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特种医学 >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杂志

Space Medicine & Medical Engineering 항천의학여의학공정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主办单位: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 影响因子: 0.39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837
  • 国内刊号: 11-2774/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82-616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88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北京
  • 主编: 陈善广
  • 类 别: 特种医学
期刊荣誉:
  • 应用全脑逐像素形态学自动分析方法研究阿尔茨海默氏病的灰质缺失

    作者:闫镔;王葳;刘华;李坤成;李可;单保慈;唐孝威

    目的采用计算机处理核磁共振图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研究阿尔茨海默氏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患者的灰质萎缩区域.方法采用逐像素形态学(voxel-based morphometry, VBM)方法.结果和正常老年人对照组相比,AD病人的海马、海马旁回、内嗅皮层、杏仁体、尾状核头部、颞中回、扣带回、顶下小叶、岛叶和前额叶背外侧区双侧萎缩;右侧丘脑枕、颞上回、顶上小叶不同程度萎缩,而感觉运动皮层、小脑和枕叶相对保持完好.结论 VBM方法克服了以往使用人工勾画感兴趣区(ROI)方法的可重复性差,费时等缺点,可以客观、自动和全面地分析AD的灰质减少,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超声造影剂微血管灌注建模及灌注参数初步研究

    作者:宋延淳;吴方刚;樊华;万明习

    目的建立基于超声造影剂(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UCA)的微血管灌注理论模型,研究各种不同灌注条件下系统的响应以及基于模型的灌注检测和灌注参数估计方法.方法用随机微分方程的形式描述成像平面区域内UCA微泡浓度与灌注参数之间的关系;从系统模型的角度来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分析和比对,确立系统的传输函数和冲激响应.结果给出了不同造影剂注射方式下,以及不同系统设置下UCA微泡浓度响应;在微血管仿体模型实验中,获得一种灌注条件下的灌注检测图像和两组时间-强度关系曲线.结论基于灌注模型的建立,首次实现了各种复杂条件下灌注系统的仿真,并对超声造影剂灌注检测和参数估计等难点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

  • 包膜超声造影微泡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备与实验研究

    作者:宗瑜瑾;万明习;王素品

    目的研究纳米包膜超声造影微泡的结构参数及声学参数对其次谐波特性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据此制备适用于次谐波成像的超声造影微泡.方法基于包膜超声造影微泡的理论模型建立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与分析系统,从理论上分析微泡的结构参数与声学参数等对微泡次谐波特性的影响.同时,对微泡进行分级分离得到不同尺寸分布的微泡,并对其体外声学特性进行测试.结果仿真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当微泡的膜材料一定时,通过控制微泡粒径的分布,在一定的声压条件下可得到较强的次谐波响应;通过分级分离除去较小微泡后所得的次谐波响应比未分离前显著增强.结论利用基于模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能够对微泡的次谐波特性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微泡的制备进行理论性指导.

  • 模拟失重对红核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

    作者:朱永进;吴苏娣;樊小力;宋新爱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对红核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尾部悬吊法建立模拟失重动物模型,按体重配对原则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即模拟失重14 d组、21 d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6只.在透射电镜下对红核取材标本进行观察并拍照.结果模拟失重14 d组的红核神经元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核略有畸型,核仁染色质溶解、边移,局部核膜连续性中断,核膜内折,核质电子密度增加;线粒体增生、肿胀呈球形;失重21 d组其退行性改变更为严重.结论模拟失重可致红核神经元超微结构明显的退行性改变,且随失重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 模拟失重后高+Gx作用对大鼠脑胶质细胞酸性蛋白表达的影响

    作者:孙喜庆;徐志鹏;张舒;吴斌;曹新生;吴萍

    目的探讨模拟失重后高+Gx暴露对星形胶质细胞中胶质细胞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min,GFAP)表达的影响.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15 Gx组、7 d模拟失重组、7 d模拟失重后再+15 Gx组,每组10只.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承受+Gx作用后,灌注取脑,固定包埋,做石蜡切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GFAP表达的情况. 结果 +15 Gx组大鼠海马、顶叶皮层在暴露1 d后GFAP阳性细胞由少至多,以细小型为主;模拟失重组大鼠海马、顶叶皮层在暴露后各时间点阳性细胞逐渐增多,细小型多见;模拟失重后再+15 Gx组大鼠海马、顶叶皮层在暴露后各时间点阳性细胞反应较强,以肥大型为主,GFAP表达较+15 Gx组和模拟失重组均显著增加. 结论 +15 Gx/180 s暴露和7 d模拟失重均可引起大鼠海马、顶叶皮层GFAP表达增加;模拟失重后再高+Gx暴露可明显增强脑组织GFAP的表达.

