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 항천의학여의학공정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837
  • 国内刊号: 11-27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61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善广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握物受扰平衡恢复时上肢运动控制机理的实验研究

    作者:姜明文;王人成;金德闻;王敬章

    目的研究人手在握物受扰后的恢复过程以及整个过程中视觉对于神经肌肉控制系统的影响.方法在人手握物状态下,对所握物体施加干扰,记录上臂在恢复过程中的运动信号和肌电信号,对相关的运动和肌电信号参数进行分析,分别在有无视觉的两种情况下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结果恢复平衡主要通过肢体的移动和肌肉的收缩完成.在无视觉的情况下恢复平衡反应时间有延迟,运动幅度加大. 结论握物受扰后主要依靠上肢腕和肘关节运动和前臂的腕屈肌活动恢复平衡和抓紧状态.自身的感觉反馈是控制的主要信息源,视觉对于人体上肢恢复平衡有加快响应和减小运动幅度的作用.

  • 基于单双极复合标测的心外膜除极信号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杨翠微;方祖祥;邬小玫

    目的研究适用于心外膜现场(实时)标测的方法,了解除极波的传播规律与路径.方法将柔性标测电极贴靠在心外膜上,分别在窦性心律和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时对左右心房,左右心室等部位进行单极和双极复合标测,同步采集多路数据,现场观察动态等电位图以了解除极波传导的过程.后计算相邻位点除极波信号的相关系数.结果在窦性心律时,各导联数据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可达0.8以上;而房颤时各导联数据的相关性明显降低,多数仅为0.5 左右.结论采用单双极复合标测能提高电极的利用率和标测精度.对标测区域内房颤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了解除极波传播或折返的路径.

  • 动脉粥样硬化模型中颈动脉分叉流场的数值模拟

    作者:聂永梅;陈槐卿;蒋文涛

    目的实现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模型中颈动脉分叉流场的模拟.方法本文通过建立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连续切片HE染色后采集图像, 以OLYSIA软件测定了颈动脉分叉各处的管径以及斑块的面积、周长和高度,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兔颈动脉分叉的正常对照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几何模型.结果 1)得到兔颈动脉分叉几何模型;2)以128 S-1下测定的血液表观粘度作为血液粘度,其对照组和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血管壁面低剪切应力分别为1.140 Pa、0.283 Pa,对照组的颈动脉分叉处血管壁面低剪切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的4.028倍.结论低血管壁面剪切应力,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血流动力学因素.

  • 人体上呼吸道三维有限元重建与流场数值模拟

    作者:孙秀珍;于驰;刘迎曦;于申;张军;苏英锋

    目的重建人体上呼吸道三维模型,研究人体上呼吸道内的气体流动状况.方法基于志愿者CT医学图像,用表面重建的方法对人体上呼吸道进行三维重建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整个腔体中的气体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及分析.结果建立了人体上呼吸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得到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流场在整个腔体中的分布.结论所建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实际解剖结构形态,数值模拟结果对临床上呼吸道解剖结构与功能相关疾病的诊断、发病机理的深入探讨具有参考价值.

  •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形态及其生长的影响

    作者:杨唐斌;曲丽娜;钟萍;元艳宏;肇海

    目的研究回转是否影响PC12细胞内蛋白质的羰基化和硝基化水平,进而影响细胞骨架和形态;细胞内活性氮水平升高是否会影响PC12细胞的增殖分化.方法观察并测定了静置对照组和回转组细胞的细胞形态和细胞密度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RT-PCR技术研究了回转对细胞骨架蛋白Actin羰基化和Tubulin硝基化以及nNOS和iNOS的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细胞周期的改变,初步探讨了这些改变和一氧化氮合酶之间的关系.结果细胞骨架蛋白发生硝基化和羰基化的改变,但回转组细胞骨架形态变化不明显,PC12细胞的微丝回转后明显伸长;回转后,细胞密度显著增加,细胞周期中DNA合成的S期明显缩短.结论结果表明水平回转模拟微重力并不改变PC12细胞形态,相反还有利于细胞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上调有关.

