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 江苏医药杂志

江苏医药

江苏医药杂志

Jiangsu Medical Journal 강소의약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江苏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 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影响因子: 0.70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0253-3685
  • 国内刊号: 32-1221/R
  • 发行周期: 半月刊
  • 邮发: 28-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江苏医药编辑部
  • 出版地区: 江苏
  • 主编: 黄峻
  • 类 别: 医药卫生综合
期刊荣誉:
  • 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利云;李敏;黄绍光

    目的 研究分析慢性阻塞肺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后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VAP)的临床特点以及影响VAP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28例符合VAP诊断的COPD患者分成生存组和死亡组,分析其发病时间、病原菌分布等临床特点。并对年龄、APACHE-Ⅱ评分、意识障碍、插管时间、插管方式、制酸剂使用、多种抗生素应用、VAP发生时间、多脏器功能损害、病原菌混合感染等因素用SAS软件包加以分析。结果 VAP发生率为66.67%(28/42),发生在插管后6.96±4.89天,50%为早发性VAP。革兰氏阴性(G-)菌感染占70.33%,首位为嗜麦芽窄食单孢菌。VAP病死率为35.71%,其中APACHE-Ⅱ评分、多种抗生素应用、多脏器功能损害、病原菌混合感染两组间有显著差异。结论 COPD并发VAP50%发生在机械通气后4天内,主要由G-菌(嗜麦芽窄食单孢菌)引起临床应高度重视;多脏器功能损害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插管后应避免预防性使用多种抗生素,VAP发生时应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

  • 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的临床总结

    作者:张荣林;施广飞;周素真;王春;吉文庆;曹巧兰;毛丽娟

    目的 总结冠脉内支架植入术的经验及疗效。方法 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患者共9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共有106支血管115处病变,其中A型19处,B1型37处,B2型31处,C型28处。植入支架7种121只。所有病人均于术前术后常规口服阿斯匹林和抵克力得,对于部分病人酌情选用抗凝治疗。结果 121只支架全部植入成功,血管平均直径狭窄程度由术前75%~100%降低到术后-10%~10%。术后随访5~9个月复发心绞痛10例,7例经CAG证实为支架内再狭窄。无支架内急性或亚急性血栓形成。结论 冠脉内支架术治疗冠心病安全有效。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 霉酚酸酯对狼疮性肾炎患者体液和细胞免疫的影响

    作者:刘红;胡伟新;唐政;王庆文;刘栋;刘志红;黎磊石

    目的 观察新型免疫抑制剂霉酚酸酯(MMF)对难治性Ⅳ型狼疮性肾炎[LN(Ⅳ)]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23例难治性LN(Ⅳ)患者,用MMF治疗,观察治疗6个月内血清抗核抗体(ANA)、抗双链DNA抗体(A-dsDNA)、补体、冷球蛋白水平及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的变化。结果 (1)1个月后A-dsDNA抗体即全部转阴,低C4血症改善。(2)3个月时,ANA阳性、低C3血症及高冷球蛋白的比率亦非常显著的降低。(3)治疗后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比率轻度升高,但与治疗前无显著差异。结论 MMF能迅速有效抑制狼疮患者自身抗体产生,降低冷球蛋白水平,调整T淋巴亚群,这可能是MMF治疗难治性LN(Ⅳ)的重要机制之一。

  • 去甲氧柔红霉素与米托蒽醌为主的两种联合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疗效比较

    作者:吴汉新;钱思轩;盛瑞兰;何机典;敖忠芳

    目的 比较去甲氧柔红霉素(Idr)与米托蒽醌(Mitox)为主的两种联合化疗方案对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诱导缓解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Idr方案或Mitox方案诱导缓解治疗并能供评价疗效的难治性AL33例。结果 总有效率Idr方案组(44%)与Mitox方案组(38%)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有效率分别是50%和37%,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各为38%和40%,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完全缓解(CR)病例中位持续CR时间分别在7.5个月和3.5个月。两组毒副反应无明显区别,主要是较强烈的骨髓抑制。结论 Idr与Mitox治疗难治AL疗效及毒性均无明显差异,疗程中支持治疗均非常必要。

  • 血透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作者:孙倩美;夏成青;彭立人;刘慧兰

    目的 研究尿毒症血透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受损状况。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血透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及用铜仿膜、聚砜膜透析前激活T细胞(表达CD25的T细胞)数量,并与尿毒症未透析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尿毒症患者总的T淋巴细胞相对数、CD4+T细胞相对数、CD4+/CD8+值较正常组下降(P<0.05);CD8+T细胞相对数较正常组偏低(P>0.05);尿毒症未透析组及血透组表达白介素2受体IL-2R(CD25)的T细胞数均较正常组增加(P<0.01);铜仿膜透析组透前表达IL-2R的T细胞数较聚砜膜透析组增加(P<0.05)。结论 尿毒症患者存在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表现为T细胞数量减少、亚群内紊乱、T细胞处于前激活状态。

  • 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inker方案疗效总结

    作者:陈丽娟;盛瑞兰;许家仁;钱思轩;吴雨洁

    目的 分析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Linker方案的化疗疗效。方法 总结21例成人ALL的临床特征、分组及缓解率、复发率。结果 根据不良预后因素分成好、中、差三种预后组,例数分别为4例、10例和7例,经Linker方案治疗总完全缓解(CR)率76.2%,相应CR例数分别为4例、10例和2例,复发率68.8%,复发例数分别为2例、7例和2例。结论 Linker方案不是治疗成人ALL的唯一标准方案,成人ALL应根据不同预后组及MICM分型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 心肌灌注断层显像对冠心病诊断价值的探讨

    作者:李勋;刘志华;宋建平;蒋文平

    目的 探讨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I)在冠心病(CH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临床资料完整的CHD 91例(心绞痛49例,心肌梗死42例)和非CHD 34例患者,行MPI及冠状动脉造影(CAG)并对比分析结果。结果 (1)CAG诊断CHD敏感性为87.9%,特异性为100%;MPI诊断CHD敏感性为96.7%,特异性为52.9%。(2)MPI对1、2、3支及左主干(LM)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87.0%、90.9%、100%和100%;而对左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及LM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77.4%、59.1%、78.8%及100%。(3)心绞痛组MPI主要表现为可逆性缺损,而心肌梗死(心梗)组则以不可逆性和混合性缺损为主。结论 MPI阳性意义需结合临床进行判断,而阴性则基本可排除CHD,MPI和CAG在CHD诊断中互为补充可提高诊断正确性。

  • 正常中国人心脏各部位内皮素受体及其亚型的分布

    作者:方五旺;杨国平;杨笛;张寄南

    目的 了解正常中国人心脏各部位内皮素受体(ETR)及其亚型的分布。方法 125I-ET-1作为放射配基用放射受体分析法检测心肌细胞膜ETR及其亚型的变化。结果 正常人心脏各部位ETR数目不同,依序为右房≈左房>室间隔>右室>左室;亚型ETAR数目依次为右房≈左房≈室间隔>右室>左室;ETBR数目依序为右房≈左房>室间隔≈右室>左室。心脏各部位均以ETAR占优势,优势程度(ETAR/ETBR)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结论 正常中国人心脏存在ETR,以右房高,左室低,其亚型以ETAR占优势。

  •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密度与血小板钙含量相关性探讨

    作者:张晓良;徐标;冯毅

    目的 研究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淋巴细胞β肾上腺素能受体(β-AR)密度是否与细胞内高钙负荷有关。方法 26例CHF患者及性别、年龄结构相似的正常健康人15名,取晨间清醒空腹状态下静脉血,用3H-心得舒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测定淋巴细胞β-AR密度;以Fura2-AM作为荧光指示剂,用双波长荧光比值法测定血小板细胞内游离钙浓度(PCC);用125I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结果 心衰组β-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PCC与血浆NE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心衰组β-AR与PCC呈显著负相关(r2=0.58,P<0.001),与血浆NE水平无显著相关性;对照组β-AR无论与PCC还是血浆NE水平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CHF患者β-AR密度下降与细胞内钙含量增高有关。

  • 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单克隆抗体抑制兔血栓形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晓健;安广宇;董宁征;邵波静;阮长耿

    目的 评价抗人血小板膜糖蛋白Ⅲa单克隆抗体SZ21抑制兔血栓形成的能力。方法不同浓度的SZ21(0、10及20μg/ml)分别加入兔富血小板血浆(PRP)中,进行二磷酸腺苷(ADP)诱导的兔血小板聚集试验;体内注射SZ21(1.5mg/kg),注射前及注射后5、30及60分钟时制备兔PRP,分别进行聚集试验;用颈动静脉旁路血栓模型研究SZ21对兔血栓形成的作用,2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4组,体内注射SZ21,剂量为A组0.1mg/kg,B组0.4mg/kg,C组0.75mg/kg,D为对照组(SZ39 1mg/kg),然后测定血栓重量。结果 体外20μg/ml的SZ21对兔血小板抑制率为80%;SZ21体内注射60分钟时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血栓模型分组试验,各组平均栓重为A组31mg,B组21mg,C组20.2mg,D组31mg,B、C组与对照组间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单克隆抗体SZ21能有效抑制兔动静脉旁路血栓形成。