  • 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Gx暴露后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的研究

    作者:徐志鹏;孙喜庆;刘挺松;吴斌;张舒;薛月英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模拟飞船应急返回时高+Gx作用致大鼠脑损伤中的病理作用. 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15 Gx组、7 d模拟失重组、7d模拟失重后再+15 Gx组,每组10只.大鼠在动物离心机上承受+Gx作用后,灌注取脑,固定包埋,做石蜡切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海马、顶叶皮层细胞凋亡情况. 结果对照组海马和顶叶皮层偶见凋亡细胞;+15 Gx组大鼠海马和顶叶皮层在暴露后1 d可见部分凋亡细胞(P<0.01),在暴露后3 d改变明显(P<0.01);7 d模拟失重组大鼠海马和顶叶皮层在各时间点均可见部分凋亡细胞(P<0.01),暴露后1 d多(P<0.01);7 d模拟失重后再+15 Gx组大鼠海马和顶叶皮层在暴露后各时间点均可见部分凋亡细胞(P<0.01),在暴露后3 d改变明显(P<0.01),较+15 Gx组和7 d模拟失重组均明显增多(P<0.01). 结论 +15 Gx/180 s暴露可引起大鼠海马和顶叶皮层细胞凋亡;7 d模拟失重可加重+15 Gx引起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

  • +Gz重复暴露对兔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的影响

    作者:王永春;孙喜庆;曹新生;陈立君;孙会品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的+Gz暴露对兔颈椎间盘的影响.方法 15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Gz暴露1 d组、2周组、4周组、6周组,每组3只.+Gz暴露组分别暴露于+6 Gz、持续45 s的+Gz(每天连续5次)1 d、2周、4周及6周.各组动物均于实验前后颈椎侧位拍片作自身对比,实验结束后气栓法处死并取颈椎C3~C7段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 1)X光片显示对照组、+Gz暴露1d组及2周组兔颈椎无明显变化,而+Gz暴露4周组和6周组兔颈椎较对照组均出现显著退行性改变(P<0.01); 2)显微镜下显示+Gz暴露2周组、4周组及6周组兔颈椎间盘均出现纤维排列轻度不规则,其中6周组兔颈椎间盘还出现髓核缩小及软骨细胞增生.结论 +6 Gz重复暴露4周和6周可引起兔颈椎间盘出现退行性改变.

  • EPP:一个与表情特征加工相关的ERPs晚期正成分

    作者:赵仑;赵昆;刘昌;Andrew CN Chen

    目的研究与表情特征加工相关的事件相关脑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s,ERPs)成分.方法被试者为12名(7男5女)右利手健康大学生.刺激包括3种卡通面孔(中性、微笑、愤怒)和3种非面孔.要求被试者进行面孔识别(face recognition,FR)和面孔表情分类(facial expression classification,FEC)2种作业.记录32导脑电.结果 1)与FR任务相比,FEC任务产生明显的P580成分;2)FEC的ERP与FR的ERP的差异波形,表现出一个非常明显的中央-顶区分布的正差异(450~850 ms),命名为表性加工正成分(expression processing positivity,EPP); 3)EPP的峰值潜伏期表现出明显的表情特征主效应,以愤怒面孔EPP的潜伏期短,微笑面孔EPP的潜伏期长.结论 EPP可能反映了表情特征的晚期加工.