  • 建立减压病动物模型的研究

    作者:冀仲义;袁锦富;雷呈祥;胡开元;王庆蓉

    目的为深入研究减压病(DCS)提供复现不同种类动物DCS的基本实验方法,掌握不同种类动物DCS发病的共性并明确减压致病的靶器官.方法使11种动物在不同压力、暴露不同时间,以不同加、减压速率将动物减至常压后,心前区Doppler间断监测气泡音,观察动物发病过程,对一些动物进行球结膜显微和病理学检查.结果所用动物减压后心前区监测到Ⅳ级气泡音,75%~100%发生不同程度的DCS,DCS动物血管痉挛,功能障碍,血管内皮肿胀,出血.结论 11种动物都能复现出DCS,不同种类动物DCS发病规律相同,血管是减压致病的靶器官.

  • 流体剪切应力对人骨肉瘤成骨样MG-63细胞Cbfα1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志;王冰;孙喜庆;张舒

    目的观察流体剪切应力(FSS)对人骨肉瘤成骨样细胞(MG-63)Cbfα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对MG-63骨肉瘤细胞进行培养,传代60 h后,将细胞置于流室系统中进行应力刺激实验.FSS分为0.5 Pa和1.5 Pa两个水平,每个水平下作用时间分别为15 min、30 min和60 min.提取细胞总RNA,进行反转录PCR,检测细胞内Cbfα1 mRNA的表达,并计算与内参照GAPDH mRNA的比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FSS 作用组的Cbfα1 mRNA的表达在30 min和60 min均显著增强,且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15~60 min),Cbfα1 mRNA的表达水平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强,在30 min和60 min的变化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 FSS可以促进成骨细胞内Cbfα1的表达.

  • hper1干扰质粒的构建及hper1功能的初步研究

    作者:叶珊;汪宇辉;胡丽娟;刘延友;王晓佳;王正荣

    目的构建高效的针对hper1(人类period1基因)的干扰质粒,并对hper1的功能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选择4个hper1的干扰位点,根据位点序列合成构建4个pTER-hper1干扰质粒,并通过测序验证.将4种干扰质粒分别转染至SH-SY5Y细胞,经马血清休克诱导后,提取细胞总RNA,RT-PCR检测hper1mRNA的表达,鉴定干扰效果.提取细胞总蛋白,Western Blot 检测P-p44/4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agen-actinated pratein kinase,MAPK)表达.结果 RT-PCR鉴定显示pTER-hper1-Ⅱ干扰质粒干扰效率高,hper1表达量降低84.9%.Western Blot显示hper1表达受抑制后,P-p44/42 MAPK水平升高.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到具有显著干扰效率的pTER-hper1干扰质粒,为进一步研究hper1的功能奠定了基础,并发现hper1对MAPK通路具有负相调控作用.

  • 航天诱变番茄无限生长突变体的选育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作者:王艳芳;郑积荣;王世恒;祝水金

    目的通过航天诱变,选育优良的番茄突变体,定向培育成新品种供生产应用或获得优良的种质资源.方法利用我国发射的返回式科学实验卫星搭载番茄种子,对无限生长突变体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观察,并分析了2种重要同工酶酶谱,同时测定了其活性.结果番茄种子经航天搭载处理后,在SP1群体中获得一株具有无限生长习性的突变个体-M1.M1由对照的有限生长习性变为无限生长习性,当对照封顶时,M1株高达145 cm,比对照高42.0 cm,增幅29.6%,主茎直径1.22 cm,比对照增加0.34 cm,增幅达27.9%,但果实大小和座果率无显著差异,为一无限生长习性的株高突变体.M1的无限生长习性可遗传,由M1产生的后代(SP2和SP3)继续表现为无限生长习性.对M1及其衍生后代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的比较分析,M1的无限生长习性稳定,在条件适宜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两种酶活性检测结果表明,M1及其衍生后代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谱和酶活性与对照没有明显的差异,但M1及其衍生后代的过氧化物同工酶的个别谱带的表达量有较大的差异,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结论对航天诱变番茄突变体连续3代的观察,发现该突变体的无限生长习性稳定,可遗传给后代.