  • 氦氖激光血管内照射治疗高血压时对SOD及部分神经内分泌激素的影响

    作者:管耘园;华守明;张莉;金恒;王毅

     我院1997年2月~1999年6月对36例住院高血压患者行低强度氦氖(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ILIB),治疗前后检测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内皮素(ET)、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以确定其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作用。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男24例,女12例,年龄46~72岁,平均57.4岁。诊断按1999年WHO-ISH国际高血压诊断标准,其中1级10例,2级24例,3级2例;危险度分层1级中低危6例,中危3例,高危1例;2级中中危19例,高危3例,极高危2例;3级中高危、极高危各1例。  二、方法:所有患者以低盐饮食及利尿剂作为基础治疗,部分患者加用消心痛5~10mg,一日三次,试验前测右上肢肱动脉血压两次,取均值为试验始点。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行ILIB治疗,对照组维持原基础治疗不变,受试期间每日早晚各测血压一次,试验结束次日,两组仍按上述方法测量血压。激光照射采用长春医用电子公司CYW-Ⅲ型全电脑血管内照射激光治疗机,He-Ne激光波长632.8nm,输出功率2.0mW±0.1mW。通过激光导管将激光导入肘静脉血管,每次6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两组病人受试前及结束后次日,于清晨空腹抽血,放射免疫法检测PRA、AngⅡ、ALD、SOD、ET,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处理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及其他各项指标见表1,ILIB组治疗后除ALD外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

  • 激光心肌再血管化联合冠状动脉搭桥14例

    作者:陈鑫;蒋英硕;陈振强;徐明;秦星;郭子黄;高岩;鲍红光;穆心伟;唐建伟;肖力琼

      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的病人中不完全再血管化发生率可高达25%,对晚期心 脏事件的发生产生不良的影响。激光心肌再血管化(TMLR)亦称激光心肌打孔术,作为 治疗重症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已应用于临床。1999年6月~2000年6月,我们应 用CABG联合TMLR治疗重症冠心病人14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对象:14例中男10例,女4例。年龄60~73岁,平均(66.3±6.7 )岁,心 绞痛(CCS)Ⅱ级2例,Ⅲ级5例,Ⅳ级7例;有心肌梗死病史4例(33.3%),合并 二 尖瓣返流和室壁瘤各1例,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各7例;有吸烟史8例。2例曾多次经皮冠状动 脉腔内成形术(PTCA)和 支架术仍有频发心绞痛。冠状动脉造影显示3支血管病变11例,余为2支病变。5例合并左冠 状动脉主干病变。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EF,%)34~79,平均48±16。

  • 彩色多普勒检测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观察

    作者:徐倩君

     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新生儿死亡和儿童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主要原因。为探讨新生儿HIE脑血流变化,近3年我院对95例新生儿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及对比分析,结果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1.观察组为HIE患儿73例,男49例,女24例,胎龄39.2±0.5周;均有宫内窘迫,产程缺氧或出生时窒息史。依据全国儿科1990年济南会议标准诊断及分度,重度19例,中度28例,轻度26例;其中23例有CT对照检查。2.对照组为正常足月分娩新生儿22例,男14例,女8例,胎龄40.5±0.3周,Apgar评分9~10分。其母孕期无高危妊娠史,无神经系统及先天性心脏病。  二、方法:采用Acuson128xp/4型彩色多普勒声像仪,探头频率5兆赫。受检儿取仰卧位,安静条件下经前囟作冠状及矢状断面扫查,并根据Levene测量法对侧脑室进行常规测量。再经颞部作横断面扫查,以彩色多普勒显示willis环后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单位时间平均高流速(TAMX),阻力指数(RI)。分别于生后24h,2、3、5天进行,全部检查均由同一人操作,各参数均测三个心动周期取平均值。数据用±s表示,两组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 血透中不同血流量对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的影响

    作者:楼季庄;杜同信;黄宁昌;杨小妹;杨江生;朱亚珍

     我院1998年5月至1999年10月用放射免疫法测定26例终末期肾病患者血透中不同血流量时血小板及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以定量观察不同血流量对血小板活化程度的影响。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终末期肾病患者26例,男15例,女11例,年龄30~68岁,平均45岁。基础病变为慢性肾小球肾炎11例、糖尿病肾病7例、高血压肾小球硬化5例、多囊肾3例;透析时间0.5~8年,平均3.8年,每例每周透析3次,每次4小时。每例均分别检测三次不同血流量透析前、透析后的血小板及血浆GMP-140。三次透析血流量分别为每分钟200、250、300ml,按血流量不同分A、B、C三组进行分析。  二、方法;(1)透析器膜为血仿膜(1.2m2),每例每次透析在同样容量超滤和碳酸氢盐透析液条件下进行,透析液流量500ml/分,每次透析的肝素用量和种类一致。(2)分别抽取不同血流量透析前和透析结束时外周静脉血3ml,2%EDT-Na1∶9(V/V)抗凝,混合后即做血小板GMP-140检测,余血分离血浆,-30℃度保存做血浆GMP-140。(3)试剂盒由苏州医学院血栓研究所提供,检测仪器为WLA型全自动γ计数器。数据用±s表示,行配对资料t检验。

  • 米托蒽醌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52例疗效观察

    作者:夏学鸣;苗瞄;李建勇;张日;吴德沛

     盐酸米托蒽醌注射液(MTZ)是第二代蒽环类抗肿瘤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能与各期细胞DNA结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我院血液科1994年12月~1999年12月,用MTZ联合阿糖胞苷(Ara-c)方案(MA)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 52例,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52例均为我院根据MIC分型确诊的住院患者,按FAB分型M1 8例,M2 35例,M4 4例,M5 3例,M6 2例。其中初治43例,复治9例;男39例,女13例,中位年龄38(15~64)岁。  二、方法:用MTZ注射液联合Ara-c方案,其中MTZ 4~8mg*m-2*d-1,静滴,Ara-c150~200mg*d-1,分二次静滴,均连用5~7天为1疗程,休息7~21天或待白细胞回升后再重复,完全缓解(CR)后再用原方案巩固1~2疗程。并对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进行常规防治。  三、支持治疗:在MA方案治疗中,部分病人出现重度贫血、出血、粒细胞缺缺乏伴感染等,应根据不同情况给予积极支持,如净化室、成分输血、细胞因子(G-CSF、GM-CSF)输注、抗感染等治疗。  四、观察指标:临床症状体征,定期复查血像、髓像、心电图、肝肾功能等,并对毒副作用进行观察。  五、疗效判定标准:按1987年11月苏州全国白血病化学治疗讨论会确定的标准。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

    作者:孙丽华;陶臻;顾建平

     内科治疗无效又无外科手术条件的所谓难治性大咯血,是内科的危重症之一,病死率高达80%~100%,支气管动脉栓塞的介入治疗可使大咯血病死率明显下降,但造影方法和栓塞部位的选择对止血效果有明显的影响。我院1997年11月~1999年10月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的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20例,现将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对象:男16例,女4例,年龄35~72岁,平均43.2岁。其中肺癌5例,支扩10例,慢性炎症2例,血管畸形2例,肺隔离症1例。病程1~20年。出血量300~1500ml。  二、设备:Mecall-HR928 DSA系统,导管选用F4~F5cobra型,造影剂选用优维显,栓塞剂选用高温灭菌明胶海绵。  三、方法:采用Seldinger法行股动脉穿刺插管,经胸主动脉,选择性插至支气管动脉开口,手推6~8ml造影剂,见有支气管动脉增粗、迂曲、分支增多、扩张、动脉瘤形成或分布紊乱、聚集成团或网状交织、造影剂外渗等异常X线征像,明确出血部位,并排除与脊髓动脉无相通后行支气管动脉栓塞。经导管注入造影剂与明胶海绵微粒(500μm×500μm)的混悬液合剂,造影证实出血病灶消失时即停止注射。有时病灶有多支供血血管,须分别做栓塞术,完成第一次末端栓塞。然后于同一导管内注入造影剂与明胶海绵颗粒(1000μm×1000μm)的混合剂栓塞支气管动脉主干,距主干开口约5mm,完成第二次近端栓塞。经摄片证实病灶区无其他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供血后则栓塞完毕。  四、结果:本组20例中,DSA造影阳性率100%,插管成功率100%,一次栓塞成功率95%(19/20)。1例栓塞后10分钟即出现大咯血,量约1000ml,仔细寻找,发现另一支气管动脉增粗、迂曲,以上述方法栓塞后咯血止。2例术后有间断微量出血,较原来出血量明显减少,并渐止。术后1年随访,仅1例肺癌患者3个月后再出血,复发率5%。本组20例中15例做过支气管造影,阳性率87%(13/15)。

  • 大剂量阿糖胞苷为主的化疗方案治疗8例恶性血液病

    作者:金宝翠

     我院近三年来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C)及含HDAC的联合化疗方案对治疗初治、复 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AL)和淋巴瘤8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对象:AL7例,包括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例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 ML)3例,非霍奇金氏淋巴瘤(NHL)1例。年龄15~51岁,男6例,女2例。按F BA分型,M2 1例、M4 2例。ALL 4例中有3例为复发性和难治性,其中1例 伴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1例伴高白细胞综合征(白细胞总数110×109/L)。经 DA、MA、EA等方案治疗无效。NHL 1例,临床分期Ⅳ期B组,病理示富含T细胞 的弥漫型大B细胞NHL。影象学(CT、B超)检查证实双侧肾上腺皆有占位病变,右下 颌骨及附近牙床受侵犯。血压高达180/130mmHg,高热(T39℃以上),此次 复发前已采用CHOP化疗方案治疗六个疗程获完全缓解(CR),停止治疗一年而入院。

