NABS发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早期是否发生急性排斥反应对NABS发生有统计学意义(P =0.014).结论 早期肝移植导致NABS的危险因素通过围手术期的治疗干预,可以规避胆道感染和留置T管,降低NABS的发生.而后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虽然降低,但其对NABS的影响仍然明显.

  • 进一步提高胆囊癌诊治的总体水平

    作者:石景森;郑见宝

    原发性胆囊癌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女性多于男性.该病发病隐匿,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率低,恶性程度高,预后极差,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虽然外科手术技术不断进步,但手术切除率仍低.所以努力提高胆囊癌早期诊断率,开展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措施,把握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术式,是进一步提高胆囊癌诊治总体水平的重要措施.

  • 90例原发性肝癌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朱伟;李明;金满春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的临床特点,提高该病的早期诊断水平.方法 对90例PHC住院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收集同期住院的45例肝硬化患者的资料进行对比,以45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肿瘤指标[甲胎蛋白(AFP)及α-L-岩藻酸糖苷酸(AFU)],生化指标[HBV标志物、TBil、ALT、Alb、前白蛋白(PAB)、ALP、GGT、HBV DNA]及影像学资料.组间比较计量资料采用f检验及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结果 90例患者首发症状各异,缺乏特异性,中晚期患者居多.HBV总感染率为88.9%,感染模式以HBsAg阳性、抗-HBe阳性、抗-HBc阳性为主,占55.6%,40 ~6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76.7%.PHC组与肝硬化组比较两组间HBV DNA定量、TBil、AL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Alb与PAB,GGT及ALP肝癌组明显高于肝硬化组(P<0.01).PHC患者AFP和AFU水平明显高于肝硬化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联合检测较两者单项检测阳性率高(P<0.05).结论 应通过对高危人群定期随访,及时发现临床症状,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和超声、造影、CT、MRI等检查提高PHC早期检出率.

  • 没药甾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作者:贾晓黎;石娟娟;封婷;程延安;王蕤;刘静坤;党双锁

    目的 研究没药甾酮对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正常人肝细胞L-02作为对照,采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法观察不同浓度没药甾酮(5~100 μmol/L)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L-0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和凋亡发生.结果 不同浓度没药甾酮均可显著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大抑制率可达81.9%±1.92%(100 μmol/L);没药甾酮可使G0/G1期细胞比例增多,G2/M期细胞比例下降,可将细胞阻滞于G0/G1期;没药甾酮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发生凋亡,50μmol/L和75 μmol/L没药甾酮早期细胞凋亡率分别为24.91%±2.41%、53.03%±2.28%,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没药甾酮可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增殖并诱导凋亡,其作用可能与干扰细胞周期有关.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严重程度与腹腔内脂肪面积、身体质量指数及腰围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黄志鹏;苏智军;蒋建家;孙炳庆;林振忠;曾志雄

    目的 研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与腹腔内脂肪面积(VAT)、身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WC)的相关性.方法 127例NAFLD病例,根据彩超脂肪变严重程度分为轻、中、重三组,其中轻度61例、中度45例、重度21例,选择21例同期就诊的非脂肪肝患者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由专人测量身高、体重、WC,接受肝脏超声波检查及肝功能等检测,并接受腹部CT扫描,测量VAT、腹壁皮下脂肪面积(SAT)、腹部脂肪总面积(TA).计量资料呈正态分布且方差齐性者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方差不齐者以ANOVA(Welch法)比较,否则改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者再行两两比较.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不服从双变量正态分布或等级变量资料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 各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各组WC、VAT、TA、SAT、BMI、AST、ALT、GG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NAFLD严重程度与BMI、WC、VAT、SAT、TA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467(P=0.000)、0.503(P =0.000)、0.473(P=0.000)、0.280(P =0.001)、0.465 (P =0.000).结论 控制体重,尤其是中心性肥胖者,是预防NAFLD的重要措施之一.

临床肝胆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2000 01 02 03 04
1999 01 02 03 04
1998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