  • 小猪血液的多频电阻抗特性及其等效电路模型的研究

    作者:张国鹏;董秀珍;尤富生;李正;林新;郑万松

    目的研究血液的电阻抗频率特性,构建血液的复电阻抗等效电路模型,为研究腹部慢性出血的无创监测提供一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英国Solartron公司1260型频响分析仪,四电极测量法,进行了0 Hz~20 MHz频率内各个阶段的血液组织复电阻抗频率特性离体测量.结果估算出了特征频率fc的范围,根据实验数据重建了血液的复电阻抗电路模型并得到了串连电路模型的R0,R∞,PCPE ,TCPE特征参数值.β弛豫在测量频率1 MHz左右开始明显,大于6 MHz以后杂散电容效应开始显著.小猪的血液组织的电阻抗特性符合COLE模型的规律,特点是fc值比较大(>1 MHz).初步分析了血液特征频率fc值比较高的原因.结论和其他腹部组织相比,小猪血液组织的多频特性特点明显:电阻率值明显小;容性效应在频率相对较高时才出现.对组织的高频测量要减小杂散电容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基于小波模极大原理的脉象特征提取研究

    作者:王燕;白涛;康景利

    目的根据小波分析原理,研究脉象特征提取方法,以有效解决基于时域或频域的传统方法所无法准确提取脉象特征的问题.方法运用小波模极大方法进行脉象信号周期分割和基本分解,沿时间排列并符号化脉象波上升沿与下降沿的模极大特征点、脉象波谷底和波峰的模极大特征点.结果确定了不明显的重搏前波、重搏波,以及在主波上升沿和下降沿上出现的不规则脉波,并进一步准确提取了脉象信号的多尺度特征和各种时域特征.结论采用此方法进行脉象信号的特征点定位并进一步完成特征提取,具有简单、快速、准确等特点,为进一步进行脉象分类识别研究奠定了基础.

  • 适于小动物研究的断层解剖成像系统

    作者:白雪岭;刘谦;余雳;廖银萍;骆清铭;龚辉

    目的研制一种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适于实验小动物研究的断层解剖成像系统.方法利用冰冻铣削的方式逐层去除一定厚度的实验小动物冷冻标本,获得实验小动物断层解剖数据集.断层切削设备的小进给量为0.001 mm,重复定位精度为0.01/300 mm.本文以1只成年SD大鼠为例,叙述了断层解剖成像的实验过程,切削间距为0.02 mm.结果展示了部分断层解剖图像及三维重建结果.获得大鼠数据集,体素尺寸为0.02 mm×0.02 mm×0.02 mm,9 475幅,314.68 Gb,图像分辨率4 600×2 580×24 bit.结论该系统能够完整地获得小动物精细结构信息,为小动物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手段.

  • 人体上肢高速气流吹袭耐受限度的研究

    作者:吴桂荣;张云然;刘炳坤;杨连启;高云峰;田广庆;朱青安;郑世华;童伯仑

    目的研究人上肢有/无防护时耐受高速气流吹袭限值;为防护装置的设计要求提供试验依据.方法进行了飞行员上肢抗拉耐力研究;采用人尸体、活猕猴上肢开展了模拟气动载荷耐受限度的研究;进行了人尸体、猕猴上肢生物力学特性研究和1/5人椅模型跨超声速风洞试验.结果通过系列的试验研究和国内外资料分析,获得了人上肢有/无防护时耐受高速气流吹袭的限值.结论为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上肢弹射救生的生理要求及上肢高速气流吹袭防护装置的设计、鉴定和验收提供了实验依据.

  • 重复性经颅磁刺激对Wistar大鼠行为影响的性别差异研究

    作者:李葳;陈登榜;郑航;杨波;朱彬;王正荣

    目的考察重复性经颅磁刺激(rTMS)抗抑郁作用的性别差异以及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方法 rTMS连续作用10 d(15 Hz,1.0 T,共2 000次刺激),以强迫游泳实验观察抗抑郁作用及其性别差异,Morris水迷宫实验考察对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结果强迫游泳实验中,rTMS具有抗抑郁作用,且rTMS对悬浮时间和挣扎时间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在Morris水迷宫实验的定向航行实验中,未发现性别差异,但rTMS对逃逸潜伏期有显著性作用,延长逃逸潜伏期,表明学习能力下降.空间探索实验中,无显著性差异,rTMS对大鼠的记忆能力无影响. 结论长期rTMS对Wistar大鼠有抗抑郁作用,其作用具有性别差异.而且,长期rTMS降低了大鼠在Morris水迷宫中的空间学习能力,但对空间记忆能力无影响.