  • 不稳定型心绞痛冠脉病变与血小板功能的关系

    作者:刘志忠;段宝祥;陈绍良;王自正;王书奎;刘玲玲;常芸

      近年来血管镜检查发现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冠脉病变具有多样性,相当部分患者并无血栓形成,显然对常规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不合适,故筛选适于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的病例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阐述UAP患者心电图异常和冠脉造影(CAG)所示病灶特征与血小板膜GPⅡb/Ⅲa表达率的联系。对象与方法  对象:(1)我院1998年8月~2000年6月收住院的UAP患者38例,男21例,女17例。平均年龄61.4±3.7岁。入院前至少一周未接受阿斯匹林、肝素等药物治疗,均备有近期(≤3天)心绞痛发作时和缓解期心电图资料,心肌酶谱检测、血小板计数均正常。无陈旧性心肌梗塞或经皮冠脉成形术史。入院后4天内全部接受选择性CAG。(2)健康对照组8例,男女各4人,平均年龄58±7.9岁,静息ECG、CAG正常。  ECG分析:记录标准12导联,必要时加右胸及后壁导联。根据胸痛发作时可逆性ECG变化分(1)ST-T变化组:两个相邻导联短暂性ST抬高≥0.1mv或压低≥0.05mv,伴或不伴T波改变。(2)单纯T波变化组:仅有可逆性T波改变,两个相邻导联上T波倒置、高尖或"假性正常化",而不伴ST抬高≥0.1mv或压低≥0.05mv。  CAG分析:结合胸痛发作时ECG异常来判断,病灶形态特征分为(1)复杂病变:指偏心性病变Ⅱ型、多节段不规则病变或伴有血栓性病变。腔内卵圆形或圆形充盈缺损,或造影剂滞留均提示血栓形成。(2)简单病变:指同心性狭窄、偏心性病变Ⅰ型。  血小板膜GPbⅡ/Ⅲa受体检测:入院后药物治疗前取静脉血2ml,用免疫荧光标记PAC-1多克隆抗体(Becton-Dickinson公司提供)流式细胞仪(Becton-Dickinson公司Facscalibur型)检测,阳性表达血小板百分率(+p1%)、平均颗粒荧光强度(MFI),计算结合指数(BI=+p1%×MFI)。  统计学处理: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用χ2检验。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血小板活化的流式细胞术检测

    作者:卢国元;成兴波;施毕旻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特别是肾脏受累者常伴发高凝状态,易引起肾内微小血栓形成,是影响SLE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以检测全血中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的阳性表达率和血小板大聚集率(PAmax),了解SLE患者体内血小板活化程度,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对象和方法  一、对象:SLE组,按美国风湿病学会1982年制定的SLE诊断标准确诊,32例住院病人,男3例,女29例,年龄21~38岁,平均26.7岁;其中有肾脏受累21例。14例曾用糖皮质激素、环磷酰胺(CTX)或骁悉(MMF)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治疗,18例初发者未用上述药。所有患者均无明显感染并除外可引起高凝、血栓形成性疾病及其它免疫性疾病。对照组,体检健康的本院工作人员20例,男7例,女13例,年龄18~48岁,平均35.9岁。  二、方法:(1)P-选择素测定:分别吸取磷酸缓冲液(PBS)100μl至对照管、测定管中,各加入2%EDTA(Na2)抗凝全血5μl,然后对照管加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直接标记的小鼠IgG1,测定管加入FITC直接标记的抗CD62P(GMP-140)单克隆抗体(法国国际免疫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室温下避光孵育25~30分钟,加入2ml PBS,流式细胞仪(美国Coulter公司生产,EPICS XL)检测,P-选择素的表达率以阳性细胞百分比表示。(2)PAmax测定:3.8%枸橼酸钠抗凝的肘静脉血2ml,ADP诱导比浊法(浓度0.5μmol/L),TYXN-91型智能血液凝集仪(上海通用电机厂生产),按操作程序2小时内测定。(3)数据以±s表示,显著性用t检验。

  •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D11b表达的临床意义

    作者:梁建英;张宏;常英军;虞斐;邹正辉

    目的 研究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CD11b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复合物法(APAAP),测定80例AML患者细胞膜表面CD11b的阳性表达。结果 CD11b+AML缓解率(44.4%)明显低于D11b-AML缓解率(73.8%)(P<0.05),CD11b+AML患者平均生存期明显低于CD11b-AML患者(P<0.01),且与年龄、白细胞数、细胞遗传学异常等因素无关。结论 CD11b表达是AML预后不良的特征之一。

  • 118例右侧房室旁道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分析

    作者:夏小杰;曹克将;单其俊;邹建刚;陈明龙;李文奇;陈椿;杨荣;许东杰;顾翔;黄元铸

    目的 分析右侧房室旁道电生理特性及导管射频消融(RFCA)术操作要点,试图总结实用有效的常规消融方法。方法 利用RFCA技术阻断右侧房室旁道参与的折返性心动过速118例,其中显性旁道71例,隐匿性47例。结果 首次消融成功率89.0%,随访1个月~3年,15例(12.7%)复发,经再次RFCA14例成功。终治愈113例,治愈率95.8%,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准确的旁道定位及消融导管与靶组织的稳定接触是成功的关键。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时血清肌钙蛋白Ⅰ对预后的影响

    作者:张铸;苏恩本;张寄南;杨志健;曹克将;马文珠

    目的 探讨入院时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AMI)预后的影响。方法 105例AMI患者在入院时取静脉血作血清cTnI浓度检测,按急性胸痛发作至入院时间的不同将病人分组,比较各组内存活与死亡病人的血清cTnI浓度。结果 0~3、~6、~12小时组内死亡病例入院时血清cTnI浓度均明显高于存活病例(P值均<0.05)。结论 较高的入院时血清cTnI浓度提示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的危险性增加。

  • 冠状动脉狭窄计算机辅助定量诊断

    作者:顾建平;范春瑛;段宝祥;何旭;陈亮;陈绍良;孙德才;许少睿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狭窄计算机辅助定量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1)实验组310例完成数字电影冠状动脉造影(DCCA)后,以插入的导管管径为参照物,逐一标示正常段和狭窄段血管边缘,经计算机分析计算几何狭窄百分率、视频密度差异百分率和狭窄段长度。以计帧法数出从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开口处显影至其末梢分支显影的帧数。(2)对照组对冠状动脉模型作数字电影摄影,对假设狭窄段经计算机分析几何狭窄和视频密度差异,并测量 出假设狭窄段长度,用游标卡对假设狭窄段进行测量,将两组结果对照,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1)实验组310例中235例489支冠状动脉狭窄,其几何狭窄程度和视频密度差异程度,均以精确到0.01的百分数表示。(2)对照组模型实物测量与计算机辅助测量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冠状动脉狭窄计算机辅助定量诊断可信度较高。

  • 增殖相关抗原Ki-67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恶性程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

    作者:徐卫;盛瑞兰;郑肇巽;徐天蓉

    目的 通过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检测,观察其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恶性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34例NHL活检石蜡组织进行Ki-67检测,观察Ki-67指数(Ki-67LI)与NHL恶性程度、化疗疗效和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NHL低度恶性(LG)、中度恶性(MG)和高度恶性(HG)三组之间Ki-67LI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恶性程度低的,Ki-67LI低;恶性程度高的,Ki-67LI高。首次化疗缓解与未缓解组之间Ki-67LI无显著性差异(P>0.1)。Ki-67LI≤20%组的生存期较Ki-67LI>20%组为长(P<0.05)。结论 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检测,能反映NHL肿瘤细胞的增殖活性,与NHL的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是判断NHL预后的有效指标。

  • 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芳

    自1943年Mixter和Barl确诊椎间盘突出以来,对该病的原因、病理和诊断治 疗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1975年Hijikata首次经皮穿刺实行椎间盘摘除术, 近25年来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一直是介入治疗领域中的热门手术。  我院1998年成立微创治疗中心,以介入治疗为主,经皮腰椎间盘摘除术是主要的项目之 一,到目前为止已进行了1000多例。该手术对病人的椎板未造成破坏、且不累及硬膜 囊,对脊柱整体结构影响不大。但毕竟抽取了2~3g的髓核组织,手术前后的护理工作对 病人的康复至关重要。  一、术前护理:(1)协助医生了解患者情况,开展心理护理,消除患者及家属的心理顾虑 ,以利于接受治疗。(2)做造影剂、麻醉剂的过敏试验,并作好记录。(3)常规准备皮 肤。(4)按规定准备消毒穿刺包。(5)消毒和准备穿刺插管所需要的器材及药品。(6 )消毒操作间。(7)接病人。  二、术后护理:(1)完成术后医嘱。(2)测量血压、脉搏和呼吸。(3)嘱患者卧床8~12小时,监督协助生活护理。(4)主动解释某些术后的正常反应, 如类似于术前但程 度较轻的疼痛和麻木,腰部、臀部或髋部较轻微的肌肉酸痛不适等。(5)密切观察①穿刺 部位有无出血或肿胀,皮肤颜色、温度和功能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② 如有活动性出血,应该先行压迫止血,再报告医生处理。③如有背部剧烈疼痛、运动时疼痛 剧增、体温超过37℃、夜间明显多汗及不由自主地发抖或颤粟等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三、指导病人术后自我护理:使患者了解术后恢复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帮助其建立术后康 复计划,根据国内国外的大量文献报道,约有60%的患者术后两周左右可恢复工作, 但其中25%~50%的患者在2~3个月内会出现症状的反跳现象。因此,对于经皮腰 椎间盘摘除术的患者(1)选择硬板床和适当的卧床姿势,根据情况采取仰卧位、侧卧位、 改良侧卧位等。(2)做一些轻微的腰、背及腹部肌肉的锻炼活动。(3)在平坦的路上开 始进行步行锻炼,以后循序渐进地加大锻炼的强度,适当地从事登山或爬山锻炼。(4)术 后3~4周可做游泳锻炼,因水的张力作用可减轻疼痛,消除患者对术后运动的限制和疼痛 的畏惧。