  • +Gz暴露对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GFAP表达的影响

    作者:卫晓阳;孙喜庆;曹新生;吴燕红;徐志鹏

    目的观察+Gz暴露后大鼠脑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表达的改变.方法雄性SD大鼠4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6 Gz/3 min暴露组、+10 Gz/3 min暴露组.分别于+Gz暴露后不同时间灌注取脑,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脑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6 Gz暴露后6 h,顶叶皮层、海马可见GFAP呈中等强度的阳性反应,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多为细小型,暴露后1 d、2 d、4 d和6 d,GFAP阳性反应程度进一步增强,阳性细胞数进一步增多.+10 Gz暴露后各时间点,顶叶皮层、海马GFAP呈较强的阳性反应,阳性细胞数较+6 Gz组显著增多(P<0.01),暴露后2 d出现少量肥大型,仍以细小型为主.结论 +Gz暴露可引起大鼠顶叶皮层、海马GFAP表达显著增加,而+10 Gz/3 min比+6 Gz/3 min暴露引起脑组织GFAP的表达增加更明显.

  • 基于舱外航天服手套基础性工效评价的人体力学指标优选研究

    作者:陈守平;丁立;杨锋;杨春信;袁修干

    目的探索科学而实用的舱外航天服手套基础性工效评价的人体力学优选指标.方法从人体力学的力量、疲劳、感知觉、活动范围和灵活性5项指标(28项测定指标)对13名青年大学生(6女7男)进行了裸手与戴手套(舱外航天手套模拟件)的手动作业工效研究,并结合人体知识运用统计学方法对5项指标的测试指标进行了优选处理.结果可用握力代表力量,以主观疲劳与行为下降代表疲劳,以内收/外展、弯曲/伸展与旋转代表活动范围,形状感知代表感知觉,拧螺母打结代表灵活性.结论本文结果可为舱外航天手套的评价和性能改善提供基础性资料,具有一定实际意义和应用价值.

  • 服用莫达非尼对48h睡眠剥夺条件下模拟飞行操作能力的影响

    作者:詹皓;景百胜;李砚锋;郭华;李彤;韦四煌;唐桂香

    目的观察48 h睡眠剥夺(sleep deprivation,SD)条件下正常人服用莫达非尼改善模拟器飞行操作能力的效果.方法以6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为对象,在间隔2周的两次48 h SD(从第1天8:00至第3天8:00)实验中交叉服用莫达非尼和安慰剂(于实验第2天0:00、16:00和第3天0:00服用,每次200 mg),于第1天21:00及每次服药后1 h、3 h、5 h、7 h进行J7-E模拟器飞行操作测试.结果安慰剂组的模拟器飞行成绩随SD时间延长逐渐下降,在第3天1:00~7:00的飞行成绩明显降低;操作错误随着SD延长而增加,在第3天1:00~7:00的出错次数增多,并且左上转弯和着陆阶段的操纵错误较多.与安慰剂组相比,莫达非尼组的飞行成绩在第3次服药后明显提高.莫达非尼组48 h SD总的操作错误数较安慰剂组降低了19%,第3天1:00~7:00的错误数较安慰剂组降低了40%. 结论服用莫达非尼明显改善48 h SD条件下的模拟飞行操作能力,在SD复合生物节律的影响时药效更明显.

  • 采用半透明效果实现医学三维整体可视化

    作者:鲍华;汪天富;林江莉;李德玉

    目的通过改进直接体绘制技术(DVR)算法中的关键步骤,绘制能表达数据场中不同层次组织的内部结构.方法根据界面对光线的反射和物质本身对光线的衰减,将数据场划分为边界不丰富的简单数据场和边界丰富的复杂数据场,从而采用分段线性函数来构造阻光度传递函数(TF);将数据场中低灰度体素点看为一种不发光但会导致采样光线衰减的物质;根据采样结束时采样光线的阻光度分布来调整TF,完成三维绘制.结果绘制出了不同层次组织的内部结构.结论本算法有效地解决了体素点相互遮挡的问题,实现了医学三维整体可视化.

