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药学 > 解放军药学学报杂志

解放军药学学报

解放军药学学报杂志

Pharmaceutical Journal of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해방군약학학보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药品仪器检验所
  • 影响因子: 0.52
  • 审稿时间: 3-6个月
  • 国际刊号: 1008-9926
  • 国内刊号: 11-4227/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974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解放军药学学报》编辑委员会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叶晓炜
  • 类 别: 药学
期刊荣誉:
  • 脉康合剂对大鼠血液流变性及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

    作者:田宝林;李兰芳;李永辉

    目的研究脉康合剂对大鼠血液流变性、血小板集聚、血栓形成和凝血时间的影响.方法用肾上腺素加冰水刺激制备"血瘀"模型,检测主要血液流变学指标;以ADP为诱导剂,观察其对正常大鼠体内血小板聚集的作用;采用导管插入法测定血栓形成的重量;采用玻片法和毛细管法,观察其对大鼠凝血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脉康合剂0.5、1.0g*kg-1组全血黏度高切和低切均有显著性降低(P<0.01);脉康合剂0.5g*kg-1组可抑制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率(P<0.05);脉康合剂0.25、0.5、1.0g*kg-1 3个剂量组均可明显减轻血栓湿重(P<0.01);脉康合剂0.5、1.0g*kg-1组凝血时间显著升高(P<0.01,P<0.05).结论脉康合剂能明显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率,抑制血栓形成,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 因子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双氯芬酸钾缓释片处方

    作者:符旭东;汤韧

    目的优化双氯芬酸钾缓释片处方.方法采用32满因子设计试验考察因素羟丙甲基纤维素和十八醇在处方中所占的比例对缓释片在体外1、4、10h的累积释放度的影响,试验数据分别采用线性方程和二次多项式拟合,根据佳数学模型绘制效应面和等高线图,通过重叠等高线图确定优处方.结果 2个影响因素和3个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定量关系,优处方:羟丙甲基纤维素在处方中占25%,十八醇在处方中占9%.优化处方各指标的预测值和目标值非常接近.结论采用因子设计-效应面法完成了双氯芬酸钾缓释片的多目标同步优化.

  • 复方硫酸铝注射液体外及小鼠瘤体注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作者:徐风华;张志萍;高秀云;郭德嵩

    目的考察复方硫酸铝注射液体外对膀胱肿瘤BIU87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及体内对小鼠移植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用MTT法进行体外细胞毒性试验,采用瘤内一次注射给药法考察体内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结果复方硫酸铝注射液对膀胱肿瘤BIU8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199.3μg*ml-1;瘤内注射对肿瘤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有效成份是硫酸铝,复方注射液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随硫酸铝浓度的增加而增大,浓度为0.117、0.175、0.234、0.292mol*L-1时,平均抑制率分别为23.0%、32.7%、45.4%和53.3%,表现出剂量正相关.处方中其它成分不影响小鼠移植肿瘤的生长.结论复方硫酸铝注射液体外对膀胱肿瘤细胞具有杀伤作用,小鼠移植肿瘤内一次注射能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 胍丁胺在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上的药效评价

    作者:龚正华;李云峰;罗质璞;李锦

    目的在药物诱发抑郁模型上观察胍丁胺(Agmatine,AG)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小鼠5-羟色胺酸(5-hydroxytryptophan,5-HTP)增强实验,小鼠育亨宾(yohimbine,YOH)毒性增强实验,小鼠阿朴吗啡(apomorphine,APO)诱导体温下降和利血平(reserpine,RES)诱导体温下降实验探讨AG抗抑郁作用及可能的作用环节.用VIDEOMEX-V型图像运动解析仪检测小鼠自发活动行为.结果在小鼠5-HTP增强实验模型上,单次ig给予AG 10~20mg*kg-1剂量,或多次ig给予AG 10~80mg*kg-1(qd,连续3d),对5-HTP诱导的小鼠甩头行为均具有显著增强作用.在小鼠YOH毒性增强实验模型上,多次ig给予AG 10~160mg*kg-1(qd,连续3d),均未见增强YOH毒性作用.在小鼠APO诱导体温下降实验模型上,ig给予AG 10~80mg*kg-1(qd,连续7d),对APO 16mg*kg-1诱导的降温和AUC0~30均未见显著性的拮抗作用.在小鼠RES诱导体温下降实验模型上,ig给予AG 10~80mg*kg-1(qd,连续7d),对RES 1mg*kg-1诱导的降温和AUC0~6均有显著的拮抗作用.小鼠ig给予AG 10~80mg*kg-1(qd,连续3d)对自发活动无显著性改变.结论 AG在药理学抑郁模型有显著的抗抑郁活性.并且其抗抑郁活性与增强5-羟色胺(5-HT)神经系统功能有关,而与去甲肾上腺素能(NE)神经功能无关.AG在抗抑郁有效剂量范围内无中枢兴奋或抑制性作用.