  • 甲状腺机能亢进性心脏病31例诊治体会

    作者:姜国田

      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性心脏病是甲亢的严重并发症,临床上容易误诊、漏诊, 如何及时诊断、治疗值得临床医生引起重视。我院1997年4月~1999年12月共 诊断甲亢性心脏病31例,现将其资料总结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31例中,男8例,女23例。年龄20~76岁,平均46.3岁。病程3个月至10年 。31例都有不同程度胸闷、心悸感。具有高代谢症状群(心悸、怕热、多汗、多食、消瘦 ) 者21例;甲亢凸眼症13例;甲状腺Ⅰ°肿大7例,Ⅱ°肿大6例,Ⅲ°肿大6例。心 电 图显示16例心房纤颤,其中阵发性房颤7例,持续性房颤9例;心房扑动2例;频发房早 3例,频发室早6例;Ⅰ°房室传导阻滞(AVB)2例,Ⅱ°AVB1例,完全性右束支 阻滞3例;ST-T改变4例;室上速2例;心脏扩大4例。伴心衰2例,心绞痛2例。  二、诊断  31例患者先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片、Holter等检查排除冠心病、高血压性 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肺心病、心肌病及心包疾病。多次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促甲状腺素(TSH) 检查符合甲亢标准,并符合以下要点:  1.确诊甲亢存在。  2.具有下列一种或一种以上心 脏异常:(1)明显的心律失常如房颤、频发房早、室早,阵发性房性或室性心动过速、室 颤;(2)心力衰竭,尤其是高心排出量右心衰竭为突出表现同时伴房颤、对洋黄治疗反应 不佳者;(3)心脏增大;(4)有明显的心电图或超声心动图改变。  3.排除了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4.甲亢彻底控制或治愈后,心脏病变表现随之消失。

  • 表现为块状影的不典型结核三例误诊分析

    作者:姜京宁

    病例资料  例1:男,51岁,因高热消瘦20余天入院。体温37.8~39.8℃,血沉90~120mm/h。胸片示右侧肺门增大,胸部CT示右肺门2cm×2cm大小之肿块,MRI报告右肺中央型肺癌。因病灶位于肺门未能行纤支镜活检,加之患者拒绝开胸肺活检。入院后第3周予抗结核治疗,2周后体温、血沉逐渐降至正常,2个月后X线示肺门肿块消失,体重增加。  例2:男,45岁,因高热、消瘦半月入院。体温39.5℃,腰部皮肤呈黑褐色。血沉76~126mm/h。胸片示右上肺陈旧性结核,B超、CT示双肾上腺肿块,右2cm×2.5cm,左1.5cm×1cm,同位素骨扫描示骨转移性肿瘤。诊断:肾上腺肿瘤。因患者拒绝手术探查而行抗结核试验治疗,2周后体温、血沉渐至正常,1个月后左肾上腺肿块消失,右肾上腺肿块明显缩小,3个月后复查肿块消失,血沉正常,体重增加。  例3:女,18岁,因发热、咳嗽、胸闷2个月入院。体温37.4~38.2℃,慢性面容,血沉80~110mm/h。胸片示纵隔增宽及左肺门肿块,CT示左肺门肿块,纵隔淋巴结肿大,部分融合。初诊:淋巴瘤。纤支镜见左肺上叶开口处菜花样肉芽肿,病理证实结核。抗结核治疗后肺门肿块及肿大淋巴结消失。讨论  结核病是常见病、多发病,自有效抗结核药使用于临床以来,一段时间结核病发病率较低,但近年来,由于用药不规范及结核菌变异,结核发病率又上升,问题严峻,如不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全球的结核病状态将会迅速恶化。典型部位、典型表现的结核病诊断较易,但非典型部位、非典型表现的结核病易误诊,本文结合文献、分析误诊之原因及对策。

  • 心得安加消心痛预防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疗效观察

    作者:王泽民

     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症的主要表现,其破裂出血为致死的重要原因,病死率高达30%~50%,因此预防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十分重要。我院1993年起应用心得安加消心痛预防胃底和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35例患者男25例,女10例,年龄25~68岁,平均46.5岁;其中肝炎后肝硬化12例,血吸虫性肝硬化17例,酒精性肝硬化6例;临床上均有肝硬化的体征,并经食管钡透或胃镜检查证实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并具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史。随机设对照组28例,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与治疗组具可比性(P>0.05)。  二、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的呕吐、插胃管者胃管抽出液及大便性状,以正确诊断上消化道出血。开始治疗时间短在出血停止后3天,长距末次出血两年。所有病例均常规服用保肝药物,治疗组加用心得安10mg口服,每日3次,消心痛5mg舌下含服,每日3次,均连续观察两年。  结果

  • 两点阻滞法应用于肩关节和锁骨手术

    作者:程芳

    作者1996年以来,对40例肩关节和锁骨手术患者,联合应用肌间沟阻滞法和第4颈椎(C4)"一针法"行颈深丛阻滞,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对象:选择ASAⅠ~Ⅱ级患者40例,男31例,女9例,年龄16~60岁,平均30.5岁。手术种类为锁骨骨折克氏针内固定术29例,肩锁关节切开复位术6例,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3例,肩关节离断术1例,肩关节融合术1例,手术时间30~190分钟,平均110分钟。  方法: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的混合液。病人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先行肌间沟阻滞,于胸锁乳突肌后缘触摸前、中斜角肌,其间为肌间沟,穿刺点位于此沟内锁骨上三横指处,取6号针刺入肌间沟,向内、后、下寻找异感,找到异感后固定针头,回抽无血、气、脑脊液,缓慢注入上述药液15~20ml,*"再行颈深丛阻滞,*"穿刺点位于胸锁乳突作者单位:后缘中点(相当于C4水平,平甲状软骨上缘),取6号针头垂直皮肤进针,触及横突,回抽无血、脑脊液,注入局麻药5~8ml。  结果:40例均阻滞完善,其中1例发生霍纳氏综合征。讨论  颈丛阻滞或高位肌间沟阻滞常被应用于肩关节和锁骨手术。但无论哪一种均不能有完善的阻滞,究其原因,肩关节和锁骨部位的神经支配一部分来源于颈丛,而还有一部分来源于臂丛。故于两点处给予阻滞,方可收到满意的效果。  本法具有简单易行、用药量小、阻滞范围广的优点。利布合剂起效快(7~15分钟)、维持时间长(3~4小时),应用时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做到缓慢注药,边抽吸,边注药,边观察患者,可避免全脊麻和高位硬膜外阻滞的发生。应警惕臂丛和颈丛常见并发症的发生,术中连续监测呼吸、血压、心电图及做好急救准备是必要的。

  • 下腔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18例外科治疗总结

    作者:刘国锋;黄利荣;柏海;王革平;徐正安

      近三年来,我们共手术治疗下腔型房间隔缺损(ADS)18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对象:男8例,女10例,年龄4~51岁,平均12.8岁,>15岁8例。临床表现反复呼吸道感染14例,劳累性心慌、气急12例。全组均在胸骨左缘第2~3肋间闻及2~3/Ⅵ级收缩期杂音;第二心音固定分裂13例,P2亢进15例。心电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不完全性10例,完全性3例,右心房肥大3例,右心室肥厚5例,窦性心律16例,房颤2例。超声心动图示房缺长径1.5~4.8cm,4例伴三尖瓣关闭不全。X线胸片示心胸比率0.50~0.68,肺血多,主动脉结正常或缩小,肺动脉段平直11例,肺动脉段凸出7例,右房、右室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大。  方法:18例均在体外循环下直视手术修复,心脏不停跳修复12例,停跳修复6例。缺损大小1.0cm×2.0cm~3.5cm×4.5cm,右下肺静脉开口于下腔静脉1例。直接缝合缺损10例,补片(牛心包)修复8例。因三尖瓣关闭不全行DeVega成型术5例。  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律失常,心动过缓、房性早搏、室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交界性心律各1例,伴房颤3例,发生率为27.8%(5/18),心脏不停跳手术组发生心律失常1例(5.6%),停跳手术组发生心律失常4例(22.2%)直接缝合者发生心律失常2例(11.10%),补片修复者发生心律失常3例(16.7%)。房颤3例用西地兰和乙胺碘呋酮,2例恢复窦性心律,1例无变化。出院时复查心脏超声,心房水平均无分流,心脏杂音完全消失,均痊愈出院。