  • 后肢去负荷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神经末梢的影响

    作者:朱永进;吴苏娣;樊小力;宋新爱

    目的观察后肢去负荷对大鼠比目鱼肌肌梭神经末梢形态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后肢去负荷动物模型,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大鼠分为5组,即后肢去负荷7 d组、14 d组、21 d组、28 d组和正常同步对照组.分离单一肌梭,采用快速的银染方法,光镜下对肌梭的形态及其神经末梢进行观察并拍照.结果正常对照组大鼠比目鱼肌肌梭形态完整,包囊光滑,边缘清晰,赤道部和两极部神经末梢清晰完整,梭内肌横纹亦清晰可见;后肢去负荷7 d后肌梭神经末梢与对照组相比未见明显异常;后肢去负荷14 d后肌梭赤道部神经纤维淡染,末梢出现轻微的溶解,断裂;后肢去负荷21 d后肌梭内神经末梢密度明显减少,肌梭赤道部神经纤维断裂,溶解;后肢去负荷28 d后肌梭神经末梢呈严重的退行性改变,出现断裂,迂曲.结论后肢去负荷可引起肌梭赤道部与极部神经末梢的退行性改变,且随去负荷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 基于表面点的高分辨率体数据三维重建

    作者:诸葛斌;周荷琴;郎文辉;唐雷;冯焕清

    目的对高分辨率体数据实现高质量的实时三维表面浏览.方法本算法用结合阈值和形态学的分割方法提取体数据中单个器官的三维表面点集,再根据体数据中灰度梯度得到表面点的法向量.通过用表面点代替三角形面片来描述器官表面,在用户定义器官表面的颜色和透明度后,利用显卡OpenGL接口对表面点集进行三维显示.结果在微机环境下对中国数字人男性一号的CT数据集的骨骼和体表进行了三维重建,在保证图像质量的前提下重建速度超过25帧/s.结论本文提出的三维表面重建算法能对512×512×1720的高分辨率体数据进行高质量的实时三维表面浏览.

  • 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及其仿生力学环境探讨

    作者:侯旭;黄华;万昌秀;刘子佳

    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是在体外造就一个与体内相似的环境,加速培养细胞、组织乃至器官的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如器官缺损患者替代、构建、保持或增强其组织功能,以及生物制药等领域.生物反应器作为组织工程中重要的功能型载体,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目前,生物反应器主要是从空间三维培养、生物力学、传质、培养环境(pH、PO2等)和物理因素(电场、磁场、超声)等方面开展研究.本文着重从力学环境的角度探讨了各种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我们从仿生角度所分析、综合、设计的旋转壁式生物反应器,以及优化细胞生长力学环境的思路.

  • 连续10h驾驶对听觉非随意注意影响的ERPs研究

    作者:宋国萍;赵仑;张侃

    目的探讨驾驶疲劳对于听觉非随意注意的影响.方法采用组间对照,对照组为13名充分休息的出租车司机,驾驶疲劳组为13名连续驾驶10 h的出租车司机.采用听觉Oddball范式,以800 Hz纯音为标准刺激(概率80%),1 000 Hz纯音为靶刺激(概率10%),计算机产生的噪声或其他声音为新异刺激(概率10%).要求被试者对靶刺激进行按键反应.结果对照组新异刺激产生的P3a以额中央区分布为主;与对照组相比,驾驶疲劳组的P3a幅值显著降低.结论驾驶疲劳后听觉非随意注意能力下降.

  • 晚发性抑郁患者情绪调节机制的ERPs研究

    作者:张炳蔚;许晶;赵仑

    目的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探讨晚发性抑郁患者情绪调节障碍的神经生理机制.方法被试者包括16例晚发性抑郁患者(发病年龄≥60岁)与16名健康老年人.采用Go/Nogo实验范式,要求被试者对刺激序列中双个三角形进行按键反应(Go),单个三角形不反应(Nogo).记录32导脑电.结果健康老年人中,Nogo刺激产生了明显的额中央区分布的N2Nogo和P3Nogo;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的N2Nogo波幅明显增高,而P3Nogo波幅显著降低,两者潜伏期无显著差异.结论晚发抑郁患者存在情绪调节障碍,其电生理学指标为N2Nogo明显增高和P3Nogo的显著降低,为晚发性抑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客观评价指标.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