  • 利用示波法原理测量血压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全晓莉;何为;张维维

    目的利用示波法原理在波形特征法和幅度系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系数差分比值法来间接测量血压.方法计算出相邻脉搏波的幅度差值和它们的相对比值并利用优先法则在一定幅值范围内进行突变点的判断.结果系数差分比值法能够解决将平均压附近的点误判为突变点的问题,能提高测量血压的准确性.结论系数差分比值法能判断心血管病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性,能够对血压判别提供有效性和可靠性,对我国心血管病方面流行病学的调查、疾病预防、疾病早期发现都具有很大的意义.

  • 同时工作于四种频率的多频电阻抗断层成像系统

    作者:史学涛;尤富生;付峰;刘锐岗;董秀珍

    目的建立一个可减小组织阻抗动态变化影响的多频电阻抗断层成像数据采集系统.方法采用数字合成技术产生含有4种频率分量的激励信号,将其注入成像目标,然后采用正交序列数字解调法提取各频率分量下的阻抗信息.结果所实现的成像系统可工作于1.6~380 kHz.在100 kHz时,该系统仍具有65 dB的共模抑制比.工作频率范围内,100 Ω电阻上的测量精度优于-80 dB.基于物理模型的成像结果可清楚的反映出模型内阻抗实、虚部等参数的变化情况.结论所建立的多频成像系统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能够满足多频成像研究需要.

  • 服用莫达非尼对24 h睡眠剥夺条件下人前庭功能的影响

    作者:詹皓;谢溯江;贾宏博;韦四煌;景百胜;李彤

    目的观察24 h睡眠剥夺(SD)条件下服用莫达非尼对正常人前庭功能的影响. 方法以8名健康男性青年志愿者为对象,在间隔1周的两次24 h SD(从第1天8:00至第2天8:00)实验中交叉服用莫达非尼和安慰剂200 mg(于第2天0:00服用),于第1天21:00及服药后1 h、3 h、5 h、7 h进行前庭功能测定.结果 SD使伪随机扫视跟踪精确度明显下降、视前庭眼动反射(visual-vestibular optokinetic reflex,VVOR)和视动眼震(optokinetic nystagmus,OKN)增益明显降低,特别是第2天1:00~5:00;与安慰剂组相比,莫达非尼组的OKN增益明显增加.安慰剂组和莫达非尼组的其它前庭功能指标无明显差异. 结论 24 h SD会影响正常人体的前庭功能,服用莫达非尼对其中的视动性眼震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磁聚焦电导率成像系统的硬件设计与实现

    作者:傅林;黄卡玛;向胜昭

    目的设计磁聚焦电导率成像系统硬件,实现数据采集.方法利用阵列信号源接成调频式检测电路实现多频检测;其中检测线圈具有良好的聚焦特性,能够提高成像的空间分辨率;将检测到的频率变化信号采集后存储于乒乓工作方式的数据存储系统,然后经过传输速率达到115.2 kHz的串行通信接口电路送入计算机.结果信号源阵列的频率稳定度均达到0.2%,失真度(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THD)小于-43 dB,输出大电压幅度时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均在58 dB至62 dB之间.存储系统存储深度为131 072×16 bits.系统具有良好的频率分辨率,经过数据采集后很容易进行分析和处理.对给定的分层媒质模型,检测后通过反演计算,所得电导率与模型基本符合.结论通过理论分析、计算和实例测试,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能够有效地对分层生物组织传导率进行检测和反演成像.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2 03 04 05 06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1 02 03 04 05 06
2014 01 02 03 04 05 06
2013 01 02 03 04 05 06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z1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1 02 03 04 05 06
1997 01 02 03
1996 01 02 03 04 05 06
1995 01 03 04
1994 01 02 03 04
1993 01 02 03 04
1992 01 02 03 04
199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