  • 人参提取物对C57BL/6J鼠毛囊生长的影响

    作者:周敏;沈敏;顾宜;张三奇;王莉;方坤泉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C57BL/6J小鼠的触须毛囊,探讨人参提取物促进鼠毛囊生长的佳浓度.方法在解剖显微镜下分离C57BL/6J小鼠胡须垫内完整的生长期毛囊,置于含有不同浓度人参提取物的Willimas E培养基中,在5%CO2和37℃条件下常规培养毛囊,每24h计算毛干长度一次;毛囊培养24h后,每孔均掺入3H-TdR 50μl,10%三氯醋酸在冰浴条件下冷却固定毛囊,0.3mol*L-1 NaOH 37℃水浴锅内消化至毛鞘全部溶解,将细胞收集于999型纤维膜上,烤干后加闪烁液,于LS-6500液闪计数仪上测量.结果人参提取物浓度为0.005~0.1mg*ml-1时具有促毛囊生长的作用,其中浓度为0.1mg*ml-1时促毛囊生长的效果好.结论人参提取物具有促毛囊生长的作用.

  • 生物热力学法比较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病毒作用

    作者:赵艳玲;肖小河;胡艳;廖庆文;王伽伯;貌盼勇

    目的生物热动力学表达与常规离体细胞培养法联合应用,研究并分析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病毒作用.方法采用hela 细胞系转染流行性腮腺炎病毒,以生物热力学方法观察板蓝根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病毒作用,并以常规离体细胞培养法进行药效学验证.比较不同部位抗病毒活性.结果生物热动力学分析表明:板蓝根水煎液部位、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氯仿部位及石油醚部位均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萃取后部位没有抗病毒作用.其活性比较为:乙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氯仿部位>水提部位>石油醚部位.此结果与体外细胞培养法结果一致.结论本实验初步建立了基于生物热动力学表达的抗病毒药物筛选方法.

  • 咖啡因探针法测定正常人肝脏N-乙酰化转移酶活性

    作者:李军;彭向前;张鉴;徐济萍

    目的建立一套测定咖啡因的3种主要代谢物5-乙酰氨基-6-甲酰氨基-3-甲基尿酸(AFMU)、1-甲基黄嘌呤(1X)和1-甲基尿酸(1U)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探讨咖啡因代谢物在N-乙酰化酶活性评价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梯度洗脱法测定尿液内咖啡因代谢产物AFMU、1U和1X的相对含量,计算AFMU/(AFMU+1X+1U)比值,绘制概率分布直方图,确定正常人快、慢乙酰化代谢表型的截点(临界点).结果受试者可明显划分为快乙酰化者和慢乙酰化者,快、慢乙酰化代谢表型的临界点为0.26,快、慢乙酰化表型之比73∶17.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速,适合于尿中咖啡因代谢物的测定及N-乙酰化转移酶活性的研究.

  • 降低林可霉素产品中B组分含量的工艺研究

    作者:王冰;李红德;段永平;宋秋;张跃飞

    目的研究新的林可霉素提取工艺,以降低林可霉素产品中B组分含量.方法在丁醇提取工艺基础上,将丁醇结晶粗品(B组分含量5.5%)加水溶解,调pH10.5,用混合高碳醇萃取,再进行碱洗、反萃取、脱色和重结晶得成品.结果林可霉素产品中B组分含量由5%以上降至0.5%以下,且保持了较高收率.结论用正辛醇、异癸醇、稀释剂按2∶6∶2混合体系作萃取剂的新提取工艺,可生产B组分含量较低的林可霉素,且收率高,成本低.