  • 硬膜外阻滞麻醉剖宫产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处理

    作者:李康

     硬膜外阻滞麻醉(硬麻)是剖宫产常用的麻醉方法。由于产妇对麻醉的耐受性较差,心血管系统抑制的发生率较高,易引起血压下降及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为探讨SHS处理措施,现将我院硬麻下剖宫产术时发生的37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对象  我院1995~1997年在硬膜外阻滞下行剖宫产728例,年龄23~24岁。  二、方法与结果  穿刺间隙选择L2~3或L1~2间隙,局麻药为1%利多卡因+0.1%~0.15%地卡因混合剂(含1∶20万肾上腺素)。硬膜外穿刺成功后平卧,先注入试验剂量混合剂3~5ml,观察无腰麻现象后,再注入上述混合剂9~10ml,混合剂平均用量13.5ml。  728例中出现血压下降323例(44.37%),属SHS 37例(5.08%)。37例SHS均于硬膜外阻滞操作完毕后平卧,硬膜外注药后约10min内发生,并且在手术尚未开始或切皮时发生急剧血压下降,轻者血压下降5~6kPa,严重者血压可下降至零。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是,立即将手术台左倾斜30°,或请术者将子宫向左推移;同时应加快补液速度,静注少量麻黄碱,充分供氧或加压面罩吸氧等,经过上述处理后病人血压可很快恢复正常。所有病人均顺利地完成手术。

  • 卡托普利对老年充血性心衰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作者:陈宇宁;曹恒献;赵文来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具有改善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症状及生 活质量,提高运动耐量,降低病死率的作用。有文献报道ACEI对CHF患者的肾功 能 存在不利影响,本研究旨在观察ACEI卡托普利对CHF者肾功能的影响 。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1.入选标准:(1)不同年龄的CHF;(2)血尿素氮(BUN)<7. 1mmol/L,肌酐(Cr)<135μmol/L;(3)收缩压(SBP)≥100 mmHg,舒张压(DBP)≥60mmHg。  2.排除标准:(1)有明确的单测或双侧肾动脉狭窄;(2)糖尿病;(3)有明确 的ACEI不良反应者;(4)妊娠妇女;(5)原发性或继发性高血压病引起的CHF 。  入选者均系1996年1月~1999年12月住院的160例CHF患者,男100例,女60例,年龄16~84岁,平均60.5±9.5岁。其中扩张型心 肌病24例,风心病44例,缺血性心脏病90例,其它2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 90例,Ⅲ级50例,Ⅳ级20例。  二、方法  1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常规基础治疗用药情况相似,A组加用ACEI 为治疗组,B组治疗不变为对照组,每组以60岁为界分成≤60岁和>60岁两个亚 组。ACEI选卡托普利,首剂6.25mg,口服后1小时无低血压等不良反应,增量为12.5~50mg/日,每日两次。  肾功能检查:两组治疗前空腹抽静脉血用日本东芝TBA-4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 BUN和Cr,治疗后一个月用同样的方法在5天内测BUN和Cr两次,取两次结果的平 均值。  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治疗前、后测肾功能同时,取左室长轴 切面,二维M型超声图上分别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期末内 经(LVESDD),左房内径(LA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头频率3. 5MHz。

  • 危重病人脉搏血氧饱和度监测的临床应用

    作者:张军;力士大;傅怀仲

    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监测在临床麻醉及危重病人诊治中已成为常规的监测手段,我院1995~1999年采用无创脉搏氧饱和度仪监测麻醉共8*#569人次,择期手术6*#571人次,其中创伤、感染性休克的危重病人998人次,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对象:998例次中,男619例次,女379例次,其中>60岁138例。其中硬膜外阻滞麻醉组667例,全麻组331例。  方法:应用英国minimon7137B型多参数监测仪,指套式血氧饱和度探头连续监测SpO2、心电图(ECG)、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等变化。监测时间1.5~13h。  结果:*"(1)硬膜外麻醉组,在血压下降的基础上,脉搏SpO2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由99%降至95%~92%左右,血压下降4kPa或用辅助药15min后SpO2下降幅度更为明显,有少数病人降至90%以下,用面罩吸氧后SpO2很快上升至99%以上。  (2)全麻组:静脉注药诱导,面罩加压吸氧SpO2持续97%~100%(占此组95%以上),*"如氧流量达3~5L/min,SpO2可达100%。讨论  血氧饱和度指血氧合血红蛋白占总血红蛋白的百分比。对氧合功能的评估应以动脉氧分压(PaO2)和SpO2是否正常为佳,影响SpO2的因素很多,包括术前心功能,硬膜外阻滞的范围,手术牵拉、刺激,手术中用药等。  当硬膜外阻滞平面超过T4时,肋间肌运动难免受到一定抑制,导致通气功能降低,在吸入空气的情况下,SpO2均表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平均降到93%。硬膜外阻滞对呼吸功能的影响,取决于循环的稳定和麻醉平面的范围,这一情况往往在麻醉平面完善和给药后明显,给5L/min氧吸入能有效的改变SpO2,改善低氧血症,保证组织供氧,提高麻醉的安全性。SpO2监测麻醉诱导和术毕拔管中机体氧合程度亦有指导意义,但临床对低氧血症的分析,不应单凭SpO2,当氧分压(PaO2)<70mmHg(9.33kPa)时,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等综合监测更有临床意义。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临床应用19例报告

    作者:刘玲玲;常芸;陈绍良;许泓瑜;段宝祥;程敏;郑雪梅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IABP)是抢救各种心源性休克(CS)的有效辅助疗法之一。我院1998年1月~2000年3月间应用Datascope system 97E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仪抢救CS 19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对象  急性心肌梗死(AMI)伴CS19例,均为男性,年龄45~75岁,平均63.2岁。AMI部位:广泛性前壁12例,下壁+正后壁4例,下壁+右心室3例。合并左心功能不全11例,室性早搏15例,短暂性室性心动过速11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2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3例,左前分支阻滞5例。  二、方法  1.冠脉造影(CAG):升压药应用下常规CAG检查,显示前降支近端闭塞8例、合并右冠状动脉狭窄>50%5例、合并回旋支狭窄>50%2例;左主干次全闭塞6例、合并前降支狭窄>75%3例、回旋支狭窄>50%1例;右冠状动脉近端闭塞5例、合并前降支狭窄>50%2例、回旋支闭塞1例。  2.IABP:应用前讲清治疗意义,取得病人密切配合。选择相应的反搏球囊导管、仪器性能及工作状态,保证充足的氦气。若已行静脉溶栓且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180mse者术前可不给肝素;若ACT<150mse或术前未行溶栓者,肝素按10~13U/kg静脉注射,反搏期间好以10~13U/kg静滴维持,使ACT维持在正常对照值的1.5~2.0倍。所用测压导管均应用肝素生理盐水冲洗,排空气体,校好"0"点;连接好反搏仪心电图导联线,并在仪器上显示出稳定的心电图图形;X线透视下,从右股动脉穿刺插入反搏球囊导管,导管顶端直至左侧锁骨下动脉开口的下方,球囊后端的标志应在左侧肾动脉开口的上方。导管到位后即与反搏仪连接进行反搏,并在X线透视下观察球囊充盈情况,若球囊充盈满意,位置适当,则将导管缝3~4针固定于大腿内侧皮肤上,防止导管因反复充气而移位。

  • 脊麻-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玉宽;斯妍娜;鲍红光

     我院1998~1999年在骨科、妇科、泌尿科手术中行脊麻-硬膜外阻滞联合麻醉(CSEA)218例,现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对象:218例中,女129例,男89例,平均年龄49(22~81)岁,ASAⅠ~Ⅱ级。盆腔手术102例,前列腺手术45例,下肢骨盆复合骨科手术71例。手术平均时间2.6(1.3~5.6)小时。  方法:全组病人首次实行椎管内麻醉,无脊椎异常。采用联合穿刺包(内含17G硬膜外穿刺针,25G腰麻穿刺针),经L2~3或L3~4棘突间隙行旁侧入穿刺法。先行常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退出针芯,插入25G腰麻穿刺针,通过硬脊膜入蛛网膜下腔注入0.5%布比卡因或0.5%丁卡因10mg(均为重比重液),退出腰穿针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置导管3.5cm。待腰麻平面固定后硬膜外给予试验剂量3ml(1.5%利多卡因和0.3%丁卡因混合液)。腰麻约1小时后硬膜外追加4~6ml混合液,以后根据手术时间长短,每隔1~1.5小时给予4~6ml。术中连续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常规面罩吸氧。

  • 不同检测方法对AML患者染色体核型异常检出率的比较

    作者:岑岭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是迄今为止细胞遗传学研究的较为深入的血液恶性肿瘤之一。采用不同的细胞培养方法和常规显带技术可发现50%~80%的病例有克隆性核型异常,而采用高分辨技术则核型异常检出率可达93%。可见核型异常检出率主要与方法学不同有关。我们对1998年6月~2000年6月间检测出伴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的28例AML患者的检测方法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进一步提高在临床中的辅助诊断作用。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28例均为我院及苏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室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中检出伴有染色体核型异常的AML患者,AML的诊断与分型按文献[1]标准。28例中男16例,女12例;年龄19~76岁(中位年龄41岁)。AML分型M210例,M318例;6例对照组采用缺铁性贫血患者骨髓,染色体检测均为正常核型。  二、方法:采用骨髓直接法和骨髓24小时短期期培养法[2]。按常规制备染色体并进行R显带染色。核型异常描述按《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ISSN)》(1995年)。分析中期细胞9~30个,平均20个。  结果  一、对照组:6例染色体核型分析显示均为正常核型。  二、28例AML患者中10例M2 6例直接法与培养法均可检出t(8;21),另4例仅24小时培养法可检出t(8;21),而直接法则未见异常;18例M3中11例直接法与培养法均见t(15;17),另7例仅24小时培养法可检出t(15;17),而直接法未见异常,见表1。