  • HPLC法用于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检查

    作者:张军;崔新娟;车慧;陈新善

    目的建立HPLC法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方法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水-乙腈-磷酸(300∶20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03nm.结果水杨酸的线性范围为0.25~10.08μg*ml-1(r=0.999 9);阿司匹林中水杨酸的平均回收率为100.48%,RSD为 0.66%(n=6).结论本方法快速、准确,可用于检查阿司匹林中的游离水杨酸.

  • 黄芪甲苷对家兔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作者:卞俊;鲍蕾蕾;储智勇;李铁军;邱彦

    目的观察黄芪甲苷注射液对家兔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LBY-N6B自清洗旋转式黏度计测量家兔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采用TYXN-96多功能智能血液凝聚仪测定家兔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结果黄芪甲苷注射液0.5mg*kg-1耳缘iv后对家兔全血黏度没有明显的降低作用(P>0.05),1.5mg*kg-1组在低、中、高3个切变率下对全血黏度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5),3mg*kg-1组在低切变率下非常显著降低全血黏度(P<0.01),而在中、高2个切变率下则无显著影响;黄芪甲苷注射液各剂量组iv后对家兔血浆黏度和红细胞压积无显著影响(P>0.05);黄芪甲苷注射液对家兔血液APTT、PT、TT均无显著影响.结论黄芪甲苷具有改善家兔血液流变性的作用,但作用较弱.

  • 超声处理对光阻法测定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

    作者:嵇扬;狄亚敏;郭琪

    目的研究超声处理对光阻法测定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的影响.方法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检查法,将注射液经静置或经一定功率、一定时间的超声处理后,以激光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测定注射液中的≥5μm,≥10μm,≥15μm,≥20μm,≥25μm,≥32μm微粒数量.结果同一注射液经静置处理或经超声处理后,微粒计数值不同;同一注射液经不同功率及不同时间超声处理后,微粒计数值不同.结论超声处理对光阻法测定注射液中不溶性微粒计数值有影响.

  • HPLC法测定桔贝咳喘宁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

    作者:王晓娟;赵汝海;谢玲;赵丽萍

    目的建立桔贝咳喘宁口服液中盐酸麻黄碱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用 Diamonsil C18 分析柱(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0.08mol*L-1磷酸二氢钾-乙腈(90∶10);检测波长:215nm;流速:0.8ml/min;柱温30℃.结果盐酸麻黄碱在0.512~6.144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90%,RSD为1.02%(n=6).结论本法简便,快速,可用于桔贝咳喘宁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 开胃丸的薄层鉴别与含量测定研究

    作者:韩桂茹;徐韧柳;刘哲;宋艳玲

    目的制定开胃丸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对白术、厚朴、陈皮与枳实进行了薄层色谱鉴别,用高效液相法测定了制剂中厚朴酚与和厚朴酚的含量.结果通过方法学考察,厚朴酚的进样量在0.243~1.944μg,和厚朴酚的进样量在0.159 25~1.27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100.97%(n=5),RSD为0.84%;和厚朴酚的平均回收率为99.48%(n=5),RSD为0.84%.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精密度高.可用于控制开胃丸的质量.

  • 甲基强的松龙剂量对重症SARS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影响

    作者:王昆;王瑾;陈(騉);徐艳萍;周践;周筱青;王睿

    目的研究注射用甲基强的松龙的应用剂量对重症SARS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根据临床确诊37例使用注射用甲基强的松龙重症SARS患者的用药剂量分为3组,描述性分析各组病例基本病情和不良反应.结果 1 000~4 000mg组治疗效果好,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0~1 000mg组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4 000mg组出现明显的高血糖.结论在重症SARS患者的治疗中,注射用甲基强的松龙虽有着确切的疗效,但同时也是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掌握好应用剂量对于重症SARS患者的治疗至关重要.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原儿茶醛的含量

    作者:黄衍民;张祚建;郭爱民;潘留华;李嫦娥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丹红注射液中原儿茶醛的含量.方法以Vrdmasil C18(150mm×4.6mm,5μm)为色谱柱;甲醇-1%乙酸水溶液(13∶87)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80nm测定.结果方法平均加样回收率原儿茶醛为98.8%,RSD为1.23%(n=9),原儿茶醛在0.5~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丹红注射液的含量测定方法.

  • 我院2000年~2003年抗肿瘤辅助用药分析

    作者:贾立华;郭晓华;陈珊珊;丁桥兰;王爱莉

    目的从抗肿瘤辅助用药消耗探讨专科用药的使用情况,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0年~2003年抗肿瘤辅助用药的消耗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0年~2003年抗肿瘤辅助用药占抗肿瘤药物的比例分别为12.8%、34.8%、71.6%和33.9%.年度总消耗金额依次为2003年>2001年>2002年>2000年.结论抗肿瘤辅助药品在肿瘤治疗药物中占据很大比例,且用药品种和消耗金额逐年增高,一些单品种用药仍存在不合理现象.

  • 复方樟脑搽剂中苯酚鉴别方法改进

    作者:陈新善;姜春来;车慧

    目的建立复方樟脑搽剂中苯酚的鉴别方法.方法化学反应法.结果能明显地检出苯酚,鉴别效果好.结论本法反应灵敏,易于观察,可用于复方樟脑搽剂中苯酚的鉴别.

  • 麻醉性镇痛药使用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贾国强;杨亚青

    目的评估麻醉性镇痛药在解放军总医院某病房的应用情况.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某病房2003年~2004年连续两年麻醉性镇痛药处方865张进行分析.结果麻醉性镇痛药常用药物共9种.用药病人年龄平均为(68±5.6)岁.吗啡制剂用量大,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吗啡治疗晚期癌痛的首选原则.结论阿片类止痛药在控制癌痛方面的应用前景看好.

  • 抗肿瘤药物及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冀红;李静

    本文对近年来肿瘤药物及临床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概括性论述.许多研究表明,抗肿瘤的诊断、治疗药物和新技术不断出现,如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水平可以作为某些疾病和肿瘤的诊断指标;血清中一氧化氮(NO)水平降低可以反映出其局部抗肿瘤功能的强弱,对肺癌患者免疫功能监测及判断病情有一定意义;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基因芯片技术对癌症进行快速检测和分析等,这些研究为抗肿瘤的临床预防、诊断和治疗手段提供了多种参考.

    关键词: 肿瘤 表达 基因
  • 中枢兴奋药莫达非尼的研究

    作者:刘靖;王林;金义光;彭涛

    莫达非尼是用于治疗发作性睡病的一种独特的中枢兴奋药物.其作用机制目前还不清楚,但与其他兴奋剂不同,莫达非尼可高度选择性的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对纹状体内的多巴胺活性影响较小,显示出较低的滥用潜能.在迄今为止的临床研究中,莫达非尼显示了良好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本文对莫达非尼的化学性质、药代动力学特点、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耐药性问题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无针注射给药系统及应用

    作者:周旭;王伽伯;肖小河

    长期以来,为尽量避免传统注射剂固有的缺陷,药剂学家们一方面致力于开展非注射途径给药系统和微针注射给药技术的研究,另一方面积极开展无针注射剂(或称为无针注射给药系统)的研究.国外无针注射剂的研究已经全面展开,国内则刚刚起步.本文初步定义了无针注射剂的广义内涵,按无针注射器动力源差异和药物存在形式不同,用综合的分类方法对无针注射剂进行综述,系统介绍了无针注射剂作用机理、发展现状和不同型号研究产品的优缺点,并就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随着无针注射给药系统研究的深入,无针注射药物品种将可能有更大的选择空间,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推进将发掘更多适于无针注射给药的蛋白-多肽类药物,很多中药药效成分将可能适合于无针注射给药,大量基因治疗药物将以无针注射剂形式出现.对无针注射给药系统进行广泛深入的研究将是国内药剂学者共同面对的挑战和责任.

解放军药学学报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3 04 05 06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