  • 外固定支架与腓肠肌肌皮瓣联合应用治疗小腿严重创伤

    作者:李来昌;周其佳;孙月柏;刘亮;郭雄虎;纪标

     辗轧、挤压、爆炸等高能量损伤致胫腓骨中下1/3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临床上治疗十分棘手。作者于1992年9月~1999年1月选用外固定支架与腓肠肌皮瓣联合治疗16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对象:16例中,男10例,女6例;年龄17~60岁,平均35岁。急诊入院1例,伤后7天内入院12例,伤后3周内入院3例。16例均为开放性粉碎性胫腓骨中下1/3骨折,并伴有软组织挫伤缺损;左侧7例,右侧9例。其中3例外院手术后3周小腿软组织坏死、感染,金属内固定物(钢板、螺钉、钢丝)及骨外露转入本院。  二、方法:急诊入院者予反复清洗伤口,彻底清除失活组织,骨折复位,装好外固定支架,选合适带蒂腓肠肌皮瓣修复创面。非急诊入院者经多次扩创、冲洗、引流,予抗感染,拆除金属异物外露,改跟骨牵引,创面达到新鲜要求方实施联合手术,骨折端缺损可取自体髂骨植骨,如果复位后骨折端蝶形骨块不稳定,常辅以1~2枚螺钉予有限内固定,再按装外固定支架。根据软组织缺损范围切取合适腓肠肌皮瓣修复创面,常规留置引流管。本组2例选用腓肠肌内侧头逆行肌皮瓣,1例顺行肌瓣,12例顺行肌皮瓣,1例交腿肌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大范围15*#cm×8*#cm,小为7*#cm×5*#cm。2例因蝶形骨块不稳,用密质骨螺钉予以固定,无假关节活动。  三、结果:16例腓肠肌肌皮瓣移植均一期成活,创口一期愈合,骨折端稳定,列线正常。患者平均手术后6周下地扶拐行走锻炼,术后3个月X线拍片复查16例骨折端骨痂生长良好。术后骨性愈合3例6个月,12例10个月,1例1年,下肢功能均满意。

  • 盐酸米多君治疗透析中低血压的疗效分析

    作者:张芬;叶朝阳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佳替代疗法之一,但少数透析时间较长的患者在透析中出现顽固性低血压,伴眩晕、恶心、呕吐、视觉模糊、抽搐或疲劳等症状,使血液透析治疗不能正常进行。1999年3月~2000年4月我院对透析发生顽固性低血压的10例患者使用盐酸米多君(midodrine)治疗,现将疗效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0例,男女各5例,平均年龄49.8±5.6(45~73)岁。病因:慢性肾炎8例,糖尿病肾病、痛风性肾病各1例。透析次数3次/周、2次/周各5例。透析年限6.6±2.1年,出现透析性低血压时间平均为6.5±4.3个月。除上述低血压症状外,收缩压<90mmHg,且降低≥20mmHg;常规措施(适钠调整、调节干体重、调整透析时间和用药时间)不能纠正者纳入透析性低血压。  二、方法:透析当日禁止使用降压药。每次透析前静息15分钟后测量基础血压。口服米多君于透析前30分钟7.5mg 3例,透析开始时7.5mg 2例,透析后1小时7.5~10mg 5例,平均剂量8.06±3.1mg。透析开始后每隔30分钟测定一次血压、脉搏。每例连续观察13次米多君治疗的透析前血压,透析中低血压,透析后血压、脉搏,透析前后体重、超滤量,共计观察透析130例次,所测数值均以±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

  • 射频消融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55例分析

    作者:丁志坚;蒋晓岚;蒋建光;邹瑞秀;纪元;陈鸿

     我科于1996年10月~2000年6月对55例房室结折 返性心动过速(AVNRT)患者行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55例中男21例,女34例,年龄13~77岁,平均39±11. 3岁。术前 均停服抗心律失常药至少5个半衰期,其中5例合并高血压,2例合并房扑、房颤。体检和实验室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二、电生理检查:置管高位右房(HRA)、希氏束(HBE)、冠状窦(CS)、右 心室(RV),同步记录体表腔内ECG。经右室心尖部增频和早搏刺激,测定维持1∶ 1室房(VA)传导 的短刺激周期和VA逆传有效不应期(VA-ERP)。再经HRA和CS刺激,增频刺激直至出现房室(AV)文氏传导和诱发AVNRT,早搏刺激 直至显 示DAVNP和诱发AVNRT,测定快径有效不应期(CEF-ERP)和DAVNP的 跃 增值(A2H2跃增),如房室传导曲线“光滑”者,给予两个心房刺激(A1 A2A3)。完成慢径消融后重复上述刺激和测值。对电生理特殊的病例则在AVNR T时行心室 RS2刺激、ATP试验及房室拖带试验,以除外间隔部旁道和间隔部房性心动过速(房速)。  三、RFCA:所有病人均作慢径改良,完成心内电生理检查后放置消融导管,在后前位投 照下标测HBE和CS口连线的中下部,寻找局部电图为小A大V、A/V<0 .25、A>60ms且AV之间无H波的部位为消融靶点,同时测量HBE、A波与大头 电极标测A波之间的间期。  四、成功标准:1.A型终点为阻断慢径且不再诱发AVNRT;2.B型终点为保留慢径 前传,但不再诱发AVNRT和心房回波;3.C型终点为保留慢径且能诱发1~3个心房 回波。

  •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对病人术后肺功能的影响

    作者:金苏毅

     开胸食管癌根治术是胸外科常见手术之一,病人大多是年老体弱者,手术创伤必定给病人术后肺功能带来一定影响。为了解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围手术期肺功能的改变,我科1997~1999年对10例食管癌开胸术病人,进行围手术期肺功能监测,以为临床医生对这类病人术后呼吸管理及预防肺部合并症的发生提供参考依据。对象与方法  对象:10例ASAⅠ~Ⅱ级食管癌病人,年龄52~66岁,体重50~85kg。均左侧开胸,食管癌根治术(胸内吻合)4例,胸-颈部胃食管吻合术6例。术前肺功能检查均正常。  麻醉方法:全麻诱导气管插入Carlens双腔支气管导管;术中以静脉与吸入复合维持麻醉;术中根据手术操作要求,采用右肺单肺通气,所有病人手术顺利,术后无心肺等特殊并发症发生。  肺功能测定:分别于术前、术后早期(12h、24h、72h)、术后10天、15天、30天,测试病人的肺活量(Vc)、潮气量(Vt)、补吸气量(IRV)、补呼气量(ERV)、第1秒大呼出率(FEV 1.0%)、大呼气中期流速(MMF)、大呼气流速(PFR)及呼吸频率(RR)。  统计学处理:所测各数值用±s表示,与术前水平比较用t检验。结果  一、术后早期肺功能各指标变化较大,术后12h病人肺功能受到明显抑制,除FEV 1.0%变化不大,RR明显增快外,其他指标均显著降低,见表1。  二、术后10天病人呼吸功能有所改善,但恢复较缓慢,至术后30天,Vc、MMF仍未恢复到术前水平的70%,仅PFR恢复较好,见表1。

  • 感染性心内膜炎32例临床分析

    作者:姚成俊;丁国华

      近年来,感染性心内膜炎(IE)的致病菌株及临床表现均有所变化,现将我院确诊IE32例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IE 32例为我院1990年1月~2000年4月内科住院病人,诊断符合《内科学》第四版诊断标准。男21例,女11例,年龄14~73(平均46±15.2)岁,其中老年人(≥60岁)9例。有基础心脏病26例,其中室间隔缺损3例,法乐四联症2例,动脉导管未闭4例,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1例,风湿性心瓣膜病5例,二尖瓣脱垂4例,老年性退行性心瓣膜病4例,二尖瓣膜置换术后、法乐四联症修补术后各1例,Ⅲ°房室传导阻滞心脏起搏术后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6例。  二、主要临床表现 入院时发热29例,进行性贫血24例,关节酸痛12例,心脏杂音变化和/或出现新的心脏杂音7例,脾肿大13例,Osler结节2例,并发脑栓塞2例,多发性肺脓肿1例,急性左心功能不全3例,急性肾功能不全(ARF)2例,感染性休克1例。  三、辅助检查 白细胞计数增高26例,镜下血尿7例。细菌培养136例次,每例3~8次,阳性率25%(34/136),其中静脉血培养106例次,阳性率23%(24/106),动脉血培养23例次,阳性率35%(8/23),骨髓培养7例次,阳性率29%(2/7)。细菌学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8例,草绿色链球菌3例,表皮葡萄球菌3例,肠球菌、大肠杆菌各1例。心脏超声赘生物阳性率71.90%(23/32)。  四、治疗结果 内科治愈好转22例,转院手术治疗3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5例。死亡原因:急性左心功能不全3例,ARF1例,感染性休克1例。

  • 倍他乐克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衰疗效观察

    作者:阮中宝;柯军

      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种原发于心肌、病因不明的心肌疾病,除行心脏移植,尚无彻 底的治疗方法。由于自身免疫机制已得到证实,β受体阻滞剂被认为是有希望的治疗药物。 倍他乐克是脂溶性、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无内源性拟交感作用,对慢性心衰者能 改善心功能、左室重构和运动能力,减少心衰症状,本文采用自身对照法,观察其疗效。对象与方法  对象 1994年8月~1999年7月住院患者19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 心肌病专题 研讨会“特发性DCM诊断参考标准”;男13例,女6例,年龄17~69岁,平 均52.31±6.35岁,心功能按NYHA分级法,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8例。   用药及观察 均经常规抗心衰治疗(强心、利尿、扩血管等)2~3周没有获显著疗效,且心率>60次/分。加用倍他乐克口服,初始剂量6.25mg,每日2次,若能耐受 加至1 2.5mg(NYHAⅢ-Ⅳ级)或25mg(NYHAⅡ级),每日2次,疗程6周以上 。分别于用药前、后3周和6周观察(1)心功能改善,按NYHA分级评分,Ⅰ级=1分 ,Ⅱ级=2分,Ⅲ级=3分,Ⅳ级=4分;(2)心率、血压变化;(3)超声心动图测左 室舒张末期容量(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量(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 EF);(4)有无副作用。心功能改善2级或以上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 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王海燕;潘良美

     现已明确,老年群体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并发心脑血管疾患的危险性并不低于舒张期高血压 。笔者对1990年7月~1998年6月住院治疗的142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 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与无高血压病的老年患者作对照,以观察老年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 临床特点及预后。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根据199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公布的高 血压诊断 标准(试行本),资料完全,≥60岁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42例,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OSH)组47例,其收缩压(SBP)≥21.3kPa,舒张压(DBP)≤12. 0 kPa;混合性或舒张期高血压(MDH)组95例,其血压≥21.3/12.0kPa 或<21.3/≥12.0kPa。同期住院非高血压患者80例为对照。三组除询问 一般病史、体格检查外,检测尿常规、血尿素氮(BUN)、肌酐(Cr)、空腹血糖 (FBS)、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胸片、超声心动图,部分病人行 头颅CT扫描。  二、并发症标准 心脏扩大依据胸片心胸比例>0.5和/或超声心动图提示室壁肥厚或室 腔扩大;脑血管病包括脑梗塞和脑出血,均经CT扫描证实;肾功能不全以出院复查血BU N>9mmol/L及血Cr>133μmol/L为准。  三、统计分析 数据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用t检验,记数 资料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

    作者:戴克胜;阮长耿

     生物芯片(或称微阵列技术)是将大量序列已知的寡核苷酸分子、基因片段或多肽分子等, 应用特殊的微阵列技术固定在玻璃、硅片、塑料等材料上,被测片段经荧光等物质标记后与 芯 片上的探针分子结合,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仪或电荷偶联摄像机(CCD)对各阵列荧光信 号的强度进行检测,就可对大量标本的序列特征、基因表达量或表达差异等进行平行分析 [1~4]。根据芯片上探针类型的不同,生物芯片可分为基因芯片和蛋白芯片两类。 从90年代生物芯片技术出现至今,在短短几年内,该技术已在基因测序[5],基因 突变及多态性分析[6~7],基因表达及功能分析[8~9],文库筛查, 新药开发以及病原体检测[10]等等方面进行了应用或探讨。本文主要就基因芯片 技术概况及其在疾病诊断上的应用作一综述。基因芯片技术概述  基因芯片(gene chip)或称DNA芯片(DNA chip),是以微 阵列方式 ,固定有大量高密度寡核苷酸或基因片段的玻片、硅片等[2~4]。基因芯片技术 的基础 是核酸杂交反应。随着大量高新技术被用于基因芯片的制备,一些公司和科研机构在DNA 样品制备、探针合成、目的基因标记以及结果读出等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3],可 以说所有基因芯片都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 双心室同步起搏一例

    作者:何志中;杨春霞

    患者女性,53岁。患扩张性心肌病5年,反复发作心衰,咳嗽气喘,不能平卧,双下肢水肿,曾多次住院治疗。5年内未间断服用强心(地戈辛0.25~0.375mg/日)、利尿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但效果差,活动耐量逐年下降,心衰加重1月,于2000年6月1日入院。心电图示心房纤颤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X线胸片示心影呈普大型,心胸比率0.68,双肺瘀血征。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前后径66mm,EF43%,CO3.8L/min。6月10日经锁骨下静脉穿刺插入冠状窦起搏电极(美国Medtronic 2188型),经冠状窦口送至心大静脉远端(左室游离壁)定位。测试腔内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心肌阻抗596Ω,R幅度9.7mV,左心室起搏阈值1.8~2.0V。按常规方法予同侧锁骨下静脉插入右心室起搏电极至右室心尖部。测试腔内心电图呈完全性左束支阻滞图形,阻抗580Ω,R幅度12mV,起搏阈值0.5V。用"Y"型适配器联接左右心室电极,VVI起搏方式。双心室起搏时QRS波形态不同于单侧心室起搏,且QRS时间短于单侧心室起搏(约40~60ms)。术后一周病人心功能由入院时Ⅲ级改善为Ⅱ级,10天出院。3个月后随访,超声心动图示EF增至60%,CO增至4.6L/min,左室前后径缩小至54mm。X线胸片示心影较前缩小,心胸比率0.62,肺瘀血征消失。洋地黄类治疗药物用量减少(地戈辛0.125mg/日)。患者运动耐量增加,生活质量得以改善。讨论  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房颤、房室传导阻滞和左室传导障碍,可发生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舒张期返流,左室充盈不足。此类病人的心电图多呈宽QRS波(>120ms),提示室内传导阻滞及左束支传导阻滞,均可导致左室激动时间、收缩时间延迟,心输出量减少,加重心力衰竭。由于双心室同步起搏可纠正心室间电活动的不同步性,改善心室间的协调,从而使二尖瓣返流减少增加左室充盈,使心排量增加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对显著扩大的左心室采用经冠状窦左室游离壁起搏,既可以恢复心室间收缩的协调性,还可以消除室内折返,达到治疗快速室性心律失常的目的。对伴有室内传导阻滞者,通过双心室同步起搏缩短心室激动时间使原有的QRS波变窄,心室收缩延迟得以改善。通过本例病人术后3个月的随访观察,其心功能明显改善,运动耐量增加生活质量提高可以说明,多心腔或多部位起搏尤其是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心功能不全的效果满意,其远期疗效有待积累更多的临床资料及研究来评价。实用的动物模型,为用SZ21研制有效的抗栓药物提供依据。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合并肾病综合征一例

    作者:刘佳;吴育红;潘满时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疾病,而合并肾病综合征(NS)则更为罕见,国外文献未见报告,国内亦罕有报告。现将我科所见1例报告如下。  患者男性,17岁,因"左颌下肿块4个月,反复眼睑、双下肢浮肿50天"于1999年12月21日入院。同年10月曾因左颌下肿块在我院口腔科行病灶切除,病理诊断为"嗜酸性肉芽肿"。当时尿蛋白,血白蛋白(Alb)26.4g,总胆固醇(Ch)9.95mmol/L,甘油三酯(TG)8.2mmol/L,尿素氮(BUN)5.9mmol/L,肌酐(Scr)1.05μmol/L,未治疗,术后出院。出院后曾多次因感冒出现眼睑及两下肢浮肿,此次因浮肿加重、尿量减少入我科。病程中无关节痛,皮疹及皮肤骚痒。查体:血压17/10kPa,眼睑及两下肢可凹陷性浮肿,眼睑皮肤发红,左颌下见3cm切口疤痕,皮肤粗糙,色素沉着,并触及1枚黄豆大淋巴结,质中,境界不清,无触痛,腹部移动性浊音(+)。血常规正常,嗜酸性粒细胞0.05,尿蛋白,尿红细胞(-),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肌酐清除率(Ccr)41ml/min,Alb18.6g/L,Ch14.37mmol/L,TG3.89mmol/L,BUN10.6mmol/L,Scr161.0μmmol/L,血沉等免疫指标均正常。肾活检病理报告:光镜:肾小球内中性粒细胞浸润、局灶性系膜细胞轻度增生,肾小管浊肿,间质中慢性炎细胞浸润;免疫荧光:C3在肾小球基底膜呈节段性细胞颗粒样沉积,余阴性;电镜:小球细胞数略多,见节段性系膜细胞轻度增生,肾小管部分上皮细胞变性,足突中度融合,系膜区散在电子致密物沉着。诊断:轻微病变型肾病。予强的松60mg/日,2周后尿量显著增加,腹水及浮肿消退,左颌下淋巴结变软、消散。复查尿蛋白转阴,Alb36.1g/L,Ch8.17 mmol/L,TG3.35*#mmol/L,BUN5.2*#mmol/L,Scr84*#μmmol/L,Ccr83 ml/min。好转出院。

  •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作者:范洵楠;杨永公;欧阳建

      患者男,57岁。因反复头昏乏力、心悸一月余,于1999年1月12日入院。以往有慢性胃炎、胸膜炎史。查体:中度贫血貌,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均可及豆至枣大,质硬,活动,无触压痛;皮肤无出血点;胸骨轻度压痛,心律齐,可及Ⅱ级收缩期杂音;腹软,肝、脾肋下均未及。Hb 58g/L,RBC 1.58×1012/L,WBC 14.1×109/L,N 54.6%,L 27.8%,M 17.6%,plt 41×109/L。心电图示窦性心律,Q-T间期延长。血沉120mm/h。血清IgG26.8g/L(正常范围7~15g/L),白蛋白29.8g/L,球蛋白45.4g/L,乳酸脱氢酶246.2U/L,肾功能正常。2次颈部淋巴结活检,反应性增大,淋巴结结构存在,未见嗜酸粒细胞浸润。多次骨髓涂片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嗜酸粒细胞40.5%~48.0%,原始粒细胞0.5%~1.0%,早幼粒细胞1.0%,原始单核细胞3.5%~7.0%,幼稚单核细胞13.0%~20.0%,成熟单核细胞15.0%~5.5%;巨核细胞每片2~7个;血小板少见。血片示成熟嗜酸性粒细胞2%~3%,N 0,L 49%~70%,幼稚单核细胞1%~2%,M 48%~25%。骨髓活检示:(1)骨髓增生极度活跃,脂肪组织几乎消失;(2)粒-单核细胞系增生,片内可见散在较多原始、幼稚细胞;小梁旁区可见成簇原始幼稚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多见;(3)巨核细胞比值低下;(4)纤维组织明显增生;(5)Gomori(网硬蛋白纤维)()。提示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染色体:47,XY,+8[23]/46,XY[2]。诊断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幼稚型)。治疗即给予AA方案:阿克拉霉素60mg/日(d1~3),阿糖胞苷100mg/q12h,(d1~7)。一个疗程即完全缓解,后继续原方案巩固二个疗程。目前仍在缓解、巩固化疗、随访中。讨论  嗜酸性粒细胞白血病(EOL)甚少见,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一种变异型,其特点为外周血和骨髓中有大量成熟和早期的嗜酸性粒细胞,原始粒细胞可增多。临床表现与一般急性白血病略有不同,感染和出血较为少见,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脏器引起功能障碍表现多见。本例临床表现不典型,但多次骨髓检查及活检嗜酸粒细胞明显增多,占40%以上,而血像中嗜酸性粒细胞不增多,考虑是否有嗜酸性粒细胞成熟障碍。经多项实验室检查排除继发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近来认为染色体区带高分辨技术有助本病诊断,可检出10号、8号染色体三体和iso(17q)、及12p13的重排等。这些染色体异常也可发生于其他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包括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急非淋、慢粒等,但不出现于良性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一般认为,EOL治疗与AML化疗相同,但预后及疗效较差,无论原始细胞较多或成熟细胞为主的EOL,病程均较急,生存时间大多不到1年。

  • 基因医学--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作者:阮长耿

      基因是编码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所必需的全部核酸序列。自1909年丹麦遗传学家W.Johannsen提出基因的概念以来,仅由A、T、C、G四种碱基组成决定无数物种遗传变异特征的基因,正逐渐被人们发现、认识和应用。目前,有关基因的研究已被广泛应用于人类自身的认识和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的各个方面,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2000年6月26日,美、英、日、法、德、中六国同时宣布覆盖率为90%的"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构建完成。标志着这项启动近十年,旨在揭示人类生、老、病、死本质的研究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今年2月12日六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图谱,并对它进行了初步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人类基因组共有32亿个碱基对,包含了大约3万到4万个蛋白编码基因。这一计划的完成,在疾病诊断上,将使得人们有可能诊断出几乎所有遗传性或受遗传影响的疾病,诊断出由突变或多态性引起的单基因或多基因病,判断出与多态性相关的病易感性,实现对疾病进行快速、准确诊断,产前诊断或危险性估计。在疾病治疗上,遗传资料已经被用在很多特异性药物的设计上,一旦我们知道缺陷蛋白的特征,就可设计出正确的蛋白药物,用于相关疾病的治疗;遗传资料还可提供不同病人对药物反应性不同的多态性特征,从而设计更合理、特异的治疗药物和治疗方案;人们还有可能对疾病的发生进行干预,医师可能开出生活处方(包括饮食疗法、锻炼或药物等)来阻止疾病的发生、发展。然而,"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迅速进展还需要人们在心理上、法律上、国际关系等方面加以协调。  人类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易感性、临床表型及预后,以及对药物的繁感性等方面的研究均有较大的进展。疾病基因多态性研究不但可以阐明疾病发生的机理,揭示同一疾病不同临床表型的本质,还可为实施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因而,对疾病发生有关的候选基因多态性的研究,已经并将继续成为临床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终有望获得人类疾病具个体化的遗传资料,为疾病诊断、治疗提供新的科学的遗传依据。

  • 心钠素基因预防血管损伤后内膜增殖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春梅;马根山;黄峻;王连生;李春坚;潘世扬;黄佩

    目的 探讨心钠素基因能否预防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殖反应。方法 将心钠素基因转染入兔左颈总动脉血管损伤处。观察转染后不同时间心钠素基因的存在、表达及对颈总动脉的影响。结果 转染后3、8、21天检测出局部血管壁有心钠素基因的持续存在和表达。与对照组比转染后3天内膜平滑肌细胞减少28%(P<0.05),8天新生内膜面积减少52%(P<0.01),21天减少28.6%(P<0.05)。血浆中心钠素的含量转染后有升高趋势,无统计意义。结论 心钠素基因能够预防血管损伤后的内膜增殖反应。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

    作者:谢勇;张馥敏;马文珠;杨笛;耿茜;贾永平;杨志健;张寄南

    目的 探讨中国苏皖地区人群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型的分布及其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 应用突变基因分离聚合酶链(MS-PCR)技术,对106例CHD患者、56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以及30名健康献血员AgT基因M235T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 病例组和对照组AgT基因型总体分布无显著差异,而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0.788)显著高于对照组(0.698)(P<0.05)。结论 AgT基因M235T多态性中T等位基因是中国苏皖地区人群CH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 MS-PCR法检测血管紧张素原基因M235T多态性

    作者:耿茜;杨笛;张寄南;马文珠

    目的 建立新型突变基因分离聚合酶链反应(MS-PCR)法检测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性,以正确评估其与家族性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建立PCR-RFLP和MS-PCR法佳实验体系,验证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1)PCR-RFLP体系中,随内切酶量和消化时间的增加,消化反应越彻底,以0.075μg基因组DNA扩增产物、30Unit Tth111-Ⅰ酶消化3小时为佳反应体系。(2)MS-PCR法一次扩增即可确定AgT基因型。(3)10个标本以PCR-RFLP法检测者基因型均为MT,而MS-PCR法仅1例为MT型,余9例均为TT型(90%)。结论 传统的PCR-RFLP可能因消化不彻底而造成结果判断的误差;MS-PCR以其高敏感性和特异性成为检测基因多态性的快速、简便、可靠的方法。

  • 中国汉族人及云南省彝族、傣族人GPIbα基因VNTR多态性研究

    作者:施菊妹;白霞;王迎春;王兆钺;阮长耿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及云南省彝族、傣族人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α基因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VNTR)的多态性特点。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溴乙锭染色,PCR产物测序分析,研究110名汉族人、47名彝族人和41名傣族人等位基因的杂合情况。结果 在中国汉族人、云南省彝族及傣族人群中,39bp的VNTR只出现一次重复(D)和二次重复(C)二种等位基因,而未发现三次重复(B)和四次重复(A)等位基因,其C等位基因和D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汉族人0.53∶0.47、彝族人0.66∶0.34、傣族人0.54∶0.46,总的理论杂合率分别为:汉族人49.8%、彝族人44.9%、傣族人49.8%。结论 中国汉、彝、傣三个民族人群中GPIbα基因VNTR多态性的表型或其等位基因频率无明显差异,而与欧洲白种人存在显著差异。

  • 中国汉族人群FⅧ基因内微卫星序列的多态性研究

    作者:吴朝阳;盛瑞兰;陆化;朱广荣;许文林;刘木根;李建民

    目的 研究中国汉族人群FⅧ基因13内含子(CA)n重复序列(CA-13)的多态性。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序胶)的方法,检测69名中国汉族人共103条X染色体的FⅧ基因CA-13的长度变化。结果 中国汉族人群中该位点有7种等位片段,多态信息量(PIC)为50.22%。结论 该位点为甲型血友病的高多态遗传标记之一,对甲型血友病的携带者诊断和产前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 造血细胞表达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基因的研究

    作者:傅建新;王玮;王玲;阮长耿;陈子兴;周幽心

    目的 探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其受体Flt-1和KDR基因在造血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提取正常外周血、骨髓单个核细胞及血液肿瘤细胞系的总RNA,以β2-微球蛋白基因为内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VEGF,Flt-1和KDR基因的表达。结果 在22份正常外周血和22份非恶性骨髓标本中,分别有18份和19份表达VEGF基因,而10种人类血液肿瘤细胞系均有VEGF基因的高度表达。在12份外周血中,有4份检测到Flt-1基因表达,但均未见有KDR基因表达;在22份骨髓中,分别有9份和14份表达Flt-1基因或KDR基因。10种血液肿瘤细胞系有6种表达Flt-1基因,而KDR基因表达仅见于Raji细胞。血小板也有VEGF和Flt-1基因的低度表达。结论 VEGF作为血管生成的介导物,可能具有调节正常造血细胞和血液肿瘤细胞生长的作用。

江苏医药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02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3 01 02 03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999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